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实验报告用D触发器做十进制计数器

电子实验报告用D触发器做十进制计数器

电子实验报告用D触发器做十进制计数器
电子实验报告用D触发器做十进制计数器

1. 实验内容

用D触发器设计一个同步十进制计数器

2. 实验器材

3. 实验原理

计数器实际上是对时钟脉冲进行计数,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状态改变一次。8421 BCD码十进制加计数器在每个时钟脉冲作用下,触发器输出编码值加1,编码顺序与8421 BCD码一样,每个时钟脉冲完成一个计数周期。由于电路的状态数、状态转换关系及状态编码都是明确的,因此设计过程较简单。

4. 实验过程

1)列出状态表

十进制计数器共有十个状态,需要4个D触发器构成,其状态表1-1所示。

表1-18421 BCD码同步十进制加计数器的状态表

计数脉冲CP的顺序

状态状态(激励信号)

Q3 Q2 Q1 Q0Q3( D3)Q2 (D2) Q1 ( D1) Q3( 0DC)

000000001 100010010 200100011 300110100 401000101 501010110 601100111 701111000

(2) 确定激励方程组

按表1-1可画出触发器激励信号的卡诺图,如图 1-1所示。

4个触发器组合16个状态(0000 ~ 1111),其中有6个转台(1010 ~ 1111) 在8421 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中是无效状态,在图 1-1所示的卡诺图中以无关项

X 表示。于是,得到激励方程组:

(3) 画出逻辑图,并且检查自启动能力

检查激励方程组可画出逻辑图,如图1-2所示。图中,各触发器的直接置0端 为之地电平有效,如果系统没有复位信号,电路的RESET 俞入端应保持为高电平 计数器能够正常工作

0 0 0

0 0 f ■、

\ 11 0 ■飞

X. X

0 X

0 厂r

;1: 0

0 I 1

1 JU 0 ;1 X

X X

1

X ;

0 X 凶

1: 0 0

1: 0 0

X

X ;X

1 1

0 X

IX

图1-1 卡诺图

图1-2

检查自动启动能力的方法是: 1101、1110和1111分别为状态,

没有进入有效状态,再以新的状态作为现态以此类推,

结果证明,这6个状态在一、两个时钟周期后全部都能进入有效循环状态, 具有自启动能力。于是,可画出完全状态图,如图

如果需求电路必须从0000开始计数,则可将前述复位电路连接在 RESET 俞 入

逻辑电路

讲该电路的6个无效状态:1010、1011、1100、

带入电路的状态方程组而求其次状态。如果还 看

最终能否进入有效状态。 1-3所示。

CP

图1-3 电路的状态图

端。在开始计数前使RESET产生低电平脉冲,强制4个触发器进入0000的初始状

态,待RESET=1t再开始计数。

5. 实验小结

(1) 了解了各个行芯片的作用;

(2) 了解了实验过程,并明白了实验原理;

(3) 做实验时,得实物图和连线图相结合;

(4) 连好线路图以后需要多次实验,以确保连线准确;

(5)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需要多向老师及同学请教,以确保实验能够

按时完成。

6. 实验心得

关于面包板,面包板是专为电子电路的无焊接实验设计制造的。由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可根据需要随意插入或拔出,免去了焊接,节省了电路的组装时间,而且元件可以重复使用,所以非常适合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训练。每一条金属片插入一个塑料槽,在同一个槽的插孔相通,不同槽的插孔不通。三组五孔相通,一组五孔相通。铜线必须插入金属孔中,铜线太长容易引起短路。关于集成块的插法,由于集成块引脚间与距离与插孔位置有偏差,必须预先调整好位置,小心插入金属孔中,不然会引起接触不良,而且会使铜片位置偏移。在接线以前要把导线拉直。两个三组五孔和中间四组五孔相同接通,整形连通,常用来接电源和接地。左边整列连通,右边整列接通。常用来外界电源和地。整块板上的元器件的布局要合理,是走线距离短,接线方便,整洁美观。导线量好长度后,剥好线头,根据走线位置折好后插入面包板。走线方向为“横平,竖直”。多个线控接同一个地方时,可以串接,以减少走线距离。一根导线可以直通的地方尽量只用一根线,用多更导线转接费事又容易出错。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60进制计数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课程设计 60进制计数器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1的引脚图和逻辑功能。 (二)熟悉555集成定数器芯片的引脚图。 (三)利用74LS161和555定时器构成60进制计数器。 (四)在Multisim软件中仿真60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容 (一)集成计数器74LS161逻辑功能验证。 (二)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三)用两片74LS161和555定时器构成60进制计数器。 三、集成计数器介绍 (一)集成计数器74LS161管脚介绍 74LS161是4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时器。图1为它的管脚排列图,集成芯片74LS161的CLR是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有效),LOAD是异步预置数控制端(低电平有效)。CLK是时钟脉冲输入端,RCO是进位输出端,ENP、ENT是计数器使能端,高电平有效。A、B、C、D是数据输入端; QA、QB、QC、QD是数据输出端。

