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图1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 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 1相交于E l 点。在均衡点E l ,均衡价格为P 1,均衡数量为Q 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 2曲线的位置,D 2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E 2点。在均衡点E 2,均衡价格上升为P 2,均衡数量增加为Q 2。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至D 3曲线的位置,D 3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E 3点。在均衡点E 3,均衡价格下降为P 3,均衡数量减少为Q 3。 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所示。

图2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图2中,既定的需求曲线D 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 1相交于E 1点。在均衡点E 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1和Q 1。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 2曲线的位置,并与D 曲线相交于E 2点。在均衡点E 2,均衡价格下降为P 2,均衡数量增加为Q 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 3曲线的位置,且与D 曲线相交于E 3点。在均衡点E 3,均衡价格上升为P 3,均衡数量减少为Q 3。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肯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以图3为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

线由D

1向右平移至D

2

;同时,厂商的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使得供给曲线由

S

1向右移至S

2

。比较S

1

曲线分别与D

1

曲线和D

2

曲线的交点E

1

和E

3

可见,收入水

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再比较D

1曲线分别与S

1

曲线和S

2

曲线的交点E

l 和E

2

可见,技术进步引起的供给增加,又使均衡价格下降。最后,

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均衡价格,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由

D 2曲线和S

2

曲线的交点E

4

可得:由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所

以,最终的均衡价格是上升了。

图3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 分析层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 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或者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取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市场企业的供给 (相对边际效用的比例) (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该图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表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图中的一切需求关系都用实线表示,一切供给关系都用虚线表示。 分析: 从公众方面看,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土地等,以取得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如一定数量的咖啡、茶叶等,进而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 从企业方面看,同样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厂商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如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等,然后,进入生产过程进行生产,如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咖啡、茶叶等,进而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 在图的上半部,消费者对产品(如咖啡、茶叶)的需求和厂商对产品(如咖啡、茶叶)的供给相遇于产品市场,,由此便好,持有的财产)(边际产品的比例)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图1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1相交于E l点。在均衡点E l,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2曲线的位置,D2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上升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至D3曲线的位置,D3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所示。 图2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图2中,既定的需求曲线D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下降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3曲线的位置,且与D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上升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肯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以图3为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线由D1向右平移至D2;同时,厂商的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使得供给曲线由S1向右移至S2。比较S1曲线分别与D1曲线和D2曲线的交点E1和E3可见,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再比较D1曲线分别与S1曲线和S2曲线的交点E l和E2可见,技术进步引起的供给增加,又使均衡价格下降。最后,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均衡价格,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由D2曲线和S2曲线的交点E4可得:由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所以,最终的均衡价格是上升了。 图3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曲线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图1-1 需求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需求量变动曲线与需求变动曲线的区别(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既定需求曲线的位移。如图1-2所示。 (2)需求的变动是指整个需求表的变化,在坐标上,它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见图1—3。 图1—2需求量的变动图1—3需求的变动

(三)供给曲线: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图1-4 供给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与需求数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相似(1)供给量的变动,即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关系。如图1-5 (2)供给的变动,是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是整个供给曲线的位移。见图1-6 图1-5 供给量的变动图1-6 供给的变动

