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精品导学案 (新版)

新人教版

【课文助读厅】

◆走进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相关背景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有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

◆链接一角

(一)醉翁亭概况

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二)欧阳修“醉翁”一号的由来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之年为1046年,即他39岁之时,为何他要以壮年之身号“翁”呢?欧阳修政治上遭受贬抑,内心难免充斥抑郁之情,此时,酒成了他解除烦忧的良药,醉成了他忘却失意的方式。因此,他对“酒”,尤其是对“醉”格外地敏感起来,一个“醉”字,映照着他娱情山水和以酒释怀,以醉消愁的失落和痛苦;同时,在以“翁”自嘲的背后,隐匿着他功业未建、岁月蹉跎的吁嗟和感喟。所以,欧阳修以“醉翁”自号,实则是慨叹功业未建却韶华已逝。

【自主学习室】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准难生字字音,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4.学习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预习攻略

1.初读了解常识疏通字词。

(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字,自号,晚年又号,因其文学上的成就名列“”。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饮少辄.醉()②林霏.()③岩穴暝.()

④伛偻

...提携()⑤山肴.野蔌.()⑥觥.筹交错()

2.二读感知品析。

(1)课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

(2)课文第③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3.三读品意存疑。

(1)读了本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困惑,我的问题。

◆基础锤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觥.筹交错()(2)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3)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4)杂然而前陈.者()

(5)树林阴翳.()(6)伛偻

..提携()

2.给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

3.指出下列带点词的用法。

(1)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下列加点的“而”字表修饰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曰醉翁也公问其故.

6.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有()

A.环滁皆山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 太守自谓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9.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10.请仿照下面的例子,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醉翁亭记》一文意境美的感受。

例子:从山水相映的角度来谈:山水相映之美。“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从四季变幻的角度来谈:从动静对比的角度来谈:。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C.而不知.人之乐

D.射者中.,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迁移训练场】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春和景.明景:②四时之景.不同景:

③而或.长烟一空或:④把.酒临风把: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4.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文段写景抒情

甲一段淫雨霏霏

二段喜

乙先写山间之朝暮

再写

5.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练笔

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参考答案:

预习攻略:

1.(1)欧阳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2)① zhé② fēi ③ míng ④yǔ lǚ⑤ yáo sù⑥ gōng

2.(1)琅琊(山) 酿泉(2)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3.(1)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略。

基础锤炼:

1.(1)酒杯(2)像鸟儿张开翅膀的样子(3)茂盛的样子(4)陈列、摆开(5)遮盖(6)驼背,这里指老人

2.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3.(1)名词用作状语,顺着山路(2)形容词用作名词,香花(3)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4.D

5.B

6.A B D

7.(1)设问(2)比喻(3)对偶

8.(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9.D

10.四季变幻之美。作者用简练流畅的笔法描绘了醉翁亭的四季变化,如春季芳草凄凄,幽香扑鼻。四幅画面变化有致,相互映衬。动静对比之美。有景与景之间的动静对比,如琅琊山是静景,流淌的泉水是动景,二者对比衬托,相映成趣。有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如“夕阳在山”是静景,“人影散乱”是动景,动静对比,各具情致。

课内精读:

1.B.离开(A.断绝/极; 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2.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10.众人游宴之乐,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拓展阅读:

1.①日光②景色③有时④持、执

2.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B

4.答案:

春和景明

山间之四时

5.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