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轮机调节名词解释

水轮机调节名词解释

水轮机调节名词解释
水轮机调节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水轮机调节:在自动调节装置(调速器)控制下的水轮发电机组,按照预定的功能、性能

和程序完成电能生产的调节及控制过程。

2.水轮机调节系统:用来检测被控参量(转速、功率、水位、流量等)与给定参量的偏差,

并将它们按照一定特性转换成主接力器行程偏差的一些设备所组成的系统。

3.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静特性:指调节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时的机组转速与出力之间的变

化关系。

4.机组惯性时间常数:是指机组在额定转速时的动量矩与额定转矩之比。

5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是指在额定工况下,表征过水管道中水流惯性的特征时间常数。

6接力器的最短关闭时间:接力器以匀速由全开到全关位置所用时间。

7调节保证计算:在设计阶段就应计算出上述过渡过程中最大转速上升值及最大压力上升值.工程上把这种计算称为调节保证计算.

8闭环开机:

9调节时间:Tp是指从阶跃扰动发生时刻开始到调节系统进入新的平衡状态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二.思考题

1.水轮机调节的方法:根据负荷变化引起的机组转速或者频率的偏差,利用调速器调整水

轮机导叶或喷针的开度,使水轮机动力矩和发电机阻力矩及时恢复平衡,从而确保转速或者频率在规定的的范围内。

2.调差率e值与什么因素有关

3.水轮机调节系统与其他原动机调节系统相比,有什么特点:1)受河流自然条件的限制,

其单位工作介质的能量较小。2)由于工作介质不同,水流的运动惯性较汽流的较大,长引水管道的水电机组水流惯性尤为明显。3)某些水轮机具有双重调节机构,增加了水轮机调速器的复杂性。4)水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等任务,随着电力系统容量及结构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水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4.利用开度限制机构的作用

5.水轮机调速器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1)按元件结构分为机械液压和电气液压,其中,电气

液压又分为模拟电气液压和数字电气液压2)按系统结构分为辅助接力器型、中间接力器型和调节型3)按照控制策略分为PI(比例+积分)调节型,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型和智能控制型4)按执行机构数目分为单调节调速器和双调节调速器5)按工作容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特小型。

6.什么是危机调速器所采用的数字测频方法计数法

7.调差机构的主要作用

8.机组并网运行时,若b=0,电液调速器如何调整负荷

9.目前水轮机调速器按其结构框图的特点可分为哪几种

10.水轮机微机调速器有哪几种工作状态停机状态空载状态发电状态调相状态

11.水轮机微机调速器和模拟电液调速器系统结构的主要区别

12.在根据水轮发电机组的运动方程推到甩负荷过渡过程中最大转速上升的估算公式时,采

用了哪几种假定

13.微机调速器的调节模式有哪几种1)频率调节模式(转速调节模式)(FM)2)开度调节

模式(YM)3)功率调节模式(PM)

14.可采用的改善水轮发电机组大波动过渡过程的措施主要有哪几种

15.在微机调速器中,改变主接力器的关闭和开启时间有哪几种方法

16.调节系统动态特性主要研究哪两方面的问题

17.微机调速器与模拟式电液调速器相比,具有什么优点

18.如何选择油压装置

19.油压装置中,压油槽的油气比例

20.水轮机调速器的输入模拟量主要有那几个

21.微机调速器的输入模拟量主要有哪几个

22.电液转换器的作用是什么?按电液转换器的分类

23.在实际工作中,水轮机动态特性可分为哪几部分考虑

24.研究水轮机的动态特性,也就是讨论在调节过程中水轮机哪些参数变化的特性

25.微机调速器的输出开关量主要有哪些

26.微机调速器的类型的划分

27.与混流式水轮机动态特性有关的传递系数有哪几个

28.衡量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品质的技术指标?衡量静态品质的指标

29.水轮机在甩负荷过程中,一般可能经历哪几种工况区

30.微机调速器的基本功能

31.水轮机微机调速器PID算法的分类

32.微机调速器的频率量测量回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问答题

1.机组单机运行时,调节水轮机流量为什么能够改变水轮发电机的供电频率

2.什么是PID调节器?PID调节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图1简述伺服比例阀的工作原理

