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没有命题者的主观导向,考生尽可以在话题的范围内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肯定记忆的移植,可以否定记忆的移植,也可以评说其利弊。而2002年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命题者的道德导向很强,考生就必须按命题者的导向去写,这对考生的限制就很大。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就必须看清话题的范围和命题者的导向,这样方能准确地把握题旨。其次要看清试题的解说与要求。比如2002年的试题解说中,明确指出考生要写“每个人常常遇到、见到、听到的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而有的考生竟然用试题的材料为内容,写成了一篇扩写。试想,话题是从试题材料中引出来的,怎能让考生再把试题材料添枝加叶地重写一遍呢?显然这位考生没有看清或没有看明白试题的解说。

2、要学会调遣知识为我所用

十二年的寒窗,从书本中学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由中到外的不少知识,加上社会见闻及各种媒体的传输,已在头脑中贮存了不少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长期积累的,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在考前应梳理一下知识系列,便于考试时调遣为我所用。在去年的高考中,有位考生把屈原在汨罗江畔怀沙赴水、荆轲在易水河边生离死别、项羽在乌江渡口引刀自尽的三个历史史实,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写出了“我”在解读这些历史中对心灵的选择由“迷”到“悟”的心理变化历程。这篇文章所用材料都出自课本之中,可贵的是作者善于调遣为我所用。还有一篇是托物寄情散文,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从司空见惯的一片片叶子上,看到了它平凡中的种种不平凡。尽管人们慢待它、冷落它,但它从没有一句怨言,默默无闻地去托花护花,就是到“吹落黄花满地金”时,它仍无怨无悔地“化作春泥更护花”。叶子的这种选择是高尚的,这种不求索取甘心付出的心灵是美丽的。正当人们对作者笔下的叶子流连难舍之时,文章戛然收笔,点明主旨:“如果说叶子是普通的崇高的,那么具有叶子精神的人,便是平凡而伟大的。”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贵在作者能感悟生活,评价生活,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叶子上感悟到人生应具有崇高而伟大的精神。从这两篇文章看出,两位考生笔下的这些内容,可以说同学们都是知晓的、具有的,只要我们学会调遣知识为我所用,就能使头脑中的知识在笔下生花。

3、要学会写真实

所谓写真实,并非单指写真人真事,而是要把笔下的形象写得真实可信。不能想当然地编造情节,简单地给人物身上贴金。因为情节不合情理,便不可信;给人物身上贴金,看似光辉灿烂,实是干瘪无力。下面以去年高考中的两篇文章做一比较。一篇文章是以“我”——一个刚入狱青年的见闻,写江姐在生死抉择前的高尚品格。作者为了切合题意,便想当然地让江姐的形象高大起来。文章的重心部分是这样写的:“他们也太狠了。”“敌人就是这样凶残。”“你后悔吗?”我望着她那血肉模糊的双手问道。“后悔?不。自从我入党的那一天起,我就没后悔过。因为这是内心的选择,我无怨无悔。”“你内心的选择?”“是的,来自我心灵深处的选择。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来选择这件事,就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最后时刻。”“心灵的选择会有如此大的力量?”“这种心灵是正义的,人性的。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只是有的人深,有的人浅。当你触发她的时候,她会给你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你按照她的选择去做,那你就问心无愧,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我内心的选择就是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与一切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派斗争到底。”。

读完这段文字,仿佛不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难友在狱中倾谈,倒像是一个不相干的记者对江姐的采访。在所问所答中,虽然也让江姐说了不少看似高尚的话,但那不是江姐心灵的闪光,而是考生需要江姐说的话,硬把江姐绑在了“心灵的选择”的话题上,使江姐的形象变得苍白无力。

经典回放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作文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生,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学生例文]

守住心灵的契约

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

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历史和时间或许把它们打磨得有些褪色了,市井的喧嚣与霓虹灯的艳影淹没了人性的光华,我们不得不为那些失落的品质扼腕叹息。

那些唱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浮躁的人们,或许忘记了婚姻是一份幸福的契约,更是心灵的契约,只有用心守护、才能获得幸福的果实。

那些想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贪婪的人们,或许忘记了当初在党旗下旦旦的誓言,那是行为的约束,更是信仰的直白,一个连自己的信仰都可以抛弃的人,社会也会最终将他抛弃。

一颗缺乏约束的心灵是空虚的,游离的,就如同失去了家园的灵魂,失去了根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堕落,只能枯萎,只能干涸……

一种来自灵魂的声音在呼喊:守住吧———心灵的契约:诚信!

