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提升(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提升(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提升(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提升(含答案)

单元提升【知识网络】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重点知识突破

一、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时间发动国

及目的

结果影响

鸦片战争1840

1842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

清朝战败,签订《南

京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

英、法为了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场,扩大侵

略权益

清朝战败,签订《天

津条约》和《北京条

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1894

1895

日本企图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清朝战败,签订《马

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争 年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0— 1901年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典例1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B 项是《南京条约》的影响,C 项是《马关条约》的影响,D 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皆排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都要清政府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故选A 项。

【答案】A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不 同 点 政治

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兴办官办工业 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思想 文化

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

开办新式学堂,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学习其先进的思想文化 性质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相 同 点 背

景 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容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结

局 都以失败而告终,都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长远影响

典例2 (包头中考)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

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

A.极大地动摇清政府的统治

B.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解析】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了新式学校,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维新变法也有利于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故选D 项。

【答案】D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不 同 点 组织

与 发展 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 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 主要 斗争

矛头 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 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相 同 点 领导

与 斗争形式 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 组织 形式

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结局 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作用 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典例3 《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第16册的时政评论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鸦片战争

【解析】由材料中“时政评论”“爱国之心”“以一敌八”“排外自立”等信息,可知该事件是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鸦片战争皆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 、B 、D 三项。

【答案】C

针对强化训练

1.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一书中,作者写道:“变法本身在中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自主的变法,它的毛病很多,但不能因此说它不行,甚至说是失败。整体上来说,洋务运动是有成绩的……”以下不应作为其“成绩”的是 (B )

A.洋务派以学习西方生产技术为主

B.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

2.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C)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从下图中能够直接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D)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B.清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C.屈辱签订《辛丑条约》

D.八国联军从中国沿海侵入内陆

【解析】这幅地图是八国联军从沿海侵入中国内陆的形势图,故选D项。

5.右图中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是(A)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导致落伍于世界,被动挨打?

闭关政策。

(3)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言之有理即可)

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5)班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19世纪中期】

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75年李鸿章《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1)“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

变局:中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措施:创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新式海军,建立了海军衙门。

(2)请用史实说明洋务派建设海防的效果。

观点1:对外来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史实:北洋舰队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军侵略等。观点2:不能抵御外来侵略。史实: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任选一个观点回答)

【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国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3)根据材料二,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时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努力:实行戊戌变法。

【20世纪初】

材料三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4)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产生了变化?

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