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

(精)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

(精)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
(精)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

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

南京冶金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1月12日

设计:丁公宝作业证号:32Y1Z0507 审核:吴培基作业证号:32Y1G0502 批准:周改明作业证号:32Y1C0508

目录

1工程概况 4

1.1工程概述 4

1.2工期4

1.3工程地质条件 6

2爆区周围环境 7

3控制爆破设计依据8

4控制爆破技术设计8

4.1爆破类型及安全防范重点的确定8 4.2控制爆破设计基本原则9

4.3山体开挖顺序及方法9

4.4主要爆破参数 10

5爆破安全技术 13

5.1爆破地振波验算13

5.2爆破飞石验算14

5.3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及超压15

4.3.4.4爆破噪声15

6爆破安全措施 16

6.1爆破飞石的防治16

6.2爆破震动的防治17

6.3爆破冲击波的防治 17

7防止物体打击及高空作业。 17

8施工机械与设备18

8.1钻孔设备18

8.2装载与运输设备19

8.3通讯设备19

8 劳动力组织与安排19

8.1人员配置19

8.2施工组织网络19

9确保文明施工的措施 20

9.1道路粉尘噪音污染等防护措施20 9.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0

9.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

10.安全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制度21

10.1安全组织结构21

10.2、安全管理制度21

11事故应急预案26

11.1基本情况26

11.2事故发生的行动原则26

11.3危险源辨识及分析27

11.4危险品、人员应急疏散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27

11.5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27

11.6现场恢复29

11.7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订29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江苏省灌云县高脚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位于灌云县老城区与大伊山旅游风景区的交汇处。距石佛寺的镇寺之宝----伊山大佛的北侧,最近点不5m,是多年前旧矿山关闭后留下的高陡边坡。边坡走向北西,坡向南西,边坡长度354m,平均高度50m,最大高差68m,整体表理为中间较高,两端稍低。边坡坡度较陡,整体坡度约为65°局部陡立。边坡占地面积8 522m2。边坡基岩裸露,坡顶为薄层残坡积层覆盖,边坡岩石表面已风化,风化程度为中风化。山体上残留了松动的岩体,坡面处于不稳定状态,已发生局部发生小型地质滑波和山体崩塌现象,危及到山脚下大佛寺建筑、游客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周边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不协调。对区县内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证周边安全,提升灌云县的开发品味,县政府决定实施该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见照片1、2、3、矿区不规则宕口及高危边坡

1.2工期

工程计划于2012年11月~2013年3月完成,后期维护至2013年6月。总工期120天。

1-1

1-2

1-3

照片1、2、3、矿区不规则宕口及高危边坡

1.3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属于剥蚀低山地貌,矿体均为变质岩,矿石以二长浅粒岩为主,岩石致密坚硬,饱和抗压强度平均160Mpa,F=10~12,属坚硬岩组工程地质区。但其中夹薄层斜长黑云角闪片岩较软,F=4~6。

岩层产状倾向南东,和坡面斜交,排除大型滑坡的可能性。矿体中有两条断裂通过,局部节理比较发育,在削坡施工过程中节理发育部位易造成岩石崩塌滑落,应注意防范。

但岩石强度高,坡面高陡,局部岩体破碎等因素会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2爆区周围环境

本爆破工程位于灌云县大伊山风景区石佛寺内,边坡走向北西,坡向南西,边坡长度354m,平均高度50m,最大高差68m,整体表理为中间较高,两端稍低。边坡坡度较陡,整体坡度约为65°局部陡立。边坡占地面积8522m2。爆破作业点西南侧80米及以远是山前村民宅,多为砖混结构,少数为水泥大砖浆砌。北侧为自然山体,南侧是临空面,最近点15米为石佛寺大佛像,50到100米处为石佛寺建筑群。大佛寺大佛像基础为混凝土结构,墙基为大块花岗岩砌块及雕刻,上部佛像高度33米,莲台高6米,外面用锻铜工艺制造,内部部用钢架结构支撑,中夹石膏泥层充填。

因此,爆破环境较复杂,必须采取控制爆破技术,减小爆破振动,防治飞石产生。爆破指向应为西北侧,即与现行塘口坡面方向平行。

见图4 周围环境图片

图4 周围环境图片

3控制爆破设计依据

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9)。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01-83);

4、《江苏省灌云县高脚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爆破工程施工协议》(201

2.11); 5、《江苏省灌云县高脚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编写单位:江苏省山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2.7)。

4控制爆破技术设计

4.1爆破类型及安全防范重点的确定

由于爆区周围建筑物密集和人员稠密,且距离较近,爆破环境较复杂。距爆区15-60米的作业区中有大佛像及建筑群需保护,加之又距村民住宅只80m ,重型钻机很难运至山顶部,只能使用轻型钻机。因此本工程的爆破类型因此定为C 级为城镇控制爆破,采用控制爆技术的爆破方法。

对西侧,距村民住宅较远处,上部第一台阶(5米高)及第一台阶(5米高)可采用浅孔爆破,中上部,在第二台阶已形成后可采用中深孔爆破,爆破安全防范的重点是飞石、震动。

对中间部高坡刷坡段采用梯段爆破方法。因重型钻机无法运至山顶部,且台阶平只有0~3m ,只能使用轻型钻机,采取打浅孔,分多个台阶自上而下,一层层拔落。安全技术防范的重点主要是防飞石、震动、高空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保持边坡稳定。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边坡的稳定,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炮震动对岩体的危害,爆破应采用预裂爆破确保边坡的岩体强度。

对于东侧,靠近大佛像较近,只能采用浅孔松动爆破,最近段采静力破碎配合机械捣碎的办法刷坡。安全防范的重点是防震动、飞石。

石佛寺

民宅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边坡的稳定,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炮振隙对岩体的危害,爆破应采用预裂爆破减少边坡的岩体强度降低。

4.2控制爆破设计基本原则

1)选择最优开挖方案和施工顺序。

爆破开挖与装运必须很好协调,爆破开挖必须为装运创造条件才能将工程化难为易。为此从爆破施工初期开始,就要创造条件使挖掘机和能接到达爆破工作面。

2)开创好梯段临空面,避免最小抵抗线指向附近的建筑物。

浅孔爆破,梯段高度定为4m左右。梯段的最小抵抗线指向西北侧,避免指向大佛及民宅,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3)合理确定爆破规模。

本工程的爆破规模主要是由爆破振动所决定的。依据后述的一次允许最大齐爆药量来确定爆破规模。由于是城镇爆破,不但要满足爆破地振动波强度的要求,同时亦要满足爆破冲击波及噪声的环保要求。

