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题库1-0-8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题库1-0-8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题库1-0-8

问题:

[单选,A1型题]克林霉素的抗菌谱不包括()。

A.立克次体

B.放线杆菌

C.脆弱拟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产气荚膜杆菌

问题:

[单选,A1型题]大环内酯类对下述哪类细菌无效()。

A.G+菌

B.G-球菌

C.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D.军团菌

E.衣原体、支原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可以治疗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的药物是()

A.人工合成类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四环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头孢类

(英雄联盟段位 https://www.doczj.com/doc/9010832284.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红霉素最主要的临床用途是()。

A.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B.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脑

C.淋球菌引起的淋病

D.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

E.布氏杆菌病

问题:

[单选,A1型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治疗应选用()。

A.乙酰螺旋霉素

B.林可霉素

C.万古霉素

D.麦迪霉素

E.红霉素

林可霉素主要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林可霉素类治疗此种感染优于其他药物,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需氧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较好,使用安全,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故选B。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治疗军团菌病的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G

B.氯霉素

C.四环素

D.红霉素

E.土霉素

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抗菌作用:①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②对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及军团菌有较好抗菌作用。③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有抑制作用。(2)临床应用:①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者。②在下列治疗中,红霉素列为首选:军团病、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问题:

[单选,A2型题]男性患儿,2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散在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试敏(+),宜用()。

A.氯霉素

B.四环素

C.头孢唑啉

D.磺胺嘧啶

E.红霉素

问题:

[单选,A2型题]女性6岁患儿,高热,惊厥,神志不清,颈项强直,病理反射(+),脑脊液压力高,脓性,不宜用()。

A.青霉素G

B.麦迪霉素

C.磺胺嘧啶

D.氯霉素

E.氨苄西林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习题集 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第二代、第一代相比其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B) A. 抗菌谱扩大,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 B. 对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抗菌作用均强 C. 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 D. 几乎无肾毒性 E. 宜选用于重症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 2. 对头孢哌酮描述错误的是(C) A. 对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 B. 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C. 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强 D. 对肾基本无毒性 E. 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强的作用 3. 具有最强抗铜绿假单细胞菌作用的头孢菌素是(B) A. 头孢孟多 B. 头孢他定 C. 头孢哌酮 D. 头孢呋辛 4.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部位是(D) A. 细菌蛋白质合成移位酶 B. 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 细菌核糖体50s亚基 D. 细菌细胞壁 5. 头孢呋辛制成酯的目的是(D) A. 扩大抗菌谱 B. 延长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C. 使药物稳定 D. 改变给药途径,适于口服 6. 下列哪一类头孢菌素抗菌谱中包括抗铜绿假单胞菌(A) A. 头孢哌酮 B. 头孢曲松 C. 头孢唑林 D. 头孢呋辛 7. 下列哪一种头孢菌素属于第一代(C) A. 头孢哌酮 B. 头孢曲松 C. 头孢唑林 D. 头孢呋辛 8. 老年人革兰阴性菌感染宜选(A) A.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B.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 两性霉素B D. 万古霉素

9. 下列哪种药物对肾毒性最大(D) A.青霉素G B. 阿莫西林 C. 头孢孟多 D. 头孢噻肟 10. 新生儿脑膜炎应选用下列哪种药物(D) A. 头孢噻吩 B. 头孢呋辛 C. 头孢唑林 D. 头孢曲松 11. 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D) A. 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 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 C. 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D. 头孢菌素+磺胺类 12. 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下列抗菌药物,但哪项应除外(A) A. 头孢菌素类 B. 万古霉素 C. 去加万古霉素 D. 氨基糖苷类 13.经过肝、肾两条途径进行代谢的抗菌药物包括(C) A. 大环内酯类 B. 氨基糖胺类 C.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D. 氯霉素 14. 有关头孢菌素的各项叙述,错误的是(D) A. 第一代头孢对G+菌作用较二三代强 B. 第三代头孢对各种β-内酰胺酶均稳定 C. 口服一代头孢可用于尿路感染 D. 三代头孢没有肾毒性 15. 第三代头孢菌素中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最强的是(B) A. 头孢地嗪 B. 头孢他啶 C. 头孢吡肟 D. 头孢哌酮 16. 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C) A.头孢曲松 B. 头孢氨苄 C. 头孢哌酮 D. 头孢呋辛 17. 下列头孢菌素药物中,t1/2最长的药物是(C) A. 头孢克洛 B. 头孢孟多 C. 头孢曲松

