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2例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2例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2例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2例

中医药方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2例

关键词原发性低血压气血阴阳亏虚九制黄精饮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医药方九制黄精饮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11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低血压患者,共62例。其中男15例,女47例;年龄l6—55岁,平均年龄30.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月,平均病程8个月。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确诊为原发性低血压,即非同日3次测量肱动脉血压均低于90/60mmHg.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健忘等.并排除休克所致的低血压及其他严重心血管、肝、肾中和造血系统等疾病。

2 治疗方法

给予九制黄精饮治疗。方药组成:黄精l5克大枣15克山药l2克肉桂l2克百合l0克枸杞6克。温开水冲服,每日3剂。、一次一袋。

3 治疗结果

62例中,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血压>I90/60mmHg)51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收缩压加舒张压平均升高10mmHg以上)7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血压未达上述标准)4例,总有效率93.5%。

4 体会

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常见于体质较

瘦弱之中青年女性,多有家族遗传倾向,好发于春秋季节。其在临床上往往不被重视,但长期低血压状态使人体多脏器灌注不足,出现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肾功能衰竭等;血流滞缓使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使脑卒中、冠心病等发病几率增加:部分患者因长期反复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原发性低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虚劳”范畴。《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景岳全书》归纳眩晕病因病机“如今人气禀赋弱者,无论少壮,或于劳倦,或于酒色之后,每忽有耳鸣如磐,或头眩眼黑,倏倾而止者”,并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多因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情志过极,久病等因素所致机体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减退。笔者据其疾病特点自拟九制黄精饮,随症加味。方中黄芪、党参补益全身之气,现代药物研究认为此二药均能兴奋神经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黄精补益三焦之阴血;肉桂鼓动肾间动气;百合、肉桂升举阳气,运行全身气血;大枣、甘草加强补益气血之功兼以调和诸药。此外,在药物治疗同时,积极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现代医学在症状性低血压的治疗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学通过调理机体气血阴阳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虚劳”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乏力,心慌,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等。青年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经色淡红。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生黄茂10g 党参15g 桂枝10g 当归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白芍12g 炒白术12g 升麻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空腹各服1次,10剂为1疗程。 加减: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加构祀子129,熟地黄15g;气血两虚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黄茂、当归用量加倍,另加桑堪子12g;脾肾阳虚,腰膝凌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10g;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加地骨皮10g,生龙骨生牡砺各25g。 低血压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获愈;亦有属于体位性低血压者,但相当部分患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属所谓原发性低血压。 慢性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多为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加之劳伤而发。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脉道不利,运行无力,可见心慌,

气短,血压较低,脉细无力;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气血来源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若脾失健运,不能化生阴血,则影响气血的生化,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营卫不和,畏寒汗出,进而促成气血俱虚。 本方中桂枝重在振奋心阳,温经通脉,温荣营血以助气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党参、生黄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和血脉;白术、炙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以通血脉;更助升麻提升气血的作用,共奏益气养血,和营通脉之效汽血得充,心血得养,脉运畅达,则诸症俱消,低血压亦随之而趋升至正常。   页首 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 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一定生理范围,若收缩压 ≤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低血压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有症状和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得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可以由于自主神经损害而导致,治疗方法如下: 1、防止加重因素:过快改变体位、早晨、大餐、长时间倚靠、温暖环境、增加胸腔压力(咳嗽、排尿与排便)与扩张血管药物 2、弹力袜子 3、减少盐得丢失,吃氟氢可得松0、1mg /日 4、收缩血管药物 a) 增加血管阻力,米多君10mg2-3次/日,苯丙醇胺25mg3次/日 b)减少容量:双氢麦角胺 c)间接药物:麻黄素 5、防止血管扩张 a) 前列腺素合酶抑制剂: 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氟比洛芬 b)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胃复安与多潘立酮 c)β—2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6、防止餐后低血压 a)防止胃充盈: 少食多餐 b) 腺苷受体阻滞剂:咖啡因250 mg c) 起床前或饭前浓咖啡或茶 d)饮水:快速饮水、餐前5分钟饮水120-480ml,每天入量2-3升e) 活动,增加去甲肾上腺素 f) 多肽释放抑制剂: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 g) 其她药物: 布洛芬400 mg; 苯丙醇胺25 mg;麻黄素滴鼻1到2 次 7、增加心脏输出: 心得静与扎莫特罗

