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Cl

Cl CH

2

-CH

2

Br

Br

2.3 卤代烃

学习目标:1、预习卤代烃的分类、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并通过对二者的比较

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学习重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⑴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

⑵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

⑶按烃基种类分:。

3.物理性质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外,大多为或 .卤代烃溶于水,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纯净的溴乙烷是(状态),沸点38.4℃,密度比水,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写出溴乙烷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分子式: 结构简式:

4.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由于C-Br键极性较强,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溴乙烷与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消去反应:定义:

溴乙烷与溶液共热.

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

1.下列卤代烃中:①CH3CH2Br、②CH3Cl、③CH2=CHCl、④CCl4、⑤

⑥⑦

CH 3-CH -CH 2-CH

乙醇溶液,△

Br 其中属于卤代芳香烃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卤代脂肪烃的

有 ;属于多卤代烃的有 ;属于溴代烃的有 。

2.下列分子式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 3H 6

B 、

C 3H 8 C 、CF 2Cl 2

D 、C 2F 2Cl 2

3.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 .滴入AgNO 3溶液,再加入稀HNO 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 .加入NaOH 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 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 3溶液,观察

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 .加入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4.写出2-溴丁烷分别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思考:C(CH 3)3-CH 2Br 能否发生消去反应?

5、完成课本43页习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不涉及...

的实验现象是( )

A .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

B .试管内壁上有油珠附着

C .试管内水面上升

D .试管内有白烟生成

2.关于下列转化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Fe 3O 4 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为+2、+3

B .过程Ⅰ中每消耗 58 g Fe 3O 4 转移 1 mol 电子

C .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O+H 2O 加热Fe 3O 4+H 2↑

D .该过程总反应为 2H 2O ═2H 2↑+O 2↑

3.已知某锂电池的总反应为2

24Li 2SOCl 4LiCl S SO +++↑放电充电。下列说法错误的

A .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

B .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

C .放电时,电子从Li 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正极

D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24Cl S SO 4e 2SOCl --++-= 4.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丙烯的最简式可表示为CH 2

B .电子式既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 .结构简式(CH 3)2CHCH 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D.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可以腐蚀印刷屯路板上的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B.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6.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Ca2+、NH4+、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Cl-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a2+、Cl-,可能含有K+

C.该固体可能由(NH4)2SO4、K2CO3和NH4Cl组成

D.该固体中n(K+)≥0.06mol

7.镍粉在CO中低温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呈四面体构型。150℃时,Ni(CO)4分解为Ni和CO。则下列可作为溶解Ni(CO)4的溶剂是()

A.水B.四氯化碳C.盐酸D.硫酸镍溶液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B.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比生成等量的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少

C.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热反应方程式可为:C(s金刚石) =C(s,石墨) ?H=-(E2—E3)kJ·mol—1

D.同温同压下,H2(g)+C12(g)==2HCl(g)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9.以PbO为原料回收铅的过程如下:

Ⅰ.将PbO溶解在HCl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Na2PbC14的溶液;

Ⅱ.电解Na2PbCl4溶液后生成Pb,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阳极区的溶质主要是H2SO4

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PbCl42—+2e—=Pb+4Cl—

C.当有2. 07 g Pb生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0.04 mol

D.电解过程中为了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可向阴极区补充PbO

10.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常用作制冷剂,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化合物DC中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E

B.原子半径:C>B>A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E>C

D.化合物DC与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11.下图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过滤、萃取、蒸发B.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12.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HNO3C.AgI D.HClO

13.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化学键比金刚石中的更牢固

B.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C.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D.该晶体与金刚石相似,都是原子间以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1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 g NO2含有N A个氧原子

B.1 L 0.1 mol·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 A个CCl4分子

D.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

...的是

A B C D

物质

硅生石灰液氨亚硝酸钠

用途半导体材料抗氧化剂制冷剂食品防腐剂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上有许多用途。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Fe2+Fe3+Cu2+Mn2+

开始沉淀7.5 2.7 5.6 8.3

完全沉淀9.0 3.7 6.7 9.8

②K sp[Fe(OH)3]=4.0×10-38

(1)加快“浸取”速率,除将辉铜矿粉碎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任写一种)。(2)滤渣I中的主要成分是MnO2、S、SiO2,请写出“浸取”反应中生成S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常温下“除铁”时加入的试剂A可用CuO等,调节pH调的范围为____,若加A 后溶液的pH调为5,则溶液中Fe3+的浓度为____mol/L。

(4)写出“沉锰”(除Mn2+)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5)“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____。