4)控制爆破,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中的各项要求。

5)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工期。

4.3山体开挖顺序及方法

1、开挖顺序

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即从山顶最高处分层分小台阶,自上而下,开掘到+45米安全平台,以下部份用爆碴压脚。

水平方向,每个台阶由西向东,或由两头向中间(因中间滑坡没有平台宽度)的沿坡面走向推进工作面。

2、开挖方法

山顶上部第一台阶(4米高)及第二台阶(4米高)及东侧距大佛像5 0米内可采用浅孔松动爆破。中西侧下部台阶距大佛及民宅大于50米以外的爆破区域可采用中深孔松动爆破。

为了减少爆破振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在最终边坡打预裂孔,采预裂爆破。

为了减小爆破地震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采取毫秒延期技术,控制一次最大齐爆药量。

为了防治爆破冲击波,要控制一次启爆总药量。

为了防治爆破飞石,采取松动爆破,调整爆破指向,预留岩帮当墙,在岩体挂炮被等近体防护措施。

4.4主要爆破参数

4.4.1浅孔爆破设计

主要爆破参数

1)爆破指向和坡面走向平行。

2)炸药单耗:0.3㎏/m3。

3)最小抵抗线W W=0.8m。

4)孔距a和排距b a=1.2m b=0.8m。

5) 临空抵抗线B B=1.5m。

5)炮孔深度e e=4.0m。

6)单孔装药量Q

普通孔Q Q=1.20kg

临空孔(靠近坡面侧的炮孔)单孔装药量Q1 Q1=0.9kg

预裂爆破孔Q2 Q2=0.3kg

7)填塞长度不得小于1.5m,并且要保证填塞质量。

正式起爆之前,一定要坚持试炮,以确定单孔装药量计算的合理性,并根据试炮的结果来确定最终单孔装药量。

8)装药结构:采用集中装药结构,正向装药。

预裂爆破的孔间距a1=0.4m,孔角度55°.单孔装药量为300g,采用空气柱装药结构。

9)最大一次齐爆药量:12kg。主要是减少爆破冲击波及地震波。

在正式起爆之前,一定要坚持试炮,以确定单孔装药量计算的合理性,并根据试炮的结果来确定最终单孔装药量,但不能随意突破设计值。

10)一次爆破规模:10排,100个孔(含预裂孔20个),总药量96kg。

11) 爆破网络及布孔示意图

每排8~10个孔,一排一响,孔内使用13段毫秒雷管,排间采用4段雷管作为延时雷管。平均时差75mS 。

起爆网路及现场示意如下:

4.4.2中深孔爆破设计

为了减少爆破飞石,本工程西侧下部台阶距大佛及民宅大于80米以外的爆破区域可采用中深孔松动爆破技术,但爆中深孔爆破技术实施的关键是控制爆破地震波。 1)炸药单耗:0.3㎏/m3。爆破作用指数0.75,即松动爆破,以控制飞石;

炮被

防护

部位 预裂孔 保留岩壁

4段孔外延期雷

2)最小抵抗线W W=2.6m ;

3)孔距a 和排距b a=3.2m b=2.6m ;

4)台阶高度H H=10m

5)炮孔深度L L=11.0m ;

6)单孔装药量Q Q=20㎏;

7)炮孔直径¢ ¢=76mm ;

8)填塞长度L2 L2=3m 并且要保证填塞质量;

9)钻孔角度α α=55°

10)装药结构:采用集中装药结构,正向装药;

11)最大一次齐爆药量:21kg 。主要是为了控制爆破地震波。

在正式起爆之前,一定要坚持试炮,以确定单孔装药量计算的合理性,并根据试炮的结果来确定最终单孔装药量,但不能随意突破设计值。

12)起爆网路

使用非电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网络技术孔内孔处分段分组延时。中深孔每孔安装2个起爆体,传爆雷管要做好防护措施。

即孔内装9段毫秒雷管,孔外使用4段雷管进行孔间延期。

起爆网路及现场示意图1如下:

a L 2W H L 1L αα1

b ′b h (a)(b)w 1倾斜深孔爆破台阶要素图 (a)剖面图(b)平面图

4段雷管9段毫秒雷管图1

时,

爆顺序分组示意图2

5爆破安全技术

对于控制爆破,除了要对爆破飞石,爆破地振波进行检算外,还要对

爆破冲击波超压和爆破噪声进行验算,以确保爆破安全,做到尽量不扰民,同时还要保证保留岩体的强度和完整性。

5.1爆破地振波验算

1)距离爆区最近的建筑物是山前村民宅,房屋大都是两层砖混结构,

距离爆破最近点80米,对照爆破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抗振速度允

许标准为2.3cm/s,依据下式计算一次最大齐爆药量

Q=R3(v/k)3/α

式中k、α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震动系数和衰减指数依据《爆破安

全规程》GB6722-2003,分别取K=100, α=1.4;

R—爆点距测保护建筑物的距离60m;

V—规范规定质点最大允许速度取2 cm/s。

求得最大一段齐爆药量为49.2kg。就是说设计中选取最大一段齐爆药量21kg时, 抗振速度只有1.37 cm/s。可确保山前村民房的爆破振动安全。

2)对大佛像及其建筑群,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分别取K=100, α=1.4,考虑到爆破山体临空,参照毛石房屋的抗振速度允许标准为1cm/s;依据Q=R3(v/k)3/α计算单响最大一次齐爆药量不得超过下表对应的值:

距离R(m)15 30 40 50 60 80

0.175 0.866 3.3 6.4 11.2 26

最大一次齐爆药

量Q m(kg)

综上所述,对地震波控制要求较高的保护对象是大佛像及其仿古建筑群。在80米以内不能采取中深孔爆破,80米以内也必须按上表给定的数值进行控制,且要做好试爆工作。

5.2爆破飞石验算

1、深孔爆破飞石验算

本工程的炸药单耗为0.3kg/m3。根据较复杂环境岩土爆破技术的要求,为防止飞散物及其他危害,爆破作用指数通常采用n=0.4~0.75的松动爆破。

根据松动爆破个别飞石安全距离公式:

Rf=20n2WKf

式中:Rf——个别飞石安全距离(m)

n——爆破作用指数通常采用n=0.4~0.75,取0.7

W——最小抵抗线,取2.6m

Kf——安全系数,一般取1~1.5,山坡下方取1.5~2,本设计取2 计算:Rf =51m。

由此计算行爆破飞石的飞散距离约为51m。当考虑沿山坡爆破时,下坡方向飞散物安全允许距离应增大50%,则最大飞散距离为77m。

因此爆破飞石控制在80 m范围内,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2、浅孔爆破飞石验算

本工程的炸药单耗为0.3kg/m3。根据较复杂环境爆破,为防止飞散物及其他危害,爆破作用指数通常采用n=0.4~0.75的松动爆破。

1)根据一般爆破个别飞石安全距离公式:

Rf=(40/2.54)d

式中:Rf——个别飞石安全距离(m)

d——炮孔直径,取38cm

计算:Rf =59.8m

高处边坡顺坡方向,再扩大50%,即为90m。

但周围的环境只有15~60m,不能满足飞石的安全要求,浅孔爆破应采取防护措施,加强警戒管理。

2、爆破警戒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要求,中深孔爆破分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允许距离为200m,因此安全警戒距离不小于200 m。对于浅孔爆破的安全警界距离为300m。

5.3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及超压

RK=25Q1/3

式中Q为单响最大药量,22 kg

计算RK为70m。

本工程为爆破作用指数n<1的钻孔控制爆破,爆破冲击波超压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4.3.4.4爆破噪声

爆破噪声主要的影响对象是附近。当一段齐爆药量为22kg时,200m 爆破噪声为110dB左右,该值低于《爆破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噪声允许值1 20dB。考虑到爆破噪声是一种间歇式脉冲噪声,作用时间很短,应当不会引起工作人员及周边人员的不良反应。

5.5岩壁稳定性

采用预裂爆破技术,确保保留岩体边坡的稳定性。

6爆破安全措施

6.1爆破飞石的防治

由爆破安全验算可知,本工程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是爆破飞散物。为了保证大佛像及其建筑群的绝对安全,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住最小抵抗线的方向。最小抵抗线的方向绝对不许指向大佛像及其建筑群、民房,以保证爆破飞散物不会飞向其建筑物,保证该区域的安全。

2、控制边眼距坡面的距离。边眼距坡面(临空面)的距离,应大于1. 2位的孔距,达到爆破后,在边面侧能留有合适的档樯,防止飞石指向建筑物。

3、控制单位装药量。在任何情况下单位装药量不得超过0.3kg/ m3;爆破作用指数控制在0.5~0.75;采取松动爆破。

4、保证填塞质量。要保证填塞长度,深孔爆破,长度不小于3m,对浅孔爆破不得小于1.5m,对于孔深少2米时,填塞长度小少于孔长的2/3,孔深小于1m不准装药放炮。而且要保证填塞密度,填塞物中要避免夹杂碎石。

5.严禁二次爆破解小。

6、注意弱面或节理的变化。施工中要注意避免药包位于岩石软弱夹层或节理面中,以免从这些弱面中冲击出飞散物。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组成的发育节理等地质构造。当遇到上述地质构造弱面时,应采用间隔装药,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调整推进方向等措施。

7、采用小型挤压爆破技术。即在爆破工作面有意保留2m左右厚度的爆堆做为压碴,进一步降低爆破飞散物的数量和飞散距离。

8、采取防护措施。对于处于爆区较近的民房,应采取脚手架加竹笆进行隔离防护,对处于爆破点较近的大佛像较近的处,采取近体护措施,侧面采用橡胶纺织物制作的炮被挂在边坡上,上平面即上部平台用爆被直接平放在爆体上进行近体防护

9、定时放炮。每天实施定时起爆作业(上午11:30,下午5:30),并加强与周围居民、石佛寺管理人员的沟通,做好游客及居民的疏散工作。

10、加强警戒。起爆前对所有能进入爆区的道路实施警戒和封锁。警戒范围为300m。待爆破结束经确定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

11、成立爆破指挥组与警戒组,从组织上落实爆破安全责任。

6.2爆破震动的防治

1、采用微差爆破。相邻段差应大于50Ms。

2、严格控制单响药量。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一次齐爆药量不超过设计要求,根据计算公式Q=R3(v/k)3/α进行校验,并经试爆后确定一次爆破最大用药量。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一是确保装药和封孔管理,严禁多装药少封孔。二是加强网络联接管理,避免混响或微差过小。

4.注意爆破宣传和定时放炮,对于敏感保护对象,应进行地震动监测,必要时应对保护体进行受力状态分析和安全检查和验算。

6.3爆破冲击波的防治

1、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施工。

2、控制一次爆破规模,采分次爆破。每次爆破药量不应超过500kg。

3、加强封孔质量。

7防止物体打击及高空作业。

1、施工作业前,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进场安全培训,熟悉现场工作环境并在现场进行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

2、钻孔爆破作业前,除注意常规钻孔安全措施外,应首先清理边坡及其上部浮石,等排险工作完成后,经现场安全员、技术员同意后,方可施工。

3、在高边坡临空处应搭防护脚手架,并在作业点的上方打上锚杆,挂上缆绳。

4、所有高空作业人员,身体必须健康,并配戴安全带。

5、高空作业的下方严禁有人,以防作业器具下落。

6、放炮后,应先排险,后作业。排险顺序,自下而下。

1)、严格执行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排险必须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禁止由下而上排险,撬石的顺序应先撬顶部,后撬下部。

3)、排险人员必须站在险石上方或两侧的安全地点作业,不得站在险石下或险石可能涉及的范围内排险。要做到三看,看立脚(即站稳地势.不得站在滑石上),看退步,看出路:要先排除周围的活石。

4)、排险时,撬棍咀要插牢,撬棍头不得对准自己脸部,也不贴在腹部,以防止撬棍伤自己。下撬时应先清除周围的活石,事先轻轻试撬,不能猛撬。

5)、如需二人同时排除时,必须相互配合,两人的位置必须站稳,并做好各自的准备工作后,方可排险。

6)、排险时间应在工人休息或上班前进行。如果必须在工作时间内排险石,必须对险石可能涉及的范围做出明显的警示牌,禁止任何人进入危险区域,并在现场移交给下一班继续排险。

7)、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排险:

(1)防护用品穿戴不全或不符合要求。

(2)排险下方有人作业或设备、工具未撤出危险区。

(3)排险时,无人监护。

(4)存在瞎炮、盲炮或已装炸药的炮眼上方。

(5)对险石的情况不明或可能涉及的范围不明。

(6)工作场所光线不足或遇到大风、雷雨、雪的天气。

(7)存在滑坡、坍塌的可能,又没有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

8施工机械与设备

8.1钻孔设备

(1)空压机

WYL-6/7移动式空压机1台

(2)钻机

YT-20 型凿岩机2台

CLQ-90型液压钻机1台

8.2装载与运输设备

根据业主对石料的要求量和生产量组织相匹配的装运设备

8.3通讯设备

工地管理人员、爆破作业和警戒人员配备手机,便于及时指挥和联络。

8 劳动力组织与安排

8.1人员配置

(1)技术与管理人员2人;

