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使用指引

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使用指引

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使用指引
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使用指引

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使用指南

工作场所警示标识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促进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一)警示标识设置的范围、形式和要求

1.常见的警示标识形式

图形标识

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

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

标识。

图形标识可与相应的警示语句配合使用。图形、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警示线

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见附录B。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

警示语句

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2.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设置要求

(1)作业场所:有毒物品和其他职业病危害。

(2)设备: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3)产品包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产品包装要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简明中文警示说明。

(4)贮存场所。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警示标识设置位置的一般性要求

警示图形、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或作

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在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告知卡》。

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 处。

4.警示标识的设置高度一般性要求

除警示线外,警示标识设置的高度,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警示标识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警示标识的设置高度视具体情况确定。

警示标识颜色表示的意思

红色–表示禁止和阻止的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6.厂区或者生产车间职业卫生宣传栏设置要求

设在厂区或者车间内人员活动频繁的场所如工厂大门口处、车间中央等,内容灵活且具有针对性,经常更新。如针对女性比较多的企业,可以张贴“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不能从事哪些工作?”、“待孕的女性不能从事哪些工作?”,在接触铅比较多的企业可以张贴“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毒害”、“如何预防铅中毒”等等。宣传栏面积要求2m2以上。

7.生产车间或者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设置要求

若工作场所存在高毒物品或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重

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系物、铅、正己烷、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粉尘、噪声、高温、电离辐射等的场所需要张贴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张贴位置应位于车间中央醒目位置,张贴密度以1张/100m2或者1张/20人为宜。若在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上标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及超标情况则更佳。如在主要接触铅的车间中央张贴下列职业病危害告知卡(50cm×43cm):

8.劳动者作业地点警示标识设置要求

劳动者作业地点的警示标识分为图形警示标识和警示语句(见附录: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及警示语句大全)。

图形标识分为警告标识、指令标识、禁止标识和提示标识。

例如在粉尘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告标识和“戴防尘口罩”指令标识;噪声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指令标识;高温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高温”警告标识;危险品仓库、高毒物品使用场所及有可能导致泄漏事件的区域应使用禁止性标识、警示线,设置泄险区等等。

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警示语句,也可自己编写实用性强的警示语句。警示语句宜与相应图形标识配合使用,使作业工人易读易懂。

图形警示标识、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

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工人视线容易触及的地方,高度与视线大致平行或略高),如工作设备上、按钮旁、门口等。数量要求每个岗位均有。警示线设在需要的区域。

图形警示标识图形尺寸大小可根据作业工人工作时活动范围决定,活动范围大应使用尺寸较大的图形警示标识,活动范围小的使用尺寸较小的警示标识。

以上设计的警示标识系统均采用背面有不干胶的高级防水纸制造而成,便于携带和张贴。

9.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设置要求

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根据需要,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警告标识,“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注意通风”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提示标识。

依据《高毒物品目录》,在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告知卡》。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 处。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应急撤离通道设置紧急出口提示标识。在泄险区启用时,设置“禁止入内”、“禁止停留”警示标识,并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者维修、检

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禁止启动”或“禁止入内”警示标识,可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

10.有毒物品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根据实际需要,由各类图形标识和文字组合成《有毒物品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是针对某—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告知卡》设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

11.高温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在宣传栏上设立“高温对人体有那些危害”、“如何预防高温中暑”等高温危害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在车间中央醒目位置张贴下“高温”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见附录: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在工作岗位处设立如下匹配的警示语句及警示图形:

12.噪声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在宣传栏上设立“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必须戴护耳器?”等噪声危害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在车间中央醒目位置张贴下“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见附录: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在车间噪声作业岗位处同时设置1、噪声有害;2、戴护

耳器。

13.粉尘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在宣传栏上设立“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哪些人容易罹患矽肺?”等噪声危害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在车间中央醒目位置张贴下“粉尘”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见附录: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在工作岗位处设立如下匹配的警示语句及警示图形:

14.有机溶剂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在宣传栏上设立“XX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XX中毒?”、“XX如何进入我们的身体?”等相关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危害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在车间中央醒目位置张贴下“XX”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见附录: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在工作岗位处选用如下匹配的警示语句及警示图形,还可用警示标识形式告知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

15.灼伤和腐蚀的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当作业现场存在具有灼伤及腐蚀作用的酸碱类物质的时候应在作业现场设立以下警示语句及警示图形。

16.放射性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放射危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须在职业病危害宣传栏中向相关作业人员宣传其致癌性,并指导其如何避免放射危害的内容。

在车间中央醒目位置张贴下“电离辐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见附录: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在工作岗位处使用如下警示语句及警示图形:

17.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常见的高毒物品主要是指《高毒物品目录》所列的56

种化学物质: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氨、苯、苯胺、丙烯酰胺、丙烯腈、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二甲基苯胺、二硫化碳、二氯代乙炔、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二硝基(甲)苯、二氧化(一)氮、二异氰酸甲苯酯(TDI)、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汞、碳酰氯、黄磷、甲(基)肼、甲醛、焦炉逸散物、肼、联氨、可溶性镍化物、磷化氢;膦、硫化氢、硫酸二甲酯、氯化汞、氯化萘、氯甲基醚、氯、氯气、氯乙烯、乙烯基氯、锰化合物(锰尘、锰烟)、镍与难溶性镍化物、铍及其化合物、偏二甲基肼、铅尘/烟、、氰化氢、氰化物、三硝基甲苯、砷化(三)氢、胂、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石棉总尘/纤维、铊及其可溶化合物、(四)羰基镍、锑及其化合物、五氧化二钒烟尘、硝基苯、一氧化碳(非高原)。

高毒物品常常引起急性中毒事故或者具有严重的慢性

毒性,用人单位需要特别注意利用宣传栏加强相关毒物毒性及预防知识的宣传。

高毒物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具体设立可参考附录的设计式样。

高毒物品还应在操作岗位处设立相应的警示语句及警

示图形,可引起急性毒性的高毒物质尚应设立警示线及应急撤离通道。

18.密闭空间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密闭空间(confined 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应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所存在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急救知识,告知作业人员进入密闭空间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所戴的防护器材及加强通风等要求。

19.高危工作场所警示标识要求

高危作业场所是指那些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作业,因此在高危作业场所应用相应的警示标识对于减少相应的安全

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高危作业场所的警示标识一定要告知作业人员高危作业场所或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可能发生哪些伤害,以及如何防范和施救,用图示的办法正确使用生产设备、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禁止性警示标识禁止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并告知发现危急征兆时候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二)常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1.矿山开采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粉尘:采掘、运输及提升等各生产过程中均能产生粉尘。根据不同性质的矿山,粉尘性质不一样。

噪声:采掘、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破碎等

生产过程中均可能存在。

振动:产生振动的常用工具有凿岩机、气锤等、砂轮机、抛光机、电锯等、风钻、手摇钻、钻孔机等。

高温、高湿: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达85%以上,通风又不畅,就形在成湿热环境。

电离辐射:含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机械,如核子秤运输皮带;井下放射性氡及其子体。

化学毒物:井下存在的硫化氢和放炮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根据矿山的性质存在的化学毒物如铅、锌、锰及其化合物等。

生物因素: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各种细菌、霉菌和真菌,人体寄生虫等。

可导致的职业病:矽肺、手臂振动病、噪声聋、硫化氢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二硫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2. 陶瓷制造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粉尘: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英、长石——它们都是二氧化硅的不同形态。从矿石开采、粉碎、碾磨、原料运输、储藏,到陶瓷制造中的混料等工序,工人都会接触二氧化硅粉尘。陶瓷产品烧制好后,切边、抛光、打磨的工序也会产生二氧化硅粉尘。因此,如果不做好防尘措施,长期接触者容易患上尘肺病。

噪声:在陶瓷原料开采时的爆破,陶瓷制造中的混料、

成型,产品处理过程中的切边、抛光、打磨等工序中,都会产生噪声。长期处于噪音的环境中会使人烦躁不安,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噪声对人体伤害最明显的表现是听力损伤;同尘肺病一样,这是永久性的伤害。噪声还会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视觉、智力等。

高温:陶坯在窑炉里进行高温煅烧,炉温高达1100℃,因此陶瓷行业工人夏季多发中暑。如果车间里不通风,更易发生中暑。

中毒:陶坯做好后,在煅烧前还要上釉(也有经过煅烧后才上釉的)。陶釉的颜料中大都含铅、镉、镍、铬、铝、镁、铁、铜、钴、锰、锑等重金属化合物。在给陶坯上釉以及在釉粉的配料、混料、运输或储藏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这些重金属会随着釉粉通过口、鼻进入人体;在人体积聚过量,就会造成伤害。轻者引起超标,严重者还会导致中毒。

3.石材加工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粉尘:石材加工过程产生粉尘量受工艺与设备影响,但更值得注意用锯切割加工时,尽管水喷洒周可将粉尘吸落,但干燥后刮风时便又扬起,造成二次粉尘污染,其危害性更大。实际上,二次粉尘产生后,很少有企业采用更大规模有效湿式降尘,无法避免由二次粉尘污染带来危害。因此,如果不做好防尘措施,长期接触者容易患上矽肺病。

噪声。噪声是一个看不见杀手,在石材加工过程很容易被人所忽视。随着受害者听力下降及相关疾病显现,其危害才逐渐暴露出来,严重的会造成噪声聋。

4.水泥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粉尘:水泥生产企业工人易患矽肺病,矽肺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由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种疾病。因为水泥生产行业的特殊性,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粉煤灰、煤渣、矿粉、石子粉、石膏等原料,在此过程中,工人易吸入各种粉尘,从而患上矽肺病。

噪声:主要来源于所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如破碎机、球磨机、干燥机、包装机等所发出的机械性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高温:水泥企业主要为回转窑的高温辐射危害,此环境中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靠出汗,汗液蒸发散热,如通风不良,机体蒸发散热困难,就可能发生人体蓄热和水盐代谢紊乱现象。