(6)滤液Ⅱ经蒸发结晶得到的盐主要是____(写化学式)。

(7)过滤Ⅱ得到的沉淀经过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碱式碳酸铜,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3﹣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HCHO+CH3CHO CH2=CHCHO+H2O

(1)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试剂C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_.

a、溴水

b、银氨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新制Cu(OH)2悬浊液

(3)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E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F ,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 (二)近年来,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Deacon 发明的直接氧化法:O 2 + 4HCl Δ催化剂

2Cl 2+2H 2O

(1)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升高,

c(Cl 2)会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v(正)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该反应温度控制在 450℃的原因是________。

(3)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 O 2 和 HCl 通入 4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氧气的变 化量如图所示,则 0~20min 平均反应速率 v(HCl)为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迅速压缩,则压缩过程中,c(HCl)变化的情况___________。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如图所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X 是阳极

b.Y 极发生氧化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X 极的电极反应为:Fe 3++e -→ Fe 2+

19.(6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可以将其变废为宝。将废弃的线路板粉碎,经处理后可以得到粗铜(75%Cu 、20%Al 、4%Fe 及少量Au 、Pt ),进一步制取胆矾,流程简图如下:

(1)滤渣A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溶解Cu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替代双氧水,加热,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3)步骤②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__________,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写出一种即可)(4)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滤液B,电解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以上粗铜进行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的浓度保持不变

D.阳极泥中可回收Pt、Au等金属

(6)取128Kg粗铜利用上述流程制得CuSO4·5H2O的质量为326.25Kg,则CuSO4·5H2O的产率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

【解析】

【详解】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随反应进行,氯气的浓度减小,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A正确;

B. 光照条件下,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液态氯代烃是油状液滴,B正确;

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

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液体,一氯甲烷、氯化氢为气态,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上升,C 正确;

D. 反应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有白雾,无白烟出现,D 错误。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Fe 3O 4的化学式可以改写为Fe 2O 3?FeO ,Fe 3O 4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2、+3,故A 正确;

B .过程Ⅰ:2Fe 3O 4(s)=6FeO(s)+O 2(g)当有2molFe 3O 4分解时,生成1mol 氧气,而58 g Fe 3O 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故生成0.125mol 氧气,而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故转移0.5mol 电子,故B 错误;

C .过程Ⅱ中FeO 与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FeO+H 2O ? Fe 3O 4+H 2↑,故C 正确;

D .过程Ⅰ:2Fe 3O 4(s)==6FeO(s)+O 2(g)过程II :3FeO(s)+H 2O(l)==H 2(g)+Fe 3O 4(s),相加可得该过程总反应为2H 2O==O 2↑+2H 2↑,故D 正确;

故选:B 。

3.C

【解析】

【详解】

A. 由于金属锂的密度和相对原子质量都很小,所以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A 正确;

B. 金属Li 非常活泼,很容易和氧气以及水反应,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B 正确;

C. 放电时,电子从Li 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C 错误;

D.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24Cl S SO 4e 2SOCl --++-=,D 正确;

故答案选C 。

4.A

【解析】

A. 丙烯的分子式是C 3H 6,最简式可表示为CH 2,故A 正确;

B. 电子式表示羟基,表示氢氧根离子,故B 错误;

C. 结构简式(CH 3)2CHCH 3表示异丁烷, CH 3CH 2CH 2CH 3表示异正烷,故C 错误;

D.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氯原子半径大于碳,所以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

子,故D 错误。

5.D

【解析】

【详解】

A.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性强于铜,故错误;

B.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所以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与其熔点硬度无关,故错误;

C.二氧化硫氧化性与漂白无关,故错误;

D. K 2FeO 4中的铁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为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杀菌消毒同时能净水,故正确。

故选D 。

6.D

【解析】

【分析】

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 +、Ca 2+、NH 4+、Cl -、CO 32-、SO 42-中的几种离子。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得沉淀6.63g ,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 沉淀。4.66g 沉淀为硫酸钡,所以固体中含有-1

4.66g 233g?mol =0.02mol 硫酸根离子,-16.63 4.66g 197g?mol

g =0.01mol 碳酸根离子,溶液中没有Ca 2+;(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 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则含有-1

0.672L 22.4L?mol =0.03mol 铵根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不能确定是否含Cl-,故A不符;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a2+,可能含有K+、Cl-,故B不符;

C.该固体可能有(NH4)2SO4、K2CO3,不能确定是否含NH4Cl,故C不符;