(2)爆破作业人员4人;

(3)钻孔施工人员4人;

(4)机械维修人员1人。

8.2施工组织网络

施工管理机构系统图

项目负责人丁公堂

技术负责人:周改明安全负责人:吴培基

钻孔、爆破作业队

通用技术第三章《设计方案的制定教学设计》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 设计方案的制定 山东省高青一中吴润宗 【教材分析】 第三章是实践全过程的起始章,第一二章的知识点在这节将有具体的应用,同时,本 章也是后面几章知识的一个缩影,对整本教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设计的一般过程,我将前两节内容整合了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本节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一般的设计应遵从的程序,同时还应该通过这样一节课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通用技术课的吸引力。 2、由于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很难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全面感受到,所以我安排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方案的制定部分。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了解了技术及其性质、以及设计的原则等初步的设计思想, 不少学生也产生了设计自己的产品的想法,但是没有尝试到亲自设计的感觉,本节课一定 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亲自设计的成就感,从而促进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冲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 2、能就具体的设计任务进行方案设计 过程与方法:体验设计方案的过程,并将这个过程推广到所有技术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操作和周密思考的习惯,合理评价他人设计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性的构思设计方案 难点:1、如何更好地表达方案构思 2、在选择和评价方案构思时,如何体现出正确的思路 【教学思路】 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是设计的基础工作,是一个大 的工程,很难用一节课来完成。本着“在设计过程的教学中,不要机械理解过程”的思想, 本节选取了前两部分作为一节,目的不是让学生制作一个完整的作品,而是让学生体验设 计的完整思路,在实践中体验技术的设计工作是设计什么,如何设计的。

会议设计方案资料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方案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了数字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整合了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投票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在无线触摸屏操控下,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子系统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会议的智能化管理。 3.1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设备为本系统设计之灵魂,集中了灯光、机械、投影及视音频控制手段于一体,为使用者提供简单、直接的控制方案,令使用者能方便地掌握整个空间环境各设备的状态及功能。 整个系统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它以控制总线与各个设备相联接,接受操控者发出的控制要求,然后向各个延伸控制设备及被控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所有控制功能通过专用系统软件编程而成,具体控制可通过彩色液晶触摸屏或普通PC 机实现。其操作界面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设置得直观而易于理解(全中文、图形模块化)、操作。(如图1 所示) 控制效果:

?可根据需要控制各类视音频设备的操作(如播放、停止等简单功能及对设备进行设置等高级调整); ?可根据需要,通过对各类专业矩阵及相关设备的控制,完成各类 音/视/计算机信号的切换、调整信号通路; ?可通过音量控制盒完成对音量的控制; ?可对会议中心之白炽灯进行分路无级调光,也可对日光灯组进行开关控制; ?通过继电器控制器,完成对电动窗帘、电动屏幕的控制以及电磁锁的开关和通电单透玻璃的控制; ?中央控制设备可随不同需要而设计程序,如各种灯光模式,调光速率,口令保护使用权等,配合实际使用情况现场调整。更可按用户的特定需求,编写连动操作程序,只需一个指令便能完成多个动作。 ?通过RS485 接口,利用摄像头的云台,实现会议室的摄像头的变焦以及全方位的旋转,摄像头的视频信号通过音视频矩阵切换器切换输出到显示设备上。 ?通过温度卡配合温度探头可以测试室内的温度,并可实现在触摸屏上的切换显示。 3.2 音响扩声系统 多功能会议厅的音响效果需满足国家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标准。在建筑声学配合的基础上,一般还需要通过使用扩声设备进行音效补

会议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 1 设计原则 1.1 设计目标 为配合国际比赛交流,需要提供一套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以满足国际不同语言的新闻发布、会议需求。 1.2 设计原则 系统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的简捷性和适用性 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1.3 设计思想 建设先进的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数字同声传译系统,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增值业务,结构灵活、实用、、逐步升级、滚动发展。 具体说,整体方案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应设计功能完善、现代化的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能满足各种国际比赛的新闻发布、日常会议使用需要,并提高场地与设备的利用率。 (2)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应能和国际接轨;设备接口及采用制式应是国际统一标准。 (3)采用标准化设备可使系统功能组合灵活、利于个性化定制;同时,升级容易,不易浪费原始投资; (4)设备选型是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主要设备选用进口产品:应选用在国际、国内业界有口碑的、产品性价比高、可靠性高、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型号选择:功能适合、中高档次、性价比高、可靠性高的产品。

2 技术标准、规范及指标 2.1 技术标准及规范 整个系统的建设要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满足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标准及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9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8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 / J67-2001)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88)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及?RASTI?法》(GB/T 14476 -9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GBJ 76-84) 《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 18-2003) 《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 15508 -1995) 《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JGI/T 7-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98) 3 系统说明 3.1总体目标 系统应满足各种国际比赛的新闻发布、日常会议使用需要,具有良好的人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方案的制定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方案的制定 学习目标:懂得信息的作用,初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包括自己如何构思和如何利用激智法来组织讨论以集思广益。 学会徒手画简单的立体草图,能用草图将自己的设计构思表现出来。 恰当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 难点: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这一节分个部分,一是收集及处理信息;二是构思设计方案;三是用草图表达构思;四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我把第三用草图表达构思中连手绘画练习的基本方法提到前面,这便于教学的衔接更加紧凑。 这一节共个半课时,而今天这一课时是在徒手绘画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是讲如何进行方案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这两主题。 由于地质版教材对于构思设计方案的分析不够系统,我借用了江苏版教材中设计分析的这一部分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完整。 学生可以把实践认识提高到理论认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方案前对产品进行周详的设计分析的良好习惯。 培养设计分析中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学过了设计一般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等一些理论知识懂得一些初步的人机工程学。 并进行了一些感性的设计,如餐厅的设计,多功能鞋柜的设计,但是其设计的最终结果仍无法摆脱生活当中的直觉,尤其是对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 设计过程中主次不分,思绪混乱,条理不清个性设计表现不出。 教学资源:多媒体(实物投影机)纸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几个步骤,多媒体展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 在学生感慨之余点明设计关键。 上节课我们已明确了设计的课题是《制作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按设计一般过程的步骤,今天我们进行第二步制定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字幕打出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定二新课讲解(一)收集及处理信息教师当我们明确课题后,我们就必须有针对有目的的去收集相关的信息。 在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功能齐全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只有一些功能简单的笔筒书立书架或文具盒。 我们如何把这些现有的合理组合成一件多功能学习用品盒。 多媒体展示各类笔筒书架文具盒,然后以动画的形式合成多功能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作品:桥模组长:吴** 组员:杨**、洪**、陈** 一. 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 今年8月台风莫拉克伤台,让整个南台湾泡在水里,造成50年最重最惨烈的水灾,我 们目睹了高屏溪暴涨的湍急溪水将双园大桥冲断,滚滚溪水声势惊人; 还有去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灾区变成了废墟,让许多灾民流离失所,我组组员为这场面所震惊,在这危急关头许多桥梁被毁,导致交通运输不畅而使救灾延迟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损失,经研究决定寻找方法克服这一困难,针对桥的稳固性进行设计改进。 二. 方案的构思及方法 对于我组所确定的项目一一桥模,我组针对提高桥梁的稳固性进行了讨论,共提出了三种建议方案: 1.增加桥墩的数量(由蜈蚣的百足、舞龙阵中得到的灵感),分担桥重,使桥面各 处受力不超过限度,导致桥面断裂。 2.扩大桥墩的体积,实质是扩大桥墩的支撑面积,以提高稳度 3.将桥墩改造成类似三角形状,上窄下宽(来源于数学中三角形具有稳固性的想法)但通过分析, ①?中增加桥墩的数量会促使材料消耗量增大。 ②. 中扩大桥墩体积势必会使桥墩阻挡流水的面积增大,造成桥墩对流水的阻力 增大,即桥墩受到流水的冲力增大,容易冲垮大桥。 ③. 中桥墩与桥面的接触面积小,桥面受到压强大,有断裂的可能。 接着,由生活中的一种便携式小凳(支撑架为X型的,如图)得到启发,由联想法,

