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研究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131090 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就当前实际的教学情况而言,课后作业的质量不佳,有效性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使得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受到抑制。而当前改革潮流席卷课堂,必然要求教师做出改变,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提升课后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优化课后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并且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相比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内容,学生更乐于接受具有趣味性的知识,对于直观易懂的事物更能接受。那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改善传统的作业模式,减少传统文化知识习题的比重,增加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在保证学生提升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单元中,有一节讲的是“奇妙

的平移与旋转”,学生在之后学到的几何知识很大程度上与这部分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几何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利用传统的习题练习,那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作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于是教师可以在其中增加趣味性的内容,比如在设计习题时,教师可以改变问题的形式,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看一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形状是由平移得来的?而哪些形状又是从旋转得来的?”“同学们拿出一个小纸片,将它变换位置旋转起来,看一看能得到怎样的立体形状?”“同学们,请画出几个图形,来考一考你的同桌,看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的?”这些问题把传统的知识习题变得更加有趣,同时又融入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

对广大教师来说,教学的初衷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够运用起来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开展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迁移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那么课后作业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额外途径,教师如果能够合理进行设计,也能够收获理想的效

果。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尝试性地将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起来,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基本需求,同时教学生如何来利用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设计时,教师要注意设计原则,一方面要注意二者结合的适应性,不能为了实践而进行牵强的设计,另一方面要符合小学生的知识层次,不作过高的要求。比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的单元里,教师可以以班级采购为背景,假设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采购员,教师先向学生提出这次采购要购买商品的种类、数量以及单价,让学生来计算买好这些物品需要多少钱,然后让学生将清单列好交给老师,教师进行复核之后就可以交给生活委员去采购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形式直接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好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了解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与原则,相比机械的练习题更有实际可行的意义。

三、自主性与合作性结合

合作学习并不是指学生参与到学习小组之后就不要做任何实际活动了,反而会针对每个人特定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是需要学生个人来自主完成的,可以说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是不矛盾的。那么要实现这

一个目标,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要作一定的突破,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自主性与合作性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完成有效的作业,提升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比如在“认识方位”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摒弃传统的习题练习,而改用合作探讨的方式来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叉分组,组员最好是四个左右,既能保障达到合作的要求,同时锻炼了每个人的实际动手能力。然后教师要求小组准备一张白纸,将学校的坐标标在白纸的中央,要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在纸上再把自己家庭的坐标标在纸上,以上北下南为整张图的方向,让每个学生来回忆自己?硌?校的路径,把周围主要的建筑物画在图上,最后由小组长来汇报成果。这样的方式直接让每位学生参与到作业完成中,切实帮助学生了解关于方位的知识,且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四、结语

以上是本人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开展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措施,也是帮助小学数学教学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完成高质量的作业,才能保障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并且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对传统课后作业的