4.根据图2推到配压阀便宜△s较小时,也要伺服装置(接力器)的运动方程

自考04406情绪心理学(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自考04406情绪心理学 部分内容,完整版共13页,如有需要请微信kylin5821 一、名词解释 感情:区别于认识的活动、有特定主观体验和外显表现,并同人的特定需要联系的感性反应。 情绪:代表着作为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情感性反应的过程。 情感:具有稳定而深刻的社会含义的感情性反应,标示感情的内容,作为标示社会内容的情感,其含义着重对于事物的意义体验。 反应性感情反应:在突然发生的情景下直接产生的情绪反应。 一级情绪:这类情绪产生于脑中间部位神经环路的加工过程中。 高级情绪:高级情感的发生机制在前脑,包括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细而深奥的社会性情感的整合。 情绪体验:是指达到意识水平的脑的感受状态。 刺激并列:如果把一个刺激放在另一情景之下,原来并未与感情发生联系的刺激可引发生感情性反应。 刺激构造:刺激构造的情境使原来同情毫无联系的刺激成为引发情绪的源泉。 痛苦:这是最普遍的负性情绪,是一种不刺激持续超水平唤醒的结果。 二、简答题: 2从存在形式上可以将情绪分为哪几类?答:情感反应、感情状态、和情绪特质。 3简述情绪研究对心理学的发展的意义? 答:情绪是一种心理过程,是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认知心理学到的发展已经与脑神经科学联系起来,人的认识活动是脑的功能,是在脑的一定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进行的。情绪可能为认知提供操作的背景,影响注意的集中、记忆的存储赫尔提取,干扰或促进思维加工,认知的去过程受着情绪的维持或破坏的影响。 4拉扎嘞斯将评价分为那几部分?答: 5情绪激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达菲、宾德拉、温格、林斯里、杨和普里不拉姆。 9简述情绪生理学的理论取向? 答:以拉德克斯为代表,认为情绪发生在脑的认知网络中。认知情绪是在认知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成分,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是习得的。其工作主要集中在情绪的神经环路上,但很少设计体验。 10从神经学上可以将情绪分为哪几类? 答:1反射性情感反应,2一级情感,3高级情感。 11简述发生情绪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答:以拉德克斯为代表,认为情绪发生在脑的认知网络中。认知情绪是在认知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成分,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是习得的。其工作主要集中在情绪的神经环路上,但很少设计体验。 三、论述题 1论述情绪在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答:情绪作为适应的手段,起着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作用,是支配有机体随意或不随意的,本能或认知的行为的重要心理能力。2情绪作为一种状态,经常存在与脑的活动过程中。3情绪做为一种体制,为构筑人的框架增添重要成分。4情绪做为以中国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源。 2论述情绪情感感情的概念? 答:感情:区别于认识的活动、有特定主观体验和外显表现,并同人的特定需要联系的感性反应。情绪:代表着作为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情感性反应的过程。情感:具有稳定而深刻的社会含义的感情性反应,标示感情的内容,作为标示社会内容的情感,其含义着重对于事物的意义体验。 3论述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答: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由于神经系统的发展,高等动物的心理功能称为吧型态变化更有效的适应生存手段。2情绪是唤起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着。情绪可以影响知觉对信息的选择,

工程图纸名词解释

土建部分名词 1、抗震设防烈度为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具 体网上查询)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地震加速度(earthquake acceleration)是指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 地震烈度表征房屋的破坏程度,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多少来衡量。 2、设计地震分组实际上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 3、设计特征周期是指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下降阶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 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 4、场地土,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刚度等因素来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 对岩石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场地土分为4类:Ⅰ、Ⅱ、Ⅲ、Ⅳ。场地土分为坚硬土或岩层、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 5、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 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 青岛49cm、保定54cm等。 冻胀是指土中水变成冰时的体积膨胀(9%)引起土颗粒间相对位移所产生的土的体积膨胀。冻胀率是指岩土冻结前后体积之差与冻结前体积之比。融沉是指冻土融化时的下沉现象。 确定基础埋深要考虑地基的冻胀性。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 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辅筑垫层。 垫层指的是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 7、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 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至于重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确定。一级是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二级是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三级是次要建筑物。 8、砌体结构: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 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土建工程制图考试题1开卷

