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

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说明】

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的路径有很多,但人们普遍认为万变不离一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其实,如果我们站位稍高,从故事的人物群中抽身出来再看,我们会发现,《我的叔叔于勒》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

我之所以说作者并不完全着力于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是因为细读文本,我发觉下面这个疑点值得重视。

虽然小说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但其实于勒和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并没有实质上的接触。就算最后“我”(若瑟夫)曾代表父母付钱给于勒,并且自作主张多给了于勒小费,于勒也表示了感谢。但在这样的接触中,心眼透亮的其实也只是“我”单方面,于勒完全处于无知觉的状态。这一次接触依旧算不上是于勒和我们的正面接触。也就是说,至始至终,在文本里,于勒都仅仅只是一个“符号”。作者故意置他在亲情的“蒙昧状态”中,让他在整个故事发展中并不掌控发言权。这就留给了读者阔大的想象空间,使我们对“于勒”的象征意义浮想联翩。

那么于勒这个人物到底有何意义呢?

我们再转一个方向,看看于勒给予菲利普一家的真正影响何在。普遍的解读认为,于勒是菲利普夫妇梦想中的一棵发财树,是菲利普夫妇价值取向的风向标,在于勒这面镜子面前,菲利普夫妇露出了贪财忘义趋利避害的丑陋面目。但其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于勒真的是菲利普一家的梦想和渴望吗?

如果我们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疑点。

我的教学,就是从这些疑点开始的。我希望超越传统的文本解读,带领学生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让学生通过这篇精彩的小说获得对人生人情的更加深刻的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去评判任何一个人或者简单地去批判任何一种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追求立足文本,通过鼓励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读和扎扎实实地咬文嚼字走进文本深处。我不断地把学生推到文字的“悬崖”面前,让他们不断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尝试着不断设置两难处境,让阅读介入学生的生活。我相信科尔伯格的话:让他们产生两难处境,让他们的灵魂颤抖。每一个选择都是挣扎,都是冒险,都是精神生命的参与。唯有这样,师生生命才能产生共振,才能获得高峰体验。那是教育的极致,也是生命的大美。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先看题目,如果把题目的这个句子还原到课文当中去,你怎么读这个题目。

(生举手读,有的读得很平淡,有的读得很动感情)

师:看来处理很不一样。先弄清楚,“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是谁?

生:作者。(众笑)

生:菲利普。(众笑)

生:菲利普的儿子若瑟夫。

师:小心小心啊!小说中的“我”都是虚构人物哟!“我”是一个小孩子,是菲利普夫妇的小儿子。

【投影展示】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指导学生动情朗读)

师:若瑟夫这样深情地称呼于勒,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对待于勒的。请你再次速读全文,找一找,文中对于勒还有哪些称呼?

(生找,回答,略)

【投影展示】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法国老流氓、贼、讨饭的……

师:结合这些称呼,回顾课文,请设计一条曲线来展示于勒的人生轨迹的起伏。(生上黑板描画并且解说。略)

师:谁再在这条曲线上辅助画另外一条线或者另外一个图形,表示出于勒的称呼反复变化的原因。

(生上黑板画。有画座标图形的,有画和于勒人生经历曲线相反的图形的,并且解说。略)

师:同学们,看着这些图,结合你的预习,谈谈你的初读感受。读《我的叔叔于勒》,你读到了一些什么。

生:我读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生:我读到了人的势利,社会的冷酷。

生:我读到了小人物生活的不容易。

生:我读到了亲情的变异。

……

师:同学们,你们的感受都是真诚的。但是,对《我的叔叔于勒》,我们还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莫泊桑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请看投影:

【投影展示】

莫泊桑: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师:对这位短篇小说巨匠的评价更是无比崇高。请看:

【投影展示】

左拉:

他的作品无限的丰富多彩,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屠格涅夫:

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托尔斯泰:

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

恩格斯:

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师:来读一读左拉的评价——

(引导学生反复读“他的作品无限的丰富多彩”)

师:什么叫“无限的丰富多彩”?就是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对作品就会有新的领悟。今天,我们就尝试着从《我的叔叔于勒》中读出点儿别的什么东西。现在我们就从于勒开始,通过对于勒的经历进行还原去破解于勒的命运之谜。

【投影展示】

于勒之谜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原则:当我们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他的起点。我们先看于勒的人生起点。

【投影展示】

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师:什么叫“糟蹋钱”?

生: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不会理财。(众笑)

生:比不会理财严重得多。乱花钱,挥霍钱,不把钱当钱用。

师:如果你有这么一个兄弟,你会怎样?

生:我会把他送到少管所。

生:我会把他扫地出门。

师:菲利普夫妇和你们的选择是一样的。于勒的最后结局是被送到了美洲,让他自己去闯荡。到了美洲的于勒却发现了变化。在几年之内,他先后来了两封信。两封信都告诉我们他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改变。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封信。

【投影展示】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

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请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就是这封信,成为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成为了他们十多年的希望。但是,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这封信,你发觉这封信有什么破绽没有吗?生:有破绽。于勒开头说他买卖也好,可是后面又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还说“希望为期不远”,这就是矛盾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发财。生:按照常规,如果一个商人生意真的很好的话,他是不会丢下生意去做长期旅行的。

生:是的。如果他生意很好,又有长期旅行的时间和经济条件,他为什么不可以回哈佛尔的家一趟看看哥哥嫂子,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呢?

生:就算是旅行,也可以写信啊。为什么要好几年不写信呢?

师:对的,只要他不是到月球上旅行,应该都是可以通邮的。(众笑)

生:我觉得,这封信根本就是说谎。于勒根本就没有发财!

师:天啊,于勒居然是个骗子!可是同学们,你读了这封信,你怎么评价于勒?生:我觉得于勒虽然说了谎,但他的心是好的,我感觉到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师:请说详细一点儿。

生:他不是故意说谎的,从字里行间,我感觉到他很心疼家人,怕家人担心,所以才说谎的。

师:原来于勒的心变柔软了。除了心疼家人,同学们还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于勒的什么变化?他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哥哥嫂嫂自己又一贫如洗了,然后忏悔请求原谅啊。为什么非要这么“绷”起呢?