左视图 吴 陈 決 極 俯视图 四?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所需工具:木锯,铅笔,钢尺,锤子,锉刀。 所需材料:木条,钉子若干,钓鱼用的塑料线大约 制作步骤: 1. 画出设计图,并绘制三视图; 2. 根据设计图,确定各部分选材及其所需加工工具; 3. 在木条上画出需要加工的部位; 4. 利用工具进行加工,并用锉刀磨平加工部位,使衔接部位更紧密 5. 按设计图用钉子进行拼接或加固; 6. 审查,完成 将小凳的凳面当做桥面, X 型支撑架作为桥墩。 就此,我组又结合前面三种建议方案提出以下想法: 1. 利用斜拉桥的原理,解决桥面受力问题,并且可以节约材料。 2. 减小流水对桥墩作用力面积。 3. 将桥面的支撑点下移,放在“三角形”的两腰。 综上,并经过些许修改,我们确定了此次桥模设计及制作的方案。 设计要求: 1. 考虑实际,针对实际中稳固性的增加; 2. 现实中的实用性。 3. 节约材料 4. 美观 设计图样的绘制 桥模设计图 5m

现代化智能会议系统方案设计

现代化智能会议系统方案设计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多功能会议室除了要满足传统简单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的优美音质、清晰的图像演示。它由大屏幕显示、多媒体音视频信号源、音响、切换和中央集成控制几大部分组成,选取具备先进功能的DVD和录像机以及实物和图文传送器,通过大屏幕投影机还原其图像,通过中央集成控制设备,控制室内所有影音设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备、信号切换、灯光、屏幕升降、音量调节等等功能,大大提高会议的工作效率和简化复杂的操作,能适合所有人士使用而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2、系统设计功能 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A、可以便捷上网,调用资料 B、可以随意切换音视频源 C、高品质音响还原,确保语音质量 D、数字会议系统控制会议发言 E、投影系统进行大屏幕显示 F、远程会议系统进行异地内外部演示与会议 G、中控系统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3、系统设计方案 音视美(MCCS)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了数字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整合了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投票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在无线触摸屏操控下,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子系统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会议的智能化管理。 3.1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设备为本系统设计之灵魂,集中了灯光、机械、投影及视音频控制手段于一体,为使用者提供简单、直接的控制方案,令使用者能方便地掌握整个空间环境各设备的状态及功能。 整个系统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它以控制总线与各个设备相联接,接受操控者发出的控制要

大会议室音频系统设计方案要点

第一章系统综述 1.1编制依据: 新世界武汉培训部多媒体教学及会议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参数,应能够达到“国际水平”,具备国内一流水平。主要设备配置方案,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做到:功能齐全、配置合理、技术先进、操作方便,设计人须负责音箱吊架的设计制造及安装。 语言会议模式:要求有很高的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语言清晰度。 1.2设计依据 本设计方案按照业主要求和国家相关视音频标准作为设计依据: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15381-94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IEC914 《Electrical and audio requirements of the conference system》 GB 14948-94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PHILIPS LTD. Digital Congress Network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ng manual》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WH01-93 《会议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YJ25-86 《厅堂会议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J118-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23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联优选配接值》 GB/T14197-94 《声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4197-95 《视听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5859-1995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联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4959-95 《厅堂扩音特性测量方法》 WH01-93 《歌舞厅扩音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B12060-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数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专业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办公楼会议系统,主要由以下会议室多功能厅组成: 会议室,主要能够实现各方代表大会、日常会议、学术交流等功能。 1.2项目要求 会议室建设项目建设,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视频会议、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会议室,确保会议室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系统要做到可方便快捷的管理所有视频、音频系统; 2.提高投影显示效果使用DLP高清工程投影机,具有对比度高、图像清晰度好、画面均匀、色彩锐利、寿命长,画面质量稳定等; 3.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 4.设计集中控制系统,使整套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 5.满足召开视频会议、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等要求; 6.满足高清信号传输、视频终端信号接入及信号显示的需要。 7.满足会议室讨论等的需要; 第二章总体设计 2.1项目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会议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会议系统的需求。先进的数字化的模块化的音视频会议系统顺应会议发展潮流,它克服了传统会议系统的不足,并以优异的性能使其在众多的国际会议和高层会谈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可视化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的主要交流场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项目的概况和设计需求,在系统设计中我公司着重考虑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使扩声系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设备的选用、系统的设计思路超前,各扩声系统设计指标满足且超过现有的国家有关标准。同时,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无疑是最重要的。若抛弃可靠性,一味追求设备高档性,则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在考虑整个系统的设计时,我们参考了许多会议室的设计, 用以作为本会议室系统的设计基石。

多功能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多功能会议系统 设 计 方 案

一、会议系统设计标准 (2) 1.1 会议系统设计原则 (2) 1.2 会议系统设计依据 (3) 1.3 会议系统设计要求 (4) 二、多功能会议系统工程简述 (6) 三、多功能会议系统 (7) 3.1 会议扩声系统 (7) 3.2 会议讨论系统 (10) 3.3 灯光系统 (12) 四、施工支持及售后服务 (14) 4.1 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14) 4.2 工程施工进度表 (15) 4.3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5) 4.4 工程验收及交付使用 (15) 4.5 售后服务体系 (16) 附件1、设备预算清单 附件2、工程施工图纸 附件3、产品图片

