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学习知识实现迷宫问答

c语言学习知识实现迷宫问答

c语言学习知识实现迷宫问答
c语言学习知识实现迷宫问答

数据结构试验——迷宫问题

(一)基本问题

1.问题描述

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心理学家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盖的大盒子的入口处放入,让老鼠自行找到出口出来。迷宫中设置很多障碍阻止老鼠前行,迷宫唯一的出口处放有一块奶酪,吸引老鼠找到出口。

简而言之,迷宫问题是解决从布置了许多障碍的通道中寻找出路的问题。本题设置的迷宫如图1所示。

图1 迷宫示意图

迷宫四周设为墙;无填充处,为可通处。设每个点有四个可通方向,分别为东、南、西、北(为了清晰,以下称“上下左右”)。左上角为入口。右下角为出口。迷宫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设计程序求解迷宫的一条通路。

2.数据结构设计

以一个m×n的数组mg表示迷宫,每个元素表示一个方块状态,数组元素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迷宫四周为墙,对应的迷宫数组的边界元素均为1。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设置一个数组mg如下

int mg[M+2][N+2]=

{

{1,1,1,1,1,1,1,1},

{1,0,0,1,0,0,0,1},

{1,1,0,0,0,1,1,1},

{1,0,0,1,0,0,0,1},

{1,0,0,0,0,0,0,1},

{1,1,1,1,1,1,1,1}

};在算法中用到的栈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将栈定义为

Struct

{ int i; //当前方块的行号

int j; //当前方块的列号

int di; //di是下一个相邻的可走的方位号

}st[MaxSize];// 定义栈

int top=-1 //初始化栈

3设计运算算法

要寻找一条通过迷宫的路径,就必须进行试探性搜索,只要有路可走就前进一步,无路可进,换一个方向进行尝试;当所有方向均不可走时,则沿原路退回一步(称为回溯),重新选择未走过可走的路,如此继续,直至到达出口或返回入口(没有通路)。在探索前进路径时,需要将搜索的踪迹记录下来,以便走不通时,可沿原路返回到前一个点换一个方向再进行新的探索。后退的尝试路径与前进路径正好相反,因此可以借用一个栈来记录前进路径。

方向:每一个可通点有4个可尝试的方向,向不同的方向前进时,目的地的坐标不同。预先把4个方向上的位移存在一个数组中。如把上、右、下、左(即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0、1、2、3.其增量数组move[4]如图3所示。

0 -1 0

1 0 1

2 1 0

3 0 -1

图2数组move[4]

方位示意图如下:

通路:通路上的每一个点有3个属性:一个横坐标属性i、一个列坐标属性j和一个方向属性di,表示其下一点的位置。如果约定尝试的顺序为上、右、下、左(即顺时针方向),则每尝试一个方向不通时,di值增1,当d增至4时,表示此位置一定不是通路上的点,从栈中去除。在找到出口时,栈中保存的就是一条迷宫通路。

(1)下面介绍求解迷宫(xi,yj)到终点(xe,ye)的路径的函数:先将入口进栈(其初始位置设置为—1),在栈不空时循环——取栈顶方块(不退栈)①若该方块为出口,输出所有的方块即为路径,其代码和相应解释如下:

int mgpath(int xi,int yi,int xe,int ye) //求解路径为:(xi,yi)->(xe,ye)

{

struct

{

int i; //当前方块的行号

int j; //当前方块的列号

int di; //di是下一可走方位的方位号} st[MaxSize]; //定义栈

int top=-1; //初始化栈指针

int i,j,k,di,find;

top++; //初始方块进栈

st[top].i=xi;st[top].j=yi;

st[top].di=-1;mg[1][1]=-1;

while (top>-1) //栈不空时循环

{

i=st[top].i;j=st[top].j;di=st[top].di; //取栈顶方块

if (i==xe && j==ye) //找到了出口,输出路径

{

printf("迷宫路径如下:\n");

for (k=0;k<=top;k++)

{

printf("\t(%d,%d)",st[k].i,st[k].j);

if ((k+1)%5==0) //每输出每5个方块后换一行

printf("\n");

}

printf("\n");

return(1); //找到一条路径后返回1

}

②否则,找下一个可走的相邻方块若不存在这样的路径,说明当前的路径不可能走通,也就是恢复当前方块为0后退栈。若存在这样的方块,则其方位保存在栈顶元素中,并将这个可走的相邻方块进栈(其初始位置设置为-1)求迷宫回溯过程如图4所示

从前一个方块找到相邻可走方块之后,再从当前方块找在、相邻可走方块,若没有这样的方快,说明当前方块不可能是从入口路径到出口路径的一个方块,则从当前方块回溯到前一个方块,继续从前一个方块找可走的方块。

为了保证试探的可走的相邻方块不是已走路径上的方块,如(i,j)已经进栈,在试探(i+1,j)的下一方块时,又试探道(i,j),这样会很悲剧的引起死循环,为此,在一个方块进栈后,将对应的mg数组元素的值改为-1(变为不可走的相邻方块),当退栈时(表示该方块没有相邻的可走方块),将其值恢复0,其算法代码和相应的解释如下:find=0;

while (di<4 && find==0) //找下一个可走方块

{

di++;

switch(di)

