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稳定碎石方案(技术类别)

水泥稳定碎石方案(技术类别)

水泥稳定碎石方案(技术类别)
水泥稳定碎石方案(技术类别)

4、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

1、主要工程数量:虹西路二标3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818.3㎡;

2、施工准备

⑴、机械准备

a、拌和楼本公司料场已安装WCB300拌和设备一套,该设备额定生产率500t/h,实际出料率≥80%。该设备为定型产品。

料斗、水箱、罐仓都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

b、摊铺机配备WLTL8500型多功能摊铺机2台;该机型摊铺宽度3-8.5M,摊铺厚度20-320mm,摊铺速度1.98-3.73Mmin,最大生产能力500t/h。

c、压路机配备震动压路机3台和胶轮压路机1台。保证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d、自卸汽车8辆(20T);装载机2辆(5T二辆);洒水车(一辆)。

⑵质量检测仪器

a、水泥剂量测定设备。

b、重型击实仪。

c、水泥稳定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与抗压强度测定设备。

d、标准养护室。

e、基层密度测定仪。

f、标准筛、压碎值仪、针片状测定仪及取心机。

⑶原材料进场准备

符合要求的材料现场备料必须满足1KM用量,即:7500T。

⑷底基层的检验与验收

a、底基层外形检验

底基层外形检查内容有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破度和平整度。

b、底基层压实度检查、修补与验收

底基层应进行压实度和表面松散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必须分别补充碾压、填换好的材料等。

c、混合料组成设计

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委托给甲方指定的试验检测中心设计。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⑴、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厚度为36厘米,分上、下层两次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汽车运输,两台摊铺机阶梯全幅全宽施工,振动压路机配合胶轮压路机碾压成型。

⑵、工艺流程见施工工艺框图

⑶、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a、水泥:采用金坛柚山普通硅酸盐水泥(缓凝),水泥初凝时间330min,终凝时间390min。刚出炉的水泥停放7天以上,且安定性合格。

b、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各种材料按不同粒径区分堆放。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宜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 mm的颗粒做液限和塑性试验,要求塑性指数小于9,集料的颗粒组成符合规定。

c、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⑷、混合料组成设计

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由试验检测中心设计,所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报监理工程师确认、批准,以指导施工。

⑸、铺筑试铺段

在已验收合格的路基上选择300米长做试铺路段,并做好总结,提供下列各项技术数据:

①、确定施工配合比

a、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定其计量的准确性;

b、调试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c、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②、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③、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a、混合料的拌和方式及拌和设备生产工艺;

b、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所用机具;

c、压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确定碾压顺序、速度和遍数;

g、运输车辆的合理数量及运输方式;

e、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f、接缝的处理工艺。

④、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⑤、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等

⑥、质量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和检验频率

⑦、试铺路段质量检验结果

⑹、施工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两台摊铺机阶梯施工,摊铺机铺筑时采用两边走基准钢丝绳、中间走铝合金进行标高及横坡控制。

①、下基层准备

a、对路基顶面进行检测,包括:标高、平整度、压实度、弯沉、横坡度、中线偏位等的检测。

b、清理路基上的杂物及被污染处,使其保持表面洁净,作业时表面应先洒水湿润。

②、测量放样

a、测量工程师用全站仪每10米放出中桩。

b、技术员每10米在已钉设的钢钉位置用水准仪测出钢钉标高,一断面三点,并算出摊铺的松铺厚度。

c、根据图纸放出全幅基层的两条摊铺宽度边线。

d、打基准杆,每10米1根,曲线为5米1根,杆的曲线要顺直。

e、架钢丝绳,以不超过100米为宜,拉力按大于800N将钢丝绳拉紧,并调整好正确的高程(已加松铺厚度,松铺厚度控制1.38)及平面位置。

③、拌和

a、本标段共投入一台为WCB300型拌和楼,拌和能力达500T/H。

b、正式生产前进行稳定粒料厂拌设备的调试,出料时取样检查配合比、含水量,以拌制出合格的成品料。

c、每天施工前试验室应预先测出当天各种原材料的含水量,并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做好记录,不得随意提高水泥用量的方法来提高路面基层强度。

d、拌出的混合料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e、做好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

f、做好成品料的出料的记录。

④、运输

a、混合料的运输采用10T以上的自卸车运至现场。

b、运输车的运量应与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相匹配。

c、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d、混合料宜覆盖篷布以减少水分损失,并尽快将拌好的混合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