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车站设备设施

高铁车站设备设施

高铁车站设备设施
高铁车站设备设施

高铁车站设备设施

(1)基础设施设备符合设计规范,定期维护,作用良好,无违规改造和改变用途。

(2)图形标志符合标准,齐全醒目,位置恰当,安装牢固,内容规范,信息准确。

①有位置标志、导向标志、平面示意图、信息板等引导标志,指引准确。

②根据各服务处所和服务设备设施的功能、用途设置揭示揭挂,采取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方式公布规章文电摘抄、旅客乘车安全须知、客运杂费收费标准、客运服务质量规范摘要、高铁快件办理范围等服务信息。

③电子显示引导系统信息显示及时,每屏信息的显示时间适当,便于旅客阅读。

④办理动车组列车旅客乘降业务的普速车站,设有动车组旅客专用的售票窗口、候车室,相关标志含有“和谐号”、CRH图标、图形符号内容三个基本元素,“和谐号”的字体为隶书、加粗,字号大于标志中的其他文字;高铁快件营业场所相关标志含有“高铁快递”“CRH”图标和高铁图形符号内容三个基本元素。(3)旅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自动检票、导向、广播、时钟、查询、求助、监控等旅客服务设备设施齐全,状态良好。

①有管理平台,采用“铁路局集中控制、大站集中控制、车站独立控制”模式,有用户管理和安全保密制度。

②特大、大型车站进站大厅(集散厅)设置进站显示屏,显示车次、始发站、终到站、开车时刻、候车区(检票口)、状态等发车信息。

③天桥、地道内设置进、出站通道屏,显示当前到发列车车次、始发站、终到站、站台、到开时刻、编组前后顺位等信息。

④站台设置站台屏,显示当前车次、始发站、终到站、实际开点(终到站为到点)、列车前后顺位编组、引导提示等信息。

⑤出站口外侧设置出站屏,显示到达车次、始发站、到达时刻、站台、状态等信息。

⑥待机状态显示站名、安全提示、欢迎词等信息。售票处、候车区有自助查询终端,内容完整、准确。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车站各服务处所,具备自动录像功能。(4)售票设施设备满足生产需要,作用良好。

①售票窗口配备桌椅、计算机、制票机、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双向对讲器、窗口屏、保险柜、验钞机等售票设备及具有录像、拾音、录音功能的监控设备,发售学生票、残疾军人票的窗口配备学生优惠卡、残疾军人证的识读器,退票、改签窗口配备二维码扫描仪,电子支付窗口配备POS机。

②有剩余票额信息显示屏,及时、正确显示日期、车次、始发站、终到站、开车时刻、各席别剩余票额等售票信息。

(5)候车区布局合理,方便旅客。

(6)实施车站全封闭实名制验证的,设有相对独立的验证口、验证区域、验证通道和复位口,并配备验证设备。

(7)高铁快件营业场所外有机动车作业场地和停车位。

(8)站台设有响铃设备,作用良好;地面标示站台安全线或安装安全门(屏蔽门),内侧铺设提示盲道;安全线内侧或安全门(屏蔽门)左侧设置上下车指示线标志,位置准确,醒目易识;设置的座椅、垃圾箱(桶)、广告灯箱等设施设备安装牢固,不影响旅客通行。

(9)给水站按规定设置水井、水栓,给水系统作用良好,水源保护、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按规定办理吸污作业的车站有吸污设备。

(10)客运人员每人配置手持电台,其他岗位按需配备,手持电台作用良好,具备录音功能。站台客运人员手持电台具备与司机通话功能。

(11)有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登记台账。有巡视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发生故障立即报告,及时维修,影响旅客使用时设有提示。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1、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 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采用两级架构,即铁路局中心和车站级。车站旅服系统集中接入铁路局旅服中心,车站端设置旅服系统应急管理平台。 (1)铁路局旅服系统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组织开展车站各类生产和服务业务。其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从TRS获取列车时刻表信息,并具备手工编制和调整时刻表的功能,在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内形成系统可用的基础性数据。(2)铁路局旅服系统采用预设模板的方式,由操作员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根据所辖各站客运作业要求制订各站客运广播、导向显示、自动检票等业务的作业计划,铁路局旅服系统在设定时间生成作业计划,并将其下发到所辖车站数据库或终端设备。 (3)铁路局旅服系统将作业计划下发至各车站接口,所辖车站通过接口程序执行作业计划,按计划控制广播、显示屏、自动检票机等终端设备或控制器做出响应,开展车站客运组织和服务工作。 (4)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TDMS)接口获取实时列车运行信息,通过与列车时刻表的比对,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所辖车站作业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5)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实时余票信息,分类下发到相应车站,按预设的格式展现在车站票额屏上。 (6)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口获取所辖车站的实时视频图像。通过网络,采用无线语音技术,铁路局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可对所辖车站现场进行无线语音指挥。 (7)在铁路局旅服系统岀现故障时,若网络和TDMS接口服务器正常工作,可远程启动所辖车站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并将TDMS接口服务器重新定向到各站应急平台。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时列车运行信息动态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8)铁路局旅服系统与某个所辖车站网络中断时,故障车站操作员可手工启动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操作员根据掌握的列车运行信息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贺州市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 1前言 高铁新区的研究是城市对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对外交通又往往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这种引导城市发展的结合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方式中,铁路客运方式以其运最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其通达性虽高于航空客运方式,但仍旧较低,宾客流多需要其他