{

case 0:i=st[top].i-1;j=st[top].j;break;

case 1:i=st[top].i;j=st[top].j+1;break;

case 2:i=st[top].i+1;j=st[top].j;break;

case 3:i=st[top].i,j=st[top].j-1;break;

}

if (mg[i][j]==0) find=1;//找到下一个可走相邻方块

}

if (find==1) //找到了下一个可走方块

{

st[top].di=di; //修改原栈顶元素的di值

top++; //下一个可走方块进栈

st[top].i=i;st[top].j=j;st[top].di=-1;

mg[i][j]=-1; //避免重复走到该方块

}

else //没有路径可走,则退栈

{

mg[st[top].i][st[top].j]=0;//让该位置变为其他路径可走方块

top--; //将该方块退栈

}

}

return(0); //表示没有可走路径,返回0

(2)求解主程序

建立主函数调用上面的算法,将mg和st栈指针定义为全局变量void main()

{

mgpath(1,1,M,N);

}

3界面设计

设计很简单的界面,输出路径

4运行结果

图5。基本运行结果

(二)8个方向的问题

1.设计思想

(1)设置一个迷宫节点的数据结构。

(2)建立迷宫图形。

(3)对迷宫进行处理找出一条从入口点到出口点的路径。

(4)输出该路径。

(5)打印通路迷宫图。

图6功能结构图

当迷宫采用二维数组表示时,老鼠在迷宫任一时刻的位置可由数组的行列序号i,j来表示。而从[i],[j]位置出发可能进行的方向见下图7.如果[i],[j]周围的位置均为0值,则老鼠可以选择这8个位置中的任一个作为它的下一位置。将这8个方向分别记作:E(东)、SE(东南)、S(南)SW(西南)W(西)、NW(西北)、N(北)和NE(东北)。但是并非每一个位置都有8个相邻位置。如果[i],[j]位于边界上,即i=1,或i=m,或j=1,或j=n,则相邻位置可能是3个或5个为了避免检查边界条件,将数组四周围用值为1的边框包围起来,这样二维数组maze应该声明为maze[m+2],[n+2]在迷宫行进时,可能有多个行进方向可选,我们可以规定方向搜索的次序是从东(E)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为了简化问题,规定[i],[j]的下一步位置的坐标是[x],[y],并将这8个方位伤的x和y坐标的增量预先放在一个结构数组move[8]中(见图8)。该数组的每个分量有两个域dx和dy。

例如要向东走,只要在j值上加上dy,就可以得到下一步位置的[x],[y]值为[i],[j+dy]。于是搜索方向的变化只要令方向值dir从0增至7,便可以从move数组中得到从[i],[j]点出发搜索到的每一个相邻点[x],[y]。

x=i+move[dir].dx

y=j+move[dir].dy

dx dy

图7 方向位移图图8向量差图

为了防止重走原路,我们规定对已经走过的位置,将原值为0改为-1,这既可以区别该位置是否已经走到过,又可以与边界值1相区别。当整个搜索过程结束后可以将所有的-1改回到0,从而恢复迷宫原样。

这样计算机走迷宫的方法是:采取一步一步试探的方法。每一步都从(E)开始,按顺时针对8个方向进行探测,若某个方位上的maze[x],[y]=0,表示可以通行,则走一步;若maze[x],[y]=1,表示此方向不可通行须换方向再试。直至8个方向都试过,maze[x],[y]均为1,说明此步已无路可走,需退回一步,在上一步的下一个方向重新开始探测。为此需要设置一个栈,用来记录所走过的位置和方向(i,j,dir)。

当退回一步时,就从栈中退出一个元素,以便在上一个位置的下一个方向上探测,如又找到一个行进方向,则把当前位置和新的方向重新进栈,并走到新的位置。如果探测到x=m,y=n,则已经到达迷宫的出口,可以停止检测,输出存在栈中的路径;若在某一位置的8个方向上都堵塞,则退回一步,继续探测,如

果已经退到迷宫的入口(栈中无元素),则表示此迷宫无路径可通行。

2系统算法(伪代码描述):

(1)建立迷宫节点的结构类型stack[]。

(2)入迷宫图形0表示可以通1表示不可以通。用二维数组maze[m+2][n+2]进行存储。

数组四周用1表示墙壁,其中入口点(1,1)与出口点(m,n)固定。

(3)函数path()对迷宫进行处理,从入口开始:

While(!((s->top==-1)&&(dir>=7)||(x==M)&&(y==N)&&(maze[x][y]==-1))) {

For(扫描八个可以走的方向)

{

If(找到一个可以走的方向)

{

进入栈

标志在当前点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走的方向

避免重复选择maze[x][y]=-1

不再对当前节点扫描

}

If(八个方向已经被全部扫描过,无可以通的路)

{

标志当前节点没有往前的路

后退一个节点搜索

}

}

If(找到了目的地)

{

输出路径退出循环

}

}

未找到路径

(4)输出从入口点到出口点的一条路径。

(5)输出标有通路的迷宫图。

3.算法流程图:

图9 算法流程图

4.程序代码:

#define M2 12 /*M2*N2为实际使用迷宫数组的大小*/

#define N2 11

#define maxlen M2 // 栈长度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M2-2,N=N2-2;//M*N迷宫的大小

typedef struct //定义栈元素的类型

{

int x,y,dir;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定义顺序栈

{

elemtype stack [maxlen];

int top;

}sqstktp;

struct moved

//定义方向位移数组的元素类型对于存储坐标增量的方向位移数组move { int dx,dy;};

////////////////////////////////////////////////////////////////////////////////////////////////////

void inimaze(int maze[][N2])////初始化迷宫

{

int i,j,num;

for(i=0,j=0;i<=M+1;i++)//设置迷宫边界

maze[i][j]=1;

for(i=0,j=0;j<=N+1;j++)

maze[i][j]=1;

for(i=M+1,j=0;j<=N+1;j++)

maze[i][j]=1;

cout<<"原始迷宫为:"<

for(i=1;i<=M;i++)

{

for (j=1;j<=N;j++)

{

num=(800*(i+j)+1500) % 327;//根据MN的值产生迷宫

if ((num<150)&&(i!=M||j!=N))

maze[i][j]=1;

else

maze[i][j]=0;

cout<

}

cout<

cout<

}//inimaze

///////////////////////////////////////////////////////////////////////////////////////////////////////////////

void inimove(struct moved move[])//初始化方向位移数组

{//依次为East,Southeast,south,southwest,west,northwest,north,northeast move[0].dx=0;move[0].dy=1;

move[1].dx=1;move[1].dy=1;

move[2].dx=1;move[2].dy=0;

move[3].dx=1;move[3].dy=-1;

move[4].dx=0;move[4].dy=-1;

move[5].dx=-1;move[5].dy-=1;

move[6].dx=-1;move[6].dy=0;

move[7].dx=-1;move[7].dy=1;

}//

void inistack(sqstktp *s) /*初始化栈*/

{

s->top=-1;

} /*inistack*/

int push(sqstktp*s,elemtype x)

{

if(s->top==maxlen-1)

return(false);

else

{

s->stack[++s->top]=x;/*栈不满,执行入栈操作*/

return(true);

}

}/*push*/

elemtype pop(sqstktp *s)/*栈顶元素出栈*/

{

elemtype elem;

if(s->top<0) //如果栈空,返回空值

{

elem.x=NULL;

elem.y=NULL;

elem.dir=NULL;

return(elem);

}

else

{

s->top--;

return(s->stack[s->top+1]); //栈不空,返回栈顶元素

}

////////////////////////////////////////////////////////////////////////////////////

void path(int maze[][N2],struct moved move[],sqstktp *s) //寻找迷宫中的一条通路{

int i,j,dir,x,y,f;

elemtype elem;

i=1;j=1;dir=0;

maze[1][1]=-1; //设[1][1]为入口处

do

{

x=i+move[dir].dx;//球下一步可行的到达点的坐标

y=j+move[dir].dy;

if(maze[x][y]==0)

{

elem.x=i;elem.y=j;elem.dir=dir;

f=push(s,elem);//如果可行将数据入栈

if(f==false)//如果返回假,说明栈容量不足

cout<<"栈长不足";

i=x;j=y;dir=0;maze[x][y]=-1;

}

else

if (dir < 7)

dir++;

else

{

elem=pop(s); //8个方向都不行,回退

if(elem.x!=NULL)

{

i=elem.x;

j=elem.y;

dir=elem.dir+1;

}

}

}while(!((s->top==-1)&&(dir>=7)||(x==M)&&(y==N)&&(maze[x][y]==-1))); //循环if(s->top==-1)//若是入口,则无通路

cout<<"此迷宫不通";

else

{

elem.x=x; elem.y=y; elem.dir=dir;//将出口坐标入栈

f=push(s,elem);

cout<<"迷宫通路是:"<

i=0;

while (i <= s->top)

{

cout<<"("<stack[i].x<<","<stack[i].y<<")";//显示迷宫通路

if(i!=s->top)

cout<<"-->";

if((i+1)%4==0)

cout<

i++;

}

}

}

//////////////////////////////////////////////////////////////////////////////

void draw(int maze[][N2],sqstktp *s) //在迷宫中绘制出通路

{

cout<<"逃逸路线为:"<

int i,j;

elemtype elem;

for(i=1;i<=M;i++) //将迷宫中全部的-1值回复为0值

{

for(j=1;j<=N;j++)

{

if(maze[i][j]==-1)

maze[i][j]=0;

while(s->top>-1) //根据栈中元素的坐标,将通路的各个点的值改为8

{

elem=pop(s);

i=elem.x;j=elem.y;

maze[i][j]=8;

}

for(i=1;i<=M;i++)

{

for(j=1;j<=N;j++)

