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哈工大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哈工大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哈工大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文丘里流量计校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丘里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2、 验证能量方程、连续方程;

3、 率定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μ。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

图1.文丘里实验装置图

1、 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调速器;

4、整流板;

5、恒压水箱;

6、溢流板;7文丘里流量计;8、气阀;9、

测压计;10、滑动标尺;11、多管压差计;12、实验调节阀。

图2.文丘里流量计结构图

其中,文丘里流量计的结构如图2所示。

三、实验原理:

在文丘里流量计上取断面1-1,2-2列能量方程,令α1=α2=1,不计水头损失,可得:

g

v g p z g v g p z 222

2

222111+

ρ+=+ρ+ (1)

由连续性方程:

2211A v A v =

(2)

得:22

11211

2)(d d v A A v v == 代入(1)式,可得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ρ+-ρ+?-π=

)()(21

)(4221142

12

1

g p z g p z g d d d Q

式中)()(2211g

p

z g p z ρρ+-+

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Δh 。 令

:2

K π

=

于是h k Q ?=

可以看出,在已知文丘里流量计两断面的内径时,只要测得测压管水头差,即可得到计算流量Q 。 但在实际液体中,由于水头损失的存在,实际通过的流量Q 0略小于计算流量Q 。 令Q

Q 0

=

μ为流量系数。μ是一小于1的数,用它来对计算流量进行修正,则实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Q Q μ=0 (3)

本实验即通过测量实际流量Q 0和计算流量Q 确定μ系数的具体数值。其中实际流量Q 0用体积法来测定:t

V

Q =

0 V 为t 时间内通过文丘里流量计水的体积。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准备工作:记录仪器常数并算出值。

2. 打开电源开关,全关实验调节阀,检查测压管读数是否相等,不相等时,分析原因,并予以排除。

打开实验调节阀,使测压管高度在可读数范围内。

3. 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同时用秒表、量筒测定流量。

4. 逐次改变实验调节阀,改变流量6次,重复步骤3。

5. 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计算出平均流量系数μ。

6. 实验结束,检查测压管读数是否相等,不相等时,分析原因,排除后重新实验。

7. 进行成果分析,回答思考题。

五、注意事项:

1.测压管读数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应相等。

2.调节阀门应缓慢,使测压管的液面在滑尺的读数范围内,每次调节后应待水流稳定后再进行测量。

3.电源一打开时为最大流量,实验时保持最大流量。

4.流量系数μ应为一小于1并接近于1的数,若误差较大,将其去掉,分析原因。

六、实验数据及成果

见表1。

七、思考题

1.文丘里流量计在安装时是否必须保持水平,如不水平,上述计算公式是否仍可应用?

2.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本实验是否满足这些条件。

实验二局部阻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点法、四点法量测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2.通过对圆管突扩、突缩局部阻力的测定,验证突扩局部阻力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

3.加深对局部阻力的认识。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阻力实验装置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调速器;

4、整流板;

5、溢流板;

6、恒压水箱;7突扩实验管段;

8、测压计;9、滑动标尺;10、测压管;11、突缩实验管段;12、实验流量调节阀

实验管段由小、大、小三段已知管径的管道组成,共设有五个测压点,测点1-3用以测量突扩的局

部阻力系数,2-5用以测量突缩的局部阻力系数。

三、 实验原理

1.经验公式:

突扩局部阻力系数:

2

2

1)1(A A -'=e

ζ (1) 突扩局部阻力:

g

v

h e je

22

1'='

ζ (2)

突缩局部阻力系数:

)1(5.03

5

A A s -

='ζ (3) 突缩局部阻力:

g

v h s

js

225

'='

ζ (4) 2.实测原理: 突扩局部阻力:

列1-2断面能量方程:

je f h h g

v g p z g v g p z ++++=++212

2

22211122-αραρ

变换为:

]2)[(]2)[(212

2

222111-f je h g

v g p z g v g p z h +++-++=αραρ (5)

323221h h h h f f -=-=-

g

v

h je e 22

1

=

ζ (6)

突缩局部阻力: 同理:

]2)[(]2)[(42

4

4432333--+++--++=fB B f js h g

v g p z h g v g p z h αραρ (7)

g

v

h js s 225

=

ζ (8)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

1.记录实验仪器常数。

2.全关调节阀,打开电子调速器开关,使恒压水箱充水,排除实验管段中的滞留气体。待水箱溢流后,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

3.打开调节阀11,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同时用秒表、量筒测定流量。

4.逐次改变调节阀,改变流量8次重复步骤3。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实验结束,全关调节阀,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分析原因,排除后重新实验。 5.进行成果分析,回答思考题。

五、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必须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除测压管内气体,调平后再

实验。

2. 实验前,必须将实验管段中的气体排出。

3. 调节阀门应缓慢,每次调节后应待水流稳定后再进行测量。

4. 实验中应使测点均匀分布,即使每次实验Δh的数值差尽量接近。

5. 电源一打开时为最大流量,实验时保持最大流量。

六、 实验数据及成果

1.仪器常数:

mm D d 92.911== mm D d d 1.19232=== mm D d d 92.9354=== mm l 20021=-

mm l 20032=- mm l B 1003=- mm l B 1004=- mm l 10054=-

________

)1(2

2

1=-

='A A e ζ _______)1(5.03

5

=-

='A A s ζ 2.记录计算表格: 见表1。

七、 思考题

1.结合旋涡仪演示的水力现象,分析局部阻力损失的产生机理。

2.结合实验结论,考察在相同条件下(A1/A2相同),突扩与突缩的局部损失的大小。

3.结合旋涡仪演示的水力现象,分析如何减小局部阻力损失。

实验三 管道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沿程阻力系数的测定技能;