什么是抗生素药及使用说明.doc

什么是抗生素药及使用说明 抗生素药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那么你对抗生素药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抗生素药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抗生素药 抗生素(antibiotic)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抗生素的种类 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不同的抗生素药物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内酰胺环。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内酰酶抑制剂(-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酰胺醇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四)大环内酯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齐红霉素(阿奇霉素)。 (五)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六):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七)作用于G-菌的其他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作用于G+细菌的其他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杆菌肽等、 (九)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丙胺类、氮唑类。 (十)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一)抗结核菌类: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布丁等。 (十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环孢霉素等。 (十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抗生素药使用说明 使用原则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

抗生素试题及答案

抗生素相关知识考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 A 阻碍细胞壁合成 B 阻碍核酸合成 C 阻碍蛋白质合成 D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E 影响细菌叶酸的吸收 2、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不包括() A 加强主动流入系统 B 降低外膜的通透性 C 细菌基因突变 D 靶位的修饰与变化 E 产生灭活酶 3、甲氧苄氨嘧啶(TMP)的作用机理是竞争性地抑制了() A β-内酰胺酶 B 二氢叶酸还原酶 C 二氢叶酸合成酶 D 转肽酶 E 碳酸酐酶 4、磺胺嘧啶的作用机理竞争性地抑制了() A β-内酰胺酶 B 二氢叶酸还原酶 C 二氢叶酸合成酶 D 转肽酶 E 碳酸酐酶 5、治疗和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是() A 磺胺嘧啶银盐 B 磺胺嘧啶 C 四环素 D 链霉素 E 磺胺-2.6一二甲氧嘧啶 6、治疗烧伤绿脓杆菌感染的首选药是() A 青霉素 B 磺胺嘧啶 C 四环素 D 磺胺嘧啶银盐 E 磺胺二甲基嘧啶 7、服用磺胺类药物,加服NaHCO3的目的是() A 增强抗菌疗效 B 加快药物吸收速度 C 防止过敏反应 D 防止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 E 使尿偏碱性,增加某些磺胺药的溶解度 8、甲氧苄啶常与磺胺甲基异噁唑合用的原因是() A 促进吸收 B 促进分布 C 减慢排泄 D 能互相升高血浓度 E 两药药代动力学相似,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9、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制是() A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 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E 以上都不是 10、青霉素的抗菌机制为() A 抗叶酸代谢B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C 影响核酸 D 干扰菌体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E 影响细菌胞浆通透性 11、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首选() A 羧苄西林 B 苯唑西林 C 氨苄西林 D 米诺环素 E 氯霉素 12、青霉素类中对绿脓杆菌有效的药物是() A 苄星青霉素 B 苯唑西林 C 氯唑西林 D 氨苄西林 E 呋苄西林 13、患者,女,21岁,因大叶性肺炎使用青霉素,但注射后立即出现低血压,支气管痉挛性哮喘,腹痛、恶心、呕吐及皮疹。应立即选用何药抢救:() A 肾上腺素 B 糖皮质激素 C 青霉素酶 D 苯海拉明 E 苯巴比妥 14、头孢菌素类抗菌作用部位是() A 二氢叶酸合成酶 B 移位酶 C 核蛋白50S亚基 D 细胞膜 E 细胞壁 15、青G过敏病人,G(+)菌感染可换用:() A 红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羧苄西林 D 氨苄西林 E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考试试题库汇总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 A、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B、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C、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D、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2、关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B、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C、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或者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D、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疗效、安全性方面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3、主治医师临床应用中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有(B ) A、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 B、非限制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 C、非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D、三种级别可任意选用 4、急性胆道感染时临床上最常选用()D A、第1、2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 B、第3代头孢菌素或四环素类 C、第1、2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甙类 D、第3代头孢菌素或广谱青霉素 5、发生CRI/CRBSI的危险性顺序正确的是()A A、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 B、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 C、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D、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6、最常见的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A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万古霉素 7、最有效的杀阿米巴包囊的药物是()B A、双碘喹啉 B、二氯尼特 C、氯喹 D、吐根碱 8、最常见的致病曲霉是()C A、黑曲霉 B、黄曲霉 C、烟曲霉 D、土曲霉 9、儿童CMV感染的一线用药是()B A、左氧氟沙星 B、更昔洛韦 C、万古霉素 D、美洛培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品种分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品种分析 目前,国内医院用抗感染药物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增长速度最快,远远高于抗感染药物整体增长水平。但市场畅销的背后也有潜在的危机。据统计,我国红霉素的需求量仅为生产能力的60%,并且我国红霉素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市场表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当前企业在积极发展头孢菌素类半合成抗生素的同时,也应重视红霉素类衍生物与半合成抗菌素的开发研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力持久新丁不断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毒性低微、口服方便且价格较廉的药,按其大环结构含碳母核的不同,可分为14、15和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学上的重要性仅略次于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和氨基糖甙类。自1952年美国礼来公司推出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品--红霉素后,该大类药物不断扩充,迅速成为全球抗感染用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专门从事抗生素研究的张惠琳教 授告诉记者,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作用于阳性菌、支原体和医原体等病毒,对一般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较好,以口服为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多数抗生素对细菌膜无力的不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作用细菌膜的特点使其优势尤为突出。但是,张教授也特别提醒,临床使用要特别留意由于其抗菌谱相对较窄,所以只能作用阴性菌,而对阳性菌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随着对红霉素研究开发的深入,一些高效、长效、生物利用度好、各具特色的新红霉素半合成衍生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市场潜力日显,使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抗感染药物中所拥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有一些专家甚至大胆预言:这一个世纪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时代--其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展形势很好,已占到抗生素市场14.5%的市场份额,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临床使用的抗感染药物中也牢牢地占据了稳定地位,2004年其各类产品在样本医院的用药市场销售占有率排在第三位,占据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15.15%。 而由于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断推出,临床应用仍日益扩大,有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市场上,一系列红霉素衍生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由于较好地解决了毒副作用问题,在临床上使用日益广泛,抢占了部分红霉素的市场份额,使得红霉素的应用量不断减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曹克利教授告诉记者,现阶段在临床上这三类药物"用得都不错",用量很大,属于一线用药。他指出,特别是阿奇霉素,由于给药次数少、疗程相对较短,在儿科应用较受欢迎。 但同时,由于市场行情看好,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竞相开发这三个品种,造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使得生产能力过剩,价格竞争加剧,不利于市场的规范发展。 罗红霉素销售下滑