{

printf("%3d",maze[i][j]); //显示已标记通路的迷宫

}

cout<

}

}

}

}

void main() //寻找迷宫通路程序

{

sqstktp *s;

int maze[M2][N2];

struct moved move[8];

inimaze(maze); //初始化迷宫数组

s=(sqstktp *)malloc(sizeof(sqstktp));

inistack(s); //初始化栈

inimove(move); //初始化方向位移数组path(maze,move,s); //寻找迷宫通路

cout<

draw(maze,s); //绘制作出通路标记的迷宫}

5.运行结果

(三)求所有通路和最短路径的算法

1.源代码(用原题的数据)

#include

#define M 5 /*行数*/

#define N 7 /*列数*/

#define MaxSize 100 /*栈最多元素个数*/

int mg[M+1][N+1]={ /*一个迷宫,其四周要加上均为1的外框*/ {1,1,1,1,1,1,1,1},

{1,0,0,1,0,0,0,1},

{1,1,0,0,0,1,1,1},

{1,0,0,1,0,0,0,1},

{1,0,0,0,0,0,0,1},

{1,1,1,1,1,1,1,1}

};

struct

{

int i;int j;int di;

} Stack[MaxSize],Path[MaxSize]; /*定义栈和存放最短路径的数组*/

int top=-1; /*栈指针*/

int count=1; /*路径数计数*/

int minlen=MaxSize; /*最短路径长度*/

void mgpath() /*路径为:(1,1)->(M-2,N-2)*/

{

int i,j,di,find,k;

top++; /*进栈*/

Stack[top].i=1;

Stack[top].j=1;

Stack[top].di=-1;mg[1][1]=-1; /*初始结点进栈*/

while (top>-1) /*栈不空时循环*/

{

i=Stack[top].i;j=Stack[top].j;di=Stack[top].di;

if (i==M-2 && j==N-2) /*找到了出口,输出路径*/

{

printf("%4d: ",count++);

for (k=0;k<=top;k++)

{

printf("(%d,%d) ",Stack[k].i,Stack[k].j);

if ((k+1)%5==0) printf("\n\t"); /*输出时每5个结点换一行*/ }

printf("\n");

if (top+1

{

for (k=0;k<=top;k++)

Path[k]=Stack[k];

minlen=top+1;

}

mg[Stack[top].i][Stack[top].j]=0; /*让该位置变为其他路径可走结点*/

top--;

i=Stack[top].i;j=Stack[top].j;di=Stack[top].di;

}

find=0;

while (di<4 && find==0) /*找下一个可走结点*/

{ di++;

switch(di)

{

case 0:i=Stack[top].i-1;j=Stack[top].j;break;

case 1:i=Stack[top].i;j=Stack[top].j+1;break;

case 2:i=Stack[top].i+1;j=Stack[top].j;break;

case 3:i=Stack[top].i,j=Stack[top].j-1;break;

}

if (mg[i][j]==0) find=1;

}

if (find==1) /*找到了下一个可走结点*/

{ Stack[top].di=di; /*修改原栈顶元素的di值*/

top++;Stack[top].i=i;Stack[top].j=j;Stack[top].di=-1;/*下一个可走结点进栈*/

mg[i][j]=-1; /*避免重复走到该结点*/

}

else /*没有路径可走,则退栈*/

{

mg[Stack[top].i][Stack[top].j]=0; /*让该位置变为其他路径可走结点*/

top--;

}

}

printf("最短路径如下:\n");

printf("长度: %d\n",minlen);

printf("路径: ");

for (k=0;k

{

printf("(%d,%d) ",Path[k].i,Path[k].j);

if ((k+1)%5==0) printf("\n\t"); /*输出时每5个结点换一行*/

}

printf("\n");

}

void main()

{

printf("迷宫所有路径如下:\n");

mgpath();

}

2求解结果

6.实验收获及思考

这次试验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几个思考问题都是在基本问题的源代码上进行改进和补充。有了第一次数据结构编程和测试的经验,这次试验减少了很多困难,相对来说容易多了。

附录

基本问题换代码(思考问题源代码在上文中已经全部给出)

#define M 4

#define N 6

#define MaxSize 100

#include

int mg[M+2][N+2]=

{

{1,1,1,1,1,1,1,1},

{1,0,0,1,0,0,0,1},

{1,1,0,0,0,1,1,1},

{1,0,0,1,0,0,0,1},

{1,0,0,0,0,0,0,1},

{1,1,1,1,1,1,1,1}

};

int mgpath(int xi,int yi,int xe,int ye) //求解路径为:(xi,yi)->(xe,ye) {

struct

{

int i; //当前方块的行号

int j; //当前方块的列号

int di; //di是下一可走方位的方位号} st[MaxSize]; //定义栈

int top=-1; //初始化栈指针

int i,j,k,di,find;

top++; //初始方块进栈

st[top].i=xi;st[top].j=yi;

st[top].di=-1;mg[1][1]=-1;

while (top>-1) //栈不空时循环

{

i=st[top].i;j=st[top].j;di=st[top].di; //取栈顶方块

if (i==xe && j==ye) //找到了出口,输出路径

{

printf("迷宫路径如下:\n");

for (k=0;k<=top;k++)

{

printf("\t(%d,%d)",st[k].i,st[k].j);

if ((k+1)%5==0) //每输出每5个方块后换一行

printf("\n");