2、 了解紊流时沿程阻力的规律。

二、 实验装置

图1

1、 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调速器;

4、整流板;

5、溢流板;

6、恒压水箱;

7、实验管路;8、测压计;9、滑动标尺;10实验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段测压管连接的两个断面列1-2断面能量方程:

wh g

v g p z g v g p z +α+ρ+=α+ρ+222

2

222111

因为实验管段水平设置,管径沿程不变,所以 z1=z2 v1=v2 hw=hf

于是

h g

p g p h f ?=ρ-ρ=

2

1

g

v d l h f 22

λ=

2

2v

g

l d h

?=λ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记录实验仪器常数。

2、全关调节阀,打开电子调速器开关,使恒压水箱充水,排除实验管段中的滞留气体。待水箱溢流后,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

3、打开调节阀11,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同时用秒表、量筒测定流量。

4、逐次改变调节阀,改变流量6次重复步骤3。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实验结束,全关调节阀,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分析原因,排除后重新实验。

5、进行成果分析,回答思考题。

五、注意事项:

1、 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必须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除测压管内气体,调平后再

实验。

2、 实验前,必须将实验管段中的气体排出。

3、 调节阀门应缓慢,每次调节后应待水流稳定后再进行测量。

4、 实验中应使测点均匀分布,即使每次实验Δh的数值差尽量接近。

5、 电源一打开时为最大流量,实验时保持最大流量。

六、 实验数据及成果

仪器常数:

七、 思考题

1、分析影响λ值的因素有那些。

2、分析各次实验λ值不同的原因。

实验四 阀门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阀门阻力系数的测定技能;

2、学习无量纲分析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装置

图1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调速器;

4、整流板;

5、溢流板;

6、恒压水箱;

7、实验调节阀;8、测压计;9、滑动标尺;10实验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段测压管连接的两个断面列2-3断面能量方程:

wh g

v g p z g v g p z +α+ρ+=α+ρ+222

2

222111

因为实验管段水平设置,管径沿程不变,所以 z2=z3 v2=v3 hw=hf

于是

212-h h f ?= f h h h -?=-32m

2

2/

v g h m =ζ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记录实验仪器常数。

2、全关调节阀,打开开关,使恒压水箱充水,排除实验管段中的滞留气体。待水箱溢流后,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

3、实验的第一组数据应将实验阀门调至较小,实验流量调节阀门调至较小,使测压管3能读到数据。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同时用秒表、量筒测定流量。

4、逐次开大实验阀门,流量调节阀门不变,改变流量6次重复步骤3。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实验结束,全关流量调节阀,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分析原因,排除后重新实验。

5、进行成果分析,回答思考题。

五、注意事项:

1、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必须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除测压管内气体,调平后再实验。

2、实验前,必须将实验管段中的气体排出。

3、调节阀门应缓慢,每次调节后应待水流稳定后再进行测量。

4、实验中应使测点均匀分布,即使每次实验Δh的数值差尽量接近。

5、实验的第一组数据应将实验阀门调至较小,实验流量调节阀门调至较小,使测压管3能读到数据。然后,逐渐开大实验阀门。

六、实验数据及成果

1、仪器常数:

七、思考题

1、同一开度下,不同流量时ζ是定值还是变值。

2、不同开度下,同一流量时ζ是定值还是变值。为什么?

八、绘图

在坐标纸上绘出Q/Qmax-ζ图。

实验五宽顶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宽顶堰的流量系数m。

2.观察宽顶堰的流动状态和水跌的流动现象。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1、变坡水槽;

2、宽顶堰;

3、液位计;

4、变坡千斤顶;

5、尾门;

6、循环水泵;

7、流量调节阀

三、 实验原理

自由式无侧收缩宽顶堰流量为:

23

02H g mb Q =

式中:Q 为宽顶堰上流量; m 为流量系数; b 为堰宽;

0H 为包括流速水头的堰上水头。

其中:g

v H H 22

0α+=

所以:

5

.10

2H g b Q m =

别列津斯基根据实验提出经验公式:

0.30≤≤H

p 时 H

p H p m 75

.046.0301.032.0+-

+=

H

p

>3.0时 32.0=m 上式中:p 为堰的坎高。

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测定堰的坎高p ,堰宽b ,底坡高度0h 等仪器常数。熟悉仪器结构。

2. 开动水泵电机,打开进水阀门,调节尾门,使其为自由式宽顶堰,调节、观察水面曲线形状。 3. 用高度尺测量堰上游水深,用量杯、秒表测水体积、时间,记入记录表内。 4. 改变流量,重复步3骤四次。

五、 注意事项:

1. 实验必须在流动稳定后进行。 2. 对流量的测量应注意准确。

3.液位计应位于堰口5H以上上游处。

4.测针应与液面刚刚接触为测量点。

六、实验数据及成果

1.仪器常数:

h mm,p= mm

b mm,=

=

七、分析思考题

1.实际测量所得的m与别列津斯基根据实验提出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是否相符。若误差较大,试分析之。

实验六三角堰流量计的标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标定三角堰的流量系数A和B。

2.观察三角堰的流动状态。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1、变坡水槽;

2、三角堰;

3、液位计;

4、变坡千斤顶;

5、尾门;

6、循环水泵;

7、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原理

当θ=90o,H=0.05~0.55时,自由式无侧收缩三角堰流量的经验公式为:

.2

47

Q=

.1H

343

m3计。

式中Q为流量,单位以s

H为自堰口顶点算起的堰上水头,单位以m计。

但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三角堰的形状不能完全保证,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其系数不确定。假设三角堰流量的公式为:

B

Q=

AH

本实验即通过实验实际标定三角堰的流量系数A和B。对于多组数据可通过计算机计算,或公式两端取对数后进行计算。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h等仪器常数。熟悉仪器结构。

1.测定堰顶的高度

2.开动水泵电机,打开进水阀门,使其为自由式三角堰,调节、观察水面曲线形状。

3.用高度尺测量堰上游水深,用量杯、秒表测水体积、时间,记入记录表内。

4.改变流量,重复步3骤四次。

五、实验数据及成果

1.仪器常数:

h mm

=

2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必须在流动稳定后进行。

2.对流量的测量应注意准确。

3.液位计应位于堰口5H以上上游处。

4.测针应与液面刚刚接触为测量点。

七、思考题

1.三角堰的流量系数A和B与经验公式的数据是否相近或相符?如不符,造成三角堰的流量系数A 和B不符的原因是什么?

2.推导三角堰的流量公式。

实验七水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水跃的水头损失和消能率。

2.观察水跃的流动现象,了解水跃类型及其结构的基本特征。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1、变坡水槽;

2、闸门;

3、液位计;

4、变坡千斤顶;

5、尾门;

6、循环水泵;

7、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原理

水跃是明渠流动中水流从急流状态过渡到缓流状态的现象。如图2所示。其中h ’

和h ”

为跃前、跃后

水深。

水跃前、后两段面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之差为水跃的消能量,其公式为:

()h h h h E j

'

'''-''=

?43

水跃的消能率为:

1

E E j ?=

η

式中:E 1为水跃前段面单位重量流体的总机械能:

g

v h E 22

11+'=

图2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h等仪器常数。熟悉仪器结构。

1.测定渠宽b,底坡高度

2.开动水泵电机,打开进水阀门,调节闸门和尾门,使其形成远驱式,调节、观察水面曲线形状。

3.待稳定后,用高度尺测量堰上、下游水深,用量杯、秒表测水体积、时间,记入记录表内。

4.改变流量,重复步3骤四次。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必须在流动稳定后进行。

2.对流量的测量应注意准确。

3.测针应与液面刚刚接触为测量点。

一、实验数据及成果

1.仪器常数:

h mm

=

b mm,=

二、思考题

1.简单说明水跃的消能原理。

2.自行演示水跃的三种形式,分析各种水跃的消能率,

实验八动量定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的动量方程

2、通过对动量与流速、流量、出射角度、动量矩等因素相关性的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动量守恒原则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1、恒压水箱;

2、喷嘴;

3、承压板;

4、测压管;

5、溢流板;

三、 实验原理

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为:

)(1122v v Q F ββρ-=

取管嘴和承压板之间的水为隔离体,忽略摩擦阻力,以水平方向为x 方向,动量方程转化为:

)0(x c x x v Q A gh P F -=-=-=βρρ

即:

x c Qv A gh /=β

式中:

c h 为测压管高度;

A 为承压板面积;

Q 为管嘴流量;

x v 为管嘴流速;

β为动量修正系数。

实验中,在恒定流动状态下,只要测定流量Q 和测压管高度c h ,根据仪器常数管嘴直径d 和承压板直径D 即可计算出动量修正系数β。β应在1.02~1.05范围内。

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记录实验仪器常数。

2.调整测压管,使其处于垂直状态。打开电源。

3.待流动稳定后,测定流量Q 和测压管高度c h 。每个溢流高度测两组。

4.改变溢流高度,重复3步骤。

5.进行成果分析,回答思考题。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必须在流动稳定后进行。

2、对流量的测量应注意准确。

六、实验数据及成果

1.仪器常数:

=,mm

=

D20

mm

d12

七、思考题

1、实测β值是否在1.02~1.05范围内,若不在此范围分析原因。

2、忽略摩擦阻力对实验的结果会有多大影响,试分析之。

实验九、演示实验

9.1雷诺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

2、观察流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度过程

3、 测定液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下临界雷诺数2c e R

二、 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也不同。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可表征为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H 不变。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速度v ,微启红色水阀门,这是红色水与自来水同步在管路中沿轴线向前流动,红颜色水呈一条红色直线,其流体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红色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地在管路中流动。此时,在流速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红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流动呈临界状态。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使红色线完全扩散与自来水混合,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微紊流运动。

雷 诺 数 实 验 图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 溢流管

4. 电源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墨盒

8. 墨针

9. 实验管 10. 调节阀 11. 接水箱 12. 量杯 13. 回水管 14实验桌

雷诺数表达式ν

d

V R e ?=

,根据连续方程:A V=Q ,A

Q V =

流量Q 用体积法测出,即在Δt 时间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ΔV 。

t

V

Q ?=

4

2

d A π=

式中:A —管路的横截面积; d —管路直径; V —流速;

ν—水的粘度。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水箱充水至经隔板溢流流出,将进水阀门关小,继续向水箱供水,以保持水位高度H 不变。

2、缓慢开启阀门7,使玻璃管中水稳定流动,并开启红色阀门9,使红色水以微小流速在玻璃管内流动,呈层流状态。

3、开大出口阀门7,使红色水在玻璃管内的流动呈紊流状态,在逐渐关小出口阀门7,观察玻璃管中出口处的红色水刚刚出现脉动状态但还没有变为层流时,测定此时的流量。重复三次,即可算出下临界雷