通达性高的客运方式进行集散,所以铁路客运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亦多为主导交通方式。而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对铁路站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新区能否带动城市新的发展仍旧是我们所探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自利性”,地方政府的调控的偏差,产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轻视性和盲目性并存的思想。此外,我国还未有建成的高铁新城案例,有关高铁新城基本处子规划和理论研究阶段。 2相关理论 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高铁建设将在2010—2014年进入全面收获时期,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旨在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为高铁通道上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高铁将对城市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放大效应,加速放大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将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劣势放大,一方面它能够通过集聚作用稳固城市现在的等级地位,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时间距离的缩短促进新的城市网络形成。这两方面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带来城市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关联地区将显得更加交迭。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成为沿线城市在自身竞争力优劣势均被放大的前景下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点。 (2)扩张效应,延伸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 高铁建设的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提供更高的可达性和连接程度,形成地理学理论中所谓“时空转换”。一方面同样距离用更少的时间;另一方面,相同的时间到达更大的范围或者更远的点。由此一来,高铁的建设,将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其一小时经济圈之内新城节点的发展,总体上提高沿线城镇群的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3)第三产业效应,促进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PTSS)规划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信息化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铁道部运输局 二〇〇五年十月

目录 1前言 (4) 2发展战略 (5) 2.1 规划期限 (5) 2.2 规划依据 (5) 2.3 指导思想 (6) 2.4 建设原则 (6) 2.5 总体目标 (7) 2.5.1近期目标 (7) 3应用体系架构 (9) 3.1 体系结构 (9) 3.1.1铁路客运服务体系示意图 (9) 3.1.2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体系结构图 (10) 3.1.3信息服务和商务系统 (11) 3.1.4信息服务中心 (13) 3.1.5车站服务系统 (14) 3.1.6列车服务系统 (15) 3.2 层次结构 (18) 3.3 系统主要功能 (18) 4计算机网络平台 (23) 4.1 广域网需求 (23) 4.2 局域网需求 (24) 4.2.1信息服务中心局域网的要求 (24) 4.2.2车站服务系统局域网 (25) 4.2.3高速移动(列车)信息-高容错无线接入 (26) 4.3 网络与信息安全需求 (28) 5信息共享机制 (30) 5.1 总体数据结构 (30) 5.2 数据流分析 (31) 5.2.1各子系统数据流分析 (31) 5.2.2子系统间数据流分析 (31) 5.2.3中央、地区、站点数据流分析 (36) 5.2.4与外部系统间数据流分析 (37) 5.3 数据库的组织 (37) 5.3.1中央级数据库组织 (38) 5.3.2地区级数据库组织 (38) 5.3.3站点数据库组织 (39) 5.4 基础编码 (42) 5.4.1公用基础编码 (42) 5.4.2专用基础编码 (43)

高铁站区建设,中心城区发展的引擎

高铁站区建设 ——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引擎 1.引言 高速铁路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其高可达性的优势对商业、商务办公、娱乐中心等有较强的集聚性。因此,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周边地区(简称高铁站区)商业的规划与开发将使未来火车站枢纽产生更有公共性的附加功能价值,使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成为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组团,更使城市中心区域组织快速更新换代,带动城市中心区发展。 2.背景介绍 随着世界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长距离城市之间的往来显得更为紧密,于此相关联的交通出行也对应 的发生了新 的变化,表 现出平均交 通出行距离 增加,出行 频率和交叉 移动增多等 特征。城市 之间的旅行、 “十一五”铁路网规划

区域之间的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机场、高速铁路车站等交通枢纽地区的建设也成为城市规划者们关注的焦点。 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快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发展城际客运轨道交通和既有线提速改造,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这标志着我国也将进入高速时代。 我国目前已有的高速铁 路为:京津城际、石太客运 专线、长吉城际铁路、胶济 客运专线、沪宁高铁、武广 客运专线、郑西高速铁路、 温福线、汉宜线、京沪线、 福厦铁路,成灌高铁、、沪宁 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 海南东环铁路、京沪高铁等。 到2020年,计划用6万亿修建5万公里高速铁路。从2010年起至2040年,用30年的时间,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 3.三圈层理论 根据Schutz,Pol等人结合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三圈层”结构模型。将高铁站的影响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第一圈层(primary development zones),布置交通枢纽、商业、商务、贸易、办公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800m以内;影响区/第二圈层(secondary development zones),扩散影响区布置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混合功能,半径约1500m;外