生:于勒很自尊,他不希望哥哥知道他的现状。他希望在家人的心中他是一个体面的人,是能够给家族带来荣誉和温暖的人。他宁愿撒谎也要保留这点儿自尊。师: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封信是一把荒唐言,满纸心酸泪。于勒已经变化了,在谎言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有些温度的于勒了。继续看。

【投影展示】

船长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意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指导学生“冷冷地”读出这句话)

师:同学们,老船长的态度是冰冷的。但是,我们从老船长这句冷冷的话中,你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于勒。

生:于勒不愿意回到哥哥嫂嫂身边来。

师:好,抓住“不愿意”三个关键字,充实于勒的形象,他为何不愿意?

生:他还不上哥哥嫂嫂的钱,他因为自卑不愿意。

师:自卑的后边其实有自尊。

生:他没有办法兑现自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诺言,他不敢回家。

师:“不敢”的后边有责任心。

生:他害怕自己又成为哥哥的负担,成为家人的恐惧,所以不愿意回家。

师:“害怕”的后边其实有着自我意识的觉醒。

生:在外闯荡多年还是穷困,他觉得很没有脸。他宁愿让家人猜想他在外发财旅游,也不愿意让家人知道真相。

师:说得好,于勒感觉“没有脸”其实恰恰就是表现他要脸要尊严要温暖,老船长嘴巴里冷冷的于勒其实是热热的于勒啊!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

【投影展示】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指导学生动情朗读)

师:孩子们,继续探究,继续还原,借助文字还原于勒的形象。

生:于勒已经是一个劳动者了。

师:具体一点儿,一个什么样的劳动者?那“满是皱纹的手啊”!

生:很辛苦,很劳累,很沧桑。

师:“沧桑”这个词用得好。于勒已经是一个挣扎在底层的劳动者了啊!

生:我从“他赶紧谢我”看出来于勒心肠很好,他很珍惜钱,非常感恩,懂礼貌。师:哦,这个时候的于勒虽然穷困潦倒,但是却有了一颗温柔的心灵了。同学们再回顾一下他的起点——

【投影展示】

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师:从起点到终点,同学们,来,请点评一下于勒。

生:于勒变化了。他从一个糟蹋钱的家伙变为了一个自立更生的人。

生:他从一个坏蛋、流氓、无赖变为了一个正直的人。

生:他从一个游戏人生的人变为了一个直面人生的人。

生:他从一个充满罪恶的人变为了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师:是的,于勒变化了。但是,有一样东西没有变,他的经济状况还和十多年一样——

生:一贫如洗!!

【投影展示】

你?

师: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妇,此刻你在船上遇到了于勒,你会如何选择?生:我会说,弟弟,让我们一起回家吧。

生:我会惊诧于勒的变化,被于勒深深地感动,我会和他相认。

生:我会捧起他满是皱纹的手,温暖他,安慰他。

师:啊,同学们,你们都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老师很感动。但是,故事中的菲利普夫妇呢?他们是如何对待于勒的?

【投影展示】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流氓!”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马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请一学生绘声绘色朗读)

生:菲利普夫妇厌恶于勒,他们躲于勒。

师:你如何评价菲利普夫妇?

生:利欲熏心。

(在黑板上板书这个词语,提醒学生积累)

生:只认钱不认人。

生:冷酷无情。

生:见利忘义。

生:势利!

师:王老师完全同意大家的评价!但是,老师禁不住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多少岁?

生:十四岁。

师:十四岁的你们,没有什么人生经验的你们都能够一眼洞穿于勒的第二封来信中的诸多矛盾之处,菲利普夫妇多少岁?

生:三十岁(众笑)

生:菲利普夫妇女儿都28岁了,他们肯定四五十岁了。

师:对,菲利普夫妇肯定是中老年人了,难道他们就不能看出于勒信中的问题吗?不可能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莫泊桑的作品无限的——

生:丰富多彩!

师:对!看来我们必需解开——

【投影展示】

菲利普夫妇之谜

【投影展示】

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师:仔细品读,咬文嚼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菲利普真的就相信于勒会回来吗?

生: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盼望。

师:仅仅是盼望吗?如果去掉那个“唉”,去掉那个“竟”,再读。自由读生:哦,我还读出了菲利普的苦恼,他在深深地叹息。

师:他为啥叹息啊?

生:于勒根本就不会在这条船上。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菲利普说的是“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竟”是竟然的意思,连菲利普自己都不相信于勒会在这条船上啊!

师:哦,原来从这句被重复了十多年的话中已经暴露了菲利普内心深处对于勒发财与否这件事的真实想法。那么菲利普夫人呢?我们看看她的表现。

【投影展示】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师:孩子们,尝试着暴怒起来,读出母亲的愤怒。大声地读。然后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母亲很仇恨于勒。

生:我读出了母亲的暴跳如雷。

师:母亲的愤怒是表面的,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读出来。除了愤怒之外,你发现到菲利普夫人心中的一点儿秘密没有?

(生沉默)

师:把文中的“就”去掉,再大声读!

(生对比读)

生:原来菲利普夫人早就知道于勒是不会有出息的。

生:菲利普夫人早就怀疑于勒发财的问题了,她早就想到了于勒完全有可能回来重新拖累他们的。

师:那这就怪了啊。既然菲利普两口子对真相都有所察觉,他们为什么不戳穿于勒的谎言呢?

生:菲利普夫人其实有点儿自欺欺人。

师:他们干嘛要欺骗自己啊?

生:于勒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如果她把心中的怀疑摆出来了,不就是推倒了家庭的精神支柱了吗?

生:于勒其实是菲利普夫妇的一个梦,这十多年来他们就靠这个梦生活。要是戳穿了,他们的生活就更绝望了。

师:说得有道理。菲利普夫人的这一骂,表面上看起来是愤激之辞,但其实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的集中暴露。这个时候,她必须面对现实了,必须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啊!菲利普夫人是如此,菲利普何尝不是。他们哪里是笨到了看不出于勒的书信是有问题,而是他们一旦抓住了于勒这根稻草就再也不舍得丢下,于

勒,是他们漫漫长夜里里唯一可以看得见一盏灯啊。虽然这盏灯若隐若现,飘忽迷离,但是菲利普夫妇却宁愿把它看作一轮永不降落的太阳。而且,同学们,我们还可以应该继续挖掘,这对守着于勒之梦的夫妇,是一对什么样的夫妇啊!我们还是用还原法。刚才说了,分析一个人,我们不要忘记了他生命的——

生:起点!