8、增加红细胞数:红细胞生成素 9、减少夜间多尿:去氨加压素 10、减少舒张期跌倒,溴比斯得明60mg 11、防止卧位高血压:减少氟氢可得松、晚6点后不用血管收缩药物、睡眠去枕、使用ACE抑制剂依那普利(上床后最大量) 低血压食疗;低血压吃什么 食疗 治疗低血压病,尚无特效得药物。体育疗法与饮食疗法“双管齐下”,才就是治愈本病得有力措施,可逐渐提高病者得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得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得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得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 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得食物,诸如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得供血量,提高血压与消除血压偏低引起得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欲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得食物与调味品,如醋、糖、胡椒、辣椒等。 治低血压小偏方 1、核桃仁40克,党参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次。 2、莲子20克,大枣6枚,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2次. 3、陈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 4、人参、莲子各10克,冰糖30克,隔水炖熟,吃莲子喝汤。 低血压食疗十二方饮食治疗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目录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中医药 辨证施治低血压中药治疗低血压方法中医验方治疗低血压 按摩食疗治低血压三个小药方帮你调治低血压民间偏方治 疗低血压民间饮食治疗低血压低血压的饮食疗法老年人低 血压的小妙方低血压患者自我按摩疗法补中益气汤治疗低 血压低血压病人推荐饮食疗法低血压治疗偏方治疗低血压 民间小偏方阿胶可改善低血压症状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虚劳”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乏力,心慌,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等。青年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经色淡红。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生黄茂10g 党参15g 桂枝10g 当归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白芍12g 炒白术12g 升麻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空腹各服1次,10剂为1疗程。加减: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加构祀子129,熟地黄15g;气血两虚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黄茂、当归用量加倍,另加桑堪子12g;脾肾阳虚,腰膝凌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10g;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加地骨皮10g,生龙骨生牡砺各25g。低血压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获愈;亦有属于体位性低血压者,但相当部分患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属所谓原发性低血压。慢性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多为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加之劳伤而发。心主血脉,

心气虚则脉道不利,运行无力,可见心慌,气短,血压较低,脉细无力;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气血来源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若脾失健运,不能化生阴血,则影响气血的生化,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营卫不和,畏寒汗出,进而促成气血俱虚。本方中桂枝重在振奋心阳,温经通脉,温荣营血以助气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党参、生黄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和血脉;白术、炙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以通血脉;更助升麻提升气血的作用,共奏益气养血,和营通脉之效汽血得充,心血得养,脉运畅达,则诸症俱消,低血压亦随之而趋升至正常。页首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一定生理范围,若收缩压≤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低血压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有症状和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中医诊治低血压,临床表现以头晕为要,但当依兼证之不同分清病变脏腑所在。兼见腰膝酸软、腰痛、小便余沥者,其病多属肾;兼见纳差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其病多在脾;兼见心悸气短、健忘多梦者,其病多在心。气虚者多见气短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等症;血虚者多见心悸、健忘多梦、神疲、面色苍白等症。气血两虚者可兼见

低血压的原因

饮食治疗一 ·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 ·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低血压的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 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 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党参30克,黄精3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可连续应用。 党参20克,莲子15克,大枣10枚,糯米50克。 用法:先将糯米用水洗净,将药放水浸泡膨胀后捞出,与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烂,每日、晚各服一次,15天为一疗程。

