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论文)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论文)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论文)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论文)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

黄红鼎

摘要:收集、归纳、整理了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的相关标准、常用公式和具体参数,并对参数的意义作了详细阐述,接着以一种型号规格的电缆为例说明材料定额计算的基本过程,让读者对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和掌握。最后简述运用Excel软件实现材料定额批量计算的方法。

关键词:电线;电缆;材料定额;电缆净重;电缆结构计算;含铜量;电力电缆

0 引言

电线电缆是料重工轻的产品,其材料用量对成本有很大影响。依据电线电缆结构进行材料定额(净重)计算,是工艺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是电线电缆产品报价的基础。

电线电缆的定额计算,在王春江主编的《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中的“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一章中已作了阐述,但由于缺乏详细说明及相关参数,很多读者在理解和应用中感到困难。本文试图对电线电缆定额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计算过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电线电缆基本结构和相关标准

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主要有裸电线、绕组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五大类,大类下面又分为很多小类。虽然种类众多,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由导体、绝缘和护套三部分组成,如下图:

图1 电线电缆截面基本结构

各种电线电缆,根据不同的用途,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删减或变化,就形成了适用于不同环境和场合的特定结构。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产品,国家和行业制订了许多关于电线电缆的规范标准(见表1),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电线电缆的材料定额计算也必须依据相关标准来进行。

各厂家在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自己的工艺文件,电线电缆材料定额的计算需要从工艺文件中获取相关参数。

2 计算常用公式

2.1 导体单位长度重量

导体单位长度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24

n m W d n K N K π

ρη=

式中: W ——导体单位长度重量,kg/km ;d ——单线直径,mm ;n ——单线根数;

K——导体单线平均绞入系数;N——绝缘线芯根数;

ρ——导体密度,g/cm3;

n

K——绝缘线芯绞入系数;η——紧压系数。

m

说明:

(1)导体的单线根数和单线直径:GB/T 3956-2008《电缆的导体》中规定了各种导体和截面的最少单线根数或最大单线直径,各生产厂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搭配,以使导体达到合格的电阻。比较普遍的搭配如表2:

表2 电线电缆导体单线直径和单线根数

(2)导体密度:电线电缆的导体通常只有铜、铝两种。钢丝只作为加强芯,不承担电流。此处将电线电缆常用材料的密度作归纳,如表3:

(3)绞入系数:绞入系数的定义见《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中“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一章。它的意义,通俗点讲,因为导体单丝或绝缘线芯成缆绞合时是弯曲绞入的,所以一定长度的单根绞入后就会变短。要达到所需的长度,就必须增加单根线的长度,那么单位长度内材料用量就相应增加,因此在计算时就要乘以绞入系数。绞入系数通常可以在1.008~1.025之间取值,也可根据绞合节径比进行测算。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绞入系数可参考GB/T 1179-2008标准中的表4。 (4)紧压系数:对于紧压导体,由于紧压后导体截面变小,单位长度内的材料用量相应变小,因此要乘以紧压系数。紧压系数可在0.90~0.97之间取值,紧压技术越成熟,紧压系数越小,从而就能在节约材料的同时保证导体结构紧凑。

(5)公式最后计算出的数值的单位是kg/km 。对此很多初学者难以理解。其实,圆形结构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基本都以“圆”为原型,扩展到线材,我们就可以看做“圆柱”,从圆柱体的重量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推得电线电缆导体单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截面积×单线长度×密度。我们取1000米进行计算,经过公式的约分化简后,最后计算出的单位就是kg/km 。 2.2 圆形护层单位长度重量

护层主要包括实体护层(如绝缘、护套、半导电屏蔽层)、绕包护层(如铜带屏蔽、钢带铠装)和编织护层(如铜丝编织层)等,其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1)实体护层:

0()m W D t t NK πρ=+ ②

(2)绕包护层:

0)1(nt nt

k

W D ρ

π+±= ③

(3)编织护层:

2

0(2)2

W d D d p π

λρ=

+ ④

②~④式中:W ——护层单位长度重量,kg/km ;0D ——护层前外径,mm ;

t ——护层厚度,mm ;ρ——护层密度,g/cm 3;N ——护层线芯根数;

m K ——护层线芯绞入系数;n ——绕包层数;k ——搭盖率或间隙率;

d ——编织丝直径,mm ;p ——编织层单向覆盖率;λ——编织交叉系数。

除以上几种护层外,还有一种钢丝铠装护层(如YJV32的铠装层),其结构形式与导体的外层排列相同,因此其单位长度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24

n W d n K π

ρ=

其中:0()

