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四次高潮与变迁

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四次高潮与变迁

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四次高潮与变迁
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四次高潮与变迁

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四次高潮与变迁

摘要: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之间仅仅相隔一个海峡,双方在历史上

相互纠葛,关系几经起伏,两国的文化也在历史的铁流中不断地碰撞、融合和交互,最终分道扬镳。从时间上看,中日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从空间上看,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痕迹从辽东半岛一直可以延伸到海南岛,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中日关系也在不断变迁。本文将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四次

高潮与变迁。

关键词:中日关系,日本文化,历史

0引言

周总理曾用“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来概括中日关系,近代以前,两千年

和平使中日两国能够汲取彼此的文化与营养,五十年的对立却使得两国的社会发展

一直停滞不前。建国以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双边经贸领域的主题始终是合

作与发展,但在政治安全领域却逐渐从友好演变为摩擦、对抗。以史为镜,可以知

更替,只有明确中日关系的历史发展,理清彼此文化的统一与矛盾,才能以正确的

眼光看待日本,透彻地了解与分析中日合作中的矛盾与利益,为中日友好合作伙伴

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提供新的土壤。

1 第一次高潮:绳文、弥生时代

有史料记载的中日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彼时中国正处于春秋

战国时代,由于时局动荡,为了躲避战乱,一部分江南人东迁入日本,但早在这之

前就已有人从中国迁徙到日本。日本地处远东的最东端,四面环海,在远古交通不

便的条件下,从大陆迁徙的通古斯人(满族人的祖先),蒙古种人,以及南方的马

来种人很少回流,与从朝鲜喝中国赴日的韩人和汉人共同组成如今的日本人,也就

是说,日本人的祖先不是单一人种,而是经过长期复杂的多人种混血过程而形成的,这在古日本语的构成中也有体现。

由于年代久远,现今已无明确证据表明中日究竟何时开通航路,但对日本人祖

先血缘的分析中,比较主流的假说有“吴人后裔说”,“越人后裔说”,“徐福后裔说”等,吴越同源,都坐落于中国江南地区,这说明自古以来,江南与日本之间就可能

存在一条海上通途。“吴人后裔说”的内容为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公元

前333年楚威王灭越,致使大量的吴越人东渡,成为弥生时代最早的大陆移民,其

后避乱的秦汉移民接踵而至。另有史籍《翰苑》残卷第30倭国条中记载,倭人“文

身黥面,犹称太伯之苗”,太伯即让位于三弟季历后建立吴国的泰伯,泰伯之后,即

吴人之后。《资治通鉴》中也提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其支庶入海为倭”。而“徐福东渡说”则在《三国志·吴书》中有记载“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

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

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亶洲据考证可能是八丈岛或种子岛,而史记中

记载的徐福(徐市)“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中的“平原广泽”可能是现在的日本九

州地带,即使两千多年过去,日本依然存在有大量的徐福活动的痕迹,明治维新之

前天皇主持的对徐福的祭祀超过80次,足以证明徐福对日本文化影响之深。

这一时期,中日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被动的,日本当时尚处于新石器文

化时期,中国也正值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转型,政权分裂,诸侯割据。这些因素

注定了这次交流是不完全的,但即使是这种不完全的交流,也推动日本社会向前发

展了至少数百年,使日本进入农耕社会。

中国是世界稻作农耕的起源地,中国之内又以江南的稻作农耕为最早,彼时日

本还处于狩猎渔猎过程,日本水稻耕种技术的起源大概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弥生时

代初期,由移民集团从海路传入,这次改变结束了日本7000年左右的绳文时代,使

日本迎来了新文化时代弥生时代。身负高度文明和先进技术的吴越移民席卷了进化

缓慢的绳文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良和人的群居生活质量的提高给日本上古的社会、

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其中最大的变革在于宗教和文字。

随着水稻耕作的推广,铁制农具的普及,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人们对神的观

念也发生了变化,弥生人的信仰由山川草木的自然灵和精灵信仰,逐渐发展到以农

事为中心,在春秋两季祭祀的稻田神信仰,并把神灵的作用,力量,观念等神格化,多神化。人们的宗教行为也从咒术阶段的个人行为,转化为祭祀阶段的氏族共同体

行为,与宗教信仰、祭祀结合而存在于实际生活中,这成为日本原始神道的起点,

也是日本上古文化的中心位置。

而文字是改变日本历史的另一大变革,根据考古学的精密考证,直至绳文时代

的许多遗物如土器、骨角器等并没有文字的痕迹,说明当时还没有足以将语言从听

觉转向视觉的文字的技术,《隋书·东夷传·倭国》也记载倭国“无文字,惟刻木结绳。”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文字的出现,使历史脱离了口传身授的阶段,得

以记录历史。人类的思想、文化由于文字的出现而不会失传中断。同时,人类透过

文字这种高效的信息传播工具,大大提高了文化、思想、艺术、技术等人类文明的

传播速度和效率。而汉字的传入打破了日本没有文字的局面,为日本的语言提供了

书面载体,极大推动了日本文明的发展。

这次中日文化第一次交流的高潮,不仅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保证今后中日的文化

交流能处于一个较为平等的地位,更在日本文化中埋下了中国文化的种子,为今后的中日

文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 第二次高潮:奈良天平文化

奈良文化(710年-794年),是指日本以平城为京城时期的文化,于天平年间

达到全盛。这一时期日本文化繁荣,社会从氏族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完成了

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以皇室为中心的古代国家体制,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度,

为古代国家的建设的完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唐朝的制度、文化大量传入日本。

在城市规划、寺庙建筑等方面对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日本也逐渐摆脱了

对唐朝文化的简单模仿,将唐朝文化及佛教成功本土化,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所谓

国风文化。这一时期的文化对后世的日本文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但奈良文化的辉煌并非一日之功,在这之前有两个人对第二次中日文化交流高

潮的形成功不可没,这两人一个是王仁,另一个便是圣德太子。

王仁,其生平如今已不可考证,甚至有争论其人是否存在,但据《古事记》在

应神天皇的“文化渡来”一节中记载,王仁于公元285年上贡时,献上汉籍若干。汉

籍和汉字的传入,是日本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之一,之前便已经提到公元1世

纪汉字便已经传入日本,如何传入的不可考证,但汉籍的传入则很可能与王仁有分

不开的关系,不仅如此,王仁的出色表现使王仁之后的天皇对子女教育都是请外来

的大陆学者担任教师,以个人传授的方式讲解大陆学问,这成为了日本儒学的起源。

圣德太子是飞鸟时代的皇族、政治家,用明天皇第二子。他在摄政推古朝时期,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以儒学,佛教为指导思想,制定一系列典章。除此之外他还大力弘扬佛教,积极推动日隋外交,吸收中国先进的儒学文化和制度,唐灭隋后,他又继续派出遣唐使,带回大批的儒学经典,广为流传,不仅促进了儒

学和佛学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还为汉文学的引进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正是因为这两人的存在,奈良时期才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二次高潮。