甘草20克,桂枝40克,肉桂40克。 用法:将上药混合后,分3天,用开水冲泡当茶饮。 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组成】高丽参10克,炙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4小时,顿服。 【适应证】体位性低血压。 中药处方(二) 【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自觉劳累或登高时头晕、心慌气短。 中药处方(三) 【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 中药处方(四) 1.黄芪30g,人参、当归、何首乌、鹿角胶(烊化)、茯苓、附子、甘草各l0g。水煎服,1日1剂, 分2次服。 2.中药处方(五) 3.党参、黄精30g,炙甘草l0g。水煎,顿服,1日1次。 中药处方(六) 桂枝、甘草9g,桂心3g。每日1剂,开水泡代茶饮,50天1个疗程。 中药处方(七)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真的是3min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真的是3min,20/10mmHg吗? 2017-02-11 来源:医脉通 作者:北京医院神经内科李凯医生 相信神经科医生,从实习开始就时不时面对上级的提问: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1996年,全球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专家凑在一起,制订了一个诊断标准沿用至今: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 is a reduc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at least 20 mmHg o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at least 10 mmHg within 3 min of standing. An acceptable alternative to standing is the demonstration of a similar drop in blood pressure within 3 min, using a tilt table in the head-up position, at an angle of at least 60°. 就是站立(或至少60°的直立倾斜试验)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10mmHg及以上。 这似乎是一个标准答案已经通行二十年了。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我们先看一个不一样的,MSA诊断标准里面,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要求是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至少30 mmHg, 舒张压至少15 mmHg。要严格一些了,是不是有点让人分裂? 另外,3分钟就够了吗?2015年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上的一个欧洲多中心研究,一共入组了349名MSA患者,54%的患者站立3分钟内满足上面的SBP/DBP 20/10 mmHg标准。如果坚持测量到站立10 分钟,72%的患者满足上述的SBP/DBP 20/10 mmHg标准。那么这个时间是不是要松动呢?站立第4分钟血压掉下来和第3分钟掉下来真的有那么大区别吗? 定义更新 专家们当然也认识到要与时俱进。于是在2011年,自主神经领域的专家们又开了个会,做了一定的更新。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s a sustained reduc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at least 20mmHg o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10 mmHg within 3 min of standing or head-up tilt to 60° on a tilt table. 这一句看起来和之前一样吧。但是,现在对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认识较前有了更多进步。很多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其实躺下来的时候血压经常高于正常。如果一个患者卧位时收缩压170 mmHg,即使站起来掉上20 mmHg,还剩150 mmHg,保证脑灌注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叫体位性低血压,实在是低不起来呀。因此,下面这句补充很重要: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该法适用于体质性、体位性及内分泌功能性低血压,多因禀赋不足、房事不节、精气神亏损而致脾肾两虚。症见头晕目眩,乏力肢倦,少气懒言,健忘神疲,腹胀便泻,肢冷,巅顶凉,畏寒喜暖,面色清淡,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妇女月经不调,带下清稀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治以健脾益气、温肾壮阳。方药:九制黄精饮与异功散加减,药如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 典型案例患者,男,32岁,素体虚弱,血压波动于75~90/45~6Omill Hg,时头晕目眩伴肢冷神疲5年,多方医治无效,现症状加重,出现健忘,腰膝酸软,畏寒喜暖,便稀夜尿多,面色清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中医诊断:眩晕,脾’肾两虚证;西医诊断:原发性低血压。治以滋阴补气、温肾健脾,方选九制黄精饮合异功散加减,药用肉桂10g,附子lOg,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lOg,党参20g,白术10g,黄精20g,陈皮10g,杜仲10g,炙甘草lOg,水煎服。l剂/d,分2次服,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守方服用半月后改服桂附地黄丸,每次l丸,2次/d,人参10g煎汤送服,治疗月余,血压恢复正常至97/60~75 i11 Hg,诸症消失。 燥湿健脾法该法适用于脾虚湿盛、湿困脾胃之证,多见于内分泌功能病变或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症见头痛如裹,时欲卧难久立,身重肢胀,口黏腻或见纳呆胸闷腹胀或时有恶心,便稀尿清长。多于

阴湿时节及食甜腻之物后加重,查见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腻,脉缓,治法燥湿健脾、化痰理气。方选九制黄精饮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如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砂仁、木香、天麻、生姜、大枣。 典型案例患者,男,44岁,自述慢性低血压病史20余年,于春夏时加重,血压波动于79~90/52~68 lnnl Hg之间,就诊时血压79/65 nlm ,胃镜检查诊为肥厚性胃炎。素体肥胖,自述头晕、头重如裹,时欲卧身困重,颜面下肢虚浮如肿,口黏乏味,胸脘痞闷,舌淡苔腻,脉沉缓。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肥厚性胃炎,症状 性低血压。辨证为痰湿困脾,治法燥湿健脾,化痰理气,方用香砂六君子汤结合九制黄精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g,白术10g,天麻8g,人参10g,茯苓30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8g,生姜3片,大枣5枚,牡蛎20g,6剂后症状改善。但仍有脘痞胸闷,苔腻,脉滑,上方加白术10g,厚朴20g,枳壳10g,加重燥湿理气之功,继服5剂,诸症消失。守方服l0剂后改用参苓白术丸6g,2次/d,口服,每周复诊1次,共3次,查血压均在正常范围。 气血双补法 此法适用于脾胃气虚,生化乏源,以气虚血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低血压患者,多见于营养失调或有慢性消化疾病患者。症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气短自汗,神疲肢倦,心悸失眠,毛发不荣,体疲肌肤浮肿或见内脏脱垂,妇女见月经过多或过少或闭经,舌淡苔薄白,脉细。方用九制黄精饮加味人参养荣汤,药如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体位性低血压