D.根据电荷守恒:n(K+)+n(NH4+)≥2(n(SO42-)+n(CO32-)),该固体中

n(K+)≥(0.02×2+0.01×2)×2-0.03×2=0.06,n(K+)≥0.06mol,故D符合。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推断等知识,注意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电荷守恒判断K+是否存在,是本题的难点、易错点。

7.B

【解析】

【详解】

Ni(CO)4呈四面体构型,为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知,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该物质易溶于四氯化碳,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A. 据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前者吸收能量,后者释放能量,所以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A错误;

B. 液态水的能量比等量的气态水的能量低,而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故当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高于生成气态水时的热量,故B错误;

C. 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E1—E3)kJ·mol-1,故C错误;

D. 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的总能量的差值,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正确;

答案选D。

9.C

【解析】

【分析】

电解Na2PbCl4溶液后生成Pb,原理如图所示,电极Ⅱ周围PbCl42-得电子转化为Pb,则电极Ⅱ为阴极,阴极的电极反应是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PbCl42—+2e—=Pb+4Cl—;电

极Ⅰ为阳极,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4e?=4H++O2↑,以此解题。

【详解】

A. 根据分析,电极Ⅰ为阳极,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4e?=4H ++O2↑,阳极区的溶质主要是H2SO4,故A正确;

B. 电极Ⅱ周围PbCl42-得电子转化为Pb,则电极Ⅱ为阴极,阴极的电极反应是发生还原反应,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PbCl42—+2e—=Pb+4Cl—,故B正确;

C. 当有2. 07 g Pb生成时,即生成Pb的物质的量为=

2.07g

207g/mol

=0.01mol,根据电极反应式

为PbCl42—+2e—=Pb+4C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电解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则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0.02 mol,故C错误;

D. 阴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为HCl和NaCl的混合溶液,根据题意“将PbO粗品溶解在HCl 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Na2PbCl4的电解液”,继续向阴极区加PbO粗品可恢复其浓度且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故D正确;

答案选C。

10.A

【解析】

【分析】

A、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常用作制冷剂,该化合物为氨气,A为H,B为N;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则D的质子数=2+8+2=12,D为Mg;化合物DC中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为O;A,

B、

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E为Si。

【详解】

A. N的非金属性强于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E,A正确;

B. 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故原子半径N>O,即B>C>A,B错误;

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E,C错误;

D. 化合物DC为MgO,EC2为SiO2,DC中为离子键,EC2为共价键,D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相关元素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解决元素化合物

的推断题。

11.A

【解析】

【分析】

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以此来解答。

【详解】

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馏;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即过滤;

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取;

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发,

所以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蒸馏、过滤、分液或萃取、蒸发。

答案选A。

12.A

【解析】

【分析】

浓硝酸、碘化银、次氯酸见光都易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见光不分解,以此解答该题。【详解】

AgI、HNO3、HClO在光照条件下都可分解,而NaH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选项A。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这说明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由于碳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半径,则其化学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牢固,A正确;

B.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B正确;

C.碳最外层有4个电子,氮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C正确;

D.金刚石中只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C3N4晶体中C、N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原子间以极性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D错误;

答案选D。

1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23gNO2的物质的量是

23g

46g/mol

=0.5mol,含有1mol氧原子,选项A正确;

B.氨水是弱碱,部分电离,即.1 L 0.1 mol·L-1氨水含有OH-个数小于0.1N A,选项B错误;

C.常温常压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选项C错误;

D.反应中亚铁离子失去1个电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5.B

【解析】

【详解】

A项、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项、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可以做干燥剂,不能做抗氧化剂,故B错误;

C项、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项、亚硝酸盐具有还原性,可以做食品防腐剂,注意用量应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故D正确;故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加热等符合题意的任一答案均可

2MnO2+Cu2S+4H2SO4=S↓+2CuSO4+2MnSO4+4H2O 3.7~5.6(或3.7≤pH<5.6) 4.0×10-11Mn2++HCO3-+NH3=MnCO3↓+NH4+将溶液加热(NH4)2SO4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

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净。(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分析】

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 2S ,含少量Fe 2O 3、SiO 2等杂质,加入稀硫酸和二氧化锰浸取,过滤得到滤渣为MnO 2、SiO 2、单质S ,滤液中含有Fe 3+、Mn 2+、Cu 2+,调节溶液PH 除去铁离子,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沉淀锰过滤得到滤液赶出氨气循环使用,得到碱式碳酸铜。

【详解】

(1)加快“浸取”速率,即为加快酸浸反应速率,除将辉铜矿粉碎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加热等符合题意的任一答案均可,