自公元630年,日本第一次派出遣唐使,到公元893年,学问家菅原道真上书

谏言废止,遣唐使制度一直持续了263年,期间日本共派遣遣唐使19次,成功抵达

大唐长安的有15次,每批遣唐使人数在500-600之间,分乘4船渡航,遣唐使团除

出使的大使,副使,以及各种官吏,侍从,船夫外,还有乐师,手艺师,占卜师,

医师等各类专业人士和留学僧,留学生等,这些人大多是有教养,对唐文化有一定

造诣的名士,其中不乏杰出者,留学生中比如有与李白、王维私交甚好的阿倍仲麻吕,大力推动天平文化音乐发展的吉备真备,对日本文学有不能忽视的影响的山上

忆良,留学僧中有开创日本茶道文化的最澄,借鉴《文心雕龙》编撰诗论集《文镜

秘府论》《文笔眼心抄》的空海等。

而中国方面也有大量的学者僧人赴日交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高僧鉴真应日僧

之邀,赴日弘法,虽然经历磨难五次东渡失败,双目失明,但仍然矢志不渝,终于

于第六次成功抵达日本,先在东大寺设坛传授戒律,后创建唐招提寺,收徒弘布佛法,传播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医药等等诸门知识,对于奈良时代的日本文化

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中日两国的如此繁盛的文化交流影响下,奈良文化深受盛唐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包含佛教文化在内的贵族文化。这一文化首先体现在为树立天皇家族神圣权威而编撰国史上。712年成书的三卷本《古事记》,利用假名表记,以天皇家族为中心,讲述开天辟地、天孙降临、神武东征、武尊讨伐至到推古天皇的故事,内容多神话传说,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形成时期的某些痕迹;720年成书的30卷本《日本书纪》,是汉文编年体史书,内容从神话时代一直到697年的持统天皇,史料价值较高,但仍需要批判分析性引用。官府修史持续到平安时代中期,共有六部用汉文撰写的历史书籍,即《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书纪》、《续日本后纪》、《日本文德天皇实录》、《日本三代实录》,包括《日本书纪》在内,统称《六国史》。另外在713年,朝廷命令诸国编撰山川名称来源、乡土特产、古老传说等,即汉文记载的地方志《风土记》,目前仅剩常陆、出云、播磨、丰后、肥前五国的《风土记》,而且大多残缺不全。

在文学艺术方面,奈良时代也较前一个时代出现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以假名写成的《万叶集》收集了759年以前的约4500首和歌,作者从天皇到平民、关东的农民及服兵役的防人等。继白凤文化时期的额田王、柿本人麻吕之后,山上忆良、大伴家持为奈良时代的歌人代表,统称为四代歌人。奈良时代留下的代表性建筑物有东大寺法华堂、正仓院、唐招提寺等,代表性雕塑有东大寺法华堂执金刚神像等,代表性绘画有鸟毛立女屏风——树下美人图等,均具有盛唐文化影响的痕迹。特别是在收藏皇室宝物的正仓院中,其物品充分显示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八世纪末到九世纪末的平安初期文化仍深受唐文化的影响,但在这一时期,民间佛教兴起,而且将外来宗教与本地宗教加以混合,形成“神佛习合”。著名僧侣最澄随遣唐使到唐朝,回国创天台宗,自建戒坛,确立了延历寺在日本佛教界的中心地位。另外一个著名僧侣空海亦曾在唐习密教,回国创真言宗。两流派均主张山中修行,因而其寺院据山形而建,留下的代表性建筑物有室生寺金堂、五重塔等,其中的佛像也多带神秘感。另外,由于采用汉文,中国文学史上的形式风格乃至思想内容都影响到了日本,并给日本以文学启示。日本最早的汉文诗集是《怀风藻》,《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都成于唐中叶,深受六朝到唐初骈体文的影响,最古的和歌《万叶集》,日本人比做中国的《诗经》,五七调的确立,系仿中国五七言诗,长歌系仿乐府古诗,诗歌体裁或仿刘伶《酒德颂》,或仿李白《月下独酌》等。此外,如游宴,赠答,和歌,题咏,送别等,大抵皆袭取唐朝诗人意境,日本最有名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铜壶卷,就受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启发。

在文字上,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

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

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在宗教上,日本入唐学问僧人除将中国佛教各宗派带回日本外,归国携去经典

极多。日本奈良时代的所谓的古京六宗,均为中国的宗派,如唐初道昭,智达,智通

来从玄奘受学,其后又有智风,玄肪来从智周受学,归国后分为南寺,北寺两传法

相之学而成立专宗,日僧道光先入唐学南山律,后中国鉴真法师赴日传法,日本又

成立了律宗。

在社会习俗上,日本也受到了很多唐朝的影响。建筑风格上,日本由原本的简

素性,调和性和非对称性的自然性格逐渐与中式佛寺建筑风格融合,如土间本殿、

人字形屋顶、以无色为原则等风格开始在日本出现,庭园建筑也逐渐在日本传播并

自成风格;表演艺术上,日本的戏剧先后吸收中国、三韩地区的伎乐和舞乐,为下

一时代艺能的日本话奠定了初步基础;生活习惯上,日本的和服、茶道、饮食、甚

至节日风俗等等,直到现在还能找到很多唐文化的痕迹。

唐代中国经济文化均为世界翘楚,稳定的统治,开放的政策,便利的中外外

交通均为唐文化的对外散播打开了便利之门,唐朝是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

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日本从博大精深的唐文化中吸收、借鉴,参考、改良,

其影响深远至今。

3 第三次高潮:镰仓、室町文化

与前世相比,镰仓时代可以看做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转折。一方面,镰仓时代

重新恢复与宋代的文化交流,中日两国的交流由唐朝的国家间的正式交流逐渐演变

成繁盛的民间交流,入宋僧在吸收宋学和禅学的同时,还从宋朝引进了茶文化,书

法艺术,陶瓷器,染料和印刷技术等等,宋学和禅学对日本的影响贯穿整个中世时代,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另一方面,它不再像从前的古代律令制时期那样,以汲

取中国政治制度为核心,构筑律令制的基础,相反,从此时起,开始走上了独特的

武家政治的道路,这对于日本此后的社会面貌,乃至历史道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这一期间中国对日本最深远的两大影响,一个是宋学,另一个是禅宗。

宋学,又称道学、新儒学。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由韩愈、李翱开启

的将儒学思想由外转而向内,援佛道以证儒理,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

建的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宋学初传日本始于镰仓时代,镰仓中期宋代儒学已经完成更新,形成了以二程和朱熹的“理气”新关系作为宇

宙本体的理学思想体系,影响日益扩大。留宋日僧俊芿于公元1211年从南宋带回汉

籍2000多卷,其中包括四书和朱子学书籍200多卷,这是日本第一次传入程朱理学,由于其与禅宗的心性论结合,新儒教的传布与新佛教的传布紧密结合,并受到朝廷

和幕府的支持,程朱理学顺利纳入经学体系,与室町时代新成立的普通学校结合,

在各阶层中广泛传播。

禅宗起源于中国,镰仓时代经贸交流的频繁使得日本引进宋代新佛教,而随着

日本禅宗的兴盛,抱着游行化导的目的从中国赴日的宋僧也越来越多,为日本新佛

教的形成发展注入了新的空气。自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末期,一个多世纪的战

乱造成了社会的剧变,人们的积怨,人心的浮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悲观厌世的时

代思潮。人们信仰超人力和自然力的神秘存在,因而禅宗否定一切旧事物而获得新

事物的哲理,以及超越理智分析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的“悟道”精神,不仅作为宗教,而且作为文学艺术思想乃至整个文化思想而被日本社