广州南站高铁区域城市设计及产业规划研究

广州南站高铁区域城市设计及产业规划初步研究 杨宝民米韶莹 作者简介 杨宝民,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商业地产总 裁班主讲教授。 米韶莹,诺丁汉大学建筑学硕士,祈福地产集团设计部副总经理前言 高铁广州南站区域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规划于2010年完成编制。广州南站地区整体规划设计范围3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5平方公里。 早前规划定位为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以商务、商贸为主导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调整后的规划定位变成:华南商贸中心,枢纽乐享活城·岭南魅力之窗,面向珠三角、辐射南中国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作者依托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服务长沙、长春和青岛高铁区域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以及土地一级开发顾问服务的经验,对广州南站区域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希望今后能够在番禺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深入研究番禺区的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 一、高铁广州南站产业规划建议 广州南站地区建成后,该地区将容纳35万人,其中居住人口14.4万人,就业人口20.6万人。 整体城市设计将南站地区分为南站核心商贸区、西部商务办公区、东部生活服务区、3个村镇综合发展区,提升广州南部的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地区服务职能,形成以车站商务为核心的活力新城。 广州南站规划范围约36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

图1广州南站区域规划图 番禺区政府提出广州南站地区重点发展商业贸易、商务服务、专业会展博览和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

图2番禺区政府提出的产业规划布局图 广州南站产业规划需要突出自己的高铁卫星城特点,突出生态型商务办公,让更多的番禺居民就近工作,减轻广州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广州南站产业规划需要结合番禺产业基础,与老城区产业有所区别,要服务周边的卫星城,特别是东部区域的镇区。 作者结合调研,提出广州南站产业规划的具体意见。 (一)服装产业规划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拥有3万多服装企业,形成了26个服装产业集群,服装产量占全国服装产量的4分之一,仅流花商圈就拥有34个服装专业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流通基地。 2006 年广东省服装总量为 461406 万件,同比增加 9.83%, 占全国比重 27.14%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 , 其服装产业紧紧依托着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产业基地 , 连续多年保持着中国最具规模的产业优势,年产值 350 多亿元的广州纺织服装业 , 有力地促进了广东服装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华南以及泛珠三角地区服装业的发展。 2013年广州服装产业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亿元以上。

如何提高高铁客运服务质量

目录 摘要 (1) 第1章前言 (2) 1.1 何为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2) 1.2 高铁旅客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 (3) 1.2.1 高铁车站服务工作 (3) 1.2.2 高铁列车服务工作 (3) 1.3 提高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的意义 (3) 1.3.1 高铁对社会的作用 (3) 1.3.2 提高高铁旅客服务质量的意义 (4) 1.4 我国高铁旅客服务质量的现状 (4) 1.4.1 客运服务质量难以评价和控制 (5) 1.4.2 客运服务管理存在的差距 (5) 第2章从微观度角度分析如何提高高铁客运服务质量 (13) 2.1 如何提高高铁旅客服务质量 (6) 2.1.1 什么是优质的高铁旅客服务 (6) 2.1.2 提高高铁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具体分析 (7) 2.1.3 原因分析 (10) 2.2 提高高铁客运质量的措施 (10) 2.2.1 建立新的服务质量理念 (10) 2.2.2 完善客运应急处理机制 (11) 第3章从宏观角度分析如何提高高铁旅客服务质量 (12) 3.1 高铁客运服务存在的问题 (12) 3.2 构建高铁特色服务体系 (12) 3.2.1 多样化服务方式 (12) 3.2.2 标准化服务过程 (12) 3.2.3 差异化服务对象 (13)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追求最舒适、最方便、最快捷的出行方式是旅客选择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从客观上看,是因为所有旅客运输方式都有了迅速的发展,运输能力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高铁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旅客来说都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从主观上看,高速铁路在旅客运输中存在着许多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地方,在航空和公路等其

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 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 专业资料 1前言 高铁新区的研究是城市对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对外交通又往往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这种引导城市发展的结合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方式中,铁路客运方式以其运最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其通达性虽高于航空客运方式,但仍旧较低,宾客流多需要其他通达性高的客运方式进行集散,所以铁路客运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亦多为主导交通方式。而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对铁路站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新区能否带动城市新的发展仍旧是我们所探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自利性”, 地方政府的调控的偏差,产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建设与发专业资料 展的轻视性和盲目性并存的思想。此外,我国还未有建成的高铁新城案例,有关高铁新城基本处子规划和理论研究阶段。 2相关理论 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高铁建设将在2010—2014年进入全面收获时期,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旨在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为高铁通道上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高铁将对城市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放大效应,加速放大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将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劣势放大,一方面它能够通过集聚作用稳固城市现在的等级地位,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时间距离的缩短促进新的城市网络形成。这两方面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带来城市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关联地区将显得更加交迭。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成为沿线城市在自身竞争力优劣势均被放大的前景下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点。

