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第8单元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华师大版)

高三第8单元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华师大版)

高三第8单元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华师大版)
高三第8单元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华师大版)

第八单元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一、考试要求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

17世纪英国的

启蒙思想

培根的近代唯物主义思想 A

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A

洛克的政治分权学说 A

18世纪法国的

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C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泰斗 C

卢梭,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C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 B 启蒙思想的传播

欧洲:德国、俄国 A

美洲:美国、拉美各国 A

亚洲:日本、中国 A

相关考点

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

英国革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意义 C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背景 C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及作用 D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B

《合众国宪法》;联邦制度的确立 C 法国革命

《人权宣言》 C

《法国民法典》 C

【单元导读】

●启蒙运动出现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17、18世纪。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荷兰。

●就近代而言,启蒙运动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的科学文化,促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在18世纪的法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影响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它高扬理性大旗,引导人们向现代社会前进。丰富而深刻的启蒙思想为近代世界各国变革提供了锐利武器。

二、知识梳理

1.时空观念

B.C.6C 14C-16C 17C-18C

源头发展成熟

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宗教改革

2.基础知识

①启蒙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其核心与实质是什么?

A.背景与条件: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理论渊源: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③思想武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B.核心与实质:①用理性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进而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②在这场启蒙运动中,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主张和诉求?

A.高举扬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D.倡导平等,认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E.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

③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A.解放思想:冲击了封建势力,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B.召唤革命: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

C.影响政体: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系统政治构想。

D.泽被世界:对亚非拉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简要归纳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的主要观点,从中发现其联系与差异。

A.霍布斯的主要思想观点——主张君主专制

(1)他反对神学、宗教和教会,承认人的自然权利,批判君权神授,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2)作为近代社会契约论倡导者,他认为人为了生存和安全,通过契约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代理行使权利,以保障契约参加者的生命和利益。

(3)在政治上主张统治者具有绝对权力,其权力不可分割和剥夺。人民对统治者应该无条件服从,因为他是契约的产物。

B.洛克的主要思想观点——君主立宪和分权学说(《政府论》)

(1)否定霍布斯个人专制政体。提出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由民选的议会行使;行政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由君主行使。君主服从法律,但对议会有一定制约。(2)国家根据契约产生,政府职能是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尤其是私有财产权。

(3)政府与人民发生争执,人民就是最高审判官。如果统治者不能保护人民的财产,即被视为暴政。反对暴政的权力属于全体人民和公民个体。

(都反对君权神授;都认同社会契约理论等;但是在国家政权体制上是完全对立的。)

⑤简要归纳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从中发现其联系与差异。

A.伏尔泰——温和改良主义者、反教权的斗士、启蒙运动的泰斗。(《风俗论》)

(1)宗教观念: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称教皇为“两足禽兽”,教士为“败类”。但他并不反对宗教,而是自然神论者。

(2)政治理念: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实行政教分离。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既保障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力,又避免发生革命。他还倡导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B.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奠基人。(《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1)法的精神:理论核心是法律的精神。他认为“法”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遵从理性。

(2)分权学说:反对君主或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制度。汲取洛克分权思想,将政府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止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注意: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都反对“君权神授”、都有社会契约思想,都反对封建教权和神学。但是,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各有各的设计。而在分权理论上,洛克与孟德斯鸠有联系,有差别)

⑥简要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从中发现他在哪些方面继承、发展了启蒙思想?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主要代表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社会契约论》。他从探索怎样解决社会中的不平等、不自由的问题入手,最终得出革命的结论:

A.卢梭对社会作了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平等和自由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人类原本生活的“自然状态”是美好的,但是财产私有制以及在私有制下的“文明社会”剥夺了人的天赋权利。因此,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B.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但是与前人相比注入了新的内容:首先,契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其次,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再次,人民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

C.卢梭认为,政府由作为主权者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人民自然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卢梭的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的理论基础。

三、难点解析

1.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

区别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批判对象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重点放在

封建君主专制上

设计领域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

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批判形式文艺复兴以宗教为主要对象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

的思考和判断

思想特点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启蒙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2.比较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

演变历史特征历史表现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①理性时代的到来

②英、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③启蒙运动的扩展

3.分别评价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启蒙思想

A.洛克:

(1)为英国1688年政变所建立的政治体制(如限制王权、王位继承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使这种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的体制和设施更趋完善。

(2)从契约论提出人民主权和委托论,论证君主——行政者只能是执行法律的监督者。

(3)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提供了基础,并体现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4)关于财产权利的神圣性,是完全符合历史潮流的。

B.伏尔泰:

(1)倾泻了对教会的权威的仇恨,表达了对政治社会改革的要求。

(2)他崇尚理性,理性是一切,因此深信心灵和思想会改变一切,创造一切。

(3)在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的领袖人物实际上都是伏尔泰思想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他们是力图通过君主来进行改革的人。

C.孟德斯鸠:

(1)不仅打击了神学和教权,使政、法摆脱教会控制,还为近代国家描绘了一幅制度蓝图。

(2)三权分立学说是在观察英国政体后得出的结果。通过改革避免革命,实现资产阶级和君主、贵族之间的妥协。(3)其政治学说受到自由贵族和资产阶级普遍重视。《人权宣言》宣布没有分权就没有宪法,《1791年宪法》实现了分权原则。美国把三权分立原则贯彻到1787年宪法中。三权分立成为许多民主国家政法建制的基本原则。D.卢梭:

(1)卢梭从私有制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即使不够完整,也是很卓越的。由此,为社会契约,公民社会(国家)、贫富的分化,君主的暴力统治、一直到公民自由、主权在民和革命性直至建立共和国,提供了多方面的论据。(2)卢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被写入《人权宣言》,而雅各宾派则是卢梭思想的忠诚的信徒。