引言—当自主神经反射受损或血管内容量明显不足,在直立时发生血压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可引起头晕、晕厥,甚至心绞痛或脑卒中。 站立或进食后出现有症状的血压下降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不同报告中直立性低血压的患病率各有不同,在5%-20%之间。许多疾病可以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后者也可以是急性或慢性容量不足的症状以及药物(尤其是降压药)的副作用。一个相关的问题,餐后低血压(餐后15-90min出现血压下降)在较年长个体中也很常见。 慢性直立不耐受(chronic orthostatic intolerance, COI)描述的是发生与长时间站立或直立姿势相关的头晕目眩、头晕、昏眩或晕厥。有时这些症状伴发心动过速加重,但血压很少降低或不下降,这种疾病称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本专题将总结直立性和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其治疗将单独讨论。POTS也将单独讨论(参见“直立和餐后低血压的治疗”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对站立的正常血压反应—直立姿势使500-1000mL的血液聚集在下肢和内脏循环,引起下列变化依次发生[1]: ●静脉回心血量迅速减少 ●随之心室充盈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 ●血压下降和胸腔容积减少引起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代偿性反射,使交感神经系统传出 活性增强、副交感神经传出活性降低(即压力感受性反射)。 ●交感神经传出活性增加使外周血管阻力、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增加,因此限制了血压的 下降。 由于这些代偿机制,在正常情况下,直立姿势引起收缩压发生少许降低(5-10mmHg),舒张压增加(5-10mmHg)、脉率增加(10-25次/分)。 而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中,一个或多个代偿机制失代偿,导致了直立姿势时血压下降。 (参见下文‘诊断’)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直立性低血压所报道的患病率随年龄和临床情况的不同而变化[1]。 直立性低血压在老年人更常见,至少部分是因为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受损[2-4]。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年龄超过65岁个体直立性低血压的患病率可多达20%[5-8]。例如,在心血管健康研究中,在大于等于65岁的研究对象中直立性低血压的患病率是18%,但只有2%的患者有症状(定义为站立时头晕)[5]。仰卧位时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狭窄超过50%、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会轻微升高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OR 1.4-1.9)。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仅有微弱的关联,与其他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无关。 然而,在其他报道中,正如所预料的那样,在老年人中使用降压药物与体位性低血压显著相关[6,9]。其他与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老年人中)相关的药物为血管扩张剂(包括硝酸盐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吩噻嗪类)、阿片类药物和酒精。 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患者住院的常见原因或促发因素。一个来自美国全国住院患者样本的报告估计,直立性低血压的住院率在75岁以上的患者中是每10万名患者中有233例,中位住院时间为3日,总体院内死亡率为0.9%[2]。在不同针对住院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老年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的患病率高达60%[10,11]。

低血压中成药治

低血压中成药治疗 低血压吃什么药品好,最好是中成药,患有低血压的患者喜欢这样问,为什么呢,药品具有治疗的功效。而且中成药对身体没有伤害,不像西药,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并且还有依赖性,如果停药,低血压的症状就会复发,而中成药不但对身体没有伤害,而且停药后还不会复发。 参芪力得康片是针对低血压患者的药品,对于低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心悸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疲劳,萎靡不正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参芪力得康片产品特点:国内唯一治疗慢性低血压及疲劳综合症的纯中药,并取得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具有辨证施治、疗程短、起效快、标本兼治、治愈率高等特点,其治愈有效率高达94.28%。其成分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白芍、升麻、葛根、刺五加等14味。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升压益胃。用于气血不足,中气虚陷,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睡眠不良,大便溏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低血压吃什么药品好,参芪力得康片是你不错的选择。 治疗低血压 中成药:1--补中益气丸,2--补气升提丸,3--六君子丸,4--黄芪键中丸,5--蔘茸丸,6--济生肾气丸,7--古归丸,8--黄芪生脉饮,9--益心复脉冲剂。选其一服。中草药方:1,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2---附子,牡砺,各15克,干姜,灸甘草各30克。3---天麻,苏梗,各15克,桂枝10克。4---核桃仁,40克,党蔘30克,生姜40克。5---莲子20克,大枣6个,生姜50克。6---陈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7---人蔘10克,莲子10克,冰糖30克。上述七种药方任选其一服用。 低血压饮食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肝,瘦肉,牛奶,鱼,虾,大豆,豆付。红糖水,水果等。尽量少吃冬瓜,西芹,西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元葱,毛克等降压的食物。---另外服点维生素B12,维生素BC.---------------要经常测量血压是否稳定。 黄芪50克,白术25克,党蔘2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当归15克,灸甘草10克,山萸肉15克,黄精20克。上述中药方水煎服,早餐前晚睡前服用,日服2次,禁凉,冷,辛辣食物。经常测量血压是否正常值。 低血压的食疗方法 低血压病人的食疗方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孟宪兰 ①如果低血压并伴有倦怠、乏力者为气虚。可每天早晨用党参、红糖煮荷包鸡子2枚。冬天可用老母鸡放党参炖汤喝。 ②如果低血压并伴有头晕、心悸者为血虚。经常食用红枣、瘦猪肉、羊肉、鸽子肉。冬天可用当归、生姜炖羊肉常喝其汤。 ③如果低血压并伴有怕冷、手足不温、腰酸背痛者,为脾肾阳虚,可常食桂圆、栗子、核桃。也可用山药、苡仁、桂圆、红枣、花生米与大米、小米一起熬粥常喝。