天津市高铁南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天津市高铁南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目录 一、整体风格···························································································································· 二、空间意象···························································································································· 三、街道类型···························································································································· 四、开放空间···························································································································· 五、建筑································································································································ 六、其他································································································································

关于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010895504.html, 关于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作者:陶金 来源:《科技信息·上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分析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首先对具体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对解决对策进行了说明,旨在提出有效对策进一步完善铁路客运服务系统。 关键词:铁路客运服务系统;问题;对策 一、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一)铁路客运旅客服务系统存在问题 旅客服务系统属于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铁路旅客提供全面优质的候车服务。所以说,铁路客运旅客服务系统之中要关注信息管理,及时准确的为乘客提供列车到站信息以及候车位置信息等,在满足乘客的基本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铁路旅客服务标准不统一,各个地方的旅客服务质量也有明显差异。另外,旅客服务系统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无法通过现代化的方式为旅客提供所需服务,工作效率较差。 (二)铁路客运票务系统存在问题 铁路客运票务系统与乘客的出现密切相关,在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铁路运输系统也逐渐走向信息化,对于票务系统来说最突出的就是网上购票的兴起与普及、自动售/取票机(如图1所示)的普及。但是,就现阶段 的票务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票务系统更新以及系统的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 (三)铁路客运营销系统存在问题 目前,在铁路客运营销系统中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就是车票的供应与需求不一致,特别是在节假日时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旅客在享受影响系统的功能时处于被动,营销系统无法满足旅客需求并且会给旅客造成一定的不便,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铁路服务系统造成影响。 (四)铁路运营系统结构有待优化 现阶段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主要应用IT结构为旅客提供信息服务,但是IT结构不具备前瞻性,整体结构也缺乏完善性。同时,IT结构的服务的集成度不高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

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 发表于 2018-9-14 23:16:32 2017年6月,市国土规划局联合洪山区**,结合武汉高铁枢纽地位夯实、东湖绿道社会效益彰显以及2019年军运会大事件等发展契机,启动编制新一轮《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规划考虑与东湖绿心联动及周边区域功能衔接,将规划范围在商务区原平方公里范围基础上,扩大东至王青公路、北至友谊大道、西至二环线、南至东湖,用地面积平方公里。2018年4月16日,市**组织相关部门专题听取汇报。2018年6月27日,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召开《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专题会,会议原则同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 本轮规划在工作模式上突出多平台、跨学科深度融合的特点。规划编制环节采用“产业策划”+“城市设计”+“交通战略”联合工作模式,由市规划院联合SASAKI,奥雅纳,仲量联行等机构共同编制。规划实施环节则采用“土地储备”+“审批管理”+“招商运营”+“基建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实施模式,探索了我市重点功能区规划、管理、建设、运营的新路径。 在功能定位上,总体定位为华中、武汉新经济的窗口门户,具体职能上分别是城市专业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承载区、区域高铁枢纽的综合商务区和景城功能深度融合的旅游示范区。在产业体系上,构建以创新、交流、生态为主导方向的三大产业体系和总部经济、联合办公、交流展会、双创孵化、共享经济、专业服务、休闲旅游、新型零售、文化艺术九大产业门类。 在总体方案框架层面,规划提出构建纵横双轴、三区协同、四廊串接、五带引领的规划结构。其中,“双轴”即在区域层面构建十字轴,突出人本体验;“三区”为划定三个功能片区,明确规划重点,其中,功能提升区位于两港公园以西,以改造提升为主。核心发展区位于两港公园与三环线之间,是新经济平台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本次城市设计核心重点区域。延伸拓展区位于三环线以东,延伸和拓展核心功能,为未来发展做战略预留;“四廊”为链接四条生态廊道,延续区域生态构架;“五廊”为塑造五条垂向商服走廊,实现区域产城联动,强化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纵向的功能联系。

