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一、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1 原理

二氧化碳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二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 试剂和材料

2.1变色硅胶:于120℃下干燥2小时。

2.2无水氯化钙:分析纯。

2.3高纯氮气:纯度99.99%。

2.4烧碱石棉:分析纯。

2.5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0.5L或1.0L。

2.6二氧化碳标准气体(0.5%):贮于铝合金钢瓶中(参照GB 5274-85气体分析-标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一称重法)。

3 仪器和设备

3.1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3.1.1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0~0.5%;0~1.5%两档

重现性:≤±1%满刻度

零点漂移:≤±3%满刻度/4h

跨度漂移:≤±3%满刻度/4h

温度附加误差:(在10-80℃)≤±2%满刻度/10℃

一氧化碳干扰:1000ppmCO≤±10%~15%≤±2%满刻度/30min。

启动时间:30min

抽气流量:>0.5L/min

响应时间:指针指示到满刻度的90%<15s。

3.2记录仪0~10mV。

4 采样

用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投抽以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0.1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5 分析步骤

5.1仪器的启动和校准

5.1.1启动和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后,稳定30分钟~1小时,将高纯氮气或空气经干燥管和烧碱石棉过滤管后,进行零点校准。

5.1.2终点校准:用二氧化碳标准气(如0.50%)连接在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

5.1.3零点与终点校准重复2~3次,使仪器处在正常工作状态。

5.2样品测定

将内装空气样品的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接在装有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的

过滤器和仪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样品被自动抽到气室中,表头指出二氧化碳的浓度(%)。

如果将仪器带到现场,可间歇进样测定。仪器接上记录仪表,可长期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6 结果计算

仪器的刻度指示经过标准气体校准过的,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由表头直接读出。

7 测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

7.1 测量范围

0~0.5%;0~1.5%两档

7.2检出下限

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7.3干扰和排除

环境空气中非待测组份,如甲烷,一氧化碳,水蒸汽等能影响测定结果。由于在透过红外线的窗口,安装了红外线滤光片,它的波长426μm,二氧化碳对该滤长有强烈的吸收;而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不吸收。因此,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干扰可能忽略不计。但水蒸汽对测定二氧化碳有干扰,它可以使气室反射率下降,从而使仪器灵敏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使空气样品经干燥后,再进入仪器。

7.4重现性小于2%,漂移小时小于6%。

7.5准确度取决于标准气的不确定度(小于2%)和仪器的确定性误差(小于6%)

二、气相色谱法

1 原理

二氧化碳在色谱柱中与空气的其它成分完全分离后,进入热导检测器的工作臂,使该臂电阻值的变化与参与臂电阻值变化不相等,惠斯登电桥失去平衡而产生信号输出。在线性范围内,信号大小与进入检测器的二氧化碳浓度成正比。从而进行定性与定量测定。

2 试剂

2.1二氧化碳标准气;浓度1%(铝合金钢瓶装),以氮气作本底气。

2.2高分子多孔聚合物:GDX-102,60-80目,作色谱固定相。

2.3纯氮气:纯度99.99%。

3 仪器与设备

3.1气相色谱仪

配备有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3.2注射器:2ml,5ml,10ml,20ml,50ml,100ml,体积误差<±1%。

3.3塑料铝箔复合膜采样袋容积:400~600ml。

3.4色谱柱:长3m内径4mm不锈钢管内填充GDX-102高分子多孔聚合物,柱管两端填充玻璃棉。新装的色谱柱在使用前,应在柱温180℃,通氮气70ml/min

条件下,老化12小时,直至基线稳定为止。

4 采样

用橡胶二连球将现场空气打入塑铝复合膜采气袋,使之胀满后放掉。如此反复四次,最后一次打满后,密封进样口,并写上标签,注明采样地点和时间等。

5 分析步骤

5.1色谱分析条件

由于色谱分析条件常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应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能分析二氧化碳的最佳的色谱分析条件。附录所列举色谱分析条件是一个实例。

5.2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校正因子

在作样品分析时的相同条件下,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校正因子。

5.2.1配制标准气

在5支100ml注射器内,分别注入1%二氧化碳标准气体,2、4、8、16、32ml,再用纯氮气稀释至100ml,即得浓度为0.02、0.04、0.08、0.16和0.32%的气体。另取纯氮气作为零浓度气体。