(四)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恰好相等,能够使市场出清的价格。它是在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的自发作用下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可以用图1—7来说明。 图l-7均衡价格的形成 (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会发生改变。如图1—8所示。 左: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右:供给不变,而需求增加 图1—8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在图1—8(右)中,假定供给不变,如果需求增加,均衡点就会从e 1 点移动到 e 2点,均衡价格上升到p 2 ,均衡数量上升到q 2 。在图1-8(左)中,假定需求不变,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习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B )。 A.消费者收入增加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D.大豆价格上升 2. 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D )。 A.价格上升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9. 政府规定最高限价可能导致( B )。 A. 产品大量积压 B.黑市交易 C. 生产者获得好处和C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2. 对西红柿需求的增加,可能是由于( A )。 A. 西红柿价格降价了 B. 消费者得知西红柿有益健康 C. 消费者预期西红柿将涨价 D. 种植西红柿的技术有了改进 D. 种植西红柿的工人工资降低了 3、关于蛛网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蛛网模型引入了时间变化的因素,是一种动态模型 B. 蛛网模型研究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 C. 在蛛网模型中,本期的价格决定了本期的产量 D. 在蛛网模型中,本期的价格决定了本期的需求量 E. 在封闭式蛛网模型中,价格和产量最终会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4. ( C )会引起市场上手机的均衡数量增加。 A.手机价格下降B.生产成本下降 C.手机电池价格上升D.手机预期价格下降 E. 消费者收入增加 5. 下列( E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负。 A.左手套和右手套B.红帽子和绿帽子 C.汽车和汽车保险D.电脑和windows7 E. 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四、判断题 1. 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X ) 2. 若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对其需求数量不断增加,那么该商品需求曲线的斜率必然为正。(√) 3. 线性需求曲线上每点的弹性不同,但每点的斜率都是一样的。(√)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图1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1相交于E l点。在均衡点E l,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2曲线的位置,D2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上升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至D3曲线的位置,D3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所示。 图2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图2中,既定的需求曲线D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的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下降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3曲线的位置,且与D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上升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肯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以图3为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线由D1向右平移至D2;同时,厂商的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使得供给曲线由S1向右移至S2。比较S1曲线分别与D1曲线和D2曲线的交点E1和E3可见,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再比较D1曲线分别与S1曲线和S2曲线的交点E l和E2可见,技术进步引起的供给增加,又使均衡价格下降。最后,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均衡价格,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由D2曲线和S2曲线的交点E4可得:由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所以,最终的均衡价格是上升了。 图3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数量。根据定义,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缺少这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算作需求,而只是潜在需求。 需求量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即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特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数量。 需求与需求量的比较:尽管需求与需求量都是研究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但需求研究商品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的多种对应关系。如价格为 P=3,Q=10;P=5,Q=8;…;P=N,Q=M,即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需求量研究价格为某一特定值时商品的需求数量,即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的一组对应关系,如P=3,Q=10。 二、需求的表示方式 需求的表示方式除了用概念文字表述之外,还可以用数学工具进行表述以使之更直观。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模型。

1. 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例如:假设市场有100位消费者,某商品的需求表(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如表2.1所示。 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千克) 个人需求量(吨) 市场需求量(吨) 1 11 1 100 2 9 900 3 7.75 775 4 6.75 675 5 6.25 625 6 6 600 当价格为1元/千克时,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为1 100吨;当价格为2元/千克时,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为900吨;以此类推,当价格涨到6元/千克时,商品的市场需求量降至600吨。 2.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如图 2.1 所示,横轴 OQ 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 OP 表示商 品的价格,曲线 D 表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 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当需求函数为一元一次线性函数时, 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 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 注意:与数学上习惯相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时,通常以纵轴表示 图2.1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练习)