图1 74LS161管脚排列图 (二)集成计数器74LS161功能介绍 由表1可知,74LS161具有以下功能: 1.异步清零。当CLR=0时,无论其他各输入端的状态如何,计数器均被直接置“0”。 2.同步预置数。当CLR=1、LOAD=0且在CP上升沿作用时,计数器将ABCD同时置入QA、QB、QC、QD,使QA、QB、QC、QD=ABCD。 3.保持(禁止)。CLR=LOAD=1且ENP、ENT=0时,无论有无CP脉冲作用,计数器都将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停止计数)。 4.计数。CLR=LOAD=ENP=ENT=1时,74LS161处于计数状态。 表1 74LS161功能表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计数器实验报告 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 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目前,无论是TTL还是

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 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 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图中LD—置数端CPU—加计数端CPD —减计数端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 D0、D1、D2、D3 —计数器输入端 Q0、Q1、Q2、Q3 —数据输出端CR—清除端 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表5-9-1 当清除端CR为高电平“1”时,计数

器直接清零;CR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当CR为低电平,置数端LD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0、D1、D2、D3 置入计数器。 当CR为低电平,LD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U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D 输入,表5-9-2为8421 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加法计数表5-9- 减计数 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 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图5-9-2是由CC40192利用进位

实验六 触发器实验报告

实验五 触发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理解Oracle 触发器的种类和用途 2. 掌握行级触发器的编写 [预备知识] 1. PL/SQL 程序设计 [实验原理] 1. 建立触发器 CREA TE [OR REPLACE] TRIGGER <触发器名> BEFORE|AFTER INSERT|DELETE|UPDA TE OF <列名> ON <表名> [FOR EACH ROW] WHEN (<条件>) ON 子句中的名称识别与数据库触发器关联的数据库表 触发器事件指定了影响表的 SQL DML 语句 ( INSERT 、 DELETE 或 UPDA TE) AFTER 指定了触发器在处理完成后触发 BEFORE 指定了触发器在处理完成前触发 默认情况下,触发器每个表触发一次 FOR EACH ROW 选项指定触发器每行触发一次(即触发器为行级触发器) 要使触发器触发,WHEN 子句中布尔型表达式的值必须判定为 TRUE 可以将 REPLACE 添加到 CREA TE 语句以自动删除和重建触发器 2. 行级触发器中引用表数据 在行级触发器中,使用伪记录来表示旧数据:old 和新数据:new 引用示例::new.customer_name, :old.customer_name 3. 行级触发器中的谓词 在一个多条件触发的触发器中,使用谓词可以区分当前触发的操作的类型:触发事件 :old :new Insert 无定义,所有字段都是NULL 该语句完成后插入的值 Update 更新前该行的旧值 更新后该行的值 Delete 删除前该行的值 无定义,所有字段

实验五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计数器

实验五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同步计数器设计方法与测试方法。 2.掌握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面包板 2.74LS190、74LS393、74LS04 3.1kΩ电阻、发光二极管 三、实验原理 1.计数器 计数器不仅可用来计数,也可用于分频、定时和数字运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很少使用小规模的触发器组成计数器,而是直接选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2.(1) 四位二进制(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74LS163) 74LSl61是同步置数、异步清零的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其功能表见表5.1。 74LSl63是同步置数、同步清零的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除清零为同步外,其他功能与74LSl61相同。二者的外部引脚图也相同,如图5.1所示。 表5.1 74LSl61(74LS163)的功能表 3.集成计数器的应用——实现任意M进制计数器 一般情况任意M进制计数器的结构分为3类,第一类是由触发器构成的简单计数器。第二类是由集成二进制计数器构成计数器。第三类是由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型计数器。第一类,可利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步骤进行设计。第二类,当计数器的模M较小时用一片集成计数器即可以实现,当M较大时,可通过多片计数器级联实现。两种实现方法:反馈置数法和反馈清零法。第三类,是由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型计数器。 4.实验电路: 十进制计数器