青霉素类抗生素题库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基](苄青霉素,青霉素G) Benzylpenicillin (Penicillin G) 【制剂规格】粉针剂:40万U(0.24g)、80万U(0.48g)、100万U(0.60.),160万U(0.96g)。 【适应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腹膜炎、中耳炎、菌血症、淋病、梅毒、白喉、鼠咬热、气性坏疽、炭疽等。 ) 15~【药动学】本品易被胃酸破坏。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 max 30min。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和体腔中。不易进入无血液供应区和脓肿腔中,易渗入有炎症的组织中,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浓度的10%~30%,大剂量静脉给药可达有效抑菌药物浓度。主要经肾脏代谢,肾功能正常患为0.5h,尿闭者可达7~10h,婴幼儿和老年患者也有延长。 者,t 1/2 【不良反应】 1. 变态反应,如皮肤过敏、器官过敏等,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5mg~1.0mg,心跳停止者可作心内注射(幼儿酌减)。同时给氧并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给药。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及变态反应史,首次使用或停用72h以上者,必须作皮内药敏试验,反应阴性者方可应用。但反应阴性者也可能发生变态反应,给药后应观察一段时间。有的患者皮肤试验时就可能发生变态反应,也要特别注意。 2. 肾功能不全或体弱患者,大剂量注射时易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如幻觉、肌肉痉挛、癫痫大发作等反应。用本品治疗梅毒或其它感染时,有可能出现发热、出汗、头痛、损伤部位反应和症状加重的现象,称治疗矛盾,即雅�赫克斯海默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可能是被杀死的病原体释放的内毒素所致,或病灶消炎过快,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药物相互作用】丙磺舒、水杨酸类、吲哚美辛、保泰松等可提高本品血药浓度,延长半衰期,毒性亦可增加。大剂量能干扰血凝机制,增强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作用,可升高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可降低本品的作用。本品不应与脂肪乳、红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两性霉素、头孢噻吩、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氯丙嗪、异丙嗪、苯妥英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同时加入静脉输液中。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成人常用量80万~200万U/日,2~3次/日;静脉滴注:200万~1000万U/日,2~4次/日。肌内注射:儿童常用量每日3万~5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吴萌萌 2120100855 微生物专业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一类处方药。改善耐药性、扩展抗菌谱、增加抗菌活性依然是大环内酯类杭生素研究的主攻方向。而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抗耐药菌并能扩大抗菌谱的新化合物, 包括酮内酯类、酸内酯类、脱水内酯类等新品种的开发与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包括细胞穿透作用、促胃肠动力作用、抗肿瘤作用、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抗菌以外作用等临床新应用。新型高效的大环内酯类杭生素将不断涌现, 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拓展。本论文将着重介绍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机理;临床应用 Abstract Macrolide antibiotic is a kind of prescription drugs used clinically in recent years.Improving drug tolerance,expanding antibacterial spectrum,increasing antibiosis activity will be the major direction in macrolide antibiotic research.In recent years,researcher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finding drug tolerance bacterium and compounds to expend antibacterial spectrum,which include ketone lactones,acid lactones and dehydration lactones.Nowadays,new findings exclude antibiosis,include cell penetrates function, promoting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titumor function,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so on were applied in clinical trial.The high-efficient macrolide antibiotic will spring up.Now,I will place emphasis up on introducing mechanism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macrolide antibiotic. Key words:Macrolide; Antibiotic; Mechanism; Clinical practice 引言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一类具有共同化学结构和相近抗菌作用的抗菌药。按其大环结构含碳母核的不同,可分为14,15和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组庞大的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快速抑菌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该类药物与头孢菌素、氟喹诺酮、半合成青霉素构成了抗生素市场的鼎足之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以及军团菌、胎儿弯曲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细菌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经典药物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经过不断发展,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品种。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展概况

常用抗生素使用方法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顾名思义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可用人工合成及部分人工合成(称半合成抗生素)的方法制造而得,形成了庞大的抗生素家族,也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感染药物。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广泛地应用,其治疗面不断拓宽,不仅对细菌、真菌等“菌”类致病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螺旋体、支原体、依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及恶性肿瘤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故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抗生素的作用 1928年,一个外国人弗莱明在实验室偶然发现能杀死细菌的青霉素,命名为“盘尼西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能使伤兵因为伤口感染而导致的死亡大大降低,成为非常稀罕和贵重的药品,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下令青霉素“必须给最好的军队使用”。链霉素的作用更是神奇无比,被人们称为成为结核的“克星”,使以往治疗无望的结核病人得以治愈。随着新抗生素的不断的被发现,白喉、猩红热、肺炎、梅毒等全部被抗生素遏制住,人们发现世界上那些最可怕的疾病突然失去了威胁,抗生素真是人类的大救星。 除了传统的用途以外,一些老药已经成为新认识的感染性疾病的较好治疗药物,如多西环素是蜱传播立克次氏体病、埃里希体病和早期莱姆病的首选药物;TMP-SMX是贝氏等孢子球虫和无孢子虫病的首选药物;米诺霉素已经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感染;克林霉素或甲硝唑与一种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是治疗多种微生物感染的极好方案。 用抗生素原则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完整版)合理应用抗生素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抗菌药物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___________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___________、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__________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三个因素。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应用抗菌药物和_______________预防用药。 4.不合理处方包括处方、用药处方及处方。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Ⅰ类切口),术前___ ___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____ __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__ ___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6.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骨干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使用;责任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使用。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天。 7.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该类手术切口属于__ 类切口。 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 二、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 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下列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4、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 ) A. 是否存在感染 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 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 以上都对 5、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常用抗生素的用法