第二单元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习题)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需求与供给;2.均衡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3.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及其应用;4.蛛网模型。 课后作业:教材第二章后面的“复习思考题”第1-7、9-10、12-14题 一、单项选择 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均衡价格; b.市场价格; c.需求价格; d.最低价格。 2.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 a.张某买了面包; 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 c.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 d.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 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用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4.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5.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6.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8.以下各项都使手表供给向右移动,除了()。 a.手表价格上升; b.用于制造手表的技术进步; c.用于制造手表的工人工资下降; d.制造者预期未来手表价格下降。 … 9.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10.需求定律说明,一种物品价格上升()。 a.该物品需求减少; b.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c.该物品供给增加; d.该物品供给量增加。 11.供给定律说明,一种物品价格上升()。 a.该物品需求减少; b.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c.该物品供给增加; d.该物品供给量增加。 12.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 a.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b.该产品是优质品; c.该产品供不应求; d.该商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13.如果一种物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 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 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 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 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 14.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 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 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 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 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 15.一种物品需求增加将会引起()。 a.均衡价格和数量增加; b.均衡价格和数量减少; } c.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而均衡数量增加。 16.一种物品供给减少将会引起()。 a.均衡价格和数量增加; b.均衡价格和数量减少; c.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而均衡数量增加。 17.假设个人电脑的供给和需求都增加。再假设个人电脑供给的增加大于个人电脑需求的增加。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的变动是无法确定的。 18.假设消费者的嗜好转向苹果消费。以下哪一种说法是对苹果市场上这个事件影响的正确描述()。 a.苹果的需求增加,苹果的供给量增加; b.苹果的需求和供给都增加; c.苹果的需求量和供给都增加; d.苹果的需求增加,苹果的供给减少。 , 19.假设小麦的买者和卖者都预期近期内小麦价格上升。我们预期今天的小麦市场上均衡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a.价格将下降,数量是不确定的; b.价格将上升,数量是不确定的; c.价格将上升,数量将增加; d.价格将上升,数量将减少。 20.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微小百分比变动大大减少了该物品的需求量,则该物品是()。 a.价格缺乏弹性; b.价格富有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收入缺乏弹性。

价格_价格的决定与变动_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_练习(2)+Word版含答案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课后练习(2) 1.价格变动受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人说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 2. 2011年春节期间,消费者难以抵挡商家折扣促销的诱惑,纷纷抢购低价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1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材料体现出( ) A.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B.价格影响供求关系 C.价格竞争是根本的竞争手段 D.价值决定价格,由于价值降低,因此价格必然下降 3.当前,以农产品为主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国内因素可能有() ①农业用地减少 ②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③国际资本对农产品的炒作 ④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2012年2月部分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国家有关部门应该( ) ①尊重价值规律,充分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 ②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 ③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④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价格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5.下表列举了一些影响民生的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发展生产的角度说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问题经济生活道理 商品价格过高 消费水平过低 收入分配不公 6.据专家推算,如果城镇居民每户都将一个40瓦的白炽灯换成同样亮度的8瓦节能灯,我国

每年就能节电98亿度。同样亮度节能灯的价格一般是白炽灯的4倍,造成这种差别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使用价值不同 B.价值量不同 C.品牌知名度不同 D.社会公信度不同 7. 2013年春节期间,某超市豆角涨价幅度很大,每千克达到18元,同一时间羊肉的价格是每千克80元。豆角大幅涨价后价格仍远远低于羊肉的价格,这主要是因为( ) A.羊肉营养价值高于豆角 B.买豆角的人多 C.羊肉价值量大 D.羊肉需求量大而豆角需求量小 8.人类使用货币的目的是便于进行物资交流,所以货币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行物资交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由于能够兑换所有货物的价值特征,使得人类开始以获取货币为主要目标,因为积累了大量的货币就可以用来购买任何等价物资,用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货币出现后,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也是财富的一般代表,人们崇拜货币,这是因为( ) A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 货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D 货币是由金银来充当的 9. 2013年2月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月份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2.9%,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2.2%。价格的变动( ) ①能够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②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影响 ③能够调节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④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黄金具有商品和金融资产两种属性,其价格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影响供求关系而形成黄金价格的波动和变化。下列关于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变动分析合理的是( ) ①欧美主要国家的通胀率上升——纸币的购买力削弱——黄金的吸引力上升 ②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走势强劲——投资美元升值机会增大——黄金的吸引力上升 ③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黄金的开采成本下降——黄金价格下跌 ④全球股市剧烈震荡——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的投资价值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1.答案:(1)观点错误。 (2)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但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和需

