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海绵城市_理论与实践_俞孔坚

_海绵城市_理论与实践_俞孔坚

_海绵城市_理论与实践_俞孔坚
_海绵城市_理论与实践_俞孔坚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JUN. 2015

26

【作者简介】

俞孔坚(1963-),男,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迪华(1967-),男,硕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袁 弘(1978-),女,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傅 微(1988-),女,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博士生。乔 青(1979-),女,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王思思(1983-),女,博士,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修改日期】2015-05-13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5)06-0026-11【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819/cpr20150605a

【摘要】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案例,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指出“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理论

ABSTRACT: China is facing a variety of water problems such as water shortage, water pollution, flooding and aquatic habitat degradation, which are intertwined components of a greater and more complex issue demanding for an equally integrative

and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hat needs seamless coordination among different authorities. The theory of “Sponge City” is formed in response to China’s water issue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eco-system service and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and with the cases of Beijing, Liupanshui and Qunli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Harbin as references, this paper explicat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content and methodologies of the “Sponge City” concept.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ngineering-oriented approach and the “grey” infrastructure, the “sponge city”, as an ecological approach, is built upon multi-scale hydro-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to provide an integrated solution to the prominent water problem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 The successive research field and direction has also been forecast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 sponge city; hydro-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system service;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theory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发布;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并产生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例如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布吉(Budge)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1]。近年来,更多的学者是将海绵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 弘 傅 微 乔 青 王思思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子课题名称:生态景观设施设计与径流减控技术研究,课题号2013ZX07304-001-6)资助;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分任务编号2012ZX07307001-03)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水适应能力建设的景观途径(编号:51078004)资助;科技部攻关课题:土地生态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2004BA516A18)资助;

水生态红线管控的理论基础研究科研项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委托)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城市水系绿色廊道设计的景观生态学途径(编号:39870147)资助。

“SPONGE CITY”: THEORY AND PRACTICE

YU Kongjian;LI Dihua;YUAN Hong;FU Wei;QIAO Qing;WANG Sisi

27

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海绵城市”、”城市海绵”、“绿色海绵”、“海绵体”等这些非学术性概念之所以得到学界的广泛应用,恰恰在于其代表的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尽管表述有所不同,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海绵城市”直观地表述了具有“海绵特征”的城市,而其他概念的“海绵”重在海绵城市功能的载体。早在2003年,笔者曾用“海绵”概念来比喻自然系统的洪涝调节能力,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2]并针对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长期以来持续应用于包括台州、威海、菏泽、东营、北京等城市的生态规划中[3~10];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海绵体或“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在国际上陆续发表并获奖;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的遂宁市、迁安市和西咸新区在其规划设计及河道整治等工程中均切实地应用了这套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和技术。较早的实践案例还包括2000年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图1),其设计采用了人工湿地收集雨水和净化中水的绿地系统,被称为大地生命的细胞[11];2007年的天津桥园湿地系统(图2),通过简单的填挖方,形成泡状生态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进行城市棕地的生态修复,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12,13];类似的绿色海绵工程也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图3)、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14~16]。随着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发,“海绵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得到社会各界认同,在很多重要会议和媒体采访中,笔者均在呼吁“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并为北京、厦门、重庆等多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建言献策[17~21],并给包括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及北京市最高决策者建言[22]①。与此同时,业界也更多将“海绵城市”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多项规划设计实践中[23,24],例如董淑秋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25];台湾水利署也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将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广。但是,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多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也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管理,并且在具体技术层

面的诠释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在笔者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远不止如此,它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启了希望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等。因此,在“海绵城市”概念和理论尚在发展阶段之时,笔者将结合我国水情和生态问题并辅以具体案例,详细阐述“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以及构建方法体系。

1 “海绵城市”理论提出的背景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非常严重[26]。这些水问题的综合症带来的水危机并不是水利部

门或者某一部门管理下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系

图1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绿色海绵系统

Fig.1 The Green Sponge System of Zhongguancun Life Science Park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11。

图2 天津桥园城市海绵系统

Fig.2 The Green Sponge System of Qiaoyuan Park in Tianjin City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12。

图3 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城市海绵系统

Fig.3 The Green Sponge System of the shore land restoring in

Qinhuangdao City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14。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 弘 傅 微 乔 青 王思思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JUN. 2015

28

质的湖泊25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2.3%、评价水面面积的24.3%[30]。沿海海域也呈现出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如2003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119次,累计面积约14550km 2[31]。此外,全国约有50%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2011年,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广东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抽样分析,结果显示:水质适用于各种用途的Ⅰ~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2.0%;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1.2%;适合除饮用外其他用途的Ⅳ、Ⅴ类监测井占76.8%[32]。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对水体污染的治理除了需要控制和治理点源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染源外,更艰巨的任务将是对广大范围内的面源污染的治理,而后者正是海绵城市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地方。

1.3 不科学的工程性措施导致水系统功能整体退化

城市化和各项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不透水面增加,河湖水体破碎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中断,极大改变了径流汇流等水文条件,总体趋势呈现汇流加速、洪峰值高。近50年许多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剧烈,而堤坝建设则导致大部分河径流量大幅下降,我国河流下降比率则超过了30%[3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松花江、辽河、珠江、淮河、太湖流域等多地出现特大洪水和不利洪水组合,设计洪水量被迫大幅增加[29];缩河造地,盲目围垦湖泊、湿地和河漫滩等行为,导致全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5%,陆域湿地面积减少了28%,其中围垦面积占据80%以上,使河道行洪、蓄洪能力下降。长江的下荆江河段裁弯取直案例表明:裁弯后原河道长度缩短了1/3,比降加大,导致河道冲刷加大等不良影响[34]。提高局部地区堤防标准却加大了相邻地区的洪水风险,水库会带来下游地区的垮坝风险,这些工程几乎彻底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截至2011年,全国已建堤防29万km,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倍;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200多座增加到8.72万座,总库容从约200亿m 3增加到7064亿m 3 [35]。三峡水库竣工运行后,生物多样性锐减,污染加剧,出现水库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36,37]、鱼类减少[38],以及鱼类生存环境下降[39~41]等问题。

直至今日,我们依然热衷于通过单一目标的工程措施,构建“灰色”的基础设施来解决复杂、系统的水问题,结果却使问题日益严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狭隘的、简单的工程思维,也体现在(或起源于)政府的小决策的和部门分

统性、综合的问题,我们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问题。

1.1 我国地理位置与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多水患,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同时并存

我国降水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到全年的60%~80%,北方甚至占到90%以上,同时,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暴雨洪水频发、洪峰洪量加大等风险,导致每年夏季成为内涝多发时期。同时,由于汛期洪水峰高量大,绝大部分未得到利用和下渗,导致河流断流与洪水泛滥交替出现,且风险愈来愈高。资料表明,最大洪峰流量与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达到5~10倍,南方达到2~5倍,年内和年际以及地区间高度不均衡,导致出现洪涝灾害风险过大[27]。除了区域性的洪涝灾害以外,

城市内涝问题也日趋严重。2010年,对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1个城市(多为大中型城市)的调研发现,我国城市内涝呈加剧趋势。2008-2010年期间,被调研城市中有213个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其中137个城市发生了超过3次以上的内涝。积水深度超过0.5m的城市占到了74.6%、积水深度超过0.15m的占90%以上,积水时间超过30min的占79%[28]。2012年北京市7?12特大暴雨,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是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典型表现。

