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4月全国自考试题汇总(公共课)

2010年4月全国自考试题汇总(公共课)

2010年4月全国自考试题汇总(公共课)
2010年4月全国自考试题汇总(公共课)

裕安区2012年度乡科级党政干部

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范围

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经济、行政管理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知识,以政治理论为主。要求应试者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用能力。

二、考试主要内容

(一)政治理论

1、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1)哲学

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②物质和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③唯物辩证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④认识和实践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及其检验标准;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一般特点

⑥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⑦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本质;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⑧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

⑨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进步及其基本特点;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①商品与货币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②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

③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⑤垄断资本主义

基本经济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

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②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世界意义

③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经济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2、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1)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与战略;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0)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当今世界的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的实践和意义

(1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时代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3)历史地位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4)科学内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5)精神实质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6)理论创新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的总方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3)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6、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遵义会议;延安整风;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大的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七届六中全

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党的纲领、性质、宗旨

党的基本纲领与最高纲领及其相互关系;党的性质问题,实质上是建设一个什么样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5)党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社会主义荣辱观

(7)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吸收党员的主要标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8)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党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内涵、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

(1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节约型社会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好的工作(14)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15)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7、时事政治

(1)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2)安徽省情、六安市情、《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二)经济和管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体制框架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市场主体的涵义、类型、作用和特点;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中介机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宏观管理机构;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目标和体系;主要的宏观政策及其协调作用

2、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2)政府职能和行政组织

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组织的基本理论;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机构

(3)人事行政与公务员管理

人事行政的任务及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公务员制度的特色;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公务员行为规范

(4)行政监督、行政效率、行政改革

行政监督的体系与廉政勤政建设;效率与公平;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3、领导科学

(1)领导的本质

领导科学的对象;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2)领导者和领导班子

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权力与影响力;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领导班子整体效能;我国领导体制及其改革

(3)领导职能

领导决策;领导用人;领导沟通与协调;领导激励与凝聚;思想政治工作

(4)领导方法与领导效能

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领导艺术及其特点;领导效能的提高;领导效能的考评

(三)法律基础

1、基本概念

宪法及其地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国家权力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权产生的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组成与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与职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体制、职权及其活动原则;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与地位

4、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及其在法律上的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5、民法、刑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

三、考试的形式及试题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试卷及题型结构如下:

(一)内容结构

政治理论约60分,经济和管理约30分,法律基础和其它约10分

(二)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

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登记表

2012年乡科级党政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报名表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