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作者:————————————————————————————————日期: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习指导书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4年编制

目录

1. 前言 (1)

2. 认识(安装或检修)实习 (1)

2.1. 实习目的 (1)

2.2. 实习的主要内容 (2)

2.3. 实习方式 (3)

2.4. 实习时间分配 (3)

2.5. 实习报告和成绩考核 (3)

3. 毕业(运行)实习 (4)

3.1. 实习目的 (4)

3.2. 实习的主要内容 (5)

3.3. 实习方式 (7)

3.4. 实习时间分配 (7)

3.5. 实习报告和成绩考核 (7)

附:关于实习管理的有关规定 (9)

(注:本指导书使用二次,遗失不补)

1. 前言

火力发电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专业、设备和系统很多,设备十分庞大,系统十分复杂。目前及今后的若干年中,我国新建电厂将以单机容量为300MW的机组为主。电厂的运行控制也将采用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位一体的单元制计算机集中控制和全能值班运行。机组单顶容量越大,各种原因引起的事故给电厂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大。因此,电厂业主对其检修和运行人员技术素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市场竞争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自由选择,这就要求各位同学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宽的扣识面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多次的电厂实践。而电厂认识实习(通过电厂安装或检修安装,因此有时又叫作检修实习或安装实习)和跟随班运行实习是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一环。它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电厂实践的桥梁,又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和领会的有效手段,此外,还有助于锻炼同学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实习。带队教师应认真负责组织好实习,同学也应充分珍惜每次实习机会,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 认识(安装或检修)实习

2.1 实习目的

2.1.1. 通过电厂安装或检修实习,使同学们建立起对整个电厂的初步认识,了解火力发电的基本工艺流程,认识火力发电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建立起专业自豪感。

2.1.2. 使同学们对电厂的三大主要发电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其主要辅助设备,主要系统建立起初步认识,了解这些设备和系统的主要结构,作用,基本工作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2.1.

3. 了解电厂主要设备、管道及主厂房的布置特点,了解主要设备和烟、风、汽、水、煤粉管道的安装检修工艺。

2.1.4. 提高阅读工程图纸和资料的能力

2.1.5.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方法和独立观察客观事物,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2.2. 接受电厂安全部门的“电力生产安全教育”,掌握电厂安装、检修、运行人

员必要的安全知识。

2.2.2. 组织全厂参观,由此了解全厂总平面布置的特点及电厂选址的基本条件,了解电力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及火电厂的概貌。

2.2.

3. 组织电厂或安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锅炉专题:

a. 锅炉的主要技术规范,锅炉本体(炉膛、汽包、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等。

b. 燃烧制粉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设备的作用、结构、基本工作原理。

c. 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送、引风机、一次风机、电气除法器、喷水减温器)的作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等。

(2)汽轮机专题:

a. 汽轮机的主要技术规范,汽轮机本体(转子、上下缸、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及汽封、轴封、法兰螺检加热装置、盘车装置,滑销系统的结构、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b. 汽轮机调速系统和保护装置的基本作用和工作原理,调节元件和保护装置的一般结构,供油系统中主要设备的结构及其作用。

c. 热力系统及其主要辅助设备(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凝汽器、给水器、循环水泵)等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3)电气专题

a. 了解发电机的型号和主要参数、发电机的主要工作原理、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及其主要辅助设备(励磁机、油冷却器)等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b. 了解主变压器、封闭母线、升压站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件(如油开关、电压、电流互感器等)的作用、结构和上作原理:了解电气一次和二次的基本概念。

c. 厂用电情况

2.2.4. 了解电厂锅炉、汽轮机安装或检修进度计划流程工序图及其制定的原则,保证安装和检修工程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的主要技术措施。