诺数。

四、实验内容

(1)观察两种流态

启动水泵供水,使水箱充水至溢流状态,经稳定后,微微开启调节阀,并注入颜色水于实验管道内,使颜色水流成一直线。通过颜色水质点的运动观察管内水流的层流流态,然后,逐步开大调节阀,通过颜色水直线的变化观察层流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待管中出现完全紊流后,再逐步关小调节阀,可观察到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2)测定临界雷诺数,再现当年雷诺实验全过程。 a.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开启调节阀,使管中完全紊流,再逐步关小调节阀,注意,调节过程中只许关小、不许开大阀门,且每调节一次流量(即关小一次阀门)后,需待稳定一段时间再观察其形态,直至使颜色水流刚好成一直线,即表明由紊流刚好转为层流,此时可测得下临界雷诺数值为2000~2300之间。而雷诺在实验时得出圆管流动的下临界雷诺数为2320,原因是下临界雷诺数也并非与干扰绝对无关,雷诺进行实验是在环境的干扰极小,实验前水箱中的水体经长时间的稳定情况下,经反复多次细心量测才得出的。而后人的大量实验由于受环境干扰因素影响,很难重复得出雷诺实验的准确数值,通常在2000~2300之间。因此,从工程实用出发,教科书中介绍的圆管下临界雷诺数一般是2000。如果测得雷诺数太小,应开阀至紊流后再重新测量。

b. 测定上临界雷诺数

开启水泵,水箱溢流后,微开调节阀使管中出现层流,逐渐开大调节阀,注意,只许开大,不许关小阀门,待颜色水流刚好散开,表明由层流刚好转为紊流,即有上临界雷诺值。根据实验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实测值在3000~5000范围之内,与操作的快慢,水箱的紊动度,及外界的干扰等密切相关。有关学者做了大量试验,有的得12000,有的得20000,有的甚至得40000。实际水流中,干扰总是存在的,故上临界雷诺数为不定值,无实际意义。

(3)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如下表:

(4)雷诺数的物理意义。

雷诺数可以看作为液流惯性与粘滞力的比值。要理解这一点可以从惯性力与粘滞力的量纲进行分析。惯性力=ma =dt dv W =

ρ,其中体积W 为特征长度L 的立方,即[W ]=[L ]3;加速度dt

dv

的量纲用特征流速与时间的量纲之比来表示,即]

[]

[t v dt dv =?

???

??所以惯性力的量纲为

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编著:刘凡 河北工程大学

目录 1、静水压强实验--------------------------------------------------------3-5页 2 平面静水总压力实验-------------------------------------------- - 6-9页 3、文丘里流量计实验------------------------------------------------10-12页 4、雷诺实验------------------------------------------------------------12-14页 5、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实验-----------------------------------------15-16页 6、局部管道水头损失实验----------------------------------------17-19页 7、流线演示实验-----------------------------------------------------20-21页 8、伯努利实验---------------------------------------------------------20-21页 9、涡流系列演示实验------------------------------------------------22-24页

实验一 静水压强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加深对水静力学基本方程物理意义的理解,验证静止液体中,不同点对于 同一基准面的测压管水头为常数(即z+ p C g ρ=) 。 2、学习利用U 形管测量液体(油)的密度。 3、建立液体表面压强0p >a p ,0p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验原理 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1) 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验分析与讨论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 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 )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 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由下式计算 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单位为mm)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汇总Word版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武汉纺织大学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 (1)

实验二正弦交流电路的串联谐振 (4) 实验三功率因数的提高 (6) 实验四三相电路实验 (9) 实验五微分积分电路实验 (12) 实验六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旋转控制 (14) 实验七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6) 实验八单相桥式整流和稳压电路 (18) 实验九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19) 实验十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4) 实验十二组合逻辑电路 (26) 实验十三移位寄存器 (29) 实验十四十进制计数器 (33)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3.等效电源参数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有两条即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 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的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U=0。 2.叠加原理:n个电源在某线性电路共同作用时,它们在电路中任一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在任意两点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等于这些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降的代数和。三、仪器设备及选用组件箱: 1.直流稳压电源 GDS----02 GDS----03 2.常规负载 GDS----06 3.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 GDS----10 四、实验步骤: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按图1—1接线,(U S1、U S2分别由GDS---02,GDS---03提供)调节U SI=3V,U S2=10V,然后分别用电流表测取表1—1中各待测参数,并填入表格中。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⑴将U S2从上述电路中退出,并用导线将c、d间短接,接入U S1,仍保持3V,测得各项电流,电压,把所测数据填入表1—2中;

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 2.通过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征; 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测量技能。 二、实验属性 综合性试验。本实验涉及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知识是综合性的。内容有: 流体力学相似性原理和因次分析、流体力学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及动量方程等。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溢流板; 5、稳水孔板; 6、恒压水箱; 7、测压计; 8、滑动测量尺; 9、测压管; 10、实验管道;11、测压点;12、毕托管;13、实验流量调节阀 四、实验要求 实验前应预习实验报告。 实验开始前,待一切实验准备工作就绪后,报告指导教师。在启动设备之前,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 实验结束时,实验数据要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并整理好实验现场后,按要求在实验记录本上填写有关内容,方可离去,严禁将实验室的任何物品带走。