5. 家具制造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家具制造行业中的锯木、刨木、装配、喷漆等工序均存在着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木尘:在锯木、刨木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的木尘,吸入粉尘后,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长期吸入可致慢性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

有机溶剂:在家具制造中使用大量的胶合板或某些涂料,常温下就有甲醛、酚类等气体逸散,工人接触可引起眼、鼻、咽喉等刺激症状。在油漆或喷油作业中所使用的稀释剂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其中以苯的毒性最大。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苯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麻痹为特征的全身性症状,慢性苯中毒者,主要是造血系统受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白血病。

噪声:在锯、刨木材时可产生高强度的噪声而影响工人的听觉器官。

6.电子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铅:锡炉(包括“波峰焊)、手工锡焊所使用的锡块和锡线是一种含铅40%的合金,而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职业性危害主要以慢性铅中毒为主。早期可出现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严重者可出现腹隐痛、神经衰弱综合症。随着病程进展,可累及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以及肾脏受损。

有机溶剂:生产中使用的松香、元件清洁剂、胶水、颜

料等均含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正己烷及各种酯类化合物等。苯类化合物、三氯乙烯、正己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物理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调频测试等工序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对接触者的健康可产生损害。

其它有害因素:高温、粉尘、净化车间空气污染、流水线作业的心理紧张、超微作业视觉疲劳以及持续不良操作体位等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7. 制鞋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制鞋行业工种繁多,工人在胶合和清洁鞋面时均使用多种溶剂,因不注意卫生防护而发生苯中毒及“制鞋匠麻痹症”等事件而引起广泛的关注。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制鞋过程中使用的胶粘合剂多以苯作为溶剂溶解氯丁胶而制成的。苯是一种致癌物,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接触者除可引起头晕、失眠、乏力等神经衰弱症状外,最主要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晚期可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者可引起白血病。“制鞋匠麻痹症”是工人接触正己烷而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麻痹程度表现轻重不一。

此外,楦鞋整修过程产生的噪声,以及皮革、布匹在裁剪、磨光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工人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8.冶金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化学性毒物:混铁炉出铁水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少量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气体;铁水预处理过程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锰等气体;水处理工序应用含氯气、次氯酸钠成分的灭藻剂,可接触氯气;空压机站和锅炉房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

粉尘:原料配送可产生各种原料尘,出铁水时产生大量的氧化铁烟尘。吹喷各种造渣粉剂过程可产生氧化铁、造渣剂和耐火材料的粉尘。炼钢过程可产生大量以氧化铁成分为主的粉尘。钢包拆包、修炉过程可产生耐火材料粉尘。化验室在制样分析过程中可接触砂轮粉尘。

物理因素:原料配送可产生噪声和振动。出铁水和铁水预处理过程中产生高温和热辐射。炼钢的各种炉体、煤炭加压机、鼓风机等设备在运转中产生高强度的噪声和振动;各种炉体和钢包运输中均产生高温和辐射热;电弧炼钢除产生高温和辐射热外,还产生电磁辐射、紫外辐射等。钢水在转运和铸造过程可产生高温、热辐射和噪声。钢水液面检测和控制可使用放射源而产生电离辐射。化验室在制样分析过程中可接触电离辐射。供配电系统存在工频电场,空压机站和锅炉房存在高温和噪声。制氧站存在噪声、高温和振动。

炼钢工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是尘肺病、中暑和职业性噪声聋等。

9.五金机械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五金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最常见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作业可造成听力下降,并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部分企业使用三氯乙烯清洗工件表面以达到脱脂、去油污目的。接触者急性中毒可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敏感者在初次接触三氯乙烯20天左右,出现发热、全身性皮疹或大疱等皮肤损害,多合并严重的肝肾损害,死亡率高。

10.印刷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印刷过程中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版、切纸、折页、钉书等环节均可产生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但最引人关注的是印刷行业中工人易患“脚软病”。在印刷过程中,工人常用“白电油”清洗印板(滚筒),而“白电油”的主要成份是正己烷。由于作业场所没有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工人没有个人防护用品、储存“白电油”的罐(桶)没有加盖以及粘有白电油的抹布到处乱放等原因,工人均会吸入正己烷而引起职业损害。

正己烷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并有畜积作用。急性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轻度抑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正己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如出现对称性指及趾端痛触觉减

退;重者可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最初表现为跑动或上楼时脚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及下肢瘫痪。

11.塑胶玩具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塑胶玩具生产行业中,少部分企业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因使用含二氯乙烷的粘胶剂如“3435”和“ABS溶剂514”胶水等而发生多宗职业中毒事件,引起各界的关注。