(3)卢梭学说是18世纪鼓励广大人民起来革命的战斗的号角,影响还远远超出法国国界。

四、例题

1.(2015·上海单科·14)“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持以上观点的思想家是()A.洛克 B.霍布斯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3.(2016·上海单科·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4.(2011·上海单科·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5.(2009·上海单科·10)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6.(2010·上海单科·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四、练习

1. (2016·嘉定期末·23) “当政府侵犯人民权利时, 全体人民以及人民的每一部分,最神圣和最不可少的义务就是起义。”这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2.(2016·奉贤期末·14)国家主权高于“人们所能想像到的一切价值和一切意义”、“人所有的一切价值,一切精神的实在只能经由国家而有之”、“个人的最高义务即在安守其职责,作为国家的好公民”。以上文字体现了()

A.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B.洛克的分权思想

C.孟德斯鸠法学理论

D.卢梭人民主权论

3. (2016·虹口期末·14)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A.人身的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4.(2016·黄浦期末·15)在启蒙运动中,众多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思想主张是:()

A.提倡人权,反对封建专制

B.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的法治国家

C.号召人民推翻教会邪恶势力

D.宣传科学,提出“主权在民”

5.(2016·静安期末·13)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定的一部宪法中规定:“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这一规定的思想精髓源于但又低于()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马基雅维利

D.狄德罗

5.(2016·静安期末·14)观点与左下图漫画的主旨接近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卢梭

C.潘恩

D.洛克

6. (2016·普陀期末·25) “终结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

观念,人们不再认为政治高于人民,也不再认为人民处于政府之下”,对这一转变

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7. (2016·青浦期末·16)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此段文字出自()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哲学通讯》

D.《利维坦》

8.(2016·松江期末·18)在思想上激烈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信仰自由,在政治上主张进行温和改革的启蒙思想家是()

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卢梭

9.(2016·杨浦期末·14)卢梭是法国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下列观点出自卢梭的是()

A.“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B.“仁慈的国王是上天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

C.“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许可,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

D.“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

10.(2016·宝山期末·38)咖啡屋的对话

1762年,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大学生安德烈与一个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咖啡屋。在浓烈、多样的咖啡味和近旁嘈杂的政治闲谈声中,安德烈和他一个天主教大学的朋友路易斯开始谈论哲学家卢梭所写的名叫《社会契约论》书。

路易斯说:“你相信吗?这个卢梭在挑战国王已经确定无疑的统治王权。你能想象一个国王权力统治的政府值得怀疑吗?你能想象法国没有路易十五?”

安德烈重复说到:“但是真的,它确实是一个有兴趣的思想。”“难道你不想人民有自由的权利?”“权力难道不应该一样给予所有的人民,不管是富有或是贫穷的?人民为什么不能有权力选择一个政府来保护他们的权利?”……

问题:(16分)

(1)谈论中的哲学家卢梭是什么样人物?请列举与其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三例。(4分)

(2)对话中,路易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3)面对路易斯的质疑,如果你是安德烈,会进行怎样的辩护?(9分)

11. (2016·金山期末·40)进化演变(25分)

材料一:自达尔文、赫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杨度《金铁主义说》材料二:严复指出所谓“物竞”就是生存竞争,所谓“天择”就是自然淘汰。“种与种争,群与群斗”其结果总是“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在严复看来这种自然规律也同样支配着人类社会“动植如此,民人亦然。”

——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材料三:不佞垂老,亲见脂那(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严复《与熊纯如书》材料四:英国学者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和最优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最好任其死掉。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

(1)请列举发生在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分)

(2)材料三作于何时?(1分)此时,严复为何深感失望?(3分)

(3)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概括三国学者对“进化论”认识的不同点(3分)。其共同的本质是什么?(1分)(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进化论”认识的看法。(15分)

儿童哲学启蒙书

儿童哲学启蒙书,是最近几年出现在中国童书市场上的新成员。与文学类童书不同,这一类书引入哲学视角,引导儿童探讨人生的大问题,更加注重孩子的智性的培育,而不是以生动精彩的故事取悦孩子,因此逐渐成为童书市场上的新宠,并刺激着出版社更加积极引入此类书籍。宏大的人生命题,深沉的哲学思考经由一帧帧风趣幽默的图片,浅显的话语表述出来,哲学不再是书斋里古板的老头儿,哲学坐在了小凳子上,成为了孩子的玩伴。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 公交车上,一个四岁的孩子,问他的父亲:“我用一只眼睛就能看见你,为什么用两只眼睛看你,看到的还是只有一个你?”父亲听了很发愁,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涉及的领域有光学、哲学、神经学、数学……正沉思中,孩子突然高兴地说:“哦,我知道了,还有一个你,在另外一辆公交车上。” 这是一个小说中的虚构场景,而实际生活中,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更多,他们也经常会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准备好超级答案,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之丰盈怪诞,让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成年人,甘拜下风。 美国哲学家马修斯认为:“在某种方式上,成人哲学不过是童年哲学的理想化,是成长中的儿童认知能力或道德能力受到威胁时,对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的理性重构。”他撰写了《哲学与幼童》一书,以证明儿童是具有独特的哲学思考能力的,他们天然地亲近哲学。 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成年人设计出来,目的是协助孩子们构建他们的世界,解决他们的困惑、疑问,发展他们的思维。但其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创作者本身的素质。一个优秀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的作者,在对孩子充满柔情与爱的同时,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哲学知识,然后是构建故事的能力。 世界上第一套系统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主持出版。李普曼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创立“儿童哲学研究所”,组织编写了儿童哲学教材,并成功地在美国中小学推行实践,之后很多国家都将其引进。 李普曼对儿童哲学教材的编写非常用心,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需要来设计内容,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哲学教育内容,在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 中国在1997年引入这套书,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但是,因为中国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完整而持久地开展过李普曼儿童哲学教育,这套书,除了当做儿童读物外,更多地被用来培训新教师。 很多时候是孩子们教成年人 李普曼的哲学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孩子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态度,帮助孩子成为有创见、善于思考、更富理性,更完善的个体。自其创建以来,赞美与批评之声一直同时存在。