一、阿奇霉素: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支原体肺炎 用法用量 饭前至少1小时或饭后2小时;0.5g/日,3日为一疗程,或首次0.5g,次日0.25g,5日为一疗程 禁用慎用 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应用本品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尚无剂量调整的成熟方案。肝功能不全、肝病患者不应选用本品。孕妇选用本品,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对大环 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二、阿昔洛韦:主要用于疱疹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 ①生殖器疱疹初治和免疫缺陷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口服200mg,一日5次,共10日;或口服400mg,一日3次,共5日;复发性感染和慢性抑制疗法,每8小时口服200mg,共6个月,必要时剂量可加至每日5次,每次200mg,共6个月。②带状疱疹,一次800mg,一日5次,共7—10日。 三、奥硝唑:主要用于妇科炎症如厌氧菌;牙龈肿痛等 [用法用量] 治疗厌氧菌感染:口服,成人,一次500mg(一次2片),每12小时一次;儿童,每次10mg/kg,一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 1、奥硝唑能抵制抗疑药华法林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增强抗凝药的药效,当与华法森同用时,应注意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并调整给药剂量。 2、巴比妥类药、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等药物可使奥硝唑加速消除而降效并可影响凝血,因此应禁忌合用。 四、氟康唑:主要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 (1)播散性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4g,以后一次0.2g,一日1次,至少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 (2)食管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持续至少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治疗反应,也可加大剂量至一次0.4g,一日1次。 (3)口咽部念珠菌病首次剂量0.2g,以后一次0.1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 (4)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单剂量0.15g,一次服。 (5)预防念珠菌病0.2~0.4g,一日1次。 五、加替沙星:主要用于淋球菌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00mg (2片),一日一次. 用药剂量指南 感染(取决于病原菌) 每日用量疗程

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使用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 药品安全与生命健康-抗生素的使用 姓名:潘泳妃

摘要我国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两年之内,未来呈无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趋势。抗生素的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抗生素的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抗药性等。为了防止和减少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患者更应该正确充分了解抗生素带来的效用。

关键词抗生素;健康;合理使用抗生素 1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抗菌素的多种方法获取形式致使抗生素可以工厂化大生产。 2 抗生素的发展 1928年,英国科学家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偶然发现了青霉素(penicillin)。1938年,Chain和Florey等科学家又成功地从点青霉(penicillium nature)的培养液中分离制得青霉素。40年代初期,随着培养方法的改良青,霉素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很快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产量迅速增加。1958年,发现了青霉素的活性母核)))6-

省人抗生素题库5

省人的抗生素题库5 201.下列头孢菌素中哪一种在中度肾功能不足时可不考虑减量使用E A.头孢唑啉 B.头孢拉定 C.头孢噻肟 D.头孢呋辛 E.头孢哌酮 202.猩红热患者的治疗,首选药物为A A.青霉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磺胺类 D.氨基糖苷类 E.喹诺酮类 203.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首选抗生素是E A.庆大霉素 B.氨基糖苷类 C.红霉素 D.四环素 E.青霉素G 204.肾功能不良的病人绿脓杆菌感染可选用B A.多粘菌素E B.头孢哌酮 C.氨苄西林 D.庆大霉素 E.克林霉素 205.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物B A.依米丁 B.甲硝唑 C.喹碘仿 D.二氯尼特 E.氯喹 206.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的药物是A A.酮康唑 B.庆大霉素 C.甲氧苄啶(TMP) D.去甲万古霉素 E.两性霉素B 207.治疗军团菌病应首选E A.青霉素G B.氯霉素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