六进制扭环计数器 具有方波输出的六分频电路 图5.1 74LS161(74LS163)外部引脚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集成计数器实验 (1)按电路原理图使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3和与非门74LS00,连接成一个同步置数或同步清零十进制计数器,并将输出连接至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然后使用单次脉冲作为触发输入,观察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的变化,记录得到电路计数过程和状态的转换规律。 (2)根据电路图,首先用D触发器74LS7474构成一个不能自启的六进制扭环形计数器,同样将输出连接至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然后使用单次脉冲作为触发输入,观察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的变化,记录得到电路计数过程和状态的转换规律。注意观察电路是否能自启,若不能自启,则将电路置位有效状态。接下来再用D触发器74LS7474构成一个能自启的六进制扭环形计数器,重复上述操作。 2.分频实验 同步置数法 同步清零法

EDA实验报告-实验3计数器电路设计(DOC)

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 课程名称EDA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计数器电路设计指导教师郭江陵 实验项目编号03 实验项目类型验证实验地点B305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系专业物联网工程 组号:A6 一、实验前准备 本实验例子使用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芯片为EP1K100QC208)。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NT跳线器右跳设定为3.3V;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O跳线器组中“VCCIO3.3V”应短接,其余VCCIO均断开;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NT跳线器组设定为 2.5V;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O跳线器组设定为3.3V。请参考前面第二章中关于“电源模块”的说明。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 2、了解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3、通过任意编码计数器体会语言编程设计电路的便利 三、实验原理 时序电路应用中计数器的使用十分普遍,如分频电路、状态机都能看到它的踪迹。计数器有加法计数器、可逆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同步计数器等。利用MAXPLUSII已建的库74161、74390分别实现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和8位二——十进制异步计数器。输出显示模块用VHDL实现。 四、实验内容 1、用74161构成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程序为T3-1); 2、用74390构成8位二——十进制异步计数器(程序为T3-2); 3、用VHDL语言及原理图输入方式实现如下编码7进制计数器(程序为T3-3): 0,2,5,3,4,6,1 五、实验要求 学习使用Altera内建库所封装的器件与自设计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电路,学习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六、设计框图 首先要熟悉传统数字电路中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与设计。在MAX+PLUS II中使用内建的74XX库选择逻辑器件构成计数器电路,并且结合使用VHDL语言设计转换模块与接口模块,最后将74XX模块与自设计模块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计数器电路。并借用前面设计的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计数结果。 ◆74161构成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程序为T3-1)

触发器实验报告

实验3 触发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RS、JK、D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熟悉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用以表示逻辑状态“1”和“0”,在一定的外界信号作用下,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它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二进制信息存贮器件,是构成各种时序电路的最基本逻辑单元。 1、基本RS触发器 图5-8-1为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耦合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它是无时钟控制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基本RS触发器具有置“0”、置“1”和“保持”三种功能。通常称S为置“1”端,因为S=0(R=1)时触发器被置“1”;R为置“0”端,因为R=0(S=1)时触发器被置“0”,当S=R=1时状态保持;S=R=0时,触发器状态不定,应避免此 种情况发生,表5-8-1为基本RS触发器的功能表。 基本RS触发器。也可以用两个“或非门”组成,此时为高电平触发有效。 表5-8-1 图5—8—1 基本RS触发器 2、JK触发器 在输入信号为双端的情况下,JK触发器是功能完善、使用灵活和通用性较强的一种触发器。本实验采用74LS112双JK触发器,是下降边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引脚功能及逻辑符号如图5-8-2所示。 JK触发器的状态方程为 Q n+1=J Q n+K Q n J和K是数据输入端,是触发器状态更新的依据,若J、K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端时,组

成“与”的关系。Q与Q为两个互补输出端。通常把Q=0、Q=1的状态定为触发器“0”状态;而把Q=1,Q=0定为“1”状态。 图5-8-2 74LS112双JK触发器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下降沿触发JK触发器的功能如表5-8-2 表 注:×—任意态↓—高到低电平跳变↑—低到高电平跳变 Q n(Q n)—现态Q n+1(Q n+1 )—次态φ—不定态 JK触发器常被用作缓冲存储器,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 3、D触发器 在输入信号为单端的情况下,D触发器用起来最为方便,其状态方程为 Q n+1=D n,其输出状态的更新发生在CP脉冲的上升沿,故又称为上升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 触发器的状态只取决于时钟到来前D端的状态,D触发器的应用很广,可用作数字信号的寄存,移位寄存,分频和波形发生等。有很多种型号可供各种用途的需要而选用。如双 D 74LS74、四D 74LS175、六D 74LS174等。 图5-8-3 为双D 74LS74的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功能如表5-8-3。