简析法国启蒙运动

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鼓吹推翻君主专制和教会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法国的启蒙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也特别丰富。法国启蒙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18世纪初期到中叶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启蒙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他们的政治态度比较保守,代表了自由派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且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是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温和派”代表。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于贵族家庭,当过法院院长,喜欢钻研科学。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统治,向往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并以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而闻名于世。其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1721)、《罗马盛衰原因考》(1734)和《法的精神》(又译《法意》1748)。 《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它是由160封信组成的一部书信体的哲理小说。作品通过郁斯贝克和黎加两个波斯贵族青年旅居巴黎时与家人、朋友的通信,对法国绝对君权的黑暗统治、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种种恶习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作品大胆地否定了上帝,讽刺了教皇。作者还通过波斯贵族后房生活的描写,谴责了违反人性、摧残人性的多妻制和闭奴制度,并塑造了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的洛克莎娜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波斯人信札》既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一些零星的故事、寓言和杂感,是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 伏尔泰(1694一1778)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启蒙思想家之一,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时期因写诗讽刺封建贵族,曾两次被捕入狱。后被驱逐出法国,侨居英国,从事英国社会政治、牛顿的科学思想、洛克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英国的文学与戏剧的研究工作,最后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菲尔奈。伏尔泰的创作极为丰富,他是哲学家、史学家、戏剧家、小说家兼诗人。他的全集包括哲学著作、历史著作、史诗、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50多出剧本和26部哲理小说,一万多封信。主要著作有《英国通信录》(1732)、《哲学辞典》(1764),悲剧《俄狄浦斯》(1718)、《布鲁图斯》(1730)、《穆罕默德》(1742)和《中国孤儿》(1755),小说《查第格》(1748)、《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等。 《老实人》是伏尔泰哲理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小说描写一个天真纯朴老实人的曲折遭遇。他非常信奉其老师、“哲学家”邦葛罗斯所鼓吹的“一切皆善”的说教,可是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这一信条。他是一个男爵的养子,因与养父的女儿相爱而被逐出家门,在流浪中又吃尽了苦头。他的老师邦葛罗斯也历尽了灾难,险些死于宗教裁判所的火刑。他的情人居内贡的遭遇也同样极为悲惨。面对这样的世界,老实人觉醒了。他对那个可恶的“哲学家”叫嚷道:“得啦,得啦,我不再相信你的乐观主义了。”老实人认识到现实的丑恶,最后发出感慨说:“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难”。小说还描写了一个神话般的理想世界——黄金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幻想。结尾又提出了“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求实精神。《老实人》叙事流畅生动,繁简得当,开朗、乐观,富有传奇色彩。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这是法国启蒙文学的全盛期。代表作家是狄德罗、卢梭和博马舍。他们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更为激烈,并明确地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号,因此被称为“激进派”。

