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展会管理规定精编版

展会管理规定精编版

展会管理规定精编版
展会管理规定精编版

展会管理规定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

展会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则

为规范*****(以下简称“*****”)及各权属(子、托管)企业(以下简称“各企业”)参展标准和操作流程,掌握国内外的大型专业展会的行情,持续改进和完善公司展会的组织、开展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展会的组织、信息收集和参展的程序管理。企业规划

发展部为展会统一管理部门。

第三条展会操作流程

国内展会操作流程

(一)参展目的

企业形象和品牌推广、产品展示、市场宣传和信息收集。

(二)参展原则

1.参加展会应本着严谨、经济、实效、符合市场战略的原则,避免盲目、冲动及铺张浪费的参展行为;

2.参展前应认真了解展会信息,仔细阅读参展商手册,并做好真实性调查等风险防范工作;

3.参加展会应做详细周密的策划,包括展位的选择、展台的布置方案、广告的发布、目标客户的邀请等;

4.除布展工作外,应强调参展人员的作用,做好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展前培训展示公司团结、专业的良好形象,把握商机;

5.展会应与市场拓展紧密结合,国外展会是我公司拓展市场区域接触客户的主要途径之一,展会后应及时、积极跟进,做好后续宣传和客户开发工作。

6.展会结束后应做效果分析并提交总结报告,积累参展活动经验。

(三)年度展会计划

企业规划发展部在每年12月份对下一年度展会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整理为《展会信息报告》,发给各事业部,国外展会具体市场调研由进口、出口事业部负责,各事业部对收集后的展会信息应做初步的评价,对其相关性、影响力、往期信誉和效果进行分析,选定目标展会;企业规划发展部负责在每年1月份根据各事业部意见,整理、确定本年度

《展会信息及参展提案》报公司领导研究决定。

1.企业规划发展部根据各事业部提供的调研信息,对目标展会做详尽的信息调查,包括:主办方、承办单位、举办时间、展馆位置、承租信息、展位信息、展会影响力、往期影响和反馈、参展单位、参观者范围等。各事业部配合做好该项工作,通过咨询展会所在国代理商考究展会的真实情况;如赴国外参展,还应了解当地语言、政治环境、文化习俗、交通和食宿信息等。

2.企业规划发展部在参展前应与主办方或组展单位咨询价格,争取国家、省、兵团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公司拟长期参展的展会,应与主办方或组展单位建立良好联系,以获得优惠的参展价格,好的展位和相关待遇。

3.参展财务预算

在提交参展计划提案时应做好财务预算,包括:参展费用、特装展示布置费用、展品运输保管费用、广告费用、宣传赠品费用、人员差旅费等其他可预见费用。

参展的投资规模应参考展会对市场战略的支持作用、对区域市场销售的现实作用、品牌宣传和企业宣传的影响力。

(四)参展筹备工作

1.定立合同

决定参展后应主动与主办方或组展单位订立合同;请法律顾问出具意见和确认。

1.展会策划

企业规划发展部针对每一展会制定详细的参展方案。

?展位选择。根据需要选用标准展位、双展位、特装展位,以适合品牌形象策略。

?展台布置和展品陈列

展台布置基本原则:

远观效果醒目,有冲击力,近观效果舒适、明快,整条效果协调; 展位结构和图片序列应考虑人流密度和流向;

展品和图片的展示高度应符合人体身高和视角;

?广告信息的发布

根据需要考虑在会刊发布广告,可以封面和页内文章形式发表。

可根据需要选择条幅、彩球等展会外设广告;

在参加展会前三个月,可以考虑在有影响力的网站、刊物上发布报道,以扩大知晓度。

④目标客户邀请

参加前应邀请潜在客户、原有客户、目标客户前来参加。

⑤展品及模型的运输和保管

各种资料、展品、模型应在展前3个月列出明细单并制定运输方案。 (五)参展人员

根据展会规模,应配备相应的参展人员,并做明确的职责分配和展前培训。人员主要包括:展会项目经理、业务人员等。

1.参展人员职责

展会项目经理:

了解市场和广告需求;监督展位的制作和设计方案;保证布展时模型和文件及时到场;保证展期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宣传品,确保公司形象

反应在展会上;负责资料和宣传品的分发管理并解答提问;负责展品的清点和汇总;负责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整理;负责参展人员的管理;撰写展会总结报告。

业务人员:

1.必须是外贸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对所售产品及生产细节非常了解,在参观客户的要求下进行详细的解答;撰写信息收集和产品销售反馈报告。

2.人员规范和培训

全体参展人员要求统一着装;态度亲切主动,举止合乎礼仪;谈吐规范,富有热情;对参展的必要事项、信息和规范应该做事前培训。 3.参展人员培训内容

参展意义、目的和理念,展览必要常识;行为、规范和礼仪;职责分配和合作沟通;活动时间表;产品知识及常规问题的统一回答;信息的收集。

(六)展会总结

展会结束后应该对参展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必须指出,展览的效果,尤其是潜在影响力不易测定,因此,对展览的实效分析不宜做不切实际的要求。

1.效果分析

包括参观流量、有效客户数量、展览对销售的促进效果、客户对该次展览的印象等等。

2.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应作为展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内容包括:行业信

息、产品发展动态、新技术、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信息、客户质询和建议、展示设计趋势和改进等等。

3.总结报告

展会总结报告应在展会后5个工作日内由参展业务人员提交公司领导,内容涵盖信息收集概要、效果分析、展会评价、改进建议等。

4.资料存档

所有参展人员于展会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递交展会总结,同时将所有整理的客户名单,所有影像资料整理转交企业规划发展部存档。

企业规划发展部将所有展会的资料汇总装订成册,经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存档。

5.落实政策补贴

企业规划发展部根据国家、省、兵团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积极申报各项扶持政策。

第五条附则

1、本办法由企业展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总经理办公会通过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