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

一年级数学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

一年级数学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
一年级数学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

作品编号:15635478925896743

学校:山黄市鹤仙镇那年小学*

教师:戒悟空*

班级:蝶舞伍班*

6 11~20各数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基础。其教学内容可分为数概念的建立、数的运算以及综合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建立数的概念,共3个例题。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第二部分通过运算深化对11~20的认识,安排了2个例题。例4教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摆小棒并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打基础。例5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例6教学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教科书提供了很多情境图,一方面是便于学生直接观察,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思路。特别是情境图提供了多种数量不等的学具,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出数量超过10个的学具,得到11~20的某个数据,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素材,同时可供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使用。本单元教学重点为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认识十位与个位,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为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各数,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的建立既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1.教师应注重动手操作和直观经验的积累。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数的组成、数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数数活动除了例题中数小棒是“1个1个地数”,练习中还出现了“2个2个地数”以及“5个5个地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丰富学生数数的经验,逐步建立起数感。

2.在操作中建立“十”这个计数单位。在认识11时,教师带领学生数出11根小棒,先以“一”(单根小棒)为单位去数数,让学生清楚以“一”为单位数数要数出11次。再将10个一变成1个十,数出1个十,再数1个一,11只要数两次就可以了,让学生体会两点:其一,数数有不同的方式;其二,用不同方式数数,数出的结果一样。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11~19各数的组成要表述为1个十和几个一,20要表述为2个十。最终要落实在以“一”计数不够10,就用几个一表述,以“一”计数够10了,就用1个十表述,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4.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应是教授学生观察问题情境的方法,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恰当选

择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解决问题后还应进行回顾与反思。

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3~74例1、例2,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和P76“练习十七”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感受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体会“十进制”,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20根小棒、橡皮筋2根、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11月×日)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其他的十几的数吗?

【学情预设】预设1:我放学回家时坐19路公交车。

预设2:我是9月13日出生的,我的生日中有13。

预设3:我们组的作业本收齐了,正好是14本。

预设4:我看书时,书上的页码有17和18。

……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十几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1)]

【设计意图】结合上课的日期引出十几的数,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自然地将生活与数建立起联系,感到数来源于生活,感知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

课件出示杂乱摆放的10根小棒。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齐数,课件配合闪烁,数出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一)这10根小棒都是同学们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如果不数,你能想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吗?请你拿出小棒,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表示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或10根捆成1捆,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方法,学生会发现“10根捆成1捆”的方法最容易一眼看出是10根小棒。

师: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教师边说边板书:10个一是1个十)你能像老师这样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吗?(课件演示10个一捆成1捆是1个十)

学生自己操作后,指名到前面示范。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学具小棒,从数到捆,体会“一”和“十”的十进关系。

2.认识11~20各数。

(1)认识11。

师:请同学们先数出1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接下来该怎么数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1捆就是1个十,再添1根就是11。

师: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作“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11”,板书“十一”。

(2)认识12~19。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了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12根小棒。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读作“十二”。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12”,板书“十二”。

师:如果我们继续添加小棒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2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加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1个“十”和5个“一”,是15,读作“十五”……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教师依次在黑板上贴卡片“13~19”,并板书各数的读法。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再添加几根小棒,合起来就是十几。

(3)认识20。

师: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

【学情预设】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把这10根再捆成1捆,就有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即20,读作“二十”。

师:够10根就捆成1捆,这样表示数更清楚。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小棒,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及对比中充分感知并理解数的组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3.教学11~20各数的数序。

(1)利用直尺,初步感知20以内数的顺序。

课件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

师:请你读一读直尺上的这些数。

学生齐读1~10各数。

师:11~20这些数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指名到黑板上指一指。

(2)按顺序读数。

师:你能按顺序把11~20这10个数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

同桌之间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

师:你会按顺序读一读这10个数吗?(学生齐读11~20各数)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3)通过提问活动,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序的认识。

师:16比17大还是小?19和18比谁大谁小?自己举例说一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13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18和20中间的数是几?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17离10近还是离20近?哪个数离19最近?哪个数离19最远?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并找其他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直尺、数字卡片等学习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读数、排序等活动,进一步从多种角度感知11~20各数,建立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第1题。

师:你能数出图中不同学具的数量吗?

学生独立数出教科书P73情境图中不同学具的个数。

【学情预设】学生对数数已经有一些经验,引导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例如做记号、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等。

2.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第2、3题。

师生一起数数,并认读十几的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数数、认数、读数的理解和记忆,在延伸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巩固数的组成,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3.完成教科书P76“练习十七”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第1题:圈出10只后,再数一数,引导学生说出先数出“十”的好处。

第2题:让学生独立摆一摆。

第3、4题:引导学生“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第5题:学生按顺序一边数数一边连线,最后连成了一只小兔子。

第6题:学生找到对应的页码后,要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页码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经历数数的过程,将直观经验与抽象的数建立起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课堂小结

师:其实大家对11~20各数并不陌生,今天再学习这些数,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感受吗?要记住新朋友“十”,但千万别忘记老朋友“一”啊!说一说这节课中你最喜欢哪个活动环节,为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11~20各数,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它们的读法,或者对于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解释、说明它的意思,会感到困难。教学中引导学生手、脑、口并用,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并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建立数感。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44第一、二题。

一、数shǔ 一y ì 数shǔ,圈quān 出chū 正zhèng 确què 的d e 数shù

二、观guān 察chá 尺chǐ 子z i 图t ú,填tián 一y ī 填tián 。

1.将尺子图上缺少的数补充完整。

2.19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3.20前面的第3个数是( )。

4.12和18,( )更接近10,( )更接近20。

三、圈quān 一y ì 圈quān ,数shǔ 一y ì 数shǔ

参考答案

一、20 12 14 15

二、1.10 12 14 16 19 20

2.18 20

3.17

4.12 18

三、6 12 3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