师:好,我们先来研讨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生命起点——

【投影展示】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

我母亲对我们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请学生的朗读)

师:同学们,这两段写的是菲利普一家的生活状态。哪些关键词语要特别注意?生:“刚刚够生活”的“刚刚”。

生:“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的“很晚”。

生:“非常痛苦”的非常。

生:“并不是有钱的人家”的“并不是”。

师:把“并不是”的“并”去掉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个“并”表达的是一种强调的意味,“我”一开始就强调“我家”没有钱,很穷。

师:好!同学们理解什么叫“刚刚够生活”?

生:就是一点儿多余的都没有,刚刚能够填饱肚子。

生:就是什么都要非常节约才能应付日常开销。

师:大家有过“痛苦”的感受吗?

(有的点头,有的摇头,众笑)

师:“非常痛苦”的感受有吗?

(生嘻笑,摇头)

师:没有很正常,幸好没有。(众笑)但请大家努力去想像吧,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甚至会绝望到放弃自己的生命的。经济状况会深刻地影响人的幸福指数。同学们,从开头几段你可以看出来,这个家庭不是一个充满着欢声笑语而是常常笼罩着阴霾的家庭啊!可是奇怪的是,这个阴霾的家庭却有些细节很让我们感到奇怪。

【投影展示】

可是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师:仔细些,孩子们,看看这段文字描绘的情景有什么蹊跷没有?

生:他们到海边栈桥散步的时候居然是“衣冠整齐的”。

师:如果是你们家人去散步,一般怎么穿?

生:一定会穿得很休闲啊,散步本来就是一种放松嘛。

师:哦,是,老师也有同感,按照常理应该是这样的。菲利普一家偏偏要衣冠整齐说明了啥?

生:他们对于勒的极度的盼望,如果于勒发了大财回来了,他们希望自己是衣冠整齐去迎接他,这样显得更有面子。

师:可是刚才不是已经分析了其实潜意识里面菲利普自己都不太相信于勒会回来啊。注意是“每个星期日”啊,年复一年都一样啊。他们如此打扮,与其说是盼望于勒,还不如说是在盼望——

生:一种体面的生活。

师:老师同意!这个“刚刚够生活”的家庭啊,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等待。这样的描述文中还有,请看——

【投影展示】

父亲突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毫无疑义,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位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

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师:你怎么评价这段文字中的菲利普?

生:他很虚荣。

师:是吗?被高贵的吃法打动了,就只是一种虚荣吗?王老师也经常被这样的场面打动。王老师喜欢时装,经常被电视画面上的时装表演打动,恨不得自己也能够穿上那些服装上台秀一秀。王老师还喜欢在解放碑看美女帅哥,许多时候那可是追着看呢。这是不是虚荣呢?(众笑)

生: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有一种对这样的高贵的生活的向往。

生:还可以看出父亲希望体面地活着。

师:是啊,同学们,从菲利普夫人的表现来看吃牡蛎确实是超越了家庭经济预算了,这事儿啊还引发了菲利普两口子之间的矛盾,但是菲利普还是“大义凛然”地坚持了下来。看来,这样的高贵的吃法,或者干脆说,这样高贵的活法对菲利普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怎么样评价菲利普夫妇。

生:我觉得他们真不容易的。在这么困苦的经济条件下,还要追求精神生活。生:菲利普夫妇不那么令人讨厌了。虽然我恨他们对于勒的无情,但是如果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看,他们的选择也是情有可原的。

生:我感受到人生真的很无奈,活着真的很艰难。

生:我觉得穷人要保持自尊比一般人更难。

……

师:是啊,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请继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展示】

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于勒的出现让菲利普夫妇彻底崩溃了,他们一病不起,这一家人从此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生:在巨大的打击面前菲利普夫妇最终没有能够保守住这个秘密,后来全家人都知道了于勒又变为了一个穷光蛋。二姐夫和二姐还是离婚了。

生:若瑟夫最终还是把这么秘密告诉了姐姐和姐夫们,菲利普一家顿时人心惶惶。师:看来大家都是悲观主义者。

生:我认为不会这么悲观。于勒的出现让菲利普一家彻底清醒过来,他们不再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他们更加勤奋刻苦地劳动,活在了现实之中。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好转。

师:看来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大家再想像一下于勒的命运。

生:于勒孤独地死在了船上,被船长扔进了大海喂了鱼。

生:菲利普一家终于良心发现,他们去把于勒接了回来,一家人过上了贫困但是却温馨的日子。

生:若瑟夫终于后来说服了父母让于勒回到了家。

生:于勒肯定不会回来。十几年的穷困他都捱过来了,他肯定不愿意回去。他会自己又远远地躲开哥哥嫂嫂,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死在外地。

……

师:同学们,我也不知道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就是莫泊桑的小说,他无限的——

生:丰富多彩!

师:无限的丰富多彩就是拥有着无限丰富的阅读视角和无限丰富的解读可能。好的作品总是能够刺激我们去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命运。

【投影展示】

生活

师:同学们,生活或许比小说更要丰富多彩。生活的未知性和可能性需要我们调动全部的智慧去应对。于勒的命运、菲利普一家的命运是如此牵动着我们的心怀,这份牵动就可能滋养我们青春的情怀积淀为我们青春生命的智慧。这就是经典阅读的魅力。《我的叔叔于勒》被选进教材的时候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我们再来看一看你又会读出什么——

【投影展示】

开头:

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我的同学若瑟夫给了他一枚值五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

结尾:

这就是你会看见我有时候拿出一块值得一百铜子儿的银币施给流浪者的理由

生:我读出了善良,于勒的遭遇让若瑟夫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

生:我读出了人生还是有温暖的。

生:我读出了悲悯的情怀。

……

师:莫泊桑评论其老师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时说:“似乎就是一部充满深深的极度辛酸苦涩的人间苦难的真实笔录。”其实,莫泊桑自己的这篇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若瑟夫身上寄寓着莫泊桑的情感和希望,冷中还有热,还有光,还有希望。《我的叔叔于勒》当然是灰色的,但是作者寄寓在若瑟夫身上的对亲情的呼唤,对人性的召唤,犹黑夜中的灯塔,穿过悲凉之雾,照亮人的灵魂!让我们再次朗读若瑟夫对于勒叔叔的呼唤,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

