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无忧】《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无忧】《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无忧】《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无忧】《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加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神态描写的作用,赏析比喻句的妙处。

4.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等美德。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加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神态描写的作用,赏析比喻句的妙处。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等美德。

教学方法

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咏雪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同学们,下雪了,你们最爱做的是什么呢,堆雪人?打雪战?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的家庭在雪天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吧?引入课题《咏雪》

一、自学指导预习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生难字词

(1)字音

骤(zhòu)絮(xù)奕(yì)谢道韫(yùn)

(2)词义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2.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3.文体知识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4.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借助注释加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把握重点文言字词。

1.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

字词: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文言句式:白雪纷纷何所似?点拨: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字词: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文言句式:撒盐空中差可拟。点拨:状语后置句,原顺序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是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

3.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词:即:是。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合作探究文本研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文本研读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2.从《咏雪》一文中找出能表现谢家家庭气氛的词语,并思考一下,这些词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3.为什么“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5.《咏雪》中哪个比喻更好?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艺术特色

1.故事完整,语言简练。

《咏雪》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等。

2.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两篇文章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咏雪》人物的语言虽只有

一问两答,但人物形象鲜明,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课堂小结

《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布置作业

(一)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二)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

(三)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撒盐空中(笑)欣赏赞扬

(考题)兄女:柳絮因风起(乐)道蕴才气

补充无弈之女

评价身份之贵(侧面衬托)

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n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一、自学指导预习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握字音

尊君在不fǒu太傅fù差可拟chā

尊君在不(“不”通“否”。)

3.词类活用:

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4.古今异义

(1)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领。)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去。)

(3)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4)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感叹句

非人哉(哉,表感叹的语气助词。本句表示强烈愤怒的感情。)

(3)判断句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借助注释加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把握重点文言字词。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字词:期:约定。

至:到。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时分碰头。(那朋友)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2.原文: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字词:时年:那年。

戏:玩耍。

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译文: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字词: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译文:那人便发起脾气来说:“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原文: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字词:惭:感到惭愧。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三、合作探究文本研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文本研读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说明了什么?

明确: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说明他不但无信,而且无礼。

2.陈元方反驳“客”的话精彩在何处?

明确:陈元方的反驳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这些都写得很清楚;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言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最后,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3.友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由“怒”到“惭”,走下车子拉元方,表明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明友人虽然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

4.“元方入门不顾”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元方的什么特点?

明确:本题运用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属于动作描写,这一动作真实地表现了元方作为一个小孩子的直率、好恶情感容易外露的特点。

5.本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从本文中我们会得到很多启示。通过陈太丘的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通过友人的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一个人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失去友谊。

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词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从这一方面来看,文章批评的是“无信”“无

礼”,宣扬的是讲究诚信,为人正派的品格,所以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的父亲,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于千里之外。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不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艺术特色

1.故事完整,语言简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篇幅虽短,但却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以陈元方的一

句话作为故事的主旨句,由此前后辐射,将这则故事写得波澜起伏。

2.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

布置作业

收集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3、民无信不立。——孔子

4、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5、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6、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开端期行——不至——舍去——乃至

发展父友:问

元方:答针锋相对

高潮父友:怒——非人哉据理驳斥

元方:曰——无信无礼正直不阿

尾声父友:下车引之聪慧明理

元方:入门不顾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高效课堂展示课,同学们预习充分,发言积极,配合默契;思考问题敏捷,讨

论热烈,回答问题准确。小组分工合作任务完成较好。激发了同学们及小组竞争的热情,正好扣了课文主题体现聪明才智少男少女的表现,课文课堂浑然一体。因此课堂教学认真研读课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很重要。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课文全 解 内容预览: 22.《世说新语》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过:超过。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委:丢下,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惭:惭愧。 辄:当即。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耳:罢了。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定:评定,评价。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刘义庆(403~444),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

道怜的第二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刘义庆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丰富著作,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其中,最著名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生有5个儿子,均有功名。后临川王国被废除,后裔不明。 2、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

探究练习 一、基础部分 阅读课文完成1~6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给加粗字注音 撒盐(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相委而去( ) 柳絮( ) 无奕( ) 2.解释加粗词 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即大公无奕女: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相委而去:下车引之: 3.《咏雪》中谢太傅一家生活和乐,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写在下面。 4.读了《陈太丘与友期》你认为元方值不值得你佩服,为什么? 5.填空 两段文选自《_______》,是南朝宋_______和他的门客所作。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卷。分类记述_______到_______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

6.翻译句子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二、阅读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7.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8.简答。 (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2)“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sǎnǐfǒu wěi xù yì 2.内集:家庭聚会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即:就是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末若:不如期:约定至:到舍去:不再等便离开了乃:才委:丢下,舍弃引:拉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4.(略) 5.《世说新语》刘义庆上中下汉末东晋 6.(1)同孩子们讲解诗文。 (2)一会儿大雪飘然而至。

七年级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

8《世说新语》二则 考点1比喻赏析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境,意境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境;“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考点2人物形象 1.元方父亲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 2.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明事理、懂礼仪;落落大方。 考点3体会写法 1.《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略写了陈太丘等候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为什么? 友人失约是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所以略写;陈元方与友人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元方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又率真方正的儿童

形象。 基 础

积 累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zhòu)B.差.可拟(chā) 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á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 ..雪骤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 (4)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 (5)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与儿女 .. ..讲论文义B.则是无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新人教版 (1)

8、《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 二、夯实基础 1、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字词 自学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见下一步)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 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咏雪》课后练习题 1、本文选自南朝宋组织编著的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 俄而 ..()何.()所似.()..()雪骤.()欣然 差.()可拟.()未若 ..()柳絮因.()风起 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 ①与儿女 ..都在外地 ..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②咏雪的直接原因: 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 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 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咏雪》习题答案: 1、刘义庆、《世说新语》 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 (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 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 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 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7、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6)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10、“柳絮”一喻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而“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之态,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生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初一年级《世说新语》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2010届海南省洋浦中学初一年级《世说新语》练习题 2009.12.20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1.这两则故事都塑造了令人喜爱的儿童形象,《咏雪》着重突出东晋才女谢道韫的。《陈太丘与友期》则着重突出了元方的。 2.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为,尊称对方的母亲为,尊称对方的儿子为。对人称自己父亲的谦辞为,对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为。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传颂千古的咏雪名句;《咏雪》中“”则更是传神地写出了雪花的轻盈美丽。 4.文中机智的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我们不由得想起《论语十则》中的一句话:“”。 5.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6.从《陈太丘与友期》中三人身上,你分别学习到了什么? 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8.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 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等要素。 10.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尊”、“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12.《世说新语》是由朝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3.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14.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5.对“公大笑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B.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很满意。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16.文中哪些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17.本文以“咏雪”为标题有何作用? 18.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待君久不至,()已去。(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答案 1.聪明多才机智善辩 2.令尊(尊君)令堂令郎家父(家君)家母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来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6.从元方身上学到遇到事情要机智善辩,并且要晓之以礼;元方父亲身上学到要守信;从友人身上学到要知错必改。 7.元方通过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