答案为: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加热等符合题意的任一答案均可;

(2)由分析中滤渣1的成分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nO 2+Cu 2S+4H 2SO 4=S↓+2CuSO 4+2MnSO 4+4H 2O ,

答案为:2MnO 2+Cu 2S+4H 2SO 4=S↓+2CuSO 4+2MnSO 4+4H 2O ;

(3)根据表格数据铁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 为3.7,但不能沉淀其他金属离子,故结合各金属离子沉淀时的pH 值可知,溶液的pH 不能高于5.6,则调节pH 调的范围为3.7~5.6( 或

3.7≤pH<5.6);当溶液pH 调为5时,c(H +)=10-5mol/L ,c(OH -)=()-14

w -5+K 10=10mol/L

c H =10-9 mol/L ,已知K sp [Fe(OH)3]=4.0×10-38,则c(Fe 3+)=()()sp 33-K Fe OH c OH ????

=()383-94.01010mol/L ?-=4.0×10-11 mol/L ,

答案为:3.7~5.6( 或3.7≤pH<5.6);4.0×10-11;

(4)“沉锰”(除Mn 2+)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铵和氨气,生成碳酸锰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 2++HCO 3-+NH 3=MnCO 3↓+NH 4+,

故答案为:Mn 2++HCO 3-+NH 3=MnCO 3↓+NH 4+;

(5)“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减小氨气溶解度,氨气是易挥发的气体,加热驱赶, 故答案为:将溶液加热;

(6)滤液Ⅱ主要是硫酸铵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硫酸铵晶体, 故答案为:(NH 4)2SO 4;

(7)检验沉淀是都洗净,主要是检验沉淀表面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则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 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净,

答案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净。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3 醛基b、d

+2NaOH+CH3CH=CHCOONa+H2O

【解析】

【分析】

甲苯和CO在AlCl3、HCl作用下生成A,A和乙醛发生题目给的已知的反应生成B,则B为

,B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作用下被氧化为羧酸盐,然后再酸化得到D,D可以和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

【详解】

(1)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同分异构体含有酚羟基,则另一个取代基为乙烯基,二者可为邻、间、对3种位置,共有3种同分异构体;根据题目所给信息,B中含有醛基。

(2)B中含有的醛基与C反应转化为羧基,所以试剂C可以为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

(3)酯基在NaOH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根据水解反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H3CH=CHCOONa+H2O。

(4)E中含有碳碳双键,经过加聚反应可得E,根据加聚反应规律可得F的结构简式为。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K=c2(Cl2)c2(H2O)÷[c(O2)c4( HCl)] 放热变大催化剂的活性最好0.04

mol/(L.min) 先增大再变小bd

【解析】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2)根据催化剂的活性和分析;

(3)平均反应速率v(HCl)=Δc

Δt

进行计算;

(4)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着体积缩小的方向进行;

(5)氯化氢生成氯气,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详解】

(1)化学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

K=c2(Cl)c2(H2O)÷[c(O2)c4( HCl)],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升高,c(Cl2)会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故答案为:K=c2(Cl2)c2(H2O)÷[c(O2)c4( HCl)];放热;变大;

(2)该反应需要加入催化剂,在450度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故答案为: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3)v(O2)=Δc

Δt

=0.8mol÷4L÷20min=0.01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HCl)=4

v(O2)=0.04 mol/(L.min),

故答案为:0.04 mol/(L.min);

(4)将容器体积迅速压缩,则压缩过程中,c(HCl)先变大,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进行,该反应向着逆反应的方向进行,氯化氢的浓度降低,

故答案为:先增大再变小;

(5)由图可知,氢离子由Y极移向X极,所以Y极是阳极,X是阴极,

a.由分析可知,X是阴极,故错误;

b.Y极通入氯化氢生成氯气,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正确;

c.该装置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错误;

d. X极的电极加入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Fe3++e-→ Fe2+,故正确;

故选:bd。

19.Au Pt Cu+H2O2+H2SO4CuSO4+2H2O O2除去Fe3+和Al3+CuO或

Cu(OH)2或Cu2(OH)2CO3或CuCO3等2CuSO4+2H2O2H2SO4+2Cu+O2↑ BD 87%(或86.9%)

【解析】

【分析】

用稀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溶解粗铜,其中Cu、Al、Fe发生反应生成Cu2+、Al3+、Fe3+,而Au、Pt不反应,所以滤渣A 的成分是Pt和Au,滤液A中的离子是Cu2+、Al3+、Fe3+,第②步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和Al3+形成沉淀。所以滤液B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经蒸发结晶可得到CuSO4?5H2O晶体。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Au 、Pt;