会所接受,并深入到室町文化方方面面,乃至影响到审美、能乐,绘画、枯山水庭

园等各艺术和生活领域,正如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所说:“室町时代的文化,不是有禅

宗的影响,而是禅宗成了室町时代的文化。”

宋代文化对日本中世以来的美术、绘画、雕塑、建筑、印刷、书法、医学、生

活习俗和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这时的日本文化正在成熟和定型, 对宋代文化是有选择的吸收, 所以宋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与唐代相比是更加普及、层次更高, 特别是宋学和禅宗强调人的自我修养、艰苦奋斗和从属关系、群体意

识, 追求一种淡泊宁静、克己自励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深得武士阶层和下层民众的崇尚, 直接影响着日本近世以来的社会变化。这种精神与日本固有文化融合后, 渗透

到日本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甚至在某些方面发展成为现在的日本文化。自室町时代之后,中日虽然仍然保持频繁的文化交流,

但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的中国文化的瓶颈以及日本文化自身的不断成长,中日之间再

也没有出现过如此意义深远的文化交流,从此之后,日本不再跟随中国的步伐,开

始走上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

4 第四次高潮:1840年到现在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包括从1 840 年鸦片战争起至19 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的一百余年, 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为19 世纪40年代到9 0年代, 日本仍大量吸收中国文化, 但内容发生

了重大的变化。

这一时期, 日本虽然仍大量地输入中国文化,但在内容上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日

本所输入的已不再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传统文化, 而是鸦片战争后部分先进中国人“ 开眼看世界” 所得到的西方知识。同时, 民间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利的消息传到日本后,一些有识之士认为: 鸦片故争“虽为外国之事, 但足为我国之戒。”于是,他们把鸦片战争视为前车之鉴 , 开始迫不及待地寻

觅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以求准确地了解世界形势, 制订有效的应对之策。而我国当

时开眼看世界的著作正好适应了他们的需要,于是诸如《海国图志》等等在中国不

受关注的书流入日本后却受到了朝野人士的推崇与追捧,并迅速流通开来。

第二阶段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软弱无

能暴露无遗,东北三省逐渐成为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的焦点,此时的日本已经经

历了明治维新,成功崛起,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引起了中国一部分

进步人士的关注,向日本学习成为近代热潮之一,于是自1896年开始中国向日本派

遣了大量留学生,从政治文史到理工农医,将西方和日本的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

大量传播回中国,这对于当时中国思想的启迪影响极大,同时还引进了大量外来语

的汉字写法及日本新创汉字,据不完全统计,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引进的舶来词至少

在800个以上,其中大多是各类术语如出版,原子等等。这一阶段的中日文化交流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生铺垫了一

条道路。

第三阶段为抗战时期,再没有什么交流能比得上战争更激烈,更直观,14年日

本与中国,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对东北,对全中国的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破坏与摧残,但也不可避免的为中国带来了一部分新的文化,最典型的莫过于东北伪满洲国这个

日本的傀儡,时代的僵尸,至今长春市仍保存有大量的伪满遗迹,熟读历史,能够

发现伪满时期日本的奴化文化侵略,比如在东北建造大量供奉天照大神的神社,傀

儡溥仪颁布《国本奠定诏书》确立天照大神为伪满的建国元神,日本天皇赐予溥仪

象征皇权的三神器等等,伪满时期的大部分侵略文化随着日本战败,伪满灭亡而消散,但不可避免的仍然有一部分逐渐本土化,仍然以长春为例,日本在中国的文化

残留,大的方面比如长春旧有的城市规划,得以保留的伪满时期的一些日式建筑,

小的方面比如大回小回(左拐右拐),马葫芦盖(窨井盖)等方言习惯,方方面面,不胜枚举。这场战争虽然为中国国际关系打开了新局面,但却拖累了中国至少半个

世纪的发展,战争的胜利最终属于中国,但侵略的伤疤却永远也无法消除。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文化交流再次进入新的阶段,虽然建国初期日本政府

追随美国,敌视中国,但战争问题导致的日本在中国大量的遗留侨民需要归国,中

国大量被掳走的赴日劳工的遗骨也要落叶归根,因此中日两国民间的交流一直未曾

间断,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政府间的文化关系也开始重建并不断的加强,虽然

由于时局动荡,中日关系几经波折,近年来甚至由于钓鱼岛等领土纷争导致中日关

系一度紧张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邻国关系,更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

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离不开日本,日本也离

不开中国,战争时期的罪行不可遗忘,但我们不能因为过去而蒙蔽双眼,中国在变化,日本也在变化,在迅速变化的国际局势中,正确处理中日关系不仅是政治家的

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只有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中日关系,才能更好的志在未来。

参考文献

[1]《图说日本文化史大系》(全14卷),小学馆1986年版

[2]《日本文化史》,叶渭渠,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3]《中国化的日本》,与那霸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第一版

[4]《中国江南:寻绎日本文化的源流》,王勇,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11月

[5]《我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李娜,1008-1593(2006)03-0040-07

中日古建筑文化差异

一: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共通处 日本的传统房屋分为几个阶段。古代:飞鸟时代、奈良 时代和平安时代(还包括飞鸟时代以前的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中世纪:包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近世则为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飞鸟时代,日本主要受南北朝影响,佛教盛行产生了宗教建筑高潮。其中包括法兴寺,法隆寺,四天王寺。在细节上使用的手法如忍冬叶装饰与我国敦煌的一些石窟采用手法相似。白凤时代,这时期的日本主要受到隋唐代影响。奈良时代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既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又在向有日本化的特点过渡。镰仓时代,日本与宋元文化交流密切,这时期的日本留学僧带回了彻底的仿宋式建筑。到室町幕府时代,造园活跃,兴建楼阁成风,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 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隔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桃山时代出现了日本独特的优秀建筑如桂离宫。 二: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共通原因 在中国建筑设计界有这么一句话,要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能不去日本。有一位建筑师为一座大型仿古社区设计了一座唐塔,很多人看后惊叹,怎么把日本塔搬到中国来了。不得不说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是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的。这种共通性是多方面的。中国作为古时东方的中心,先后将汉字,儒学,佛教,律令,科技传入日本。日本的文化受到了中国文化全面的深刻的影响。日本最初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形成是在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将汉字作为拼音开始的。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等,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说:“当我们研究日本建筑时,我们发现,正如许多建筑艺术史实中所述,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共同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及相似的交通条件。事实上,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尽管它存在不少缺陷,但由于适合日本群岛的环境气候条件,仍然被沿用下来。而且日本是一个积极对外开放的国家,除在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它总是在不断积极地吸收他国的优秀技术和文化,使之与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相融合,创造出适应本民族的新文化。 三:中国宫殿建筑与日本宫殿建筑的不同处 我们游览故宫或其他中国古建筑时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中多有斗拱、出挑的屋檐,它们一开始都是作为房屋结构的一部分,用以支撑房屋,保证房屋的稳定性,而后来逐 渐退化为单纯的檐部装饰或者是等级的象征,如重檐,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适用于不同的规格与等级之下。日本沿袭了榫卯连接的木结构建筑,但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庄重华丽,它将结构直接暴露在外,不以复杂的工艺、技巧去装饰它,使房屋整体看上去简洁、质朴、自然,这与中国建筑截然不同。 在皇宫建筑中,日本所体现的也是崇尚自然,简单的思想。“日本之美”的代表桂离宫正是轻快,简素,与自然合二为 一。桂离宫内的御幸门是竹编的、相对不高的建筑,有一道竹篱笆与之相连。园内建筑的屋顶多为白木结构、草葺或树皮葺构建,墙体并无过多涂漆,花纹装饰。园内整体采用自然要素为主要建筑材料,既表现出了皇家的尊贵清雅又实现了与