1.2 快速城镇化过程伴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

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空前过度,特别是北方地区,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河流下游出现断流局面,湿地和湖泊大面积消失[29]。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也日益加剧,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到19万km 2,北方许多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同时,我国的地表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2012年,根据水利系统全国水资源质量监测站网的监测资料,采用《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全国20.1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全年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5%,Ⅱ类水河长占39.7%,Ⅲ类水河长占21.8%,Ⅳ类水河长占11.8%,Ⅴ类水河长占5.5%,劣Ⅴ类水河长占15.7%。全国103个主要湖泊的2.7万km 2水面中,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8.6%、评价水面面积的44.2%;Ⅳ、Ⅴ类湖泊55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49.1%、评价水面面积的31.5%;劣Ⅴ类水

29

割、地区分割、功能分割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水本是地球上最不应该被分割的系统,可是我们目前的工程与管理体制中,却把水系统分解得支离破碎:水和土分离;水和生物分离;水和城市分离;排水和给水分离;防洪和抗旱分离。这些都是简单的工程思维和管理上的“小决策,”直接带来了上述综合性水问题的爆发,诚如奥德姆(Odum)所说:“小决策是一切问题的根源”[42]。所以,解决诸多水问题的出路在于回归水生态系统来综合地解决问题。

2 “海绵城市”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如:大量的雨并不是落在河道里,所以防洪没有必要仅仅死守河道;主要污染源非水体本身,所以,水净化的解决之道也不在于水体本身。解决城乡水问题,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精神服务[43,44],这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构成水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hydro-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45,46]②,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2.1 价值观:“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映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适应性”借用了生物学的术语,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因此,所谓“适应性景观”强调了其是在外界的环境及其影响以及人类自身的改变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产物[47]。许多传统城市在长期的缓慢发展演变中,形成综合的发达的水适应性景观系统。托宾和蒙尔茨(Tobin and Montz)[48]总结出一种洪泛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模型,他们认为洪水灾害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自然现象,因而他们的生活处于一种“灾害-破坏-修复-灾害的循环(disaster-damage-repair-disaster cycle)”中,并逐渐形成

适应洪水的生活方式。俞孔坚等在对明清时期黄泛区城市防洪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flood adaptive landscape),并进行扩展和深化。并在第一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水“适应性景观”(water adaptive landscape)的概念[49],随后在2007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年会上进一步阐述水适应景观作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50]。指出,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水旱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古代文明不断适应和改造城市与区域的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害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形成城乡的水适应性景观[51]。在“人定胜天”的年代,传统而有效的人水关系被逐步忽略,各项水利工程措施企图迫使水系统适应人类的活动,结果,事与愿违。更加严重的水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下,应该重新树立人类活动与城市建设适应水系统的新的价值观。

2.2 “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在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在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52,53]。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也存在着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和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它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是因为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来综合、系统、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45,46,54,55]。它提供给人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骨架。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 弘 傅 微 乔 青 王思思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JUN. 2015

30

2.3 “海绵城市”建设需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

很多学者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倾向于聚焦在雨水利用和管理问题上,同时提倡LID技术的应用,关注雨水处理和场地措施。诚然,上述确实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并不全面。城市水问题的解决前提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这就注定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必定是跨尺度的,即“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

(1)宏观层面。“海绵城市”的构建在这一尺度上重点是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并将水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成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方法上,可借助景观安全格局方法,判别对于水源保护、洪涝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管理等功能至关重要的景观要素及其空间位置,围绕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综合水安全格局。其意义在于:第一,明确现有的水系统中的最重要元素、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通过设立禁建区,保护水系统的关键空间格局来维护水过程的完整性;第二,将水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区域的生态用地和城市建设中的限建区,限制建设开发并逐步进行生态恢复,可避免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进一步破坏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三,水系统可以发挥雨洪调蓄、水质净化、栖息地保护和文化休憩功能,即作为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为下一步实体“海绵系统”的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2)中观层面。主要指城区、乡镇、村域尺度,或者城市新区和功能区块。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坑塘,并结合集水区、汇水节点分布,合理规划并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并最终落实到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甚至是城市设计,综合性解决规划区域内滨水栖息地恢复、水量平衡、雨污净化、文化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3)微观层面。“海绵城市”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包括公园、小区等区域和局域集水单元的建设,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包括:保护自然的最小干预技术、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技术、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让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

2.4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水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之一在于水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就水而论水容易形成认知障碍,应从更高一个层次研究水体,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对静水水体而言)或流域(对流水水体而言)以及景观尺度。即充分认识到水域、水体本身不仅仅是为水生态系统服务,而是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重要且无可替代的服务。例如,水域本身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境系统,也为其他需水生物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环境,佛蒙特州的森林资源调查表明,90%的鸟类的栖息地在距河岸150~170m的范围内[56];人类也喜好栖水而居,因此而形成了庞大的以水为核心的文化遗产。所以,从水问题出发,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海绵城市”,最终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包括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文化遗产网络和游憩网络构建等,也包括局域性的雨洪管理、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保育、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等。

2.5 “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

“海绵城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是一系列具体雨洪管理技术的集成和提炼,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笔者认为,可以纳入到“海绵城市”体系下的技术应该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人类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生态设计就是要让自然做工,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57]。任何技术的使用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地以“改变场地原本稳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施“生态建设”。

第二, 古代水适应技术遗产。先民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旱涝灾害适应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在城市和区域尺度,古代城乡聚落适应水环境方面的已有研究散见于聚落地理方面的研究[58,59]。在城市规划界,吴庆洲等人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60]。水利方面的相关遗产也非常丰富[61]。俞孔坚等研究了黄泛平原古代城市的主要防洪治涝的适应性景观遗产,并总结出了“城包水”“水包城”和“阴阳城”等水适应性城市形态,饱含着古人应对洪涝灾害的

31

生存经验,对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仍大有裨益[51]。同时,古代人民还创造了丰富的水利技术,例如我国有着2500年的陂塘系统[62,63],它同时提供水文调节、生态净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学术界对这些传统技术的整理归纳和应用还非常不够。

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水问题研究的热点,在此不再赘述。

3 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3.1 宏观——综合水安全格局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北京案例

在过去40年中,伴随人口的增长,北京城区面积已经拓展了700%。蔓延式、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使得城市没有为生物和水预留科学合理的空间,弹性的生态网络缺失。也因此导致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如雨涝频繁与河流湖泊干涸并存;公园绿地与区域水系统割裂,导致雨涝时,公园的雨水排往城市雨水管道,浪费了雨水资源,也增加了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而干旱时,绿地又需要浇灌,与城市用水竞争;非生态化的河道建设方式不但没有使其成为日常通勤和游憩通道,反而成为市民活动的障碍。因此,如何留住雨水并回补地下水,如何将这些留在地表的水与生物保护相结合,如何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如何与游憩系统、慢行系统相结合,均是急需通过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系统地解决的城市生态问题。

本案例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地,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6,64],包括:(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图4),它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

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

北京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分为三个安全水平:底线安全格局、满意安全格局和理想安全格局。如果按照最理想化的安全格局来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那么北京市洪涝灾害频率将大大降低,同时城市人口容量也将大大提高,人与水的用地之争可以轻松化解,因为水生态基础设施能完全消纳区域雨洪水,并有效回补地下水资源。2007年完成的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不幸在2012年得到了验证。北京7?21特大暴雨造成了

79人死亡,而死亡事故的发生地点,正好与7年

图4 北京市综合水生态安全格局

Fig.4 The comprehensive hydro-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of Beijing

图5 北京市7?21暴雨人员遇难地点与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tions of victims of the 7·21 rainstorm and

hydro-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of Beijing

注:据2012年8月4日北京市防汛办发布的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罹难者名单,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s2012/6566/s349125246/。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 弘 傅 微 乔 青 王思思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JUN. 2015

32

前研究得到的雨洪安全格局吻合(图5)。

3.2 中观——城镇海绵系统,六盘水案例

六盘水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城市被石灰岩的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 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65,66]。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表1)。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增加通往滨水区域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图6,图7)。