实验六 触发器实验报告

实验六触发器实验报告 触发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理解Oracle触发器的种类和用途2、掌握行级触发器的编写 [预备知识]1、 PL/SQL程序设计 [实验原理]1、建立触发器 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触发器名> BEFORE|AFTER INSERT|DELETE|UPDATE OF <列名> ON <表名> [FOR EACH ROW] WHEN (<条件>) ON 子句中的名称识别与数据库触发器关联的数据库表触发器事件指定了影响表的 SQL DML 语句 ( INSERT、 DELETE 或 UPDATE) AFTER 指定了触发器在处理完成后触发 BEFORE 指定了触发器在处理完成前触发默认情况下,触发器每个表触发一次 FOR EACH ROW 选项指定触发器每行触发一次(即触发器为行级触发器)要使触发器触发,WHEN 子句中布尔型表达式的值必须判定为 TRUE 可以将 REPLACE 添加到 CREATE 语句以自动删除和重建触发器2、行级触发器中引用表数据在行级触发器中,使用伪记录来表示旧数据:old和新数据:new 触发事件 :old :new Insert 无定义,所有字段都是NULL该语句完成后插入的值 Update 更新前该行的旧值更新后该行的值 Delete 删除前该行的值无定

义,所有字段都是NULL引用示例::new、 customer_name, :old、customer_name3、行级触发器中的谓词在一个多条件触发的触发器中,使用谓词可以区分当前触发的操作的类型:inserting,updating,deleting。 示例: IF Inserting THEN 语句 ; END IF; IF Updating THEN 语句 ; END IF; IF Deleting THEN 语句 ; END IF;4、触发器的限制 SELECT 语句必须是 SELECT INTO 语句或内部游标声明。 行级触发器不可以对触发表进行查询,包括其调用的子过程中。 不允许 DDL 声明和事务控制语句。 如果由触发器调用存储子过程,则存储子程序不能包括事务控制语句。 :old 和 :new 值的类型不能是 LONG 和 LONG RAW。 [实验内容]1、给Customer表增加一列Savings,类型为int,来存放每个顾客的存款总额。A LTER TABLE customer ADD (saving varchar2(30));select * from customer;2、更新Customer表,使得Savings字段的值正确。 3、在Account表上增加一个行级触发器,当对account的balance进行update和insert一个记录时同步修改Customer的Savings字段,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数电实验报告 计数器

实验报告 实验七计数器原理测试及其设计 2.7.1 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0、74LS161、74LS163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同步清零与异步清零的区别及74LS160计数器的级联方法。 3.学习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2.7.2 实验仪器设备与主要器件 实验箱一个;双踪示波器一台;稳压电源一台;函数发生器一台。 74LS160,74LS161和74LS163。 2.7.3 实验原理 计数器的功能是记录输入脉冲的个数。他所能记忆的最大脉冲个数称为该计数器的模。计数器不仅能统计输入脉冲的个数,还可以用作分频、定时、产生节拍脉冲等。根据进位方式,可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根据进制,可分为二进制、十进制和任意进制等。根据逻辑功能,可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等。根据电路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集成计数器和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2.7.4 实验内容 1.分别用74LS161和74LS163设计模13计数器,采用清零法实现,并用数码管显示实验结果。 设计思路:74LS161是十六进制计数器,所以我在它计数到13(1101)清零就行了,再利用二进制数与BCD码对应关系,即利用74LS283的逻辑功能使数码管显示实验结果。计数时电路状态转换关系: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0000

设计思路:74LS163接法与74LS161基本一样,只是163的清零信号是12不是13,如图: 2.设计一个用3位数码管指示的六十进制计数器,并用三只开关控制计数器的数据保持、计数及清零功能。 设计思路:用Cr=0控制计数器清零,用EP*ET=0控制计数器数据保持,用高低电平和CP脉冲进行与运算控制计数器计数功能。U1的清零信号是在计数到6时,U1清零的同时U3开始计数,这样就能实现用3位数码管指示的六十进制计数器。如图: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题目: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24小时制的数字时钟。 要求:计时、显示精度到秒;有校时功能。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发挥:增加闹钟功能。 二、设计方案: 由秒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电路和校时电路构成电路。 秒时钟信号发生器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 计时电路中采用两个60进制计数器分别完成秒计时和分计时;24进制计数器完成时计时;采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译码后送七段数码管显示。 校时电路采用开关控制时、分、秒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为校时脉冲以完成校时。 三、电路框图:

图一 数字时钟电路框图 四、电路原理图: (一)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由振荡器与分频器组合产生秒脉冲信号。 ? 振荡器: 通常用555定时器与RC 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经过调整输出1000Hz 脉冲。 ? 分频器: 分频器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一是提供功能 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选用三片74LS290进行级联,因为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好获得1Hz 标准秒脉冲。其电路图如下: 图二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译译译时计 分计秒计 校 时 电 路 秒信号发生器

(二)秒、分、时计时器电路设计 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60进制——秒计数器 秒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分的个位。其电路图如下: 图三60进制--秒计数电路 ?60进制——分计数电路 分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来自秒计数电路的进位脉冲使分的个位加1,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时的个位。其电路图如下:

触发器实验报告

. . . . ..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指导老师: 周箭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集成触发器应用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__邓江毅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实验内容和原理 1、D →J-K 的转换实验 设计过程:J-K 触发器和D 触发器的次态方程如下: J-K 触发器:n n 1 +n Q Q J =Q K +, D 触发器:Qn+1=D 若将D 触发器转换为J-K 触发器,则有:n n Q Q J =D K +。 实验结果: J K Qn-1 Qn 功能 0 0 0 0 保持 1 1 0 1 0 0 置0 1 0 1 1 0 1 翻转 1 0 1 0 1 置1 1 1 (上:Qn ,下:CP ,J 为高电平时) 2、D 触发器转换为T ’触发器实验 设计过程:D 触发器和T ’触发器的次态方程如下: D 触发器:Q n+1= D , T ’触发器:Q n+1=!Q n 若将D 触发器转换为T ’触发器,则二者的次态方程须相等,因此有:D=!Qn 。 实验截图: 专业:电卓1501 姓名:卢倚平 学号:3150101215 日期:2017.6.01 地点:东三404

实验名称:集成触发器应用实验 姓名: 卢倚平 学号: 2 (上:Qn ,下:!Qn )CP 为1024Hz 的脉冲。 3、J-K →D 的转换实验。 ①设计过程: J-K 触发器:n n 1 +n Q Q J =Q K +, D 触发器:Qn+1=D 若将J-K 触发器转换为D 触发器,则二者的次态方程须相等,因此有:J=D ,K=!D 。 实验截图: (上:Qn ,下:CP ) (上:Qn ,下:D ) 4、J-K →T ′的转换实验。 设计过程: J-K 触发器:n n 1 +n Q Q J =Q K +, T ’触发器:Qn+1=!Qn 若将J-K 触发器转换为T ’触发器,则二者的次态方程须相等,因此有:J=K=1 实验截图:

verilog程序-60进制计数器

module count60_dongtai_LED ( input clk, input rest_n, output reg [2:0] sel, //位选 output reg [6:0] display ); reg [15:0] count_clk; // 分频计数器,最大2^16=64K分频 reg [5:0] sum_num; //计数缓存器,2^6=64 reg [3:0] g_bit; //个位 reg [3:0] s_bit; //十位 reg [3:0] disp_temp; //分频 always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est_n) begin if(rest_n ==0) begin count_clk=16'b0; end else begin if(count_clk==16'hffff) begin count_clk=16'b0; end else begin count_clk=count_clk+1'b1; end end end // 60进制计数 always @ (negedge count_clk[3] or negedge rest_n) begin // clk_clk[3] 对"clk" 16分频if(rest_n ==0) begin g_bit=4'b0; s_bit=4'b0; sum_num=6'b0; end else begin if (sum_num==6'd59) begin sum_num=6'b0; end else begin sum_num=sum_num+1'b1; end end s_bit=(sum_num/10)%10;

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报告

XX 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单元的内容外,还可以读出状态寄存器的内容。 (6)计数脉冲可以是有规律的时钟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计数初值公式为: n=fCLKi÷fOUTi、其中fCLKi 是输入时钟脉冲的频率,fOUTi 是输出波形的频率。 图(1)是8254 的内部结构框图和引脚图,它是由与CPU 的接口、内部控制电路和三个计数器组成。8254 的工作方式如下述:(1)方式0:计数到0 结束输出正跃变信号方式。 (2)方式1:硬件可重触发单稳方式。 (3)方式2:频率发生器方式。 (4)方式3:方波发生器。 (5)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方式。 (6)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方式。 图(1)8254的内部借口和引脚8254 的控制字有两个:一个用来设置计数器的工作方式,称为方式控制字;另一个用来设置读回命令,称为读回控制字。这两个控制字共用一个地址,由标识位来区分。控制字格式如表