E.红霉素 208.两性霉素B的应用注意点不包括D A.静脉滴注液应新鲜配置 B.静滴前常服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C.静滴液内加小量糖皮质激素 D.避光滴注 E.定期查学血钾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209.头孢类抗菌素的作用机制是:C A..破坏繁殖期细菌的细胞膜 B.破坏静止期细菌的细胞膜 C.破坏繁殖期细菌的细胞壁 D.破坏静止期细菌的细胞壁 210. 克拉霉素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生素A A大环内酯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四环素类 211.链霉素造成的神经性耳聋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中的C A药理性毒性 B可逆性毒性 C不可逆性毒性 D慢性毒性 212.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广谱青霉素的是B A羟氨苄青霉素 B青霉素G C氨苄青霉素 D羧苄青霉素 213.复方新诺明的处方成分药是D A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 B磺胺嘧啶+丙磺舒 C磺胺甲基异恶唑+阿昔洛韦 D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 214.头孢克肟不能与下列哪种药物联用C A氧氟沙星 B.病毒唑 C红霉素 D.四环素 215.阿莫西林与下列哪种药物联用可增加疗效D A.红霉素 B麦迪霉素 C白霉素 D.洛美沙星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知识点归纳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知识点归纳 考情分析 一、大环内酯类 (一)分类 按化学结构: 14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红霉素 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 15元环大环内酯类 半合成:阿奇霉素 16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半合成:罗他霉素、交沙霉素 按发展阶段分: 第一代:红霉素、地红霉素、麦迪霉素、 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主要用于: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及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第二代:罗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米欧卡霉素 增强抗菌活性及抗菌后效应,减少不良反应、延长t1/2、对酸稳定。 第三代:泰利霉素 对大环内脂-林克霉素-链霉素耐药菌株有效。 (二)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抗菌作用机制】 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 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吸收:碱性抗生素,不耐酸,口服多用肠溶片或酯化产物; 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血中药物浓度低; 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高,可有肝肠循环。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血浆t1/2长; 经胆汁和肾脏排泄。 如:依托红霉素; 琥乙红霉素 (三)常用代表药 1.红霉素

【抗菌谱】 ~与青霉素相比相似而略广,为抑菌药 ——相似——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略广—— 四体、军团菌、弯曲菌、弓形虫 【临床应用】 白衣空军百支曲 青败红战是首选 (1)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或对青霉素过敏者的金葡菌感染。 (2)在下列治疗中红霉素列为首选: 军团病、白喉带菌者、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空肠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3)可用于妊娠期、婴儿、新生儿,是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 (2)肝损害: 酯化物(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发生率高(40%) 肝功能不良、胆道梗阻禁用!! (3)耳毒性(肾功能不良者发生多) 心脏毒性(静滴速度过快,特殊致死反应) 静脉注射给乳糖酸红霉素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大环内酯类要点口诀: 红霉阿奇和麦迪,大环内酯亲兄弟 革兰阳菌革阴球,呼吸感染为首选 ★红霉素 大环内酯红霉素,碱性环境增效果; 青红合用不对路,盐析现象须记住, 林红竞争结合点,四红合用增肝毒。 2.罗红霉素 与红霉素相比,有强有弱! ——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与红霉素相仿 ——对流感嗜血杆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弱 ——对嗜肺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的作用略强于红霉素 适用于敏感菌导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也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或不明原因导致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少数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 3.克拉霉素(甲红霉素) 抗菌活性为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 对需氧G+球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 口服易吸收,组织分布广,但首过消除明显(55%); 在组织中浓度明显高于血浆浓度,尤其是肺和扁桃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或称巨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及去氧糖胺)的内酯环。内酯环可以是由14、15或16个单元组成。大环内酯属于天然产物中的多烯酮类。 发展历史最初使用的大环内酯是红霉素,它是礼来公司的研究队在菲律宾怡朗的土壤中,从红霉素链霉菌中抽取出来。并于1952年,在美国首次以“月桂酰(Ilosone?)”的商标出售。 [编辑] 药理作用[编辑] 运作原理大环内酯与细菌的核糖体50S次体进行可逆结合,阻止细菌的蛋白质生物合成,从而阻碍肽酰tRNA的转移。这种作用是制菌性的,但在高浓度下亦有杀菌的效用。大环内酯倾向于白血球内积聚,所以能被运送至受感染的位点。由于细菌核糖体的构造与人类核糖体的不相同,所以大环内酯不会阻碍人体内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而其他同样利用核糖体的差异作出选择有毒性的药物有氯霉素、四环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但运作原理与结合的位点则各有差异。 另外,在微生物学中,大环内酯是属于抑菌的药物,但同时亦有阻止增生的效用,在高浓度下有杀菌的功效。如心内膜炎及脑膜炎等严重的病症亦会使用大环内酯来治疗。但是杀菌的说法仍然未有正式的医学基础,对此仍有不同的说法。无论是抑菌或杀菌,在临床时特别需要留意其效用,亦即与引发抗药性的程度、对病变部位的转移、抗菌

