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18号元素)

1.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的原子:1 1H。

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倍数关系①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4Be、18Ar;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6C;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8O;

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10Ne;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2倍:3Li、14Si。

3.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H、4Be、13Al。4.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4Be。

5.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3Li、14Si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3Li、15P。

7. 寻找10电子、18电子微粒方法

二、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3.元素周期表的用途

⑴预测元素的性质:根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表中位置的关系预测元素的性质;

①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如:碱性:Ra(OH)2>Ba(OH)2;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

②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酸性:HClO4>H2SO4;稳定性:HCl>H2S。

③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性质时,要找出参照物。例如:比较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钾的碱性,可以

把氢氧化钠作为参照物得出氢氧化钾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

④推断一些未学过的元素的某些性质。如:根据ⅡA族的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以推知Be(OH)2

更难溶。

⑵启发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寻找某些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分区线附近,如:Si、Ge、Ga等。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4、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其相似性甚至超过了同

主族元素,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实例:① 锂与镁的相似性超过了它和钠的相似性,如:LiOH为中强碱而不是强碱,Li2CO3难溶于水等等。

② Be、Al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均表现出明显的“两性”;Be 和Al单质在常温下均能被浓H2S04钝化;

A1C13和BeCl2均为共价化合物等。③ 晶体硼与晶体硅一样,属于坚硬难熔的原子晶体。

三、元素周期律推断题典型题眼及解读

1、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两两发生反应

【解读】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要么是碱,要么是酸,要么是两性氢氧化物。若三种元素的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