2.3. 实习方式

2.3.1. 安排跟班实习。学生到现场后,根据教育科的安排,一般分为锅炉、汽机

两个大组。(锅炉组通常又分成锅炉本体班、磨煤矿机班、风机班和管阀班;汽机组通常分成汽机本体班、给泵班、辅机与管阀班、调速系统班)。中途,锅炉与汽机两个大组互换一次,但大组内的小班之间不互换。跟班期间,各班学习经带队师傅同意后,可利其他检修班或运行车间参观学习。

2.3.2. 安排技术讲课或阅读图纸。此项可以穿插在中途进行。技术讲课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教师为辅。

2.3.3. 带队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学生联系晚间学习场所,以便学生消化有关图纸资料,实现现场实际与书本知识的对照,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2.4. 实习时间安排(按四周考虑)见下表1

表1 实习时间分配表

序号实习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天)

1 电厂安规学习和考试:电厂概况报秸和全厂参观 2

2 锅炉和汽机工地跟班8

3 汽机和锅炉工地跟班8

4 技术人员专题讲座(炉、机、电各一天)。 3

5 查阅有关资料和图纸 1

6 学生总结,整理实习报告,实习成绩考核 2

7 机动(包括旅途) 2

共计26

2.5.1. 实习报告和成绩考核

2.5.1. 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跟班实习的学生应根据实习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实习笔记和有关专题报告等主要内容,独立编写实习报告,其主要内容为:

(1)对收集的资料作简要的概括;

(2)根据跟班实习内容,对某一设备或系统作较为详细的专题总结。这部分应有草图、说明及分析。

(3)总结实习个人心得体会和收获。

实习报告一般在1万字左右(包括图表)。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方面人才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气轮机、内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及低温专业。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60~70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昆明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客观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应的。过窄的专业面,但却培养了专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重建,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科技、管理体系的大量引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当时实际存在的过细过窄的工科专业设置,总体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因此,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进行的专业目录调整中,将能源动力学科的上述前10个专业压缩为4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保留。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上述前4个专业进一步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单独设立,而在引导性的专业目录中,则建议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合并。但当时我国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单独设专业的方案。因此,在2000年教育部设立的新一轮教学指导委员中,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分设了三个委员会:热能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能源动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涉及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各个方面改革的深化发展,包括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制的转换,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以及能源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热熔胶简介

热熔胶简介一、热熔胶定义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热熔胶粘合是利用热熔胶机通过热力把热熔胶熔解,熔胶后的胶成为一种液体,通过热熔胶机的热熔胶管和热熔胶枪,送到被粘合物表面,热熔胶冷却后即完成了粘合。 二、热熔胶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 1.聚烯类热熔胶粘剂 1)聚乙烯热熔胶 ——概念:由乙烯与少量α-烯烃或其他单体聚合而成的热熔胶; ——特点:粘接性能良好;价格低;易粘接多孔性表面等; ——应用:纸箱、纸盒包装、食品包装容器密封、无纺布制作、地毯拼缝胶粘带、汽车地毯衬背、服装衬布粘接等。 2)聚丙烯热熔胶 ——概念:由丙烯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主要是无规聚丙烯(等规、间规); ——特点:一定的粘接性;固化速度稍慢;耐热性不高;常与低分子聚乙烯或结晶型聚丙烯混合以改善固化速度与耐温性; ——应用:纸、聚丙烯、聚乙烯、铝箔等粘接;较多地用于纸包装、地毯衬背、纸张复合、填隙、电视机显像管偏转线圈固定等。 2.乙烯及其共聚物类热熔胶粘剂