5.2.2绘制标准曲线

每个浓度的标准气体,分别通过色谱仪的六通进样阀,量取3ml进样,得到各个浓度的色谱峰和保留时间。每个浓度作三次,测量色谱峰高的平均值。以一氧化碳的浓度(%)对平均峰高(mm)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Bg(%/mm)作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

5.2.3测定校正因子

用单点校正法求校正因子。取与样品空气含一氧化碳浓度相接近的标准气体。按5.2.2项操作,测量色谱峰的平均峰高(mm)和保留时间。用公式(1)计算校正因子。

f=C

0/h

(1)

式中:f――校正因子,%/mm

C

――标准气体浓度,%

h

――平均峰高,mm

5.3样品分析

通过色谱仪六通进样阀进样品空气3ml,按5.2.2项操作,以保留时间定性,测量二氧化碳的峰高。每个样品作三次分析,求峰高的平均值。并记录分析时的气温和大气压力。高浓度样品用纯氮气稀释至小于0.3%再分析。

6 结果计算

6.1用标准曲线法查标准曲线定量,或用公式(2)计算浓度。

C=h×Bg (2)

式中:C――样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h――样品峰高的平均值,mm。

Bg――由5.2.2项得到的计算因子,mm。

6.2用校正因子按公式(3)计算浓度:

C=h×f (3)

式中:C――样品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h――样品峰高的平均值,mm;

f――由5.2.3项得到的校正因子,%/mm。

7 测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

7.1测定范围

进样3ml时,测定浓度范围是0.02~0.6%。

7.2检出下限

进样3m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4%。

7.3干扰和排除

由于采用了气相色谱分离技术,空气、甲烷、氨、水和二氧化碳等均不干扰测定。

7.4重现性

二氧化碳浓度在0.1~0.2%时,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5~3%。

7.5回收率

二氧化碳浓度在0.02~0.4%,回收率为95~105%,平均回收收率为99%。

附录

气相色谱分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实例

A.1色谱分析条件

柱箱温度一室温(10~35℃);

检测室温度一室温(10~35℃);

汽化室温度一室温(10~35℃);

载气一氢,50ml/min;

记录仪一满量程5mV,纸速5mm/min;

进样量一用六通进样阀进样3ml。

A.2按A.1色谱分析条件所得到的色谱图。

图1 标准气和样品气色谱图

三、容量滴定法

1 原理

用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钡沉淀,采样后剩余的氢氧化钡用标准草酸溶液滴至酚酞试剂红色刚褪。由容量法滴定结果和所采集的空气体积,即可测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 试剂和材料

2.1吸收液

2.1.1稀吸收液(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5%时采样):称取1.4g氢氧化

钡(Ba(OH)

2·8H

2

O)和0.08g氯化钡(Bscl

2

·2H

2

O)溶于800ml水中,加入

3ml正丁醇,摇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2.1.2浓吸收液(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在0.15~0.5%时采样):称取2.8g氢

氧化钡(Ba(OH)

2·8H

2

O)和0.16g氢化钡(BaCl

2

·2Ho)溶于800ml水中,加

入3ml正丁醇,摇匀,用水稀释1000ml。

2.2草酸标准溶液:称取0.5637g草酸,

(H

2C

2

O

4

·2H

2

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1ml相当于标准状况(0℃,101.325kPa)下0.1ml二氧化碳。

2.3酚酞指示剂

2.4正丁醇

2.5纯氮气(纯度99.99%)或经碱石灰管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

3 仪器和设备

3.1恒流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流量稳定、可调恒流误差小于2%;采样前和采样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不大于5%。

3.2吸收管吸收液为50ml,当流量为0.3L/min时,吸收管多乳板阻力为40~50mmH

2

O。

3.3酸式滴定管:50ml。

3.4碘量瓶:125ml。

4 采样

取一个吸收管(事先应充氮或充入经钠石灰处理的空气)加入50ml氢氧化钡吸收液,以0.3L/min流量,采样5~10min。采样前后,吸收管的进、出气口均用乳胶管连接以免空气进入。

5分析步骤

采样后,吸收管送实验室,取出中间砂蕊管,加塞静置3小时,使碳酸钡沉淀完全,吸取上清液25ml于碘量瓶中(碘量瓶事先应充氮或充入经碱石灰处理的空气),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草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的着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记录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同时吸取25ml未采样的氢氧化钡吸收液作空白滴定,记录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6 结果计算

6.1将采样体积按公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V 0=Vt×T

/(273+t)×P/P

(1)