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陈锐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中图分类号: B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0 -2146 (2008) 01 -0065 -06 摘要:“启蒙”历来是一个有诸多争议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体现了时代的风格和当时文明进步的顶峰,但又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19世纪则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差异和断裂,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植根于小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并开始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的反动。它们作为两种对立的倾向在人类的历史和精神发展中都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 关键词: 启蒙;浪漫主义;理性;宗教 一对于当代中国的思想界来说, 18世纪欧洲的“启蒙”在许多领域中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前提,即使是那些对西方文化价值持保留态度的新儒家,也不敢完全否认它们的重要。在理解西方文化的时候,人们简单地将之看成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和19世纪实证科学的进步过程;对于古老的中国文化,则依据这个启蒙的模式去对传统中许多消极和落后的方面进行批判和否定,就像伏尔泰嘲笑中世纪的教会那样,人们或者从历史中找到某些类似于启蒙的成分去进行赞美,例如先秦的理性精神和对人的肯定,以及明末的思想启蒙和文艺复兴等等。总之,启蒙确实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进步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它帮助人们认识和批判传统中那些落后的封建糟粕,并吸收西方文化传统中科学、理性和进步的那些基本价值,在现实的政治和精神文化中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尽管启蒙的概念是如此地深入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世界的变迁和人们的理解却产生了许多变化。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和科学,但最后却导致了战争、动乱和浪漫主义对启蒙的反动。在20世纪初的时候科学和民主曾经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界的目标,但按照一些人的说法,最后却也是救亡压倒了启蒙。当中国从80年代的启蒙走向90年代后的市场经济时,许多预期的目标也像五四时代一样没有得到实现,对来自西方的真理和理性的兴趣冲淡了,而传统的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许多与经验主义相关的东西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在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研究中,现实的感受也使得我们的视野扩大了,并认识到了西方思想中那些不同于启蒙的复杂的方面,诸如法国的启蒙与德国、苏格兰启蒙的差异,浪漫派与启蒙的对立,还有19世纪贡斯当、柏克、托克维尔的政治保守主义,在20世纪则有伯林和哈耶克的自由主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对启蒙的批评等。顾准文稿中对卢梭思想和法国革命的批评以及对经验主义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有人则在保留五四精神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指出其较多地否定了传统和权威,还有人在指责五四时代的激进主义,或者在把法国的启蒙理想和英国、美国、德国的政治现代化模式作比较。当然,还有一些人在继续倡导启蒙的理想,或者提出某种“新启蒙”的口号,以将那些对启蒙的批评和对启蒙的坚持调和起来。人们在启蒙的问题上所遇到的困惑源于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和变化,源于人们特定的利益和不同的视角。米歇尔·福科在他的《什么是启蒙?》中说,对于启蒙这个问题“现代哲学一直无法回答,但也从未设法摆脱。这是在一个两百年来以各种形式重复的问题,从黑格尔、中经马克思或尼采,直到霍克海默尔或哈贝玛斯,几乎一切哲学都未能成功地面临这一问题,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摆脱和回答,都只不过是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执着于那些特殊和有限的价值,是如庄子所说的“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以及整个宇宙中,没有什么东西会停留在原处不动,启蒙以及人们对启蒙的看法也是这样。在某一个阶段你也许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历史就像自然一样,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直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直线都会逐渐加大它的曲率和弧度并可能成为一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精编版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一、选择题 1.雪崩真的发生了,卷走了所有的滑雪者。直升机和救生员还在不断地搜寻受难者。因为害怕,()躲过了一劫。 A康斯坦丝B希林C罗贝尔太太D弗洛里昂 2.怎么样找到开始行动的动力?() A勇气B时间C害羞 D 害怕 3.通过()训练,我们可以体验到每天增加一点勇气的快乐。 A勇气B胆怯C行动D竞争 4.索尼娅为什么没有为热拉尔德.费斯杜目的书说好话?() A为了出名 B 忠于职责 C 为了赚钱D为了权力 5.安托万为了改变自己学校门口的现象,她做了很多,以下()是她没有做的事情? A在校门口摄像B写信送给警察局C利用课余时间挨家挨户访问D写信签名并交给校长6.布莱斯总是受到老师的惩罚,成绩也下降了,其中不是原因的是()? A布莱斯放学在校门口与5个扔纸团的同学打架。 B只要老师一转身,布莱斯就会受到布满墨水的纸团的轰炸。 C布莱斯套上夹克衫,把手插在兜里,感觉全是番茄酱,赶紧跑去清洗。 D下课铃响,布莱斯冲到食堂,5个扔纸团的同学吧盐倒到他的土豆泥中。 7.()摔了几十跤、经历无数失败后,造就了最后的成功:学会了走路。 A都妮亚B居伊C姚安D艾玛 8.我们以为生活就是一场竞赛,唯一有价值的成功,就是()。 A超过别人B考全班第一C比邻居挣更多的钱D要拥有全小区最靓的汽车 9.刚进厨师学校的时候,()进入了一个疯狂的世界,日复一日,他成了一名优秀的厨师。A玛丽蓉B费尔曼C吉尔D吕克 10.话语不仅仅是词汇,它还包括嗓音、口音、()、讲话速度等。 A语法B技巧C语调D语音 11.自从()找到了工作以后,人变得好多了,感觉自己能养活自己,对自己充满了希望。A克莱蒙蒂娜小姐B索菲亚C凯文D布律诺 12.桑德拉真的受够了,她还得背着那个重重的书包爬上()层楼梯。 A15 B16 C17 D18 13.弗朗希娜去找朋友米莉亚,按响米莉亚家的门铃,米莉亚()岁的小弟来开门。 A3 B4 C5 D6 14.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考试要写出提包、汽车、铅笔盒()的用途。 A司机B建筑师C电视D人 15.吕斯夫太太把买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看了桌子上的信件:超市的广告、电话单、电费单和一封给她女儿()的信。 A罗西娜B罗曼C弗朗希娜D珍妮弗 16.()是一位智者,他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村子里的人出谋划策,整个地区的人都尊重他。 A索里曼B吉米C热罗姆D维维亚娜 17.热罗姆既没有给夏尔两记耳光,也没有朝他屁股上踢一脚,二十直接把他送到()。A班主任B警察局C家长D校长 18.()和索莱娜再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里成功地实现了他们愿望。