【投影展示】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引导学生反复动情朗诵)

【附:如果有时间和针对基础相对好的班级,可以推荐介绍王君老师的《孩子,请相信爱》和陈应松的著名中篇小说《母亲》,提供给学生对比阅读】

名师王君教学实录 安塞腰鼓

听王君聊课(114):读出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读出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授课时间:2014年10月25日 授课班级:青岛学生 课型:诵读型文本 课堂特色:激情洋溢的自由诵读和别出心裁的语言品析 第一部分感特色 (课前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没有预习。和学生一起梳理了全课的字词。) 师:今天我们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这是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投影展示】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最为盛行,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

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生看。不读。) 师:“天下第一鼓”!这荣誉了得!还有人评论道: 【投影展示】 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带领学生读。) 师:刘成章自己说啊—— 【投影展示】 刘成章是把散文当“诗歌”来写的,他的《安塞腰鼓》简直就是一首意蕴优美的散文诗。 ——刘锡庆《我读刘成章》师:像诗一样的作品,如何学? 生:朗读。(杂然。) 师:对。咱们今天这节课啊,目标就是——

【投影展示】 享受朗读 (师板书。也请学生记录。) 师:平时就敢于放声朗读的同学举个手。 (生面面相觑,只有三个同学勉强举手。) 师:呵呵,可怜的孩子们。不爱朗读,害怕朗读就很难享受语文学习的极致的快乐啊。按照我的经验,不敢放声读啊,是因为大家心中有—— (师板书:束缚羁绊闭塞) 师:如果你“挣脱”这些“束缚”,“冲破”这些“羁绊”,“撞开”这些“闭塞”—— (师用语气引导学生在文中找这些词,用更重的字写“挣脱”、“冲破”、“撞开”,覆盖在“束缚”、“羁绊”和“闭塞”上。)师:哈哈,我的板书基本完成。王老师来抛砖引玉,先示范一下。有一种读,其实和技巧无关,和情怀有关。第一次朗读,我主读,同学们配合,好吗? 生: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指导课堂实录一、诱思谈话,发散思维 师:岁月匆匆,十五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请你以“我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少了一份”说话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盲从。 生: 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爱心,少了一分自私。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分偏激。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分幻想。 师:很不错,你们确实是长大了,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加,身材的增高,更应该是习惯的养成,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长等等。 师:回顾长大的历程,谁陪伴我们慢慢长大? 生:父母。 师:你是幸福的孩子。父母的呵护让你铭记于心。 生:还有老师。 师:恩师难忘,看来这位老师对你帮助极大,让你记忆犹新。 生:一本书。 师: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生:还有孤独。 (全班学生愕然。) 生:我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孤独的生活陪伴着我。不过我学会了独立。 (全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师:是的,生活有苦有甜,有风有雨,就是生活让我们更加懂事,更加坚强,更加独立。 师:下面请以“在中慢慢长大”句式说一句话。 生:在父母的呵护中慢慢长大。 生:在老师的教导中慢慢长大。

生:在朋友的关心中慢慢长大。 生:在好书的熏陶中慢慢长大。 生: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慢慢长大。 师:就这样慢慢长大,真好!把我们这种体验真实而又具体地再现,好不好?下面请回到我们今天的作文课。 板书:《就这样慢慢长大》 二、小组讨论,做好审题关 师: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给我们小组三分钟时间讨论。 (小组成员热烈讨论,组长归纳内容,三分钟后展示。) 生:我们会想到:谁就这样慢慢长大?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们,还可以是植物吧。 师追问:如果写作文,你最想写谁?为什么? 生:写我吧,因为能写出真情实感。 生:能不能把我和植物放到一块写?写植物长大,我也在长大。 (全班学生鼓掌。) 师:掌声就是对你最好的赞扬,写作文就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别人未曾想到的。 生:我们组想到:“就这样”应该是引导我们长大的印痕吧。 师追问:有哪些印痕? 生补充:有爸妈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好书的影响、生活的磨难吧。 师:很好。还可以是好友同伴的启迪。 生:我们认为作文题眼是“慢慢长大”,应该写出长大的过程,比方说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师:眼光很锐利,确实如此,“慢慢长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流程 重在表现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一幅对心灵检阅的画卷。 生:我们组认为这次作文适合写记叙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师:很好。既然写记叙文,就要按照记叙文的文体来写,要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体现“慢慢长大”的过程。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王君版)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王君版)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抄写诵读字词,自由选择词语造句) 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 师:这节课呢,是一个研究课。我们会上45分钟左右。写完了没有?好,放笔。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背刚学的《海燕》的第一段。预备,起! 生: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师:停!高傲的飞翔是一种很浪漫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向往。但是同学啊,生命有时候很遗憾,很无奈,很爱开玩笑,就像《老王》当中,个体的生命状态很多时候不是飞翔的状态。而是这样的──读这个句子,预备,齐! [投影展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读) 师:这是老王的状态。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生:活命。 师:为什么? 生:我们平常都拥有很多东西,而他就只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所以他生活很艰苦。 师:活命意味着艰苦。我们平时不是活命,是什么? 生:生活。 师:没错!我们是过日子,我们是生活。但是老王是── 生:生存。 师:对,生存状态上的生活。活命。什么是活命?这就是活命── [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一个人以活命的状态走到生命的尽头就是这样的。来,你来朗读。注意那个很复杂的字“翳”是读“yì”。我给你配点乐,慢点,你先酝酿感情。 (师打开音乐。指示学生开始) (二生诵读) 师:你的状态肯定不是“活命”,她的状态也肯定不是“活命”,因为你们都读笑了,你们还不理解文章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活命”。

低年级写话 课堂实录(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低年级写话课堂实录(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新加坡南洋小学周艾冰 上课以后老师让学生看一个故事 出示课件(图片形式):小明向大家介绍自己,他背着 一个书包,老师提问书包里有什么?书包里有好多好多的东西,想不想知道? 生:想 (课件继续播放。) 师:里面有四本书一盒彩色笔,一把尺,猜一猜还有吗? 生:有 (课件继续播放。) 师:还有没有,七张纸,重不重。 (随着课件播放老师描述:他走出看到一个大太阳,两 朵云,两只鸟,听到鸟的叫声,可是这时一架飞机飞过来。 他走到一座山,看到两旁有四棵树,一阵风吹过,叶子的旁 边有三朵花,真好看。花朵里忽然跑出了一只兔子,它跳着 跳着就跑了,很快不见了,紧接着出来一条蛇,这时蛇听到 一些声音,什么声音呢,听到一只鸡在叫,一只狗在叫,小 明继续往前走,一只羊从身边跑过,把他吓了一跳,你们猜 猜为什么跑这么快呢,狼在追他,一只牛跟他打招呼,这时 小时听到一阵笑声。一匹马在笑,不知道,为什么笑得这么