D d d

n π+=

式中:W ——铠装钢丝单位长度重量,kg/km ;d ——钢丝直径,mm ;

n ——钢丝根数(计算值向下取整);ρ——钢丝密度,g/cm 3;

n K ——钢丝绞入系数;0D ——护层前外径,mm 。

说明:

(1)护层的计算也以“圆”为原型。如图1所示,护层材料的截面呈圆环形状,我们就按照“空心圆柱”重量的计算原理,经过公式推导和化简,即可得出护层重量的计算公式。

(2)护层厚度值取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标称厚度。产品标准见表1。 (3)护层密度:见表3。

(4)绞入系数:意义同2.1第(3)条。

(5)绕包层数和搭盖率(间隙率):铠装层一般绕包2层,间隙率约30%,公式③中使用1+k ;包带和金属屏蔽层搭盖率约15%,公式③中使用1-k ,层数见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6)编织护层:编织丝直径和单向覆盖率在相关产品标准中有规定(见表1),编织交叉系数一般取1.02。

2.3 圆形成缆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

22

)4

4

(

f

c m D N

D K W π

π

ρτ-= ⑥

式中: W ——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kg/km ;f D ——成缆外径,mm ;

c D ——绝缘线芯外径,mm ;N ——绝缘线芯根数;

ρ——填充料密度,g/cm 3; τ——填充系数;m K ——绝缘线芯绞入系数。

说明:

(1)公式中的成缆外径指绝缘线芯绞合后的外接圆直径。 (2)填充系数:一般取0.90。 2.4 圆形外径计算

上述的材料重量计算中需要用到电线电缆的结构尺寸,结构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

(1)导体外径:

L d K d = ⑦

(2)护层外径:

nt D D c 20+= ⑧

(3)成缆外径:

等芯成缆:f c D K D = ⑨-1

三大一小芯:122.42(3)/4f c c D D D =+ ⑨-2 三大二小芯:122.7(32)/5f c c D D D =+ ⑨-3 四大一小芯:122.7(4)/5f c c D D D =+ ⑨-4

⑦~⑨式中:L d ——导体外径,mm ;K ——外径比;d ——导体单线直径,mm ; c D ——护层线芯外径,mm ;0D ——护层前外径,mm ;n ——护层层数; t ——护层厚度,mm ;f D ——成缆外径,mm ;1c D ——大芯外径,mm ; 2c D ——小芯外径,mm 。

说明:外径比指绞合外径与绞合前单线外径之比,它与单线根数和绞合形式有关。一定数量的单线按照一定的形式排列,其外径比是一定的。按正规绞合(中心1根,第二层6根,向外每层依次多6根的排列形式)排列的外径比如表4所示:

表4 正规绞合的外径比

紧压圆形导体的外径不适用外径比进行计算,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圆形导体紧压后的外径,见表5:

表5 各国圆形紧压导体外径

3 计算示例

以YJV22-0.6/1kV-3×

50为例,说明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的基本过程。 3.1

截面示意图

图2 YJV22-0.6/1kV-3×50横截面示意图

(以六边形表示紧压导体的单丝)

3.2 结构参数

表6 YJV22-0.6/1kV-3×50的结构参数

3.3 计算过程

(1)导体 利用公式①:

2

2

4

3.1416(

) 3.0378.89 1.0123 1.0080.964

1318.0(/)

n m W d n K N K kg km π

ρη

=

=???????=

(2)绝缘 利用公式②:

0()3.1416(8.3 1.0) 1.00.9223 1.00881.5(/)

m

W D t t N K kg km πρ=+=?+????= (3)填充 利用公式⑥:

2

2

2

2

()4

4

3.1416 3.1416(

22.2310.3)0.750.9 1.0084

4

93.2(/)

f c m

W D N

D K kg km π

π

ρτ=-=?-?