塑胶玩具生产工艺因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还常包括注塑、上色、装配等工序。塑胶属高分子化合物,其毒性取决于在加热注塑中所逸散出来游离单体的量和助剂的品种。上色、喷漆和装配过程中工人能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其中以装配工序中所接触的二氯乙烷危害最为突出。二氯乙烷有两种异构体,即1,2-二氯乙烷和1,1-二氯乙烷。由于含1,2-二氯乙烷的粘合胶具粘合力强、密封性好的特点,常用于玩具水枪、电子元件等粘合。

1,2-二氯乙烷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毒作用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以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抑制作用最为突出,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

12.箱包制造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化学毒物:箱包制作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来自于胶粘工艺中胶黏剂。黏胶剂主要由黏料、固化剂、填料、溶剂、增塑剂、防腐剂、稳定剂及偶联剂8种成分组成。箱包业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二氯乙烷、

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120号汽油及四氯化碳等。

物理因素:在缝制、箱包细部制作过程中可存在噪声。

粉尘:在剪裁过程中可存在植物性粉尘如棉尘、化纤粉尘、皮革尘等。

箱包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主要来自于胶粘工艺中胶黏

剂引起的化学毒物中毒,常见的有1,2-二氯乙烷中毒和苯中毒。

13.电镀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电镀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工艺一般包括工件清理、除油、浸蚀、水洗和中和、电镀、水洗、干燥等。

在电镀加工各工序中,工件的除锈、脱脂和酸洗需使用硫酸、盐酸或硝酸等无机酸及碱性溶液,其产生的各种酸雾与有害蒸气,对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以氰化物作为电镀液时,可产生氢氰酸气体,吸入可发生急性中毒,引起细胞内窒息而致命;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无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

镀铬生产中操作者因接触六价铬盐和铬酸酐而引起铬

溃疡、接触性皮炎等职业损害

14.蓄电池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蓄电池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在生产蓄电池过程中,工人在熔铅、涂片、插片和焊接等数道工序中,均可接触铅。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减少职业危害,需要认

真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铅尘或铅烟是蓄电池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铅是常见的工业毒物之一,长期接触铅尘或铅烟可引起职业性铅中毒。铅主要以粉尘、烟雾或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收,少量也可经消化道吸收。铅对人体的影响涉及神经、消化、造血和心血管等多个系统。铅中毒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个别病人可出现阵发性腹绞痛,麻痹性肠梗阻。实验室检查可见血铅、尿铅升高,血红蛋白下降,尿δ—ALA升高等。

(三)工作场所警示标识样式

附录1:常用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安全警示标志和告知牌及风向标实行制度(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警示标志和告知牌及风向标 实行制度(新版)

安全警示标志和告知牌及风向标实行制度 (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规范公司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充分发挥安全警示标志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7-2008)和《安全色》(GB2893-2008)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办公场所。 3职责 3.1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所需安全警示标志由各单位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向安全保卫部提交使用计划,由安全保卫部负责审批,并报经总经理批准后统一购置,由安全保卫部负责实施。 3.2安全警示标志的维护与管理。各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警示标志档案,做好安全警示标志档案,做好安全警示标志使用、维护、和管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 2003年12月1日实施)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爱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公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操纵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操纵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操纵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操纵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能够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依照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 3 图形标识 图形标以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以和提示标识。见附录A和B。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幸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纳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

安全防护和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公司各类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和管理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使之起到安全安全警示和安全防护的作用,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的管理。 3 、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对各自职责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进行规范管理。 3.2 安全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管理情况进行综合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 4.1 警示标志的管理 4.1.1 各部门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4.1.2 各部门应在下列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环境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 (3)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4)设备裸露的运转部分,应设有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5)吊装孔应设置防护盖板或栏杆,并应设警示标志。 4.1.3 各部门要建立责任区域内的安全标志台账,并载明每个安全标志的使用场所。 4.1.4 各部门要对安全标示进行经常性安全维护,保证安全标志的整洁醒目。 4.2 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的管理 4.2.1安全防护设施定义:是指安全网、孔洞盖板、防护围栏、防护栏杆及机械防护装置等。包括在施工作业中,根据施工工序、作业安全需要搭设的临时安全防护设施(如:采用挂设安全防护网、搭设钢脚手管安全防护栏杆、隔离层、安全通道等)。 4.2.2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4.2.2.1设置