1)共聚单体: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氯乙烯等;可二元以上; 2)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热熔胶 ——概念:由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经高压本体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制造而得到的; ——历史: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 ——特点:优异的粘接性、柔软性、加热流动性和耐寒性;耐药品性、热稳定性、耐候性和电气性能较优;强度较低、不耐热、不耐脂肪油等; ——应用:强度不高的场合,一般不作结构胶。书本装订、木器加工、包装、制罐、制鞋自动化操作、纸制品的加工、建筑工业、电气部件、车辆部件等。 3.聚酯类热熔胶粘剂 ——概念:聚酯(PET)是主链中含有酯基(-COO-)的聚合物的总称,分不饱和聚酯和热可塑性聚酯(线性饱和聚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或醇酸缩聚而成);作为热熔胶需用可塑性聚酯; ——特点:优异的电绝缘性;较好粘接强度;耐冲击性、耐水、耐热、耐寒、耐介质及弹性都较好;可粘接多种材料;熔体粘度高; ——应用:服装、电器、制鞋、建筑等行业。 4.聚酰胺类热熔胶粘剂 ——概念:聚酰胺(PA)以重复的酰胺基(-CONH-)为分子主链的聚合物;用于配置热熔胶的PA相对分子量为1000-9000; ——特点: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电性能、耐油性、耐化学和耐介质性能;无味、无色;快速固化;可粘接多种金属和非金属;与其他树脂相容性良好; ——种类: 1)高分子量聚酰胺热熔胶:俗称尼龙型热熔胶,由内酰胺或氨基酸衍生物均聚,短碳链二元酸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描述

[标签:标题] 篇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工学、能源动力类、专业代码:080501) 一、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能源工业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 识,较好的综合素质与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热力发电厂方向,主要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和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技术研究与 开发,节能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风能与动力工程方向,主要从事现代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管理、规划、设计与施工、风能 资源测量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 热力发电厂方向,是将常规能源(化石燃料、天然气、石油)在锅炉内燃烧产生的化学能 转化成热能,通过工质推动热动力设备做功,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与动力工程方向,是将空气的动能通过风力机转化成机械能,带动风力发电机将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能源工业为特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 学思想,凸显能源资源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知识、能力与创新的课程体系,为宁夏及周边区域能源资源建设提供所需的应用型人力资源。 二、主干课程 热力发电厂方向:工程热物理、热能动力 主要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技术、电厂锅炉、汽轮机原理、热 力发电厂、换热器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工自动化仪表、泵与风机、机械设计基础 等。 风能与动力工程方向:风能动力 主要课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理论, 风力机原理,风电机组设计制造,风电场电气工程、风资源测量与评估、电机学、风力发电 场、机械设计基础等。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大型能源企业和相关公司,如热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汽轮机厂、锅炉制造 厂、风力机设备制造厂等,从事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新能源利用等 方面的工作。 篇二:热动专业描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概述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 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1]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动力工程、 制冷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1.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认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对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设立的三个专业方向听课后的认识 我校本专业共设立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以内燃机方向、制冷与空调方向、以及火力发电的能源方向。 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的本专业方向主要是做汽车发动机的,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在发动机方向比较需要人才,这个专业就是做这方面的钻研。我们在这方面的老师大多都去过国产汽车企业搞过项目。虽然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起步,但是要多

少时间,更新速度不可估计。所以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发动机还是会存在的,军用的发动机、船用的等等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少不了传统发动机。并且就算是以后新能源时代真的到来了,其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肯定从传统发动机的人才里培养一部分。任何国家跟地区,不会让曾经传统发动机的人才没事可干的。 制冷与空调方向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它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与药品的生产、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等领域。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适应范围广,其涵盖的范围有制冷方面的设计、开发、空调设计、运行管理等。其中空调方向的学生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空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从环保的角度看,未来的空调主要会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1、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器是通过内装的变频器改变频率。从而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转速。使压缩机转速连续变化,实现压缩机能量的无级调节。与一般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有着高性能运转、舒适静音、节能环保、能耗低的显著特点,改善

热能动力论文热能动力工程论文

热能动力论文热能动力工程论文 太阳能领域中的机械自动化研究 摘要:能源作为未来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保障国家安全及人民日常生活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利用太阳能光热的太阳能热水器,越来越广的走进千家万户,竞争日趋激烈。想在未来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成本的关键就是要提升生产流程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机械设备要具备数据采集系统,设备原料远程跟踪系统等。 关键词:热能性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太阳能住宅 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成果应用中的一大产业,它以环保、安全、节能、卫生等优点,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每年全国能耗约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13,而全国总能耗中,有13是来自建筑能耗。“向屋顶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能,加热冷水提供给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使用的节能设备。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 一.太阳能原理概述