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

论法国启蒙哲学 机械唯物主义 导言 机械唯物主义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其在18世纪的法国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出色的法国哲学家。让我们来探讨机械唯物主义在欧洲启蒙时期的渊源——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18世纪在法国的迅速发展和其代表人物。 正文 1、经验论与唯理论 2、机械唯物主义 3、结语 经验论与唯理论 机械唯物主义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论与唯理论有莫大的联系。这时期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神学与经院哲学,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经验论的有弗兰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洛克,唯理论的有笛卡尔、斯宾诺萨等。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时他也是古典经验论的始祖。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哲学的优良传统,把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弗兰西斯·培根是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集文集》等。 霍布斯则继承了培根的思想,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他被认为是18世纪意义上的“第一个近代的唯物主义者”。霍布斯认为真理只存在于物体之中:“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有形的,无形的东西就是不真实的。”“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的东西”,总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消灭。他反对概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加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霍布斯著有的《论物体》、《论社会》、《论人》等理论作品对机械唯物主义体系的完整起到了重要主导作用。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的笛卡尔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来源。在笛卡尔哲学中,物质的本性是广延,运动的特征是位移。他提出了有名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人只有非常理性地使用数学上所重用的纯粹的推理方法才能认识世界。实际上,笛卡尔是以力学运动为基础,把由地上获得的力学原则于天体现象以至整个世界,从而把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观念移植到哲学中并造就了机械论的精神。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拉美特利极为崇拜笛卡尔,认为“如果哲学的领域里没有笛卡尔,那就和科学领域里没有牛顿一样,也许还是一片荒原。”(注: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我们可以注意到,起源于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派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却起到了促进作用,其理论归宿是自然科学。这是因为,笛卡尔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清楚明白的概念”来研究自然,发现了一些自然规律,“为后来的发明和校正奠定了基础”,(注:《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卷,第202页。)并“提供了自然科学的骨架和基础”。(注:《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卷,第123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神圣家族》认为,笛卡尔的唯物主义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机械唯物主义“成为真正的法国自然科学的财产”。(注:《马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初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时,我与大多数人一样,都因书名而觉得这是一本幼稚的书,但浅尝几章,我便爱不释手了。这册书共有八本,每一本封面都是可爱天真的图画,书中还有幽默风趣的插画,更是勾起了让人坐下来饮口茶细细品尝的欲望。书中语言简单,但稍一细读,便发现其中或许大人都无法领悟的道理,反而以孩子纯洁的眼光才能发现,大概这也是警醒大人的。 有一章,《自由与不自由》中,明确地提出了其实我们做任何事基本上都是我们的自由。如:此刻别人邀你观赏最近刚上映的一部电影,你却想到林子里踩着阳光享受花香,这完全是我们的自由,你可以选择陪朋友,也可以选择独享愉悦,但我们可能考虑得更多:这是这部电影的首映、朋友明天就要离开了等,为了别人而限制自己的自由则更显示出自己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当另一种自己不可及的力量阻碍了我们,那么便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本来意愿,这大概便是不自由,而恰恰我们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有许多,例如父母强行要求孩子补课,不能怎么怎么样。但我们有时也会依赖不自由。如举棋不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掷硬币、让他人做决定。大概我们都渴望自由,反感被束缚,但又依赖不自由,但如果束缚我们,却又给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好处,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说到底,我

们还是太贪心。 我庆幸自己读到了这册书,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在这之前,我对善恶、美丑、金钱、战争、自由等都是些浅见寡识,无意间的翻阅,使我发现一个真正的我。 “多么希望成年人也来关注这丛书,因为无论您饱经沧桑还是初涉人生,您都会在阅读中品尝到思想的雨露和哲学的甘饴。然后,您将会心一笑,因为您对人生有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理解,另一种宽容。”

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

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启蒙文学”并不是如浪漫主义文学或自然主义文学一样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是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文学上的延伸和体现。启蒙文学并没有独立的纲领,在文学史上对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争议,但通常认为奥古斯都时期的英国文学、大革命之前的法国文学以及德国的 狂飙突进运动,都可以算作启蒙文学范畴。 从纵向上看,启蒙文学选择性继承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某些特性,但是却已经具备了近代文学的诸多元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尽管没有形成统一的纲领,各国发展的状况也存在差距,但仍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欧洲诸国中以法国成就最高,英国和德国次之,在俄国和意大利等国也有相应的发展。 [hr] 笛卡尔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保守的封建势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之间的一次巨大的冲撞。英国经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残存的封建势力和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冲突不断,经验主义哲学盛行。路易十四死后,一度是欧洲最强大国家的法国开始陷入无休止的社会矛盾之中;稍晚于英国到来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激化了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的决心,启蒙思想较英国更为激进,并最终催生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德国在17世纪“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下,仍分裂为数以百计的小邦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德国的知识分子则深受法国、英国知识界影响,致力于传播启蒙思想,吁请国家统一与民族自强。在这样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启蒙运动催生并得以迅速扩散,在整个 欧洲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是启蒙运动的两大理 论来源。 作为启蒙运动一部分的启蒙文学,在思想上以“理性崇拜”为核心,主张崇拜“自然理性”,反对君主王权。体现在文学上,基本都表现出崇尚个人自由、崇尚回归自然、宣传开明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工商业、自由的经济竞争等等。17世纪的法国式古典主义文学在启蒙运动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但并未产生伟大的作品。尽管许多文学家仍借用古典主义的形式进行创作,但在思想内涵上却远远超越了古典主义的范畴 整体上看,启蒙文学中的反王权、反教会思想和文艺复兴文学有些相似,但更加激进。由于根植于启蒙运动的土壤之中,启蒙文学具有更加强烈的哲学思辨特征和政治经济学底蕴。启蒙文学不追求崇高的风格,多半以来自市民阶层的平民为主要人物,在体裁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诗歌和戏剧,而是广泛采用各种体裁,其中尤以小说最为发达,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欧洲文学的“诗体时代”向“散文体时代”的过渡就是在启蒙 文学阶段完成的。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法国启蒙哲学

2004年10月18日 第七章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法国启蒙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担负了时代——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所赋予的反封建宗教两大历史使命,使18世纪成为法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世纪。法国大革命继17世纪英国革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作为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在准备革命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体现时代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即伟大的启蒙运动。它高兴理性的旗帜,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神学这两个当时最神圣的权威,并在斗争中建立起适应自己需要的社会一政治哲学,建立起以本体论为中心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和战斗无神论。 二、启蒙运动基本特征 (一)启蒙运动的基本宗旨:是由法国思想家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和进步、教化大众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二)启蒙运动的成果:1、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人性论和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制订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从而阐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资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把资产阶级的社会国家学说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2、面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着重探讨了认识论问题;那么,法国唯物主义者则主要是以现实政治和宗教斗争为依托,继承英国唯物主义和笛卡尔物理学,借助自然科学的成就,着重研究了本体论问题,建立起以自然观为中心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18世纪“第一个自然哲学体系”,从而为无神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法国哲学的中心问题:1、围绕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论,提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第二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法国唯物主义者以“自爱、自保、自由”是人的本性、天赋权利为起点,形成了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启蒙主义者的哲学思想 一、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以法哲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论。 (一)法的精神基本内容:从广义上讲法规定为“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就此而论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上帝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法,兽类有兽类的法,人类有人类的法。虽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法则。人类社会像物理世界一样有其永恒不变的规律,也应具有自己法的规则。人类社会由“自然法”走向“人为法”。人为法以自然法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人类的一般法就是人类的理性,只有符合这一精神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二)评价:他通过对人类社会状态的分析,从而提出国家应该建立政治法制等制度,寻求治国安帮的良策。 二、卢梭的不平等论:卢梭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围绕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克服社会不平等的途径”这两个主题,他通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开始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和批判。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他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