安全警示标识使用说明

安全警示标识使用标准细则 为规范生产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识设臵安装标准,特制定出安全警示标识使用细则。本细则明确了生产作业场所和办公场所的安全警示标识的设臵和分类,具体内容如下: 一、安全警示标识设臵一般要求 1.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时需要警示标志提醒时,应设臵相关警示标志。警示标志设臵牢固后,不应有造成人体任何伤害的潜在危险。 2.警示标志应设在醒目地方,要保证标志具有足够的尺寸,并与背景有明显的对比度。 3.警示标志一般采用的设臵方式为:附着式(如钉挂、粘贴、镶嵌等)、悬挂式和柱式。 附着式:将标志直接附着在建筑物等设施上。 悬挂式:将标志悬挂在固定牢靠的物体上 柱式:将标志固定在柱工杆上 4.应使标志的观察角尽可能接近90°。对位于最大观察距离的观察者,观察角不应小于75°。 5.警示标志的正面或其临近,不得有妨碍视线的固定障碍物,并尽量避免被其它临时性物体遮挡。 6.警示标志通常不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避免物体移动后人们无法看到。 7.警示标志应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以保证正常准确地辨认标志。 8. 设臵附着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1.5m。 9. 设臵悬挂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m。 10. 设臵柱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应在2m左右。 11.布臵各种功能的图形标志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排列。 12.两个或更多标志在一起设臵时,标志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标志尺寸的0.2倍。 13.在设臵安全警示标志的同时,根据公共场所和生产环境的不同,应设臵相应的公共信息标志,如紧急出口、注意安全等标志。 14.文字辅助标志应该与图形标志或(和)方向辅助标志联用。当图形标志与其指示物很近、表示意义明显,人们易于理解时,文字辅助标志可以省略。 文字辅助标志有横写和竖写两种形式: 横写时,其基本形式是矩形边框,可以放在图形标志的下方,也可以放在左方或右方;竖写时,则放在标志杆的上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与三角型标志联用时,字的颜色为黑色,与其他标志联用时,字的颜色为白色;竖写在标志杆上的文字辅助标志,字的颜色为黑色。文字辅助标志的底色应与联用的图形标志统一协调。 二、安全警示标识分类 1.禁止标志。其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白底红字。 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如图所示: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 A.1 式样及颜色 A.1.1 基本几何图形式样、颜色及含义见(ISO3864-1)。 基本几何图形式样、颜色及含义见表A.1 表A.1 基本几何图形式样、颜色及含义 A.1.2 安全色 红色——表示禁止和阻止的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A.2 制作 A.2.1 禁止标识 禁止标识按下列格式进行设计,如图A.1所示。 图A.1 禁止标识的基本形式 背景:白色 圆圈带和斜杠:红色 标识图:黑色 外圈:白色 安全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35% A.2.2 指令标识 指令标识按下列模式进行设计,如图A.2所示。 图A.2 指令标识的基本形式 背景:蓝色 标识图:白色 外圈:白色 安全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50%

A.2.3 警告标识 警告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等边三角形边框,按下列格式进行设计,如图A.3所示。 图A.3 警告标识的基本形式 背景:黄色 三角形内带:黑色 标识图:黑色 三角形外圈:黄或白色 安全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50% A.2.4 提示标识 提示标识按下列格式进行设计,如图A.4所示。 图A.4 提示标识的基本形式 背景:绿色 标识图:白色 外圈:白色 安全色(绿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50% A.2.5 附加提示标识 附加提示标识如图A.5所示。 图A.5 附加提示标识的基本形式 A.2.6 组合标识的编排 组合标识的编排按以下位置设立,如图A.6所示。 图A.6 组合框标识的编排 A.2.7 多重标识 多重标识的基本形式如图A.7所示。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成中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1 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安全警示标志管理的内容、管理职责、要求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现场安全警示的制作、安装等管理要求。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成中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QB/CZJT/AQZD 08-2014(B)同时作废作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052 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 20178 土方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3 术语、定义 3.1 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3.2 安全标志——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圆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成文字构成,包括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大类,同时也将消防安全标志、危险图形符号等包括在内。 3.3 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3.4 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 3.5 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3.6 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 3.7 安全标志管理——包括安全标志的采购、验收、使用、检查与维修、更换等全过程的管理。 4 职责 4.1工程部: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志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适时转化为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负责提出公司安全警示标志管理的总体要求,监督与指导集团公司各单位安全标志的管理工作。 4.2 安全警示标志经营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志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本制度的要求,采购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 4.3 安全警示标志行政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志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本制度的要求,制作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 4.4 安全标志使用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志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本制度的要求,负责本单位所辖区域安全警示标志的悬挂、张贴、检修、维护、更换工作。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管理原则 5.1.1 统一规范原则 安全标志的尺寸统一,粘贴、悬挂位置规范,以满足视觉醒目、整齐美观的要求。 5.1.2 按需设置原则 安全标志的设置应满足现场所涉及的危险地点或设备(部件)附近的醒目处的安全需求为原则。

安全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安全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为了更加有效地规范安全标志的管理,明确全厂各类安全标志的使用、维护职责,使安全标志的使用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参考标准及适用范围 1.1参考标准:GB2894安全标志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各类安全标志的管理。 2、我厂使用的安全标志种类和设置地点。 2.1禁止性标志:禁止式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标志(附表 一) 2.2禁止性标志: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标志(附表二) 2.3指令标志:指导人们必须遵守某种规定的标志(附表 三) 2.4路标、路牌提示标志:告诉人们目标方向的标志(附表 四) 2.5消防安全标志: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附表五) 3、安全标志的伤脑筋主管理: 3.1各单位应根据本制度第2条规定,确定本单位应设