3.3 微观——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案例

如上所述,“海绵城市”真正在微观尺度的建设依靠的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限于篇幅在此选择较为有代表性的“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来进行说明[15,16]。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群力国家湿地公园,34hm 2)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图8,图9),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

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依次构

图6 六盘水城市海绵系统

Fig.6

Urban Sponge System in Liupanshui City

步骤

图示

说明

分析现状遥感图

结合现状地形图对场地进

行总体认知与分析

构建河流廊道

基于与洪水为友的水弹性技术模块进行水量估测与保证,并恢复自然弯曲的河道形式,构建河流廊道

构建支流系统

支流系统构建,把水就地留下来,层层过滤净化。如果把暴雨就地截留在山

坡上,那么城市的防洪压力就大大减小

构建汇水节点

汇水节点就是重要的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的

实施场地

构建湿地链

湿地乃是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核心要素,在城市尺度将其串联,有效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表1 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步骤

Tab.1 Procedure of establishing hydro-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图7 六盘水明湖湿地城市海绵建成实景

Fig.7 Built-up landscape of the Green Sponge System of Minghu

wetland in Liupanshui City

33

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4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如何科学、系统地对待水的问题,提出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是生态治水的核心,也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国家高层对“海绵城市”的重视是改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重大契机。围绕这一概念,社会各界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浪潮应该推动以下几方面学术研究:(1)中国古代水适应性城乡发展的思想、工程与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不论从城市规划、水利建设角度还是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都应该加快对该类水适应性景观和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2)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对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地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依旧是难题;(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落实的法治化途径,推进各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实施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就规划成果向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比如“水生态红线”;(4)一系列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不同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指南,以及各类技术集成的使用指南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指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

图8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城市海绵体总平面

Fig.8 The layout of Green Sponge System of Qunli Storm Water Park in Harbin City

图9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城市海绵体建成实景

Fig.9 Built-up landscape of Green Sponge System of Qunli Storm

Water Park in Harbin City

注释(Notes)

① 此处涉及的第22条参考文献原为给北京市委书记

郭金龙的建议信,主要针对北京7?21洪灾来谈,公开发表后,收件人名字被隐去。

② 第45条参考文献为根据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

体会议上的特邀报告改写而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Budge T.Sponge Cities and Small Towns:a New

Economic Partnership[M]//Rogers M F, Jones D 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ustralia’s Country Towns.Ballarat,Australia:Victorian Universities Regional Research Network Press,2006.

2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49-153. Yu Kongjian, Li Dihua. The Way to Urban Landscape:

Communicating with Mayors[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3:149-153.

3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Yu Kongjian,Li Dihua,Liu Hailong. The Negative

Approach[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5.

4 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

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31(12):89-92.

Yu Kongjian,Zhang Lei.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s

Unbuildable Zone an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a Case Study of Heze[J]. City Planning Review,2007,31(12):89-92.

5 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

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32(3):87-92.

Yu Kongjian,Xi Xuesong,Wang Sisi. Townscape

Planning Based o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a Case Study of Weihai,Shandong[J]. City Planning Review,2008,32(3):87-92.

6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等.北京城市扩张的

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城市规划,2010,34(2):19-24.

Yu Kongjian,Wang Sisi,Li Dihua,et al. Ecological

Baseline for Beijing’s Urban Sprawl: Basic Ecosystem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 弘 傅 微 乔 青 王思思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JUN. 2015

34

Services and their Security Patterns[J]. City Planning Review,2010,34(2):19-24.

7 俞孔坚,王思思,乔青.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J].北京规划建设,2010(3):54-58.

Yu Kongjian, Wang Sisi, Qiao Qing.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Based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Beijing[J].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2010(3): 54-58.

8 俞孔坚,张媛,刘云千.生态基础设施先行:

武汉五里界生态城设计案例探析[J].规划师,2012,28 (10):26-29.

Yu Kongjian,Zhang Yuan,Liu Yunqi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Priority:Wuhan Wulijie Ecological City Case[J]. Planners,2012,28(10):26-29.

9 莫琳,俞孔坚.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

调蓄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2,19(5):4-8.

Mo Lin,Yu Kongjian. Structure the Urban Green

Sponge:Study on Planning an Ecological Stormwater Regulation System[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12,19(5):4-8.

10 宋云,俞孔坚.构建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景

观规划途径——以威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8):64-69.

Song Yun,Yu Kongjian. The Way to Build up Urban Storm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via Landscape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Weihai City[J].Urban Problems, 2007(8):64-69.11 俞孔坚,张东,李向华,等.生命细胞、景观格局

与创新网络——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1,25(5):76-80.

Yu Kongjian,Zhang Dong,Li Xianghua, et al. The

Planning for the Life Science Park in Zhongguancun,Beijing[J]. City Planning Review,2001,25(5):76-80.12 俞孔坚,石春,文航舰.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

案[J].建筑学报,2006(5):80-81.

Yu Kongjian, Shi Chun, Wen Hangjian. Tianjin’s Case:

Design Blue Print of the Qiaoyuan[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6 (5):80-81.

13 Yu K J.Qiaoyuan Park,an Ecosystem Services-Oriented

Regenerative Design[J].Topos,2010(70):28-35.14 俞孔坚,凌世红,刘向军.再生设计:秦皇

岛滨海景观带生态修复工程[J].景观设计学,2009(6):100-105.

Yu Kongjian,Lin Shihong,Liu Xiangjun. A Regenerative

Surgery: the Beach Restoration of Qinghuangdao City[J].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ntiers,2009(6):100-105.15 Yu K J.Stormwater Park for a Water Resilient City:Qunli

National Urban Wetland[J].Topos,2011(77):72-77.16 俞孔坚. 建筑与水涝共生: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J]. 建筑学报, 2012(10):62-69.

Yu Kongjian. Coexisting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Flood: the Qunli Park in Harbin City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10):62-69.

17 刘巍.俞孔坚:留住天降雨水[EB/OL].瞭望观察

网,2012-10-08.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

Liu Wei. Yu Kongjian: Keeping the Rain Water[EB/OL].

Outlook Weekly. Outlook Observation Website, 2012-10-08.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

18 廖靖文.“绿色海绵”解决内涝[N/OL].广州日报,2012-08-13.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html/2012-08/13/content_1828590.htm.

Liao Jingwen. The Green Sponge to Solve Storm Water Problem[N/OL]. Guangzhou Daily, 2012-08-13.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html/2012-08/13/content_1828590.htm.

19 卢月.北大建筑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绿

色海绵为城市解渴[E B /O L ].厦门网,2013-08-15.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a/xmxw/201308/t20130815_3449650.htm.

Lu Yue. Yu Kongjian, th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Green Sponge for Urban Thirsty [EB/OL].The Xiamen Website, 2013-08-15.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a/xmxw/201308/t20130815_3449650.htm.

20 谈露洁,弋静.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院长俞孔坚开处方:多建湿地公园医治城市内涝[N/OL]. 重庆晚报数字报,2013-09-10.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cqwb/html/2013-09/10/content_365757.htm.

Tan Lujie, Yi Jing. Solution from Yu kongjian, th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t Peking University: Building Wetland Parks to Solve Urban Storm Water[N/OL]. Chongqing Evening News Digital Newspaper,2013-09-10.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cqwb/html/2013-09/10/content_365757.htm. 21 王丽娟. 建“海绵城市” 让“看海”成为传说[N/

OL].中国改革报,2014-05-22. 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2014-05/22/content_11390073.htm.

Wang Lijuan. Building the “Sponge City”, Avoiding

Storm Water Problem[N/OL]. China Revolution Daily,2014-05-22.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2014-05/22/content_11390073.htm.

22 俞孔坚.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N/OL].笔会在

线,2012-08-03. 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yanshen/view/22117.