《工程制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 2、剖面图 3、建筑施工图 4、GB/T50001—2001 5、投影法 6、建筑平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 8、素线法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3、简述建筑结构图包含的主要内容。 4、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在投影中如何判别点是否在直线上? 5、如何标注组合体尺寸? 6、简要说明下列图样中编号为①②③钢筋的直径、数量及作用。 7、何谓截交线?简述如何绘制平面体的截交线? 8、简述阅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思维。 9、简述建筑立面图的主要标记内容及作用。

10、说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主要步骤。 11、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12、简述建筑平面图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3、请标注详图索引符号圆圈内编号的含义。 三、绘图题 1、根据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面正投影 2、根据下列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3、已知组合体两个投影,绘制第三面投影图。

(1) (2) 4、补画剖面图中所缺的线条。(1) (2)

5、把基础的正立面图改为适当的剖面图,并补绘左立面图(材料:钢筋混凝土) (要求:结果要加深,不要的图线须打“ⅹ”) 6、根据下列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答: (注:数字仅供参考) 已知组合体正面、左侧面投影两个投影,绘制水平投影图。 答: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距投影面有限远,投射线汇交于投射中心的投影法。 2、剖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在形体的适当位置将形体剖开,移去剖切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形体,把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构变为可见,将剩余的部分投射到投影面上,形成的投影图。 3、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主要反映房屋的整体情况和各构件间的材料联结及构造关系的图样。 4、GB/T50001—2001:GB/T表示推荐性国标;标准号50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01标准颁布时间。 5、投影法:我们使投射线通过点或形体,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投影的方法。 6、建筑平面图:用假想的水平剖切面经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将房屋剖开,将剖切面以下的部分向下投射而得到的水平剖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属于平面并垂直于该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 8、素线法:以圆锥等表面上的素线为辅助线来求解其表面上点的其他投影面投影的方法。 9、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0、截交线:立体与截平面相交时产生的交线。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 正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法。正投影主要特性:实性性、积聚性、类似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答:两者相同点:都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内部结构形状。 不同点:(1)剖面图为体投影;而断面图为面投影;(2)剖切符号的标注不同;(3)剖面图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进行剖切,而断面图通常只能是单一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学习的定义: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稳定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有意义学习: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心智技能:即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问题解决:根据给定,克服障碍,达到目标的过程。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性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教学设计: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模式:反应特定教学理论得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服从: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社会助长(社会阻抑):在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降低)的现象。 元认知:对于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教学监控: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监察、评价和反馈;教学活动调节、校正 教育机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对意外或偶发事件作出及时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信度:又叫做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是指试题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识别程度,也就是项目的效度。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3.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4.刺激:任何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各种因素。 5.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7.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映特征。 8.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9.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0.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1.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12.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3.教师的威信: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14.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15.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6.原始的学习需要:是一个健康的人类有机体生来就有一种生物学本能。 17.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18.学习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19.形式逻辑思维: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联系进行的抽象概括的反映。 20.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2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2.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 23.言语直观:指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型)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24.强度律:作为知识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25.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效果。 26.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27.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28.教材概括:指主题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工程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大全