[点评]

本文活用了历史故事,巧妙地选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将书本与生活巧妙地融合了起来,从古到今,以古讽今,以今衬古,结构严谨。倒数第三段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体现出理趣美;“守住心灵的契约”等语言,富有诗意美;用排比的方式组段,体现出气势美与雄辩美。因此,如何在作

文中活用学过的书本知识和观察到的现实生活,是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

一地梨花

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这一折子的回目便是:诚信。这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一个除了两脚泥巴,除了做生意总亏本,除了训斥我的虚荣而只有一种品质的他。

父亲这时候正在做什么呢?是在梨花树下闭目养神吗?梨树……家里庭院的梨树,高不过数尺,叶疏花迟,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对它的喜爱。所以这梨树依然能顽强地长着。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满山遍野的梨树、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树最多,父亲整天泡在园子里费尽心思。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谁想到快到手的钱又叫财神给夺回去了:虫子在梨皮里直钻到梨核,整个梨表面讨人喜欢,可实际上……有人劝父亲,不是同那客户签了合同了吗?你用纸袋一包,然后……父亲的脸沉下去了。

那些日子家里正难捱:我在城里上学家里要花钱,哥的婚事也快要办了。这一切使父亲茫然不知所措。我看得见父亲额头上那牢刻着的惨淡,眉毛似乎塌了下来,压得眼窝都深陷进去。父亲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整日在台阶前坐着,望着满山的梨树发呆。母亲怕他钻不出牛角尖,背着父亲把梨转手了不少。可纸里怎包得住火。于是,有一天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声音从断断续续到高高低低,继而咒骂,哭诉,沉默。没几天,父亲把一个人领进屋里,把几千块钱摊到桌子上说,兄弟,这钱你拿走,算是赔偿,卖不了的,我拉回来……

我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生意场上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赚过大钱。他埋怨自己文化低;邻里说他讲信用讲得过了头。在农家的饭桌上,父亲与我面对时,我只有低头扒饭的份。他看不起我说话不算数诸如和人约好时间却总迟到等等。我不愿承认,但我在改。所以,我更喜欢观看他的背影,没有拘束且让人由无有想到无限去,把这诚信在无际的时间空间中舒展来回。

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都说落尽梨花春又了。可因了父亲的诚信我却说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泽,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

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点评】

这是一篇文采飞扬,饱含挚情的考场作文。作者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极力渲染父亲的优秀品格:诚与信。文章正是通过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敬爱深情,打动了读者,使之产生了共鸣。笔端有情,方能文如泉涌。文中优美的句子随处可见,生动的修辞信手拈来,各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而对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更是精当绝妙,令人回味无穷。作文要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写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真情出自然,文贵情真。

感情真挚是近两年高考特别提出来的要求。1998年高考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许多考生写得让阅卷老师冷汗直冒--父母不是双亡就是遭遇不幸(如得不治之症,出车祸等)。哪有这么多倒霉的事!分明是编造情节、无病呻吟!这样的文章怎么能有真情实感!

人类最复杂的东西就是情感,最具有个性特色的、最能打动人的也是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抒写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同学们,敞开心扉,“以自己的心灵之火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使读者“去以心发现”(何其芳语),才能取得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怎样做到使文章感情真挚

(一)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

生活是感情的源泉,感情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会培养你积极高尚的情操,会形成你健康向上的感情。有了这样的感情,你就会去追求光明与正义,痛恨黑暗与邪恶。留驻笔端,这种爱憎之情就必然要表现出来。如读鲁迅的文章,强烈感受到的就是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无情和对正义的期盼,无论是他的杂文还是记叙文,都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二)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首先要训练自己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摆脱粗俗、混沌的状态。其次要辨析自己感官传达出来的感受,如天气阴沉,使人感到郁闷、压抑;晴空万里,使人感到开朗、舒畅;花使人觉得美好,水使人感到纯净等等。

2008年高考写作话题作文导引(三)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中国移动全球通的电视广告中,乐观、自信、积极、坚定的商业精英王石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的广告语以其折射出的精神力量,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请以“人生的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但要在话题范围内;文题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导写】“人生的高度”带有一种自强自信的精神张力,引导每一个人在自己人生的阶梯上,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从这个角度立意,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能够深入下去,从而体现立意的深刻性。

1.从提高“人生高度”的动因处立意。究竟怎样才能提高人生的高度?其动因众多,比如崇高理想、远大抱负、自立自强精神,等等。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这些都会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但是,就作文来说,却易陷入平泛。其实,提高人生高度的动因,还可以有情感价值(这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养成的内容)、思维品质、科学精神等,从这个角度立意,则易避开平泛,写出一个别样的立意。

2.从提高“人生高度”的细节处立意。“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这是人人都希望达到的高度。人生有如登山,只要你迈出一步,便可有一步的高度,人生便可有崭新的一页。但是,怎样迈出这一步,是能够持续登山乃至登顶的关键,从细节处为迈出的一步做出“设计”,无疑会使立意更深入一层。

3.从“人生高度”的差别处立意。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别,关键也就在人生方向的选择和

人生高度的差距上。通过把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以及人生终极目标的比较或对比,则可清楚明白地揭示出什么样的人生高度是值得褒扬的,什么样的人生“高度”是值得贬抑的,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思考。