完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数学知识,真正体现课后作业的价值。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科学的策略,为学生设计高质量的课后作业,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创新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创新_数学论文 目前,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孩子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是繁重而又疲倦的。许许多多的小学生开始抱怨学习累,甚至讨厌排斥学习,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业的繁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创新 小学应该是孩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他们需要时间和朋友玩耍,需要时间去观察这个社会并适应这个社会,家长也需要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来增进关系。但是这一切都被课后作业所阻挡了。从小学的学习就有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每一门科目在放学之前都会布置半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小时的作业,尤其是数学这一门学科,作业往往是最多的,也是最难的。因为这些必须完成的作业束缚了孩子的脚步,导致他们只能待在家里做作业,为了攻破难题抓耳挠腮。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值得提倡,也是妨碍孩子成长的重要原因。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过多的危害 许多小学生最害怕的科目就是数学了,因为数学这一门学科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是极高的,但是孩子在小学阶段才是刚开始发展逻辑思维的时期,所以刚开始接触数学可能很难跟得上老师的思维。所以他们容易形成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恐惧心理。因此,为了不影响之后的数学学习,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孩子对数学学习放下戒备,转而爱上它。但是许多老师的做法却是加大课后作业的量,这些老师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成长这一方面的关心少之又少。在他们看来孩子不停地做练习就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但事实确实是这样吗?许多课后作业中包含了大部分的基础练习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加上小部分能力提升的题目。其中大部分的基础练习是孩子可以轻松完成的,这样大量的练习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反之会让孩子在反复的练习中失去对学习的乐趣。小部分的能力提升题目中的难度较高,若是孩子一直做不出来的话容易对数学失去信心,对以后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于概念性的东西还很模糊,所以在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他们非常不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和课堂环境,这时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和课下布置作业的时候多费心思,既要循序渐进,还要留一些难度小,但是又能够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作业来,以便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 (一)作业量 在我看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量,可以少但绝不能过多。总有一些老师希望自己的作业量多于其他科目,所以疯狂地布置作业。他们认为孩子用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学科作业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的学科,这样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一个孩子是否能够学习好一门学科,取决的不是我们硬性地对孩子的灌输,而是先有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激情,往往高于被迫地去学习,如果让一个孩子产生了对一门学科的厌恶,那么他就很难会有一个好的成绩了。而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在于希望孩子在课后也能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对明天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所以作业量过多只会加重孩子的压力,让他们厌倦甚至是厌恶数学学习。作为小学时代的孩子,还是玩心较重的儿童时代,他们对于玩的渴望还是很大的,如果因我们布置的作业量过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与朋友玩耍,他们就会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会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所以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半个小时即可。 (二)作业难度 如同之前所说,作业往往是由大部分的简单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加上小部分的难题所构成的,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 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发展乃至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在新课程环境中,如何进行作业设计呢本人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之一变“枯燥”为“有趣”,凸显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要把握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作业的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突出一个“活”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1、游戏式作业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游戏是启发心智、激发兴趣的有益形式。游戏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让学生边玩边学,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感受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教学《可能性》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式作业,让学生互相“猜一猜”、“玩一玩”;再如教学《认识物体》后,让学生做一做认识物体的游戏:蒙住眼睛摸出桌上的东西,说说是什么东西,并说出根据什么性质来辨认的。 2、情境式作业 儿童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儿童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从而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自我需求。如学完“整理书包”后,设计“整理书房”或“整理衣柜”的情境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策略之二变“封闭”为“开放”,注重开放性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作业的时空,从作业内容的选取到作业形式的呈现都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当学生学完10以内的数,我设计了以《我的家》为主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认真观察,画出自己家中的10样事物,要反映1~10这些数,让刚入学的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学完“认识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策略之三变“统一”为“分层”,体现层次性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基于这一认识,《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统一的作业,主要关注的是中等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摸清各个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设计分层次的作业,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

浅谈小学数学-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样,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也是在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呢?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教小学数学才几天,我就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当一名小学老师的不易。调皮捣蛋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心里发展必经的阶段。对新教师来说,由于尚缺少经验,教学中遇到孩子们的不停吵闹时,再怎么心软的教师也会变得“凶狠”,轻者扯大嗓门高喊“安静!”,重者则直接动手打骂学生了。这两者都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因为呐喊或者打骂之后,学生们调皮捣蛋的性子并不会立刻改正,它们依然会在下一节课上继续自己的行为. 在我看来,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够很好地处理孩子的天性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通过提升自己课堂的趣味性和讲授的方式,来赢取学生们的欣赏和喜爱。喜欢一个人或许很难,但讨厌一个人却很容易,对学生来讲,一旦他真正的喜欢上了你,那课堂上他的表现可就同日而语了。现在很多教师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时,经常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自身不修边幅、口无遮拦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更不用说喜欢上你的课了。学生一开始就抵触你,即使你再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二、再次要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通过换位思考,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境况,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三、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学习数学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学习的直接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学生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升华的。一个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学生,是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这样,对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更高兴趣。 四、最后通过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喜悦,延长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使兴趣持久。因为小学生的兴趣既不稳定,又不长久。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扬,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的兴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会浓厚、持久。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然而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作业,完全是在老师的监督甚至逼迫下才勉强为之,对他们而言,作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负累。造成这一不良现象,主要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同时长期机械抄记、单调乏味的作业,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的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鉴于这种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做了新的尝试。 案例一:自主设计作业,作业分量好承担 在教完古诗后,我把作业的布置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师:学习完了这两首古诗后,你打算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呢? 生1:我打算抄写这两首古诗,并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 生2:我打算把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说一说,并把其中蕴含的