74第二章隋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与分期 2中日文化交流史有4个突出的特点 持久性(3以持续不断的人员往来为分析手段4五次战争) 全面性(5成就深远而卓著6以持续不断的书籍往来为史证)双向性(7-9以日本文化反哺,维新成果的西传为重点.隋唐,明治维新7关于中日双向性交流的15史实) 自主性(10以中日之间以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为论据)11世界对比中罕见 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七个分期 12分期的依据:人员流动的方式 1、3---6世纪(秦汉六朝)大陆居民移居日本/ 2、6---9世纪(隋唐)日本遣唐使等来华 3、9---13世纪(晚唐、五代、北宋)中国商船大量东渡 4、13---14世纪(南宋、元)日本商船大量来华/ 5、14--17世纪(明)日本遣明使等来华 6、17---19世纪中叶(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商船东渡 7、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清末)中国青年学子为求新学赴日留学 11日本分期方法 日本历史简介 绳纹时代(约BC12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 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 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 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 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 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 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 室町时代(1336—1573)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 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 明治维新(1868)开国近代国家成立 2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 3左旋海流图.,4铜铎图.,5铜剑铜矛-史前大陆居民横渡对马海峡 7实地 ..:对马岛与壹岐岛6《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载 ..考察 日本左旋海流: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上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 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 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 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ü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交流的记载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9第二节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 11朝天石西归浦正房瀑布12佐贺登陆,吉野里遗址,新宫市13富士山hata14绳纹文化时 代到弥生时代 17实地 ..考察 ..:佐贺吉野里瓮棺图. ..:河北千童镇信子节19实地 ..考察 ○《史记》中的三处重要记载:《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8年(前219年)的记载《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37年(前212年)记载《史记》卷118《淮南衡山王列传》的记载 ○徐福3次出海的过程。BC219年。BC212年,失败BC209年,成功 ○徐福东渡的路线及成果:。韩国济州岛朝天石西归浦正房瀑布汉拿山“岩高兰”

中日文化交流浅谈

中日文化交流浅谈 61012209 李元 摘要: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仅仅相隔一个海峡,双方却是在历史上相互纠葛,关系几 经起伏,两国的文化也在历史的铁流中不断地碰撞、融合和交互,可以说是互有借鉴也互有差异。本人对日本文化小有了解,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撰写本文以供读者借鉴。 前言:中国坐拥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文化瑰宝不计其数,甚至可以说日本的文化起源 于中国。但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主体,必然有其差异之处,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与发展方向。本文会就中日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对比和评价,分析其历史走向,提出一定的建议和本人的希望。 一、中国与日本初期的文化交流: 中国的文化发源远远早于日本。中国的汉字起源于甲骨文,其后经历了由篆书到隶书、楷书的变换才有了现在的汉字。而日本的语言系统由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组成。这个“漢字”其实是日语里的汉字的意思,而读者应该一眼就能认出来,日文的基础来源于汉字可见一斑。而日语基础的五十音图是由中文的笔画简化而来,其发音和中国的吴语地区的发音有所类同,也进一步说明在早期的中日文化中,中国文化处于一个绝对的主导作用,徐福带三百童男童女飘洋过海创建日本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无据可考。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基础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处于一个世界范围内一流的水平。往往经济基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走向。所以初期时代中日文化几乎是中国“哺育”了日本文化。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宋朝初期。期间日本的学者和官员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来中国学习经济文化。衣,中国的汉服传至日本,逐渐本土化为和服,至今和服中的十二单仍然和汉服极度相似;食,日本学习了中国的梯田种植法,终于在多山的地形上开辟出土地,以大米水料理养活一方人;住,日本学者从唐朝的住宿方式得到启发,建造了轻便的木质房屋;行,日本传统的高跟木屐几乎就是中国木拖鞋的翻版……等等不一而足,甚至连抹茶和茶道,也是在公元1267年日僧南浦昭明携蒸青茶叶东渡而由此发源。纵观日本历史,几乎也是和中国走着同样的道路:从幕府时期到封建统治,再到战国时期织田信长,德川家康横空出世,都是受到同时期中国政治的影响和启发。这是一段值得中国人自豪的历史阶段,日本的古籍中也尊敬地称中国为“天朝”,几乎以一种朝拜的姿态来面对中国。而中国的文化和经济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瑰丽的诗歌财宝,炫目的宋词元曲,甚至连神话故事也给周边国家包括日本重大的冲击和震撼。在这一个阶段的中日关系完全由中国主导,两国处于一个和平交融的环境中,中日文化也在这一片沃土中茁壮成长。这种和平的环境氛围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二、中国与日本在近现代的文化碰撞: 清朝可以说是中日关系和文化的一个转折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基础和特点,而反观中国却散发出一股垂垂老矣,盛极必衰的气息,看似强大的清帝国,却自毁长城,抛却了文化的交流。日本此时处于封建的天皇时代,社会虽然安定却隐隐地有暗流涌动。日本多山的环境、缺少必要的资源使得人们有种骨子里的凶猛,而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道德观又强烈地约束着他们,这两个条件使得日本文化出现了一种崇尚强者,达者为先的文化特点。日本可以在任何强大于自己的国家面前低头,放低姿态去学习;而在同