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盖板,被集热板吸收后沿肋片和管壁传递到吸热管内的水。吸热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通过下循环管不断补充温度较低的水,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控制系统把自来水通过控制阀,控制仪等送至太阳能以达到自动化控制。辅助电加热安置在水箱里,已备阴、雨、雪天使用,节电90%,并自动化运行。 影响平板式集热器板芯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是结构设计,二是表面吸收涂层。设计良好的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应该在93%以上。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与板芯结构、表面处理以及集热器整体结构有关。集热器整体结构的影响可以用总传热系数来描述,其影响程度与自身的几何尺寸(肋片厚度、材质)是一样。也就是说,在同等效率的情况下,集热器热损小时板芯可以薄一些。选择性吸收表面可以提高集热效率,但是市面上这类产品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往往肋片较薄。 保温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热效率和晚间清晨的使用,在寒冷的东北尤其重要。目前较好的保温方式是进口聚氨脂保温,若配料、工艺、环境、温度不适,也会造成发泡不均或泡孔过大、工质缓慢漏失保温性逐渐下降的后果,这就需要厂家有专门的发泡机械、标准化模具和较高的工艺技术水平。水循环管路管径及管路分布的合理性直接

DYNACOLL 热熔胶介绍

DYNACOLL Copolyesters for Reactive Hotmelts Gabriele Brenner, Bernhard Schleimer

What is DYNACOLL 7000 ? ?Evonik Degussa‘s product range of medium molecular weight adhesive copolyesters ?Molecular weight(Mn) range2000 -8000 ?saturated, linear, solvent free ?hydroxyl terminated ?OH value range13 -55, mainly30 ?tailor-made raw materials for moisture curing reactive hot melts (RHM)

DYNACOLL polyester preparation Water, Diols Water Diols Diacids Additives & Catalysts Charging Esterification Condensation Drumming Liquid bulk 200 kg drums 30 kg pails

DYNACOLL 7000 building block system Series7100amorphous Tg > 0°C Series7200liquid Tg < 0°C Series7300partially crystalline Tg < 0°C Mixtures of DYNACOLLs are used to design RHM properties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求职简历

姓名 性别:男/女出生年月: XX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20XX届 XX方向 XX学士 联系方式:139-xxxx-xxxx 电子邮件: 期望从事职业:铸造工程师、热能工程师、机电工程师、应用工程师(点击来智联招聘搜索想要的工作) 自我评价:爱好电路知识,善于与人沟通;言行严谨一致,刻苦耐劳,有责任心;忠于职守、踏实肯干,诚实可信、服从工作安排。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执行力,自学能力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20xx.9~20xx.7 xx大学 xx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xx学士 学分绩点(GPA) x.x (满分x分),院系/班级排名第x 连续四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获得院级“三好学生”

20xx年获得××大赛“一等奖” 20xx年获得校级“学生团干部” 20xx年荣获第×届挑战杯“一等奖” 20xx年 xx项目项目负责人 课题: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 xxxxxx项目项目组成员 课题:xx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铸造工程师 主要工作:制定新铸件砂芯及重力铸造工艺;模具设计方案审核、模具设计与制造;现有产品铸造工艺改进。现有产品模具更新。拓展了自己的知识,也对这一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奠定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xxx投资有限公司热能工程师 主要工作:热电厂热能环保技术、热能工程、暖通空调等方面的工程设计与技术支持;负责透平部件内的流动传热分析和冷却设计;配合进行各零部件的初步热应力分析。对于热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这个行业也有了一定的贡献 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快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撰写英文文件,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谈 国家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 熟练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搜集资料,熟练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熟练使用photoshop 本专业证书 副工程师证、CAD证、PPM