道理写下来。 生3:我想根据这两首古诗的内容画一画。 生4:我想收集这两位诗人其他的诗来吟诵。 生5:我想收集整理其他说明一定道理的古诗。 生6:我想整理跟这两首古诗所说明的道理有关的例子。师:同学们,你们自己设计的作业比老师设计的还要精彩。那么,我们就按照1+X的方法,同学们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份喜欢、力所能及的作业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他人设计的、自己也感兴趣的作业。X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多选不限)。作业量不作具体规定。 分析和反思: 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避免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消损。当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完成不同治度、不同题的作业练习,他们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奈和负重。当然,在学生设计自主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教给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摘要:语文作业是小学生巩固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布置作业,不仅能够 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还能够使教师对课堂中未能讲授的知识进行补 充与拓展,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中,学会对语文知识的应用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 的消化与吸收。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堂课授课中 的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安排等方面入手,通过巧妙设计语文作业,促进小学生语文 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新课标下小学语 文作业的设计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语文素养;方法探究 语文作业不仅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吸收,教师也可通过学生 的作业完成情况,将学习效果的反馈给教师,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当前小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者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老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完成欲望。导致学生作业完成度 低下。那么,教师在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呢?下面, 笔者就与各位同仁据此展开探讨,以期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的提高。 一、重视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初步印象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指导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但是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自制力和自我掌控能力较弱,面对教师叮嘱的课前预习作业,小学生经常都是草 草完成,敷衍了事。据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有效的预习作业,在设置一些与 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通过设计作业,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听课效率,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益。 例如:在教授《匆匆》这篇文章之前,笔者就让学生完成下面的预习任务:一、通读这篇课文,并通过字典等辅助性学习工具,正确掌握生字的读音。二、 摘抄课文中自己喜爱的句子。三、选一段你喜欢的自然段,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并 试着背诵。四、仿写下面这个例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用明确的预习作业单,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朗诵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独立 学生的过程中,初步具备信息搜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形式 多样化的预习作业,既能够适应学困生的实际学情,还可以满足优等生在学习能 力上的拔高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环节,主动对文中的知识进行探索,从而 在独立预习中获得成就感。 二、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练习可以使学生跟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李婕妤记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就能够能够及时掌握 学生的听课效果,从而对接下来的教学进度进行调整。教师在对课中练习进行设计 的时候,需要根据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与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堂练习的时候,要充 分了解学生在学习程度上的差异性,根据他们的实际学情,对课堂练习题进行分层,这样才可以使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堂训练收获知识。 例如:在教授《桃花心木》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如果教师按照老旧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来进行学习,不利于发挥学生对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据此,笔者依据课文的内容,为学生提出了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蟠龙小学陈健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 (1)教与学中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数学很有用,另一方面学了数学不会用; (2)教师无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用拉平取齐的方法要求两头学生向中等生看齐,致使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原地踏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而苦恼厌学; (3)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和负责态度欠缺,以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富有创造力的数学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新课的设计,对课堂练习重视的不够,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一般对新课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能否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就不能预测了,针对这个问题对练习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过程设计 我校为了推进我校科研科研工作,参加了白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指导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组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在学校课题启动后,我们根据低中高年级成立了课题小组,认真学习了区学校的总课题方案,对照新的课程理念,经过全面的课堂教学分析,反复了思考,最后确立了《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研究》子课题。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进行了具体分工。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积极搜集资料,查找理论依据。由董国洪校长拟稿,制定了课题方案,经过课题组成员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18T14:46:25.217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作者:辛亚靖[导读]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068350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复习和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我们的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设计认识不足。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 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以新课程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适合孩子需要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让趣味性作业,调节学习心情。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新、活、趣、奇”,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学生学写数字时,如果每天总是让孩子重复写数字,那么他们肯定觉得单调无味,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可以写爸爸的也可以写妈妈的,好吗?不过老师提醒你,一定要认真写,不能写错,不然老师打电话到你家就会找不到你的。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学生的高兴劲别提了,一个个都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这样把作业寓于活动之中,引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以生活性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地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途径。 在学习完统计图知识后,我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路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小组中有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写出分析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设开放性作业,激发创新能力。 开放性作业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潜能,从而获得生动、主体、全面的发展。开放性作业情节生动活泼,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能激发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好胜心,集趣味性、知识性、整合性、自主性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定势思维的局限。 在三年级“长方形周长”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开放性作业“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再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巩固了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用实用性作业,还原数学本质。 《课程便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教师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和延伸。 在学习完“利率”这节知识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表格,到附近的银行或信用社,把当时的利率表抄下来,设定一个情节,给你5000元,你们自己决定存多长时间,计算一下,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同学们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积极地完成了此项作业。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摘要】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实施了新课程理念,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也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努力学习和践行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我认为,在作业设计时,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于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不再有别的思考和设计。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能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实施了新课程理念,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也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努力学习和践行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我认为,在作业设计方面,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于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不再有别的思考和设计。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及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或手段。若我们的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创造性,是一种慢性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相手段。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一种既新颖有趣,又开放灵活的新型作业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应引起我们教数学的老师的高度重视。经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让趣味性的作业,调节学习的心情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形象、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一种较为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题,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他们成为一个又一个积极向上的乐学者,成为一个又一个时代最欣赏的学习型学生。 二、用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的本质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本着这一目的,在作业的设计方面,我们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题,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例如,在学习完“纳税和利息”这节知识后,我让学习设计一个表格,到当地信用社或邮政银行,把当时的利率表抄下来。设定一个情节,给你们10000元,你们自己决定存多长时间,请计算一下,到期后可得到多少元利息?同学们兴趣来潮,参与参与学习中,热情可高涨,积极完成了这项作业。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