????=

(4)包带 利用公式③:

0()10.523.1416(22.240.2)40.210.15

35.4(/)

W D nt nt

k

kg km ρ

π=+±=?+????-=

(5)铠装 也是利用公式③:

0()17.783.1416(23.820.2)20.210.3

182.0(/)

W D nt nt

k

kg km ρ

π=+±=?+????+=

(6)护套 利用公式②:

0()3.1416(24.6 1.9) 1.9 1.511237.3(/)

m

W D t t N K kg km πρ=+=?+????=

3.4 材料定额整理

表7 YJV22-0.6/1kV-3×50的材料定额(净重)

3.5 计算方法小结

由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要计算某种型号规格的电线电缆的材料定额,首先应搞清楚该电缆的结构及材料组成。不同用途的电线电缆,其结构和材料组成是不同的,可以从产品标准和工艺文件中获取这些信息。其次要整理出各结构和材料的相关参数,然后选用适合的公式分别计算各材料定额,最后进行数据整理并计算出总重。

各材料定额和总重是电线电缆的重要参数,在实际中,它是工艺控制、成本控制和货物流转的重要参考,也是产品报价数据基础。

但是,电线电缆的型号规格极其繁多,如果按以上过程逐一计算,工作量会相当之大。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电线电缆材料定额的批量计算。

4 材料定额的电算化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可以用于电线电缆材料定额的批量计算。以YJV22-0.6/1kV 三芯电缆的计算为例,计算框架示例如图3:

图3 材料定额电算化的基本框架示例

由于计算中需要用到电线电缆的芯数、导体单线根数、包带和铠装的层数等参数,所以最好把这些参数单独作为一列,以便计算。材料定额的计算需要以结构尺寸为基础,因此导体外径、绝缘外径、成缆外径等参数的计算要紧跟推进。

建立计算框架以后,再把材料定额的计算公式转化为Excel的计算公式,即可依次计算出电线电缆的材料定额。

5 结语

本文系统地归纳整理了圆形电线电缆材料定额的计算方法及相关参数,另外,电线电缆的结构还有扇形、瓦形、长方形等结构,由于它们是不规则的几何体,其结构计算较圆形更加复杂,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春江主编.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卓金玉.电力电缆设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上海电缆厂编著.电线电缆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4] 韩中洗.电缆工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5] 蒋佩南,高晓峰.交联电缆短路热特性参数的设计计算.2003修改稿.

[6] GB/T 3956-2008电缆的导体.

[7] GB/T 12706-2008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8] GB/T 1179-2008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本文为作者原创申证论文,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谢谢!有问题可讨论。作者QQ:378712298。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目录 第一部分导电线芯 一、导电线芯及裸导体制品 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的计算 (1) 2.型线的截面和重量的计算 (1) 二、绞线 1.绞合线芯的结构计算 (2) 2.绞合线芯的重量计算 (5) 3.绞入系数K的理论计算 (6) 4、紧压圆形线芯的重量计算 (7) 5、扇形线芯的结构和重量计算 (7) 6、通讯电缆的结构和重量计算 (8) 第二部分挤压式绝缘层及护层 一、圆形挤压式 1.绝缘层 (11) 1)单线挤压式绝缘层的重量 (11) 2)绞线(或束线)芯边隙无填充物挤压绝缘层的重量 (11) 3)复绞线(束绞线)芯挤压式绝缘层的重量 (11) 4)其他形式的绝缘层重量 (12) 2.护层 1)有填充物和包带式护层的重量计算 (12) 2)不填充和不包带式护层的重量计算 (12) 3)金属纺织后挤包和嵌隙护层的重量计算 (13) 4)皱纹式挤压护层的重量计算 (13) 二、扇形挤压式 1)两芯平行有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2)两芯平行有填充、有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3)两芯平行不填充或不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4)套管式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5)三芯平行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6)椭圆形护层的重量计算 (15) 第三部分绕包、浸涂、浸渍和编织 一、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带状式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8) 2)纤维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8)

3)绳状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9) 二、浸涂及浸渍层的重量计算 1)漆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 (19) 2)玻璃丝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 (19) 3)浸渍剂的重量计算 (19) 4)浸渍电缆纸和电缆麻重量的计算 (19) 三、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1.纤维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20) 2.金属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21) 第四部分成缆填充材料和外护层 1、成缆填充材料的重量计算 (22) 2、外护层材料重量计算 (22) 附录 常用材料比重、单根重量及导电线芯绞入系数及成缆绞入系数 (23)

