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学的名与实》知识分享

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学的名与实》知识分享

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学的名与实》知识分享
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学的名与实》知识分享

I. 霍姆斯其人:1924-1986

生平:霍姆斯出生在美国Iowa爱荷华州,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哈弗福德Haverford学院学习英语文学,1949年受富布莱特项目Fulbright Project资助来到荷兰,从此荷兰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虽然一直保留美国国籍,但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荷兰度过的。

霍姆斯师从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文学系主任,接触了大量荷语文学作品。他从五十年代处就开始将荷语文学介绍到英语世界,此间也没有间断自己的诗歌创作,他的翻译理论研究工作则始于60年代末期。在他的老师改任阿姆斯特丹大学综合文学系主任后,霍姆斯被聘为该系教师,除教授文学翻译实践外,他还率先开设了翻译理论课程。霍姆斯同时还在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的阿姆斯特丹翻译学院任教。他极力促成将该学院并入阿姆斯特丹大学人文学院,但1982年二者正式合并并且成立翻译系以后,作为翻译领域最重要的学者,霍姆斯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该系教授,原因之一是他没有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同性恋行为、反传统的着装及他在翻译方面的见解为该系一些教员所不容,而霍姆斯也无意为他人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于1985年辞去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职,次年因艾滋病去世,时年62岁。

成就:霍姆斯在诗歌创作、诗歌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首先,他是一个诗歌翻译家。

霍姆斯最大的贡献在于充当荷兰在英语世界中的文学大使,使世界认识到荷兰文学的存在。他的第一部译作是1955年出版的《当代荷兰诗选》,在此后3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介绍过荷语地区几乎所有重要诗人的作品。

早在1956年,霍姆斯获得象征荷兰文学翻译界最高荣誉的马丁内斯·那霍夫奖(Martinus Nijhoff Prize),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人。他还在晚年1984年获得弗兰芒地区首届荷兰语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两个翻译奖项的人。

其次,霍姆斯是一个同性恋诗人。

霍姆斯的诗作既有韵律诗又有自由体诗,绝大多数都是同性恋题材。之前他也翻译过一些有同性恋倾向的诗歌。顾忌到作品中过于直露的描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霍姆斯在多数作品中都采用笔名,晚年出版的内容相对含蓄才署了真名。

第三,霍姆斯是一个编辑。

作为“翻译研究系列丛书”的总主编,霍姆斯推出了一系列翻译理论著作,来扶植翻译界的同仁和后辈。此外他还与人合办文学刊物。

最后,霍姆斯是个翻译理论家。低地国家,特指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因其海拔低而得名。

霍姆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低地国家翻译理论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在这方面著述不多,但在世界翻译理论史上却有深远影响。在翻译理论方面霍姆斯没有长篇巨制,其观点散见于一系列论文中,大都曾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的名与实》(就是reader这本书上的这篇文章)是霍姆斯最重要的翻译理论文章。在1972年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首次发表。这篇文章对翻译学的学科

命名、性质、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是翻译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被西方译学界认为是“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霍姆斯也因此被公认为翻译学的奠基人及最早对该学科作全景式描述的人。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这篇文章。

II. 霍姆斯的翻译理论(这篇文章中霍姆斯提出了他的翻译学学科构想。)

1.建立翻译学学科的条件,学科发展现状

翻译学之所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霍姆斯认为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具备了建立的条件和必要性。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翻译研究处于随意、无序的状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转折点,许多原先从事相近学科研究的人由语言学、语言哲学和文学转向翻译领域,还有一些人来自表面上并不相近的学科如信息理论、逻辑学和数学等领域,这些研究者把原学科的模型及方法带入翻译研究。霍姆斯认为,从表面上看翻译研究的局面是一片混乱,但实际上关于翻译研究的独立学科正在成型。

2.关于这一学科的命名

霍姆斯十分重视术语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不适当的学科命名是学科建设的一大障碍。他认为-ology这个后缀太过学究气,而且过于生僻,不能任意组合。

the theory of translating 或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theory 最大的缺点在于对研究范围的限制,翻译研究远远不止于理论建设的范围。

至于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cience之所以不可取是因为翻译研究远没到精确、

定性的程度,尚未形成一个范式,不易被称为科学。

霍姆斯提出了在英语中常常用来命名新学科的另一个词—studies,这样可以消除许多混乱和误解。

3.关于翻译学的学科框架(翻译研究的范畴):

1995年,Toury 在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描写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中,把霍姆斯的译学构想描绘成图形,让人一目了然。

霍姆斯译学构想中最大的优点是对翻译学科中各分支的合理划分,这种合理划分可以显示不同的研究活动在整个学科机构中的位置及其之间的关系。(Toury, 1995: 9-10)

霍姆斯把翻译学分为纯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两大类。

其中纯翻译学又有两个分支:描写性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也叫翻译描

写translation description TD,和理论翻译学theoretical translation TTS,也叫翻译理论translation theory TTh