小学作业设计方案

XX小学作业设计方案 做好作业设计,优化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一、作业设置: (一)语文作业: 一二年级书面作业为练字本和《新课堂》;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为《配套练习》、习作、阅读与积累(每星期不少于1篇)。家庭作业为预习、生字词语、课后习题、课外阅读。 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禁止布置无效作业和重复性、惩罚性作业。生字抄写(含组词中出现)高年级不超过5遍,词语以2-3遍为宜;笔记和背诵应充分利用好晨读课和边角时间,做好背诵指导。提倡老师将作业课堂化。 注意重复性作业的整合。硬笔书法课、《新课堂》、《配套练习》及家庭作业(预习和巩固)中的重复性内容,不要重复使用和布置,可根据学习的实际需要分层推进。 一二年级《硬笔书法》《新课堂》全批全改。三至六年级《配套练习》全批全改;每次习作批改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1/3,(教师把班级学生习作分为A、B、C三个组,每位学生每三篇习作中教师修改一篇)以了解学生习作状况,为学生批改做好示范;其余习作由教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指导学生互批互改。无论是教师批改还是学生批改,均要做到项目齐全,符号规范,行款整齐,批语文句通顺,表达清楚,具有指导性和建议性,让学生在观摩修改和实际修改过程中掌握习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至六年级“读写作业”“硬笔书法”每两篇(课)简批一次。 (二)数学作业 一二年级设置小演草本和《新课堂》作业;三至六年级设置《配套练习册》和大演草作业。均为全批全改。