中日古代律令语言中的词汇比较

中日古代律令语言中的词汇比较 江西农业大学肖遥(江西南昌330045)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两国有文字记录的文化交流,也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最初主要是中国移民迁居日本,以后有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奈良,平安时代的遣隋史,遣唐使,以及中国的聘日使。此外还有各种留学人员,如入唐的留学生,学问僧。到了近代,两国间的交流途径就更加的多样化。 中日之间法律的相互学习和吸收,古代日本通过学习中国的法律制度,加快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法制社会的过渡。近代中国通过向日本和西方先进思想的学习,促使了民族的觉醒,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统治,使得民主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法治社会的日益成熟,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确实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法治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制度手段和关键因素,本文将以法律词汇为切入点,比较古代中日法律语言的异同。 公元646年(日本大化2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革新。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就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各项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同时也引进了中国法律语言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律令语言都是文言的,以书面文语词汇为主。日本的古代律令主要是从中国引进,为了凸显律令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律令文本都通过汉字来表述,而极少使用假名符号。因此,大部分都与母体相类似,但由于日本又有着自己特定的社会现实和国情特点,文本具体的地方略微有所修改,本文会截取这些不同点,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较的分析作出适当的阐释。 案例一 中国律令:在官司,谓近關州縣,即准状尚书省,仍蹏送至京。若勘无徒以上罪而妄诉者。诉徒流,还得徒流。妄诉死罪,还得死罪。妄诉除免,皆准比徒之法。 日本律令:在官司,谓近關國郡,即准状太政官,仍蹏送至京。若勘无徒以上罪而妄诉者。妄徒流,还得徒流。妄诉死罪,还得死罪。妄诉除免,皆准比徒之法。 在这段材料中,中文的州县在日语中变成了国郡。唐朝,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道下辖府,州(府州同级),府和州再分别下领各县。后因增设节度使,成为后期的道——节度使——府(州)——县制,安史之乱以后道已成为虚设,唐末实际还是三级制。日本的行政区划为三级,国郡县。国相当于中国的郡,郡相当于中国的县,日本没有县这个行政单位,郡往下就是村子。随意在这段材料中,中国用的是州县,日本用的是国郡。这是由于两国的行政区划不同所造成的。在官吏制度上,唐朝時皇帝权利最高。皇帝下设三个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省下面是六个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户部。 日本则是天皇为最高权力者,下设神祇官和太政官,在下設中務,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蔵,宮内八省。因此在中国律令中准状尚书省,在日本律令中,就修改成为准状太政官。这是由于两国的官吏制度不同所造成的。 案例二 中国律令:諸不應度關而給過所者,取而度者亦同,若冒名取度所而過者,各徒一年。 日本律令:凡不應度關而給過所者,取而度者亦同,若冒名取度所而過者,各徒一年。 中国律令:諸私度,有他罪重者。主司知情,以重者論,不知情者,依常律。 日本律令:凡私度者,有他罪重,主司知情,以重者論,不知情者,依常律。

中日文化交流史

中日文化交流史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源远流长。有文献可考的两国关系,至少已有21个世纪。在近代以前,在两国交往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其主要方面。 据考古学家分析,日本列岛原与东亚大陆山水相连,是大陆突出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半岛。大约一万两千年前,由于地球的一次剧烈变动,日本和大陆完全分离。在漫长的原始时代,日本文化开始萌芽。 大约公元前二百年前后,大批的汉人和朝鲜人移居日本。这些人被称为“渡来人”,“秦汉归化人”或“新汉人”。成书于公元815年的日本《姓氏录》记载,仁德天皇时,流徙在日本的秦人92部有18760人,赐首领姓秦酒公,分制置于适宜养蚕的地方。这是早期中国大陆向日本的移民。 在中华文化宝库中,既记载着华夏的光辉史迹,又蕴积了友好邻邦丰富的历史资料。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里,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其后,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又记载了徐福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东渡日本的史事。至今日本九州还流传徐福的许多历史故事,供奉着祭祀的神庙,每50年大祭一次,1980年4月还举行纪念徐福登陆2200周年的隆重祭奠。如今在熊本到长崎的高速公路旁,还建有祭祀徐福的神庙。 大陆人东渡给日本带来了中国发达的文化。他们带去了中国的水稻栽培、养蚕、制陶、冶铁技术,也带去了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加速了日本向文明社会的发展。在公元五世纪以前,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汉字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并为后来的日本文字(假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文化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营养素,乃至影响了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茶道、面条、汤元、豆腐等是通过僧人传入民众的。奈良时期,中国的音乐歌舞——散乐传入日本,与日本传统歌舞结合,演变成“能乐”。书法等艺术也为日本人所喜爱和摩写。中日两国文化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当时都是农耕民族,都受儒教的影响,都使用汉字,都使用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甚至许多传统节日也一样。这些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 从公元645年起,日本进入“大化革新”时期,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新政府效仿中国唐朝的长安,建造国都,公元710年迁国都于平京城(奈良)。全面引进唐朝的政治体制、法律、文化,“百事皆仿唐制”。连皇宫四周设12门,也是效仿中国建造的。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日本派人留学中国,又请中国扬州高僧鉴真和尚东渡传授。许多有特色的寺庙和佛像面世。 古代日本人称中国人为“秦人”、“汉人”外,更多的场合和更长的时间称中国为吴国,称中国人为吴人,称中国话为吴音,称中国人在日本的居留地为吴原。从中国传过去的物品名称往往都要在前面加上“吴”字,如“吴织”。“南京”在日语中也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查阅《日本国语大辞典》的南京词条,除表示中国城市南京外,还表示:中国人的别称;从中国等外国来的输入品、进口货,稀奇可爱的东西等。

浅析中日跨文化交际

浅析中日跨文化交际 ——以笔者的真实经历为例 摘要:中日之间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的文化交流相互交融,以留学、就业、移民等形式交往亦日益频繁。随着相互交流的不断深入,在交际中也出现了不少文化休克现象。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以笔者身边的中日之间的交际事件为案例,浅析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不同,提高中日跨文化交流意识。 关键字:中日跨文化差异 前言 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愈加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不管是在文化还是历史上,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受到两国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日在各自的文化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若是不能正确理解看待对方的文化,便会产生文化冲突,造成交际障碍。 一、请客与AA制 案例:有一次,我和室友(中国学生)一起邀请玩得比较好的日本留学生去中国餐厅吃四川菜,因为知道他喜欢吃麻婆豆腐。我和室友在之前就商量好我们俩请留学生吃,先由我来付钱。但是在付账时,留学生坚持要付自己的那一份钱,即使我们一直在解释这次是我们邀请你来吃的,你就不要出了,下次你再请我们吃吧!但是在付完帐后他还是把那份钱给了我们。 日本人在吃饭的时候一般坚持「割り勘」(AA制),和同事以及朋友聚餐时都是“均摊付款”,即使共同招待客人,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公开算帐、掏钱。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丢脸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冷淡”的表现,作为好朋友,不应该斤斤计较,应该是今天你请客了,明天我再请回去。「割り勘」的习惯于昭和20年代从美国进入日本,30年代迅速普及。因为它迎合了日本人的心理,所以倍受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向美国式产业社会转变和向消费社会迈进,日本社会以往的「義理人情」意识逐渐淡薄,人们不再追求真正的感情、永恒的友谊,而希望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这种变化反映在交际关系上有两个具体特征:一是谁都不愿欠别人的情;二是感情,人情只局限于一时一事,和以后及别的事无关,所以一切都要当场算清、了结。在现在的日本,已不仅表现在共同餐饮时的付款方式上,而且几乎表现在所有共同消费的行为之中,似乎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割り勘」文化。而中国人乐于“套近乎”,交谈双方力求拉近双方的距离,在一些场合急着付账。比如坐公交时碰到熟人会抢着为对方付款;买饮料时为对方买一瓶等等。 日本人在为人处事时信守“距离美”的原则,人际交往不愿欠他人的情,“距离意识”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人乐于人情往来,认为这样会促进双方感情的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人际交往距离远远大于中国人。因此,在与日本人交流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文化,避免产生“日本人小气、冷淡”等文化误解。 二、寒暄 案例:刚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有一次吃完午饭后正好碰见要出校门的外教,于是我走上前去问「先生、昼ご飯を食べましたか?」(老师,吃饭了吗?),外教听了我的问话显得很惊讶,想了一会说到「ええ、もう食べましたよ。」(嗯,吃完了哦。)我又接着问「どこへ行きませんか?」(您去哪呀?)这下外教感到很疑惑,说到我去外面的水果店买点水果。还有一次夏天的早晨,去上课的路上碰到了日本留学生朋友,他向我打招呼「今日は暑いですね。」(今天真热啊!),我根据自己的感觉,说到「いいえ、熱くないですよ。」(我觉得