Yu Kongjian. Making Storm Water as a Gift but not

Hazard [N/OL]. Bihui on Line, 2012-08-03. 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yanshen/view/22117.

23 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基于“海绵城

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3):39-43.

Su Yijing,Wang Sisi,Che Wu, et a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unken Greenbel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J]. South Architecture,2014(3):39-43.

24 王云才,崔莹,彭震伟.快速城市化地区“绿色

海绵”雨洪调蓄与水处理系统规划研究——以辽宁康平卧龙湖生态保护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3(2):60-67.

Wang Yuncai,Cui Ying,Peng Zhenwei. The Study on

Green Sponge Ecological Stormwater Storage & Treatment System in Rapid Urbanization Area——a Case Study of Wolong Lake Area of Kangping,Liaoning[J].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3(2):60-67.

25 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

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37-41.

Dong Shuqiu,Han Zhigang. Study on Planing an

“Eco-sponge City”for Rainwater Utilization[J].Urban

35

Development Studies,2011,18(12):37-41.

26 王浩.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科学应对,中国科

协第十三次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1-09-21. 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n435777/n435799/n13215955/n13216711/13324916.html.

Wang Hao. The Water Resource Problem and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a Report on 13th Conference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B/OL].2011-09-21.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n435777/n435799/n13215955/n13216711/13324916.html.

27 龚子同.中国水问题的出路[J].地球科学进展,

1998,2(13):113-117.

Gong Zitong. The Way out of Water Problems in China[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1998,2(13):113-117.

28 候玉栋,李树平,周巍魏.城市内涝现状分析与

应对措施探讨[C]//《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第九届年会论文集.2012.

Hou Yudong, Li Shuping, Zhou Weiwei.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Urban Storm Water Problem and the Discussion of Countermeasures [C]//China Water & Wastewater the 9th Annual Conference Publication. 2012.

29 王浩.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10.

Wang Hao. Research on Chinese Water Resource Proble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M].Beijing: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2010.

30 2012中国水资源公报[E B /O L ].2013-12-15.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zwzc/hygb/szygb/qgszygb/201405/t20140513_560838.html.

2012 China Water Resource Report [EB/OL].2013-12-15.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zwzc/hygb/szygb/qgszygb/201405/t20140513_560838.html.

31 唐孝炎,王如松,宋豫秦.我国典型城市生态问

题的现状与对策[J].国土资源,2005(5):21-26. Tang Xiaoyan,Wang Rusong,Song Yuqi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me Suggestion on Ecological Problems of Typical Cities in China[J].Land & Resources,2005(5):21-26.

32 2011中国水资源公报[E B /O L ].2012-12-17. 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zwzc/hygb/szygb/qgszygb/201212/t20121217_335297.html.

2011 China Water Resource Report [EB/OL].2012-12-17.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zwzc/hygb/szygb/qgszygb/201212/t20121217_335297.html.

33 Milliman J D,Farnsworth K L,Jones P D, et al.

Climatic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Affecting River Discharge to the Global Ocean,1951-2000[J].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0(62):187-194.

34 潘庆燊.下荆江人工裁弯30年[J].人民长江,

2001(5): 27-29.

Pan Qingshen. Over 30 Years about the Artificial Cut-Off Project on the Lower Jingjiang River[J].Yangtze River,2001(5):27-29.

35 周学文.我国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二十讲[EB/OL].2011-03-23.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npc/xinwen/2011-03/23/content_1648671.html.

Zhou Xuewen. Current Hydraulic Construction, Problem

and Approach, the 20th Speech on the 11th Committee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EB/OL].2011-03-23.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npc/xinwen/2011-03/23/content_1648671.html.

36 Huang Y L,Huang G H,Liu D F,et al.Simulation-Based Inexact Chance-Constrained Nonlinear Programming for Eutrophication Management in the Xiangxi Bay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108):54-65.

37 Zeng H,Song L R.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Three-Gorge Reservoir During Rainy and Dry Season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6(367):999-1009.

38 Yi Y,Wang Z Y,Yang Z F.Impact of the Gezhouba

and Three Gorges Dams on Habitat Suitability of Carps in the Yangtze River[J].Journal of Hydrology,2010.(387):283-291.

39 Wang Y,Xia Z.Assessing Spawning Ground Hydraulic

Suitability for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from Horizontal Mean Vorticity in Yangtze River[J].Ecological Modelling,2009, 220(11):1443-1448.

40 Li Z,Dai H, Mao J.Short-Term Effects of Flow

and Sediment on Chinese Sturgeon Spawning[J].Procedia Engineering,2012(28):555-559.

41 Yi Y,Zhang S,Wang Z.The Bedform Morphology of

Chinese Sturgeon Spawning Sites in the Yangtze Riv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3,28(3):421-429.

42 Odum W E.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the Tyranny of

Small Decisions[J].Bio Science,1982,32(9):728-29.43 Costanza R,D’Arge R,De Groot R,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387):253-259.

44 MEA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Synthesis[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5.

45 俞孔坚. 构建美丽中国的水生态基础设施[N]. 中国

水利报现代水利周刊, 2015-01-15(5).

Yu Kongjian. Hydro-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the Way to

Beautiful China [N]. Modern Water Conservancy Weekly of China Water Resources News, 2015-01-15(5).

46 俞孔坚. 美丽中国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

[J].鄱阳湖学刊, 2015(10):5-18.

Yu Kongjian. Aquatic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of Wild

China:the Theory and Pracitce[J].Journal of Poyang Lake,2015(10):5-18.

47 俞孔坚, 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

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 2007 (5): 85-91. Yu Kongjian,Zhang Lei. The Flood and Waterlog Adaptive

Landscapes in Ancient Chinese Citier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Urban Planning Forum,2007(5):85-91.

48 Tobin G A.Natural Hazards: Explanation and

Integration[M]. Guilford Press,1997.49 Yu K J.Make Friends with Flood[C]//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of Urban Waterscapes and Water Management.Yangzhou,2005: 30-31.

50 Yu K J.Solution to Climate Change: the Water Adaptive

Landscape[C]//Australia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nual Conference. The Climate of Design,Design Solutions for Landscapes Challenged by Climate and Water.Adelaide,2007: 14-15.

51 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 弘 傅 微 乔 青 王思思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JUN. 2015

36

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39(6): 688-696.

Yu Kongjian,Zhang Lei.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Cities

Adaptive to the Areas Flooded by the Yellow River[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8,39(6):688-696.

52 Yu K J.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and GIS Application[J].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1995,1(2):1-17.

53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19(1):

8-15.

Yu Kongjian. Landscape Ecolg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J].Acta Ecologicas Sinica,1999,19(1):8-15.

54 俞孔坚,韩西丽,朱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

径[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 808-816.

Yu Kongjian,Han Xili,Zhu Qiang.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s a Synthetic

Solution to 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7,22(5):808-816.

55 董哲仁,李文奇,孙东亚.河流生态修复[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2013.

Dong Zheren, Li Wenqi, Sun Dongya.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Rivers [M].

Beijing: China Water & Power Press, 2013.

56 Wenger S.A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Riparian Buffer Width,

Extent and Vegetation[M/OL].Georgi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9.http://www.crjc.org/buffers/Introduction.pdf.

57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中国园林,2001(6):3-10.

Yu Kongjian,Li Dihua,Ji Qingping. Ecological Design for Landscape and Cit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1(6):3-10.58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Peng Yigang.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ountry Settlement Landscape[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92.

59 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Jin Qiming. China Country Settlement Geography[M].Nanjing: Ji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1989.60 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M].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9.

Wu Qingzhou. Research on the Flood Management in

Chinese Ancient Cities[M].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9.

61 郑连第.古代城市水利[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

社,1985.

Zheng Liandi. Water Conservancy in Ancient Cities[M].

Beijing: Water & Power Press,1985.

