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中坐标转换的设计及实现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中坐标转换的设计及实现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中坐标转换的设计及实现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中坐标转换的设计及实现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中坐标转换的设计及实现

何辉,薛典军,王林飞

【摘要】摘要:坐标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涉及航空物探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与数据处理质量和解释效果息息相关。笔者在调研分析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需求的基础上,应用C++编程语言,结合坐标参数文件管理方式,完成了系统中坐标转换功能研制,并提供了标准化的API接口。经评估,转换后的精度,达到了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要求。

【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4

【关键词】航空物探;坐标数据;数据处理;坐标转换

1988年中国自行研制的Y?12型飞机首次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在塔里木盆地进行大面积高精度航空磁测并获得成功。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逐步完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简称航空物探)通过GPS系统进行导航及定位,应用GPS设备来获取飞行过程中的位置信息,并以此坐标数据为基础,应用不同的转换方法进行坐标转换最终达到数据成图与编图的要求。通过调研分析已有的航空物探数据处理及成图方法可知,其成图坐标基本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BJ54)为基准的平面直角坐标,因此,坐标转换内容包括了不同椭球体间变换、地理坐标转换到平面坐标等。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航空物探勘查的需求,需实现标准、精确的坐标转换功能模块。

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简称航遥中心)自行研发的空中探针[1]系统以C++为研发语言,采用定制参数的方式实现了从WGS84坐标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