作业批改和讲评及时、规范。“新授与作业同步”,“下一次作业前完成上一次批改。”无论考核作业、考查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必须做到有发必有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批改可采用全收全批、重点评改、集体评改和面批等多种方式。 三、考核形式 每学期举行两次集中大型检查,取两次平均分,作业考核成绩以60分纳入教师发展考核性评价。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负责人:语文组梁艳艳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及意义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反馈有效教学和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参照,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然而,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观念落后,多年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在设计上仍然只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单一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另外,农村孩子家长的知识水平相对较差,对于孩子作业德概念只是有或者没有,写或者不写,只要是不动笔或者少动笔的都视之为没有作业,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 基于此,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二、课题摘要 小学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延伸,应该精心设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感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个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从当前农村小学的学生作业的现状出发,试图从中探究出相应的策略。 课题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课题研究的重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其作业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发现,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学会创造性学习。 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小学数学课后开放性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课后开放性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一】“套餐”型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 套餐、B套餐、C套餐三个层次。思维层次一般、模仿练习为A套餐,变式练习的为B套餐,发展性、拓展性练习的为C套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进行自行选择。因为选择的难度系数不一样,也为了在评价中体现其公平性,完成A套餐的得到的是一星,B套餐的是二星,C套餐的是三星。 教学“年、月、日”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A套餐、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组比较基础的填空题。 (1)一年有()个月,其中大月有()个月,每月有()天,小月有()个月,每月有()天。 B套餐、制作月历: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今年二月、三月、四月、七月、九月的月历。(教师提供每月第一天为星期几。) C套餐、查找有关年、月、日的资料,了解年、月、日的来源,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完成一张数学知识小报。 【案例二】“自助餐”型作业。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花店的鲜花价格表:

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反思】 1、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产生兴趣,其作业的热情必然会高涨,作业效果必然会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有利于唤起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思维的开放性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让作业充满生机,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2、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他们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建立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在兴之所至中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愉快地完成作业。 事实证明,这样的作业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虽然学生做同一作业,却显示出不同的个性,虽然做不同的作业但达到了同一目的,这样,每一位学生在自选作业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试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之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之策略 龚家湾第一小学李玉花 数学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与发展,数学学科形成了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等特点,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更多的练习与实践。就小学数学而言,作业是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应该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变革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传统的做法仍然大量存在。具体表现在:作业要求“一刀切”,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作业量依然过多,不乏简单机械的练习,质量不高;作业题型单一,多以填空、计算、解决问题为主;作业内容的综合性不强,缺少对生活实际的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不够紧密;作业评改形式单一,仍以教师简单批阅答案正误为主。 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践新课改的精神,必须重新认识小学数学作业的意义,优化作业设计。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

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因此,作业设计应当紧扣新课程的这些要求,在保证巩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应用与创新能力和情感发展方面,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作业设计的终极目标。 1、作业是联系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纽带。 数学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往往是和多学科知识交叉在一起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确实能帮助学生较快、较容易地理解新知,但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要靠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更直观、更深刻。 2、作业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新知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任何人无法替代。在课堂上,小学生虽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了新知,但对新知的充分理解,知识系统的合理建构以及计算技能的掌握,尚需在课外完成,而作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巩固所学知识、练习技能、探索新知,自主性与创造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作业是学生掌握与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的过程。 不论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还是新课程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方式,都不能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而应当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将这些方式内化在学生的行为中,使

