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012317766.html,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邹艳玲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第06期

高中生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及意志品质诸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故此,教育者必须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因人施教、耐心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王国。那么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如果过分严肃、油滑、轻浮、松散等都不是好气氛。好的气氛应有张有弛,有放有收,急缓有序;学生在轻松中紧张思考学习,在活泼中自觉学习和发展能力,寓教于乐,寓美于教学之中,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犹如在春风化雨之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促使学生的知趣、情趣、理趣、志趣、语趣与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师应把愉快教学、情境教学和语感教学作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潮一族”,以学生好学、乐学为归宿。

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例如,如何把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潮”呢?众说纷纭,各有长短。一般来说,笔者认为:①讲究高潮位置的经营。一篇课文,内容有详略、主次之分,高潮的设置是教学主体部分,也是教学的目标、方向。明确主攻方向,层层辅垫,因势利导,直逼高潮。②讲究把握高潮的时间。课堂45分钟,何时设置高潮,应灵活掌握,综合调控,早则恐“强弩之末”,晚则患平板冗长。③讲究高潮的处理方法。课文内容不同,教学要求相异,高潮的处理也不同:既可以从课文中的悬念、情感、线索、对比、想象、人物、情景、写法诸角度启发,并创设“高潮”;又可以灵活运用角色塑造、情景再现、议论剖析,直至思维延展等角度推动“高潮”的出现。综上所述,掌握了学生心理特征,努力创设优良教学环境,课堂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否则事倍功半。

三、正确看待教学模式

对于教学模式,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形成一定教学模式的教学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学,一味强调课堂教学的明显操作性、极强的推广性。在形式上便是极为风行的几步几式教学法,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规定得清清楚楚,大有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架势,对颇有新意、艺术味浓的语文课,动辄就斥之为“花拳绣腿”。另一种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不需什么模式,他们认为语文教学一旦形成模式,还会有什么味道呢?语文教学应刻意追求美感,把语文上得随心所欲、出神入化,不应有什么可遵循的教学的“格”。这两种对于教学模式的不同观点,正是割裂语文教学科学化与艺术化的必然结果。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以一种科学的方式确定下来,没有了一定的教学模式就成了自由市场,但语文教学又需要不断突破自己,需要艺术的变通,要把每堂课上得有滋有味。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