电线电缆截面积怎样计算

1、常用的电线、电缆按用途分有哪些种类? 答:按用途可分为裸导线、绝缘电线、耐热电线、屏蔽电线、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 缆、射频电缆等。 2、绝缘电线有哪几种? 答:常有的绝缘电线有以下几种: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聚氯乙烯绝缘软线、 丁腈聚氯乙烯混 合物绝缘软线、橡皮绝缘电线、农用地下直埋铝芯塑料绝缘电线、橡皮绝缘棉纱纺织软线、 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电线、电力和照明用聚氯乙烯绝缘软线等。 3、电缆桥架适合于何种场合? 答:电缆桥架适用于一般工矿企业室内外架空敷设电力电缆、 播电视等部门在室内外架设。 4、电缆附件有哪些? 答:常用的电附件有电缆终端接线盒、电缆中间接线盒、连接管及接线端子、钢板接线槽、 电缆桥架等。 5、什么叫电缆中间接头? 答: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接的装置,称为电缆中 间接头。 6、什么叫电气主接线? 答: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 变电所中主要电气设备和母线的连接方式, 系统按一 定的功能要求的连接方式。 7、在选择电力电缆的截面时,应遵照哪些规定? 答:电 力电缆 的选择 应遵照 以下原 则: (1) (2) (3) (4) (5) 8、交联聚乙烯电缆和油纸电缆比较有哪些优点? (1)易安装,因为它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小、且重量答: 轻; (2) (3) (4) (5) (6) (7) (8) 9、固定交流单芯电缆的夹具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控制电缆,亦可用于电信、广 包括主母线和厂用电 电缆的额定电压要大于或等于安装点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 电缆持续容许电流应等于或大于供电负载的最大持续电流; 线芯截面要满足供电系统短路时的稳定性的要求; 根据电缆长度验算电压降是否符合要求; 线路末端的最小短路电流应能使保护 装置可靠的动作。 不受线路落差限制; 热性能好,允许工作温度 高、传输容量大; 电缆附件简单,均为干式结 构; 运行维护简单,无漏油问题; 价格较 低; 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制造工序少、工艺简 单,经济效益显著。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方法 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 1.YJV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铜的重量×铜价计算:每一百米线铜价=平方数×丝的根数×0.89×当时铜价+10%的加工费 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 平方×1.83=铜的重量×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 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 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 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 电力电缆YJV-1KV 3×95+1×70表示:意思就是3根95平方毫米加上一根70平方毫米的电缆压在一条线里面 国标电线电缆的单丝: bv电线 1平方用丝1.14 1.5平方用丝1.38 2.5平方用丝1.78

6平方用丝2.76 10平方用丝1.34 16平方用丝1.705 25平方用丝2.13 35平方用丝2.52 50平方用丝1.83 70平方用丝2.166 95平方用丝2.52 V V电缆 1平方用丝1.14 1.5平方用丝1.38 2.5平方用丝1.78 4平方用丝2.25 6平方用丝2.76 10平方用丝1.34 16平方用丝1.706 25平方用丝2.13

50平方用丝2.52 70平方用丝2.52 95平方用丝2.52 70平方用丝2.52 95平方用丝2.52 120平方用丝2.52 150平方用丝2.52 185平方用丝2.52 240平方用丝2.52 300平方用丝2.52 BVR电线 0.5平方用丝0.3 0.75平方用丝0.37 1 平方用丝0.42 1.5平方用丝0.522 2.5 平方用丝0.41 4平方用丝0.51

电缆与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的重量二截面积*导体比重(铜是 8.89,铝是2.7 ) 如铜电线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2、导体用量(Kg/Km): =d A2*0.785 * G * N * K1 * K2 * C 符号【A】表示:除号 “ d “表示:导体线径 “&表示:导体比重 “ N”表示:条数 “ K1”表示:导体绞入率 “ K2 “表示:芯线绞入率 “ C ”表示:绝缘芯线根数 3、绝缘用量(Kg/Km): =( D"2 - d"2)* 0.7854 * G * C * K2 “ D”表示:绝缘外径 “ d”表示:导体外径 “G”表示:绝缘比重 “ K2”表示:芯线绞入率 “ C”表示:绝缘芯线根数 4、外被用量:(Kg/Km) = ( D1A2 - D A2 ) * 0.7854 * G

“ D1”表示:完成外径 “ D”表示:上过程外径 “&表示:绝缘比重 5、包带用量:(Kg/Km) = D"2 * 0.7854 * t * G * Z “ D”表示:上过程外径 “ t ”表示:包带厚度 “G”表示:包带比重 “ Z” 表示:重叠率(1/4Lap = 1.25) 6、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 d”表示:导体线径 “ N”表示:条数 “G”表示:比重 “ Z”表示:绞入率 7、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 0 = ata 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 d”表示:编织铜线径