(2)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溶解铜,生成硫酸铜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H2O2+H2SO4

CuSO4+2H2O;氧气有强氧化性,在酸化条件下也能溶解Cu,且还原产

物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可替代双氧水;

(3)调节溶液pH铁离子和铝离子全部沉淀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和滤液硫酸铜,在不引入杂质的前提下,可选择CuO或Cu(OH)2来调节溶液pH;

(4)用石墨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有Cu析出,阳极有氧气生成,则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CuSO4+2H2O 电解

2H2SO4+2Cu+O2↑;

(5)电解精炼铜时利用了电解原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也有少量转化为热能。电解精炼时粗铜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精铜做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得电子。粗铜中的不活泼金属不能失电子,以阳极泥的形式沉积在阳极附近。选项B、D符合题意;

(6)128Kg粗铜含有Cu为128Kg×75%=96kg,其物质的量为96000g

64g/mol

=1500mol,根据原子守恒,

理论生成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1500mol,其质量为1500mol×250g/mol=375000g=375Kg,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326.25Kg

375Kg

×100%=87%。

则CuSO4?5H2O的产率=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1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1 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 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烷烃 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 1、烷烃:仅含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 通式: (n≥1) 2、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 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通式: (n≥2) (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 3、写名称或结构简式CH 3Cl 一氯乙烷 CH 3CH 2Cl 2 CH 3CH 2CH 2Cl CH 3CHClCH 3 CH 3CHClCH 2Cl CH 3CCl 2CH 3 CH 2=CH —CH=CH 2 【教学过程】 一、烷烃和烯烃 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思考与交流]P28表2—1和表2—2: 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 (1)熔、沸点和密度: 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 。相对密度逐渐 ,但都比水的密度 。 (2)状态: 由气态(分子中碳原子数n≤ )逐渐过渡到液态(5≤n ≤16)、固态(17≤n)。 (新戊烷在常温下为气态) (3)溶解性: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练习】: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或烯烃的化学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与溴的反应:_________(3)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 (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学案 H u a X u e X u e A n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习题(附答案)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二节习题(附答案) 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NH4Cl=NH3↑+ 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 CO2=2Na2CO3+O2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C.SiH4D.NH4+ 3、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 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 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6、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形式上 B、平面正方形 C、正四面体形 D、正八面体形 7.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 8.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中磷原子是sp2 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是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还含有π键 10、.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p —s —p —p 1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 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练习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11H16,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再含其他环状结构,分子中还含有两个—CH3,两个—CH2—和一个—CH—,则该分子由碳链异构体所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3.在①丙烯②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 1 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Br2 C. 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D.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下列烃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邻二甲苯 B.间二甲苯 C.对二甲苯 D.乙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D.脂肪是烃类 7.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比水密度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原子 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8.实验室里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 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练习题

选三第一章练习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四个能层,最外能层有1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可能为() A. 24 B. 18 C. 19 D. 29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的电子走“8”字形 B. K能级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是() A. 6 B. 12 C. 26 D. 30 6、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m+1 B. n=m+10 C. n=m+11 D. n=m+25 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8.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9.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a-4②a-5③a+3 ④a+4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D) 11.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 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课时练习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知识梳理 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是指共用电子对所处位置与成键原子连线的中点是否重合:一般情况下同种原子之间形成,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 (2)分子的极性是指;可以通过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来判断:极性分子是指,非极性分子是指。 对于AB n型分子:可以根据A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与族序数是否相等来判断,相等的是非极性分子, (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只含极性键的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含有极性键。 2.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是指,其强度比化学键。 一般来讲,具有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越高。 3.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氢键是。(2)氢键通常用表示。 (3)氢键可以存在于,也可存在于;形成能使某些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4.物质的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1)分子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2)分子结构:含有相同官能团且该官能团在分子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物质能够相互溶解。例如,乙醇与 水能互溶;戊醇与水不能互溶,但与己烷能互溶。 (3)氢键: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若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会增大溶解度。 (4)反应性:溶质若能与溶剂发生反应,则会增大溶解度。 5.手性: 判断方法是:。 6.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一般地,无机含氧酸分子中能够电离成H+的H原子都是与O原子直接相连的(即羟基氢),不与O原子