对高铁客运服务体系的思考

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体系的思考 11交运2班 徐茂源 20111864 前言 自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列车开通运营,拉开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序幕,经过短短6年发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接近1万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随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浪潮,中国仍有许多高铁项目在建:在北京、成都、武汉三大城市将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与中国高铁网接驳;诸多客运专线和城际线项目在建,如成堰铁路彭州支线、杭长客专、第二双线等;我国昆明至新加坡的高速铁路泛亚高铁线路在建,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通车。 中国在高速铁路技术领域的迅速成熟,也加快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2010年12月,中国铁道部与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等四国政府,跨国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中国参与东盟高铁建设,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网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中国高铁正向世界延伸,中国高铁项目的国际合作也从“技术引进”升级为“联合创新、联手闯市场”。 但是,在高铁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时,旅客对于高速铁路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引发了铁路运营部门对于高速铁路服务体系的思考,我们也对此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中国高铁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不同等级席位的服务差异不明显 目前,中国高铁席位一般分为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三个级别,特等座一般在车厢的最前方,驾驶舱后方,京沪高铁的特等座可以直接看到驾驶舱的情况,这

个席位也被称作观景席,一般设置2-4个。一等座一般一排两个座位,座位很宽大,展开程度更高,舒适度也很强,二等座一般为一排三个,单座位相对一等座要稍小,舒适度也相对较好。虽然中国高铁被分为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三个级别,但是目前三个级别车在服务形式上几乎没有任何差别,都是只提供一瓶矿泉水,层次分级不明显, 2.车站及车上对旅客的服务质量不高 目前,在车站及列车上,乘务人员对旅客提供的服务质量还不是很高,车站内,车站服务人员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准确的为旅客进行信息播报,车站候车室环境较一般,候车时旅客秩序维持的相对较差,同时总有乞讨人员在候车室内影响旅客候车,同时,车站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差,不能体现高铁运输的高品质。在列车上,对站票乘客的管理较差,经常有乘客有意买站票,在乘车时却跑到一等甚至特等座车厢进行蹭座,乘务人员却未能对这种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及管理,严重影响了特等座以及一等座乘客的乘车状态。同时部分高铁上的乘务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准不是很高,需要加强培训。 3.高铁车站附属衍生性经营不是很完善 高铁站可以充分利用其人流量大,人员聚集的优势,发展高铁客运服务衍生产品,但目前除了一些特大的枢纽站外,其他很多高铁站内配套衍生性经营不是很好,比如商店、书店、免税店等等,这些本可以为旅客提供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并且展现高铁的运营品质,同时为铁路车站增加额外收入。 4.高铁客票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国内高铁客票主要还是一票乘车一次的形式,但这种模式,对于每天乘坐城际高铁通勤的旅客人群来说,每次乘车都需要购票,实在是不方便旅客出行。 5.高铁的服务品牌效应还不是很明显 对于中高端旅客来说,高铁在在长途运输中与飞机相比还不是很有优势,主要是时间较长,旅客在旅行途中较疲劳,目前长途高铁运营时,很少注意到旅客的乘坐体验,如果想吸引更多中高端长途运输旅客选乘高铁,那就一定要提升高铁的长途服务标准,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减缓旅客的旅行疲劳,展现高铁服务品牌形象。 针对存在问题对高铁服务体系的思考

高铁车站服务质量标准小站总结

动车组车站服务质量标准 高铁小站部分 1总则 树立“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安全第一、方便快捷”的原则,采用先进设备,依靠科学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动车组列车(以下简称“动车组”)“安全正点、设备良好、环境舒适、饮食卫生、服务文明”的质量目标。 2安全 2.1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完善。有大面积晚点、启动热备车底及客运服务设备严重故障等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预案有可操作性,分工、责任明确,处置程序、防范措施得当,并有针对性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2安全设备设施齐全,作用良好;安全通道、出口畅通;安全标志齐全、规范明显。

2.3配有危险品检查仪、安检门、手持金属探测仪等安全检查设备,对旅客携带品、小件寄存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对查没和列车移交的危险品按规定处理。 2.4通过广播、揭示揭挂、电子显示等方式,宣传安全常识和使用车站设备设施的方法,提示旅客遵守安全须知,加强综合治理,及时清理站台,维护站内秩序。 2.5车站实行封闭式管理。站台两端设置防护栅栏并有“禁止通行”标志。 2.6灭火器、消火栓、烟雾报警、自动喷淋、防火卷帘门等消防设备齐全,性能良好。车站工作人员掌握消防知识,对消防器材做到知位置、知性能、会使用。 2.7安全使用电源插座,额定功率不应超过允许范围,公共区域的电源应保证旅客旅行生活的小型电器正常使用,不得私拉电线、违规使用电器。配电室(箱)锁闭,严禁堆放物品。 2.8电梯有检验合格证和使用登记证,定期检验合格,保证正常使用。操作人员有操作证。 2.9严格控制进站车辆,在站台上行驶的车辆限速10km/h,不得侵入安全线行驶。

铁路车站客运服务信息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车站客运服务信息系统施工 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复核: 审批: 2013年4月1日发布 2012年4月1日实施