浅述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浅述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7-10-18T18:07:19.4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作者:赵俊平[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都要求火力发电机组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电煤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锅炉是火力发电机组的三大核心设备之一,它通过燃烧和传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因此,如何让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电厂 来讲,运用热能动力技术推动电厂锅炉的技术进步就 (內蒙古第一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內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都要求火力发电机组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电煤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锅炉是火力发电机组的三大核心设备之一,它通过燃烧和传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因此,如何让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电厂来讲,运用热能动力技术推动电厂锅炉的技术进步就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锅炉;发展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应用起来十分广泛,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在解决实际能源录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并且热能与动力工程充分利用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的支持了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角度来看,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机械能力、物理能量的研究,把热能与机械能量之间的转化作为重中之重。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也逐渐朝着自动化化和智能化发展。 二、对锅炉结构及动力原理的分析 锅炉的燃气控制、锅炉的外壳及锅炉的生产配套部分共同构成了锅炉,而燃气锅炉外壳还包括底壳和面壳两方面,每个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底壳主要负责锅炉燃烧,也是锅炉燃烧的关键环节,因底壳上有电控盒和热交换器等部件,锅炉通过底壳与其他部分更好的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而面壳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锅炉,更好的保护锅炉,进而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除此之外,锅炉的核心部件电气控制也在锅炉的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保障锅炉各项工作和锅炉燃烧的正常运转。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锅炉行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锅炉业均已实现自动化控制,这样就能很好的控制锅炉的热平衡及锅炉的燃烧,从而使锅炉的燃烧效率得到提高,保证热能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地减少能源浪费。 三、我国电厂锅炉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锅炉发展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热能与动力功能之间的转化研究,转化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保证工业锅炉的正常使用。锅炉的构成部件十分复杂,其中风机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动能并向锅炉内部输送氧气的重要部件,风机的工作承受度是有限的,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开始盲目地增加锅炉的工作量,进而超过风机工作的承受度,导致风机出现损坏的现象,不仅对锅炉整体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中断了企业的生产。由于风机内部构造十分繁杂,工作人员很难准确判定风机内部的温度,所以应该加强对锅炉中风机内部温度测量的研究,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对不同方向上流入风机叶片的燃烧速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建模并划分出网络结构,直观地观察风机和其他部件之间的联系,并逐渐完善风机的设计,提高风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进而提高整个锅炉的运转能力。 四、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应用 4.1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创新 如何有效地调节能量转换是锅炉燃烧控制中的重要部分。早期工业生产中,我国的锅炉填充燃料绝大多数是采取人工添加的方式,从而保障锅炉相关工作的正常稳定运转。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企业已从人工填料方式向步进式的自动化转变,而连续控制系统是主要的锅炉燃烧方式,其主要由各种气体的分析装置及燃烧的控制器等部分构成,通过热电偶的有效检测来设定合理数值,再利用计算机准确计算出所测数值偏差,从而保证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且合理的对锅炉燃烧进行控制。 4.2在锅炉风机监控中的应用 要想实现锅炉的良好运转,必不可少的装置便是风机的安装,风机将外界含有氧气的气体传送到锅炉内,实现燃料的有效燃烧。