教案:第2章-第3节-均衡价格理论

《经济学原理》教案 授课时间__2012年_3_月_8__日第_4_次课

价格下的交易量称为均衡数量。在图形中,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上,该交点成为均衡点。 2、均衡价格的形成 ( (1)均衡价格的模型: ? ? ? ? ? = = = ) ( ) ( P Q Q P Q Q Q Q s s d d s d 。 例题:已知某商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50-P,S=2P-10,那么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是多少答:P=20 Q=30 (2)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或决定机制 ①↓ → →P Q Q P P d s 1 ; ②↑ → →P Q Q P P d s 2 可见,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不仅是均衡的,而且也是稳定的,是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的作用,使价格处在一种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均衡也是一种暂时的状态,随着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变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会发生位移,使得旧的均衡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新的均衡。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 均衡价格既然由供给与需求决定,那么,随着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均衡价格也将变动。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当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当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时,均衡价格降低,均衡数量减少。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引起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供求其他形式的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动情况,可以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具体的考察。 3、供求规律 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动,但与供给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与需求和供给都为同方向变动。这就是供求规律。 , 4、供求分析的基本步骤 在分析某一事件如何影响市场均衡状态时,一般可以按照三个步骤进行: (1)确定事件是对需求还是对供给带来了影响。 (2)确定事件对需求或者供给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供求关系图形,确定曲线移动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 三、价格控制及其影响 市场经济其实并不像理论描述的那么完美,所以有时候需要政府的调控。 可以以冰激凌市场为例。 支持价格: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的最低价格,因此又称为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须品价格的上涨而规定的这些商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曲线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需求曲线:需求与价格关系的曲线 图1-1 需求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曲线就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需求量变动曲线与需求变动曲线的区别(需求与需求量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既定需求曲线的位移。如图1-2所示。 (2)需求的变动就是指整个需求表的变化,在坐标上,它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见图1—3。 图1—2需求量的变动图1—3需求的变动

(三)供给曲线:供给与价格关系的曲线 图1-4 供给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供给曲线就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与需求数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相似 (1)供给量的变动,即假定其她因素不变,价格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关系。如图1-5 (2)供给的变动,就是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就是整个供给曲线的位移。见图1-6 图1-5 供给量的变动图1-6 供给的变动 (四)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就是指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恰好相等,能够使市场出清的价格。它就是在市场机制(价格、供求与竞争)的自发作用下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可以用图1—7来说明。

图l-7均衡价格的形成 (2)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并不就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会发生改变。如图1—8所示。 左: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右: 供给不变,而需求增加 图1—8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动 在图1—8(右)中,假定供给不变,如果需求增加,均衡点就会从e 1点移动到e 2 点,均衡价格上升到p 2,均衡数量上升到q 2 。在图1-8(左)中,假定需求不变,如果 供给从s 1,增加到s 2 ,均衡点就会从e 1 点移动到e 2 点,于就是,均衡价格下降到p 2 , 均衡数量增加到q 2 。 综上所述,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按相同方向发生变动;供给的变动则会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需求、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动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即为供求法则或供求定律。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供求的变化就是相当复杂的。例如,当需求变化时,供给也许并不就是不变的,并且供给变化与需求变化的方向与程度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人们对口罩的需求量呈爆发式增长,口罩防护领城呈现爆发态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图中的S、D和E分别表示变化前的供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点,S′、D′和E′分别表示变化后的供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点)中能正确反映这经济现象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如下图,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呈现出a和b两种线性关系(纵轴甲商品价格是自变量),可以看出 ①在a这种线性关系下,甲和乙很可能是替代品 ②在a这种线性关系下,甲和乙很可能是互补品 ③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关系比较符合a这种线性关系 ④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关系比较符合b这种线性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7年1月至11月,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下降,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5%,同比降低6.3个百分点,约影响CPI下降0.34个百分点。但全国农产品需求量没有出现明显波动。这表明( ) A.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 B.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C.农产品已经不再是居民消费的重点。 D.价格由价值决定。 4.2017年12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免