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

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结构重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裸线、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的结构重量计算。 2 参考资料 电线电缆手册。 3导电线芯 3.1 单根导电线芯 3.1.1 圆单线的重量 2 W d kg/km 4 式中:d —圆单线直径,mm ; 3 p —材料密度, g/cm 。 3.1.2 镀锡圆铜单线重量 2 W -^― d kg/km 式中:d —镀锡铜线外径,mm p —铜密度, g/cm 3。 3.1.3 锡层重量 W= W fe ? k kg/km 式中:W 铜一镀锡铜单线重量 kg/km ; k —镀锡重量系数,见表 1所示。 3.2.1 铝绞线重量 2 W —d C kg/km 式中:d —铝单线直径,mm p —铝的密度,g/cm 3; C —绞合常数,其值见表 2。 2 2 W W1 W2 —a c d 2 2C 2 4 4 式中:W 、W —分别为钢芯重量和铝线重量, kg/km ; d 1、d 2 —分别为单根钢丝直径和单根铝线直径, mm p 1、p 2—分别为钢丝和铝的密度, g/cm 3; C 、C 2—分别为钢芯和铝线绞合常数,其值见表 3。 kg/km

3.2.3 扩径绞线重量 323.1 扩径钢芯铝绞线的重量 式中:Z o 、乙、Z 2…乙一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单线根数; k o 、k i 、k 2…k 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绞入系数。 3.3.2 k i 的计算步骤(i=0、1、2…n ) 3.3.2.1 根据第一到第n 层的单线总根数 Z i ,查表4得到对应于Z i 的D/D '直。 3.3.2.2 根据已知的实际节径比 M 值,由M '= M X D/D'计算出M ' 3.3.2.3 根据M '查表5得到对应于 M '的k i 值。 3.3.3 实际节径比M 的取值规定 3.3.3.1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对第 i 层的节径比若规定有上、 下限则取中间值作为 M 值。 3.3.2.2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 对第i 层的节径比若只有上限值,则按上限值减去 4作为M 值。 表4绞线的单线总根数与 D/D '的关系 3.3.4 普通绞线重量 —Z 0d K m 钢 4 2 2 Z 〔d [ Z 2 d 2 2 Z n d n K m 铝铝 kg/km 式中:Z 。一钢线根数; d o —钢丝直径,mm 乙、Z 2…Z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 d i 、d 2…d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 …最外层铝单线根数; …最外层铝单线直mm k m 钢、k m 铝一分别为钢线部分及铝线部分的平均绞入系数。 P 钢、p 铝一分别为钢及铝的密度, g/cm 3。 3.2.3.2 空心扩径绞线的重量 W=V 支+W fe +W fe kg/km 式中:W 支一中心支撑物重量, kg/km W s —铝线重量,w 铝 W i —钢线重量,w 钢 3.3 普通绞线重量 3.3.1 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2 d 铝 Z 铝K mq 铝铝kg/km 4 2 d 钢Z 钢K m 钢 钢 kg/km 4 k m Z o k o 乙k i Z 2k 2 ... Z n k n Z o Z i Z 2 ... Z n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大全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 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 ;;;PEF(发泡);;Teflon(FEP);;; 棉布带;PP绳;棉纱线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 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 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 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 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 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 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 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截面积×比重S=截面积(mm2) 1. 铜线W=9S W=重量(kg) 2. 铝线W=3S d=线径(mm) 3. 铁丝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 铜线W=6.98d2≈7d2 2. 铝线W=2.12d2≈2d2 3. 铁丝W=6.12d2≈6d2 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电缆损耗计算公式