式中:V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t――采样体积,L=采样流量(L/min)×采样时间(min);t――采样点的气温,℃;

T

――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K;

P――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P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kPa。

6.2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按公式(2)计算:

C=20×(b-a)/V

(2)

式中:C――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a――样品滴定所用草酸标准溶液体积,ml;

b――空白滴定所用草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7 测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

7.1测定范围

当采样体积为5L时,可测浓度范围0.001%~0.5%。

7.2灵敏度

样品溶液每消耗1ml标准草酸溶液,相当于0.1m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0℃,101.325kPa)。

7.3检出下限

当采样体积为5L时,检出浓度为下限0.001%。

7.4干扰及排除

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醋酸等酸性气体对本法的吸收液产生中和反应,但一般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500mg/m3以上,相比之下,空气中上述酸性气体浓度要低得多。即使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0.15mg/m3的100倍,并假设它全部转变为硫酸,对本法所牙起的干扰不到5%。

7.5精密度和准确度

对含二氧化碳0.04~0.27%的标准气体的回收率为97~98%,重复测定的变异数为2~4%。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信息室

最新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合集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 一、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 四、采样方法 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 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 III类区域:<500 cfu/m3 六、附录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 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 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 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 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 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 上 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经验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7220—1998】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与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规范。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广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先仁、黄荣、崔玉珍、高文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monitoringforpublicplaces 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 监测点的选择 4.1 选点原则 4.1.1 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4.1.2 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4.1.3 监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远,高度0.8~1.2m。 4.1.4 确定监测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 4.1.5 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湿、风速微小气候,采样流量以及采样时间。 4.1.6 公共卫生用品的采样点应选择在人群使用该物品时接触频率较高的部位。 4.2 监测点数目 4.2.1 进行空气监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监测点。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点数目参照第6章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的要求。 4.2.2 对公共卫生用品进行监测时,其监测卫生用品的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

公共场所监测细则.doc

公共场所监测细则 公共场所监测细则该如何制定呢?下文是我收集的公共场所监测细则,欢迎阅读! 公共场所监测细则一 为做好重大活动公共场所安全保障工作,保障参与活动人员身体健康及活动的顺利开展,xxx县卫生监督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了预防和及时、高效、妥善的处理活动期间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组织机构 为了做好公共场所安全保障工作,贺兰县卫生监督所决定成立公共场所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安全保障工作。由所综合科、监督一科负责。 三、工作任务 (一)前期的卫生监督 1.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 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内容、指标及要求。 (1)持证情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有效性检查,要求两证持有率达100%,且为有效证件。 (2)公共场所量化信誉度级别:是否是量化信誉度A级企业,对照量

化评分表的要求进行打分看是否达标。 (3)消毒间的卫生:各类场所消毒间应做到专间专用,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消毒工作制度及工作程序;配备运转正常的消毒柜和合格的消毒剂。消毒采用双重消毒法,即:物理和化学消毒法并用;设置保洁柜并有标志。消毒后的各类物品分类存放于保洁柜中,并有清洗、消毒的专用容器设备。 (4)客房卫生间的卫生:重点检查面盆、浴盆、马桶的清洗消毒程序是否合理,及清洗消毒的工具是否分开,标志是否明显;通风换气设施是否正常;卫生间内供来宾使用的一次性化妆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要求必须索证(提供的化妆品应持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近期当地卫生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产品的标签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规定。 (5)集中空调的卫生监督:要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要求。 检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前,是否对过滤器、存水部位、热交换器表面及室内进风口,回风口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检查记录。 (6)消毒的卫生监督:检查各类场所对空气、顾客用品用具及顾客接触部位的消毒工作是否规范,选用的消毒剂应在专业机构购买,产品符合卫生《消毒管理办法》要求。具体: ①公共用品用具:口杯、茶杯可清洗后放于红外线电子消毒柜中20—30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床上卧具可采用250mg/L含氯消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培训考题 答案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培训考题 姓名分数 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室内风速、整体照明的照度和噪声源在室 外的噪声的测点布置:室内面积不足50 m2的设置1个测点,测点设置在中央;50 m2 ~200m2的设置2个测点,测点设置在室内对称点上;200 m2以上的设置3~5个测点。测点距离地面高度1~1.5 m,距离墙面不小于0.5 m。 2.室内新风量示踪气体法的测量范围是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数小于 5次/h的公共场所。常用的示踪气体有CO2和SF6。 3.对于噪声的测量,当噪声源在公共场所内部时,应设置3个测点, 其测点分布为:噪声源中心至对侧墙壁中心的直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 4.照度测量时,若光源是白炽灯应开启5 min后、气体放电灯应开启 30 min后开始测量,其受光器应水平放置。一个区域的平均照度 以该区域内各测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5.空气微生物撞击法采样布点:距离地面高度应为1.2~1.5 m,距离 墙面不小于1 m。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自然沉降法采样布点:室内面积不足50 m2的设置3个采样点,50 m2以上的设置5个采样点。 6.毛巾、枕巾、浴巾微生物的采集部位为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床单、 被单为上下两部与颈部、脚部接触处,睡衣、睡裤为随机选择,