1所示。 表1 8254的方式控制字 表2 8254 读出控制字格式 表3 8254 状态字格式 8254 实验单元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及相应操作结果 1. 计数应用实验 编写程序,将8254 的计数器0 设置为方式3,计数值为十进制数4,用单次脉冲KK1+ 作为CLK0 时钟,OUT0 连接MIR7,每当KK1+按动5 次后产生中断请求,在屏幕上显示字符“M”。 实验步骤: (1)实验接线如图2所示。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运行程序,按动KK1+产生单次脉冲,观察实验现象。(4)改变计数值,验证8254 的计数功能。

计数器实验报告

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 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图中LD—置数端 CP U—加计数端 CP D—减计数端 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 D0、D1、D2、D3—计数器输入端 Q0、Q1、Q2、Q3—数据输出端 CR—清除端

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 表5-9-1 输 入 输 出 CR LD CP U CP D D 3 D 2 D 1 D 0 Q 3 Q 2 Q 1 Q 0 1 × × × × × × × 0 0 0 0 0 0 × × d c b a d c b a 0 1 ↑ 1 × × × × 加 计 数 0 1 1 ↑ × × × × 减 计 数 当清除端CR 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 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CR 为低电平,置数端LD 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 0、D 1、D 2、D 3 置入计数器。 当CR 为低电平,LD 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 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 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 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 U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 D 输入,表5-9-2为8421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表5-9-2 加法计数 输入脉冲数 0 1 2 3 4 5 6 7 8 9 输出 Q 3 0 0 0 0 0 0 0 0 1 1 Q 2 1 1 1 1 Q 1 0 0 1 1 0 0 1 1 0 0 Q 0 1 0 1 1 1 1 减计数 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 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图5-9-2是由CC40192利用进位输出CO 控制高一位的CP U 端构成的加数级联图。

实验四 触发器 实验报告

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 徐旭东 11180243 物理112班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并掌握R-S、D、J-K触发器的特性和功能测试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触发器集成芯片。 3. 了解不同逻辑功能FF相互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 实验仪器设备: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 2. 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片 74LS74 双D触发器 1片 74LS76 双J-K触发器 1片 三、实验内容步骤及记录 1. 基本RS触发器功能测试: 两个TTL与非门首尾相接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如图5.1所示。

(1)试按下面的顺序在S R 端加信号: d S =0 d R =1 d S =1 d R =1 d S =1 d R =0 d S =1 d R =1 观察并记录触发器的Q 、Q _ 端的状态,将结果填入 下表4.1中,并说明在上述各种输入状态下,RS 执行的是什么逻辑功能? 表4.1 d S d R Q 逻辑功能 0 1 1 1 1 1 0 1 1 1 0 0 0 0 1 1 置1 保持 置0 保持 (2)当d S 、d R 都接低电平时,观察Q 、Q _ 端的状态,当d S 、d R 同时由低电平跳为高电平时,注意观察Q 、Q _ 端的状态,重复3~5次看Q 、Q _ 端的状态是否相同,以正确理解“不定” 状态的含义。 结论: 当d S 、d R 都接低电平时,Q 和Q _ 端的状态不定。 2. 维持- 阻塞型D 触发器功能测试 双D 型正边沿维持-阻塞型触发器74LS74的逻辑符号如图4.2所示。 图中d S 、d R 端为异步置1端,置0端(或称异步置位,复位端),CP 为时钟脉冲端。试按下面步骤做实验: (1)分别在d S 、d R 端加低电平,观察并记录Q 、Q _ 端的状态。 (2)令d S 、d R 端为高电平,D 端分别接高,低电平,用点动脉 冲作为CP ,观察并记录当CP 为0、 、1、 时Q 端状态的变化。 图4.1 基本RS 触发器电 图4.2D 逻辑符号