工程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简 答题_大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流体:实际的流体都是有粘性的,没有粘性的假想流体称为理想流体。2.水力光滑与水力粗糙管:流体在管内作紊流流动时(1分),用符号△表示管壁绝对粗糙度,δ0表示粘性底层的厚度,则当δ0>△时,叫此时的管路为水力光滑管;(2分)当δ0<△时,叫此时的管路为水力粗糙管。(2分)3.边界层厚度:物体壁面附近存在大的速度梯度的薄层称为边界层;(2分)通常,取壁面到沿壁面外法线上速度达到势流区速度的99%处的距离作为边界层的厚度,以δ表示。(3分) 1、雷诺数:是反应流体流动状态的数,雷诺数的大小反应了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2、流线:流场中,在某一时刻,给点的切线方向与通过该点的流体质点的刘速方向重合的空间曲线称为流线。 3、压力体:压力体是指三个面所封闭的流体体积,即底面是受压曲面,顶面是受压曲面边界线封闭的面积在自由面或者其延长面上的投影面,中间是通过受压曲面边界线所作的铅直投影面。 4、牛顿流体:把在作剪切运动时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5、欧拉法:研究流体力学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来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 6、拉格朗日法:通过描述每一质点的运动达到了解流体运动的方法称为拉格朗日法。 7、湿周: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的周界称为湿周。 8、恒定流动:流场中,流体流速及由流速决定的压强、粘性力、惯性力等也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10、卡门涡街:当流体经绕流物体时,在绕流物后面发生附面层分离,形成旋涡,并交替释放出来,这种交替排列、有规则的旋涡组合称为卡门涡街。 1、自由紊流射流:当气体自孔口、管嘴或条缝以紊流的形式向自由空间喷射时,形成的流动即为自由紊流射流。 12、流场:充满流体的空间。 3、无旋流动:流动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为零的流动。 15、有旋流动:运动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不全为零的流动。 6、自由射流:气体自孔口或条缝向无限空间喷射所形成的流动。 17、浓差或温差射流:射流介质本身浓度或温度与周围气体浓度或温度有差异所引起的射流。 19、稳定流动:流体流动过程与时间无关的流动。 20、不可压缩流体:流体密度不随温度与流动过程而变化的液体。 23连续介质模型

实用心理学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丑,但是见得次数多了以后,你反而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个现象描述的是()。 A.晕轮效应B.多见效应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 B )2.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自然遗忘的进程是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C.先快后慢然后又加快D.先慢后快然后又减慢 ()3. 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 A.复杂性B.稳定性C.统合性D.独特性 ( B )4. 动机激励理论——双因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阿达姆斯D.布鲁纳 ()5.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B.想象C.注意D.思维 ( B )6. 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A. 8 ± 2 个组块 B. 7 ± 2 个组块 C. 9 ± 2 个组块 D. 10 ± 2 个组块 ( A )7.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嗅觉的 A.适应 B.代偿 C.对比 D.联觉 ( B )8. 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 A.编码、提取、存贮B.编码、存贮、提取 C.提取、编码、存贮D.存贮、提取、编码 ( B )9.气质体液说是由()提出的。 A.盖伦B.希波克里特C.柏尔曼D.巴甫洛夫 ( D )10.能力是一种()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征C.个性倾向性D.以上一个也不是 ( D )11.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的影响。 A.定势B.正迁移C.原型D.负迁移 ( A )4. 智力三元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腾伯格B.卡特尔 C.吉尔福特D.斯皮尔曼(C ) ( B )14. 视崖实验是为了证明幼儿是否有了()。 A.距离知觉B.深度知觉C.水平知觉D.垂直知觉 ( B )15.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丑,但是见得次数多了以后,你反而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个现象描述的是()。 A.晕轮效应B.多见效应 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3)学习由经验而引起。(4)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2.亲和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情、爱情、支持、合作和赞赏。 3. 创造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摆脱传统或固有习惯的限制,应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认知心理历程。

道路施工图名词解释

1.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在现代高速公路上,有时缓和曲线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直线和圆曲线,成为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上,缓和曲线也被广泛地使用。 2.路床:【roadbed】路面结构层以下0.8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m~0.80m)。土质路床又称土基。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路床将承受从路面传递下来的、较大的荷载应力,因而要求它均匀、密实,达到规定的强度。 路床所用填料的最大粒径为100mm,填料最小强度(CBR)