浴盆在盆内一侧壁二分之一高度及盆底中央,脸盆、脚盆为盆内二分之一高度相对两侧壁,坐便器在坐便圈前部弯曲处,按摩床、按摩椅在床、椅面中部,均匀涂抹5次采样,每25 cm2为一份样品,每件用具采集两份。 7.杯具微生物的采集部位在茶具内、外缘与口唇接触处,即1~5cm 高处一圈,采样面积50cm2,为一份样品。鞋类的采集位置在每只鞋的鞋内与脚趾接触处,一双鞋为一份样品,采样面积共50cm2。 购物车、筐在把手处选择两个部位,一件物品为一份样品,采样面积50cm2。 8.理发推子在推子前部上下均匀涂抹3次,理发刀、剪在刀、剪两 面各涂抹一次,美容美甲工具在与人体接触处均匀涂抹,采样面积达到25cm2,一件物品为一份样品。修脚工具在与人体接触处涂抹采样,采样面积达到50 cm2为一份样品。

公共场所现场采样理论考核

公共场所现场采样理论部分考核 (闭卷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采样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为: 大型气泡吸收管、恒流采样器,采样流量为0.5L/min,采气体积为10L。 2.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的结果报告中单位为: mg/m3,二氧化碳的结果报告中单位为: %。 3.使用光散射法检测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时,使用的仪器为: 光散射式粉尘仪。 4.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采样流量为0.5L/min,采气体积为5L。 5.采样流量器应使用一级皂膜流量计进行校准,误差≤5%。 6.空气中细菌总数采样方法有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两种。 7.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采样时,在茶具内、外缘与口唇接触处,即 1cm~5cm高处一圈采样,采样总面积为50cm2,每件用品采集1份样品。棉织品等以每25cm2采样面积为1份样品,每件用品共采集2份样品。鞋类,1双鞋为1份样品,采样总面积为50cm2。 理发推子、理发刀等用品,采样面积达到25cm2为1份样品。修脚工具在与人体接触处涂抹采样,采样面积达到50cm2为1份样品。 8.集中空调送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的采样仪器为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流量为28.3L/min,采集5~15min。 9.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时,每套空调系统选择3~5个风口进行检测。

10.公共用品用具的监测样本量按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3%~5%抽取。当某类用品用具投入使用总数不足30件时,此类物品的采样数量至少应为1件。 11.采样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和标准,并通过计量检定。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采样量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而采样速度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2.采样高度的选择的是否合适对监测结果影响很大。(√) 3.监测点应在人流集中、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高度0.8-1.2m。(×) 4.室内空气采样时,对采样点的高度原则可以随意摆放。(×) 5.采样点位的数量可以不用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 6.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可以不用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和离门窗距离可以随意设点。(×) 7.采样器的流量于每次采样之前进行流量校正。(√) 8.每件仪器应定期进行检定,修理后的仪器若仍在检定有效期内则不需重新进行计量检定。 (×) 9.现场采样前,应详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熟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监测仪器。(√) 10.微生物采样时是否注意无菌操作,对最终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游艺厅、歌舞厅空气卫生状况监测时,营业面积<50cm2的场所布置 (B )监测点,50cm2~200cm2布置()监测点,>200cm2布置()监测点。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 m、采样高度,暴露5m i n。 3、检验方法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 细菌总数(c f u/m3)=A×T A为平板面积(c m2);T为暴露时间(m i n);N为平均菌落数(c f u) 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2)I 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 f u/c 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3)I 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 f u/c 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 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 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 17220—1998】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 9663~9673、GB 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与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规范。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广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先仁、黄荣、崔玉珍、高文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 places 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 监测点的选择 4.1 选点原则 4.1.1 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4.1.2 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4.1.3 监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远,高度0.8~1.2m。 4.1.4 确定监测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 4.1.5 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湿、风速微小气候,采样流量以及采样时间。 4.1.6 公共卫生用品的采样点应选择在人群使用该物品时接触频率较高的部位。 4.2 监测点数目 4.2.1 进行空气监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监测点。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点数目参照第6章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的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目的: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促使公共 场所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公共场所相关的卫生标准等。 监督对象: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7类28种公共场所;2、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规定的要监管的公共场所。 监督检查要点: 一、监督检查内容:1、卫生许可情况;2 、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培训情况;3 、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落实情况; 4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情况; 5 、各种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使用情况; 6 、防蚊、蝇、蟑螂和防鼠等设施情况。 二、监督检查方法: 1、现场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是否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超范围经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2、抽查直接为顾客服务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是否经培训合格,抽查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卫生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 ⑴、旅店业、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 检查,其他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 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