62 张芳.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的陂渠串联工程

技术[J].中国农史,2000 (1): 22-27.

Zhang Fang. The Pond Conn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Huaihe and the Hanshui Basins in Ancient China[M].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0 (1): 22-27.

63 张芳.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的传承和发展[J].

中国农史,2004 (1): 10-18.

Zhang Fa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rrigation Project and Technology[J].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2004(1):10-18.

64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北京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Yu Kongjian,Wang Sisi,Li Dihua. Reginal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the Beijing Case[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2.

65 Yu Kongjian. Designed Ecologies for an Urban River

System Across Scales in Kunming and Liupanshui, in Shi Nan[C]//Jim Reilly and Fran Klass.ISOCARP Review 10: Water and Cities — Managing the Vital Relationship.London:Routledge Press,2014:12-30.

66 Yu Kongjian,Turenscape. Slow Down: Hydrological

Infrastructure for Liupanshui,China[J]. Topos,2014(87): 10-11.

(上接第25页)

43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J].地理学报,1935, 2(2): 33-74.

Hu Huanyong. Essays on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J]. Acta Geographic

Sinica, 1935,2(2):33-74.

44 铁道部. 关于印发《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Z]. 2011.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Notice on Issuing “The 12th Five-Year”Railway

Development Plan [Z]. 2011.

45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R].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46 Neal Z. Differentiating Centrality and Power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J].

Urban Study, 2011, 48:2733-2748.

47 Hall P, Pain K.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 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6,16:384-385.

48 于涛方,邵军,周学江.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研究:京津冀地区实证[J].

规划师,2007, (12):15-23.

Yu Taofang, Shao jun, Zhou Xuejiang. Research on Multi Center Mega-city Region—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ga-city Region[J]. Planners, 2007, (12):15-23.

49 Scott A J, Agnew J,Soja E W, et al. Global City-Regions[C]//Scott A J,

et al. Global City-Regions: Trends, Theory, Poli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2001.

50 武廷海, 张能, 徐斌. 空间共享——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城镇化[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Wu Tinghai, Zhang Neng, Xu Bin. Space Sharing: Neo-Marxism Theory and

China’s Urbanization[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4. 51 武廷海.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新型城乡格局[M]//吴

良镛.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第三卷: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Wu Tinghai. Coordinat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M]//Wu Liangyong.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Volume 3):Urba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3.

52 于涛方. 中国城市增长:2000-2010[M]//城市与区

域规划研究,2012, 5(2):62-79.

Yu Taofang. Urban Growth of China in 2000-2010[M]//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2, 5(2):62-79.

53 龙瀛. 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

局初探:2000-2010[M]//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

Long Ying.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Population Density and

Urbanization Pattern in China[M]//Urban Planning Society of China Urban and Rural Governance and Planning Reform: 2014 China City Plann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14.

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三月

项目名称: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单位: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工咨甲10820070043 单位负责人:王金山 总工程师:郭荣辉 技术负责人:邹军高级工程师经济负责人:刘凤祥高级工程师 参加编制人员:王琳琳高级工程师 翟伟娜高级工程师 赵蕾高级工程师 宋学丹助理工程师 校核:赵红音 校对:徐静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 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5)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 1.5 问题与建议 (7) 第二章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 (9) 2.1 城市概况 (9) 2.2 城市生态本底 (11) 2.3 现状评价 (12) 2.4 需求分析 (15) 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建设地点与区域条件 (20) 3.1 项目地点 (20) 3.2 区域建设条件 (20) 第四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28)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8) 4.2 建设原则 (28) 4.3 主要建设任务 (28) 第五章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方案 (32) 5.1 工程概况 (32) 5.2 设计依据 (32) 5.3 海绵型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33) 5.4 海绵型道路技术措施 (37) 5.5 海绵型道路工程部分道路改造、交通设施 (46) 5.6 合流制改造工程 (32) 5.7 工程量 (68)

第六章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方案 (71) 6.1 概述 (71) 6.2 建设方案 (73) 6.3工程量 (87) 第七章城市水系统建设方案 (91) 7.1 工程概况 (91) 7.2 建设方案 (91) 7.3 堤顶路工程 (107) 7.4 工程量 (130) 第八章节约能源 (132) 8.1 设计依据 (132) 8.2 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34) 8.3 节能措施 (134) 8.4 节能管理措施 (137) 8.5 节能效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138) 第九章环境保护 (139) 9.1 建设地点现状 (139) 9.2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139) 9.3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 (139) 9.4 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41) 9.5 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效果 (142)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43) 10.1 劳动安全卫生 (143) 10.2 消防 (144)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建设管理 (147) 11.1 组织机构 (147) 11.2 项目建设管理 (147) 11.3 运营管理 (147)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 类别项指标要求方法性质 一、水生态1 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 当地降雨形成的径流总量,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规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要求。在低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 应的降雨量时,海绵城市建设区域不得出现雨水外排现象。 根据实际情况,在地块雨水排 放口、关键管网节点安装观测 计量装置及雨量监测装置,连 续(不少于一年、监测频率不 低于15分钟/次)进行监测; 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数 据、相关设计图纸、现场勘测 情况、设施规模及衔接关系等 等进行分析,必要时通过模型 模拟分析计算。 定量(约束性)2 生态岸线恢复 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 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 生态功能。 查看相关设计图纸、规划,现 场检查等。 定量(约束性)3 地下水位 年均地下水潜水位保持稳定,或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 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 年均降雨量超过1000mm的地区不评价此项指标。 查看地下水潜水水位监测数 据。 定量(约束性, 分类指导)