描写性翻译学又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产品导向研究product-oriented ,是对翻译成品进行研究,其出发点是译作文本,包

括对同一原作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译本比较可以是历时的diachronic(即不同时期的译本比较),也可以是共时的synchronic(即相同时期的译本比较)。霍姆斯认为,产品导向研究的结果最终有可能成为一部大型的翻译通史。

第二,过程导向研究process-oriented,其关注对象是翻译过程或翻译行为本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创造一个全新的,但又多多少少与原文吻合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头脑中的“小黑匣子”(little black box, 指认知能力)里都发生了什么,霍姆斯认为,对这一方面多加重视,有希望产生心理翻译学psycho-translation studies或翻译心理学translation psychology。

第三,功能导向研究function-oriented,该研究的兴趣并非在于对翻译作品本身的描写,而

是对它们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功能描写,其研究的重点是语境context而不是文本text。

其侧重点在于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霍姆斯认为,该范围的研究与社会学有紧密联系,因此有可能促成社会翻译学socio-translation studies的产生。

理论翻译学或翻译理论的任务是利用描写性翻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相关领域或学科的信息,制定出对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进行解释和预测的原则、理论和模式,包括翻译总论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ies和局部翻译理论partial theories。

局部翻译理论只涉及翻译理论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霍姆斯将其分成六类。

1.翻译手段medium-restricted translation theories. 翻译手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工翻

译、机器翻译和机器辅助翻译,人工翻译又包括笔译和口译。

2.翻译范围area-restricted theories.翻译范围局限于特定的语言和文化,指任何两种或

多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翻译。

3.翻译等级rank-restricted theories. 翻译等级实际上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单位。传

统上,词和词组被认为是翻译的基本单位,以描写语言学为基础的研究则以句子为

单位。

4.文本类型text-type restricted theories.文本类型研究的是不同文本翻译中的特殊问

题。

5.不同时期的翻译time-restricted theories.不同时期的翻译研究分为两种,一是研究

当代的翻译,二是研究过去的翻译。

6.特殊问题problem-restricted theories.特殊问题研究是专门研究翻译理论总体框架内

的一个或几个具体问题,可以是带有广泛意义的问题,如翻译对等的实质,也可以

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如隐喻或专有名词的翻译。

应用翻译学包括四个部分:

1.翻译教学teaching of translation

2.翻译辅助手段translation aids

3.翻译政策translation policy主要解释译者以及译本的角色和地位,研究某社会应该引进

和翻译哪些作品,研究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等。

4.翻译批评translation criticism

Toury 在他的译学图中删略了第3点,有学者认为他并非出于粗心而漏掉了这一点,而是他不认同霍姆斯把翻译政策方面的研究放在应用研究。Toury 认为,译者和译作的地位是由某一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状况决定的,而不是由研究者决定的。

三大分支之间的关系

描写、理论和应用是翻译研究的三大分支,它们之间是辨证关系,任何一方都在为另两方提供资料,也都吸取和利用另两方的研究成果。例如,翻译理论离不开描写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两大分支中所获得的全面而具体的数据资料,反过来,如果没有任何理论做前提,描写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也就无从开始。因此,描写、理论和应用三大分支的关系是辨证的,平等的。为了整个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霍姆斯理论的不足之处:

霍姆斯的译学构想是开放性并有待完善的,正如他自己在文章后面所说,有一些重要的方面在他的译学构想中还没有适当的位置,例如翻译理论史研究和方法论(或叫元理论)研究。他对应用翻译分支似乎也不够重视,只是列出了几个范围,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论述。霍姆斯虽然致力于建立综合型的普通翻译理论,但自己的研究却局限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他的译学框架完全排斥科技翻译和社科翻译。

III. 总结霍姆斯译学理论的影响及贡献

霍姆斯译学构想对后来翻译研究学者的影响

Gideon Toury沿着霍姆斯开创的翻译研究学派的基本路线,大大发展了描写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这本书集中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Susan Bassnett 在霍姆斯思想影响下,将翻译置于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来考察,逐步成为当代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研究学派和翻译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Mary Snell-Hornby德国翻译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玛丽·斯内尔霍恩比立足于翻译研究学派和翻译文化学派的基本立场,提出对翻译研究采用一种集各家所长的综合型研究途径。Toury、Bassnett、Snell-Hornby在霍姆斯翻译研究学派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增加了描写研究、文化研究和综合学科研究的取向,使翻译研究不断完善。因此,翻译研究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在西方得以发展成为一个公认的学科,霍姆斯的开创之举是功不可没的。

贡献

霍姆斯在翻译理论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首先对翻译学科作了比较有说明力的勾画,尤其他对“描写性翻译学”的界定“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得一切和翻译有关的现象都成为研究目标”。

霍姆斯提出的描写翻译学框架,为翻译学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使翻译研究更加注重描写性,为后来出现的描写翻译学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