电缆损耗计算公式 如果从材料上计算,那需要的数据比较多,那不好算,而且理论与实际差别较大。嗯,是比较正常的。常规电缆是5-8%的损耗。一般常用计算损耗的方法,就是通过几个电表的示数加减计算的。因为理论与实际的误差是比较大的,线路老化,会造成线路电阻变大,损耗增大。7%的损耗,是正常的。还需要你再给出一些数据…如电阻率等… 185的铜线,长度200米,电 缆损耗是多少。 电缆线路损耗计算一条500米长的240铜电缆线路损耗怎么计。 首先要知道电阻: 截面1平方毫米长度1米的铜芯线在20摄氏度时电阻为0.018 欧,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 240平方毫米铜线、长度500米、电阻:0.0375欧姆假定电流100安培,导线两端的电压:稀有金属3.75伏。耗功率:37.5瓦。 急求电缆线电损耗的计算公式?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A1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其代表日的损耗 电量计算为:ΔA=3 Rt×10-3 (kW·h) (Al-1)Ijf = (A) (Al-2)式中ΔA——代表日损耗电量,kW·h;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Ijf——均方根电流,A;R——线路电 阻,n;It——各正点时通过元件的负荷电流,A。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Ijf= = (A) (Al-3)式中Pt ——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有功功率,kW;Qt——t时刻通过 元件的三相无功功率,kvar;Ut——t时刻同端电压,kV。A2 当具备平均电流的资料时,可以利用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Ijf与平均电流 Ipj(代表日负荷电流平均值)的等效关系。 3*150+1*70电缆300米线路损耗如何计算 300*0.01=3米也就是说300米的主材消耗量是3米.如果工作量是300米的工程,那么造价时的主材应申请303米.但如果是300米的距离敷设电缆时,需考虑波形弯度,弛度和交叉的附加长度,那么就应该是(水平长度+垂直长度)*1.025+预留长度,算完得数后再乘以1.01就是主材的最后消耗量。 一般电缆的损耗怎样计算 理论上只能取个适当的系数,如金属1.01~1.02,非金属1.04~1.05。要确切的得称重收集数据并总结归纳可得。 电缆线用电损耗如何计算?如现用YJV22-3*150+1*70 电缆线。 电缆电阻的计算: 1、铜导线的电阻率为:0.0175hexun1 Ω·m, 根据公式: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电缆的电阻为:R=0.0175*260/70=0.065Ω; 2、根据用公式P=I2R计算功率损耗。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一、导电线芯及裸导体制品 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单一材料的圆单线: 截面F=0.25π*d12(mm2) 重量W1=F*r=0.25π*d12*r (kg/km) W1铜=6.982 d12 (kg/km)W1铝=2.121 d12 (kg/km)W1钢=6.126 d12 (kg/km)F—圆单线截面积mm2 W1 --导线重量kg/km d1—圆单线直径mm r—所用材料比重g/cm3 (2)双金属线: 1)重量系数法: W2=W1*K W2锡=W1铜*K=6.982d12 *K 2)综合比重法: W2=0.25π*d12*r2 *(r-r1)/(r2-r1) W2—镀层材料重量kg/km K --镀层的重量系数见表1 d2—镀层单线的直径mm r –有镀层材料的比重g/cm3 r1—内层材料的比重g/cm3 r2—镀层材料的比重g/cm3 表1. 2.型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裸扁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截面F=a*b - f=a*b-[(2R)2-πR2] = a*b - 0.358 R2 (mm2) (2)周长C=2(a+b) - L=2(a+b)-(8R-2πR) =2(a+b) - 1.72R (mm) (3)重量W1=F*r (kg/km) a—扁线厚度mm b—扁线宽度mm R—扁线的圆角半径mm r—方角一圆角截面的差数mm2 L—方欠与圆角周长的差数mm F—扁线截面积mm2 C—扁线的周长mm r—所用材料比重g/cm3 2)双沟形电车线截面和重量计算 双沟形是车线截面可用作图法分块计算,然后相加而得,或使用求积仪测得。但在计算重量时可用标称截面计算。 (1)铜电车线 W=F*8.89 (kg/km)F—标称截面mm2 (2)铝合金电车线 W=F*r (kg/km) r—铝合金比重g/cm3 (3)钢铝电车线 W=W铜+W铝=F钢*r钢+F铝*r铝(kg/km) (参照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709页表12—5) 3)高压电缆用型线芯重量计算 (1)空心绞合线芯直径D D=D0+2(t z+t弓) (mm) (2)重量 W=(F Z n Z+F弓n弓)*r*K (kg/km) tz、t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mm D0 —油道直径mm F Z、F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mm n Z、n弓—Z形及弓形线根数 r —所用材料比重g/cm3K—线芯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 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 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常用电线电缆价格计算方法