类别项指标要求方法性质 4 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得到缓解。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夏季(按6-9月)日 平均气温不高于同期其他区域的日均气温,或与同区域历史 同期(扣除自然气温变化影响)相比呈现下降趋势。 查阅气象资料,可通过红外遥 感监测评价。 定量(鼓励性) 二、水环境5 水环境质量 不得出现黑臭现象。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不 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且优于海绵城市建 设前的水质。当城市内河水系存在上游来水时,下游断面主 要指标不得低于来水指标。 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 机构开展水质检测。 定量(约束性) 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不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标准, 或不劣于海绵城市建设前。 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 机构开展水质检测。 定量(鼓励性)6 城市面源污染 控制 雨水径流污染、合流制管渠溢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1.雨水 管网不得有污水直接排入水体;2.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 不得有污水直排水体;3.雨水直排或合流制管渠溢流进入城 市内河水系的,应采取生态治理后入河,确保海绵城市建设 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地表IV类。 查看管网排放口,辅助以必要 的流量监测手段,并委托具有 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 水质检测。 定量(约束性) 三、水资源7 污水再生利用 率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和城区内水体水环境质量低于 IV类标准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再生水包括 污水经处理后,通过管道及输配设施、水车等输送用于市政 杂用、工业农业、园林绿地灌溉等用水,以及经过人工湿地、 生态处理等方式,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地表IV类要求的污 水厂尾水。 统计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 中水站等)的污水再生利用量 和污水处理量。 定量(约束性, 分类指导) 1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避免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与内涝有关的高强特大暴雨、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频现;城市高楼林立、循环不畅,城市上空的热气流无法疏散,城市热岛产生的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雨的发生,同时城市空气中的凝结核多,也会促进降雨,由此形成的“雨岛效应”是城市内涝的诱因之一。另一方面,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由于降雨不能及时下渗,形成地表径流,传统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适应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洪峰,产生城市内涝。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控制径流,降低汇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六字建设方针中的“渗”是减少屋面、路面和地面的硬质铺装,充分采用渗透和绿地技术,从源头减少径流;“滞”是通过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洪峰出现时间,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降雨时的排水压力。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2海绵城市建设是降低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地表水资源污染形式严峻,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之一。面源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污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面源污染是除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类型。城市面源污染主要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在暴雨初期(降雨前20min)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超过平时污水浓度,城市面源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海绵城市建设六字方针中的“净”,是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措施过滤和降解汇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的目的。同时,在雨水通过“渗”“滞”的过程也能对大颗粒污染物达到截留和初步净化的目的。 3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我国水资源匮乏,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大,城市开发建设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成径流外排,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水体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缺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应对水资源短缺危机,一方面要治理源头污染、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探寻新的水资源替代。雨水污染程度轻,处理成本相对较低,是再生水的优质水源。在降雨时,利用自然水体和地下雨水调蓄池收集雨水,实现“蓄”的目的;再通过各类净化设施的处理和各级管网的输送,将处理达标的雨水回用于市政浇洒、景观水补充等用途,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而且充分、有效的“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开源节流”,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一、编制背景及概况 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谈到“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本质是通过控制雨水的产汇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目标。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层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涉水顶层设计,是保护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方案,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管控依据和支撑。2015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2016年,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要求全国各市按规定要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年,住建部海绵城市12位专家联合发表《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的文章,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定位、内容、编制方法等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些充分说明了专项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印发,形成了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架构,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提供了规划引导。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专项规划对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件、问题识别、需求分析进行了总结,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立了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中“灰色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 海绵城市中“灰色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作者:江彬柳颖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9年第06期 【摘要】海绵城市强调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相对于“绿色设施”,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则是“灰色设施”。文章首先介绍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灰色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说明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海绵城市;灰色设施;排水系统;综合管廊 “雨季一来,城市看海”[1]。我国 99% 的城市目前都是快排模式[2],雨水落在硬化地面上只能从管道中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修再多管道也不够用。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这一理念,从源头出发,对雨水进行管理。除了城市中的“海绵体”的建设,就是海绵城市中的“绿色设施”,包括城市河道,城市公园、草坪植被等,还需要对城市的排水系统----“灰色设施”进行改造。灰色设施如何解决,国家提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实 施意见,将有助于消除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提升防治水涝灾害的能力[1]。所以,建设综合管廊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1、海绵城市概述 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针对城市雨水洪涝的管理理念[2]。是 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得城市在面对雨水带来的灾害时具有更强的“自我消化”能力以及更高的“弹性”,又称为“水弹性城市”[2]。其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3]。 1.2 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及意义 1.2.1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海绵城市强调增加绿地,降低城市地面的硬化比例。有研究表明,城市地面硬化直接阻断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途径,使地下水水位难以回升。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收集并处理雨洪水,这些被处理过的水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或者作为景观用水,补给地下水等,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2.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发生,提高适应极端天气的能力

基于水动力模型海绵城市建设分析案例

基于AWater Plan2.0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2017.07.14赖泽辉 联系QQ及邮箱(356290189/356290189@https://www.doczj.com/doc/9912167.html,) 示范区背景 示范区为广州东濠涌以西某排水子系统,排水体制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收集的雨污水通过下游干管排放至猎德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系统沿东濠涌有截留管道,暴雨条件下,如果下游干管不能满足排放需要,则系统中雨污水通过截留管道直接排放到东濠涌。 示范区位于广州老城区房屋、道路等硬化下垫面所占比例大,排水标准偏低,暴雨情况下,易出现内涝风险和溢流污染风险。

目的 针对示范区下垫面建设情况,现利用海绵设施对其进行改造,以提高排水系统对雨水调蓄能力,减少内涝和溢流污染风险,减少下游污水处理负荷。使示范区排水标准在内涝、排水系统负载、溢流等指标方面达到5年一遇标准。 工具 利用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辅助软件(AWater Plan2.0)。

静态模型构建 收集整理示范区排水设施、河流、下垫面、地形等数据,利用AWater Plan2.0模型建设功能,考虑排水管道拓扑、汇水区划分、系统网络结构、模型概化等内容,构建示范区水动力静态模型,模型参数采用常用的经验参数。

降雨数据制作 根据地方暴雨强度公式,生成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降雨数据,降雨历时为2小时。 示范区排水能力现状分析 利用设计降雨对示范区排水系统进行现状评估。现状评估情景包

括1年一遇降雨情景、2年一遇降雨情景、5年一遇降雨情景、10年一遇情景。评估结果如下: 地表径流量 累积径流量

瞬时径流量

海绵城市建设问题与要点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问题与要点分析 1、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海绵城市”主要是根据海绵进行命名的,目的是能够促进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海绵相似,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吸收和净化。但是根据我国的生态水资源的使用状况,我国的水资源的储存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和规划的过程中,运用高效的技术措施,进行雨水的收集工作,提升生态水资源的使用率。“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主要是以城市的水系统为核心进行分析的,将高效的技术进行结构网的建立。在进行雨水的收集过程中,需要循环的对其进行净化和过滤,从而降低城市的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只有通过对绿道进行开发、加强可渗透路面的采用,进行透水停车场的建设等,从而实现对城市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2.1、规划引领、系统布局 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中,需要进行其详细化的设计,对于修建性规划进行全面的落实,同时需要将海绵城市的环保理念和比较低影响的开发理念等进行落实,同时对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进行明确,重点坚持首先进行规划,随后进行建设的原则,对于集中连片布

局需要给予重视,从而防止项目出现的碎片化问题,最大程度的提升城市规划对于海绵城市的影响。 2.2、生态为本、自然循环 务必按照水循环的脉络进行雨水的处理,对于雨水的排放过程中,需要按照自然坡降的原则,同时结合生态环保的理念进行雨水资源的存储,通过对植被等自然下垫面的充分利用,对雨水进行渗透和净化,从而提高其城市的自身调蓄能力。 2.3、示范带动、统筹推进 务必遵循“先建设样板、再全面推进”的建设标准,对于示范性比较大的项目进行优先建设,及时的进行建设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试点的建设开展。在进行新区建设时,需要以目标为建设知道,进行优先实施建设,全面的运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对于老城区的建设问题,则需要根据改造规划结合旧城的实际情况进行海绵城市设施的全面推进。 3、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建设资金匮乏 一般而言,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资金主要是由我国的政府进行拨款的,建设资金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的将建设的价值进行体现,如果政府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资金供应不足,势必影响海绵城市的正常建设进度。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初期,社会各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XX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6-2030)方案公示 1 、海绵城市解读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 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 “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