然而现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风机运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风机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锅炉整体与风机的距离较近,风机得不到降温,就会产生工作负荷,导致风机被烧坏,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实现增加能源供应的目的,还严重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转。然而锅炉风机装备结构较复杂,采用常规的测量方式很难测到风机的温度,它需要采用高科技对温度进行智能监控。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这种问题的技术对策。现阶段,采取的是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研发出相应的软件,从而对风机的温度进行有效计算。 结语 综上所述,热能动力工程是工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这种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是比较明显的,能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具体到锅炉的使用中来看,这种热能动力工程也能够发挥出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对于改善和提升锅炉应用效果具备着较为突出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的锅炉应用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对于炉内燃烧控制技术以及软件仿真锅炉风机翼型叶片的使用来说,其积极价值更为明显,这些优势的体现也就促使人们不断的加强对于热能动力工程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其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江,郑莆燕,任建兴,等.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魏齐欣,程光宇,刘艳珍,曹华.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3]张晓杭.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王鸿雁张葵叶 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地热资源既属于矿产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温能、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流体以及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在全球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地热能开发及利用取得较快发展,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 全球地热储量十分巨大,理论上可供全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据估计,即便只计算地球表层10km厚这样薄薄的一层,全球地热储量也有约1.45×1026J,相当于4.948×1015吨标准煤,是地球全部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几百倍。[1]世界上已知的地热资源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三个主要地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的地热带;二是从大西洋中脊向东横跨地中海、中东到我国滇、藏地热带;三是非洲大裂谷和红海大裂谷的地热带。这些地带都是地壳活动的异常区,多火山、地震,为高温地热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2]图1所示为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图1 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来源:鹿清华, 张晓熙, 何祚云. 国内外地热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 排, 2012, 2(1): 39-42 (二)全球地热资源利用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热水型、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和岩浆热能四种类型;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又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非发电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是直接利用,多用于采暖、干燥、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此外,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温,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制冷。 根据2010世界地热大会的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有24个国家开发了地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715MWe,年发电利用总量为67246GWh,平均利用系数为0.72;有78个国家开展了地热直接利用活动,总设备容量为50583MWt,年利用热能121696GWh,平均利用系数0.27。 表1 地热发电排名前10的国家 国家装机容量 (MWe)运行能量 (MWe) 总生产能量 (GWh/y) 运行率 (%) 运行机组 (套) 美国3093 2024 16603 0.94 209 菲律宾1904 1774 10311 0.66 56 印尼1197 1197 9600 0.92 22 墨西哥958 958 7047 0.84 37 意大利843 843 5520 0.75 33 新西兰628 628 4055 0.74 43 冰岛575 575 4597 0.91 25 日本536 422 3064 0.83 20 萨尔瓦多204 192 1422 0.85 7 肯尼亚167 167 1131 0.78 6 表2 地热直接利用排名前10的国家国家总生产能量GWh/y 主要利用方式 中国20932 直接供热、地源热泵、洗浴 美国15710 地源热泵 瑞典12585 地源热泵 土耳其10247 直接供热 日本7139 洗浴 挪威7001 地源热泵