实验完成后应按学校对实验报告的格式、纸张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描述应清楚、肯定,语言通顺,用语专业、准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实验报告数据观察细致,记录及时、准确、真实,外文、符号、公式准确,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 1.实验名称; 2. 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 实验装置; 5.实验步骤; 6. 实验原始数据; 7.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8.思考题分析。 五、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 个过水断面。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 )的能量方程(i=1,2,3,……,n ) )1(22111 122i w i i i i h g v a p Z g v a p Z -+++=++γγ 取1a =2a =……n a =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γ p Z + 值,测出 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v 及g av 22 ,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 水头。 六、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哪些测管是普通测压管,哪些是毕托管测压管,以及两者功能的区别。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检查调节阀关闭后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平齐。如不平则需要查明故障原因(例连接管受阻、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 3、开阀13,观察思考: 1) 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 2) 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测点(2)、(3)测管水头同否?为什么? 4) 测点(10)、(11)测管水头是否不同?为什么? 5) 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管水头如何变化? 4、调节阀13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毕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水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五雷诺实验 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h、d单位为mm)

13级给排水: 水力学实验指导书(多学时)

工程流体力学 实 验 指 导 书 河北联合大学给排水实验室 编者:杨永 2014 . 5 . 12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实验目录: 实验一:雷诺实验 实验二:伯努利方程实验 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一、实验课前认真预习实验要求有预习报告。 二、做实验以前把与本次实验相关的课本理论内容复习一下。 三、实验要求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在原始数据实验纸上。 四、实验报告一律用标准实验报告纸。 五、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 3. 实验原理; 4. 实验过程; 5.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六、实验指导书只是学生的指导性教材,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指导书制作 为参考,具体写作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际操作去写。 七、根据专业不同以及实验学时,由任课教师以及实验老师选定实验内容。 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实验室 编者:杨永 2014.5

实验一 雷诺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一)观察实验中实验线的现象。 (二)掌握体积法测流量的方法。 (三)观察层流、临界流、紊流的现象。 (四)掌握临界雷诺数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雷诺实验仪、1000mL 量筒、秒表、10L 水桶等 三、实验原理: 有压管路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条件的改变(例如,管径改变、温度的改变、管壁的粗糙度改变、流速的改变)会造成流体流态的变化,会出现层流、临界流、紊流等现象。英国科学家雷诺(Reynolds )在1883年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首先证实了流体的流动结构有层流和紊流两种形态。层流的特点是流体的质点在流动过程中互不掺混呈线状运动,运动要素不呈现脉动现象。在紊流中流体的质点互相掺混,其运动轨迹是曲折混乱的,运动要素发生脉动现象。 雷诺等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临界流速与过流断面的特征几何尺寸管径d 、流体的动力粘度μ和密度ρ有关,即()ρμ、、d f u k =。由以上四个量组成一个无量纲数,称为雷诺数e R ,即ν μρ ud ud R e ==

土木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 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室编 适用专业:土木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015年04 月 目录

目录 (i)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1) 实验二能量方程演示实验 (3) 实验三文丘里流量计 (4) 实验四动量方程演示实验 (11) 实验五水流流态实验 (12) 实验六沿程阻力水头损失实验 (14) 实验七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18) 实验八旋涡演示实验 (24) 实验九水跃演示实验 (25) 实验十流谱与流线演示实验 (25)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一、实验目的: 2

3 1、测定静止液体内任意一点的静水压强 2、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任何一点的势能都相等 3、测定酒精的重度γ值 二、实验原理: 1、根据水静力学基本方程:P=P 0+γh 式中:P —液体中任意一点的压强,(Pa ); P 0—表面压强,(Pa ); γ —液体的重度,(9800N/m 3); h —对应计算的液体淹没深度,(cm )。 2、势能公式: γ γ B B A A p p + Z =+ Z 式中:Z —位置水头;γ p —压强水头。 三、实验装置: 如图 图一 ①放气阀;②密闭容器;③直尺;④针管;⑤阀门 四、实验步骤: 1.读取A 、B 两点的刻度B A ??、 2.打开容器上的阀门①。容器内表面压强P 0= P a ,各测压管液面齐平 3.关闭阀门①,打开阀门⑤,用针管向容器②内输水,此时P 0﹥P a ,关

4 闭阀门⑤,读各测压管液面标高▽1,▽2,……▽7 记入表中,P 0﹥P a 做三次 4.打开阀门①使容器内表面压强P 0= P a ,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 否则重新排气 5.关闭①打开⑤,用针管抽出容器内的水,容器表面压强P 0﹤P a ,改变 容器中的水位重复三次,每次将各测压管液面位置读数记入表中。 五、注意事项 1.读取测压管水位时,视线必须和液面同在一个水平面上,避免产生误 差。 2.用针管向容器内注水或抽水时要缓慢进行,以免损坏针管。 3.如发现各测压管水位不断改变,说明容器或测压管有漏气,需要修理。 六、记录表格和计算参考表(以厘米计) 6 +++++=654321 平均 γγγγγγγ''''''' 思考题: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通过测量静止液体点的静水压强,加深理解位臵水头、压强水头、及测管水头的基本概念;观察真空现象,加深对真空度的理解;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测量油的重度。 二、实验装臵 本实验装臵如图1.1所示 图1.1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装臵图 1.测压管 2.带标尺测压管 3.连通管 4.真空测压管 5.U 型测压管 6.通气阀 7.加压打气球 8.截止阀 9.油柱 10.水柱 11.减压放水阀 说明: 1.所有测压管液面标高均以标尺(测压管2)零度数为基准; 2.仪器铭牌所注▽B 、▽C 、▽D 系测点B 、C 、D 标高;若同时取标尺零点作为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基准,则▽B 、▽C 、▽D 亦为ZB 、ZC 、ZD 3.本仪器中所有阀门旋柄顺管轴线为开。 4.测压管读数据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读凹液面最低点对应的数据。 三、实验原理 1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const γ p z =+ 或h p p γ+=0 式中:z —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臵高度;