开心,因为他看到了一只会跳舞的猪,所以哈哈大家起来。 继续往前走,两只熊,走过一条河,一座桥,走过木桥,看 到河里有三条鱼在游水,岸边有一只青蛙在吃早,终于走到 了学校,一面国旗,认识吗?这是我的国旗,新加城的国旗,学校里发生什么事情,今天不告诉你们。 接下来请你们说说从图上你们看到了哪些特别的词? 生:数量词 师:用了什么量词? 生:一面国旗 师:很好,还有吗? 生:一匹马。 师:很好,再来。 生:一朵云 师:非常好,再来 生:一所学校 生:一条蛇 师:还有吗 生:三朵花 生:两只熊 生:三条鱼 生:一只兔子 师:很好,你们都很仔细在听我的故事。现在我们来玩

王君《敬畏自然》教学实录

王君《敬畏自然》教学实录 第一部分:导入 【投影展示以下“名言”】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师:同学们,在上个世纪中期,屏幕上的这些话啊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流行。来,请大声朗读。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读好“改造一切”,“开道”等短语) 师:说说你读这些当年的“流行歌词”的感觉。 生:豪迈! 生:人的力量压倒一切! 生:战胜自然的豪情! 生:征服自然! …… 师:对,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就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 人是万物之灵 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师:在过去,我们一直以为这些观点是真理,但是有一个学者严春友,他却说“NO”!(众笑)请同学朗读《敬畏自然》的第一自然段,用文中的词语来评价一下上面这些说法。 (生朗读) 生:天真幼稚。 生:不自量力。 生:对立。 师:对,所以,严春友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生:敬畏自然! 【投影展示课题】 第二部分:共鸣——整理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 (一)整理观点 师:十八世纪的法国有一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叫伏尔泰,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是否同意严春友的观点呢?这有待我们学习之后才下结论。但既然是教材向我们推荐的一篇课文,我们就首先要去理解他的观点,才有可能评论他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努力和文字发生“共鸣”,然后才可能“争鸣”。产生

“共鸣”起码应该做到两件事: 【投影展示】 共鸣: 整理观点感受情怀 师: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它掷地有声的鲜明观点。 【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 观点鲜明掷地有声 师:现在我们就来快速理清作者的思路,看看他的观点有哪些。这篇文章很长,也很难。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做这件事:先抛开第一自然段和末尾一段,请你快速浏览各自负责的段落,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说说每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是啥。有中心句的用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就需要你自己概括了。(教师简单分组,每一个大组负责三段)(生浏览,勾画批点) (师生交流中心句,略。在交流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比如“相形见绌”的“绌”等等) 师:真好,同学阅读有速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请同学们再进行深度提炼,用最关键的词语来回答老师的问题。首先,作者让人类和自然比智慧,得出的结论是—— 生:相形见绌。 师:接着,作者又探讨了人类之于自然的作用,原来人类不过是自然的—— 生:表达工具。 师:最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人类和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原来大家都是——生:兄弟姊妹! 师:于是,严春友最后这样归纳,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感受作者的情怀 师:作者的观点确实很新颖,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它和普通议论文不一样的是,它和散文一样讲究飞扬的文采,彭湃的情感。 【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 诗一样美的语言 酒一般浓的情感 来,同学们,只有体会到了《敬畏自然》一文中诗一样美的语言、酒一般浓的情感后,你才可能真正和严春友产生共鸣。先让我们来做一回诗人。老师把第四自然段的文字做了一个变式,大家这样来朗读 【投影展示】 (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 (领)实在是相形见绌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教学方法 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 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 3、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指导课【教学过程】一、魔力游戏——观察生米粒 吃饭的时候, 都见到过哪些主食? 它就与常吃的主食有关。 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袋生米。 对,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来观察这小小的米粒。 板书课题 平常,你或许没有留意过它们。 同学们,你在
今天,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
今天,我就请大家仔细地观察这小米粒。 我把它放在了小组长的书箱里,把它拿出来,前后四人一起来观察。 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这小小的米粒如同什么一般大小?每个小米粒上 面都有一个缺口,那个缺口就像什么呢?你看看它们的身上是否有花纹? 它是白颜色的,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用手使劲地捏一捏,能改变它的形 状吗?把鼻尖凑近它,闻见了什么气味?把它含在嘴里,什么味道?把鼻 尖凑近它,闻见了什么气味?再把它含在嘴里,说说是什么味道的?教师 板书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味道 帮助你获取发现呢?板画眼、鼻、口、手 小米粒的哪些特点呢? 时间,自己练习。 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手 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
小声地把这些发现连贯地说一说,给你 1 分钟

指名说。 二、魔力游戏——观察熟米饭 研究完生米,你们再来看看这个小
袋里装有什么?熟米每当在家的时候,你是否留意爸爸、妈妈是怎样把它 们蒸熟的呢? 用你的好帮手再来细致地观察一下熟米,看看有什么发
现?每组的小组长从书箱里拿出那袋熟米,把它倒在小盘子里。 再来观察。 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选派一位代表,来谈谈你们小组的发现吧。 再请组内和组外成员补充。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熟米胖了起来,你知道它为什么胖了起来吗?米上 的缺口,已经看不清了。 米身上的花纹还有吗?它的颜色也变了,如果说生米穿着一身乳白色 的衣服,那熟米就穿着……鼻尖凑近它,闻到了什么?熟米都粘在了一起, 就像……三、我的魔力习作 有了太多太多的发现。 想想你在这次探索与发现中又有了什么体会。 我开始在想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帮手去发现板书发现,又用自己的 大脑这个大帮手去想象,在发现与思考中,产生了独特的感受板书感受。 现在就请大家用笔具体地叙述自己的发现板书具体,真实地表达自己 的感受板书真实。 写发现时,可以参照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还有味道,也 可以写其它方面的特点。 回家后,把它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好不好?板书小米粒眼睛鼻子大 这节课上,同学们观察了生米和熟米之后,

