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GROUP F

(周一)

席梦娇40804604

刘思余40804586

张冉40804548

黄辕40804516

喻佩40804575

目录

内容提要 (3)

关键词 (3)

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4)

(一)金融期货市场 (4)

(二)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4)

1、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4)

2、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成立初衷 (5)

(三)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成立的意义 (5)

二. 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展望 (7)

(一)现状分析 (7)

(二)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建议 (8)

1.发展进程与基本规范 (8)

2. 深化发展提升竞争力 (9)

三.结语 (11)

【参考文献】 (11)

内容提要

中国股票市场距今只有大约20年的历史,但在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之一,这直接加快了股指期货的推出。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拉开了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序幕;而2010年股指期货市场的建立则标志了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如今,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已成立一年有余,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但接下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何去何从?笔者将通过回顾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在研究我国金融期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未来进行一个合理的前瞻,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Abstract

Chinese stock market began about 20 years ago, but soon it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world's most developed markets, which directly accelerate the introduction of stock index futures.In 2006, the 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was established, as a prelud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nancial futures market; in 2010,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 marked a new era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Today, the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 has been set up for more than a year, an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et. But then, where should China's financial futures markets go? So I will review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financial futures markets, and conduct a reasonable forward-looking of the future of China's financial futures marke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futures, with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

金融期货金融期货市场股指期货优势和缺陷发展和展望

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一)金融期货市场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的崩溃,以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国际资本市场上利率、汇率和股票价格指数波动幅度加大,市场风险急剧增加。为了规避这些风险,金融期货市场应运而生,为保证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期货市场是国际资本市场创新和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有比传统商品期货市场更新的交易品种的市场,它仍然保留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风险转移、附加提供投机平台等有效市场功能,并继承了期货市场已有的法律监管机制。

金融期货主要种类分为三种: 外汇(汇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二)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1、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1993年3月"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推出"深圳综合指数、深圳A股指数"两种股指期货合约。但海南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属地方越权审批。1993年9月初深圳证券市场出现收市前15分钟大户联手打压股指行为,有关方面认为股指期货加大了市场投机性,而且当时国内并不具备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遂于不久后决定关闭股指期货。

1997年港交所推出“红筹股指数期货”,但香港金融危机期间,海外机构通过打压红筹指数沽空红筹期指牟利。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红筹期指退市,推出的其他指数期货也乏人问津。

2003年12月8日港交所推出“香港H股指数期货”,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港交所趁热打铁于2004年6月14日推出“H股指数期权”。“H股指数期货”是港交所推出的唯一成功的中国内地概念的指数期货,它是H股市场里程碑式的事件,扩大了H股及指数的影响。

香港H股指数期货的推出及随后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市场看到了我国股指期货成功推出的潜在希望;而1999年开始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即沪深300指数的原型)的研究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证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就此展开;但更为重要的是困扰我国股市最大的制度性硬伤“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尾声,国内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成熟。

2004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着手开发股指期货。

200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根据计算,前一日沪深300指数以984.733点收盘。

2006年9月5日新加坡交易推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证券期货界,有关方面担心境外抢先推出国内的指数期货会使证券市场的定价权旁落,争夺证券市场定价权的要求更是加速了期指的推出进程。

2009年经济情况逐渐改善,经国务院同意后证监会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成立,开始筹备股指期货上市工作。

2010年2月22日上午9时起中金所正式受理股指期货交易开户申请。

2、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成立初衷

选择股指期货作为产品推出的突破口是因为从目前状况来看,股指期货是具备推出条件最成熟的一个品种:首先,市场规模较大,中国股票市值已超越香港,仅次于日本,跃居亚洲第二位;其次,市场化程度较高,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使得中国股票市场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股价波动频繁、市场流动性高,产生了内在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需求;再次,股指期货研究起步较早,产品设计比较成熟;最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

而且,这样一个产品推出思路,还会有一个打通效应。首先,股指期货可以成为连接股票现货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桥梁,打通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的联系。券商可以通过控股期货公司进入金融期货市场,间接进入传统的商品期货市场,期货公司也可以通过参与股指期货市场,间接涉足股票市场。其次,债券与利率期货可以成为连接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桥梁,打通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的联系,使得证券公司能够渗透到银行的部分领域发展业务。最后,外汇期货可以成为连接外汇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打通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联系。