浅析古代中日交流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浅析古代中日交流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中日文化同根同源,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发展繁荣了东亚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宝库。中日两国友好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也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中日关系发展历史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在中日友好的轨道上,两国共同利益才会不断地交融扩大,实现互利双赢。 标签:中日交流;日本社会;影响 著名学者郭沫若在祝贺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时作了一首《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其中写道:“赤縣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昔鉴真盲目,浮桴东海,晁衡负笈,埋骨盛唐。情比肺肝,形同唇齿,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想,两千年友谊,不等寻常。”由此可见,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 据文物考古的发现证实,至少在中国的周秦时代,中日两国人民就有了接触;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也已经传到了日本。特别是水稻耕作方法和铁器、青铜器以及冶炼技术的相继传入,加速了当时处于弥生文化时期的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记·秦始皇事纪》及《淮南列传》中所载的徐福东渡日本,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史实,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秦徐福之墓”的古迹的存在,其本质意义并不在这一传说的真伪,而是作为秦时文化传入日本这一大背景的注脚的可信性。当时中国的官修史志《汉书》中曾简略地记载了这一情况:“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出。”这也是中日关系见诸文字的最早的记载。到了东汉,日本则不再限于此,而是更进一步“遣使奉献”或“奉贡朝贺”了;随着两国往来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史书的记载也日渐详明,以至列有专传了。1784年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也是这一史实的明证。三国时期虽中国战乱,由于公元57年时中日间业已开辟正式交通,邪马台女王仍与魏国保持着通使往来。西晋年间的公元285年,朝鲜学者王仁携《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到日本讲学,这是儒学传入日本的开端。日本当时尚无文字,于是同时籍传入的汉文书籍学习汉字,表达思想,后来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发展了日本的文化。晋末中国大乱,分裂为南北朝对峙的动乱局面;而自3世纪末起,日本列岛上诸国之间也正忙于火并,自然谈不上向中国“入贡”,中日间的往来遂中断了一百五十年之久。日本大和政权统一列岛后,在向朝鲜半岛扩张却屡战屡败之后,又想到向中国呈贡,借中国的威望来实现其对朝鲜的野心,于是加强了同中国的往来,并有倭五王向中国请封之举。在这段时间里,从朝鲜半岛间接输入中国文化已无法满足日本的需要,于是日本使者来中国次数、人数均大为增加,导致大和王朝的文化水准进一步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和各种工艺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缝织工艺始传入日本,带动了日本的养蚕、织绢业也大为发展,纺织物趋于精细。此外,当时尚有许多陶工、画工、鞍匠等,沿朝鲜半岛进入日本,这些后来归化为日本人的中国和朝鲜移民,在日本古代文化技术的发展与宗教信仰的形成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建立的功业是永不磨灭的。

清华大学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清华大学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一、专业的设置 刘晓峰的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们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此领域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二、考试的科目 世界史: 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43世界通史③501综合考试; 三、导师介绍 刘晓峰,男,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助教、讲师,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教授主要从事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同时对东亚地区时间文化有精深的研究。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教育考博分校(官网可咨询)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一直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得益于这优势,两国的交流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日本人称“中国は日本の文化の母国である。”但是中日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所以两国之间还是存在很多的差异,现在就其文化方面的差异浅谈一二。 语言 问候:在很多日剧中可以发现,日本人问候的方式是不同的。上午10点之前是”おはよう”,10点之后到晚上是”こんにちは”,晚上是”こんばんは”,过年的问候要分年前(どうぞよいお年をお迎えください)和年后(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面对不同的人还要分敬体和简体,尊敬和简化的程度也有不同。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而中国则不一样,问好的话一般“你好”“新年好“就足够了。这源于两国对礼文化的不同继承与发展。相比中国,日本宁愿麻烦一些也不要删减,这和日本人的严谨是分不开的。 脏话:不得不说,日本语言的干净程度在所有语言中是名列前茅的。据我所看的日剧和日本动漫来看,日语骂人最狠的是できそこない----废物,ちくしょう---畜生,大多数是ちほう---白痴。这些和中国的各种骂是完全无法相比的。这大概也和日本对传统礼文化的推崇有关。

拒绝:相对中国人的直接,日本人则是十分的含蓄和暧昧的。一般日本人是不会直接说“不”,而是说”这个~”“有点~”“让我想想~”之类,他们认为当面拒绝别人是不礼貌的,采用这种含蓄和暧昧,给对方留了面子,也为自己留了后路。但是有好处的同时,也有麻烦,在和外国人交流时,这种暧昧带来了一些沟通上的障碍。 道歉:日本人很习惯与说对不起,一遇到事,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错,都会不住的说”すみません”,这似乎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习惯。但是中国人把错误分的很清楚,一般在确定是自己的错后,才会道歉。 聊天:在中国,一般聊天的内容不会涉及性,因为中国人在这方面还是很保守的。但是日本的性观念很开放,从聊天中就可以看出来。在聊天,特别是男性之间聊天时,他们的话题很容易就牵扯到男女方面,一点都不避讳,在中国人眼中,这实在是不能接受。 日常生活习惯 ただいま:这也许是最常听见的日语之一了。日本人回家的第一句话是“ただいま”,即使家里没有人,他们还是会说这句话。但是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我觉得ただいま这个习惯是很好的。《弟子规》中有“出必告,反必面”的教导,一句“ただいま”算是“反必面”了,让家人安心的同时,又何尝不是让自己安心呢?---“我回来了”