常用电线电缆价格计算方法 铜的重量习惯的 1.YJV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 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2=1.25X1.25X3.14=平方数X丝的根数X0.89X当时铜价+10%的加工费。 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 平方X1.83=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X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 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 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 亿航线缆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经营,把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所有电缆都是国标保检,作为获得国家CCC认证的企业,在新的时代积极发展低烟无卤电缆,努力进军特种电缆行业,在不断的创新研发中让更多人来了解亿航这个企业。电话:010-******** 010-******** 137******** 传真:010-********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里店北区京辰瑞达大厦406室 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 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 生意社11月29日讯 1、导体的截面 1)单根导体 S = πd2/4 (mm2) 2)正规绞合导体 S = (πd2/4)* n * k1 其中d——导体外径(mm) n——绞线根数 k1——绞入系数 π——圆周率, 2、导体的重量 W = S * ρ* L 其中W——导体重量(kg) ρ——材料密度,铜,铝 L——导体的长度(km) 3、绝缘外径 D = d + 2*t (mm) 其中D——绝缘外径 (mm) d——导体外径 (mm) t——绝缘厚度 (mm) 4、绝缘层截面积 S1 = (D2–d2)*π/4

或S1= π*(d+t)* t 5、绝缘层的重量 W1 = S1* ρ* L 其中W1——重量(kg) ρ——材料密度,PVC为~,XLPE为 L——线芯的长度(km) 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截~ = (D2 -D2k1—— 6、绞合外径 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 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1+6的结构:D0 = 3 * d 2+8的结构:D0 = 4 * d 3+9的结构:D0 = * d 4+10的结构:D0 = * d 5+11的结构:D0 = * d

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 D = D0 + 2 * n * d 其中n——绞合层数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 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T

电线电缆重量计算

电线电缆重量计算:(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结构重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裸线、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的结构重量计算。 2 参考资料 电线电缆手册。 3 导电线芯 3.1 单根导电线芯 3.1.1 圆单线的重量 ρπ 24 d W = kg/km 式中:d —圆单线直径, mm ; ρ—材料密度, g/cm 3 。 3.1.2 镀锡圆铜单线重量 ρπ 24 d W = kg/km 式中:d —镀锡铜线外径,mm ; ρ—铜密度, g/cm 3 。 3.1.3 锡层重量 W =W 铜·k kg/km 式中:W 铜—镀锡铜单线重量 kg/km ; k —镀锡重量系数,见表1所示。 3.2.1 铝绞线重量 C d W ρπ 24 = kg/km 式中:d —铝单线直径,mm ; ρ—铝的密度,g/cm 3 ; C —绞合常数,其值见表2。 222 211214 421C d C d W W W ρπρπ+=+= kg/km 式中:W 1、W 2—分别为钢芯重量和铝线重量,kg/km ; d 1、d 2—分别为单根钢丝直径和单根铝线直径,mm ; ρ1、ρ2—分别为钢丝和铝的密度,g/cm 3 ; C 1、C 2—分别为钢芯和铝线绞合常数,其值见表3。

3.2.3.1 扩径钢芯铝绞线的重量 ( )[] 铝铝钢钢ρρπ m n n m K d Z d Z d Z K d Z W 2 22221120 4 +++= Λ kg/km 式中:Z 0—钢线根数; d 0—钢丝直径,mm ; Z 1、Z 2…Z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最外层铝单线根数; d 1、d 2…d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最外层铝单线直径,mm ; k m 钢、k m 铝—分别为钢线部分及铝线部分的平均绞入系数。 ρ钢、ρ铝—分别为钢及铝的密度,g/cm 3 。 3.2.3.2 空心扩径绞线的重量 W=W 支+W 铝+W 钢 kg/km 式中:W 支—中心支撑物重量,kg/km W 铝—铝线重量,铝铝铝铝铝ρπ mq K Z d w 2 4 = kg/km W 钢—钢线重量,钢钢钢钢钢ρπ m K Z d w 2 4 = kg/km 3.3 普通绞线重量 3.3.1 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n n n m Z Z Z Z k Z k Z k Z k Z k ++++++++= (210221100) 式中:Z 0、Z 1、Z 2 …Z 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单线根数; k 0、k 1、k 2 …k 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绞入系数。 3.3.2 k i 的计算步骤(i=0、1、2…n ) 3.3.2.1 根据第一到第n 层的单线总根数Z i ,查表4得到对应于Z i 的D/D ’值。 3.3.2.2 根据已知的实际节径比M i 值,由M i ’=M i ×D/D ’计算出M i ’。 3.3.2.3 根据M i ’查表5得到对应于M i ’的k i 值。 3.3.3 实际节径比M i 的取值规定 3.3.3.1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对第i 层的节径比若规定有上、 下限则取中间值作为M i 值。 3.3.2.2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 对第i 层的节径比若只有上限值,则按上限值减去4作为M i 值。 ’ 3.3.4 普通绞线重量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公式与示例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公式与示例 电线电缆是料重工轻的产品,其材料用量对成本有很大影响。依据电线电缆结构进行材料定额(净重)计算,是工艺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是电线电缆报价的基础。 电线电缆的定额计算,在王春江编著的《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中的“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一章中已作了阐述,由于缺乏相关参数和推导,很多读者在理解和应用中感到困难。本文试图对电线电缆定额计算进行归纳整理、举例说明和详细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本篇先整理出材料定额计算的常用公式并举例计算,后面各篇再针对其中问题逐一剖析。 1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常用公式 1.1 圆形导体单位长度重量 24 n m W d n K N K πρη=******* ① 式中: W ——导体单位长度重量,kg/km ; d ——单线直径,mm ; n ——单线根数; ρ——导体密度,g/cm 3 ; n K ——导体单线平均绞入系数; N ——绝缘线芯根数; m K ——绝缘线芯绞入系数; η——紧压系数。 1.2 圆形护层(包括绝缘、护套、屏蔽层等)单位长度重量 1. 2.1 实体护层 0*()****m W D t t N K πρ=+ ② 1.2.2 绕包护层