4.从“人生高度”的境界开阔处立意。“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太多了,太多了!“高处”开阔的境界既可拓展视野,神游物外,又可游目骋怀,心骛八极,也可引发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我们自己的感慨。

【例文赏析】

茎类的人生哲学

我问:世上有几种人。你笑:两种,男人和女人。我亦笑:“世上有三种人。”

匍匐茎:扶不起的阿斗

这是一类人,也是一类植物,他们生来胸无大志,懒散且好逸恶劳。他们“虔诚”地跪伏在他人脚下,甘心身为人下。“好死不如懒活着”“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顺理成章地成了他们的座右铭,但也成了他们的墓志铭。可怜可悲可恶可叹!历史上这类人物大多被当作笑料无意流传下来。蜀汉后主刘禅,那个在晋的宫廷里大言“甚乐,不思蜀”的猥琐懦夫,还有敦煌的王道士,那个看着满载中华瑰宝的马车驶向西方却依然大呼“罗大人讳伯特”的悲剧小丑……他们,在地上低伏!他们绝不配有人生的高度!他们是人类中十足的矮人!

缠绕茎:山高人为峰

红塔集团的这句“山高人为峰”我是异常欣赏的,而缠绕茎中的爬山虎类植物也是我儿时的所爱。这类人或说这类植物可谓智者。这也印证了那句:“智者当借力而行。”在茫茫人海中,他们不一定是最有才能的,但他们一定是最成功的。在浩瀚的森林中,他们不是最有生长优势的,却是爬得最高的。东汉末年寄人篱下的刘玄德在“继承”了荆州刘表的“遗产”之后,终于凸显出一代枭雄的才智。“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他成就了蜀汉几十年的历史。刘备是众人中的高人。

直立茎:如松柏之挺拔

孔子曾以松柏喻人,不过是取其“后凋”之理趣,我取其挺拔入九霄之势以喻我心中的第三类人。他们完全倚托自己超凡的耐力与实力,在社会中傲然挺立,如参天的松柏、银杉。以不群的气势独树一帜,留给众人的永远是那个仰望的高度。这类人——实力派。他们是巨人,他们的人生高度不可测量!汉光武帝刘秀、无产阶级思想者马克思、中国巨人毛泽东,以及一切一切的伟人们!

元子曰:你听后不再笑了,若有所思,矮人?高人?巨人?我究竟是什么人?我是哪类人?匍匐?缠绕?挺立?我的人生高度有多高?

我说:不要问我,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选择。

【赏析】文章立意奇巧,给人以人生的深刻思考。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就必然有三种不同的人生高度。在对比之中,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特别是在对比之后,结尾处的“我的人生高度有多高”“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选择”的一问一答中,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既有前文足够的蓄势的扩展,又有延展不同维度的无限。富有文采则为这篇立意深刻的文章添足了表现力。一是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三种不同的人生高度比喻为匍匐茎、缠绕茎和矗立茎,创意独特,虚实相生。二是语言厚重,凝炼中尽显语言的凌厉风骨,如“成了他们的座右铭,但也成了他们的墓志铭”“他们,在地上低伏”。三是或明引或暗引,典雅中透着庄重,形象中富有理趣,如“好死不如懒活着”“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四是内容充实,富有文化底蕴,如典故“得陇望蜀”的运用及孔子松柏之喻的妙解,都

使文章有一种充实而富有韵味的特色。五是首尾另有意趣,文首导入富含哲理而又自然,文尾收束发人深省,令人赞叹。

话题“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写作导引

“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这个话题,将中国传统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人文性和时代感兼顾。“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两者都应当肯定,关键是要揭示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以和为贵”,就不会把竞争对手当作敌人,竞争就不是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一方战胜另一方,而是在竞争中双赢,在合作中共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将“学会共处”视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而学会共处的核心就是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西方现代管理中十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压低进料价格,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求生存,就非要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可。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整个社会,甚至学生中也存在恶性竞争。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式有许多缺陷,“以和为贵”的思想越来越受人重视,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不破不立,作文可以反向切入,批判恶性竞争,从而达到强调“以和为贵”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的目的。

就“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为话题作文,观点上不容易出新,可以在文章的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下功夫。可以采用故事新编的手法,利用熟悉的故事,借旧瓶装新酒,借旧曲唱新声,生动有趣的表现主题。可以利用书信的格式,一个人写信向老师或专家请教怎样处理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的关系,你以特定的身份写信答复。可以先抑后扬,写某人原来在恶性竞争中吃尽了苦头,后来以和为贵与对手双赢。或者反过来,先扬后抑。

可以写议论文进行论证,可以编故事表现主题……力求观点、材料或表达有过人之处。要选好角度,即选择你认识深刻而材料储备又丰富的角度入笔。

【题目】

“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干事业主张“和衷共济”,共事讲究“和睦相处”,待人注重“和蔼可亲”,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而“竞争意识”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学校里有竞争,社会中有竞争。没有竞争,社会就缺乏活力;没有竞争意识,个人就难以发展。