法国启蒙运动

第42集法国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异教徒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与封建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因此,众多的资产阶级先驱们展开了一场在人类历史上占有辉煌一页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奏,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 启蒙一词在法文里是启迪的意思,启蒙运动意味着用光明驱逐黑暗,开启人们反封建的意识。启蒙运动从兴起到发展几乎贯穿整个十八世纪,所以人们也把十八世纪称之为启蒙时代。启蒙运动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并非一致,但是,这场运动反封建的目标始终如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家卫)“启蒙就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当时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欠发达,老百姓迷信上帝,统治阶级于是拉大旗作为虎皮,为自己蒙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宣传他们的统治权力是上帝所赋予的,即所谓君权神授,因此神圣不可侵犯,平民百姓的思想为这种神权的观念所禁锢,即使受压迫、受剥削也不反抗,世世代代俯首听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等人先知先觉走在时代的前面,提倡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宣传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人们的思想于是得到了解放,统治阶级的面纱被揭开,原来国王、贵族和神甫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人回归了理性,从愚昧无知走向了明白事理,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一场驱逐黑暗开启光明的资产阶级民主文化运动。” 启蒙思想家提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都有追求生存与幸福的权利,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特权的合理性,此外,启蒙运动又是普及科学、宣传新科技成果的运动,他们认为封建特权得以长久维持的重要原因就是生产落后造成的蒙昧状况的长期存在,他们宣传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揭露和批判愚昧无知,不仅启迪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普及了科学知识。启蒙思想家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他们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奏响了消灭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雄浑乐章。 启蒙时代的法国,可谓群星璀璨、人才辈出。伏尔泰、孟德斯鸠是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两大代表。伏尔泰1694年出生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剧作家、诗人、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宣传家,他的作品和演说以尖刻和激昂地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而著称。人们说,他的思想之敏捷犹如闪电,语言之炽烈犹如天火。他坚持不懈地揭露和嘲讽教会的贪婪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因而,触犯了教会和贵族,曾经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驱逐出国。1753年,他定居在瑞士和法国交界的菲尔奈,年逾花甲的伏尔泰在幽静的住所里写出了大量的著作、小说和诗歌。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在菲尔泰去世,后人为纪念他,将他的骨灰移入先贤祠。伏尔泰社会政治观点的核心是平等,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当时封建等级[社会的否定,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自由,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主张言论出版自由、人身自由等等,他的著作种类繁多、卷帙浩繁。文学作品有《哲第格》、《天真汉》等。他的文笔幽默而犀利,嬉笑怒骂的力量无人可望其项背,他把教皇和神甫说成是两足禽兽,教会是国家分裂、内战和一切罪恶的根源,是建立在最下流的无赖编造出来的、最卑鄙的谎言之上的,在公众中产生极大的反响。《哲学通讯》是他全部启蒙思想最集中、最明确的表述。史学著作有《查理十二》、《路易十四时代》等。伏尔泰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都有广泛的影响,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甚至欧洲一些封建君主都仰慕他的才华。普鲁士国王还曾邀请他来到普鲁士成为宫廷的上宾,这些封建君主企图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并想利用伏尔泰学说中的保守部分,但他和他们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与伏尔泰不同,孟德斯鸠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期接受教会的古典教育,后潜心研究法律,19岁获得法学学位、成为律师。1716年,他承袭父亲和伯父的职业,成为波尔多法院院长和男爵。踏入仕途的孟德斯鸠对朝政的腐败和贵族的堕落深恶痛绝,由于波尔多是法国最大的商港之一,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而他本人也从事葡萄酒贸易,因此切身感到专制制度对制造业和商业的阻碍,于是他卖掉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一职,前往巴黎,专心研究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他后来游历了欧洲的一些国家,考察那里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这使他受益非浅,他苦心钻研30年,写成历世不衰的名著《罗马盛衰原因论》和《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一书具体规划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模式和各项基本制度,特别是,他发展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分权思想,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洛克在《政府论》一书中提出,为实现民主与法制,国家机构必须分权,实行立法权、外交事务权和行政权分立,孟德斯鸠更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由人民享有;司法独立;君主虽然享有行政权,但不能超越立法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为的就是要保障公民的自由。孟德斯鸠这种资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最基本的理论很快就被资产阶级政治家们奉为经典。大革命中产生的几部宪法的基本原则,都体现着他的法学理论,有许多原理至今仍然是资产阶级国家在法律和政治体制上遵循的原则。 十八世纪中叶,代表城市平民、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等第三等级利益的启蒙学者竞相出现,其中思想最激进、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最大的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代言人——卢梭。在众多的启蒙思想家中,卢梭是唯一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出生在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母亲在他呱呱坠地后5天就离开了人世,父亲为躲避牢狱之灾只身逃离,10岁的卢梭便失去了双亲的呵护,开始过流浪生活,他当过仆人、学徒,从事过各种卑贱的工作,甚至像乞丐一样被送进收容院,备尝人间艰辛。此后,他在红粉知已的照顾下,度过了8年安居欢愉的时日,这8年也是卢梭发奋读书的日子,这使他的学识大增。1741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狄德罗等启蒙学家。1749年,在第戎举办的征文竞赛中,卢梭因荣膺榜首而一举成名。其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思想文化因素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思想文化因素——析“中国礼仪之争”对法国启蒙文学 的影响 郭丽娜/康波 【英文标题】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The Controversy over Chinese Rituals and French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作者简介】郭丽娜,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康波,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国礼仪之争/东学西传 French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the controversy over Chinese rituals/the spread of Oriental literature to the West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宣扬自然神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提出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等政治主张或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思想文化的启发。“中国礼仪之争”是东学西传的起始,从17世纪下半叶起,它的进展就与法国早期启蒙主义思潮的发展相互作用。传教士的文本争论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文学典籍及其负载的思想文化,主要是儒学和宋明理学在法国的广为传播,并进而在思想内容方面影响法国文学;但是,中国古典文学并未在体裁和表现形式上对法国启蒙文学产生过影响。 比较研究 The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Enlightenment literature, advocating deism or atheism and advancing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nd separation of powers, was, to some extent, inspired by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The controversy over Chinese rituals was the origin of the