p —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0p —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 —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上式表明,在连通的同种静止液体中各点对于同一基准面的测压管水头相等。 利用液体的平衡规律,可测量和计算出连通的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的压强,这就是测压管测量静水压强的原理。 压强水头 γ p 和位臵水头z 之间的互相转换,决定了夜柱高和压差的对应关系:h γp ?=? 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 型侧管,在压差相同的情况下,利用互相连通的同种液体的等压面原理可得油的比重So 有下列关系: 2 1100h h h γγS w += = 图1.2 图1.3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o 。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搞清仪器组成及其用法。包括: 1)各阀门的开关; 2)加压方法 关闭所有阀门(包括截止阀),然后用打气球充气; 3)减压方法 开启筒底阀11放水 4)检查仪器是否密封 加压后检查测管1、2、5液面高程是否恒定。若下降,表明漏气,应查明原因并加以处理。

水力学实验1-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 参考答案 静水压强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0?B p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0?B p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 和0h ,由式00h h w w γγ= ,从而求得0γ。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γ θσd h cos 4= 式中,σ为表面张力系数;γ为液体容量;d 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

m N 073.0=σ,30098.0m N =γ。水与玻璃的浸润角θ很小,可以认为0.1cos =θ。于是有 d h 7.29= (h 、d 均以mm 计)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σ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θ较大,其h 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 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水平面。 6、用该实验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 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 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这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与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交通学院 性能实验室 2 00 6.9

(一)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 (伯诺里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验证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 2.通过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性; 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量测技能。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2.1所示。 说明 本仪器测压管有两种: 1.毕托管测压管(表2.1中标*的测压管),用以测读毕托管探头对准点的总水头 )2(2g u p Z H ++='γ,须注意一般下H ’与断面总水头)2(2 g v p Z H + +=γ不同(因一般v u ≠),

它的水头线只能定性表示总水头变化趋势; 2.普通测压管(表2.1未标*者),用以定量量测测压管水头。 实验流量用阀13 调节,流量由体积时间法(量筒、秒表另备)、重量时间法(电子称另备)或电测法测量(以下实验类同)。 三、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 个过水断面。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的能量方程式(i=2,3,……,n) i i i i i hw g v a p Z g v a p Z ,122 111 122+++=++γγ 取121====n a a a Λ,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γ p Z + 值,测出 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v 及g av 22 ,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水 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哪些测管是普通测压管,哪些是毕托管测压管,以及两者功能的区别。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检查调节阀关闭后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如不平则需查明故障原因(例连通管受阻、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 3.打开阀13,观察思考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2)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3)测点(2)、(3)测管水头同否?为什么? 4)测点(12)、(13)测管水头是否不同?为什么? 5)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管水头如何变化? 4.调节阀13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毕托管供演示用,不必测记读数)。 5.改变流量2次,重复上述测量。其中一次阀门开度大到使19号测管液面接近标尺零点。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 1.记录有关常数 均匀段D1= cm 缩管段D2= cm 扩管段D3= cm 水箱液面高程=?0 cm 上管道轴线高程=?z cm 实验装置台号No______________

水力学实验-1

水力学实验 指导书与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水力学实验室

目录 1.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2.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实验4.实验三:雷诺实验 5.实验四: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 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3.通过对诸多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分析研讨,进一步提高解决静力学实 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图1.1流体静力学实验装置图 1.测压管;2.带标尺测压管;3.连通管;4.真窄测压管;5.U 型测压管 6.通气阀;7.加压打气球;8.截止阀; 9.油柱;l0.水柱;11.减压放水阀。 三、实验原理 1.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p z const γ + = 或 0p p h γ=+ 式中: Z ——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置高度

p ——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0p ——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 ——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 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 。有下列关系:01 012 h S h h ωγγ= = +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 。 2、采用加压法、减压法来测定各断面的压强,油的容重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搞清仪器组成及其用法。 包括: 1)各阀门的开关; 2 )加压方法 关闭所有阀门(包括截止阀),然后用打气球充气; 3 )减压方法 开启筒底阀ll 放水; 4 )检查仪器是否密封,加压后检查测管1、2、5液面高程是否恒定。 若下降,表明漏气,应查明原因并加以处理。 2.记录仪器号No .及各常数(记入表1.1)。 3.量测点静压强(各点压强用厘米水柱高表示)。 1)打开通气阀6(此时0P =O),记录水箱液面标高?。和测管2液面标高H ? (此时0?=h ?); 2)关闭通气阀6及截止阀8,加压使之形成0P >O ,测记0?及h ? “;

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1水力学实验指导书 第一节静水压强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观察在重力作用下,液体中任意两点A、B的位置高度z、测压管高度 p和测压管水头H(Hzp),验证静水压强公式。加深理解水静力学 基本方程式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及测压管水头等基本概念; 2. 学习使用液体压力计测压强,测量当p0pa(pa为大气压强)、p0pa、p0pa时的A、B两点的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 3. 测定表面压强的真空度,加深对真空压强、真空度的理解; 4. 学习测量液体比重的方法。二、实验装置静水压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4#6 #5 #4 #3 #2 #113P0Z0Z6Z4Z2Z12hh酒精Z3AZ5B图1 静水压强实验装置图 1.水箱; 2.测压管; 3.升降调压筒; 4.气门。 三、实验原理 水静力学讨论静水压强的特性、分布规律及如何根据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来确定静水总压力。 1