在当今社会,“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请就“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素材】

1.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论语?学而》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3.中国的儒家和墨家,都把“爱人”作为自己理论的重要原则,要求做到“爱人若爱其身”、“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关系中崇尚“和为贵”,并有了“家和万事兴”、“国和民太平”、“和气生财”等诸多古训。

4.从墨子为和平而奔走,周游列国宣传“非攻”思想的战国时期,到与周边各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唐代,我们中国人总结出解决民族冲突的最好办法——以和为贵。

中考语文作文技巧

中考语文作文“抱佛脚”的应试技巧。中考作文基本上是语文考试中的主场项目,要想在这科成绩中独树一帜,那么作文就一定不能马虎。中考作文在语文成绩的比重是相对较高的,除了要在平时积累基本,也要学会一些应试的小技巧。下面,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作文“抱佛脚”的应试技巧,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学而思老师建议: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人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

议论文阅读解题技巧及应试策略

议论文阅读解题技巧及应试策略 1、论点(证明什么)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灵魂,起统率作用。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2、论据:用什么证明(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怎样证明(掌握常见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还要掌握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4、论题:注意论点与论题的关系,论题是作者论述的话题,是文章所要论述的问题和对象、范围等,而论点是对这一论题的主张和看法。 5、议论文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6、论证方式: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反驳方法有三个:①驳论点②驳论证③驳论据,无论是驳论证还是驳论据,归根结底是为了驳倒对方的论点。 7、议论文的语言特点:①准确;②严密。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关于论点 1、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语言精练。一般不用比喻句,很少用否定句式、反问句式,不会用设问、疑问等句式。一般的论点采用的句式为“某某是什么”的肯定判断句式,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心了吗”题目用疑问句的形式,未明确地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故不是论点。题为“阅读不仅仅是文科的事”也不是论点,因为它用的是否定的判断句式,未正面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阅读一篇议论文,首先应看标题是论题,还是论点,一定要注意区分论题和论点,象标题“留点空白”显然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拟的一个论题。文学性的标题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2、找论点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所以、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 论点型的标题,文章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一是在文章的开头。文章在开头就直接摆出论点,再直接论述或分几个分论点来论述,最后再总结。这样的结构属于总分总式结构。有时是先举事例,再由事例得出论点,再进一步论述。二是论点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文章前本半部分论述问题的一个方面。后半部分论述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中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综合表明作者的观点,这个过渡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这样的结构多半是并列式,但如果后面的论述更深一层,则就是递进式。三是在文章的结尾。在文章的开头只提出了所要论述的话题,在文章中间提出了一些分论点,在文章结尾再总结,提出中心论点。这样的结构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分论点表达的意思是逐层加深的,其结构属于逐层深入递进式结构。 3、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④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⑤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⑥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⑦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⑧在否定别人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论点。⑨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二、关于论据

语文高效复习的三大策略

中考语文高效复习的三大策略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第一步:3月中旬至3月下旬第一轮复习,以1—6册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可分为四大块: (1)积累运用:以古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词、语法、修辞、标点符号以及诗词和名著积累。可以用一些精练的练习试卷加强学生的识记。 (2)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第二步:4月上旬至5月下旬的第二轮复习以知识点和考点为主要内容,结合中考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 (1)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2)综合性学习 以每单元综合性学习要求为基础,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以复习试卷为主,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文章重点句翻译、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训练,归纳书上的重点文言知识,并整理各地中考试卷上较为经典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现代文阅读专题。 记叙类文章阅读,重点复习记叙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 科技作品阅读,重点复习说明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归纳常见考题,分析典型例题,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 议论文阅读,重点复习议论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 (5)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第三步:5月下旬至中考前以综合试卷和古文背诵默写的巩固为主的第三轮复习,力争精练精讲,针对前两轮复习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同时提高学生的答题的速度和规范性。写作方面,作文已占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提倡采用作文纸写作,利于批改讲评,也方便粘贴较为优秀的习作供学生借鉴和学习。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文体选择和要求、拟题、开头结尾和语言润色形成专题复习,融合于整个复习的过程。 总之,争取在紧张有序的复习过程中使初三年级的语文成绩能更上一个台阶。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第一步,导入用小鸟与树林作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第二步,指导明确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用具体的作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的一些要求。第三步,具体的话题作文训练,学生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选择最佳、最小的切入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作文,然后师生共评。第四步,小结。 一、课堂导入 林子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我想每只小鸟的答案都会是:鸟语花香的林子。为什么小鸟们的选择只此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鸟语花香的林子就是小鸟们的最美的渴望和归宿。进一步说,小鸟们之所以把林子当作一致的选择,无非是林子能带给它们更多的美丽、自由和快乐的东西。而话题作文的出现,其实就好比是把同学们带到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因为相对于以往传统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能带给每个同学更多的作文自主性。 二、指导: 出示学生作文实例(话题作文《真》),学生阅读后简要评析。 指名谈自己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包括成功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解话题内涵,明确作文要求; 2.话题≠文题,标题和内容都要新颖; 3.选择最佳切入点,围绕中心,大题小作; 4.写熟悉、生动、鲜活的内容; 5.表达真情实感; 6.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三、训练: 展示一些表现“爱心”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出示训练话题:“爱心”,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写成片断、开头、提纲都行。一两百字) 教师提示要求:即前面由学生评价归纳出的几条要求。特别强调要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选择最佳切入点,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擅长的文体。 学生写完后自评,再和同桌互评,最后交教师。 教师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两份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布置作业:课外将自己写的东西扩展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四、小结: 这就是话题作文,它为我们的作文送来了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话题作文实实在在给我们的作文带来了更为开放的空间,在这个开放的空间中,我们必将更能平等地获得放飞自己的机会。我们是自由的鸟儿,让我们在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引吭高歌吧! [话题作文实例] “真”话题作文 [提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惟真才善,惟真才美,惟真才坚……