启蒙运动省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第7课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的原意是明亮、照耀。我们可以理解为开导、启迪之意。18世纪的欧洲,人们的思想究竟受到何种桎梏要去开导启迪?下面我们先去探寻原因。 主题一:背景篇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根据视频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 原因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原因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初步解放人的思想 原因三: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总结。过渡,启蒙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展厅去感受一下。 主题二:内容篇 展厅的前厅摆放的是启蒙思想的雕像和油画。他们依次是英国霍布斯、英国洛克、法国伏尔泰、法国卢梭、法国孟德斯鸠、德国康德。他们其实代表了这场运动的兴起、高潮和总结时期。 启蒙运动的高潮和总结阶段是在法德,下面我们把焦点放在法德这几位思想家的雕塑上。雕塑是凝固的,但他们一直带着思想家深邃的眼光,仿佛还沉浸在关于人类与世界的思考中,大家注意观察雕像下面刻的这几句话。你觉得这些话语的共性都强调什么?(人的理性)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主义。什么是理性主义呢? 出示一副版画 这幅画作的名称叫“真空泵实验”。在试验的真空泵里放着一只鸟,只见试验员慢慢地把真空泵里的空气抽走,最后鸟儿慢慢地窒息死亡。画家通过亮光映照出了在场观众的神态,当面对这一事实,你看到观众神情如何?(思考、怀疑、恐惧、……)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这一结果和他们所尊奉的圣经的创世说不相吻合,按照圣经的创世说,是上帝吹给了众生一口气,众生才有了生命)画家想要通过这个科学试验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决定生死的是真空并是上帝……)。 理性主义表现之一:反对宗教蒙昧主义,追求科学; 对于18世纪的法国人来说,除了受到宗教的压迫,还有什么势力的压迫? 出示漫画。 当你看到这张漫画时,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处于专制统治下的法国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简直到了快让人窒息的程度)处于漫画底层的这个人要想彻底解放,就必须打破压在人身上的这些桎梏。所以,首先要启蒙。 理性主义表现之二:反蒙昧主义、反专制主义 我们要打开思想启蒙的这扇大门,靠什么?启蒙思想家康德说“鼓起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人要学会思考,人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去分析。那么,这些思想家又如何去思考人自身的权利?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学习重点:启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主义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但启蒙文学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外,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社会法则,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启蒙作家大多都把个性与情感自由强调到了高于理性与秩序的程度。学习本章,应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各国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本章的重点作家是歌德。关于歌德,我们应掌握歌德的思想发展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其代表作诗剧《浮士德》的思想意义、浮士德形象及其表现的时代精神、靡菲斯特的“作恶造善之一体”的辩证特征、诗剧的艺术特色等。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背景 18世纪,自然科学的各学科已经基本形成,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牛顿(1642—1727)三大力学理论和万有引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宇宙世界的看法发生了巨大改变。瓦特(1736—1819)高热效率蒸汽机的发明并应用于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使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渐扩大,欧洲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视野大开,并进一步认识到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人的价值被进一步地肯定了。上个世纪英国革命的发生,使人们看到一线光亮。 但是,当时的欧洲各国仍处于王权的强力统治之下,教会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人的个性仍处于王权和教权的阴影之下。下层人民生活艰辛,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铲除社会上的王权主义、教权主义和愚昧主义,以法国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领导者和思想家试图以文化知识为工具,开启大众愚昧的思想,使之摆脱王权与教权的控制。他们崇尚理性,认为人类现在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上接受审判,理性是裁定一切的标准。但这种理性与17世纪的古典主义理性是不同的,17世纪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崇尚王权,维护王权和国家利益,为专制制度服务的理性,而18世纪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是因为他们认为“凭借理性人能够解决一切重大难题、确立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坚信,运用理性必将迅速地驱散迷信、偏见及野蛮带来的社会黑暗,使人解脱对权威的单纯依赖和对传统观念的盲从,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王国”。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对理性进行了意义的界定,认为理性就是指人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就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的能力。他们高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他们宣传以自由、平等和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以此来抵制不合理的现实,以消除现实与人生的自由原则的对立。由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自由的、人道的思想已经开始取得了对专制、愚昧的思想的胜利,人类已经从幼年状态中解放了出来,进入了成熟阶段,这种成熟的标志是人类具有了“独立思考的决心和勇气”(康德语)。 二、启蒙文学的特点 文学是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武器。18世纪的重要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拥护者几乎都运用了这一武器。如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博马舍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特、费尔丁等,德国的莱辛、歌德和席勒等。 启蒙文学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内容上的反教权反王权。启蒙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延伸。是对文艺复兴后的新的教权主义和古典主义理性的反驳。作家们高举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大旗,猛烈的抨

