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梳理:

1、长度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长度的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下面左图圆的直径为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下面右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X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停表的使用和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训练: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171.2mm B、1.712dm C、0.172km D、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4、如右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s。

5、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都可能

6、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 _______(2)教室的高度约为3 _________(3)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1.5 ________(4)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1_______(5)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_(6)一般100m赛跑所用的时间为11_______

7、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

A、量出100页的厚度L

B、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

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D、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

指出上述步骤中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后将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骤排列:__________。

8、单位换算: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微米,合_________米;万里长城约6700千米,合_________厘米;一张纸的厚度为71纳米,合________毫米.房间面积85米2=________分米2=________厘米2

纸箱体积1.60×104厘米3=_________分米3=_________米3.

9、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厘米和50.30厘米,试判断:

(1)第一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是

________ ;

(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的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是

_________.

10、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1、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

(2);

(3);

(4);

12、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

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A.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B.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C.测量值没有误差

D.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1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4、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哪些是正确的()

A.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放置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线量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测量结果要记录准确数字

15、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25.81 B.25.82dm C.25.82cm D.25.816cm

16、用一个卷尺来测量某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正确的记录为2.736米,则这个卷尺的分度值是

17、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1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___μm (2)4.2nm= ___cm (3)6.7dm= ___km (4)0.18km = ___m (5)1.7dm=___ cm= ___ mm =___ nm = ___μm (6)20min= __h (7)0.5h ___min= ___s

19、小明在用一把钢尺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实验中,对木块进行了五次测量,测量结果记录如下:20、82cm,17.83cm,17.81cm,17.28cm,0.1781m.(1)他对同一木块进行五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这把钢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 (3)小明先对五次测量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发现数据_____是错误的;(4)然后,小明算出了该木块的长是________;

20、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线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1节“认识运动”教案 广西柳城县沙埔中学覃海媛 教学内容提要: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来处理 第一部分: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生活周围的物体都在运动,通过分析画面上运动物体的特点引出机械运动的概念,然后教师设计小环节让学生相互讨论,归纳出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条件,然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机械运动的事例,以此认识宏观物体的运动。 第二部分:通过学习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史实,用多媒体展示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图和原子核结构模型图,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通过演示扩散现象实验和分析原子结构模型图,让学生知道微观粒子也在运动。以此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 参考资料及文献 1.分子 对于分子的定义,化学上认为,分子是物质中独立地、相对稳定地存在并保持其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分子动理论中,把“做热运动并遵从相同规律”的微粒统称为分子,它包括了化学上的分子、离子、原子。 人们对于分子的热运动的研究在19世纪中期后进入了理论化阶段。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 ,1822—1888)、麦克斯韦(J.C.Maxwell,1831—1879)、玻尔兹曼(L.Boltzmann,1844—1906)、范德瓦尔斯(J.D.Van der Waals,1837—1923)等人运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定量地讨论了有关气体的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范德瓦尔斯还因为建立了

非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而获得了19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统计平均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理论的定量部分采用了概率统计的数学工具。 2.原子结构学说 1803年,英国的一位化学教师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在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物质是由具有一定质量的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作用的最小单位”的著名论断,现代原子学说问世。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A Avogadro ,1776—1856)在原子学说中引进了“分子”的概念,关于物质组成的原子分子学说得以确立。随后人们对原子内部结构进行了持久而艰苦地研究。20世纪前期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理论基础,原子核内部的研究,又描绘出了一层层结构。 对于原子结构及其运动,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认识。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及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每个质子与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一般情况下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数目相等,故原子带电量代数和为零,原子整体呈电中性。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密度很大,原子质量主要由核的质量来决定。核外电子一方面围绕原子核转动,一面不停的自转。这样的运动与太阳系中各个行星围绕太阳的旋转相似。 原子核外的电子以不同层次及不同轨道按规律排列。原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温度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c)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 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如果温度 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四、知识拓展 ◇热力学温度:宇宙中温度的下限是—273℃,被叫做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所以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73K,沸水的温度为373K。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 体 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1)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做热敏报警器、制成工艺品等) (2)我们所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卩m,纳米(nm)。 1km=1000 m 1m=1000mm 1mm=1000 卩m 1卩m=1000n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3 96nm=96 x 1nm=96 x 10 n m=0.096 n m 数字与_—??等量代换一L进行」 单位分运算 离 方法规律:对于物理学中所有的单位换算类题目,都可以用“单位换算三部曲”解决:数字先不变,单位等量换,换完再运算。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 a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 b、正确使用刻度尺:三看:(1 )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及其是否磨损; (2)看刻度尺的量程;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四会: (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 )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 (3 )会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测量结果记录形式是数字+单位。 考察题型: 1、对长度的估计方法规律:一臂展~身高,一步幅~ 0.5m 一拃~ 20cm ;1指宽~ 1cm。臂展:两臂左右伸平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 间的距离。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从量程和分度值两个方面考虑。看题目里面对精 确度的要求。刻度尺的精确度由分度值决定,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度高。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则能精确到1毫米。 3、正确使用刻度尺: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违反规则的读数,都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物体的读数为2.43cm。可以推测出它的最小分度值是毫米。 2.43cm 单位(cm) 估读数字(0.03) 一个准确的读数应该包括三部分。当估读数字为0时, 准确数字(2.4) 也不能漏掉。 4、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8、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018-06-05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word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强化训练练习题