高考话题作文拟题九大技法三大禁忌.

高考话题作文拟题九大技法三大禁忌2009-03-13 高考话题拟题九大技法三大禁忌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放性的话题作文,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写作自由,也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纷层的佳作,但每年高考中,总有一部分佳作因标题缺乏新意,而多少给人留下一些遗憾。 高考作文要求是“题目自拟”,如何让作文题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起到先声夺人,让人“心动思凝一瞬间”的效果,就大有学问。为此,笔者就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谈谈话题作文拟题的一些技法。 一、增补。考生可以在话题前或后适当地增补,对写作的范围加以限制,能够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也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手法。如以“幸福”为话题,题目可以是《妈妈幸福的一天》、《老张的幸福》、《幸福伴我成长》等,再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美丽的诚信》、《诚信的.内涵》等,2002年高考作文题《凭心灵选择》、《东坡的选择》、《无悔的选择》等 二、并比。这类题目往往是两项或多项并列对举,各项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或并列、顺承、或转折,但目的是多元归一。如2002年高考作文题:《因为热爱,所以选择》、《走好了,不回头!》、《选择追求,选择无悔人生》,2003年高考作文题:《爸眼中的我,我眼中的爸》、《红花与绿叶》、《“敝帚自珍”和“大义灭亲”》等 三、标点。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用之拟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留给人广阔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不,绝不!》、《诚信!诚信?》,2003年高考作文题:《听谁的?》、《“真我”何在?》等 四、数字。用代数式的形式作标题,来显示所要表达的宗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的特点,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比如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1+1=?》、《10减1等于……》,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7- 1=?》。 五、求异。在拟题时,若能求异,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考的方法,就可以拟一个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题目。比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丢得好》、《谎言有时更可爱》、《不诚不信不为过》,2000年高考作文题《答案都是丰富多彩的吗?》,2003年高考作文题《做一天“差生”》等。

中考作文七大题型应试技巧指导

中考作文七大题型应试技巧指导(一)命题作文 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如: 童年回忆--童年琐事 青春剪影--我在花季 心香一瓣--忘不了他(她) 难忘时刻--记一次升旗活动 走向未来--自强的我 生活感悟--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 山光水色--家乡变了 世相写生--记一位平凡的人 温馨情怀--母亲的爱

友谊之花--同学,你不能这样 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主流地位。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们作好考前训练,练好应考本领,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么,在实际应试实践中又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呢?下面介绍四个要点。 1.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这样几种内容的题目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

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是一个宽泛的中考作文题,谁也不会在取材上发生困难,看样子真是浅得不能再浅了,但实际上,这个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在审题之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胆子变大了,或者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如果说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种,看似很熟悉的题目。 如美在课余这个文题,是一个宽题。可供取材的内容也是不少的。其实这个题目有一个迷惑点,这个迷惑点在那个美字上。稍不注意,就会由于觉得这个文题似曾相识而忽视对美字的品读。由于没有抓住这个美字,就会写出丰富多彩的课余、好玩的课余、有趣的课余、热闹的课余等等内容,而就是没有突出这个美字。 第三种,看似很形象的题目。 如风景这边独好这个文题,也是一个宽题,题目似乎很形

应试作文十大技巧

应试作文写作十大技巧 写作文除了平时的积累和拓宽阅读面以外,有没有一些应试小技巧呢?专家总结了一些应试作文小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应对临场写作文。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黑。 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黑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写作文的时候,建议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卷面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可以直接和我联系。微信/QQ:3092201300 专门讲解文章如何拟定作文题目。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亮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