的种类数目、最低抑菌浓度(MIC)等复杂的要素有关。总括而言,大环内酯按临床的效用来说并非十分好的药物。 [编辑] 使用药物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时,会考虑用药的时间性,还是着重浓度的重要性。在使用大环内醋时基本上都是考虑用药时间性,因为只要达到最低抑菌浓度,大环内酯都能发挥理想效果,若再提升浓度都不会有太显著的效果。所以有部份的大环内酯,如克拉霉素,有徐放性制剂(即使用后会慢慢开始溶化,以加长用药的时间性)。不过,阿奇霉素及酮内酯在这点上则与普遍的大环内酯有所不同。 [编辑] 用途大环内酯用于治疗诸如呼吸道感染及软组织感染之类的细菌感染,其抗菌范围较青霉素稍大,因此大环内酯可代替青霉素用于对后者过敏的病者身上。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肠道球菌通常受大环内酯影响。与青霉素不同,大环内酯也对支原体、分支杆菌、部份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有效。治疗链球菌感染、梅毒、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莱姆病 相较青霉素,大环内酯能针对没有细胞壁或低肽聚糖细胞壁的细菌。而且因它对人体细胞的高渗透性,亦较低渗透性的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优胜。虽然四环素同样有着高渗透性,但因对骨骼及牙齿的影响,在孕妇或婴儿多会使用大环内酯。所以,一些由细菌感染引起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erythromycin) 麦迪霉素(medecamycin) 吉他霉素(kitasamy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1、抗菌作用:抗菌谱较广(与青霉素比),为抑菌药 作用机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和抑制信息核糖核酸(mRNA)的移位,从而阻碍了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抑菌的作用。 2、体内过程:与青霉素G大致相似。 ①剂型:红霉素(erythromycin)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破坏,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增强, 为避免口服时受胃酸的破坏,而制成肠溶片或包肠溶膜或制成酯类及酯化合物的盐类,如红霉素肠溶片等和可供静脉滴注的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 lactobionate)等。 ②分布:广泛分布至各种组织与体液中,可通过胎盘屏障,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③代谢与排泄:经肝脏代谢,经胆汁排泄,存在肝肠循环,仅少量经肾排泄。 3、耐药性:同类不完全交叉耐药,与 -内酰胺类无交叉耐药。 细菌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靶位结构的改变 3)细菌对药物通透性下降是耐药的主要原因 4、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替代)、软组织感染 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但作用不及青霉素, 而且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数月后,细菌又可恢复对其的敏感性。 ②用于其他G+球菌如肺炎球菌所致的大叶肺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 热、丹毒、急性中耳炎或鼻窦炎。 ③可作为治疗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 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白喉带菌者的首选药; ④替代青霉素治疗炭疽、气性坏疽、放线菌病、梅毒等。 5、不良反应:毒性低,不良反应少见。 ①口服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②静注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③引起肝损。 ④口服引起伪膜性肠炎。 红霉素(erythromycin) 代表药 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及酯类化合物 ②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 ③难通过血脑屏障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幽门螺杆菌肠炎、支原体肺炎 ④不良反应:局部刺激性、肝损害、伪膜性肠炎 ⑤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泄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特点