1、适用范围 客运服务信息系统施工。 2 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审核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组织分工、任务要求、质量标准以及安全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培训。确定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技术措施,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辨识危险源及危险因素,制定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外业技术准备 了解现场、车站及机房的管理制度,提前办理必要的准入手续。检查设备平面布置与实际是否相符,检查各种终端设备安装位置及环境。收集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建立临时设施,满足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备足工具、仪表、测试记录表格、运输工具等。 工程备料:依据设计文件,综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工程材料计划,根据材料计划进行备料。 3 技术要求 1 各种设备配线中间不应有接头,交流电源线应与其他配线分开编扎;设备的配线应平整无交叉;配线绝缘电阻:线间应大于30MΩ,电源配线应大于1MΩ(不带端子)。电源零线与火线间绝缘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房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架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机架高度

的1‰。机架背面和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3 各种终端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必须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计量标准,各种测试和计量器具应定期校验,保证准确使用。 5 室内LED显示屏的失控点不应大于万分之三,室外LED显示屏的失控点不应大于千分之三,且应为离散分布。 6 各类LED显示屏单位显示面积的最大功耗或LED显示屏总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 7 对不同性能的LED显示屏应配置能满足其显示功能要求的显示软件,该软件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8 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系统图像水平清晰度应符合:黑白图像应高于400线;彩色图像应高于270线;系统图像画面的灰度等级不应低于8级。 9 监控系统图像采用主观评价时,其等级不应低于4级。参加评价的人员不应少于5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光线柔和。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标准通—048

高速铁路客运站服务设备

高速铁路客运站服务设备 高速铁路客运站服务设备主要包括票务服务设备、乘降服务设备、候车服务设备、信息服务设备及为特需旅客提供的服务设备等。 一、票务服务设备 1.自动售票机 自动售票机指支付手段满足现金、储值卡、银行卡等的自动售票设备,并且票面制式满足储值卡、非接触式IC卡或磁卡等票的出票要求,可直接获取客运站或中心席位库的票源。自动售票机主要由终端控制模块、纸币识别模块、出钞模块、读卡器、打印机、视频采集(监控系统)装置、触摸屏显示器、客户键盘、电源、保险柜等功能模块和设备组成。 2.自动充值机 自动充值机与储值卡票配套使用,可方便旅客自动充值。 3.自助发票打印机 自助发票打印机与储值卡票配套使用,可满足需要报销凭证的旅客自助打印发票的需求。 4.客运站售票终端窗口机及管理机 客运站售票终端窗口机指客运站处理售票、退票等前台业务的计算机,客运站售票终端管理机指客运站或客票中心进行计划管理、数据维护等客票业务管理的计算机。 二、乘降服务设备 乘降服务的自助性和便捷性决定了高速铁路客运站乘降通道的独立性与乘降引导标志的全面性及系统性。所谓乘降通道的独立性,即客运站要为高速铁路旅客提供专用的活动通道,保证旅客流线的顺畅便捷,避免与其他旅客流线交叉干扰。所谓乘降引导标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即要保证旅客能在站内随时清楚自己所在的方位和去向方位。 1、乘降通道设备 乘降通道主要指的是旅客在客运站乘车过程中所经过的各种活动路线和场