0)** 1*(nt nt k W D ρ π+±= ③ 1.2.3 编织护层 2 0**(2)***2 W d D d p πλρ= + ④ ②~④式中:W ——护层单位长度重量,kg/km ; 0D ——护层前外径,mm ; t ——护层厚度,mm ; ρ——护层密度,g/cm 3 ; N ——护层线芯根数; m K ——护层线芯绞入系数; n ——绕包层数; k ——重叠率或间隙率; d ——编织丝直径,mm ; p ——编织层单向覆盖率; λ——编织交叉系数。 1.3 圆形成缆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 22 ***)***44 (f c m D N D K W ππ ρτ-= ⑤ 式中: W ——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kg/km ; f D ——成缆外径,mm ; c D ——绝缘线芯外径,mm ; N ——绝缘线芯根数; ρ——填充料密度,g/cm 3 ;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 。导体用量:(Kg/Km)=d A 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二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 )=(DA2 - dA2 )*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 量:(Kg/Km )= ( D1A2 - DA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 量:(Kg/Km )= DA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0 0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 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 LDPE-0.92 ; HDPE-0.96 ; PEF (发泡)-0.65; FRPE-1.7 ; 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 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 重量二截面积址比重S我面积(mm2) 1. 铜线W=9S W= 重量(kg) 2. 铝线W=3S d=线径(mm) 3. 铁丝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 1. 铜线W=6.98d2?7d2 2. 铝线W=2.12d2?2d2 3. 铁丝W=6.12d2?6d2 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 负荷距二功率X长度

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

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 2009-07-09 10:14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 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 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

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 0.7854 ×(0.2 × 0.2)× 48 = 1.5平方

电缆员工培训材料..

南宁市桂潮电线电缆厂 (员工培训材料及制度) 一、有关规范要求 1.守则:要注意安全、不违章操作;要把好质量、不马虎了事; 要遵守纪律、不离岗串岗;要当心工作、不读书看报; 要勤学好问、不一错再错;要吃苦耐劳、不消极怠工; 要服从安排、不推三阻四;要正点守时、不迟到旱退。 2.工艺纪律要求 ①认真学习,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知识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②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按工艺文件要求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③严格执行设备保养规定,禁止野蛮操作,违章操作。 ④工作要认真、细致、熟悉并掌握工艺规定要求,不懂的或有疑问的要查询。 ⑤严格执行自检制度,上机前,开机中,完成后都必须按规定要求跟踪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汇报处理。 ⑥多动脑筋,为公司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材料、能源消耗等方面多提合理化建议。 3.劳动纪律要求 ①遵守公司劳动纪律,服从分工,上班时间内不串岗、聊天吃零食,不打闲、看书、看报等与工作无关的事,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②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杜绝野蛮操作,装卸。 ③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自查、自检、自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④所有工具、模具、盘具,材料实行分类定置摆放整齐,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标识清楚。 ⑤工艺文件保存完整,不得损坏。 ⑥按规定及时填写质量记录,做到字迹清晰,内容完整、准确。 ⑦不利用工作之便,偷窃公司财物,徇私舞弊,不泄漏公司秘密,严格执行自行车等车辆停放规范。 4、质量宣传 ⑴质量保证手册是本公司质量行为准则。 ⑵有受控标识的质量手册,才能用于现场。 ⑶质量责任是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对分配给自己在质量体系活动中应独立行使的职权和应做的工作,并同时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