置的安全标志的种类、设置地点、使用数量,并上报技术科。 3.2安全标志牌设置均所属单位负责对安全标志牌进行日常维护。 3.2.1安全标志牌应每清洗,保证内容清晰,警示、提示作用明显。 3.2.2安全标志牌有变形、损坏、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现象应及时修理、更换。 3.3安全标志牌的设置地点要求: 3.3.1标志牌的设备高度应尽量与人眼视线高度相一致。 3.3.2标志牌应挂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的地方,并使大家看到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表示的内容。 3.3.3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清的障碍物。 3.3.4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3.3.5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3.3.6标志牌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标志牌和支架应牢固地联接在一起。 4、安全标志的应用、宣传、教育。 4.1技术科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安全标志进行宣传做到员工正确认识、辨识。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安全警示标示管理,充分发挥安全警示标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弘扬企业安全文化,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公司安全警示标志的正常使用,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于公司生产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安全生产法》 《消防安全标志》JY-GB13495 《职业病防治法》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GB7231-2003 《安全色》(GB2893-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固定式直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 《固定式直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 《固定式直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护栏及钢平台》(GB4053.3-2009) 《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577-2010)等 4.职责 4.1物资部负责安全警示标志及安全防护设施的采购工作; 4.2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各部室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监督、考核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 4.3各部室、工序负责对各自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示和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进行安装、维护和管理,建立检查维护记录及相关台账。 5.管理要求 5.1警示标示及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 5.1.1各部室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5.1.2各部室应在下列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环境设置安全警示标示。 5.1.2.1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1.2.2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 5.1.2.3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示,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示。 5.1.2.4设备裸露的运转部分,应设有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安全警示标识涉及的法规标准

序号法规标准 名称 内容发布时间 1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 业病防治 法 第二十五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 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 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 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 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011-11-3 1 中华人民第二十九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2011-11-3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 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 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 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 治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 中文警示说明。贮存上述材料的场所应当在规定的 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 2011-11-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 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 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 权限责令关闭:(八)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 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 警示说明的; 2011-11-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四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 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 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 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011-11-3 1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

附件3: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化学物质类) 当心中毒 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为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当心中毒 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未知,属有机蒸气。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火、火花、高热。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当心中毒 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吸困难者给氧,救。接触容许浓度(液态氨。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火、火花,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钢瓶泄漏时将渗漏口朝上,防止液态气体逸出。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当心中毒 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时用肥皂水清洗,溅入眼内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各至少 20min 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超过10rng/m 部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当心中毒 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390mg/m 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警告标识、标志使用管理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98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警告标识、标志 使用管理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警告标识、标志使用管理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了规范安全标志的设置,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我公司特制定本规定。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要求 一、安全警示标志的含义与概念 1、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2、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等意思; (2)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3)黄色:表示提醒人们的主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应以黄色表示; (4)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3、对比色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本公司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充分发挥安全警示标志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2008)、《安全色》(GB2893-200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标识》(GBZ158-2003)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办公场所。 3 职责 3.1 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所需安全警示标志由本公司安全员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向安全领导提交使用计划,由总经理负责审批,由本公司安全员负责发放实施。 3.2 安全警示标志的维护与管理。安全管理员建立安全警示标志档案,做好安全警示标志档案,做好安全警示标志使用、维护、和管理,并列入日常检查内容;如发现有变形、破损、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标志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4 安全警示标志的分类 4.1 在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的场所必须设置禁止标志。其含义是禁止 人们 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白底红字。 4.2 在提示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场所必须设置警告标志。其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标志。其基本形状为正三角形边框,黄底黑字。 4.3 在必须遵守的场所必须设置指令标志。其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作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状为圆形边框。兰底白字。 4.4 在示意目标方向的场所必须设置提示标志。其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表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的图形标志。基本形状为正方形边框,绿底白字。 5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原则 5.1 安全警示标志应按照能够起到提示、提醒的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应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和它所指示的目标物附近(如易燃、易爆、有毒、高压等危险场所),使进入现场人员易于识别,引起警惕,预防事故的发生。 5.2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同时,根据公共场所和生产环境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公共信息标志,如紧急出口、注意安全等。 5.3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要与环境相谐调,应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并保证标志有足够的亮度和照明;有灯光的,其照明不应是有色光。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是2014年11月1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的文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等法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可以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说明以及组合使用的标识等。 本规范所指的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的合同制、聘用制、劳务派遣等性质的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将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并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以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贮存场所等设置警示标识。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针对警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告知 第六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内容。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务派遣人员。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规定示范文本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规定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规定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规范安全标志的设置,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特制定本规定。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要求: 一、安全警示标志的含义与概念 1、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2、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色、 蓝色、黄色和绿色。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等意思; (2)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3)黄色:表示提醒人们的主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 的器件、设备及环境应以黄色表示; (4)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3、对比色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 4、安全标志的分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1)禁止标志的基本型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2)警告标志的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3)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 (4)提示标志的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 二、设置场所 1、线路施工时在土方开挖的洞口四周设置警戒线,设置警时标识牌,晚间挂警示灯,施工点在道路上时,应根据交通法规在距离施工点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派人进行交通疏导。 2、场地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设置安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规定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2893-2008《安全色》、GB2894-1996《安全标志》、GB16179-199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中的要求,生产现场中的各种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及危险部位和危险场所必需悬挂安全警示标志,为了确保安全警示牌设置的准确与合理,根据公司生产现场的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 适用于全公司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公司道路、施工现场、办公场所、生活区域、高空作业、设备维修和吊装等工作场所。 三、职责范围 3.1设备科负责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归口管理,负责对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组织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大修、改造。 3.2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配置、使用、运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进行归口管理。 3.3安全设备设施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种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保证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3.4安全警示标志采用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处部门(车间)进行维护管理。