天津高考英语作文2011-2017年真题解析应试策略

天津五年高考作文探究 引言 天津卷作文,从近几年的趋势不难看出,天津卷侧重书信、email、演讲稿等实用性强的作文题材,这类题材考察目的当然是考察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非常体现现在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听说读写都要并重,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针对天津市考试的规律与趋势,务必大家要掌握这些作文的考察方向,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知识及素材,写出符合英文表达要求的英语作文。 下面以天津市近几年的考试真题为例解析一下考试规律和应对策略 2017高考天津卷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61. 假设你是李津,与你以前的外籍教师Mrs. Green 一直保持联系。近日她来信询问你的近况,请根据以下提示给她回复一封邮件。 (1)简要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告知你已成为八月底在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志愿者,并介绍为此所做的准备(如深入了解天津等); (3)希望她有机会重访天津。 注意: (1)词数不少于100; (2)可适当加入细节,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假设你是李津,与你以前的外籍教师Mrs. Green 一直保持联系。近日她来信询问你的近况,请根据以下提示给她回复一封邮件。 (1)简要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告知你已成为八月底在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志愿者,并介绍为此所做的准备(如深入了解天津等); (3)希望她有机会重访天津。 注意: (1)词数不少于100; (2)可适当加入细节,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Mrs. Green, I’m so glad to hear from you. I’m writing to tell yo u something about my life and study in recent days. I’m very busy with my lessons now, for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is near. Every day, I have to spend most of my time studying. As a result,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take exercise, what’s worse, I don’t communicate a lot with my parents and my friends. By the way, I am now a volunteer for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which will be held at the end of August in Tianjin. In order to be a qualified volunteer, I have to

中学生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中学生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并为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率。但如果能采取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则又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相对提高应考作文的成绩。 一、移花接木法。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 二、直接代入法。考试时,由于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前半部分的基础题中,而导致后半部分写作题时间仓促,客观上已不允许再进行仔细的构思。与其紧扣考试作文的命题及要求写一半,还不如稍偏离命题及要求完成一篇。因为阅卷者很讲究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不妨将平日自己印象较深而又在内容与写法上较为近似的文章改头换面直接代进去。 三、将错就错法。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

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四、编拟提纲法。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大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凑扑法。考试作文时,因为事先不曾列提纲,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情况也是较为多见的。多数考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咬笔待续,越想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想越觉得衔接不上。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中考虑过的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上策。 六、回扣标题法。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如某市有一年中考的标题是《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在记述了某件事情之后,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结尾方式,就不妨以“对 我来说,这是一次多么不寻常的考试啊”来作结。有了这样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

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精品文档

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写作与阅读混编在单元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让学生在写作时既能联系范文,又能关注生活,也给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思想守旧、方法陈腐,而各地不少学校为了在九年级多一些复习时间,急功近利赶进度,直接削减的就是写作时间,这不仅降低了教材的使用效能,更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此,笔者就日常写作教学的有效实践,谈一点浅见,求教于大方。 一、写作基础:阅读,生活,思考 阅读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源泉。“作文是学习写文章的教学活动。”要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引导他们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窗口广泛了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面貌,同时也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古人云:“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底。”从读书中积累应该成为广大中学生写好作文的要诀。 平时,学生在校时间长,少和社会接触,阅历不丰,见识不高,语言贫乏。叶圣陶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所以,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拓宽知识积累,是增强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就

是希望能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建立写作素材,逐步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 当然,仅此还不够。对于生活与写作,思考起着中介和催化的作用。面对美好的景物和动人的场面,一个无动于衷、表情木然、思想停滞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写作冲动的。即使写了,由于思考不深,也往往平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了思考,才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了思考,对无情的山水才会充满情趣,产生不竭的灵感和美感。余秋雨的散文宏博精深,就是源于他对人文历史所作的深邃思考。别人眼里是一堆废墟,而在余秋雨眼里却充满了历史的哲理和崇高的美感。 二、训练要点:命题,模仿,习得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作文是天生的,不是能教会的。这种谬论,只能误人害己。毫无疑问,在一定的写作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训练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现在的语文中考,作文一般以话题作文为主,但我们平时的写作,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提高指向性。当然,命题作文切忌单一机械,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得学生能联系各自的生活、思想实际,“我手写我心”,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具体做法有:教师命题与学生命题相结合;作文命题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作文命题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只定范围,学生自

中考语文作文七大题型应试技巧归纳

中考语文作文七大题型应试技巧归纳 (一)命题作文 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如: 童年回忆——“童年琐事” 青春剪影——“我在花季” 心香一瓣——“忘不了他(她)” 难忘时刻——“记一次升旗活动” 走向未来——“自强的我” 生活感悟——“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 山光水色——“家乡变了” 世相写生——“记一位平凡的人” 温馨情怀——“母亲的爱” 友谊之花——“同学,你不能这样” …… 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 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主流地位.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们作好考前训练,练好应考本领,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么,在实际应试实践中又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呢?下面介绍四个要点.