(三)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成立的意义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市场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和股指期货的推出而成立起来,这对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股指期货启动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弥补了我国股市长期以来缺乏做空机制的缺陷,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避险工具,将成为市场的“减震器”,同时卖空机制还有利于正面激励价值投资的行为,引导市场资金更多地向蓝筹股集中。

(2)有助于促进期货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推出股指期货有助于我们

积累足够的经验,推动期货立法进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

(3)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架构,为衍生品市场的定价话语权争取更多先机。推进股指期货上市,对我国期货市场开启金融期货时代,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发展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4)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行业整体风险管理和运营水平。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先行者,其固有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注入新的活力,同样将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进行风险规避和资产管理的平台,同时有利于为跨市场监管做出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提高期货市场运行效率。

(5)有序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既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也是我国期货市场深度发展的着力点。

二. 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展望

(一)现状分析

1. 当前全球股指期货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期货市场不仅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逐步成为新兴市场发展与壮大本国、本地区资本市场、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积极发展金融期货市场,掌握金融资源定价权,维护本国本地区金融安全,已成为普遍共识。

2.中国发展金融期货的条件分析

中国经济十几年来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期货市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金融资产规模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各类金融资产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价格变动将更加频繁,市场强烈需要避险工具,以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开展金融期货交易的市场需求已很迫切。

3.中国金融期货目前的特点及缺陷

(1)期货市场成长表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期货市场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重走自然演进的道路,政府在市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扮演了更为积极的角色,中国期货市场成长表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期货市场,从而有效利用“后发优势”,但却伴随着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等弊病。比如,市场发展初期相关制度安排的缺乏导致了期货业的盲目发展,违法违规事件层出不穷。而为了规范期货市场的发展,政府又制定了严厉的管制措施。

(2).国有企业比重大,避险意识有待加强

尽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仍然偏高。国有企业特殊的制度特性使得其缺乏参与套期保值交易的机制和动力、内控机制不健全,避险意识不强、规避风险手段薄弱。

(3).期货市场散户持仓比重大,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主体发育程度较低,呈现出典型的“散户持仓”特征。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上近95%的交易者是中小散户,只有5%的交易者是机构投资者。以大连商品交易所客户持仓情况为例,2007年1月份个人客户为217245户,机构客户为10933户,个人客户占全部客户的比重达到95.2%,“散户持仓”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成熟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与机构投资者相比,散户投资者一般资金规模偏小、专业知识不足、获取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投资理念不成熟、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从而交易行为更多地具有非理性、跟风的投机性质。散户投资者所固有的特性使得其无法承担起增强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的责任,从而影响到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的发挥。

(二)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建议

1.发展进程与基本规范

(1)理清期货市场的发展顺序

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发展金融期货市场的重要意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合理的路径选择将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适当的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次序可以保持市场的稳定,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中获得效率和增长。因此,如何选择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道路显得至关重要。

期货市场的总体发展路径为先期货后期权、先股票期货后利率期货。目前沪深股票交易所股票交易量和市值总额均大大高于债券,股票市场的避险需求和成熟度也高过债券市场,因此已推出的股指期货是众望所归。之后,再根据市场发展和环境变化适时推出股指期权和利率期货,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化。

(2)完善做市商制度

一般说来,做市商市场的流动性要高于竞价市场。由于期权有不同的到期日和不同的协议价格,为了提高市场流动性,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做法,在流动性可能不好的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

(3)持续发展金融期货和期权市场

金融是一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期货和期权市场在金融资产的定价效率方面大大高于现货市场,因此在资产定价上往往起着引领现货价格的作用,因此及早建立本土金融期货和期权市场,迎接来自境外以大陆资产为标的物的衍生品市场(如人民币NDF市场、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等)的竞争,是保卫金融资源的重要措施。

(4)健全的监管体系

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国内市场快速接轨,这迫切要求作为市场经济前沿的金融期货市场法规规则与国际接轨,合理利用国际规则,参与全球性的竞争。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本国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尽快研究出台金融期货有关的法规条例来宏观指导市场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并协调三个并列的一级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职权与运作机制。