相连的H原子一般不能电离。 (2)大多数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以写成(HO)m RO n的形式,非羟基氧的个数n越大,酸性越强。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R的价态越高,酸性越强。 ②成酸元素R不同时,非羟基氧数n越大,酸性越强;n相同,酸性相近。 思维导航 【例1】Pt(NH3)2Cl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淡黄色固体:,黄绿色固体: (2)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 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3)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 【解析】可以类比确定甲烷的空间结构的方法来处理。Pt(NH3)2Cl2如果是平面正方形,就有两种不同结构,如果是正四面体,就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1) (2)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3)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黄绿色固体的分子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黄绿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比淡黄色固体大 【例2】利用相关结构理论,画出平面型分子C2N2和N2F2的空间构型,并确定其极性。 分析:先根据C、N、F原子的最外层单电子数画出它们的电子式: 再确定C和N的杂化形式: C2N2分子中的C采用的是sp杂化,分子是线型结构 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 N2F2分子中的N采用的是sp2杂化,分子是平面三角型结构,有如下图A、B两种结构。若为A,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若为B,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 【例3】含氧酸可表示为:(HO)m RO 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其酸性越强。一般情况下 3333 (1)写出两种酸的结构式:、。 (2)亚磷酸是元酸,写出它和过量的NaOH反应的方程式. (3)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它的结构为:。 【解析】根据酸的相对强弱规律确定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根据成酸元素的价键确定其结构,根据—OH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综合题:共4题每题15分共 60分 1.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氮化钛(Ti3N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如图1)。 如图中的M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I1I2I3I4I5 电离能 /kJ·mol-1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 (3)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2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 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个,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3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g·cm-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________个。 (5)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种离子KCl、CaO、TiN三 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24s2 (2)Mg12 (3)7O>N>C (4)12 (5)TiN>CaO>K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Ti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2)金属M的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M应为短周期第IIA族元素,又因M可把Ti置换出来,所以M应为Mg,其晶体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故答案为:Mg,12;(3) 离子晶体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786 715 3401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2- 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2 B 2 2 分子中含有 3个σ键和 2 个π键 A. SO.C H C. H2O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D. BF3分子空间构型呈三角锥形 2.氯的含氧酸根离子有ClO ---- 等,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lO 2、 ClO 3、 ClO 4 () A. ClO4-是 sp3 杂化B. ClO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 ClO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D. ClO-中 Cl 显 +1价 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2 V 形的极性分子 A. CS 为空间构型为 B.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 键,可能有π 键 C.氢原子电子云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2﹣3 杂化 D. HCN、SiF 4和 SO3的中心原子均为 sp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5.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做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是()A. CO和 CO2B. NO和 CO C . CH4和 NH3D. OH-和 S2-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 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空间构型为V 形的是 A. H2S B . SO2 2-C . CO2 D . SO4 7.下列分子中只存在σ键的是 () A. CO2B.CH4C.C2H4D.C2H2 8. HBr 气体的热分解温度比HI 热分解温度高的原因是() A. HBr 分子中的键长比HI 分子中的键长短,键能大 B. HBr 分子中的键长比HI 分子中的键长长,键能小 C. HBr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 HBr 分子间作用力比HI 分子间作用力大 9.表述 1 正确,且能用表述 2 加以正确解释的选项是() 表述1表述2 A在水中,NaCl 的溶解度比I 2的溶解度大NaCl晶体中Cl ﹣与Na+间的作用力