50法国启蒙哲学引言与小结

xx启蒙哲学引言与小结 正如恩格斯所说,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光辉灿烂的黎明”,法国大革命实践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从而使这个时代以“启蒙的时代”而著称于世。毫无疑问,18世纪以法国大革命而永载史册,然而如果没有此前的法国启蒙运动,这场革命的胜利肯定是无法想象的。 由于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和进步、教化大众的启蒙任务,因而他们通常被称为启蒙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孔狄亚克、拉美特利、狄德罗、达朗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由于这些思想家中有些人参与了由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而《百科全书》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人们也经常称这些法国思想家为“百科全书派”。但是实际上,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并不属于某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在宗教问题上,伏尔泰持自然神论的观点,而霍尔巴赫等人则主张彻底的无神论。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的法国思想家们有些人着重建立了社会政治理论,有些人则致力于完善机械唯物主义学说。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有时将这些法国思想家分为“启蒙思想家”和“机械唯物主义者”。事实上,作为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的塑造者,“启蒙运动”更好地体现了思想家们在主导精神上的一致性。当然,启蒙主义不仅是18世纪法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而且是整个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不过法国思想家们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贡献的确掀起了启蒙运动的高潮。 法国启蒙运动兴起之时,正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由盛而衰的时期。路易十四时代(1643-1715年)是法国中央集权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四为了维持专制统治和侵略战争,增强国家的实力,一方面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严格推行中央集权制,宣称“朕即国家”,为了抬高贵族的地位,取消了1631年以来资产阶级花钱买来的贵族称号,从而阻塞了资产阶级进入贵族等级的道路。这样一来,路易十四就造就了一个政治地位低下但是经济力量强大的资产阶级,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日益强大的敌人。这一时期的法国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高级僧侣,第二等级是封建贵族,这两个等级是特权阶层,国王是他们的总代表,第三等级

第五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第五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幻灯片2 引言 ●法国启蒙运动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反对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 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进步、教化大众。 ●一、法国启蒙哲学所面临的问题 ●————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启蒙。 ● 1、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 2、为新兴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构筑思想上层建筑。 幻灯片3 二、启蒙运动内涵 1、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 ————用理性的人代替全能的上帝。 2、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树立理性至高无上的权威。 3、理性指思维的悟性和人性。 ————以理性为工具开始西方现代化的进程。 幻灯片4 三、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 1、用人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对抗神权 和君权神授; 2、用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和洛克的感觉经 验论反对唯心主义; 3、用无神论反对宗教神学; 幻灯片5 四、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的逻辑线索 分两个阶段: 1、早期启蒙学者是温和的批判者: 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理论特征:理神论(自然神论) 2、后期启蒙派则是激进的批判者(即百科全书派) 代表:狄德罗、孔狄亚克、拉美特里、霍尔巴赫 特征特征:以机械唯物主义和战斗的无神论。

第一节启蒙运动的兴起:自然神论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生平:(1694-1778) 1.出身于巴黎大资产阶级家庭, 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歧视。 2.文笔犀利,对宗教和封建制度 的批判惊世骇俗,闻名天下, 其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 3.两次被捕和流放,流放英国后, 第一个引进英国的先进思想。 4、代表著:《哲学通信》 幻灯片7 一、经验论 对天赋观念的批评 幻灯片8 二、自然神论(理神论)

西方哲学史[第十三章法国启蒙哲学]课程复习

第十三章法国启蒙哲学 一、早期启蒙主义者的思想 一般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可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划分为相对集中的四类:一是早期的以“自然神论”为特征、对宗教持较温和的批判态度的启蒙主义者。 二是后期的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特征的、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态度的“百科全书派”。 三是代表来自下层劳动群众的先进意识的、以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为特征的、对私有财产制度持否定态度的启蒙主义者。 四是作为特例的卢梭。 (一)皮埃尔·贝尔的怀疑论 贝尔的思想特点是怀疑论的,即以怀疑论作为理性批判的武器,针对宗教神学,指出一切神学问题和争论都是混乱、无意义的。重要的是他通过怀疑论而得出的两个结论观点: 1.认为理性和信仰应分开,信仰和理性为“双重真理”。 2.认为道德与宗教也应分开。 (二)孟德斯鸠的法哲学 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是为了探索法律的形成原因,他把这些原因统称为法的精神。主要观点有: 1.他受当时已有的“自然法”的观念的影响,认为法是“由万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一切实体都有“法”,连神也不例外。 2.认为人类社会的成文法要以人类的自然法为基础,人的自然法与人的本性和生活条件是相吻合的。

3.认为成文法要符合建立政府的“本性和原则”,尤其要适应一国的自然状况,因为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和社会制度。 4.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然法派生出三种政体:共和制、君主制和独裁专制。 5.在他主张的政治制度中,认为应是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的。 (三)伏尔泰的理神论 1.他受牛顿的自然观的影响,推导上帝存在是必然的。 宇宙需要一个最初的推动者; 有限的物质的运动和引力需要上帝的给予; 思维需要上帝才能被置入到物质中。 2.认为上帝仅仅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而存在,他在创世后便不再干预宇宙了。 3.认为上帝的存在对道德世界也是必要的。 (四)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 1.他同意洛克认为认识起源于经验的基本观点,但是不同意洛克的“双重经验说”,认为经验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对外物的感觉。认为反省不是独立的来源,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 2.他贯彻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反认识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认为唯有触觉才能以身体来认识外部的形体。 二、卢梭的思想 (一)卢梭论自然状态 卢梭也在人类社会以前划出一个“自然状态”,他的所谓“自然状态”的特点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