⑵、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 岗工作,检查时应查其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⑶、从业人员每两年复训一次。 3、查看卫生管理制度,询问相关人员,掌握其制度落实情况,随机抽查从业人员,了解是否按制度执行。 4、使用非一次性茶具、毛巾、床单、拖鞋等公用品的场所,查看茶具消毒设有的专用消毒间,检查其有关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设施及操作情况: ⑴、消毒间外应贴有明显标志,内有卫生制度,布局合理,无杂物; ⑵、内设2只以上(一洗一清)水池,有明显标记,消毒柜、保洁柜能满足消毒、周转需要; ⑶、消毒剂的配备按比例配制,茶具清洗消毒后,存放在保洁柜内;拖鞋的消毒应设有专用容器,消毒液的配备按比例配制(如使用含氯消毒剂应达到1000mg/L的浓度),每4小时更换一次,每次浸泡30 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⑷、毛巾、床单应严格按一客一用一消毒,在洗涤中要有消毒的程序。 5、检查使用的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并进行索证;各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应有卫生许可批 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保质期等中文标示,使用 场所经营者应索取产品卫生许可批号、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6、检查场所防蚊、蝇、蟑螂和防鼠设施。没有使用空调的场所,应

公共场所卫生检查制度

公共场所卫生检查制度 体育场馆卫生 1、体育场馆经营单位必须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必须悬挂在场内显眼处,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逾期3个月未复核,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扩建或变更许可项目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并取得卫生许可后方能营业。 3、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必须符合GB9668-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的要求。 4、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应协助、支持和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监测。 5、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证明”上岗,并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复检和复训。 6、室(场)内禁止吸烟,并有禁烟标志。

7、有空调的室内场馆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8、卫生间应有有效的独立机械排气装置。间内应保持清洁卫生,设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必须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必须悬挂在场内显眼处。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逾期3个月未复核,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扩建或变更许可项目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并取得卫生许可后方能营业。 3、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必须符合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4、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应协助、支持和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监测。 5、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并按 国家规定进行复检和复训。 6、泳客应持健康证入场,患性病、伤寒、痢疾、肝炎、肺结核、传染性皮肤病、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精神病和酗酒者严禁入场游泳。 7、室内泳场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8、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排水畅通,设置有效的独立的排气装置。卫生间设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WS/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WS/T206--2001 -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in air of public place-light scattering method 发布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为执行GB9663~9676-1996、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而制定。本标准采用光散射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本标准采用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确定光散射法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参照GB-T17095-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光散射式粉尘仪的计量检定采 用JJG846《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检定规程》。 本标准从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附录A、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常州市卫生防疫站、湖北省卫生防疫站、贵州省卫生防 疫站、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海南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一川、迟锡栋、刘凡、张晶、李宝成、崔九思、谈立峰、于慧芳、赵亢、王崇东、 李荣江、于传龙。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监所负责解释目次前言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1) 4 原理 (2) 5 仪器 (2) 6 测定步骤 (2) 7 质量控制 (3)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3) 附录 A 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确定 (4) 附录 B 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经验值 (5)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 一、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图1 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 图2 四、采样方法 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后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 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 III类区域:<500 cfu/m3 六、附录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 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2 1.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 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 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 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上 培养底盘A 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 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 17220—1998】 前言 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 9663~9673、GB 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与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规范。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广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先仁、黄荣、崔玉珍、高文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 places 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 监测点的选择 4.1 选点原则 4.1.1 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4.1.2 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4.1.3 监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远,高度0.8~1.2m。 4.1.4 确定监测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 4.1.5 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湿、风速微小气候,采样流量以及采样