预防老人直立性低血压

预防老人直立性低血压 *导读:直立性低血压是人体内环境稳定受损的表现,一般 会出现在老年人之中,15%-20%的老年人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 症状。出现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程度而增加。直立性低血压是导致老年人昏厥的重要因素。…… 直立性低血压是人体内环境稳定受损的表现,一般会出现在老年人之中,15%-20%的老年人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出 现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程度而增加。直立性低血压是导致老年人昏厥的重要因素。 除了原发性的直立性低血压,一些疾病、药物或治疗受到也对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如糖尿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病、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精神病药物等。此外,有的老年人身体活动少,是神经和肌肉调节的功能有所下降,会影响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一旦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就容易出现昏厥,昏厥可能并发其他的疾病,如摔倒骨折等。因此,要小心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1.在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前,可以对身体的姿势加以调整,像平卧的时候将头部微微抬高。平时穿紧身的衣裤和有弹力的长袜,可以减少老了人在身体直立的时候静脉回流产生淤积。老年人起床的动作要尽量缓慢,双脚在床上活动片刻,再慢慢站起来,可

以避免或减轻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此外,老年人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喝酒、浸浴、桑拿等,以上都可能诱发直立性低血压。此外,要注意慎用影响血压的药物。 2.如果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不应在用餐前服用降血压药物,在用餐后应该尽量平躺。另外,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老人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根据一些研究显示,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用餐后适当散步,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但散步时应该有以后人员陪同,以免出现病发昏倒。 3.低血压患者最好采取高盐饮食。

(完整word版)中医治疗低血压.docx

附件 6 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月记 带教单位龙岩市第二医院 指导老师孙家敏继承人吴燕芹 起止时间自 2016年01 月01 日至 2016 年01 月31 日 本月跟师临床(实践)主要病种(内容): 中医治疗低血压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分析,不少于1000字。可附页): 低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低血压的数值一般是动脉收缩压(所谓的“上压”)低于 90mmHg、舒张压低于 60mmHg(所谓的“下压”),临床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后者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低血压在西医的治疗上,效果尚不理想,中医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认为低血压一般是由于体质虚弱,先天不足,气、血、阴、阳亏虚, 脉道不充,脉气无力,心脾两虚,肝肾失养所致。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健忘、心悸、汗出、疲乏倦怠、遇劳加重、四肢欠温、食欲不振、 食后腹胀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中医一般把低血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来辨证治疗。 气虚阳弱型:一般用益气温阳法,药用党参、黄芪、当归、附片、炙甘草、茯苓。阳虚甚者,加肉桂、桂枝;兼血虚者加鸡血藤或合四物汤;血瘀者加丹参、赤芍;腰痛者加杜仲,寄生。 脾虚气陷型:多用补中举陷法,药用党参、黄芪、柴胡、升麻、炙甘草、 当归、白术、陈皮、枳壳、生姜、大枣。手足冷者加肉桂、附片;失眠者

加枣仁、夜交藤。 气阴两虚型:常用益气养阴法,药用黄芪、当归、炙甘草、党参、升麻、 黄精、熟地、山萸肉。阴虚者加玄参、生地、黄连;阳虚者加桂枝、龙骨,甚者加附片;失眠者加制首乌、炒枣仁。 一般而言,肝气郁滞者容易出现高血压的情况,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低血 压其病机也是肝郁气滞,治疗这种低血压多用疏肝理气法,药用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木香、枳壳、黄芪、川芎。失眠者加炒 枣仁、五味子、石菖蒲;胁痛者加香附、郁金。 此外此外,福建地区湿气重,芳香化湿法治疗三焦湿阻的低血压也是很常 见的。一般药用薏苡仁、姜半夏、厚朴、茯苓、杏仁、豆蔻仁、苍术、陈皮。脾阳不振者加附子、白术、炮姜。 至于平时生活方面,要注意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 压降得更低。平日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 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和烟酰胺等。常食一些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 脑的食物,例如莲子、桂圆、大枣、桑葚等食物。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 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 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 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 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 如太极拳、散步、保健操等。 继承人(签名): 2016 年 03月05 日