一、会议系统设计标准 1.1 会议系统设计原则 现代化的多功能音视频会议室涵盖了多功能会议室、学术交流会议厅、多功能国际会议厅、现代化培训室等的功能,是要求较高、较完善的厅堂功能,所以数字会议系统、音频扩声系统、视频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会议灯光系统、会议机械系统等在此类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重要。根据本项目各会议室实际使用的需要,我们根据以下要求进行总体设计: ◇先进型原则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使会议系统能体现当今多功能会议系统技术的最新水,为保证系统能够保持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及系统互联的互操作性,在系统设计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安全可靠性原则 设计方案要求将人机安全、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等可靠性要点,作为系统建设方案的首要设计原则,以保证系统在运行期间,为用户执行安全防范和服务质量管理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手段,为用户降低系统运行方面的人工和资金成本。 ◇经济及实用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功能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把满足经济性考虑,采用先进管理的模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 ◇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 设备选型的时候带预见性,确保设备的可扩充性、可维护性。设备,特被是中控设备,须预留编程接口和扩充接口,以备日后扩充升级使用。 ◇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满足需方的需求,尽量选用国产先进型设备,以保证会议室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跟先进性。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设计

视频会议室系统技术方案 2020年7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综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依据 (4) 1.3功能需求 (5) 1.4设计原则 (6) 1.4.1、稳定性、可靠性原则 (6) 1.4.2、先进性、易操作性原则 (7) 1.4.3、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原则 (7) 第二章功能设计说明 (9) 2.1设计概述 (9) 2.2系统功能分析 (9) 2.2.1领导会议室 (9) 2.2.2大会议室 (10) 第三章系统设计分析 (11) 3.1领导会议室 (11) 3.1.1系统概述 (11) 3.1.2系统功能要求 (11) 3.1.3设备的选型原则 (12) 3.1.4扬声器布置方式 (12) 3.2分会场大会议室 (13) 3.2.1系统概述 (13) 3.2.2系统功能要求 (13) 3.3.3系统选型原则 (14) 3.2.4扬声器布置方式 (14) 第四章灯光设计规及建议 (15)

4.1会议室照度 (15) 4.2会议室布局 (15) 4.3色温的概念 (15) 第五章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7) 5.1音频设备 (17) 5.2视频设备 (23) 5.3集中控制设备 (26) 5.4ISC一体化中心 (29)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三者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呈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加速推进,信息化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因此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为各企业单位带来了交流沟通环境和便捷的操作环境,为此视频多媒体会议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模块化,大规模集成化系统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未来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智能设施,也会陆续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贵公司信息化会议系统也不例外。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贵公司所提出来的应用需求,再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进行的。 1.2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339-2003)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8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GB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通用技术设计题汇总(含答案)

通用技术设计题汇总(含答案) 设计题汇总(一) 1.下雨天同学们带雨具到教室,但没有地方放,请你设计一个“雨具架”用于放雨伞。 要求:(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2)便于摆放在教室中(3)价格低廉 设计内容:⑴用草图及文字说明设计方案 ⑵说明选用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 ⑶说明作品的特点 答:全不锈钢制作不生锈,下置集水盘,四个脚保持一定的支撑面以 提高稳定性,用焊接方式连接,简单且牢固可靠,外形简洁、美观漂 亮,结构紧凑,占地小。 2.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请结合你在学校所使用的课桌发现的缺陷和 不足,根据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原则,为学校 设计一张更适合高中生使用的课桌。 (1)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 (2)根据你发现和明确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要求 (3)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4)请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思出一个方案。并用草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你的方案 答:①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②提出你的设计要求 A.功能要求:具备基本的功能,同时具备桌脚可升降、桌面可倾斜(符合人体工程学)、空间拓展可存放更多书本的功能等等; B.技术要求:课桌基本高度适当、木料材质表面处理工艺等等; C.外观要求:大方、明快等等; D.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等等; E.成本要求:200元人民币以内等等; F.其他方面的要求。 ③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产品设计三要素分析考虑的因素 人(高中生)学习任务重经久耐用、利于高效学习 处于生长发育期 高度适中或可升降调节、桌面可倾斜避免脊 柱生长不良(生理上考虑) 明快、大方(心理上考虑) 安全意识弱各零部件不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物(课桌)功能基本功能、附加功能等 材料木质、塑料、合金等 造型形状传统、色彩柔和、质地细腻或其他,等 环境(教室)适应性摆放稳定、体积适中等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生设计作品图文材料

附件2 2014年海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生设计作品图文材料 一、基本情况 作品名称:竹刻大佛笔筒 设计人员:林秋伶 学校班级:海南华侨中学高二( 16 )班 设计时间:2014年8月 指导教师:徐道安 二、作品简介 作品功能: 竹刻大佛笔筒属于竹雕竹刻工艺品。是将毛竹截成竹筒,做笔筒的筒身。另将竹筒劈为竹片,再经刮青、打眼、雕刻、磨砂、胶合等工序,制成笔筒造型的工艺品。是一种具有竹子天然纹理,有特殊艺术效果的美观,实用工艺品。 笔筒的主要功能是收纳钢笔、毛笔、铅笔等用品,还有装饰功能。笔筒上的图案、字画是用刻刀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在处理好的竹筒上刻制而形成的一件艺术品。 作品图片: 竹刻大佛笔筒 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 三、设计报告

前言: 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设计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又是构思、分析和评估设计方案的一种方法。竹刻大佛笔筒的设计制作就是设计过程中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技术素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问题来源: 在我们读书人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吧:闲暇的时候,会对我们书桌上的笔筒欣赏一番,评论一番,这个时候,我就在想,要是用来收纳收纳钢笔、毛笔、铅笔等用品。还有装饰、欣赏功能的笔筒,该有多么好啊。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通用技术老师徐道安,徐老师指导我上网查资料,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找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具有装饰、欣赏功能的竹刻大佛笔筒。 设计要求: 以竹子为材料使用刨削对缝、胶合、车削;抛光、罩面工艺,其特征在于基材是用竹段劈成竹条,经对缝胶合拼成竹板,将竹板横截再对缝胶合成坯料,经车削成形、抛光、装配、罩面、打腊制度工艺品。 方案说明: 通过调查分析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1: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举例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举例 制作携带方便的小凳的设计方案: 设计问题的构思: 为小朋友们设计一种适合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使用并携带方便的小凳呢。便携式小凳的特点: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 5 元。 详细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 方案的比较与决策: 考虑到制作出来的小凳要适合批量生产,选择了以五夹板为制作材料的五个方案。又根据设计要求对这五个方案进行了再次筛选,最后选中了三个方案。