}

printf("\n");

return(1); //找到一条路径后返回1

}

find=0;

while (di<4 && find==0) //找下一个可走方块

{

di++;

switch(di)

{

case 0:i=st[top].i-1;j=st[top].j;break;

case 1:i=st[top].i;j=st[top].j+1;break;

case 2:i=st[top].i+1;j=st[top].j;break;

case 3:i=st[top].i,j=st[top].j-1;break;

}

if (mg[i][j]==0) find=1;//找到下一个可走相邻方块}

if (find==1) //找到了下一个可走方块

{

st[top].di=di; //修改原栈顶元素的di值

top++; //下一个可走方块进栈

st[top].i=i;st[top].j=j;st[top].di=-1;

mg[i][j]=-1; //避免重复走到该方块

}

else //没有路径可走,则退栈

{

mg[st[top].i][st[top].j]=0;//让该位置变为其他路径可走方块

top--; //将该方块退栈

}

}

return(0); //表示没有可走路径,返回0

}

void main()

{

mgpath(1,1,M,N);

}

语言学纲要的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题 1.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 答:指的是运用理论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成果,来阐明、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与语言相关的问题。包括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的一般应用研究成果和语言学的跨面研究成果。 2.结构主义的特点 答:①把语言确定为研究对象;②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③重视口语的研究;④重视详细描写语言的结构;⑤用联系和系统的观点观察语言要素,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⑥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 3.语言的系统性 答:①首先体现在它是一个层级体系;②还体现在语言符号各层次之间的根本关系上——语言成分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以及二者彼此之间的关系。 4.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答:㈠区别:①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②语言有限,言语无限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创造的;㈡联系:一方面,语言以言语的形式存在,因为语言离不开言语,没有说话和说出的话就没有语言;另一方面,言语离不开语言,没有大家认可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就无法说话。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答:①发元音时声带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上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声带颤动或不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上受到阻碍;②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位均衡紧张;辅音则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③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拉长音而音质不变,辅音一般不可以拉长音,气流较强。 6.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①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采纳了100以上的音素的,各种语言使用哪些语言完全由其社会成员约定的;②语言表达意义,但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③每一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从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分析得出德尔某一语音现象或语音成分,在不同系统中可能有不同作用和不同心里感知。 7.语法构词法 答:就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材料构造新词。其方法有复合、附加、内部屈折、重音位置变化、词组缩简等。 8.研究语言演变的凭借 答:①通过对照方言和亲属语言可以获知;②通过对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的分析可以获知;③通过对古代的借词的分析可以获知。 9.构词法与构形法的区别 答:构词法是构成新词的方法,构成的新词的词汇意义与各构词成分的词汇意义有关但并不相同。构形法虽然与词的结构有关,但它并不构成新词,不引起词汇意义的改变,只是表

英语语言学知识整理

Chapter 1 Introduction 语言学的定义: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问题: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a scientific study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What the linguist has to do “first, then, but”: ①to observe and collect language fact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②to formulate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③to check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普通语言学) 问题: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phonetics(语音学)→the study of sounds →phonology(音位学)→study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morphology(形态学)→study the way in which symbols or morpheme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syntax(句法学)→the study of rules of forming sentences

语言学知识点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ABSTRAC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meeting up to different kind of languages, the words which we used in our daily life are developing.Trough the changes of words, we can also find the movement of our life. Thus language is a way for us to handle the trajectory of our life. In this essay, we analyze the different kinds of reasons of thes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KEY WORDS: Language; Development; Translation; English; New words. INTRODUCTION: In civilization, people use words to give others ideas.We can express our feelings through language. Indeed, linguistics is a kind of science. As our social system's change, it changes; As our our ages change, it changes. The most basic thing in linguistics is word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s world, many old words become useless, we can see them in less and less passages even in our oral talking, on the other hand, more and more words are invented.So these words enriched our language treasure house.And from here, we can get the rule: The only way that languages exist is being developing,the only way it can get developed is to be changeable. In today's world,English