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白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该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需求变化的图示(P是新能源汽车价格,Q是需求量)是 A. B. C. D. 5.超市里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香皂与皂盒,剃须刀与剃须泡沫往往是放在一起的。商品陈列的讲究之处在于 A.方便顾客购买,促进商品销售 B.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C.使商品价格通常处于上涨趋势 D.会提高陈列商品的价值量 6.根据甲乙两种商品的关系,下列关于乙商品的需求量(Q)说法正确的是 关系甲商品乙商品 互为替代品价格上涨Q1 互补商品价格下跌Q2 A.Q1增加Q2减少 B.Q1减少Q2减少 C.Q1减少Q2增加 D.Q1增加Q2增加 7.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到如图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2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1考点难点归纳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供需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S d E E,(注意:转嫁与 S d E E,的关系) 1 > d E TR与P成反比 应用: d E与总收益(TR)的关系1 = d E TR与P无关 1 < d E TR与P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相当缺乏弹性:E<1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 → E 替代品:0 > xy E 交叉弹性互补品:0 < xy E 独立品:0 = xy E 正常商品:0 > M E1 > M E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1 0< < M E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0 < M E) (如吉芬商品 均衡 s d Q Q=蛛网理论

一、需求与需求法则 1.个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个人对于某种商品产生需求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个人具有购买意愿;②个人具有支付能力。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只是自然需要而不构成需求。 可以用下列函数表达式来表示需求: ),,,,,,(Λe S C d P T I P P P f Q = 式中:P ——商品本身的价格; C P ——互补性商品的价格; S P ——替代性商品的价格; I ——个人收入水平; T ——个人嗜好; e P ——个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通常,在经济学中个人需求可有如下三种表达形式:需求表、需求曲线及需求函数。 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Λ,,,,,e S x c x P T I P P ),商品自身的 价格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 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比如Λ,,,,,e S x c x P T I P P 中的任一因 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3.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需求是由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4.需求法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这便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大多数的一般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二、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2)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也主要是与其价格有关。特别是,随着早餐牛奶价格的下降,我们对它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还与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例如,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随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又例如,如果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即使目前收入没有增加),我们也会增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由早餐牛奶价格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而把由所有其他因素(包括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并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来分别表示它们。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解答:与需求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 与需求规律一样,供给规律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供给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只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又例如,供给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 A.成正方向变化 B.成反方向变化 C.不相关 D.完全等价 2.需求量的变动是指()。 A.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B.由于消费者偏好的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C.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需求曲线的移动 3.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上升,供给增长,价格下降,供给减少,这种变动表现为()。 A.供给曲线发生位移 B.需求曲线发生位移 C.供给沿供给曲线变动 D.需求沿需求曲线变动 4.已知某一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50-5P,供给函数为S=-10+5P,则均衡价格为()。 5.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 B.干预措施 C.紧急措施 D.引导措施 6.最高限价的目标是()。 A.保护消费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C.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D.保护生产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7.以下对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B.我国采用保护价格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C.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 D.当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可能影响生产进行时,可采用保护价格方式干预 8.某商品的价格为5元/件时,销售量为500件;当价格提高到7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按照弧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9.一般来说,()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 A.用途少 B.垄断性 C.生活必需 D.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 10.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影响 11.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理论基础是()。 A.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B.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C.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提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减少 D.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提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12.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则交叉弹性系数为()。 A.负数 B.正数 C.零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 7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单选题 1. 一些销售经理正在谈论销售工作。下面哪些谈话没有涉及到需求的变动( ) A. “由于我们竞争对手提高了他们的价格,所以我们的销售量翻了一番。” B. “今年冬季变得异常的暖,我们的羽绒服的销售量大幅下降。” C. “由于我们降低了价格,我们的销售量已经有了显著的上升。” D. 以上谈话均涉及到需求的变动 2. 假设某地猪饲料的价格上升,其他因素不变,则以下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猪肉的价格将上升,猪肉的需求量会减少 B. 猪肉的价格将上升,猪肉的供给会增加 C. 猪肉的价格将上升,猪肉的需求将减少 D. 猪肉的价格将上升,猪肉的需求会减少,但供给会增加 3. 假设冰淇淋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消费者A 的需求函数是:12A P Q =-, 消费者B 的需求函数是:10B P Q =-,则整个冰淇淋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 A. 222P Q =- B. 22A B P Q Q =-- C. 222Q P =- D. 22A B Q P P =-- 4. 当产品A 的价格上升会导致产品B 的需求量增加,则以下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产品B 是产品A 的替代品 B. 产品B 是产品A 的互补品 C. 产品B 需求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A 的需求减少了 D. 产品A 和产品B 即可能是替代关系,也有可能是互补关系 5. 假设今年的气候有利于上海奉贤黄桃的成长,同时假设研究发现黄桃中含有 一种降低胆固醇的元素,我们可以预期在上海的市场上黄桃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 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下降 B. 均衡数量减少,而均衡价格上升 C. 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的变得不确定 D. 均衡数量的变得不确定,而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形成方法是什