(完整版)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目录 1,《感受母爱?体验真情》教学实录育才中学管爱平 2,特别的祝福给特别的你――如何写祝福语龙泉四中叶淑珍 3,让细节亮起来――《关注细节,抒写真情》教学实录龙泉三中包立芬 4,"片段成篇"作文教学实录民族中学叶建芬 5,感动道太中学陈伟霞 6,《让生活充满感动》作文教学案例分析兰巨中学吴海燕 7,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龙泉四中吴海花 8,捕捉细节,体验亲情龙泉三中周善花 9,春节的美丽画卷查田中学汤如鸾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展示课题) 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谁会唱吗 (有许多学生摇头) 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 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多媒体展示《母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答):好!(齐读《母亲》) 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 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8: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生9:有次半夜,我感到很饿,当时天气很冷,妈妈还是起来为我烧吃的. 生10: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她每次上班前都为我准备好中饭.有次她为我准备了两个荷包蛋.我趁她没注意把蛋放进了她的饭盒.可中午时妈妈跑回来,把两个荷包蛋又给我送了回来. 师:就为了把两个荷包蛋给你送回来,跑了很远的路. 生10:是的,从这件事我更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关心. 师:看的出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 生11:我每次来学校上学,妈妈总是有很多话跟我讲,而且要将我的用品全部准备好.

王君课堂实录

《喂——出来》课堂实录 王君 洞察人性的蒙昧与觉悟 【教学说明】 人教版教材与教参把《喂——出来》定位为“环保”主题。它说:“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小说警示世人,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这样的诠释当然无错。但是如果我们止步于环保主题,文本丰富的资源就可能浪费了。《喂——出来》作为星新一的经典名作,集中体现着星新一一贯的风格——情节曲折,叙述冷静,主题多元,余音袅袅,引人深思。深入研究文本,我们会发现这篇小说充满了对我们人类自身的观照和反思,寄寓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我们完全可以带领学生突围。师生共同努力,一起拔开文本的迷雾,真正亲近 文本走进文本,实现对文本的合理的创新的阐释。 这是我上这堂课的出发点。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利用上,我也全力创新。 追求深度教学,教师更要善“导”:要善创“导”之情景,要丰富“导”之方法,要灵活“导”之技巧。只有导得自然、及时、灵动、深入、无痕,才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品质在阅读中得到提升。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尽量用丰富多彩的富有语文味儿的手段铺路搭桥,带领学生在富有创意而又扎实的语言品味中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那我考考大家,你怎么读这个题目啊? (生踊跃起来读,有的读得声音太小,有的读得速度太快) 师:这个女孩儿,你读得很有意思。你觉得你的处理和前边的同学相比谁更好? 生:我觉得我读得好。我的声音响亮,我还读出了拖音。 师:你为什么觉得应该这样处理呢?你能在原文中找出答案吗? 生: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一声”。首先,这是一 个年轻人的叫声,而且是“使劲地大叫”,可是刚才的同学读得像个老人。(众笑) 师:你为什么会读出拖声呢? 生:有一个破折号啊,说明这个“喂”字延续时间很长的。 师:你太棒了!读书非常仔细,还能独立地咬文嚼字。来,同学们,像这个同学分析的一样来读好这个标题。 (生反复朗读“喂——出来”。) 师:大家再想想,年轻人最初喊“喂——出来”的时候,他可能希望洞子里什么东西出来啊?生:一只狐狸。(众笑) 师:有道理。课文中前面谈到了有人怀疑这是狐狸洞。 生:我想他希望有金银财宝出来。(众笑)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4 作者: 加入日期:06-09-17 教学目的:1、理解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教学准备: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简介作者,掌握字词,了解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利用名言导课: 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段精彩的论述。 生齐读: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和作者莫泊桑。 二、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P168)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3、指读预习提示,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

“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 第四部分(48——49),躲。 (三)布置作业:练习六。 第二课时 一、承前导入 1、抽查字词掌握情况; 2、回顾段落划分及大意。 二、讲析一、二部分 1、指读第一部分 2、讲析并板书 (1)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 ①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总 二②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拮 ③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分——穷 段④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据 ⑤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2)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 (2)小结: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3、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分析思考: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4、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板书: 于勒行为不当 叔叔这之前坏蛋流氓无赖 (从前)分文不值恐怖打发他到美洲去 “吃得一干二净……” 父亲还大大占用……对比 的弟做上了买卖……很大的买卖 弟那时候能够赔偿……损失希望盼他回国 (现在)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于勒一回来……境况就不同

郑桂华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类比构思 执教者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杭州市第九中学高一学生 师课前聊天之后提及-----说清楚一下,把敏锐的感觉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语文课常做的事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类比构思法之后,教师出示冰心的《霞光》,请一位女同学来朗读。师:请大家说说看,写了什么?作者想写什么? 生: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不必太在意。 师:写的是霞的物象,但写的是快乐和痛苦,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什么好处? 生:容易让读者有兴趣,不枯燥。 师:生命是庄严的话题,神圣的大话题,用这个物象写,容易让作者喜欢。 生:引发读者的共鸣。 师:不直接讲出来。含蓄。 生:霞和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有相似的地方。 师:更加直观 生:更加透彻,更具体。 师:所以有时候选择一个物象来承载就要更加直观形象。 屏幕显示谈生命(节选文字) 之后屏幕上只有三个大字人生像? 师:你能想到哪些物象来表达人生感受,写得越多越好……大于等于8个 学生思考,写。 生:繁星迷宫小草浮云沙丘战争白纸彩绘乐谱程序游戏农场赌博搓麻将(学生想解释的时候,被教师忽略) 生继续表达:像高尔基文中的海燕像登山,到山顶的那种香烟——抽到高兴的时候就没有了公交车——有些人陪你到终点,有些只是过客浓咖啡—有苦也有甜 子弹—一瞬间的人生没有彩排的电影风筝----只有制约着才能飞得更高 五颜六色的调味盒餐巾纸—看看还多,其实快用完了雷雨—狂风暴雨后才见彩虹 一场旅行瀑布——蓄势待发,倾泻一瞬间火箭——扔掉一些东西才能飞得更高 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将这些物象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标上了序号。 师:现在请大家转换身份,写作文大部分时候是给别人看的,现在请大家当一下读者。作为读者,你最愿意看哪一篇呢,暂时不考虑内容。凭理性思考,只投一票。 师:投好后,请回忆反思,交流一下,为什么投给这个,为什么不是哪个?理由是什么? 生:给“没有彩排的电影”感觉很文艺。 师:是不是很期待? 生:会引发我的阅读兴趣,人生思考。(教师板书人生思考) 生:我也选这个,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机会,有共同点。 师:也就是有足够的联系相通(板书) 生:人生像一场战争,最能激发人的兴趣,因为人往往一不注意就被撂倒,人生太激烈了。 师:你一定很有感触。(板书最有感触) 生:搓麻将因为人生沉重,而用这样调侃的笔法更能引发人的思考,有一个反差(板书) 更能激发阅读期待(板书) 生:风筝很好,有老师家长的制约,很像。 师:大家更关注这些带形容词的物象。更清楚? 生:遐想的空间更大。 生:不确定因素更多,更能切合人生的主题。 生:写作就像外科医生一一,切入点很小,但是却力求更细微具体。