北京大学中文系推荐免试研究生必读书目读后有感

查看文章 【收藏】北京大学中文系推荐免试研究生必读书目读后有感 2009-09-29 11:07 北京大学要求不严,北京大学中文系要求不严,它崇尚的是一种学习的自由。但学习在那种大师和名校的气氛中,学习在那种图书众多和无数讲座的亲切交谈中,你自己就已经沐浴在她的朝霞中,你自己就已经在鞭策自己不要辜负了这个学校的名字和那些已逝的大师。 北京大学中文系接受全国优秀免试生为直升研究生,但要经过严格的面试和笔试进行选拔,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校园网上它挂出了这些书目。看着这些书目我觉得自己读书是如此的浅薄和单一。我想,与我有同一感想的朋友颇多,遂把它陈列出来,作为我们的参考。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又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然后在浮躁的今天,这已经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梦想,或者是想像古代文人读书的一种渴望方式。也许,多读几本书还是可以享受一下自己的乐趣,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我们不妨读读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推荐书目,尤其是致力于考研究生的朋友。 很多书我们无法在短时间里面读完,这不要紧,把书名、作者、出版社能够顺利背出来,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古代很多士大夫的学习和钻研就是从背篇目开始。 附录: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文心雕龙注》上下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文心雕龙研究史》张少康汪春泓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文学理论的未来》(美)拉尔夫﹒科恩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苏联文学学学派》彭克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著 人民出版社 6.《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詹姆逊文集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文学理论学导论》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8.《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毛庆耆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9.《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0.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三部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语法答问》朱德熙 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 3.《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 4.《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5.《汉语语法论》高名凯 6.《上古音研究》李方桂 7.《汉语语音史》王力 8.《现代语言学教程》霍凯特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案精编版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 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语言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B、其次这是由语言的自身特征决定的,语言即是声音的传播,是所有工具当中使用起来最简便快速,容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工具,其它任何联系沟通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和思维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都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巩固和存在,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人脑半球的实验依据证明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语言和思维又相互区别; 二者的功能不同: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能相互交际;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者的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共同性 二者的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主要是字词句等,思维的单位表现为概念、推理等3、什么是符号?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例如:信号灯、旗语、上课铃、盲文等 符号应具备三个条件: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 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符号对于符号使用者来说具有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即音和义的结合是约定成俗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语音的形式作随意更改。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各个成员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假如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使用语言,如果这种任意性没有任何规定性,没有强制性,各人可以自说自话,乱说一套,比如把“死”说成“活”,把“高”说成“矮”,把“香”说成“臭”,等等,那么结果是谁也听不懂谁的话,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5、语音有哪些属性?什么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和社会属性,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6、什么是音位?怎样确定音位?

814《语言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语言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的目的为考查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及增强对英语及其它语言中一些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语言学综合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学导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二语习得、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等等。考试的具体要求为:考生应熟练掌握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理论流派及其理论观点;了解语言学核心领域及其边缘领域的发展;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分析具体语言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1.语言的定义 2.语言的特征 3.语言的功能 4.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第二章语音 1.发音器官及其功能 2. 元音和辅音的特征及分类 3. 语音分类及变化 4. 音位和音位变体 5. 语音的识别特征 6. 超音段音位 第三章词汇 1.词的概念 2.词的分类 3.词的构成 4.词的变化 第四章语法 1. 语法的性质 2.语法研究的内容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4.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第五章语义 1.“意义”的意义 2. 指称论 3. 涵义关系 4. 成分分析 5. 句子的逻辑语义 第六章语用 1. 语境 2.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3. 所指意义 4. 指示、回指、预设 5. 言语行为理论 6. 会话原则及会话含义 7. 礼貌原则 第七章语言和社会 1.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2.语言变异 3.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 4.语言民俗学 5.标准语和方言 第八章语言和心理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 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 3. 语言和人的认知活动 4. 语言和民族文化意识 第九章语言和计算机 1. 语言和计算机 2.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3. 机器翻译 4. 语料库语言学 5. 信息检索 6. 网络语言 第十章外语教学 1. 外语教学法流派 2. 外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语言学基础知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任意性arbitrariness 指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二重性duality 指语言由两层结构组成 创造性creativity 指语言可以被创造 移位性displacement 指语言可以代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观点 2、语言的功能(不是很重要)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感情功能emotive function 寒暄功能phatic communica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3、语言学主要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考查人类语言中的声音 音位学phonology研究语音和音节结构、分布和序列 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句法学syntax 研究句子结构,词、短语组合的规则 语义学semantics 不仅关心字词作为词汇的意义,还有语言中词之上和之下的意义。如语素和句子的意义 语用学pragmatics 在语境中研究意义 4、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规定式和描写式:规定式:prescriptive说明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描写式:descriptive说明事情本来是怎么样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synchronic研究某个特定时期语言 历时:diachronic 研究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 言语:parole指具体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 能力:competence用语言的人的语言知识储备 运用:performance真实的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中的语言使用 二、语音学 1、语音学分支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的产生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怎样被感知 2 IPA(国际音标)是由daniel Jones琼斯提出的 三、音位学 1、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 2、音位phoneme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剖析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语言 5.文言文 6.符号 7.符号形式 8.符号的任意性 9.语言符号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个阶段。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__________。 7.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________,摇头表示________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_____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________。 8.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________。 9.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用______________表示。 10.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_____。 11.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_____。 12.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3.一个符号,如果没有_______,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_______,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4.语言符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______。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文字]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文字 1.文字与文字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克服了时空对有声语言的限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决定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在文字的起源上,一般认为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文字不等于图画。根据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关系不同,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与意音文字。 文字学是指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特点、形音义关系、改革、体系等内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文字学的研究有利于文字改革、创造文字、规范文字书写、服务语言、计算机信息处理等。 2.文字的基本类型 表音文字是指通过使用一套完整的字母来标记音位或音节从而拼写语言中词或语素的文字体系。根据表音文字字母所表示的读音单位的不同,它可以分为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两种。表音文字使用方便,看到字就可以读出音来,好学、好认、好记、好写。它又叫拼音文字,以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为代表。 表意文字是指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它不标记声音,它的数量庞大,笔画复杂,字形里面有表示意义的结构成分。一般认为古代埃及的圣书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与中国的指事、会意字都属于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是指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意音文字的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中国的形声字是其典型代表。 拼音文字,广义上讲就是指表音文字,狭义上讲是专指音位文字。