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形成方法是什么 均衡价格的形成方法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因此,价格也就是由市场供求双方的竞争所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均衡价格形成,即价格的决定完全是自发的,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移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 要了解需求曲线的移动,必须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变动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量的因素是不同的。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 要了解供给曲线的移动,必须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同的。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均衡价格的比例关系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结论是: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结论是: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的需求因素 需要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1)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反之,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2)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也不能确定。 蛛网理论一般来说,如果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点,就会导致商品的供给量大于商品的需求量,从而造成价格下跌;反过来,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均衡点,就会导致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章节习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名词解释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 D ) A.单个消费者 B.单个生产者 C.单个市场 D.以上所有 2.需求函数的倾斜方向是( D ) 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右下 3.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是( B ) A.等价点 B.均衡点 C.等数点 D.交叉点 4.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 D ) A.石油价格升高,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B.香蕉价格降低,苹果的销售量增加 C.衣服价格降低,鞋子的销售量增加 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5.均衡价格随着(D)而下降 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 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三、简答题 1.简述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有三个,分别是①单个消费者②单个生产者③单个市场。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①商品本身的价格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 四、论述题 1.作出需求曲线,并对此简单说明。 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一需求量组合在平面 坐标图上的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 轴表示商品的价格。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所以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五、计算题 1.假定下表是需求函数Qd=800-2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3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解(1)根据中点公式 有:ed=(200/1){[(2+3)/(2)]/[(400+200)/(2)]}=3/5 (2) 由于当P=2时,Qd=800-200*2=400,所以,有:-(△dQ/dP)*(P/Q)=-(-200)*(2/400)=1

高考政治价格_价格的决定与变动_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课后练习(1) 1.近段时间,煤炭价格继续上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煤炭供应断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由关停小煤矿、治理超载、冬季取暖、经济增长等原因造成的;与此相反,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却出现了雪崩,神舟、新蓝等厂商接连推出了高质低价产品。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煤炭价格、笔记本电脑价格出现相反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011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创下37个月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4%,我国CPI上涨,意味着( ) ①城乡居民收入下降②恩格尔系数增加③流通中货币量过多④人民币升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今年的价格太离谱了,一天一个价,甚至上午下午不同价。”漳浦县赤湖镇农技员陈荣和说。时而卖难、时而买贵,我国蔬菜价格为何一再大幅波动?可见,引起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有() 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②价值决定价格 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纸币发行量过多 A.①②B.②C.②④D.③④ 4. 2012年7月28日,国内钢材综合交易价格跌至4068元/吨。这一价格跌破2010年7月15日的低点,创两年半以来的新低。专家分析表示,经济增长回落,产量居高不下是2012年国内钢材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这说明() ①供过于求使商品价格下降 ②目前,钢材市场交易中,买方起主导作用 ③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④目前,钢材市场交易中,卖方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012年临近清明时,长江沿岸皆传出江刀“消失”的消息。稀缺催生天价,二两以上江刀每市斤价格飙升至七八千元,饭店更是开出万元以上的价格。2012年4月2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一条长45.3厘米、重325克的“长江刀鱼王”,拍出了5.9万元的天价,相当于每克182元。长江刀鱼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刀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B.刀鱼的营养价值增大 C.刀鱼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D.刀鱼的需求决定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