中医治疗直立性低血压

中医治疗直立性低血压 *导读:老年人是直立性低血压的高发人群,在老年人中约15%-20%患有直立性低血压。在中医看来,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主 要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脾虚气陷,心脾气血两虚,心阳气虚,脾肾两虚以及肾阳虚。以上病症的患者除了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老年人是直立性低血压的高发人群,在老年人中约15%-20%患有直立性低血压。在中医看来,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主要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脾虚气陷,心脾气血两虚,心阳气虚,脾肾两虚以及肾阳虚。以上病症的患者除了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脾虚气陷证 患者会出现气短,眩晕,精神不济,食量少,面色萎黄。这类患者需要补气升提。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主方: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甘草10g。 *心脾气血两虚证 此类型的患者多伴有心悸,失明多梦,健忘,经常性头晕,四肢无力,大便稀溏。需要补益心脾和气血。可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20g,黄芪30g,当归10g,茜草15g,仙鹤草

15g,生地炭20g,川续断20g,茯苓15g,甘草5g。 *心阳气虚证 心阳气虚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怕冷,四肢冰冷,脸色苍白等。需要温补心阳,可用保元汤加减,主要药材有人参、黄芪、肉桂、甘草。 *脾肾两虚证 脾肾两虚的人士通常四形体消瘦,无精打采,还伴有小便频繁,腰酸膝软,腹胀等。需要补益脾肾,用大补元煎加减,主要有人参少用10克,熟地用6-9克,杜仲6克当归-9克(若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3克(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6-9克炙甘草3-6克。有效固本培元,大补气血。 *肾阳虚证 患者多出现畏寒肢冷,腰酸背痛,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夜尿频繁,性欲减退,脸色苍白等。需要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温补肾阳,主要含有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 【概述】 直立性低血压是内环境稳定受损的常见临床表现,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许多老年人其体位变化时血压有大范围的变化,并与其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的高低密切相关。即当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最高时,体位性的收缩期血压下降最大,直立性低血压立位时收缩期血压下降320mmHg(2.7kPa)。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在无其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证据者中也是如此。 【诊断】 老年人如申诉体位性头昏和轻度神志模糊,临床医师不能认为他就是患直立性低血压。应先让病人平卧至少5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然后安静站立1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继续站立3分钟后,再测血压和脉率。低血压反应可能在站立后立即或延迟出现。为了发现演出的低血压反应可能要延长站立时间或作倾斜试验。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多次测量血压以确认立位性低血压的持续存在。 【治疗措施】 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

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对自律神经功能不全病人的研究显示,吲哚美辛50mg每6小时1次,咖啡因250mg加或不加用双氧麦角胺6~10mg/kg皮下注射或生长抑素12~16mg皮下注射餐前可能改善进食后低血压。咖啡因应仅在晨间给予,使其作用在晚间消失,以免影响病人睡眠和避免产生药物耐受性。 【病因学】 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有两种临床表现:生理性(属正常的老化过程)和病理性(属疾病所致)。 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在健康老年人,此型低血压日日有剧烈的变化,与老年人血压增高以及属老年人特征性的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体位改变反应的增强有关。它常为一般的低血压应激所诱发,例如血容量减低、服用降压药物、或排尿时所作的Valsalva动作。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虽一般无症状并属脆性,但可能足以降低脑血流引起头昏或晕厥。长期卧床休息可进一步降低血压的内环境稳定,产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 病理性直立性低血压常有症状。此型低血压常伴有体位性头昏或晕厥。急性直立性低血压最常有急性病引起脱水所致。在年轻病人中,立位时心率明显增快提示由于低血容量引起的,而非自律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立位性低血压。但在正常老年人中,心率增快常不明显,因此在低血容量引起的立位性低血压中可能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 *导读: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老年人,而老年人最容易得直立 性低血压。很多老年人为控制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用量过大时就会使血压骤降,诱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健康,了解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 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老年人,而老年人最容易得直立性低血压。很多老年人为控制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用量过大时就会使血压骤降,诱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健康,了解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 *一、饮食保健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不要饥饱无常,不要偏食挑食。合理的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2.注意饮食搭配,多吃补气血的食物,比如大枣、桂圆等,多吃养心益血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多吃健脾补脑的食物,比如各种肉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肥腻食物。田七炖鸡营养丰富,对低血压患者有益;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也对低血压患者有益。 3.注意补充营养,若为食欲不振者,宜适当适用一些能提高