(%)因公路等级的不同而不同。 详细解释:路面结构(如果设计总厚度57cm)4cm中粒式沥青砼+5cm粗粒式沥青砼+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30cm石灰稳定土,那么0点就是石灰稳定土的底面下边缘,也就是路床的顶面上边缘。(沥青砼称为路面上面层和下面层;石灰粉煤灰碎石、石灰稳定土分别称为路面基层和底基层。)路基结构:如果为土方路基,那么路床就是指从-80cm~0cm 的部分。如果土方路基的强度不能保证,需要换填土或者加8%戗灰(石灰粉或水泥粉)处理。清单中通常会有一项就是0-30cm戗灰处理,其实指的就是-30cm~0cm的土层的处理。 3.路拱(crown)即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路面表面做成直线或抛物线型,其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是扩建和改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一般路段的路拱横坡和路拱曲线设计。 4.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 (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对于路基本、路面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柔性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 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如何防制心理危险因素导致疾病及利用心理保护因素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潜意识(Subconscious),亦称无意识,特指哪些被压抑而摒弃于意识领 域之外的,不能为人意识到也不被社会规范所容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等,尤以性本能为主,但它可以在不自觉中支配和影响人的某些行为。 7。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切身体会到的一种最熟习的现象。 8.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9.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0.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1.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3.定势(set):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作特殊准备状态。定势具有双向性, 积极时可使知觉过程变得迅速有效;消极时定势可妨碍知觉和引起知觉的误导14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依据错觉发生的原因可把错觉分为感受性错觉、情绪性错觉、想象性错觉。 15.记忆(memory),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和再认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个 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7.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言语形式表现出来。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是借助其它事物为媒介间接地认识事物。 19.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该模式包括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20. 需求(need),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需求的种类多种多样,按起源可分为生物性(自然)需求和社会性(社会文化)需求;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等等。 21.动机(motive),是指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2. 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

心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P1 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非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P5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P1 心理过程指个体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P2 心理状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状态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固持久。P3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P3 意识是指能被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P4 无意识也叫潜意识或前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带的,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P4 教育从广义讲教育指培养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下一代的社会实践。P9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四个方面。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决定了高等教育心理学日必然是心理学的分支。P13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P17 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语言、行为和表 情),从而对起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 法。P17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 式搜集资料,见解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 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口头调查 (谈话)和书面调查(问卷)两种。P18 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 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 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P18 角色认知指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行 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阶段,表现为了解 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能够将教 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角色区 分开来。P23 角色认同即教师通过自身体验接受教 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约束 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角色的认同,不 仅是在认识上了解教师角色的行为规 范,而且是在情感上有所体验。 角色信念就是将社会上对教师的角色 期望转化为个体心理的需要,从而坚定 自己的选择,形成教师特有的自尊心和 荣誉感,并将其视为行动的指南。P23 教师威信是指及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 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 师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 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之间一种积极 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P25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生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P27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 程为思考对象客队自己所做出的行为、 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 分析的过程。P29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 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 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 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 控制和调节的能力。P31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所表现出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即教 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尤其是对意外情 况和偶发事件及时做出灵敏反应,并能 采取妥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P34 社会学习论认为学习就是观察、模仿的 过程。 认知—结构论∕认知——发现论主张 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 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 知结构。 信息加工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 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即信息加工学习 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 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 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主张世 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 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意义学习,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 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影响接 受学习的,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 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 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 部动力。P65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 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 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 理状态。P65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 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P66 内部学习动机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指 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如学习 兴趣、学生的求知欲等。P68 外部学习动机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 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如为得 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进行的学习活动。 P68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派心理学家提 出来的,他们用刺激-反应(S-R)的公 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人的某种学习 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为 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定关系。 P70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 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 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 功的一种内驱力。P71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 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 过程。P72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 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 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75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 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 因素形成的对结果期望的先行因素的 影响,并提出了结果期望以外的另一种 期望——效能期望,即人对自己能够进 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德推测或判断, 也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努力的主观推 测。P76 学习迁移简称为迁移,即在一种学习中 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 响。P85 形式训练说也叫官能训练说认为学习 的内容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所学对象的 难度及其训练价值,同时,学习要想取 得最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一个痛苦 的过程。P87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认为迁移之所以 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两种学习之间有 共同的成分。迁移是非常具体而且是有 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P88 概括说也称概括化理论(贾德)强调原 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认为迁 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 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 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P89 关系转化说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 者必须发现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迁移 才能产生,但关系的转化是复杂的,必 然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P90 认知结构说(奥苏泊尔)认为学生原有 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最关键的 因素”。P91 经验整合说(冯忠良)提出,经验整合 的实质是构建一体化、网络化的心理结 构,并提出整合是一个过程,分为同化、 顺应和重组三个途径来进行。P92 知识:广义的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其环 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 织,它即包括个体从自身生活实践和人 类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也包括 在获得和使用这些信息过程中所形成 的各种技能和能力。狭义的知识一般仅 指存在于语言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 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 概念、公式、原理等。P99 知识感知指学生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 1