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以后,依据一定的原则,再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测试、评估及优化: 主要考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及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对三种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三个方案评估如下。 经过测试和评估,对照设计要求,在使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中C3是较理想的设计方案。 C3的设计三视图。 根据绘制的加工图样进行了产品原型的制作。在经过锯、削、刨、磨和装配等几道工序之后,设计制作出生产C3方案的产品原型的过程图。

便携式小板凳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本产品是一款专门为小朋友外出活动设计的便携式小凳。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拆卸、组装的方法简单。 产品构成:中空式凳面,凳脚板( 两块) 。 技术指标: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质量:350g。 凳面面积:432cm2。 使用方法:先将两块凳脚板从凳面中取出,然后对准插缝, 将它们插接起来,再将插接好的凳脚板插入凳面的槽缝中,并用手或其他物体使凳脚板与凳面完全贴紧。 注意事项:(1) 使用完毕后, 要及时拆卸,将凳脚板放回中空的盒式凳面内。 (2) 勿将过重的物体(大于42kg) 放置在小凳上,以免凳面弯曲变形。 (3) 避免小凳长时间日晒雨淋, 以防材料爆裂或受潮。? 适用范围:5~9 岁的儿童。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筷子的改造设计方案 问题来源: 筷子是中国人传统的餐具,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随着生活节奏的 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常会在饭店就餐, 而筷子的卫生却令人担忧, 据 统计,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就餐就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许多饭店消毒工作做的不好,甚至不做,因而我想对筷子进行改造。 问题的价值:为了降低成本, 只在筷子的头上进行改造, 筷子头采用环保的木质 材料,经过多方调查,成本在商家的可接受范围内,且简单操作易行。 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 节约商家的人工成本,简单操作易行, 也给食客带来良好的加餐心情, 能为商家 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不利条件:筷子头采用一次性的木质材料,浪费,不环保。 调查问卷 大家好! 我是高一 7 班的一名学生。为了大家的健康,要对筷子进行合理的改造,想征求大家 的意见。特列出以下各题,请您在认可的方案后面打V 。 1、 筷子的材料 木质 ( ) 合金( ) 竹子( ) 其他( ) 2、 筷子的重量 3 、 50 克( ) 100 筷子的价格 克( ) 150 克( ) 150 克以上( ) 4 、 5 元( ) 10 筷子头的价格 元( ) 15 元( ) 15 元以上( ) 5 、 0.5 元( ) 1 筷子 头的材质 元( ) 1.5 元( ) 1.5 元以上( ) 5 、 木质 ( ) 其他特殊的要求: 合金( ) 竹子( ) 其他( ) 设计分析 民以食为天, 筷子是我们中国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一项, 吃进嘴里的东西容不得丝毫的 大意, 但节约能源也不能忽视, 因为我们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 在筷子头的选择上要 想好什么样的材料, 因为它是一次性的, 需要更换。 如果用一次性木质的筷子头对人体安全 比较好, 但不够环保, 如果选用其他的材质来做一次性的筷子头, 该选用哪种既对人体无伤 害、成本低又环保呢? 方案构思 上面的筷子保持原有的样子, 但材质一定要好, 在筷子与头的交界处用合金做一个套子, (因 为合金不易变形) 。使用时只是更换筷子头,更换筷子头的时候只要把筷子头套入这个合金 的套子中, 拧几圈就行, 已不松动, 能方便食客就餐就好。 筷子头目前建议使用价格低廉的, 容易生长的木质,如:梧桐树、杨树等作为材料,千万不要在筷子头上刷任何涂料,且筷子 头一定要密封好,以防外界灰尘细菌污染。

无纸化办公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XXX无纸会议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系统简介 2.1 XXX无纸化会议系统特点 2.2 软件功能介绍 2.2.1 会议资料上传管理 2.2.2 会议资料浏览管理 2.2.3 桌面共享管理 2.2.4 其它功能 第三部分XXX硬件配置 3.1 客户端配置 3.2 服务器配置 3.3 工业电脑和商用电脑的区别 3.4 使用键盘和触摸屏的区别 3.5 实际视频图像的播放与控制 3.6 系统流程图

第一部前言 XXX无纸化会议系统是一个基于客户--服务器的会议室文件分配与共享软件,他具有灵活性、稳定性、高度安全性和可扩充性,以工作流技术为中心,为会议系统提供了规范、完整的文件分配和共享,自动化处理和无纸化会议。 本软件设计标准基于用户的最终目标,本软件的设计遵循如下设计标准: 1 安全可靠性原则:本软件将承担实时性、安全性较高的电子信息文件的分配与共享业务,要求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具备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在系统的设计上,采用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结合的解决方案。 2 规范性原则:遵循各级政府机关的办公规范,统一的国家规范公文格式及严格的事务流程。 3 先进性原则:本软件采用的技术,将在相当的时间内保障技术的发展能力,具有良好便捷的升级能力,选用的硬件设备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应用软件均具有先进性及成熟的技术与产品。 4 开放性原则:本软件的发展将是连续的,系统将提供开放的接口设计,保障系统的平滑连续性扩展。 5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分步实现,并保证系统的统一性。 6 扩展性:本次设计提供系统扩展性确保未来系统扩展及二次开发,以适会议室文件分配与共享流程的变化与进展。

通用技术作品收纳盒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 1. 能放入5寸照片(13.7cm×8.7cm)、美观大方、形式多样、色彩丰富。 设计分析 1.以木条为基本支架。用彩色卡纸包装外部加以装饰,避免颜色单调。 2. 外形为矩形,稳定而又简洁大方。 3. 为保证框架稳定,支架启用三角形木块与外框相连成三角支撑架。草图 设计原则 遵循了道德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有效的利用了三角形稳定原理使相框简易实用。 工具和材料 木条,彩色卡纸,包装纸,502胶水,小刀,硬纸板,硬塑料。 制作步骤 1. 用彩色卡纸包住木条。 2. 用502胶水粘合成矩形。 3. 用小刀进行修饰。 4. 将硬塑料卡镶入。 5. 最后用硬纸板做成三角形支架,安置板后。 材料成本估算 木条及木块1元彩色卡纸1元502胶水1元包装纸1元硬塑料1元