音节文字是指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梵文是其代表。 音位文字是指以音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位的文字。英、法、俄、意、德等文字是其代表。 自源文字是指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它的形体、体系都源于自身,是独创性的。古代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现今大部分文字都是借源文字。 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民族用芦管在泥版上“压印”出来的文字,它们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就叫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同时也是意音文字,也叫钉头字。 象形文字又叫表形文字,是指用经过简化的图形作为符号来记录语言的词或语素的一种初期的文字体系。它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文字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见形知义,但是它形体复杂,难写、难记、难认,无法表达抽象意义。 词语文字是指文字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与语言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它是根据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字类型。 语素文字是指文字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与语言的语素相联系的文字。它是根据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字类型。 3.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有符号的一般特性但又有区别于一般符号的特性。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要素,音与义是文字所代表的那个语言单位的音与义,也就是说是来记录语言的。与语言这

南开大学中文系阅读书目

南开大学中文系阅读书目 一、语言学类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 语言(法)房德里耶斯著岑麟祥、叶蜚声译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等译 语法哲学(丹麦)叶斯柏森著何勇等译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苏联)斯大林著李立三等译语言分析纲要(美)布洛赫、特雷杰著赵世开译) 句法结构(美)诺姆乔姆斯基著邢公畹等译 现代语言学教程(美)霍凯特著索振羽、叶蜚声译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 国外语言学概述一流派和代表人物赵世开主编 语言论高名凯著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概论马学良主编 语言学概论石安石、詹人凤著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著 世界字母简史周有光著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 语义论石安石著 汉藏语概论马学良主编邢公畹等著 文化语言学邢福义主编 语言学史概要岑麟祥著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 中国理论语言学史邵敬敏、方经民著 二、现代汉语类 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 编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胡裕树主编 现代汉语语音概要吴宗济主编 语音常识董少文著 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著 现代汉语同汇符淮青著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 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周荐著 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刘叔新、 周荐著 同义词语的研究周荐著 胡同及其他张清常著 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史有 为著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汉语语法纲要王了一(王力) 著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 双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著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吕叔 湘译 语法答问朱德熙著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 著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高更生著 汉语词法论陈光磊著 汉语动同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 著 现代汉语句型李临定著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宋玉柱著 现代汉语复句新解王维贤等著 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袁毓林著 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沈阳著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 著 实用语法修辞于根元、苏培实、 徐枢、饶长溶著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 现代汉语修辞学张弓著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胡壮麟著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著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邢公畹 著 现代汉语方言詹伯慧著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李荣编著 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中国 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中国文字学唐兰著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 汉字改革概论周有光著 三、古代汉语类 汉语史稿王力著 古代汉语(修订本)王力主编 古代汉语教程解惠全主编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撰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著 文字蒙求(清)王筠著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著 广韵(北宋)陈彭年等著 中原音韵(元)周德清著 汉语音韵学导论罗常培著 汉语音韵王力著 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著 诗词格律王力著 释名(东汉)刘熙著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著 尔雅今注徐朝华著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著 经义述闻(清)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清)俞樾著 训诂简论陆宗达著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 助字辨略(清)刘淇著 马氏文通(清)马建忠著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 何乐士著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著