土建工程制图复习题

《土建工程制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 2、剖面图 3、建筑施工图 4、GB/T50001—2001 5、投影法 6、建筑平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 8、素线法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3、简述建筑结构图包含的主要内容。 4、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在投影中如何判别点是否在直线上 5、如何标注组合体尺寸 6、简要说明下列图样中编号为①②③钢筋的直径、数量及作用。 7、何谓截交线简述如何绘制平面体的截交线 8、简述阅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思维。 9、什么是相贯线相贯线具有哪些性质 10、什么是形体分析法其要点是什么 11、什么是组合体组合体有哪几种组合形式 12、剖视图如何形成的如何表示剖视图 13、在由砖砌筑的基础墙和混凝土砌筑的大放脚的基础详图中,完成:(1)画出砖及混凝土图例。

(2)大放脚高度。注出基础底面的标高,注出室外地面的标高米,室内地面标高米。 三、绘图题 1、画出平面立体的侧面投影及点的三面投影 2、参照轴测图,补画其他两个视图。 3、根据下列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

(2) 4、已知组合体两个投影,绘制第三面投影图。(1) (2) 5、补画剖面图中所缺的线条。 (1)

(2) 6、把基础的正立面图改为适当的剖面图,并补绘左立面图(材料:钢筋混凝土) (要求:结果要加深,不要的图线须打“ⅹ”)

7、将主视图绘制为全剖视图。

《土建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距投影面有限远,投射线汇交于投射中心的投影法。 2、剖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在形体的适当位置将形体剖开,移去剖切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形体,把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构变为可见,将剩余的部分投射到投影面上,形成的投影图。 3、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主要反映房屋的整体情况和各构件间的材料联结及构造关系的图样。 4、GB/T50001—2001:GB/T表示推荐性国标;标准号50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01标准颁布时间。 5、投影法:我们使投射线通过点或形体,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投影的方法。 6、建筑平面图:用假想的水平剖切面经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将房屋剖开,将剖切面以下的部分向下投射而得到的水平剖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属于平面并垂直于该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 8、素线法:以圆锥等表面上的素线为辅助线来求解其表面上点的其他投影面投影的方法。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 正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法。正投影主要特性:实性性、积聚性、类似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答:两者相同点:都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内部结构形状。 不同点:(1)剖面图为体投影;而断面图为面投影;(2)剖切符号的标注不同;(3)剖面图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进行剖切,而断面图通常只能是单一的。 3、简述建筑结构图包含的主要内容。 答:建筑结构图包含的主要内容:(1)建筑结构总说明,如:场地土质的说明、抗震设计各承重构件的选材、施工注意事项等。(2)结构布置图,主要表示:各构件的位置、数量、型号、相互联系等。(3)结构构件详图主要表示单个构件的构造、形状、材料、尺寸以及施工工艺等要求图样。 4、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在投影中如何判别点是否在直线上 答: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是:从属性、定比性;判别点是否在直线上的基本方法: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 5、如何标注组合体尺寸 答:(1)形体分析;(2)选择基准;(3)标注定形尺寸;(4)标注定位尺寸;(5)标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心理学名词解释2

心理学名词解释(二) 79. 再造性思维也叫常规性或习惯性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程序,用常规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80. 创造性思维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81.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即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82. 问题情境是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83. 定势(即心向)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84.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85.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86.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87.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8.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89.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90.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91.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92. 幻想是有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93. 创造性思维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智力的高级表现 94. 灵感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95.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产生好奇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 96. 求知欲又称认识兴趣,它是好奇心的升华,是人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 97. 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98.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时印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99.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100.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等。 101.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02. 热情是一种热烈、稳固而深刻的情绪或情感状态。 103.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104.美感使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05.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106.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冬季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07. 双趋冲突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双避冲突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多重趋避冲突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108. 人的情绪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有些感觉使人愉快,有些感觉使人烦闷,这种伴随感知觉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感觉的情绪色调或情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