中日文化交流

中日文化交流之佛教文化 班级:日语11乙班学号:1191610216 姓名:徐旦青 从历史和地理讲,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为文化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地理位置。由于中国曾经很长时间是亚洲文化的中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较为丰富;日本是个典型的岛国国家,陆地空间狭窄,资源匮乏。所以,在古代单向交流为主,基本是中国传向日本。上古中国大陆文化的传播,加速了日本列岛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开始的交流中以物质交流为主。如水稻、陶器、青铜器等。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3世纪)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初盛时代,其中水稻就在这个时代传到日本,对于怎样传入有很多说法。渐渐派遣使者交流,慢慢的从物质的传播成为文化的交流传播。佛教文化是典型的交流的例子,佛教的传播加速了中日的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佛教文化是在隋唐时代时代即日本的飞鸟、奈良、平安等时代由中国传入日本。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为巩固地位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佛教;派遣遣隋使,加强对中国的学习和联系,试图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604年颁布《十七条宪法》,糅合儒学、佛教、法家等思想;建立一些佛教寺庙,如飞鸟寺、法隆寺。据说在隋朝有四次遣隋使的说法,其中小野妹子、裴世清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唐朝的稳定,中日文化交流迎来了高潮。遣唐使的次数多达二十次,交流成功率极高,在759年迎入唐大使使。遣唐使的人员由使团官员是(押使、执节使)、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组成。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遣唐学问僧史籍中留名的约有90余人,比较著名的有空海、最澄大师。中国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的有力推动者是鉴真和尚,一个坚信佛教文化无国界,佛是普渡众生的大师。 赴日唐人鉴真是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六次东渡,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鉴真东渡历经千辛万苦,第一次被诬告与海盗勾结,第二次由于意外也未成,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最后一次也未一帆风顺。。到达日本后,在鉴真的指导下于东大寺毗卢遮那大佛殿前筑了一座戒坛。这座戒坛是依南山道宣的《戒坛图经》建筑的,但在第三重坛上安置著多宝塔,塔中安置释迦和多宝二佛像,则是鉴真依据天台宗的教理而有所改变。鉴真传戒时,日本的天皇、皇后、皇太子以下都次第登坛受菩萨戒;又为多人授戒;大僧灵祐、贤璟、忍基等八十余人都舍旧戒重受。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还根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文化的影响很大,中国传统文化从千年以前就开始融入日本文化了,而且影响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等等。最早的中日文化交流开始于秦朝,从那之后就一直有所交流,相互融合。但是,在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主要是中国向日本输出为主,因为当时是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都比较发达,而当时日本却比较落后。 据历史记载,古代中日交流大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各阶段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6世纪;第二个阶段是公元6世纪到公元9世纪;第三个阶段是公元10世纪到公元14世纪;第四个阶段是公元14世纪到公元19世纪初。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包括从上古一直到19世纪初的漫长岁月。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起可以划为以下四个时期: 阶段(一)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是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前期。这个时期中日交往的路线大多经过朝鲜半岛,从陆路过海峡或沿岸航行。交流方式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交流内容偏重于物质文化层面,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在这门课上我们就了解到了,这这一时期,中日之间频繁的文化与贸易交流。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派遣徐福去海外求取长生不老药,徐福便在这段时间到了日本,带去的百工与上千童男童女,还有种说法,说徐福是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虽然得到考证但是也足以看出当时日本与中国的交往程度。在汉代的史书里面就有记载,当时中日的交流,在同时期的日本著作里面也会发现很多关于跟古代中国的交流史。 阶段(二)公元6世纪至9世纪,即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是大和时代后 期、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前期。这个时期交流路线则以直接渡海为主。交流方 式有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隋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 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如日本 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大化革新。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 诗歌的交流。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鼎盛时期,这个时候的日本却不是很发达,相对比较落后,这一时期的日本大量的学习中国的文化,并且派遣很多留学生和学问僧去中国,一方面为了强化中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量学习中国当时各方面的文化与技术,从而增强本国的国力。 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遣唐使,就是专门从事外交的官员。 阶段(三)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即中国五代宋元时期,日本是平安时代后

中日文化交流史

私の目から見る当代の中日文化交流(1972~2012) 班级:日语1012 学号:2010132223 姓名:胡晓红 要旨:中日関係はずっと敏感な問題となっている。日本といたら、腹が立つことになる中国人が少なくないだろう。去年では発生した釣魚島事件が両国に悪い影響を与えた。でも、それは文化に関係がないと思う。両国の文化交流は歴史の舞台で美しい物語となる。日本文化の基礎は中国の伝統の上に成り立った。古代の百年間で、日本の文化は箸から宮廷の建築まで、様々な方面で中国に影響された。日本の仮名はもともと漢字を通じて移り変わって、だんだん日本の特色をもつ文字となった。中国は日本文化の中で優秀な部分を学んだ。近代に入って、中日の間に文化についてさまざまな活動が行われた。 キーワード:中日文化交流、文化活動、国交、発展 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国が成立した。これは、両国間に新たな文化交流を開く契機となることが期待されていたが、国交がまだ回復していなかったため、正式な政府間の交流はほとんどなかった。一九五〇年十月に中日友好協会の創立大会を開くことになった。一九五〇年代に入ると、日本学術界における中日文化交流活動が活発化になってきた。その後一九五五年六月、日本学術会議が学術会議長茅誠司、東京大学元総長南原繁を始めとする学者訪中代表団を中国に派遣し、中国文化界で熱烈な歓迎を受けた。つまり、新中国が成立してから、たちまち始まった中日民間交流は互いに相手を理解するための対話をすることを重視していた。一九六〇年代なかばに、中日若者の友好大交流が始まった。学術、演劇、文学技術に関する各方面において文化交流が盛んに行われていた。 一九七二年九月に中日が国交を回復した。一九七九年、中国は改革開放をとりいれ、また新たな時代を迎えてきた。一九八〇年代に入ると、中日両国友好関係の発展に伴い、中日若者の間における大交流がさらに気運に乗じてきた。文化交流の基地として、相互の学習と交流の場を作ろうということは、中日両国青年が共に長年持つ願いであった。一九八四年、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会により、北京で中日青年交流センターを設立する提案が出された。中日両国政府が積極的にこの案を支持し、共同で資金援助をすることになった。中国政府はこれをいわゆる七五計画という国家重点建設項目の一つとしていた。日本政府が建築家を派遣し、中日両国建築家が共にセンターの設計を担当した。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八日、定礎式が行われ、四年かけて完成した。一九九一年五月四日、つまり、中国青年節に盛大な除幕式典が行われた。 中国では、2000年の秋以降、数万人の人が日本へ観光旅行に出かけている。その中の多くが若者だ。彼らは日本のポップカルチャーに直接接して帰ってきているはずだ。また、北京では、2002年の中日国交回復三十周年の記念日に日本の有名なバンドや歌手がコンサートを開き、中国の多くの若者が生の歌や演奏を楽しんだ。 二十一世紀に入ってから、中日の間にさまざまな活動が盛んに行われた。 中国文化伝媒クループと中国文物報、東京中国文化センターの共催による中国の街並み展が2011年12月16日、日本の東京中国文化センターで開催された。 この展覧会は2012年1月13日まで続き、歴史的に有名な中国の街並みの写真や書道作品、街並みの模型などを展示している。展覧会を通して、日本人にもっと中国を知らせた。中日国交正常化四十周年の際、二日間にわたって行われた第13回中日友好交流会議五月25日午前、貴陽市で幕を下ろした。 会議期間中、会議に参加した中日双方の代表は「中日国交正常化40周年?地方と地方

浅析中日关系之间的文化交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017258135.html, 浅析中日关系之间的文化交流 作者:杨金鹏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1期 【摘要】从亨氏的“文明冲突”到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用不断加强。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各自的文化特点和悠久的文化交往历史,然而,现今中日两国之间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因此探寻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关系;文化交流;中日交流 一、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文化因素作为“软实力”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影响国际关系的传统变量中脱颖而出,有学者就说到,“没有人对此存在任何争议,即当今国际关系也同样是文化间关系。” i文化作为国际交往中的一个维度在当代国际关系的 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首先,文化因素是构成一国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中说到,“当一国的文化中包含了普世价值观,其政策中推行的也是被他国认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那么双方也就会建立一种兼具吸引力和责任感的关系,该国得偿所愿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大大增加。” ii另外,一国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凝聚力强弱的重要因素,而文化上的统一性又能增加民族整体的行为能力和社会结合程度,对各项物资要素本身产生制约作用。iii 其次,文化交流是国际行为体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行为体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运用“魔弹理论”iv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和普世观,以进行文化渗透,控制和干预别国的内政,促使别国的政治经济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再次,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是造成国际冲突的原因之一。由于国际社会主体都是各自民族历史文化条件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都有各自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价值观,对于国际社会中的相关问题的不同认知往往成为造成国际冲突的重要诱因。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看来,其他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对世界的解读都是错误的,是对先知的侮辱,因此他们不惜发动恐怖主义事件,以消灭异教徒,建立所谓纯正的“伊斯兰国家”。 最后,文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外交活动会产生影响。一国的外交决策不仅仅涉及国家的物质利益,而且还涉及到道德与伦理评判等问题。同时,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风格也深受本国历史文化氛围的影响。所以,文化成为各国际行为体参与外交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