公共卫生检测

篇一: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rules of 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 places (gb/t17220-1998) 1 主题容内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监测的要求监测工作。 2 名词、术语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包括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是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所进行的卫生监测,促使巩固提高。 3 空气质量监测 3.1 布点原则 3.1.1 布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采样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一米远。 3.1.2 确定采样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 3.1.3 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压、气温等微小气候采样流量以及采样时间。 3.2 采样 3.2.1旅店业 表1 旅店业客房采样 3.2.2 文化娱乐场所 表2 影剧院、音乐厅、录相厅(室) 表3 舞厅、游艺厅、茶座、酒吧、咖啡厅 3.2.3 公共浴室: 表4 更衣室 3.2.4 理发店、美发店: 表5 理发店、美发店 3.2.5 游泳馆、体育馆 表6 游泳馆、体育馆 表7 游泳池水样 游泳池水质项目分析按游泳池卫生标准规定进行。 3.2.6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 表8 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 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 3.2.7 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按相应专业特点参照此规范要求进行采样。 4 卫生用品、用具的微生物监测 4.1 采样 4.1.1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4.1.2 采样用具,如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等,必须经灭菌。 4.1.3 采样方法 4.1.3.1 涂抹法:将无菌棉拭子蘸取灭菌生理盐水(管内10m1)后涂抹用品、用具,然后将拭子放入生理盐水管中,及时送检培养。操作时应避免人为污染。 4.1.3.2戳印法:将溶化

手术室空气采样的方法

五月培训内容: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1.5m,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A×T A为平板面积(cm2);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 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0.5h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 (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公共卫生检测

欢迎阅读 篇一: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rulesofhealthmonitoringforpublicplaces (gb/t17220-1998) 1.主题容内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监测的要求监测工作。 2.名词、术语 3.2.5游泳馆、体育馆 表6游泳馆、体育馆 表7游泳池水样 游泳池水质项目分析按游泳池卫生标准规定进行。 3.2.6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 共交通等候室。 表8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 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

3.2.7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按相应专业特点参照此规范要求进行采样。 4.卫生用品、用具的微生物监测 4.1.采样 4.1.1.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4.1.2.采样用具,如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等,必须经灭菌。4.1.3采样方法涂抹法:将无菌棉拭子蘸取灭菌生理盐水(管内10m1)后涂抹用品、用具,然后将拭子放入生理盐水管中,及时送检培养。操作时应避免人为污染。戳印法:将溶化并冷至50-5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入已灭菌的特制戳印平皿内(使培养基平面比皿边缘高2- 3mm),每皿约10m1,待凝固后盖上皿盖(皿盖与培养基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翻转平皿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二、旅店业卫生标准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 三、文化娱 乐场所卫生标准 四、理发店、美容院(店)卫生标准值 五、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六、体育馆卫生标准值

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值 八、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值 九、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值 十、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值 十一、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值 十二、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十三、饭馆(餐厅)卫生标准值 十四、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 十五、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 求的应当及时整改。 《江苏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程序(试行)》(苏卫监督 〔2007〕50号)第四条、拟从事公共场所经营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有关材料,(六)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报告书; 四、检测机构资质: 取得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到当地卫生监督所备案,卫生监督所委托该 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检测工作,网上公示,并认可该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公共场所现场空气监测采样操作方法考核试题-推荐下载

公共场所现场空气监测采样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监测点,并距离墙壁,高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2、旅店业客房数≤100间,按客房数设置采样点,客房数> 100 间,按客房数1%-5%设置采样点,采样的客房数不得少于间,每间客房布一个点。空气细菌总数。 3、影剧院、音乐厅、录象厅(室)座位数≤300个设个采样点,≤500个设采样点,≤1000个设采样点,>1000 个设采样点。舞厅、游艺厅、茶座、酒吧、水吧、咖啡厅面积采样点,≤100m2 采样点,≤200m2设采样点,>200m2设个采样点。空气细菌总数。 4、公共浴室:更衣、休息、床(铺)位数≤100个设采样点,>100 个设采样点。 5、理发店、美容店:座位数≤10个设采样点,≤30设采样点,>30 个设采样点。空气细菌总数。 6、游泳馆、体育馆:座位数<1000 个设采样点,1000-5000 个设采样点,>5000 设8 个采样点。空气细菌总数≤40/皿。 7、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面积200-1000m2设采样点,1001-5000m2设采样点,>5000m2设采样点。空气细菌总数。