所。乘降通道主要包括进站通道、站内通行通道、检票通道、站台通道和出站通道。 (1)进站通道。高速铁路客运站要求设置专门的进站通道,与常规铁路进出站口分开,以减少高速铁路旅客流线与既有线旅客流线的交叉干扰,方便旅客快速进站。高速铁路客运站在进站大厅的入口处设置安全检查设备,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引入和立体化,高速铁路客运站出入口在物理上的概念越来越不明显,旅客在客运站内的流线更加流畅和连续。 (2)站内通行通道。站内通行通道具有分配进站客流的站内平面和竖向交通枢纽的作用,同时可兼有问询、办理票务及各种服务、临时聚集等候等功能。站内通道要求宽敞明亮、视线通透,使旅客在心理上克服焦虑感,为旅客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3)检票通道。高速铁路客票种类多,可采用自动检票和人工检票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检票过程。持磁质车票的旅客可通过自动检票通道进站上车,客运服务人员只在旅客有疑问时提供帮助,充分发挥了旅客的自主性;持纸质车票的旅客需要客运服务人员检票后方可进站上车。 (4)站台通道。站台通道主要包括站台雨棚和跨线设备。站台空间是客运站最重要、最富有感染力的空间,高速铁路客运站、特大型和大型客运站应采用无站台柱雨棚覆盖,以适应旅客流线的发展趋势,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各站台雨棚应设置站名牌、站台牌号、时钟、照明、扩音器等设备。高速铁路客运站的跨线设备包括天桥、地道和平过道,跨线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客运站站型、客流大小、客流性质和站台、站房及站前广场的相互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达到流线组织合理和不同流线相互独立的目的。 (5)出站通道。出站通道是客运站内人流最集中、方向最复杂的位置,客运站应该在出站检票口设足够面积的旅客缓冲区域,加强旅客的通过性和导向性。2、乘降引导设备 乘降引导设备主要是指辅助乘降服务的引导标志。引导标志是定向信号媒体牌,用于指示客运站服务和交通方式,并使客运站的信号指示一致,包括标志说明图、平面布置图、导向标志、指示标志、流程标志、非流程标志等。 (1)标志说明图。标志说明图是标示某场所使用的全部图形标志,并在其旁边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及高铁站地区规划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及高铁站地区规划 郑瑞山 摘要: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缩短了城市间的交通距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改变了城市间的空间结构。在城市内部,高铁站周边地区成为城市发展中极具活力的地区。目前我国京沪和沪杭高铁项目部分沿线城市的高铁站建设已经启动,高速铁路将给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文章通过介绍法国、德国、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高铁站规划和建设实例,分析了高速铁路对城市及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城市高铁站周边地区的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城市高速铁路站和周边地区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车站 高铁经济 高铁站周边地区 规划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最高速度以每小时200公里以上速度运营的路线。从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大阪)线路投入运营以来,至今世界上已经先后有九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高速铁路,主要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欧洲的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以及美国。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速、高效、大运量的交通方式,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城市网络结构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都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京沪高速铁路和沪杭磁悬浮铁路工程,中国东部城市集中地区不远的将来即将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 图1 西欧地区铁路网络驱动下的时空地图:(a)和(b)分别表示在1991年和2010年,欧洲高速铁 路网络建成前后,西欧地区城市间交通联系的实际出 行时间距离的对比 图片来源:Spiekermann, Wegener(1994)(参考 文献1) 1 高速铁路对区域城市网络的影响 1.1缩短城市间交通时间,改变城市群结 构 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城市间的铁路出行时间 大大缩短,降低了城市间的交通出行成本。高速铁 路沿线城市之间的人流、货流、信息流交换加速, 城市间的职能分工也产生调整,导致区域内的城市 结构体系发生变化。Spiekermann 和Wegener 用“时 空地图”的方法分析对比了欧洲西部地区在1990 年代初期利用火车出行的时间与2010年欧洲高速 铁路网络建成后的利用高铁出行时间,从中我们可 以看出,在高速铁路的联系下,欧洲大陆变得更加 紧密(图1)。 1.2 “两小时都市圈经济”成为高铁经济的代表 选择高速铁路出行最主要的潜在增长区域是 两小时左右的行程到达的范围,具体来讲是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之间,距离在250公里到500

高速铁路站区域的商业规划与开发

高速铁路站区域的商业规划与开发高速铁路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其高可达性的优势对商业、商务办公、娱乐中心等有较强的集聚性。因此,重视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周边地区(以下简称高铁站区)商业的规划与开发将使未来火车站枢纽产生更有公共性的附加功能价值,使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成为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组团,城市发展的先导区,同时为本区房地产业的开发带来无限商机。 一、高铁站区的商业规划理论 1、高铁站区的“三圈层”结构 根据Schutz(1998),Pol(2002)等人结合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三圈层”结构模型。将高铁站的影响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第一圈层(primarydevelopment zones),布置交通枢纽、商业、商务、贸易、办公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800m以内;影响区/第二圈层(secondary development zones),扩散影响区布置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混合功能,半径约1500m;外围影响区/第三圈层(tertiary developmentzones),半径1500m以外区域,布置对外服务功能以及主体功能配套的功能区(图1)。 图1高铁区相关活动示意图 2、“三圈层”结构的特点 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每个圈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产业功能与用地空间布局各有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在“三圈层”中的核心区和影响区均有涉及,与高体站区枢纽作用的关联性也较高。 第一圈层内包括交通、餐饮、宾馆、旅游、商务、信息、办公等,此类功能与高铁站场枢纽作用关联性最高,用地空间及功能布局上受交通枢纽控制“最大,是高铁站场交通服务区域。空间和功能布局上具有一定的“刚性”,边界容易界定。因此这个圈层是每个城市高铁站场枢纽的焦点规划地区。重点是建立与城市一体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合理布局车站地区伴生的用地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客流提供各种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商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圈层是对第一圈层功能的补充和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用地包括办公、商务、居住,甚至文化、教育、工业等。各类功能用地与车站关联性降低,逐步向常态的城市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平衡过渡。该范围是高铁站场枢纽直接拉动区域。重点是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判断车站枢纽功能外延的位置和内容,发挥枢纽拉动效应,注重土地经济性的培育。在此圈层内以商业和办公为主导的同时,住宅也开始出现,因此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他关联产业也有所布局。 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更弱,已经“恢复”正常的城市功能结构,或者说各种城市建设用地与车站枢纽需求没有直接关联。规划重点是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站场地区的交通组织,提