verilog实验60进制计数器

module counter60(clk_in,clkout,rst,out); input clk_in,rst; output [6:0] out; output clkout; reg [6:0] out1; reg [6:0] out2; reg [3:0] cnth; reg [3:0] cntl; reg [7:0] cnt; always @(posedge clk_in) begin if(!rst) cnt<=8'd0; else cnt<=cnt+8'd1; end assign clkout=cnt[4]; always @(posedge clkout or negedge rst) begin if(!rst) {cnth,cntl}<=8'd0; else if(cnth==5&&cntl==9) {cnth,cntl}<=8'd0; else if(cntl==4'd9) begin cntl<=4'd0; cnth<=cnth+4'd1; end else cntl<=cntl+4'd1; end always @(cnth) begin case(cnth) 4'd0:out1=7'b011_1111;//0 4'd1:out1=7'b000_0110;//1 4'd2:out1=7'b101_1011;//2 4'd3:out1=7'b100_1111;//3 4'd4:out1=7'b110_0110;//4 4'd5:out1=7'b110_1101;//5 default:out1=7'b011_1111;//0 endcase end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及其应用

24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中等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74LS160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及应用。 2. 掌握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 1.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1片 2. 74HC90同步加法二进制计数器2片 3. 74HC00二输入四与非门1片 4. 74HC04 非门1片 三、实验原理: 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集成计数器74HC90是二-五-十进制计数器,其管脚排列如图。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图: 用74HC00与非门和74HC04的非门串联,构成与门。74HC00的引脚图和真值表如图:

74HC04的引脚图与真值表如图: 按实验电路图,参照各个芯片的引脚图和真值表,连接电路。其中Q0到Q3分别连到数码管的对应的D0到D3,CP0端接到时钟脉冲,然后检查电路无误后,加电源,观察现象。实验结果:个位数码管随时间显示0、1、2、3、4、5、6、7、8、9,十位数码管显示个位进位计数结果,按0、1、2变化,当数字增加到23后,数码管自动清零,又从零开始变化。 五、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通过对计数器工作过程的探索,基本上了解了数码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以及74HC160的数字特点,让我更进一步掌握了如何做好数字电子数字实验,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和实践能力的差距,以及对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触发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II、触发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RS、JK、D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熟悉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用以表示逻辑状态“1”和“0”,在一定的外界信号作用下,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它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二进制信息存储器件,是构成各种时序电路的最基本逻辑单元。 1、基本RS触发器 如图1为两个与非门交叉耦合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它是无时钟控制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基本RS触发器具有置“0”、置“1”和“保持”三种功能。通常称为置“1” 段,因为=0(=1)时触发器被置为“1”;为置“0”端,因为=0(=1)时触发器被置“0”,当==1时状态保持;==0时,触发器状态不定,应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表1为基本RS 触发器的状态表。 图1、基本RS触发器 表1、基本RS触发器功能表 输入输出 0 1 1 0 1 0 0 1 1 1 0 0 不定不定 基本RS 2、JK触发器

在输入信号为双端的情况下,JK触发器的功能完善、使用灵活和通用性较强的一种触发器。本实验采用74LS112双JK触发器,是下降沿出发的边沿触发器。引脚功能及逻辑符号如图2所示。 图2、74LS112双JK触发器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JK触发器的状态方程为:=J+ J和K是数据输入端,是触发器状态更新的依据,若J、K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输入端时,组成“与”的关系。和为两个互补输出端。通常把=0,=1的状态定为触发器“0” 状态;而把=1,=0定为“1”状态。下降沿触发JK触发器功能表如表2所示。 表2、JK触发器功能表 JK触发器常被用作缓冲存储器,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 3、D触发器 在输入信号为单端的情况下,D触发器用起来最为方便,其状态方程为=D,其输出状态的更新发生在CP脉冲的上升沿,故又称为上升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触发器的状态只取决于时钟到来前D端的状态,D触发器的应用很广,可用作数字信号的寄存,移位寄存,分频和波形发生等。有很多种型号可供各种用途的需要而选用。如双D 74LS74、四D 74LS175、六D 74LS174等。 下图为双D774LS74的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功能表如表3.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文档

2020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文档 Contract Template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六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六同步计数器的设计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用JK触发器设计同步计数器。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三、实验预习 1、复习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⑴逻辑抽象,得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转换表 ①分析给定的逻辑问题,确定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电路的状态数。通常都是取原因(或条件)作为输入逻辑变量,取结