(完整版)浅谈如何布置小学数学作业

浅谈教师如何布置小学数学作业 教师每天上完课,少不了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是门学问,它是学生正确掌握课堂知识,形成必要技能,发展数学思维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关系到教师教学意识的变革,而且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体现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手段——作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让学生吃“大锅饭”,而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仅要让学生吃的饱而且要让学生吃得好,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通过参加此次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初浅体会: 一、作业内容丰富,整合多个学科知识。对各学科个性化作业进行有机重组,依据学生的教育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协调各学科作业系统中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作业系统保持协调一致,产生聚集效应。在数学作业中有语文、常识、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思维精华,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数学,用文学的头脑来理解数学,用科学的眼光来研究数学。 (一)口头作业。在各年级都均可布置此类作业,例如把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交流,告诉父母,在整理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让学生在数学课后把自己学习的知识讲授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听,直至听懂听透,或者回家和自己的家人讲一个数学故事,和家人谈谈自己从数学故事中得到的收获,这样既复习了新知,又发展了学习能力,为独立学习奠定基础。 (二)书面作业。数学学科所研究的内容有其科学的规律,对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练习是很有必要,无可厚非的。但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和学生自身的资源设计作业,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如六年级在讲百分率的时候,我让学生合伙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银行和信用社去看看利息表,并记录下不同的利息,并看看自己能否看懂利息表中的数据。在学统计时,叫学生统计自己家一个月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并做相应的数据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鲜活的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三)主题作业:这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依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独立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和同学交流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便于相互学习和提高。如学生用16K的纸相互出一些的题目(相同学习档次的学生相互交换),要求出题的同学在出题时对题目先作一些思考,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出的作业难度有所不同,再将对手的作业进行批阅,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当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时,教师也不一定要以增加练习题的形式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些形式的作业虽然同样是书面作业,但能够充分兼顾不同的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实践作业:在数学学习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应该减少学生知识性作业的数量,优化其质量,增加实践性作业,加强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作业回归主动、全面发展。这样让学生把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强调要在一定情境中完成,它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学习百分数后,可以确定主题为“树种成活率”的研究内容;又如学习正比例的知识以后,可以进行“不同时间段,物体与影长的关系”主题研究。无论是哪一个主题,都是一个大量的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分析、输出的过程。学生需要多人合作、进行调查、收集资料信息、归纳整理、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可以调查报告、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汇报等形式来展现成果。 二、作业形式多样,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差异性,全班学生由老师布置同一规格的作业是不科学的,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别作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成作业的热情,从而优化个性,使

2020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作业是日常教学中检查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帮助 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及学习习 惯养成的重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及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在布置作业方面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容易造成好学生“吃 不饱”,一般学生难提高,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们在设计作 业时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合理搭配题型,做 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寓趣味性、灵活性于作业中,把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融进数学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内驱力,自觉、主动、高 效地完成作业。 一、作业要有趣味性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与“我能做”。

1. 内容有趣。作业的内容是课外作业的核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 生活,体现童真童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例如,为了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退位加 减法这一知识点,可以将枯燥的计算变成生动有趣的猜数游戏。算式 35+8=43,可以这样设计:我想到了一个数,你来猜猜它是多少。它比 35大8,它是多少?也可以这样设计:我想到了一个数,它比43少35,你猜是多少?这样一种算式便有多种变换方式。这样的猜数游戏,可 以让学生在学校与同学每天互相猜一猜,也可以在家里与父母互相猜 一猜。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让计算能力弱的学 生通过练习得到提高。 2. 形式有趣。学生常常把课后作业视为负担,这与所布置的作业缺少 趣味、机械枯燥有关。数学作业设计应切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活 泼的形式,使得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进行作业。 (1)游戏类作业。如教学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相关 知识,教师可布置学生在校与同学,或者在家与家人一起互动,玩站 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时站一站、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让他们 能够在游戏中辨认方向,用方位词语来描述物体所在方向,既让学生 在快乐中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及合作交流能力,又 增进与家人的情感,有益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创作类作业。这类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能培养教学学科之外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统计与概率” 领域的内容时,教师布置学生利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2、《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对课程改革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让作业特别是识字作业,怎样使其成为学生展示个性;成为孩子们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成为快乐成长的平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但综观目前作业现状,传统作业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课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 1.形式上: 1单一性,为应付考试而训练; 2要求单独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 3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 2.内容上: 1机械重复地抄写生字、词语等; 2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本上。

3.方式上: 1面对不同学生实行无差异的作业设计。 2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地造成学科间的隔阂。 4.答案上:作业答案绝对化,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5.评价上:作业评价片面性、单调化。 6.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所以本课题在对目前作业的设计进行调查之后,吸取国内外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形成合理的作业机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三)研究基础 1.本组成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处处留心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在切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