热能与动力工程资料

2010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模板 热能与动力工程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一、统编序号: 二、专业代码:080702 三、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四、专业简介 东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1953年第一届研究生毕业,1956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1981年组建热能工程系,同年获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按新学科目录划归为“热能工程”学科(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1994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5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988年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2004年,建立“辽宁省高校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同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成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58年来,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与时俱进,不断地引入新的学术思想,重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专业建设向多层次,宽口径,服务于国家、行业、地方建设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的方向发展,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别树一帜,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工业炉窑热工及自动化”、“工业系统节能”和“辐射换热及热过程控制”是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方向,在国内建立最早、历史最长、实力最强、学术地位始终处于国内外同行的前列,为工业炉热工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陆钟武院士提出的“工业生态学”学科方向是本学科新的增长点,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同行产生深远影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简历模板

姓名 性别:男/女出生年月:19xx.xx.xx 民族:xx 政治面貌:xxxx XX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20XX届 XX方向 XX学士 联系方式:139-xxxx-xxxx 电子邮件:xxxxxxxx@https://www.doczj.com/doc/9016040177.html, 求职意向及自我评价 期望从事职业:铸造工程师、热能工程师、机电工程师、应用工程师(点击来智联招聘搜索想要的工作) 自我评价:爱好电路知识、善于与人沟通;言行严谨一致、刻苦耐劳、有责任心;忠于职守、踏实肯干、诚实可信、服从工作安排。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执行力、自学能力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教育经历 20xx.9~20xx.7 xx大学 xx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xx学士 学分绩点(GPA) x.x (满分x分)、院系/班级排名第x 连续四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获得院级“三好学生” 20xx年获得××大赛“一等奖” 20xx年获得校级“学生团干部” 20xx年荣获第×届挑战杯“一等奖” 项目/科研经历 20xx年 xx项目项目负责人 课题: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 xxxxxx项目项目组成员 课题:xx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实践/工作经历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铸造工程师 主要工作:制定新铸件砂芯及重力铸造工艺;模具设计方案审核、模具设计与制造;现有产品铸造工艺改进。现有产品模具更新。拓展了自己的知识、也对这一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奠定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xxx投资有限公司热能工程师 主要工作:热电厂热能环保技术、热能工程、暖通空调等方面的工程设计与技术支持;负责透平部件内的流动传热分析和冷却设计;配合进行各零部件的初步热应力分析。对于热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这个行业也有了一定的贡献 个人技能 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快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撰写英文文件、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谈 国家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 熟练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搜集资料、熟练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熟练使用photoshop 本专业证书 副工程师证、CAD证、PPM (备注:该简历模板为智联招聘按照不同专业一般特征进行编写、仅供参考、使用时请根据

2021年锅炉及能源领域的热能动力工程发展现状探讨

锅炉及能源领域的热能动力工程发展现状探讨 能源动力的发展,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热能动力工程发展现状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伴随着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其相应的产业正在不断的扩展,这对基本的经济生产能力,以及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来进行供给,而现代能源领域的发展,还主要通过热能来进行驱动,如果驱动存在问题,那么就可能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从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对这一形式的建设提出了需求上的调整。本文针对锅炉以及能源领域的热能动力工程开发进行简要的讨论。 就现阶段的世界能源使用情况来看,积极的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责任指标,我们从能源的利用率出发,对其工程的能源资源利用率来说,其高低就决定了工程的合理性。专业领域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影响到自身能源资金的有效性,因工程领域内的环境来说,其所发挥出的基本能力以及供给发挥作用,都能够对其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下面我们对锅炉与能源领域额热能动力工程进行简要分析。