果作输出逻辑变量。 ②定义输入、输出逻辑状态和每个电路状态的含意,并将电路状态顺序编号。 ③按照题意列出电路的状态转换表或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通过以上步骤将给定的逻辑问题抽象成时序逻辑函数。 ⑵状态化简 ①等价状态:在相同的输入下有相同的输出,并且转换到同一次态的两个状态。 ②合并等价状态,使电路的状态数最少。 ⑶状态分配 ①确定触发器的数目n。因为n个触发器共有2n种状态组合,所以为获得时序电路所需的M个状态,必须取2n1<M2n ②给每个电路状态规定对应的触发器状态组合。 ⑷选定触发器类型,求出电路的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 ①根据器件的供应情况与系统中触发器种类尽量少的原则谨慎选择使用的触发器类型。 ②根据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转换表)和选定的状态编码、触发器的类型,即可写出电路的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 ⑸根据得到的方程式画出逻辑图 ⑹检查设计的电路能否自启动 ①电路开始工作时通过预置数将电路设置成有效状态的一种。 ②通过修改逻辑设计加以解决。

电子实验报告用D触发器做十进制计数器

计数器实际上是对时钟脉冲进行计数,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状态改变一次。 8421 BCD 码十进制加计数器在每个时钟脉冲作用下,触发器输出编码值加 1, 编码顺序与8421 BCD 码一样,每个时钟脉冲完成一个计数周期。由于电路的状 态数、状态转换关系及状态编码都是明确的,因此设计过程较简单。 4. 实验过程 1) 列出状态表 十进制计数器共有十个状态,需要4个D 触发器构成,其状态表1-1所示。 表1-18421 BCD 码同步十进制加计数器的状态表 计数脉冲 CP 的顺序 状态 状态(激励信号) Q3 Q2 Q1 Q0 Q3 (D3) Q2 (D2) Q1 (D1) Q3 (0D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1 0 2 0 0 1 0 0 0 1 1 3 0 0 1 1 0 1 0 0 4 0 1 0 0 0 1 0 1 5 0 1 0 1 0 1 1 0 6 0 1 1 0 0 1 1 1 7 1 1 1 1 1. 实验内容 用D 触发器设计一个同步十进制计数器 2. 实验器材 3. 实验原理

10 0 1 (2)确定激励方程组 按表1-1可画出触发器激励信号的卡诺图,如图 4个触发器组合16个状态(0000 - 1111),其中有6个转台(1010 - 1111 )在 8421 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中是无效状态, 表示。于是,得到激励方程组: 1-1所示。 在图 1-1所示的卡诺图中以无关项X Q Q ; Q. y Q" r Q, Q, Q ; Qs Q. < y Q :

图1-1 (3)画出逻辑图,并且检查自启动能力 检查激励方程组可画出逻辑图,如图1-2所示。 为之地电平有效,如果系统没有复位信号,电路的 平计数器能够正常工作。 卡诺图 图中,各触发器的直接置0端 RESET 输入端应保持为高电

数据库存储器与触发器实验报告(互联网+)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0一七年 5 月 3 日 课程名称:数据库概论实验名称:存储器与触发器 班级:xxx 姓名:xxx 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1.Windows2000或以上版本; 2.SQLServer2000或2005。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修改,使用,删除; 2.掌握触发器的创建,修改,使用,删除。 三、实验步骤及参考源代码 1.创建过程代码: CREATE PROCEDURE C_P_Proc(@ccna varchar(10),@cno char(4)OUTPUT,@cna varchar(10)OUTPUT,@pna varchar(20)OUTPUT,@num int OUTPUT) AS SELECT @cna=cna,@cno=https://www.doczj.com/doc/905733985.html,o,@pna=pna,@num=num FROM cp,customer,paper WHERE https://www.doczj.com/doc/905733985.html,o=https://www.doczj.com/doc/905733985.html,o AND paper.pno=cp.pno AND cna=@ccna;

6.执行存储过程C_P_Pro,实现对李涛,钱金浩等不同顾客的订阅信息查询execute C_P_Proc@name='李涛' execute C_P_Proc@name='钱金浩' 7,删除存储过程C_P_Prcc DROP PROCEDURE C_P_PROC (4)在DingBao数据库中针对PAPER创建插入触发器TR_PA PER_I、删除触发器TR_PAPER_D、修改触发器TR_PAPER_U。具体要求如下。

<1>对PAPER的插入触发器:插入报纸记录,单价为负值或为空时,设定为10元。 CREATE TRIGGER TR_PAPER_I ON paper FOR INSERT AS DECLARE @ippr FLOAT; declare @ipno int; SELECT @ippr=ppr,@ipno=pno from inserted begin if @ippr<0 or @ippr is NULL begin raiserror('报纸的单价为空或小于零!',16,1) update paper set ppr=10 where paper.pno=@ipno en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