高中化学选修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 二章 烃和 卤代烃 (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甲烷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 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 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 ②取代反应:(注意:条件为光照) 第一步:CH 4+Cl 2 CH 3Cl+HCl 第二步:CH 3Cl+ Cl 2 CH 2Cl 2+HCl 第三步:CH 2Cl 2+ Cl 2CHCl 3+HCl 第四步:CHCl 3+Cl 2CCl 4+HCl 常温下,只有CH 3Cl 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 3俗称氯仿,CCl 4又叫四氯化碳 再如:CH 3CH 3+Cl 2――→光照 CH 3CH 2Cl +HCl (2)乙烯 ①加成反应 与卤素单质Br 2加成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与H 2加成:CH 2=CH 2+H 2 催化剂 △ CH 3—CH 3 与卤化氢加成:CH 2=CH 2+HX →CH 3—CH 2X 与水加成 :CH 2=CH 2+H 2O ?? →?催化剂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的方法) ②氧化反应 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易燃烧 :CH 2=CH 2+3O 2??→ ?点燃 2CO 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③加聚反应(口诀:双键变单键,两边添横线,横线加括号,“n ”右下边) 例如: n CH 2=CH 2――→催化剂 (3)烯烃的顺反异构 ①.顺反异构: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 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顺-2-丁烯 反-2-丁烯 ②.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 ③.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两侧。 (4)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①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二烯烃可用通式C n H 2n -2(n ≥3,且为正整数)表示。 ②单键和双键交替的二烯烃为典型的二烯烃,1,3-丁二烯是最重要的代表物,其与溴按1∶1发生加成反应时有两种情况: ①1,2-加成 +Br 2― → ②1,4-加成 +Br 2― → (5)乙炔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CaC 2+2H 2O ―→Ca(OH)2+C 2H 2↑ ②收集方法:用排水法(因密度略小于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三、苯及其同系物 1.苯的物理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 一 选择题 1. 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C .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 、HCl 、HBr 、HI 的顺序依次减弱 D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2F 、2Cl 、2Br 、2I 的顺序由难变易 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 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12g 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 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3.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CH 4、H 2O 都是极性分子 B .在NH 4+ 和[Cu(NH 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 .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 .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4.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SiO 2 CsCl CBr 4 CF 4 B .SiO 2 CsCl CF 4 CBr 4 C .CsCl SiO 2 CBr 4 CF 4 D .CF 4 CBr 4 CsCl SiO 2 5.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 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 p 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 轨道电子能量 D. 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H 3、CO 、CO 2都是极性分子 B .CH 4、CCl 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HF 、HCl 、HBr 、Hl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CS 2、H 2O 、C 2H 2都是直线型分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晶体中各相邻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B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C .HF 、HCl 、HBr 、HI 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D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 8. 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氢化物>Y 的氢化物>Z 的氢化物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1节 脂肪烃(第1课时)烷烃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烷烃 【新课导入】人们往往将链烃又称为脂肪烃,它包含那些种类的烃?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特征? 【学习目标】 1、了解烷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的特征结构 【学习重点、难点】 1、烷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理解烷烃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8----P30页,完成以下问题: 1、烷烃的结构和通式: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全部跟 结合达到饱和。烷烃的通式为。 2、烷烃的物理性质 (1)熔沸点、密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的增加,逐渐相对密度但都比水的密度。 (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态。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态或固态(新戊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3)溶解度水中,有机溶剂中。 思考1:比较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沸点? 2、烷烃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 (2)高温或光照条件下。 ①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氧化反应——可燃性烷烃燃烧的通式 ③丁烷在受热分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或 思考2: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有什么不同?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

1、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乙烷 D、戊烷和己烷【思考3】:在有机物中,同系物之间的熔沸点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规律性递变?分子式相同的烷烃,其熔沸点与什么有关? 2、结合烷烃的结构特征,讨论烷烃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框图 甲烷的化学性质其他烷烃的结构特征 其他烷烃的化学性质 【预习自测】 1、下列有关简单烷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 A、①③ B、②③ C、① D、①② 2、(双选)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都是液体 C、都不能溶于水 D、都是气体 3、等质量的下列烷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8 D、C6H14 4、将1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 相等,则消耗的Cl2为() A、0.5mol B、2mol C、2.5mol D、4mol 5、(双选)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烷烃的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 B、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 C、分子通式为C n H2n+2的烃不一定时烷烃 D、所有的烷烃在光照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AC A C AD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全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小节)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一般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乘以n平方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2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由低到高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 K L M N O ……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节共价键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形成共价键的微粒、类型,能辨识物质中含有的共价键的类型及成键方式,了解键能、键长及键角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理解共价键中σ键和π键的区别,建立判断σ键和π键的思维模型,熟练判断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存在及个数。 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 1.共价键的形成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3)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4)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2.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2)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的特征及应用 (1)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2)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并不是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两个s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就没有方向性。 例