8、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一般相对高度之间。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9、采样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并。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采样时采样仪器(包括采样管)不能被。 10.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压力、降水以及等,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采样量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而采样速度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2、采样高度的选择的是否合适对监测结果影响很大。() 3、采集空气样品时只能用直接取样法而不能用浓缩取样法。( ) 4、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在中午至下午3 点钟左右达到最高,夜里最低() 5、进行24h 环境空气采样时,进气口不要紧靠采气管管口,以免吸入部分从监测亭排出的气体,否则会使监测结果偏低() 6、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如果采样时间过长,吸收液逐渐变稀,使测定结果偏高。() 7、监测点应在人流集中、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高度0.8-1.2m()

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 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空桶内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2. 检验方法:同工器具表面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3. 结果计算: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 四、消毒液药效的微生物学鉴定法 1采样对象:正常使用的消毒液,和已知配制好备用的消毒液 2采样及检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毫升样液,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 将注入了样液的稀释液充分摇匀,取1毫升注入平皿,随之倒入普通营养琼脂,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将平皿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 3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表明被检样液中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在用于消毒。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一、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一)注射器采样常用l00mL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气样品。采样时,先用现场气体抽洗23次,再充满样气,夹封进气口,带回尽快分析。 (三)采气管采样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100∽500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积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四)真空瓶采样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一般都比较低(10-6~10-9数量级),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故需要用富集采样法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富集采样时间一般比较长,测得结果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这类采样方法有:(一)溶液吸收法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1)与被采集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

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几种常用吸收管:1、气泡吸收管2、冲击式吸收管3、多孔筛板吸收管(瓶)(二)填充柱阻留法填充柱是用一根长6~l0cm、内径3~5mm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或纤维状填充剂制成。采样时,让气样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等作用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采样后,通过解吸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释放出来进行测定。根护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三)滤料阻留法该方法是将过滤材料(滤纸、滤膜等)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一) 低温冷凝法 (五)静电沉降法 (六)扩散(或渗透)法 (二) (七)自然积集法 (八)综合采样法 三、采样仪器 (一)组成部分空气污染物监测多采用动力采样法,其采样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1、收集器:收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 2 引用标准 GB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标准值(见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 项目 3—5星级饭店、宾馆 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 普通旅店、招待所 温度℃ 冬季 >20 >20 ≥16(采暖地区) 夏季 <26 <28 — 相对湿度,% 40—65 — —

风速,m/s ≤ ≤ — 二氧化碳,% ≤ ≤ ≤ 一氧化碳,% ≤5 ≤5 ≤10 甲醛,mg/m3 ≤ ≤ ≤ 可吸入颗粒物,mg/m3≤ ≤ ≤ 空气细菌总数 撞击法cfu/m3 ≤1000 ≤1500 ≤2500 沉降法个/皿 ≤10

≤10 ≤30 台面照度,lx ≥100 ≥100 ≥100 噪声,dB(A) ≤45 ≤55 — 新风量m3/(h·人) ≥30 ≥20 — 床位占地面积,m2/人 ≥7 ≥7 ≥4 表2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项目 细菌总数个/50cm2 大肠菌群 致病菌个/50cm2 茶具 <5cfu/Ml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毛巾和床上卧具 <200cfu/25cm2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脸(脚)盆、浴盆、座垫、拖鞋 — — 不得检出 3.2经常性卫生要求 3.2.1各类旅店的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应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2.2各类旅店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3.2.3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床上卧具至少一周一换。星级宾馆还应执行星级宾馆有关床上用品更换规定。清洁的卧具应达到表2规定。 3.2.4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其细菌数必须达到表2规定。 3.2.5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和抽水恭桶应每日清洗消毒并应符合表2规定。 3.2.6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清洁的脸(脚)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油渍,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3.2.7旅店的公共卫生间(盥洗间和厕所)应该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3.2.8各类旅店应有防蚊、蝇、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并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各类旅店应做到室内外无蚊蝇孳生场所.蚊、蝇、蟑螂等病媒昆虫指数及鼠密度应符合全国爱卫会考核规定。 3.2.9店内自备水源与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二次供水蓄水池应有卫生防护措施,蓄水池容器内的涂料应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