1、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这样几种内容的题目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 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是一个宽泛的中考作文题,谁也不会在取材上发生困难,看样子真是浅得不能再浅了,但实际上,这个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在审题之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胆子 变大了,或者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如果说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 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 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种,看似很熟悉的题目.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家”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家” 【教学目的】 1、融入真情实感,抒写爱的颂歌。 2、从生活小事中,从家庭的细节中体会家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3、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文章,做到具体,真切,生动感人 教学方法:分析法、探讨法 前置作业: (1)准备好3~5个家庭生活片断;(2)收集抒写亲情的诗句; (3)能够有感情地叙述家庭中发生的故事;(4)对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教学过程: 一、安全教育:安全事故小演讲或安全事故见闻分享。 二、导入本课时 1、出示三毛的图片:三毛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2、学生思考后回答——家。 3、引出本次作文的话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暖的大家庭,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赤子之心…… 请你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家”写作指导: 1、出示一组问题: 你对自己的家有什么感觉或印象,请用一个词来概括,比如我有一个()的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 2、学生讨论分析后分享自己的看法。 3、老师提示: 一提起自己的家记忆中便会浮起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就想起哪些事情?某种印象、感受常常是同一些特定情景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能够说出这种印象或感受,学生便能回忆起跟这些词语相关的一些片断、场景或事例。 4、学生自由谈论 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叙事的思路,启发,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此相关的更加具体的细节,事例,不断向记忆深处挖掘,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回忆起新的细节、片断或场景。 从这些细节和场景、片断和事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你体验到了什么?让学生从对材料的回忆、梳理中分析、概括自己领悟到的道理,体验到的情景,从而确立文章的写作构架、雏形。 5、教师点拨 与“家”有关的内容实在太多。闭目细思,家中的人,家里的事,历历皆在眼前。采用添加法,把“家”的范围缩小,如《家中小事》、《我爱我家》、《家庭风波》等,然后以此命题作文。《家中小事》宜以小见大,从平凡的小事折射非凡的人物品质,于细微处见精神;《我爱我家》可写家里的温暖和欢乐,父母的教导关怀,兄妹的手足情深,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均在可写之列;《家庭风波》可写误会,写矛盾,写社会阴暗面对家庭的影响及自己的困惑等。 如果透过字面再考虑,班集体、学校也是一个家,中华56个民族更是一个大家,则家的范畴大大扩展了,选材范围也更加广阔。《集体是个家》(写学校宿舍佚事),《我们都有一个家》(写校园内外的互帮互助)

话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话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谭文淼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性的一步。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从信息论角度看,审题就是要求我们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能准确全面地获取和把握。这种信息无非是两类:提示和限制。提示,是告诉你应该写什么;限制,是告诉你不该写什么。我们在审题阶段掌握好这两大信息,就能完成审题任务。 一、准确地获取作文题目的信息 ㈠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这是审题立意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没有走好,很可能会“满盘皆输”。对作文题目中的概念一定要准确地、全方位地把握。 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尝试”是指“一次有目的、有意义、带试验性质的实践活动”,它不等同于“体验”、“经历”、“实践”。 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战胜脆弱”中“脆弱”不等同于“怯懦”、“虚弱”、“羞怯”。 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不少考生用“克隆”代替“移植”,用“记忆力”代替“记忆”等等,是丢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0年高考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与“多种多样”是有感情色彩上的区别,“丰富多彩”是一个褒义词。 2001年高考作文话题“诚信”,其中“信”是守“信用”的意思,不仅仅是“诚实”的问题。 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心灵”一词的理解一定要弄清楚,它是发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神圣的对待,是具有严肃意义的。 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其中“感情亲疏”不同于“感情冲动”、“感情用事”、“感情波动”等等;“对事物的认知”即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认识判断,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理智、决定。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宇可以说是题眼。 因此,要搞清词语的真正含义,不管是基本义、引申义还是比喻义,都要对其准确把握,不能亦彼亦此,似是而非。 ㈡正确对待题目的范围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一般来说,题目都会有一定范围的限制,我们一定要辨清,不要超越这个范围。例如有一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我看课外阅读”,其中“课外”二字是很重要的限制成分,可是有的考生在写作中不知不觉丢掉了“课外”二字,大谈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大大削弱了说理的力度甚至文不对题。又如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心灵”是对选择的一个限制性词语,一般来说,像穿什么衣服的选择,吃什么东西的选择等等,是很难称得上达到了“心灵”的选择这一高度的。 ㈢对概念的关系要清楚 弄清概念的关系是为了弄清写作重点。例如 1998 年高考作文试题“战胜脆弱”,要弄清它是动宾短语,所以写作重点应放到“战胜”这个动词上,而不应用大量篇幅去写自己过去如何如何脆弱,现在如何如何不脆弱了等等。应该写出战胜的过程、战胜的意义。又如1988年上海试题“清流与活源”就是条件关系,如果误认为是承接关系或取舍关系,那么文章当然写不好甚至文不对题。再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其实讲的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不会受感情因素的影响,会受多大的影响”的问题。 ㈣正确处理“提供材料”的作用 如果是文字材料作文,一定要善于通过分析修饰、限制成分来把握材料强调的意思,一定要善