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6)合理分期,操作性强 在保证远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系统性和城市建设的时序性,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低影响开发系统。并考虑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4-04T10:14:17.7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石岩1 张娜 2 苗存清 3 [导读] 从而保护生态系统,同时满足市政道路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政道路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规划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对城市基础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绵城市理念开始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在城市建设不断向生态化方面发展的当下,可以建设一个生态、可持续、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系统,从而保护生态系统,同时满足市政道路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应用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在城市交通运输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各地城市大力建设市政道路工程,然而市政道路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排洪压力大、路面径流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正常的出行安全。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市政道路工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市政道路泄洪难、污染严重等问题,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使得城市防洪防雨工作得到了顺利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水资源会得到更加充足的运用。具体的以防洪排涝角度出发,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当出现暴雨的时候,就会启动防水防洪系统,同时,这不仅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也是基础。我们从水资源的利用角度出发,海绵城市建设拥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充分的运用,并展现其辅助性功能和价值。这样,就能够吸收雨水,在需要雨水的时候能够调用存储的雨水。最终水资源会更好的展现出自身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建设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其中海绵城市的作用逐渐凸显。创建海绵城市正是对时代的迎合,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2建设海绵城市的优点 2.1传统道路排水存在的问题 在降雨初期,雨水内含的污染物过多,且未经过任何处理就流至附近水系环境中,造成周边水环境的污染。而在降雨的过程中,雨水会沿着排水管道内部被排走,不能渗透至路面的地下,所以地下水难以获得有效的水资源补给。若雨降强度较低,则各区域的雨水会快速汇聚,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大排水管道压力,导致雨水外排存在较大难度,引起城市内涝问题。另外,城市道路的绿化、清洁等工作需要大量用水,而雨水却被直接排走,不能得到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 2.2海绵城市道路的优势 海绵城市道路路面便于雨水通过地表层而渗透至地下,可以让地下水得到良好的水资源补给。与此同时,这种道路可以增强雨水渗透力与滞留力,采用多渠道的雨水排放方法,能够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良好运行,还可以减少携带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的雨水对道路造成冲刷,进而降低污染程度。 3海绵城市建设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措施 3.1渗透地面的应用 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而言,渗透地面的应用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对城市土地的硬化建设已经趋于完善。然而在当前的土地硬化面积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雨水的渗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环保的重要因素。由于当前土地的硬化没有充分考虑对雨水的排放,一旦出现大雨,就会造成城市的内涝。而渗透地面的应用可以通过增加城市中渗透面积,提高雨水的渗透率。 3.2道路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雨水收集。在透水地面的功能展现下,对地面径流的雨水口进行积水的处理。这样,就为雨水的收集提供了准备。总的来说,在设计雨水口的过程中,应该呈现出一定的平均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水体的过滤。针对地面上的水,在实际进行过滤的时候应该展现出一定的清洁度,并重点关注几个方面:①在进行种植土铺设的时候应该位于上方。其②应该科学设置砾石。③在安装渗透管的过程中要保证合理性。第三,缓排滞蓄。想要展现出良好的市政道路设计效果,就应该对缓排滞蓄进行完善的处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绿化带的地形和结构特征。对导流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最终从地势环境出发,维持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在该施工环节中,可以让雨水的渗透拥有一定的层次性。第四,排放。在实际进行溢流系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直接把雨水和排水管结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在面临降雨量比较多的季节中,就会排放出大量的雨水。在那些地势不是很高的绿地中,就可以更好的紧急性雨水的存储。总之,在雨水进入市政管网之后,就可以把那些多余的降水排出来。 3.3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比较低的区域内,设置植物、土壤、微生物对雨水进行渗透、净化设施。按照设施的难易程度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区域一般设置在建筑小区内的建筑道路、停车场周边绿地以及城市绿化带,如果雨水径流污染比较严重,则适合采用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并通过植草沟、沉淀池对雨水径流进行预处理,过滤雨水中较大污染颗粒,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湖南省的衡阳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衡阳市将城延安路、祝融路以及蔡伦达到等市中心的路段改造成海绵城市绿化带,并在绿化带设置了滞留设置,及时拦截雨水中的污染颗粒,雨水收集以后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使用。生物滞留设施的形式比较多,比较容易与景观结合起来,而且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比较低。但是这种生物滞留设施应用在地势陡峭、地下水位和岩石层比较高的区域,则要采取防渗、换土等措施,以免发生次生灾害,造成安全事故。 3.4完善附属设施和视觉景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三大案例

海绵城市建设三大案例 北京市2012年7月21日以后就开始实施了雨水控制与利用的强制性的规定,2012年就把雨水控制利用的指标用在了规划指标上,项目的立项与审批上。在2013年的7月份,我们雨水控制与利用的设计规范,强制性规定出台,10月份和12月份分别是施工图审查规定和施工图的送审标准出台,所以说在设计层面上,现在是强制性的所有的项目都要做这个雨水利用的工程。 这个就是地方标准,涵盖了建筑小区和市政的一些工程,现在正在编制当中的是施工验收规范,已经送审稿完成,大概今年出台,还有一个标准做法,牵扯到海绵城市,我们原来叫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很多人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在大面积的实施这个工程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在成套密集的出来。

截至2011年,就是这个规范出来之前,北京市已建成的雨手机池子303万平米,共建设透水铺装315万平米,2014年2月1号规范实施以后,不完全统计到8月份只半年的时间,有1000余个项目通过设计审查,总的调蓄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 案例一: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就在鸟巢附近,一共84.7万平方米的这么一个区域,这是咱们国家第一个做雨水大规模的项目,实施了雨水控制与运用工程,实施了84.7公顷,绿化面积22.64,透水铺装面积17.16公顷,水系面积16.47公顷,雨洪集水池9个,溶剂7200方,地下空间11000方,总的来说无论从规模上来说,还是从安全度来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是第一个做的时候没有什么经验。 基于自然净化的理论,主要是北京市比较适合,北京市跟西安,总的降雨量比西安要少,而且地下水位下降的很厉害,北京市全年的降雨可能有一场到两场,很著名的7.21和6.28分别2011和12年都是下了一场雨,7.21降到了近1/3的降雨,所以这个时候降雨很集中,如果我们做很大的水池子,非但不经济,另外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做很大的水池子我们收不了多少水,所以我们策略以下渗为主。

最新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学习资料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避免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与内涝有关的高强特大暴雨、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频现;城市高楼林立、循环不畅,城市上空的热气流无法疏散,城市热岛产生的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雨的发生,同时城市空气中的凝结核多,也会促进降雨,由此形成的“雨岛效应”是城市内涝的诱因之一。另一方面,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由于降雨不能及时下渗,形成地表径流,传统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适应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洪峰,产生城市内涝。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控制径流,降低汇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六字建设方针中的“渗”是减少屋面、路面和地面的硬质铺装,充分采用渗透和绿地技术,从源头减少径流;“滞”是通过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洪峰出现时间,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降雨时的排水压力。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2海绵城市建设是降低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地表水资源污染形式严峻,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之一。面源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污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面源污染是除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类型。城市面源污染主要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在暴雨初期(降雨前20min)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超过平时污水浓度,城市面源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海绵城市建设六字方针中的“净”,是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措施过滤和降解汇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的目的。同时,在雨水通过“渗”“滞”的过程也能对大颗粒污染物达到截留和初步净化的目的。 3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我国水资源匮乏,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大,城市开发建设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成径流外排,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水体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缺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应对水资源短缺危机,一方面要治理源头污染、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探寻新的水资源替代。雨水污染程度轻,处理成本相对较低,是再生水的优质水源。在降雨时,利用自然水体和地下雨水调蓄池收集雨水,实现“蓄”的目的;再通过各类净化设施的处理和各级管网的输送,将处理达标的雨水回用于市政浇洒、景观水补充等用途,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而且充分、有效的“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开源节流”,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 4结语

海绵城市评价指标

尊敬的网民: 您好,您好,您咨询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细项的有关材料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1、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重点建设任务,按照科学性、典型性及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口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参考相关规划成果,确定了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五项分项目标及22项指标,五项分项目标具体表述为:水生态全面恢复、水环境显著改善、水资源适度利用、水安全充分保障、制度建设完备,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3-1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目标 目标序号指标2020年2030年备注 水生态 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 ≥7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2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 例≥20% ≥8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 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 积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 上的面积达标。 3 内河水系生态岸线比 例≥40% ≥50%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 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板的天然 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 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 4 绿地率41% 45% 参考《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 地下水位地下水水位下降趋 势得到明显遏制,平 均降幅低于历史同 期《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 6 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得到缓解。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水环境7 水环境质量优于IV类 标准达到Ⅲ 类标准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8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年径流污染总量控 制率)≥50% ≥60%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9 合流管网年溢流次数≤12次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水资源10 污水再生利用率≥20% ≥30%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国家 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国人居环境 奖评价》要求再生水利用率≥