食欲的调味品,比如辣椒、葱、醋、酱等。胡椒也能刺激食欲,但长期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4.高钠、高胆固醇饮食对低血压者有益。奶油、鱼、猪骨都含有丰富的胆固醇,食盐含有充足的钠,患者可多食用。 5.不要食用具有降压效果的食品,比如冬瓜、芹菜、苦瓜、海带、洋葱等。 *二、日常护理 1.直立性低血压者应注意日常护理,睡时可将枕头垫高,洗头时水要适宜,举起重物要慢些,起立时不要过急,可适当淋浴,穿弹性袜子、紧身裤。 2.直立性低血压者日常要多锻炼身体,可以在清晨到公园内打太极或者夜间在户外跳广场舞。运动时需注意运动量要适宜,不要过大。运动强烈会诱发低血压。 3.直立性低血压者不要在闷热的室内呆太久,要经常到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若伴有明显临床症状,应及早治疗,同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低血压从中医分型辨治

低血压从中医分型辨治 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6-18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 98 低血压(hypotension)是以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称之为低血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原发性低血压与继 发性低血压。 ㈠气血亏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失眠,头痛。 2.辨证要点因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萎黄,或自汗,或倦怠乏力,或心悸,或女子 月经量少,或性功能减退。 【治则与选方】补益气血,滋荣头目;可选用八珍汤与桂枝汤合方。 ㈡气虚阴亏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失眠,头痛。 2.辨证要点咽干口燥,舌质红,少苔,或苔薄,脉细数或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潮红,或自汗,或盗汗,或五心烦热,或心悸, 或女子月经量少,或性功能减退。 【治则与选方】益气养阴,醒利头目;可选用麦门冬汤与增液汤合方。 ㈢心脾阳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失眠,头痛。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脘腹不舒,或肢体麻木,或食少便溏, 或心悸,或失眠,或健忘。 【治则与选方】健脾养心,温补阳气;可选用桂枝人参汤与茯苓四逆 汤合方。 ㈣宗气亏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心悸,呼吸困难。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咳嗽,或气喘,或记忆力减退,或失 眠,或语言不利,或怔忡。 【治则与选方】滋养心肺,调补宗气;可选用桂枝人参汤与黄芪桂枝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近期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推出了自我评估指南系列,其中的直立性低血压部分由来自范登堡大学医学院的Italo Biaggioni 执笔,主要讲述了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治疗及其它特殊情况下的直立性低血压。 1、直立性低血压的定义和发病 直立性低血压的定义:改变体位为站立位3分钟内,收缩压持续下降至少20mmHg(高血压患者为30mmHg)或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定义: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 该病的发病率在65岁以后呈指数式增长,特别是在并存疾病的虚弱老年人中。社区健康老年人中6%有直立性低血压,疗养院中有18%-54%,而在住院老年患者中高达60%。 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为药物(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及部分抗抑郁药)和可以导致神经病变的系统性疾病(糖尿病等)。自主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单纯自律异常和多系统萎缩)导致的直立性低血压少见,但也更为严重。帕金森病也可以导致自主神经病变,但作为直立性低血压的一个原因,经常被忽视。 此外,如果出现快速进展的亚急性直立性低血压,需要排除自主免疫性疾病或副瘤综合征(小细胞肺癌、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疾病、轻链疾病和淀粉样蛋白沉积)。 直立性低血压可使跌倒或致残的风险增加2.6倍,并且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和