一、时间的估测 1.下面各事件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钟的是() A.人的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脉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 2.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均为() A.0.5s B.2s C.3s D.5s 3.下列时间段与1min最接近的是() A.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 B.成年人吃一顿饭的时间 C.步行80 m所用的时间 D.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4.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 A.人的脉搏 B.日出日落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人的生长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m 6.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7.小黄测得自己每分种的脉动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动次数是140 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秒. 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A.日 B.小时 C.分 D.秒 2.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 A.24 B.1440 C.86400 D.43200 3.下列专门用来测定时间间隔的工具是() A.钟 B.表 C.停表 D.闹钟 4.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A.5圈 B.60圈 C.100圈 D.3600圈 5.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我们称为() A.一夜 B.一月 C.一天 D.一星期 6.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 7.根据图,不用测算而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长度 B.速度 C.质量 D.时间间隔 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 B. C. D. 10.生活中的机械摆钟,都是根据其摆完成一次摆动的相等的原理制成的. 11.小刚从广州到深圳,乘座上午10时30分的汽车从广州准时出发,到深圳是上午12时42分,那么他所用的时间是 h= min.

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声波的产生和传 播 1、任何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振动时通过介质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 3、声波: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 4、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振动的介质没有随波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 5、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6、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气体) 7、空气中的声速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8、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9、不同的障碍物表面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坚硬光滑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表面吸收声 波的能力强。 10、传入人耳声波相差0.1秒以上就能区分。、回 声的利用:测距离、超声定位仪等。2声音的特征 一、响度

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响度(也叫音量)。 2、振幅: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 (1)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 (2)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二、音调 1、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的高低。 2、频率f: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符 号Hz) 3、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如粗细、松紧、厚薄、长短、体积等)材料有关,如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音调越高。 4、超声: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特点是频率高,能量大而集中。有良好的定向传播特性,易于 聚集。 次声: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它的特点是频率低。其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易地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它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 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 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 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 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 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 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 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 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 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 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 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 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 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 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

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XX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任何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振动时通过介质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 3、声波: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 4、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振动的介质没有随波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 、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6、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气体) 7、空气中的声速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8、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9、不同的障碍物表面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坚硬光滑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 10、传入人耳声波相差01秒以上就能区分。 11、回声的利用:测距离、超声定位仪等。

12声音的特征 一、响度 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响度(也叫音量)。 2、振幅: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 (1)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 (2)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二、音调 1、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的高低。 2、频率f: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符号Hz) 3、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如粗细、松紧、厚薄、长短、体积等)材料有关,如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音调越高。 4、超声:频率超过XX0赫兹的声波。它的特点是频率高,能量大而集中。有良好的定向传播特性,易于聚集。 次声: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它的特点是频率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初二一定要看看! 无论你是即将踏入八年级刚接触物理的同学,还是初三将要中考的同学,都应该看看!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单位——衡量万物的标尺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国际单位制 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 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长度的测量 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 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 (ns)。 5、误差

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 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 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长度单位 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声音的产生 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速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 >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二、重、难点 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 四、知识拓展 1、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0.29s (当时空气15℃)。

2、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2.(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3、(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4、(2010?哈尔滨)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 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 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 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 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 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 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 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 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A.60s B.50s C.40s D.20s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 二.填空题 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如果战斗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01 知识框架 机械运动?? ???? ????????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 ??长度的单位:km 、① m 、dm 、② cm 、mm 、μm 、nm 测量的工具:③ 刻度尺、米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 ??? ?使用前和使用中 测量结果:由④ 数字 和单位组成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h 、⑤ min 、s 测量的工具:钟表、停表误差? ????概念:⑥ 测量值 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⑦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⑧ 位置 的变化 运动的类型 ???? ?直线运动 ⑨ 曲线运动 参照物 ? ????参照物的选取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与⑩ 时间 之比叫速度 公式:v =s t 单位:m/s 和km/h ,1 m/s =○11 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12 速度 不变的运动意义: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直线、变速 用平均速度描述 测量平均速度?????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原理:○13 v =s t 结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 02 知识对比 1.误差与错误 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仪器精密度不够或实验方法不完善;观察者估 读时的偏差及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记 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大意 减小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可以避免 如何判断 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 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了真实值 2.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区别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 ①运动的轨迹是直线;②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③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①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②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但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 描述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通过任何相 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只做粗略研究时,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 公式 v =s/t v =s/t 03 实验突破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国际单位制 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 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长度的测量 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 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5、误差 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 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长度单位 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m 1000m=10 1km=-1m 0.1m=101dm=-2m 0.01m=101cm=-3m 0.001m=101mm=-6m =0.000001m=10μ1m-9m =0.000000001m=101nm2、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3、时间的测量 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369ns ms= 10s= 101h = 60min=3600s 1s = 10μ4、误差 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②减小误差的办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③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四、知识拓展 1、有趣的人体尺度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下你的脚底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 侦察员常用这个原理来破案:海滩上留下了罪犯的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25.7厘米,那么,罪犯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呢?(25.7cm×7=179.9cm) 小琴为妈妈买鞋,她忘了妈妈的鞋号,只记得妈妈身高是168厘米,你能帮她算一算买几号鞋吗?全国统一鞋号是根据脚长编定的,如24号,就适合脚长为厘米的人穿,算出脚长就可以算出鞋号了。24. 、电线比较细,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它的直径不易测准,可以借助一支铅2 笔杆进行操作,你想想该怎么办?你测得的直径是多少?

2017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1 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2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3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