中考作文应试策略之布局篇

中考作文应试策略之布局篇 2012、2、18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几乎一半的分值就表明了它的分量。它的成败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的成败,而语文的成败又牵动着全局。因此作文是不可小觑的。 从2008年到现在,河南省的中考作文都是二选一的形式。2008年的是命题作文“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以及材料作文,“一花不是错,独木难成林……”; 2009年的是命题作文逆耳忠言助我行,还有一个是材料作文“橘子”;2010年是半命题作文“我身边的-----”和一道材料作文“路边长着一株雏菊……”;2011年的作文是半命题作文“怀念---的日子”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说来,,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就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 考场作文,在结构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完整、合理、精巧、新颖。 下面就作文的结构,结合平时的教学体会,以及自己的写作经验,谈下自己的浅薄的看法,以飨众人。 拟好题目。无论是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要给自己留够足够的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若是两个字的题目,中间最好空一格。 拟题是展示你才气的一个好平台,没有题目是扣2分的。可以运用修辞格拟题目,可以套用名言警句,流行歌曲。 风头作文的开头要明快、简洁。就字数来讲,开头结尾不宜过长,一般说来,标准的考场作文纸,100字左右即足够,三四行左右为宜。 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的简约而短小,不要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的。开头的写法很多,在这里给大家列举几个比较常用的技巧。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如《背影》。要让你的文章中的题目或者是关键词语在开头再现,不要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者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技巧二:化用名句,文采斐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美丽的离别》)技巧三:巧用修辞,增强文采。如《心灵选择》的开头写道:“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一一牢笼。” 作文《诚信一一永远的绿卡》一文开头写道:“诚信如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风从远方送来一片火红的枫叶,引起无限的牵挂;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有许多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时 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由头”,只规定写作的范围,至于文体、主题、立意、选材、表达方式等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话题作文摆脱了限题作文 的束缚,灵活地选择适合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要言之成理、叙事有故、论理有因。面对这一全新的作文趋势,初三学生如何在中考中使话题作文得高分呢?以下几点写作技巧 是不容忽视的: 一、紧扣话题拟题 文章标题是阅卷老师第一眼看到的部分,标题拟得好,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 可以给整篇文章增光添彩,同时也定下了写作方向。作文题目要准确,更要生动、凝练、含蓄、新奇、有美感。拟好标题应做好以下几点: 1.以话题为中心词。在话题前后加上适当的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这是拟题最基本的 方法。以“感动”话题为例,我们可以围绕“感动”,拟出这样一些标题:“就这样被你感动”、“妈妈,我为你感动”、“感动我的一个瞬间”…… 2.用标题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诚信不可少”、“爱是无私的奉献”等等。 3.用修辞方法拟题。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可拟为《苦咖啡》,这便运用了双关,既实指 咖啡,又暗指生活,通过叙述自己在校独自锻炼的苦,折射出其中的甜。 4.用联想的方法来拟题。 二、把握话题中心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 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 舞台,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提醒同 学们注意: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 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三、独辟蹊径,表现个性 2011年陕西省《考试说明》作文评分“备注”栏:“B.表达富有创意”可在相应等级增加3分。 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也就是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当然,“有个性特征”还表现在文章的构思和表达上,但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其次,要学会逆向 思维,就是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以“感动”这个话题为例,它的反面 是不懂感动或者是不会感动,那我们就可以写一个说自己不懂“感动”的人,写他在母爱面前 的心理和行动,写他的冷漠在母爱面前怎样一点一点被征服、被融化,从而学会感动的过程。这样就能使自己的文章不落入俗套、不大众化,而给阅卷老师以“新颖”之感。再次,要发挥 联想和想像。要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说别人所未说,讲别人所未讲,抒别人所未抒。 四、点题恰到好处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文章,应该让 阅卷者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文章的材料和题旨,而恰如其分的 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文章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 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能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能让阅卷者及时充

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

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 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 高考作文的分类?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分类原则:高考作文题目让我们写什么 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限制了命题的范围 高考绝大部分题目是考一种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 这一部分的高考作文题目注重的是同学们的体验与认知,如何达到一种自我的升华。比如2008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坚强”,2009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目“踮起脚尖”等。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也包含在这一类。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辩证的态度,在道德的范围内探讨问题、进行评价,讨论如何看待世界的问题。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包括发现自然、改造自然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强调精神上的进步。 综上,现在高考命题的精髓可以用四个字来 概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人与自我的关系] 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和展望;[人与社会的关系] 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 题目举例: 2009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这个题目的思路就比较清晰明确,“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强调的是个人的体验,因此可以归为第一类: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自强不息”的角度进行写作。 2009年海南卷高考作文题& 2009年宁夏卷高考作文题: 三个男同学去打篮球,路上遇到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女孩在地上用粉笔写着“我因为出来旅游钱包被偷,请资助我”。其中一名男孩给了女孩10元钱。另两名男孩说这个男孩上当了,因为出来旅游不会带着粉笔。 另一则材料是:某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几天后,救护队员找到了遇难者的尸体,在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