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吸烟和高甘油三脂血症的危险相当)。 2、症状和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站立位头晕、黑朦或视野狭窄、肩颈部背侧钝痛(呈衣架式分布),但患者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非特异性的疲劳。通常情况下,站立位时症状加重,仰卧位时不会出现,坐位或平躺时症状减轻。 根据定义,诊断可在床旁进行,测量仰卧位和站立1-3分钟的血压。同时测量心率非常重要,因为出现夸张的心动过速提示有脱水或使用血管扩张剂,而出现不合适的缓慢心率(明显直立性低血压时心率增加<15次/分钟)则提示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 自主神经测试可以明确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特别是在Valsava试验时持续监测血压,自主神经障碍通常表现为持续大幅度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在第2期未代偿性增加(袖带紧),第4期未出现血压过度降低(袖带松)。 3、病理生理和治疗 直立姿势后导致静脉血聚集、静脉回流减少和心输出量降低,从而使压力感受器反射介导的代偿性交感神经激活,增加静脉回流、心率和血管阻力,从而维持正常的平均动脉压。而上述代偿机制的损害则会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出现。 直立性低血压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去除导致或恶化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如药物作用(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和阿米替林)、脱水、感染(直立性低血压的恶化可能只是尿路感染的迹象)或去适应状态(自主神经反射受损的患者即使是短暂的卧床休息也会恶化直立性低血压)。 一旦上述原因去除,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则可以指导直立性低血压的进一步治疗。增加盐和液体可以增加血管内容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在众多疾病中均有血压的变化,且其相对于患者其他临床征候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测量性、量化性等特点,故血压监测是临床实践中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对于观察和评价疾病的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简单地根据血压计读数,即可判断患者是否有低血压。这看似轻松。但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仅仅满足于发现并治疗患者所表现的低血压还远远不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常常是某一种潜在疾病的外在表现之一,而这种潜在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要大于低血压症状本身。所以,发现患者有低血压时,应以其为线索,结合各类临床资料,进行缜密的鉴别诊断,溯源求根,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本章内容即在这方面做初步的探讨。 第一节低血压的形成机制 1. 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详见(高血压章) 2. 影响动脉血压降低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 2.)心率减慢。 3.)外周阻力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失调 3. 病理性低血压的分类 1).心输出量减少 (1)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a.心肌“泵”机制缺乏或减弱、肌肉无力、萎缩等 b.静脉瓣无力、静脉曲张、梗阻等 c.心包填塞、左房粘液瘤、缩窄性心包炎 (2)血容量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a.相对性:药物或疾病(如静脉血管瘤)引起容量血管扩张 b.绝对性:失血、脱水、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所致的血管内液体外渗,大量利尿、出汗、腹泻、呕吐 (3)心脏功能受损 a.心肌病变:心肌梗塞、心肌炎和严重的心力衰竭 b.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c.流出道梗塞: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肥厚性心肌病 d.颈动脉窦综合征(心脏或迷走神经抑制型) (4)血液重新分布:而大量抽出腹水或者胸水可能导致血液重新分布,重要器官缺血。 2).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1)神经功能障碍 a.交感神经传入性损害:脊髓结核、多发性神经炎 b.中枢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脑血管硬化、肿瘤、脑干病变、各种脊髓束病变 c.交感神经传出通道损伤:脊髓病变、多发性神经炎、某些慢性特发性低血压、交感神经切除 d.服用镇静剂或抗抑郁药物:氯丙嗪、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e.酒精中毒 (2)降压药物的作用: a.肾上腺素能物质消耗剂或受体阻断剂:甲基多巴、胍乙啶 b.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 c.抑制血管收缩功能: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 (3)血管反应性障碍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血压低容易导致人气血两虚,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血压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血压低。我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希望对您有用。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血压低可能是因为心脏疾病引起的 罹患心不全、心肌梗塞、大动脉瓣狭窄症时,如果患者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的话,这是比较麻烦的,比较容易遭到这方面疾病的困扰,都会影响心脏搏出血液的功能,使心脏输送血量减少,以致循环障碍而引起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末稍血管扩张引起的 因细菌或毒素侵犯末稍血管,使血管失去收缩功能,这样的话,血管的部分功能就容易受到阻碍了,容易受到威胁了,容易没有什么影响和帮助了,很多人就会面临血压低带来的各种生活中的不方便和问题,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产生循环障碍性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暂时性大失血引起的 因手术、外伤的大量出血,因为手术的原因,导致人体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的麻烦,使体内循环的血液量骤减,而引起暂时性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 甲状腺机能减弱时,会出现气力减退、这样的话,人体就会有各

种各样的麻烦和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感觉比较累,身心疲惫、就是莫名其妙地就会感觉到特别地劳累,不知道怎么回事,畏寒、皮肤乾燥等现象,而引起内分泌障碍性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艾狄逊氏症引起的 罹患此症会影响副肾皮质荷尔蒙的分泌,人体的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到影响,出现问题,使患者出现皮肤变黑、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等症状。 低血压怎么办1.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站立时注意不要过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压引起摔跤等。 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3.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