四、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标志管理要求 4.1安全防护及标志的管理 4.1.1根据生产现场生产情况、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配备相应数量和种类的安全防护警示标志牌。 4.1.2安全防护、警示标志应设置在明显的地点,以便与作业人员和其他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易于看见。 4.1.3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设置后,未经生产部门主管负责人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同意,不得擅自移动或拆除。 4.1.4安全防护罩、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残缺或毁坏报设备科,安全警示标志残缺或新增时报安全环保部。 4.1.5要经常教育员工遵守安全警示标志牌和安全防护设施要求,爱护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牌,对破坏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4.2安全防护警示标志 4.2.1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用以表达安全信息;安全警示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或文字组成;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警示线、安全带、防护网、防护栏、防护盖、防护罩等机电安全保护装置。 4.2.2警示线:界定和分割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 4.2.3警示语句: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危险的词语。 4.2.4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和绿色。

精编【安全生产】安全警示标识使用说明

【安全生产】安全警示标识 使用说明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安全警示标识使用标准细则 为规范生产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安装标准,特制定出安全警示标识使用细则。本细则明确了生产作业场所和办公场所的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和分类,具体内容如下: 一、安全警示标识设置一般要求 1.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时需要警示标志提醒时,应设置相关警示标志。警示标志设置牢固后,不应有造成人体任何伤害的潜在危险。 2.警示标志应设在醒目地方,要保证标志具有足够的尺寸,并与背景有明显的对比度。 3.警示标志一般采用的设置方式为:附着式(如钉挂、粘贴、镶嵌等)、悬挂式和柱式。 附着式:将标志直接附着在建筑物等设施上。 悬挂式:将标志悬挂在固定牢靠的物体上 柱式:将标志固定在柱工杆上 4.应使标志的观察角尽可能接近90°。对位于最大观察距离的观察者,观察角不应小于75°。 5.警示标志的正面或其临近,不得有妨碍视线的固定障

碍物,并尽量避免被其它临时性物体遮挡。 6.警示标志通常不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避免物体移动后人们无法看到。 7.警示标志应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以保证正常准确地辨认标志。 8. 设置附着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1.5m。 9. 设置悬挂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m。 10. 设置柱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应在2m左右。 11.布置各种功能的图形标志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排列。 12.两个或更多标志在一起设置时,标志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标志尺寸的0.2倍。 13.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同时,根据公共场所和生产环境的不同,应设置相应的公共信息标志,如紧急出口、注意安全等标志。 14. 文字辅助标志应该与图形标志或(和)方向辅助标志联用。当图形标志与其指示物很近、表示意义明显,人们易于理解时,文字辅助标志可以省略。 文字辅助标志有横写和竖写两种形式: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制度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制度 第一条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了使作业人员对周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环境和设备设施引起注意。提高警惕,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规定。 第二条施工现场应当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的不同阶段及危险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条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应采用各种标牌文字,符号或灯光等形式。 第四条安全警示标志所用的《安全色》应符合GB2893—82规定,《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96规定。 第五条施工现场必须具有安全警示标志平面布置图,并有绘制人员签字和项目经理审批。 第六条施工现场的入口处,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基坑边沿、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五小”设施等危险处,都应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第七条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应设置在醒目与安全有关的地方,不能随意移动或拆除。 第八条应根据施工现场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类型的安全警示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应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等警示标志、禁止标志,在施工机具旁应设置当心触电、当心伤手警告标志,在施工现场入口处应设置安全通道的指示标志,在现场沟、坎、深基坑处,必须设置夜间灯示警。 第九条施工现场的各类安全警示标志,不宜设置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改动后,看不见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条施工现场的各类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后,应当进行统计记录,并填

写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的记录表。 第十一条各类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后,应有专人管理,并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发现变形、破损、图形变形、颜色脱落的,应及时修整更换。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全)

目录 1、粉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煤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电焊烟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粉尘 粉尘 (dust)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 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 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 发的病变等病症。 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 气中的固体微粒。在一定的温度、 湿度和密度下,可能会造成爆炸。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 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 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 危害。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2、煤尘 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 煤尘 (游离SiO2含量<10%) Coal dust(free SiO2<10%) 健康危害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 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 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 发的病变等病症。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总尘4 mg/m3,呼尘 mg/m3。 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 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 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 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 危害。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制度