中日文化交流与发展

中日文化交流与发展 【摘要】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去年发生的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更是激化了两国的矛盾。但这都与文化无关,中日文化的交流史源远流长:从公元五世纪初,以圣德太子为首的革新派对中国经典儒家思想与政治制度的精心研究;到大化革新时期,孝德天皇模仿唐代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汉字书法佛教等思想文化体制的吸收与融合;再到奈良时代,对中国陶瓷艺术以及建筑风格的极力推崇与模仿。由此可见,日本文化的基石源于中国的传统。在过去数百年间,日本的区域性文化小到吃饭的筷子,大到宫廷建筑,无不受到中国的影响。 【关键字】中国日本文化历史合作交流发展影响 【正文】 一、概括中日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总体特点 从总体上看,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首先是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日本列岛曾与亚洲大陆相连。在日本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与旧石器文化与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有许多共同性,这说明原始先民们早有来往。直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由于冰川期的结束,海面回升和地壳变动,日本列岛终于完全和大陆脱离,但是以后仍然不断有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移民利用海流和季风渡海来到日本,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从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来,这种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而且绵延不断。 其次是范围广泛。中日文化交流极其丰富多彩,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狭义文化概念所包含的哲学、文学、史学、科学、宗教、教育、美术、音乐、舞蹈、书法、体育、建筑、工艺、园林、民俗等领域,或者按广义文化概念所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诸层面,无处不有中日文化交流的表现。 第三是影响深远。中日文化的交流对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学的发展进步,以至于国家关系、民族感情、革命运动、人民友谊、日常习俗等等,无不发生巨大而

中日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秦汉六朝 1.大宰府P13 2.左旋海流P3 3.铜铎P4 6.朝天石、西归浦、正方瀑布、徐福祭P11 7.佐贺地区(佐贺有明海港)P12; 意义P15 8.信子节(千童镇)P17 9.佐贺吉野里P19 10.金印P26 11.甚兵卫、龟井南冥、黑田(藩主)、三宅 吉米、志贺岛P26 12.乐浪P21、P22 13.卑弥呼女王;邪马台国P34;P35定义(2) 14.难升米、牛利;亲魏倭王P38、P41 15.朝贡意义P39 16.狗奴国不朝原因P41 17.五王遣使P48 18.两次大中断及原因P49+打印提纲上的 19.伽耶P50 20.8次遣使P52(相关:X国诸军事、安 东大将军、倭国王) 21.古坟时代P53 22.册封的意义 a.需要;b.P55 综述一:中国文学与书籍的交流 1.平假名、片假名P58 2.文学交流P60 3.万叶集(平安时代)P60 4.诗歌方面P61 5.镰仓时代P63 6.江户时代P64 7.笔记(受日本影响的近代作者和作品)P66 8.汉藉P67 ◆◆◆◆◆◆◆◆◆◆◆◆◆◆◆◆◆◆◆ 第二章:隋唐 1.小野妹子P77;国书事件P78 2.裴世清P77;访日问题P80;小结P82 3.圣德太子P83 5.大化革新P87;效果P88; 6.《十七条宪法》P87 7.改新之诏P88 8.四期遣唐使P89/90 9.近江令、飞鸟净御原令、大宝律令、养老 律令P91 (表) 10.官僚制、土地之、教育制度的详情P91/92 11.建立古代天皇制国家P93 12.经济交流口岸P93/94 13.宫市P95;宝饰镜P96 14.正仓院、供养之风P98;院内文物特点P99 15.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唐化,提纲P5 16.使团出发前的准备P104;到达后的P105 17.使团中留学生较少的原因P104 18.晁衡(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大和长 冈;玄昉、井真成P105/107 19.遣唐使回国后的仪式P107 20.晁衡回乡P107 第十二次、遇难P108 21.沈惟岳(清海宿弥)P109 22.喜娘P110 23.晁衡贡献P110 24.荣睿和普照P111;道睿P111 25.日本重视引进佛教的原因P111 26.鉴真和尚P112 27.唐招提寺、三大戒台P115 28.鉴真东渡功绩P115 29.井真成墓志P117、朝衡纪念碑P119 30.阿育王寺、大明寺、唐招提寺P112 31.学问僧、请益僧P134 32.八位有名的入唐求法僧P135 33.惠果大师P138 34.空海(弘法大师)P135、功绩P139下 35.日本真言密宗P139 36.《入唐求法巡礼行记》P140/144 37.赤山法华院P141/142;P148 专题 38.张保皋P141 39.会昌法难P144 40.圆仁功绩P144/145 41.青龙寺、空海纪念堂、纪念碑P145 综述二:中日宗教与思想交流(P152) 1.佛教盛行的原因P152 2.道教P158 3.共存性P160 4.总结P161 5. ◆◆◆◆◆◆◆◆◆◆◆◆◆◆◆◆◆◆◆

中日文化交流史笔记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及分期 中日文化交流史有4个突出的特点 1、持久性(以持续不断的人员往来为分析手段) 2、全面性(以持续不断的书籍往来为史证) 3、双向性(以日本文化反哺,维新成果的西传为重点) 4、自主性(以中日之间以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为论据) 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六个分期 分期的依据:人员流动的方式 1、3---6世纪(秦汉六朝)大陆居民移居日本 2、6---9世纪(隋唐)日本遣唐使等来华 3、9---13世纪(晚唐、五代、北宋)中国商船大量东渡 4、13---14世纪(南宋、元)日本商船大量来华 5、14---17世纪(明)日本遣明使等来华 6、17---20世纪(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商船东渡 日本历史简介 绳纹时代(约BC12000——BC300) 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 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 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 古坟时代(约300——500) 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 飞鸟·白凤时代(约500——710) 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 奈良时代(710——794) 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 平安时代(794——1192) 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 镰仓时代(1192——1333) 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 室町时代(1336——1573) 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 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 江户时代(1603——1868) 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 明治维新(1868) 开国近代国家成立

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 (3) 实物考察:对马岛和壹岐岛 ○自然的交流 日本左旋海流 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上 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 铜铎的史证 漂流至日本海沿岸的大陆铜铎 日本古代的铜铎崇拜 日本制造的大型铜铎 ○人为的交流 横渡朝鲜海峡 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 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 --->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 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 铜剑、铜矛的史证 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 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 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 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中日交流的记载 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第二节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 (9) 实地考察:千童镇 实地考察:佐贺吉野里 ○《史记》中的三处重要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8年(前219年)的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37年(前212年)的记载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王列传》的记载 ○徐福3次出海的过程 。BC219年,失败 。BC212年,失败 。BC209年,成功 ○徐福东渡的路线及成果 。韩国济州岛朝天石西归浦正房瀑布汉拿山“岩高兰” 。日本佐贺地区平原广泽传播种稻、医药、染织、冶炼技术 吉野里弥生时代群落遗址“孚老孚希” 。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天台乌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