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证监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这种监管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但也成为制约市场未来发展的障碍。因为可预见的是:未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集权制的监管模式容易遏制市场的有益创新、缺乏必要的授权机制和削弱其他相关机构的作用,难免会对市场的发展形成制约,造成整个监管体系的“头重脚轻”效果。因此,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及证券和期货两个行业协会应该具备更多的自律监管职权,以侧重行业内部监管及一线监管。

积极发展和培育套期保值主体

通过引导大型机构包括保险、券商、基金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从而进行合理的套期保值。事实上监管层也一直在重视金融期货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问题,比如2010年7月8日,证监会批准新基金公司成立和基金专户理财可以无限制参与股指期货,这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扫清了制度障碍。

2. 深化发展提升竞争力

(1)降低交易成本

本土金融衍生品没有信息时滞和汇率困扰,如果能把交易成本定在富有竞争

力的水平上,则可在同境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优势地位。这点可以从台湾金融期货市场几次降低交易成本后竞争力大增可见一斑。

(2)利用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

金融衍生品价格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大量的市场参与者决定的价格较准确地反映了市场最新的状况,宏微观决策者可以据此做出较为合理的反应。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采取的救市措施比发展中国家及时、准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决策者提供了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信息,而我国以统计部门为主的信息采集系统与之比起来就存在着极大的采集和数据时滞及统计误差。因此,这次金融危机更说明了中国急需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

实际上,对于金融衍生品而言,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国际性,金融衍生品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产品。为此,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各项制度建设,尽快融入到世界期货市场的大家庭中,迎接国际化的竞争和挑战。

(3)充分发挥交易所与OTC 的作用

OTC衍生产品在遇到严重金融危机时,其对手违约风险会急剧上升,流动性则会急剧枯竭,使衍生产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避险功能。而交易所市场由于有结算公司作为所有买方的卖方和所有卖方的买方并有保证金制度作为各方履约保证,因此几乎没有违约风险。同时,交易所市场由于可以吸引全世界大小投资者共同参与,因此其流动性即使在危机阶段也仍然非常好。交易所如果能够进一步降低费率,它在与OTC市场的竞争中就会取得明显优势。澳大利亚与英国推出的个股价差交易也大大降低了套利成本,其本质是把套利活动变成一种交易税产品,这将极大地提高市场效率,这点也值得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借鉴。

(4)深化风险管理制度

在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市场风波案例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应该具备较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建立风险隔离制度。设计经纪业务由期货经纪公司专营以及客户需在期货经纪公司重新开设金融期货交易及结算账户的制度。

二是建立分层结算制度。实行结算会员分层制度,形成一个多层次、风险分担的金字塔型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三是建立联保制度。引进结算会员联合担保机制,建立化解风险的缓冲区,进一步强化交易所整体抗风险能力,为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在产品合约设计上,还引入了包括熔断机制在内的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这都为金融期货的稳妥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无论是金融现货市场、商品现货市场还是场外衍生品市场都遭遇到了“寒冬”,而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则因其严格的规则、透明的交易以及套期保值功能等展现了勃勃生机。

到目前为止,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初步的建立和发展十分不易,但与欧美成熟市场比,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还存在规模较小、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功能发挥有限等问题,与我国的经济金融规模也很不相称。可见,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是存在一定缺陷和弱势的。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是加快发展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历史性机遇。随着监管体制的理顺,法规制度的完善,市场基础的牢固,监管经验的丰富,金融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今后,金融期货市场要继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推动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创新,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完善与提升,还要争取能够促进金融期货市场更好地为现货市场和产业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中国金融年鉴(1993~2007),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1992~2006),学林出版社。

李亚光. 论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华仁海. 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J ]. 南开管理评论,2002 (5) 。

华仁海,陈白助. 国内、国际期货市场期货价格之间的关联研究[ J ].经济学(季刊) ,2004 (3)。王赛德,潘瑞姣. 中国期货市场效率实证研究[ J ].世界经济,2005(2)。

张屹山,方毅,黄琨. 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及国际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管理世界,2006 (4) 。常清等. 中国期货市场10年——基于中外期货市场比较实证分析[ J ]. 当代金融家,2007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