总计5元在设计的过程中,从另一角度观察,不仅可以达到“一石三鸟”的功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殊是当今的社会,面对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若要想成为一个不被社会淘汰的获胜者,其本身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而创新能力在其综合能力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比如:美国陆军首创的“5W-2H”提问法,其对全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其本质就是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几个方面发问而启迪思路的一种创新激智法;更有赫赫有名的“头脑风暴法”,它不仅可使每个人发挥其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多人相互激励,产生更多的新奇性想法,更可以摆脱思想束缚,有助于新奇想法的出现等等。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当学生亲自参与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时,这本身也是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在设计过程,他们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评价,以及他们之间思维沟通,交流,很有可能诞生诸多具有创新想法的方案,尽管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想法,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就会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事情里面发现这么一个常见的道理,就是某一时间段的想法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例如:在一千多年以前,人类把使人“飞上天”看成是一个神话,谁又会想到,人类一千多年以后却依靠飞机,宇宙飞船等等而“飞上天”?在设计方案的过程的时侯,不仅可以把方案的制定的全过程寓于整个实践活动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回过头来一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两篇范文

技术设计是根据已经得到批准的初步设计而编制的更精确、更完备、更具体的文件和图纸。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一 拉罐台灯 制作材料: 易拉罐空罐2个、小开关1个、5V电珠1只、电线、百得胶或502胶水、焊锡、电池。 制作方法: 1、把两个易拉罐分别剪下底座其中一个四周须留出10毫米的边。 2、将一个不留边料的底座在中心处开一个直径5毫米的圆孔,再在离圆孔10毫米处开一个4×7(毫米)的开关安装孔,接着在底座的周边剪出四个等距离的销舌。再将另一个有置之度外工座的周边剪成三点波型灯脚,然后将底座凸起部队发按照另一个底座上销舌的相廉洁奉公闰置,用锉刀锉出四个销孔。 3、将易拉罐剪开、展平。剪取15×100(毫米)一块弯折成灯座接缝处用百得胶胶牢,灯座的上下方分别钻出直径8毫米和5毫米的圆孔。 4、剪取易拉罐铝片55×20(毫米)一块,弯卷成直径为5毫米的空心圆柱。 5、取易拉罐铝片,再取铝片剪成灯罩固定架2片,弯折后用百得胶胶在灯座的内侧。 6、将空心圆柱下部插入部分反面剪四刀,然后向外析90度并涂上胶水胶牢。圆柱的上部绕上一圈透明胶水纸,套上灯座,四周涂上胶水加固。灯座上方的圆孔里旋入焊上电线的小电珠,电线穿过空心圆柱至上底座穿出。在上底座的方孔里用百得胶将小开关胶牢,再将7号电池捆绑好安置在下底座内,然后用电线将整个电路连接好,最后将上底座销舌插入下底座的销孔里,弯折销舌,使上下底座联结。这样,一盏台灯就做成了。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二 K二* D组 作品桥模 组长**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4.14 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主要设备采用数字化集成方案,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 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演出、宴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摄像系统、信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具备适应多模式多变化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 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统安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力。 二、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12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GB / T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0204-1999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投标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 三、AV系统工程范围 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

通用技术设计题汇总

通用技术设计题汇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设计题汇总 1.下雨天同学们带雨具到教室,但没有地方放,请你设计一个“雨具架”用于放雨伞。 要求:(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2)便于摆放在教室中(3)价 格低廉 设计内容:⑴用草图及文字说明设计方案 ⑵说明选用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 ⑶说明作品的特点 答:全不锈钢制作不生锈,下置集水盘,四个脚保持一定的支撑面以提高 稳定性,用焊接方式连接,简单且牢固可靠,外形简洁、美观漂亮,结构紧凑,占地小。 2.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请结合你在学校所使用的课桌发现的缺陷和不足,根据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原则,为学校设计一张更适合高中生使用的课桌。(1)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 (2)根据你发现和明确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要求 (3)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4)请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思出一个方案。并用草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你的方案 答:①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②提出你的设计要求 A.功能要求:具备基本的功能,同时具备桌脚可升降、桌面可倾斜(符合人体工程学)、空间拓展可存放更多书本的功能等等; B.技术要求:课桌基本高度适当、木料材质表面处理工艺等等; C.外观要求:大方、明快等等; D.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等等; E.成本要求:200元人民币以内等等; F.其他方面的要求。 ③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产品设计三要素分析考虑的因素 人(高中生)学习任务重经久耐用、利于高效学习 处于生长发育期 高度适中或可升降调节、桌面可倾斜避 免脊柱生长不良(生理上考虑) 明快、大方(心理上考虑) 安全意识弱各零部件不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物(课桌)功能基本功能、附加功能等 材料木质、塑料、合金等 造型 形状传统、色彩柔和、质地细腻或其 他,等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 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K二* D组 作品:桥模 组长:吴** 组员:杨**、洪**、陈** 一.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 今年8月台风莫拉克伤台,让整个南台湾泡在水里,造成50年最重最惨烈的水灾,我们目睹了高屏溪暴涨的湍急溪水将双园大桥冲断,滚滚溪水声势 惊人; 还有去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灾区变成了废墟,让许多灾民流离失所,我组组员为这场面所震惊,在这危急关头许多桥梁被毁,导致交通运输不畅而使救灾延迟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损失,经研究决定寻找方法克服这一困难,针对桥的稳固性进行设计改进。 二.方案的构思及方法 对于我组所确定的项目——桥模,我组针对提高桥梁的稳固性进行了讨论,共提出了三种建议方案:

1.增加桥墩的数量(由蜈蚣的百足、舞龙阵中得到的灵感),分担桥重, 使桥面各处受力不超过限度,导致桥面断裂。 2.扩大桥墩的体积,实质是扩大桥墩的支撑面积,以提高稳度 3.将桥墩改造成类似三角形状,上窄下宽(来源于数学中三角形具有稳 固性的想法) 但通过分析, ①.中增加桥墩的数量会促使材料消耗量增大。 ②.中扩大桥墩体积势必会使桥墩阻挡流水的面积增大,造成桥墩对 流水的阻力增大,即桥墩受到流水的冲力增大,容易冲垮大桥。 ③.中桥墩与桥面的接触面积小,桥面受到压强大,有断裂的可能。 接着,由生活中的一种便携式小凳(支撑架为X型的,如图)得到启 发,由联想法, 将小凳的凳面当做桥面,X型支撑架作为桥墩。 就此,我组又结合前面三种建议方案提出以下想法: 1.利用斜拉桥的原理,解决桥面受力问题,并且可以节约材料。 2.减小流水对桥墩作用力面积。 3.将桥面的支撑点下移,放在“三角形”的两腰。 综上,并经过些许修改,我们确定了此次桥模设计及制作的方案。 设计要求: 1.考虑实际,针对实际中稳固性的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