1(2018·南昌高二月考)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 C.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分子内部原子的数量关系 D.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答案 D 解析一般地,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一旦配对成键,就不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了,故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决定了该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具有饱和性,这一饱和性也就决定了该原子成键时最多连接的原子数,故A、C正确;形成共价键时,为了达到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程度,成键的方向与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则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故B正确;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无关,与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有关,故D错误。 二、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 (1)概念: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叫σ键。 (2)类型:根据成键电子原子轨道的不同,σ键可分为s-s σ键、s-p σ键、p-p σ键。 ①s-s σ键:两个成键原子均提供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 ②s-p σ键:两个成键原子分别提供s轨道和p轨道形成的共价键。 ③p-p σ键:两个成键原子均提供p轨道形成的共价键。 (3)特征 ①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课标要求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要点精讲 一、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 1.结构特点 2、化学性质 (1)甲烷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CH4+C l2C H3Cl+HCl 第二步:CH 3Cl+ Cl 2CH 2Cl 2+HCl 第三步:CH2Cl 2+ Cl2CH Cl 3+H Cl 第四步:CHCl 3+Cl 2 CCl 4+HCl 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 3Cl 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 Cl 3俗称氯仿,C Cl 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 ①与卤素单质X2加成 CH2=CH 2+X2→CH 2X —CH 2X ②与H2加成 CH 2=CH 2+H 2 CH 3—CH 3 ③与卤化氢加成 C H2=C H2+H X→CH 3—CH 2X ④与水加成 C H2=CH 2+H 2O ?? →?催化剂CH 3CH 2OH ⑤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⑥易燃烧 C H2=CH 2+3O2??→ ?点燃 2CO2+2H 2O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⑦加聚反应 二、烷烃、烯烃和炔烃 1.概念及通式 (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其通式为:Cn H2n+2(n ≥l )。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 (n ≥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CnH2n -2(n ≥2)。 2.物理性质 (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催化剂 △

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4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题4》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依次为109.5°、120°、180°。 答案A 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PH3B.CH4 C.BF3D.NF3 解析A、B、D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C 3.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NO、N2、CN- B.NO-2、N-3、OCN- C.BCl3、CO2-3、ClO-3 D.SiO4-4、SO2-4、PO3-4 解析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只有D项符合。

答案D 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 ①SiCl4②CF4③C2H4④C2H2⑤SiH4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解析SiCl4、CF4、SiH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2H4分子为平面形,C2H2分子为直线形。 答案C 5.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D.sp3,氢键 解析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则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因此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则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德华力。 答案C 6.下列分子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组是() A.H2、NH3、H2S B.CS2、BF3、CO2 C.CH3Cl、CHCl3、CH4D.SO2、NO2、C2H2 解析NH3、H2S、CH3Cl、CHCl3、SO2、NO2均为极性分子。 答案B 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选修5___第二章_烃和卤代烃_学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教学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组成、结构、通式以及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3、理解并会判断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4、掌握乙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5、通过学习脂肪烃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烷烃复习与引申: 1.烷烃―― 2.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推导烷烃的通式:(归纳法、递推法、数列法) 3.烷烃的物理性质:(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递变性】 (1)状态的变化: (2)溶沸点的变化: (3)密度的变化: (4)溶解性的特点: (5)〖引申〗含碳量的变化: 4.烷烃的化学性质【相似性】 (1)取代反应(特征性质) 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 (2)燃烧: 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高温分解反应: 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烯烃复习与引申: 1.烯烃―― 单烯烃:多烯烃: 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 (1)通式推导: (2)组成特点归纳: 3.物理性质:【递变性】 (1)状态的变化: (2)熔沸点的变化: (3)密度的变化: (4)溶解性的特点: (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2) 4.化学性质: 【相似性】 (1)燃烧: 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 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5.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原子最可能的价态是() A. +1 B.+2 C.+3 D.-1 6.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7.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23p2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63s23p64s24p1 8.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C. 1s22s22p63s23p2 、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a-4 ②a-5 ③a+3 ④a+4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D ) 11.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A.O2-1s22s22p4 B.Ca [Ar]3d2 C.Fe [Ar]3d54s3 D.Si 1s22s22p63s23p2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N2 B .HBr C .NH3 D .H2S 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HF H2O NH3 CH4 B .CH4 NH3 H2O HF H2O HF CH4 NH3 D .HF H2O CH4 NH3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由于乙醇与水间有氢键的存在,水与乙醇能互溶。 B.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反应,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都属于取代反应。 C.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 2 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A. B A.丙烯分子中有 6 个σ 键, 1 个π 键 B.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都是sp 3杂化 C.丙烯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C. D . 7.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中正确的() 1.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A.C—F B.C—O C.C—N D.C—C 2.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A. A.N a2O2 B.HCHO C.C2 H4 D.H2O2 4.列各组分子中,按共价键极性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3. A. C.

D.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8.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 .溴溶于CCl4 C .蔗糖溶于水 D .HCl 溶于水 9.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阿司匹林属于分子晶体 3 C.阿司匹林中C原子只能形成sp3杂化D.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1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C.判断A2B 或AB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具有极性键且分子构型不对称,键角小于180°,为非直线形结构 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 11.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是sp 2杂化的是() A.PBr3 B .CH4 C .H2O D .BF3 12 .用VSEPR理论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其中正确的() A.NO3-为平面三角形B.SO2为直线形 C.BeCl 2为V形D.BF3为三角锥形 13.已知A、B 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