专业八语言学知识归纳

人文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任意性arbitrariness 指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二重性duality 指语言由两层结构组成 创造性creativity 指语言可以被创造 移位性displacement 指语言可以代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观点 2、语言的功能(不是很重要)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感情功能emotive function 寒暄功能phatic communica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3、语言学主要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考查人类语言中的声音 音位学phonology 研究语音和音节结构、分布和序列 形态学morphology 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句法学syntax 研究句子结构,词、短语组合的规则 语义学semantics 不仅关心字词作为词汇的意义,还有语言中词之上和之下的意义。如语素和句子的意义 语用学pragmatics 在语境中研究意义 4、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规定式和描写式:规定式:prescriptive说明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描写式:descriptive 说明事情本来是怎么样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synchronic 研究某个特定时期语言 历时:diachronic 研究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 言语:parole指具体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 能力:competence用语言的人的语言知识储备 运用:performance 真实的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中的语言使用 二、语音学 1、语音学分支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的产生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 研究语言怎样被感知 2 IPA(国际音标)是由daniel Jones琼斯提出的 三、音位学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分)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15分) 1、语言的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与( 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分) ( 错 )1、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错 )2、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 对 )3、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分) 1、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与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与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与李四同时在教室瞧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就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就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就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 手+纸汉:手纸日:信 汽+车汉:汽车日:火车 第二章语言就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20分) 1、说出的话语句子就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就是由有限的(词 )与( 规则 )组装起来的。 2、我们就是通过( 听话)认识到“孔子就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 心理现实 )的。 3、心理现实就是存在于( 客观现实 )与(语言符号 )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4、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 )与( 线条性),就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5、( 组合关系 )与( 聚合关系 )就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二、判断正误(20分) ( 错 )1、音位与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 错 )2、语言就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就是不自由的。 ( 错 )3、句子就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福师1203考试批次现代语言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现代语言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1.Sometimes bound morphemes can be used by themselves. 2.There is a three-word sentence stage in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3. A simple sentence consists of a single clause which contains a subject and a predicate and stands alone as its own sentence. 4. A locutionary act is the act of conveying literal meaning by means of syntax, lexicon, and phonology. https://www.doczj.com/doc/8f3264045.html,nguage is entirely arbitrary. 6.The naming theory of meaning was proposed by the ancient Greek scholar Plato. https://www.doczj.com/doc/8f3264045.html,pounding is the addition of affixes to stems to form new words. 8.All utterances take the form of sentences. 9.Suffixes modif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ord and in many cases change its part of speech. 10.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meaning is traditionally called morpheme. II.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1-20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1-20 一.语言学研究对象是语言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这只是一种宽泛的说法。对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人们直接面对的一般不是确切的语言,而是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语言学透过语言现象探索语言的本质,这个研究对象的确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语言学的发展过程。而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也是在发展中形成的。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是在语言学的历史发展中逐步确定的,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个问题。 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总和,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2.思维: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特征、规律及相互间联系、区别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机能。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思维的时候需要用语言,语言和思维不可分离。 3.思维在传统上是哲学和逻辑学的概念。逻辑学关注的思维的形式、过程、生理机制都和语言密切相关。逻辑学把概念、判断、推理看作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些思维的基本形式都依靠语言。哲学中把思维看作是人类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放映。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的出储存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要有一套符号,人类使用的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符号帮助人打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并且发展人的认知能力。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思维作为人脑的活动,具有大脑神经生理的基础。大脑中有专门控制语言功能的区域,和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的思维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4.思维离不开语言:(1)思维以语言为工具。(2)思维的成果需要语言来巩固。(3)语言可以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以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以帮助将思维成果传递给别人。(6)语言是思维的依托,语言是思维的结果。 5.语言离不开思维:(1)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依赖于思维。(2)语言的交际过程同样依赖于思维。 三.语言的性质 1.语言: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看,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2.语言的符号性: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语言的符号形式使得主观信息具有了客观的物质载体。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同时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语言符号的第一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是其自然属性的优势。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这首先涉及了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语言符号由音和义结合而成,是社会约定关系,这叫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的系统性:语言中的众多符号共同构成了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要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第一,语言层级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第二,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第三,各个单位之间具有组合、聚合关系,具有功能上的联系。 4.语言的社会性: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语言学纲要》试题及答案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 )( )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 )( )( )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 )( )()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 )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 )和( )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 )( )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 )和()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 )()。15、( )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 )、()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 )、( )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 )构成的。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 )()()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 [f]-[v] [ts]-[t§] [n]-[l] [y]-[i] [y]-[u] 三、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质 3、音素 4、音标 5、半元音 6、音位 7、音位变体 8、条件变体 9、自由变体 10、典型变体 11、超音质音位

现代语言学教程选读

语言系统的构成 ——《现代语言学教程》选读 内容摘要:本文概括了霍凯特关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介绍了语言的五个分系统,即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以及它们的关系。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语言的基本构造及其特征,为我们了解语言演变的规律和探索语言演变过程提供了原则和方法。 关键字: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 《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集大成的一部理论著作,又是论述语言学各方面问题的一部综合教材。本书的作者查尔斯?弗朗西斯?霍凯特早年受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位创始人鲍阿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的指导,目的是给初学者讲解语言学的概况,综述当时语言学界关于各个课题的一般看法。 本书总结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十余年的发展成果,归纳了语言学的十二个大问题。它们分别是:一.通过声音发信号:音系;二.音系和语法:不同的模式层面;三.语法系统;四.语素音位系统;五.习语;六.共时方言学;七.语言的个体发生;八.种系发生;九.语言的史前状况;十.文字;十一.文学;十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前四个问题论述的是语言的结构以及分析语言的方法和原则,可称之为“描写篇”,后八个问题主要论述的是语言演变的规律和探索语言演变过程的原则和方法,可称之为“历史篇”。 因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所以在这里,我想主要探讨的是属于第二个大问题的语言的构造问题:语言的五个分系统——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以及它们的关系。 霍凯特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习惯系统。整个语言系统能分成五个主要的分系统: 1.语法系统——语素的总和以及语素出现的配列。霍凯特说:“一种语言的语法或语法系统就是:一是该语言里所使用的全部语素;二是这些语素在话语中出现时彼此相关的配列。” 这就是说,描写一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包含两项基本内容:首先是确定语素(morpheme),然后是说明语素出现的配列。语素是语法系统中的基础单位。同一语素有时表现为这一个音位形状,有时表现为另一个音位形状,这些音位形状处于彼此交替中。语素的每一个表现形式是一个语子(morph),语子是某个语素的音位变体(allomorph)。语素有片段语素(只作为词的一部分或整体而出现的语素)和超片段语素(不属于词的部分的语素,如语调等)两种。霍凯特始终认为,“发现语素”必须使用形式和意义双重标准,其程序是切分话语,得出语子,然后从语子中归并语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