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制度 为了规安全标志的设置,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安全警示标志的含义与概念 1、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2、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等意思; (2)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3)黄色:表示提醒人们的注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应以黄色表示; (4)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安全的信息。 3、对比色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 4、安全标志的分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1)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2)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3)指令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 (4)提示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形边框。 二、设置场所 1、企业应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

符合GB2894规定的安全标志。 2、企业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厂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 4、企业应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安全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灯。 5、企业应在可能产生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按照GBZ158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同时设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6、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洞口、基坑边沿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在高压线路,高压电线杆,高压设备,雷击高危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8、其它设置安全标志的场所。 三、法规依据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2849-2008 《安全色》GB2893-2008 《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92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 安全警示标志表示符合标准、的要求。

安全警示标识使用说明

安全警示标识使用标准细则 为规范生产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安装标准,特制定出安全警示标识使用细则。本细则明确了生产作业场所和办公场所的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和分类,具体内容如下: 一、安全警示标识设置一般要求 ?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时需要警示标志提醒时,应设置相关警示标志。警示标志设置牢固后,不应有造成人体任何伤害的潜在危险。 ?警示标志应设在醒目地方,要保证标志具有足够的尺寸,并与背景有明显的对比度。 ?警示标志一般采用的设置方式为:附着式(如钉挂、粘贴、镶嵌等)、悬挂式和柱式。 附着式:将标志直接附着在建筑物等设施上。 悬挂式:将标志悬挂在固定牢靠的物体上 柱 式:将标志固定在柱工杆上 ?应使标志的观察角尽可能接近 ?°。对位于最大观察距离的观察者,观察角不应小于 ?°。 ?警示标志的正面或其临近,不得有妨碍视线的固定障碍物,并尽量避免被其它临时性物体遮挡。 ?警示标志通常不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避免物体移动后人们无法看到。 ?警示标志应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以保证正常准确地辨认标志。 ? 设置附着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 ? 设置悬挂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 ?? 设置柱式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应在 ?左右。 ??布置各种功能的图形标志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排列。 ??两个或更多标志在一起设置时,标志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标志尺寸的 ??倍。 ??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同时 根据公共场所和生产环境的不同 应设置相应的公共信息标志 如紧急出口、注意安全等标志。

?? 文字辅助标志应该与图形标志或?和?方向辅助标志联用。当图形标志与其指示物很近、表示意义明显,人们易于理解时,文字辅助标志可以省略。 文字辅助标志有横写和竖写两种形式: 横写时,其基本形式是矩形边框,可以放在图形标志的下方,也可以放在左方或右方;竖写时,则放在标志杆的上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与三角型标志联用时,字的颜色为黑色,与其他标志联用时,字的颜色为白色;竖写在标志杆上的文字辅助标志,字的颜色为黑色。文字辅助标志的底色应与联用的图形标志统一协调。 二、安全警示标识分类 ?禁止标志。其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白底红字。 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如图所示: 禁止标识基本形式的参数:外径 ????????;内径 ????????;斜杠宽 ??????;斜杠与水平线的夹角 α ??°。 ?警示标志。其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 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标志 其基本形状为正三角形边框 黄底黑字。 警告标志的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如图所示。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1、目的与范围 为规范公司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加强标志的采购、使用、维护和管理,充分发挥安全警示标志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和《安全色》(GB2893-2008)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秦皇岛凯盛环保有限公司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办公场所的安全标志的管理。 2、职责: 2.1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公司各科室应根据实际需要,向安保科提交使用计划,由安保科负责审批,并报经主管经理批准后统一购置。采购的安全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标志》(GB2894—2008)的要求。 2.2公司各科室应结合生产、生活、办公场所具体情况悬挂标志。并填写《安全标志设置清单》。做好安全警示标志使用、维护和管理,并列入日常检查内容;如发现有变形、破损、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标志应及时上报安保科修整或更换。 2.3、安保科负责对安全标志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2.4安全标志牌未经安保科及主管经理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或拆除。 3、安全警示标志的分类 3.1在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的场所必须设置禁止标志。其含义

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园边框,白底红字。 3.2在提示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场所必须设置警告标志。其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标志。其基本形状为正三角形边框,黄底黑字。 3.3在必须遵守的场所必须设置指令标志。其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作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状为圆形边框。兰底白字。 3.4在示意目标方向的场所必须设置提示标志。其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表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的图形标志。基本形状为正方形边框,绿底白字。 4、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原则 4.1 安全警示标志应按照能够起到提示、提醒的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应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和它所指示的目标物附近(如易燃、易爆、有毒、高压等危险场所),使进入现场人员易于识别,引起警惕,预防事故的发生。 4.2 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同时,根据公共场所和生产环境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公共信息标志,如紧急出口、注意安全等。 4.3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要与环境相谐调,应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并保证标志有足够的亮度和照明;有灯光的,其照明不应是有色光。4.4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应避免滥设和不规范使用,在同一地域内,要避免设置内容相互矛盾和内容相近的标志。用适量的标志达到提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