能源动力工程是对现代热能工程以及热力发动机的研究,其主要包括了对基本工程技术与热物冷藏等多个工程方面的合理化设计,这一点与热能的动力转化形式来说,可根据其技术的热能工程以及热力发动机的多个方面,其作用在于对热能和动力发动机的综合设计。在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建设上,可结合企业的节制性质来看,可结合世界范围内的场景分析,并完善其在废气的处理,根据土壤环境的诸多危害,改善对脱硫技术等多方面的改进,对于基本的威胁作用,都会严重影响到资源的使用率,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从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发展研究,其利用率是影响其转化率的重点。 就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发展程度来说,对于工业锅炉的电站锅炉发展情况,其作用对于锅炉的使用来说,作用也可以确保其基本的设施需求,在连接上,根据整体的能应用渠道进行整体检测控制,这从基本的燃气阀冰箱调控等,都会产生主体形式上的调控失调,从配件的通过率上,可满足其整体的设计。其作用技术形式,对热力的发动机以及工程物理作用等,都会形成一套有效的促进作用,这在我国的人口基数以及促进的煤炭效应等方面,根据其科技水平的发展,也逐渐的影响到了对科技水平的实践作用。对于存储量的资源设施受益建设,其科技的进步是确保电脑控制方法得体的根本所在。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姜再富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姜再富 发表时间:2018-03-05T15:29:43.7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姜再富 [导读] 摘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环保综合性矿产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吉林省煤田地质局一〇二勘探队吉林省梅河口市 135000 摘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环保综合性矿产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前景;分析 在能源危机日渐加剧和环境保护愈发紧迫的大背景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传统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成了当务之急。 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巨大热能,地热能可通过火山爆发、温泉和岩石的热传导等形式带出地表。而地热资源是指在结合当前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条件下,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地壳内的热能量和地热流体中热能量及伴生的有用组分。地热能是位于水力和生物质之后的第三大可再生资源。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由地下传至地表的热量约相当于370 亿吨标准煤的燃烧热,资源储量巨大。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热资源将对缓解能源危机,增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 地热能开发利用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包括发电和非发电利用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发电后排出的热水可进行逐级多用途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则以直接利用为主,多用于采暖、干燥、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如冰岛和土耳其的地热供暖制冷分别占到建筑供暖制冷用能的89%和30%,美国的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00万千瓦。1.1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概况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在可供开采利用的深度范围内,既有广泛分布的中低温地热,又有能够直接发电的高温地热。数据显示,我国地热发电潜力达到670 万千瓦,仅低于印尼(1600 万千瓦)和美国(1200 万千瓦)。 1.1地热能发电 我国适于发电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区。著名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从1977~1991 年的14 年内共装机25.18MW,最后一台3MW 机组于1991 年初投入运行。自1993 年以来,年发电均保持在1 亿度左右,羊八井地热电站全年供应拉萨的电力为41%,冬季超过60%。在西藏电力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缺煤少油的拉萨名城供电做出重大贡献,不愧为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在加速开发羊八井深层热储的同时,国家又加大投资开始了羊易、朗久、那曲等地热电站的开发建设,有的已初具规模。云南腾冲热海热田也是我国著名的高温热田,在此建设万千瓦级地热电站。 1.2地热能采暖(制冷) 利用地热水采暖不烧煤、无污染,可昼夜供热水,可保持室温恒定舒适。地热采暖虽初投资较高,但总成本只相当于燃油锅炉供暖的四分之一,不仅节省能源、运输、占地等,又大大改善了大气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采暖能源。地热采暖在我国北方城镇也很有发展前途。北京、天津、辽宁、陕西等省市的采暖面积逐年增多,已具一定规模。天津市地热采暖面积已超过300万平方米(到1995 年底),如以每平方米供暖消耗煤35 公斤计,则可节省105 万吨标准煤。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目前18 个省辖市均有地源热泵工程项目。已建成地源热泵项目千余个,以地下水源热泵项目为主,应用建筑面积超过2200 万平方米。目前我国供暖制冷面积已达2亿平方米。国家初步计划在未来5 年,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 亿平方米,预计总市场规模至少超过1000 亿元。 1.3地热温室 全国地热温室面积目前已超过100 万平方米,其中22%在河北省。全国有17 个省区在进行地热水产养殖,鱼池面积达160 万平方米。如北京的小汤山地热联营开发公司用5公顷地热温室种植绿菜花、紫甘兰、玻璃生菜等优特种蔬菜。湖北省英山地热开发公司地热养殖尼罗非鱼、淡水白鲳、草胡子鲶、甲鱼、牛蛙等,每年向社会提供大规格优质鱼种。河北省黄骅的中捷友谊农场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地热越冬鱼场。地热温室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为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出很大贡献。 2.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2.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就2014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来说,煤炭消费总量占绝对比例,传统能源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必须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已将绿色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力扶持新型环保可再生能源,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2015 年地热能源供热制冷面积足以达到5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 万千瓦,年利用量达到2000 万吨标准煤。到2020 年,地热能开发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由此可见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面临巨大的发展潜力。 2.2广阔的市场空间 基于高精尖的地热学、地质学的学术基础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占据地热开发行业的绝对优势,由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统率力。地热资源开发企业要以地热资源一站式开发利用服务为基本的经营理念,更深更广地把握地热行业市场需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带来更多更广的社会经济价值、生态效益。 2.3结合新能源,完善我国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初具规模,将地热能与新能源集成应用到产业链,将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集成开发,打造地热和新能源集成应用的产业链,探索多种新能源优化组合及与常规能源相互协调的综合利用模式。 3.总结 随着传统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新型能源的出现给中国能源危机提供了转机。地热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地热资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综合性矿产资源,其功能多,用途广,不仅是一种洁净的能源资源,可供发电、采暖等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