静水压强的特性 流体静止时不承受切应力,一旦受到切应力时就产生变形。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认为在静止的液体内部,所有的应力都是正交应力。因此,静水压强具有两个特性: 1. 静水压强的方向与受压面垂直并指向受压面; 2. 任一点静水压强的大小和受压面的方向无关,或者说作用于同一点上的各方向的静水压强大小相等。 静水压强的基本方程 在重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不可压缩均质液体,其基本方程为。 Z1p1Z2p2C 式中,Z—单位重量液体相对于基准面的位置高度,称位能或位置水头; p—单位重量液体的压能或压强水头; p1,p2—静止液体中任意两点的静水压强; —液体的容重。 该方程表明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的单位位能和单位压能之和为常数。该方程也可以写为。 pp0h 上式表明在静止液体中,液面下任一点的静水压强等于液面压强与从该点到液面的单位面积上的液体重量之和。液面压强遵循巴斯加原理,将等值地传递到液体内部所有各点

水力学实验总结报告

水力学实验总结报告 经过八个星期的学习与实验,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也对水力学实验部分有了自认为较为清醒的体会与感悟。 因为之前有做过大学物理实验,明白在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束后的数据处理在实验的整个过程尤为重要,于是在水力学实验开课之前我仔细阅读了水力学实验课本第^一章和第十二章关于测量误差及精度分析与实验数据的处理的内容,从中学到了很多需要在实验时与实验后处理时特别注意的方面,这对我后续所有实验的进行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每一次实验前,老师都会向我们讲解实验的大概原理与操作步骤,因为有两个班和很多组的关系,老师的讲解我们也不是能听的很清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准备阶段仔细的弄清实验原理与可能得出的实验结果,以便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判断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因错误的实验操作导致的错误结果。当然在这一部分我们做的相对并不是很好,有时甚至在上课 前并未对实验原理及过程进行很好的预习。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实验步骤来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应仔细分析每一次得出的结果(当然,太固执与每一次的结果是无益的。),及时验算并发现错误,以便后续实验步骤的进行。 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我们也吃了这方面的亏,做第一个实验静水

压强实验时没有很好的理解装置的原理与应该特别注意的细节, 得出来的实验结果也不是特别的令人满意,在后续处理数据的时 候发现有一个实验结果得出的误差很大,效果很不好。开始时我 们打算舍弃所有的数据等到第二周重做,可是后来我们在分析思考题时发现在用实验数据来计算油的密度来验算结果时,有一项 结果是具有前后联系的,因而它的变化范围也是具有一定区间的,所以我们发现实验的误差来源于我们数据读数的估读位的误差,然后我们将这一数据的估读位做了一小幅度的调整,得出的 结果便相对十分准确了。从中我们便明白了一个实验并不是说实验结束了,数据处理完了,它就结束了,相反,在一个实验结束后对它的结果的思考与理解却是整个实验中最关键的一环。 而对于我来说,对一个实验最好的理解无益于在处理实验数据的时候了,有时候通过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对结果的分析,对思考题的解读,确实促进了我对水力学每一相关部分的认识。相对于以前需要无数次死记硬背的部分,难以理解的公式,通过对 水力学实验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再去理解与记忆他们变得容易多了,这确实是一份难得的收获与体会。 当然,在处理实验数据与得出结果的过程中,也并不总是一 帆风顺的,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电比拟实验中流网的绘制与计算。因为实验时仪器总是并不能满足中线附近不能满足电压等于5V的缘故,我们5V的等势线偏向左边0.9厘米左右,这就造成了我们的等势线的左右不对称,给我们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汇总,推荐文档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指导书 杨伟丰编写 2014年12月

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组成以及数据传送通路。 2、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内容 运用算术逻辑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三、实验仪器 1、ZY15Comp12BB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箱一台 2、排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1-1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输入开关(INPUT)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已和数据总线(“DATA BUS”)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图1-l 运算器数据通路图

图1-2中已将实验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箭头标明(其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其它均为电平控制信号。实验电路中的控制时序信号均已内部连至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进行实验时,还需将S3、S2、S1、S0、Cn 、M 、LDDR1、LDDR2、ALU_G 、SW_G 各电平控制信号与“SWITCH ”单元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进行跳线连接,其中ALU_G 、SW_G 为低电平有效,LDDR1、LDDR2为高电平有效。按动微动开关PULSE ,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五、实验步骤 l 、按图1-2连接实验线路,仔细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图中箭头表示需要接线的地 图1-2 算术逻辑运算实验接线图 2、用INPUT UNIT 的二进制数据开关向寄存器DR1和DR2置数,数据开关的内容可以用与开关对应的指示灯来观察,灯亮表示开关量为“1” ,灯灭表示开关量为“0”。以向DR1中置入11000001( C1H )和向DR2中置入 01000011(43H )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使各个控制电平的初始状态为:CLR=1,LDDR1=0,LDDR2=0,ALU_G=1,SW_G=1,S3 S2 S1 S0 M CN=111111,并将CONTROL UNIT 的开关SP05打在“NORM ”状态,然后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 LDDR1=0LDDR2=1T4=LDDR1=1 LDDR2=0 T4= SW_G=0 上面方括号中的控制电平变化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进行,其中T4的正脉冲是通过按动一次CONTROL UNIT 的触动开关PULSE 来产生的。