建设海绵城市中立体绿化的重要性

建设海绵城市中立体绿化的重要性 摘要:水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问题,立体绿化做好能够帮助城市将将其水生 态的问题解决,利用立体绿化的景观布置和设计,将海绵城市的功能提高的同时 还能够将其生态调节功能提升。立体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支持,有利地促进了海绵城市建设。 关键词:海绵城市;立体绿化;重要性 引言 在海绵城市具体实施中,立体绿化是城市常规绿化的重要补充。立体绿化不 仅能优化景观效果,缓解城市绿化用地紧张,减缓热岛效应,还能保温隔热,节 约能源,滞留雨水,缓解城市内涝。城市建设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借 助地方特色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发挥人工海绵体作用,创建优美城市生态环境。 1海绵城市概念及其水文特征 最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才出现了海绵城市,在当时普遍认为环境在城市 建设与开发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力需要降低最低,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在此观念 下提出的,其认为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帮助城市保持原有的地表径流量。而在建设 海绵城市的过程中立体绿化是重要的载体,对于立体绿化的作用应该在建设海绵 城市的时候高度关注。在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水文特征的基础之上,将立体绿 化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推动下积极发挥出来。开发低影响是海绵城市建 设的核心理念,其主要是对环境在开展城镇建设活动的过程中不再受到影响,将 城镇排水系统建设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而城镇中的立体绿化则有效控制了暴雨 径流量,利用布置和优化立体绿化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提高,从而确保海绵的功能 被城市所具备。 2立体绿化的作用 这些年来,数量庞大的人口流入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其中热岛效应给城市造成了沉重的环境负担。相关研究表明,三成的绿化覆盖率 能够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起到积极作用,当绿化覆盖率达到四成时,可以将热岛 效应面积减少至四分之一,甚至当绿化覆盖率达到六成以上后,热岛效应基本上 已经被控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已经接近饱和,这样很难再预留 出空地来建设海绵体。在此情况下,立体绿化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重要途径。立体绿化比之传统地面绿化而言侧重于立体空间,比如说屋顶空间和建筑物的外 墙等,可以引申出多层次和使用的建筑绿化。从空间上来讲已经从二维的消纳雨 水模式转化为三维模式。立体绿化不仅能起到建设绿色生态的作用,还能够美化 居住环境。根据低影响开发原则,源头分散式措施是目前能够保持开发之前的水 文状态最有效方式。使得更加有效的实现对于径流雨水的净化、调蓄、渗透、利 用和排放。 3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在传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未充分将城市经流雨水处理周全,致使城市建 设发展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造成的大量污染被冲进河流,污染生态环境。传统城 市化建设发展因为建设规划和管理不科学合理,所以为解决传统城市建设发展带 来的问题,海绵城市建设发展顺应而生。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海绵城市建设发 展是在传统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避免传统建设发展问题的一种新型发展。这种 新型建设发展从源头到末端,对城市中的雨水处理通过科学化的技术手段,实现 了水资源的储蓄、渗透、净化和利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目的,还有效的推动海绵

最新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5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深圳市市域范围内的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旧城改造、园区改造、环境提升等各类综合整治建设项目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管理活动。 地质灾害易发区、特殊污染源地区、特殊项目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特殊污染源地区是指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加油站、大量生产或使用重金属企业、垃圾填埋场等容易因雨水下渗而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特殊项目指电力通讯管线、燃气管线、过街人行地下通道、照明工程、零星修缮、应急建设工程、垃圾处理设施、消防站等列入《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的建设项目。(附负面清单)

第四条市政府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各区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共同推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海绵办)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海绵办)负责本辖区内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配合市海绵办做好监督考核等工作。 本办法所称区级政府包括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华区、盐田区、坪山区、龙岗区人民政府,光明新区、大鹏新区管委会,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及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第五条市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国土、人居环境、交通运输、住房建设、水务、城市管理、审计、各区级政府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内部工作流程,加强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工作,建立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制定政府投资项目海绵设施审查要点和相关规定,在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中强化对海绵设施的审查,并在批复中载明相关海绵设施的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保障政府投资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资金需求。 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部门)负责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海绵设施的资金筹措、保障、监管等工作;负责制定市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海绵设施建设。

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探 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与现有控规指标体系的衔接 控规是落实城市总规目标要求,指导修规建设的一个重要规划层次,现有控规指标体系包括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设施配套和行为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海绵城市的规划理念与方法应与控规的规划编制体系相衔接,做好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衔接,结合用地功能和布局,明确各单元或地块的主要控制指标,落实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原则、方法及技术措施,将不易直接操作实施的指标( 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污染控制率等)分解为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下沉式绿地率和调蓄容积等指标,以便于在具体落实时将控制指标层层传递到建设项目中( 图1)。由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资源利用率和污染控制率等控制指标需通过各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实施才能达到目标要求,而一项措施一般也与多个指标有关联。只有将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落实到具体地块,对各项控制指标、控制要求进一步细化,并与相应的具体工程措施对应,使它们之间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关系,据此提出规划许可要求,才能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海绵城市建设控制和引导指标主要包括单位面积雨水控制容积( 超过一定建筑面积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建对应体积的调蓄空间)、透水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绿色屋顶率、雨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率、管网漏损率和面源污染控制率等,在项目审查中按照控规要求,审查项目用地中的雨水调蓄利用设施、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湿地、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设计内容,并与控规指标的相符性进行校核。海应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绵城市控制指标的选取可针对不同的城市特点有所侧重,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避免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与内涝有关的高强特大暴雨、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频现;城市高楼林立、循环不畅,城市上空的热气流无法疏散,城市热岛产生的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雨的发生,同时城市空气中的凝结核多,也会促进降雨,由此形成的“雨岛效应”是城市内涝的诱因之一。另一方面,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由于降雨不能及时下渗,形成地表径流,传统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适应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洪峰,产生城市内涝。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控制径流,降低汇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六字建设方针中的“渗”是减少屋面、路面和地面的硬质铺装,充分采用渗透和绿地技术,从源头减少径流;“滞”是通过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洪峰出现时间,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降雨时的排水压力。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2海绵城市建设是降低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地表水资源污染形式严峻,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之一。面源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污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面源污染是除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类型。城市面源污染主要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在暴雨初期(降雨前20min)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超过平时污水浓度,城市面源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海绵城市建设六字方针中的“净”,是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措施过滤和降解汇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的目的。同时,在雨水通过“渗”“滞”的过程也能对大颗粒污染物达到截留和初步净化的目的。 3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我国水资源匮乏,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大,城市开发建设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

专题|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 消纳、减速与适应 2015-08-13俞孔坚 文章来源:俞孔坚.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J]. 南方建筑,2015, 3:04-07.转至土人设计官微 “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采用,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已经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有力的推广。但是,不难发现相关操作指南主要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也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管理,并且在具体技术层面的诠释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实际上,“海绵城市”的理念远非如此,它实际上是建立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建设模式的新概念,反对片面强调用单一目标的工程技术来解决诸如雨涝、干旱、地下水下降、水体污染、生物栖息地消失、城市绿地缺乏等问题,而是强调用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来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同时“海绵城市”也为城市的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如何适应洪涝提出了新的策略,即与自然过程相适应的策略。另外,“海绵”的概念不但应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该在区域和国土范围内体现,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海绵国土。 因此,对“海绵城市”概念需要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则“海绵城市”建设将很快就沦为地方政府新的GDP增长点,职能部门又有一个权力寻租机会,各类工程公司又有了谋取暴利的一个借口,甚至是新一轮的诸如河道整治、挖湖堆山之类的“破坏性建设”。“海绵城市”的哲学恰恰是对简单工程思维的反思。海绵城市相对于常规的水利和雨洪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工程,在哲学层面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而非功利主义的片面的价值观;第二、就地解决水问题,而不是将其转嫁给异地;第三、分散式的民间工程,而非集中式的集权工程;第四、慢下来而非快起来,滞蓄相对于排泄;第五、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 (俞孔坚,2015)。 在具体规划设计和工程上,“海绵”的哲学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本文将举三个实践案例,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的这三大关键策略。消纳的策略 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案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