作文讲解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作文讲解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人物描写要抓住特点,我们能不能根据文字描写判断出主人公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描写文字 生:我认为这位应当是猪八戒,文中说了:阔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 生:我觉得“穿着一身袒胸露乳的黑布衣,提一把九齿钉耙”这一句最能表现猪八戒的特点。 师:游戏继续进行,你能根据下列文字选择与之相应的图片吗? 生:第一幅图片应该与B,第二幅图片与C,第三幅图片与A。因为第一幅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只有B与之相符,生:第二幅中“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第三幅中“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恰恰印证B与C。 师:文学大师总是擅长于用一支笔为人物“画”像,且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文学作品中有些精彩的人物描写让我们难忘,试说说你读过的或是印象深刻的片段。 向日葵组秦林:我想给大家读一段话:我很喜欢笨女孩安琪儿,尽关她长得丑,满脸的麻点好像星星,两只眼睛也闹别扭似的分得很开,智商也不高??这里把人写得很丑。 师重复学生的话并说:记住以后写一个丑人就可以这么写,三言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两语丑态百出,多丑啊!(生笑) 穿越小组张都明:那人生得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请问他是谁?学生稍迟疑。(提示,三国人物)齐声:关羽 师:关羽长得如何? 生:个子高,很勇猛,是个大英雄。师:长得好看吗?生:不算好,丹凤眼,不好看,我们一般讲人好看好用“浓眉大眼,双眼叠皮”这个词。 书海拾贝组刘妙棋:捧起《平凡的世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孙少平吧!瞧吧,她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的勉强还算好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还缀补着一块蓝补丁。裤子显然是两年前缝的,人长布短,现在已经短窄的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 师:看来,作者把孙少平写得够穷的。 萤火虫组冯书楠:有这么一个人,他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请问他是谁? (学生面面相觑) 师:暗示一下吧。 冯书楠:他姓刘,三国中的人物。

最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王君)资料

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的是伟大的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 (授课班级: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初二、七班) 第一部分:导入和热身运动 师:同学们,如果你的面前同时摆着今天的新闻早报和一本网络畅销小说,你首选看什么?(生纷纷攘攘,各有选择,选择网络畅销小说的同学偏多) 师:小说当然似乎比新闻更好看。但其实,如果你善于读新闻,你会发现其实新闻也很好看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要教大家如何读出新闻的独特的味道出来。长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道场,请看大屏幕。 【投影展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雄师蓄势待发。 ?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万船齐发,气势如虹, ?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 ?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请一生动情朗读。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诵读第二部分) 师:为了报道这次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则著名的新闻。读—— (生齐读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我们现在开始热身运动。

【投影展示】 热身运动 ?自由地大声诵读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锐不可当要塞荻港 ?大声诵读自己课前整理的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 (生独立完成热身运动任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标题,划出长江和三路大军进攻简图,加上导语标志,板书清晰地展示出新闻的结构图:导语一层,主体三层。单独请一生读易错的几个词语) 师:今天的挑战都是高阶挑战哟。请看挑战一—— 第二部分:课文研讨三阶挑战 【投影展示】 挑战一 ?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四个层次的最后一个层次。 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动。 ?你以为如何呢?你能说服他们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吗?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先独立思考,说说自己的意见。 (生读书,小声讨论) 生:我认为是东路军遇到的敌人很顽强,所以单独写。 师:是“很顽强”吗?你善于在文本中找答案,这很棒,但还要读书更仔细。 生:哦,是“比较顽强”。 师:很好。知错即改!

我的叔叔于勒

11《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 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 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过程与方法: 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 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 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 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 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 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 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 3、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 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 2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赏词析句,引导学生揣摩小说语言。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与反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很有特色,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二、研读细节——“称呼” 1、教师板书: 坏蛋、流氓、无赖。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2、学生讨论:

王君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王君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邀请大家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到 2500多年前去认识一个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人——晏子!(板书: 晏子)同学们读五年级了,有一定的预习能力,通过预习课文,谁来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晏子这个人? (用穿越时空的想象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拉近 古今差距,牵引学生的思维,正所谓“入境始与兴趣”。) 学生:晏子,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他 主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学生产,提倡蚕桑,反对厚赋重刑。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 辩为世人所称道。 老师:很好!同学们,我们是应该学会自己搜集学习资料,这是 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你们发现没有,他原名叫晏婴,在这里为什么称 他为晏子呢? 学生:因为他很能干! 学生:因为他是受人尊重的人! 学生:因为他是齐国的大夫,对齐国有功,他厚爱百姓,所以百姓尊称他为晏子。 老师:对,同学们说得真好!所以在古代把有杰出贡献的有才华 的男子都尊称为“子”。比如—— 学生:孔子! 学生:孟子! 学生:老子!

…… 老师:我们看,晏子准备到哪儿去呢? 学生:出使楚国! 老师:同学们很聪明,不知不觉把课题解释了。(继续板书:使楚)“使”,就是——(学生答:出使!)。“楚”,就是——(学生答:楚国!) (从课题入手,通过对“子”的理解,加深对晏子的认识。从解 题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题,把比较书面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更贴近学生学生活。) 老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经常看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时的场面,你觉得那情形怎么样? 学生1:很隆重! 学生2:很热闹! …… 老师:是呀,那是表示对外国使节的尊重!现在请同学们大胆猜 测一下,晏子出使楚国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呢? 学生1:受到侮辱! 学生2:受到歧视! 学生3:受到刁难! (古今使节受到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晏子出使将面临的艰 难境遇。为凸显晏子的机智埋下伏笔。)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楚王要显显自己的威风. 老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学生:书上有,在第二自然段!