2020临床常用抗生素用法用量(最全汇总)

2020临床常用抗生素用法用量(最全汇总) 注 1.本文内容也以说明书为主,但部分患者用的抗生素特殊,或者生产厂家不同,请以具体药物的说明书为主。 2.只针对肺部感染常见细菌,特殊细菌不做介绍。 3.少数特殊细菌不单独介绍,现在统一说明: 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一般只有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和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有效。 结核菌,除了抗结核药,一般只有氨基糖苷类(例如阿米卡星)和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有效。 毛霉菌只有两性霉素B和泊沙康唑有效。 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一般首选复方磺胺甲恶唑,其他药物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氟喹诺酮类、替加环素、黏菌素。 ⑤厌氧菌一般选择青霉素(脆弱拟杆菌除外)、甲硝唑、克林霉素,严重者选择碳青霉烯类(例如,美罗培南)。 ⑥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一般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或替加环素等。 4. 一般都是默认0.9%生理盐水100ml配制,特殊情况才做说明,默认静脉给药;不能用生理盐水的,默认5%GS。静脉滴注时间默认至少1小时。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消瘦体重低下的患者,大多数药物都需要调整剂量,请参照说明书。

简约版:常见用法,肝肾功能良好 1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G,每天200~2000万U,分2~4次。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口4.5g q8h;国产,3.375g q6h(需要250ml液体)。氟氯西林,0.25~1g q6h。 美洛西林,每天2~15g,分3~6次给药,说明书没写生理盐水配制。 头孢唑林,0.5~1g,q6~12h,最大一日6g。 头孢呋辛,进口,0.75~1.5g ,bid ~ tid。 头孢曲松,进口,2g qd。 头孢曲松他唑巴坦,2.0g bid,说明书需要250ml液体配制。 头孢哌酮舒巴坦,进口,3g q8h。 头孢吡肟,进口,0.5~2g,q8~12h,一般2g q12h。 头孢西丁,2g q12h。头孢美唑,头孢米诺,1g,bid。 氨曲南,2g q8~12h。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以亚胺培南0.5g q6h。 美罗培南,进口,1g q8h。 2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0.4g,q12h。 左氧氟沙星,0.2~0.3g bid,需要液体250ml。 莫西沙星,0.4g qd,建议静滴>90分钟。 3 、抗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抗生素

抗菌药物考试题库汇总(1)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 A、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B、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C、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D、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2、关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B、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C、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或者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D、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疗效、安全性方面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3、主治医师临床应用中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有( B ) A、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 B、非限制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 C、非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D、三种级别可任意选用 4、急性胆道感染时临床上最常选用()D A、第1、2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 B、第3代头孢菌素或四环素类 C、第1、2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甙类 D、第3代头孢菌素或广谱青霉素 5、发生CRI/CRBSI的危险性顺序正确的是()A A、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 B、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 C、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D、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6、最常见的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A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万古霉素 7、最有效的杀阿米巴包囊的药物是()B A、双碘喹啉 B、二氯尼特 C、氯喹 D、吐根碱 8、最常见的致病曲霉是()C A、黑曲霉 B、黄曲霉 C、烟曲霉 D、土曲霉 9、儿童CMV感染的一线用药是()B A、左氧氟沙星 B、更昔洛韦 C、万古霉素 D、美洛培南 10、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