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规划设计说明 一、概况 本项目位于滕州市东沙河镇境内,三养德村村东。本次规划区域位于京沪高铁滕州东站站前区域,根据最新一轮的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该区域为今后滕州市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为契机,高铁滕州东站为核心,大力发展该区域经济文化,拟建设站前广场、居住区及配套商业、教育、客运站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本次规划范围仅为站前广场及其南北两侧,占地面积约142000m2。 二、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年)》 (5)《滕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年)》 (6)《滕州市东沙河镇总体规划》(审批中) 三、规划设计原则 1、明确区域定位 根据上位规划方案定位该区域为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及其站房为契机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并能充分体现当地文化。 2、板块合理划分 合理调整城市路网,重新明确定位各板块功能,既能有效解决交通问题,又使规划结构清晰,目标明确。

3、确定规划目标,打造以“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都”为城市推广概念的城市门户形象及城市客厅形象。 四、规划结构 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三个片区,中部为站前广场,以满足高铁客运站人流集散、转乘换乘、并提供当地居民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等需求;北部为广场综合管理用房,负责整个站前广场以及附近区域的日常管理;南部为交通枢纽管理中心,设置出租车停车位120个,公交车停车位约120个,长途车停车位约80个,统筹管理高铁区域的内外交通,局满足高铁线大运量、高效率的运输服务要求,适应高铁站“快进快出”的交通特点。 五、设计理念 该广场以解决其实际功能为主,基本与站房地面持平,由于地势关系故采用架高广场的形式,底部功能为社会停车场。由东向西分为集散区域、中心区域及天桥。集散区域为旅客抵达或出发的必经之地,是高铁站房、社会停车场及中心区域的连接纽带。中心区域为市民及旅客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四周以八只雄浑墩厚的方鼎进行空间界定,加上广场中央的三足喷泉圆鼎,形成“九鼎”之势,使人联想起平原君赞扬毛遂的话语: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也象征着滕州人民“一言九鼎”,守信重义。 两座现代城阙耸立于中心区域与天桥交接两侧,不仅延续了站房所使用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昭示着旅客即将进入或离开滕州地界,极具象征意义。 六、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站前广场及连接线工程 1、站前广场 用地面积:52275.5 m2

高铁片区城市设计规划策略研究-郭超

高铁片区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一,宏观背景背景:国家高铁时代的来临 本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以雄心勃勃的态势启动了全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集中建设程度最高的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中国高铁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冲刺。2009年底,高达350公里运营时速的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都相继正式投入运营;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铁正式通车;2011年7月,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到2012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内地的省会城市,除拉萨、乌鲁木齐等外,都将包含在以北京为中心的8小时交通圈内。 高铁作为一种国家层面的区域交通设施,主要以快速高频的客运功能为主体。根据日本及欧洲等高铁运营较为成熟国家的相关经验,城际高铁除为人的空间移动提供更大便利,显著缩短人的出行时间等表面作用以外,对于整合区域经济,拉动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移具有显著作用。以率先开通沪宁城际高铁的长江三角洲为例,该地区之前已经形成了以沪宁和沪杭两条交通大动脉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和城市集群,而如今,沪宁,沪杭高铁的相继开通,沿线的城市都在期待所谓的同城效应所带来的一体化便利,为自身的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找寻新的契机。

二,高铁片区——城市发展的新极点: 伴随着高铁线网而催生出的城市高铁站点周边地区迅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毫无疑问,作为高速铁路系统与城市对接的功能节点,高铁站前地区将成为一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城市开发的新热土。 作为大量人流集散的交通节点,以及高速铁路与城市相互衔接的功能节点,站前地区其铁路和公路等对外交通枢纽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叠加的性质非常突出,并影响和决定着其它功能。一般界定以车站为中心,500米适宜步行距离为半径成为站前功能核心区,因此站前地区的规模非常有限。站前地区土地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城市的高密集开发地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往往使其在功能选择和业态布局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与高铁服务对象的特点密不可分。 不同于普通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服务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地区发展带动作用的方向。高速铁路最有竞争力的距离约为500-600km,最佳的时间是2h以内。如日本建设的第一条新干线是东京至大阪线长度约33Okm,法国建设的第一条线是巴黎至里昂线长度约为3OOkm。而2小时正好是商务活动当天往返(day return)最合适的时间极限,而当天往返意味着商务效率的显著提高和商务成本的大规模降低。以沪宁城际高铁为例,其采用高密度,小间隔的公交化运营模式,把原本相隔较长空间距离的不同城市改变成如同坐几站公交车就能到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