水力学实验学生指导书19页word

目录 实验须知 (1) 实验一自循环流动演示实验 (5) 实验二水击综合实验 (2) 实验三流体静力学实验 (16) 实验四雷诺实验 (36) 实验五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实验 (31) 实验六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39) 实验须知 一、实验基本要求 1.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教材的有关原理部分,弄懂实验的大致步骤、主要设备、实验方法,熟悉实验中要接触的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完成预习报告。 2.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深入思考,以科学的态度填写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3.实验结束后,认真处理数据,完成思考题,并编写项目齐全、整洁、清楚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注意事项 1.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 2.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准吸烟、吃零食,不准大声喧哗。 3.爱护各种仪器设备(电动搅拌器、循环水真空泵、电炉、各类玻璃仪器),轻拿轻放,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 4.对实验中损坏的仪器应及时登记,并报告指导教师,等待处理。 5.格外注意水、电的使用,防止触电及热灼伤发生,电炉严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加热。 6.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实验台面无杂物、无积水,实验完毕,一

好水电阀门。 7.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及产量)记录经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整理实验结果也是一种基本训练。因此,要求各自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文句应力求简明,书写清楚,正确使用标点。实验报告封面上中应正确填写出课程名称、专业、班级、姓名等信息。应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实验目的及要求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包括主要仪器、药品和实验方法及步骤) 4.数据记录及处理(含实验现象及产量) 5.实验结果讨论与思考题 实验一自循环流动演示仪 一、实验目的 1、显示逐渐扩散、逐渐收缩、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壁面冲击、直角弯道等平面上的流动图像。 2、显示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圆弧进口管咀流量计以及壁面冲击、圆弧形弯道等串联流道纵剖面上的流动图像。 3、显示30°弯头、直角圆弧弯头、直角弯头、45°弯头以及非自由射流等流段纵剖面上的流动图像。 4、显示30°弯头、分流、合流、45°弯头,YF一溢流阀、闸阀及蝶阀等流段纵剖面上的流动图谱。其中YF一溢流阀固定,为全开状态,蝶阀活动可调。 5、显示明渠逐渐扩散,单圆柱绕流、多圆柱绕流及直角弯道等流段的流动图像。 6、显示明渠渐扩、桥墩形钝体绕流、流线体绕流、直角弯道和正反流线体绕流等流段上的流动图谱。 7、显示“双稳放大射流阀”流动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在逐渐扩散段可看到由边界层分离而形成的旋涡,且靠近上游喉颈处,流速越大,涡旋尺度越小,紊动强度越高;而在逐渐收缩段,无分离,流线均匀收缩,亦无旋涡,由此可知,逐渐扩散段局部水头损失大于逐渐收缩段。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果分析及讨论 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恒为正,即J>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0。而据能量方程E1=E2+h w 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下二个变化: 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 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 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化就更为显著。 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 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 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 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显然(1)、(2)、(3)都有利于阻止喉管真空的出现,尤其(3)更具有工程实用意义。因为若管系落差不变,单单降往往就可完全避免真空。例如可在水箱出口接一下垂90弯管,后接水平段,将喉管的高程降至基准高程0—0,比位比压能p/γ得以增大(Z),从而可能避免点7处的真空。至于措施(4)其增压效果是有条件的,现分析如下:

水力学实验

实验一 静水压强演示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量测静水中任一点的压强; 2、观察封闭容器内静止液体表面压力。 3、掌握U 形管和测压管的测压原理及运用等压面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见实验室水静压强仪。 三、实验步骤及原理 1、打开排气阀,使密封水箱与大气相通,则密封箱中表面压强0p 等于大气压强a p 。那么开口筒水面、密封箱水面及连通管水面均应齐平。 2、关闭排气阀,用加压器缓慢加压,密封箱中空气的压强缓慢增大。U 形管和测压管出现压差△h 。待稳定后,开口筒与密封箱两液面的高差即为压强差h p p a γ=-01。 3、打开排气阀,使液面恢复到同一水平面上,关闭排气阀,找开密闭容器底部的水门,放出一部分水,造成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此时a p p <0,待稳定后,其压强差称为真空,以水柱高度表示即为真空度:

32120 ?-?=?-?=-γ p p a =h 2 4、按照以上原理,可以求得密封箱液体中任一点A 的绝对压强A p '。 设A 点在密封箱水面以下的深度为A h 0,1号管和2号管水面以下的深度为A h 1和h 2A ,则: A p 'A a h h p p 02100)(γγ+?-?+='A a A a h p h p 21γγ+=+= 四、注意事项 检查密封箱是否漏气。 五、量测与计算 静水压强仪编号 01 ; 实测数据与计算(表1、表2)。 表1 观测数据

表2 计算 设A点在水箱水面下的深度h0A为10 厘米。

实验二流线演示实验 一、演示目的 1、通过演示进一步了解流线的基本特征。 2、观察液体流经不同固体边界时的流动现象。 二、演示原理 流场中液体质点的运动状态,可以用迹线或流线来描述,在恒定流中,流线和迹线互相重合。在流线仪中,用显示液通过分格栅组成流场,整个流场内的“流线谱”可形象地描绘液流的流动趋势,当这些有色线经过各种形状的固体边界时,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流线的特征及性质。 三、演示设备 流线演示仪由不同形状的固体边界,下面安装有水泵,流道尾部装有调节阀。 四、演示方法 1、接通三相电源; 2、实验模型任意组合和变换; 3、为使流线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可以调节尾部阀门; 4、观察分析其流动情况及特征。 五、思考题 1、流线的形状与边界有否关系? 2、流线的曲、直和疏、密各反映了什么?

水力学实验报告材料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 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恒为正,即J>0。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 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 <0。而据能量方程E 1 =E 2 +h w1-2 , h w1-2 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 >0, 故E 2恒小于E 1 ,(E-E)线不可能回升。(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 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有如下二个变化: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 ,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 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 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 =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 (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