王君《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难文易教,繁文简教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执教者:王君 整理:金艳 第一部分:读课文,自学字词 师:现在开始上课。第一件事情,翻到《敬业与乐业》,因为我们没有预习,现在快速把全文浏览一遍, 了解一下主要内容。请给自然段标上小序号。 (学生看书) 师:快速浏览完课文之后,在随记本上抄写字词。字要写规矩,这个时候是可以出声的,一边写,一边读背。抄完之后可以读读注释。(学生抄词,读词)师:抄完之后读注释,大声读,读出声。 (生读注释)师:好,停!我看了,聪明的孩子一边读注释的时候,他就知道把注释上对你而言比较难的词语,用笔勾一勾,告诉自己这是难点。史卓昕,这个词语读啥?[ppt展示字词。略] 生:赦。师:赦,很好!不要读成“赫”了。倪爽,请读这个词。生:鹜。师:下边部分是啥?生:马。师:对,马,跑得很快!陈曲,这个读什么?(师指“强聒不舍”的“聒”)生:聒。师:聒,好。同学 们把这些词语一气儿读给自己听,开始! (生大声读词) [Ppt展示梁启超的简介。略] 师:这个人物非常了不起的,王老师是要经常读他的作品的。他是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而且他还是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八个,还是九个孩子,每一个都极为出色。我经常看他的家庭教育信件,很受启发。这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学贯中西的人。你们小学时候学过他的什么文章? 生:《少年中国说》。 师:好,来,最后一句。美哉我少年中国……预备起—— (生背诵) 师:今天学他的《敬业与乐业》,也是一篇好文字。我们先来整理一下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速读,梳理基本内容 [投影展示]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分论点在第三段和第五段,快找……?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比如……?全文有很多事实论据,比如……?本文用了讲道理论证……?本文用了摆事实论证……?本文用了对比论证……?可以把“敬业”和“乐业”交换顺序吗? 师: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起。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用红笔圈出来中心论点在第一段。 生: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 师:常青怡聪明,正是!请用红笔圈出来,这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下边还有两个分论点,一目了然。第一个在第三段,第二个在第五段。都在段首。张雪晴请说。 生: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师:看一个段落的中心句要先看它开头,然后看它的结尾。开头结尾都没有,再看中间。啊,老师教的方法要用啊。分论点记下来没有?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文中运用的那些名人名言,就是理论论据。看谁找得快,找到一句勾一句,找到一句勾一句。加油!请钱诚先说。 生:第一段的“敬业乐群”和“安其居,乐其业”。师:好了,找一句就够了。大家一起来。请圈出来。 继续,郭正秋。生:主一无适便是敬。师:很好,第二句了。勾画。继续,刀琪。生:(沉默)师:不要急。你行的。沉着!扫视课文。再看看。生: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师:真好,继续!贾翔宇。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师:真准确!请坐。类似的这些引用别人的话就是理论论据,还有,再找一句。闵佩南——生: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师:说话一点自信都没有,重新说!生:(大声地)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师:很好,请坐!以此类推。全文还有很多事实论据,就是别人的故事。 师:常青怡最聪明,你来。生:就是有一个老爷爷,特别……师:其实你说的是成语——生:佝偻承蜩。师:从课文的呈现方式来看,这个成语其实应该算做什么论据啊? 生:理论论据。师:嗯,理论论据,不是事实论据。自己纠正了非常好。好,还有吗,举了那么多例子。刘佳妮说。生:嗯,那个……(声音非常小)师:你的声音太小,我相信后面没有一个老师听得见。我离你远点啊,今天你说的我听不清楚,就别坐下去,说吧,老师相信你。生: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师:很好,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了。请坐。好孩子。大声说话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能力。请继续。生:当木匠和当政治家比较。挑粪的和当军人比较。 师:这些都属于事实论据。它们也就对应着相应的论证方法……再问,孩子们啊,先说的敬业,然后说的乐业,语言表达的形式上是一模一样的,请问,可不可以先说乐业,再说敬业?换一换,可以吗? 生:不可以。师:谁来说理由。请折振尧。生:如果一个人不尊敬自己的职业的话,他也不会从这个职业当中获得乐趣,获得乐业要比敬业困难度更高一些。师:很好,他有一个内在的顺序,内在的逻辑。必须是先“敬”,然后你才能到达“乐”的境界。很好。 [投影展示全文结构图。略] 师:大家不用抄,这个文章结构,看一下就可以了。这是最典型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一点玄妙都没有。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请大家指正) 《有趣的游戏》作文指导课课堂实录 一、回顾游戏,指导说写一段话 师:同学们,星期一我们做的“拼句”游戏,大家喜欢吗? 生(合):喜欢。 (教师板书:前仰后合、肚子疼、老师) 师:请同学们用上“前仰后合”、“肚子疼”和“老师”这几个词语,把咱们做的游戏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生甲: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最后都肚子疼了。 师:我们在哪儿做的这个游戏? 生乙: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肚子疼了。 师:再完整一点,我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样,好玩吗? 生丙: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乐得同学们有的前仰后合,有的趴在桌子上直喊肚子疼。 师:看来这个游戏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记忆犹新。你能用笔把这个游戏用一段话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合):能—— 师:写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谁还记得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来?(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开头、结尾——不对,不对,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一段话写一写这个游戏,注意把记叙文的六要素写清楚。 (学生动笔写游戏)五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自己写的这段话? (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举手。) 师:是不是大家今天不在状态呀?怎么不如做游戏时积极高呢? (逐渐有几个同学举手了。) 生甲: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写完纸条后,就开始读纸条,同学们拼出的句子五花八门,教室里传出同学们阵阵笑声。这个游戏真有趣。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这段话,时间是——(生答:星期一)地点是——(生答:教室)人物是——(生答:老师和同学)事情起因是——(生答: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游戏)经过是——(生答:同学们拼出了五花八门的句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结果是——(生答:这个游戏真有趣)还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