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与孩子共读共书》

读《与孩子共读共书》

读《与孩子共读共书》
读《与孩子共读共书》

读《与孩子共读共书》

作者:高子阳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孩子的班主任推荐此书,建议家长有空看看。这类书看的不少,看看目录想来也是本“空书”。但当我认真读完后,想给妈妈们说,你真的应该好好的读一读它。书中多是围绕“读”和“书”两点来写,观点配合着行为,还是有些指导性的。“1525+N”理论很有意义,这是一个符合SMRT原则的目标设定:1+N 0-8岁完成10000本图画书,一、二年级完成1000本绘本读物;5+N 三、四年级完成500本桥梁书;2+N200本较厚的书;5+N从初一至人生结束,每年要读50本书。之前对于女儿的阅读量处于“盲控”,现在好象更明确如何引导她去读书。在书中第11节中提到一个关于孩子“外包”问题,这个词用的特别形象。现在的孩子大多被父母“外包”,不是外包给自己的父母就是外包给各种机构,其中原因各有不同,但结果都一样孩子压力过大,父母陪伴更少。可细想这是什么造成的呢,如果单纯的说是父母在“任职期间”的一种“渎职”,我觉得有些偏颇,自认为中国怪诞的教育体制是最主要的原因吧,取消毛笔课程,流于形式的书法素质教育都是中国教育的灾难。“分级阅读”理论在我刚毕业当老师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概念,当时中国的教育纠结在是否还原“孔孟大家”还是效仿“国外教育”;是继承“广播体操”的教学,还是吸纳“感统训练”;是沿用“以身转教”,还是推行“蒙台梭利教学法”……二十多年,不好评价中国的教育是好还是坏,至少现在图书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学校越来越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分级阅读”真正的实现了,可惜这大多都是国外的佳作。书中有言“读书是欠债,写作是

还债”说的有些邪乎,但很真实,就我而言读过的书,只要有文字留下,就会印象深刻,没有文字留下的,时间流逝后记得的也就是一个书目或是记忆模糊的片段,着实有些可惜了。书中提到的几个绘本《找死的兔子》、《凯文不会飞》、《阅读树》似乎很有趣,找机会借来读读,虽然这只绘本。在此感谢小蝉同班同学康伊一的妈妈,借书与我分享,受益不少,深谢!

水舞青风2017年12月12日

2013上海闵行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2-2013学年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向来枉费推移力,。(朱熹《观书有感》)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词,7-8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的、的心情。(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 B.“泪空流”写出了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 C.“心在天山”和“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 D.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悲沉,感人至深。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9-11题(8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

《学弈》阅读练习 一、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答: 三、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 一、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为汝多知乎?() 2、问其故。()及其日中如探汤。() 二、古今异义。 1、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今义()。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今义()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一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角度出发,一个从()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的可贵精神。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可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匆匆》阅读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太阳他有肢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二、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三、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一篇()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表达了作者对()感到()和()。揭示了(),但又()的复杂心情。 《桃花心木》阅读练习 一、读课文,把种树人回答作者问题的话概括起来简述。 1、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 2、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3、假如你天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二、填空并答题。 1、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会锻炼出一颗()。在不确定中,就能(),努力生长。 2、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一)

大学英语阅读教程2答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 (通用本课后练习答案) 第二册 UNIT ONE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 C 2. A 3. C 4. B 5. B II. 1. F 2. T 3. T 4. T. 5. F. 6. T III. 1.对于太多的人来说,学习似乎是自己的意愿屈服于外界的指引,是一种奴役. 2.然而,只要幸运,有决心,指导得法,人的精神不仅经得起贫穷而且经得起富裕的考验. 3.对一个人来说,形成完整和协调的人格与保持自身的卫生,健康以及经济上的自立是同样必要的,那些从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已经吃尽苦头. IV. 1. First of all , the writer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a mistake about learning. Some young people dislike learning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educated in the wrong way. Learning is a natural pleasure that should be enjoyed. Then he develops this idea by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aspects: learning from books, by travel and trough practice. Learning can expand one’s knowled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2. The chief danger of learning is laziness, sloth, routine, stupidity. It sneaks into people’s mind like wind through the shutters, causing people to slowly give up learning. We should realize that learning is a life-long endeavor, and only b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one gain a meaningful and rewarding life.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1. Students have improved SAT scores. 2. Teenagers planned patrols 3. TV programs are less thorough than newspapers. 4. Welcome to Our City is about the South and its people 5. Some films show little children fascinated at the world. 6. One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writer as one reads a book. with Santa Claus Key to the Exercises I . 1. A 2. D 3. C 4. A 5. C 6. B II. . 1. 朱莉让我们如此为难,我的确感到生气.难道圣诞老人不存在的事实不是从同学那里得知的吗 2.我给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尽量使它听起来滑稽有趣,希望她不要注意到我和杰里在处理我开始认为的"圣诞老人问题"上是如此拙劣. 3.我可以看出,他正努力在想一种办法,用来解释我们的行为,使其听起来不太像事实那样具有欺骗性,那样错误和愚蠢. 4.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对圣诞老人不存在的事实悲伤了片刻只后,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III. 1. Santa Claus is an imaginary old man with a long white beard and a red coa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天窗(节选)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用“”画出孩子们看到了什么,用“”画出孩子们想象到了什么。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①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 电一瞥。 ②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闪电从空中划过。 3.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世界呢?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情景。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在你无奈、不快乐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请你写一写。 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画一画 (1)《猫》的作者是。本册我们还学过他的《》。(2)请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选文分别是从猫在时、时以及时和时的表现来体现它的古怪的。(3)“小梅花”指的是。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2.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作者为什么能把猫写得栩栩如生?至少从两个角度写一写。 三、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答案 全册

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答案 一、阅读《山中访友》片段,回答问题。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凉清爽√)!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弯弓√)着腰,(俯身√低头)(凝望√看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仍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zhā√zhá)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ɡ uān√ɡuàn),胳膊变成树枝,血(xiěxua√)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zhuàn zhuǎn√)、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h?ha√)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厚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俯”字查音序应查(F),查部首应查(亻)部。 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平坦——(陡峭)喧闹——(宁静)冷淡(热切) 3、用“√”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4、用“”画出具体体现老桥德高望重特点的句子。 5、请用“﹏”在文中找出一个可以看出“我”和林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句子。 6、理解句子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大学英语阅读教程1答案

Unit 1 part one Angel at Work Ⅰ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1.C 2.D 3.B 4.A 5.C 6.A Ⅲ Summary 1.to transcribe his Sunday speeches /too much to handle 2.out of the blue/ share the inspiration 3.deliver the tape personally/the mystery of the arrangement 4.personal contact/spastic 5.asked for reward/full and dedicated Unit 2 part one My Miraculous Life Ⅰ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1.A 2.D 3.B 4.C 5.A 6 C Unit 3 part one A Thief Ⅰ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1.D 2.B 3.D 4.C.A 5.B 6 C Ⅲ Summary 1.the ticket counter/a leather coat 2.a cocktail bar/catches sight of a blonde girl/a Travellers Aid counter 3. a magazine/becomes aware of/jostling/blushes

4. lifted/back pocket 5. a front window/hand her over 6. wrong/bolts 7. has stolen Unit 4 part one Escape Artists Ⅰ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1.B 2.C 3.A 4.D 5.B 6.C Ⅲ Summary 1.publishing/overseen 2.procrastinator/affected https://www.doczj.com/doc/8f17993217.html,ziness/desire/consistently/delay 4.funishes/reinforcing/subscribe 5.mismatch/sophisticated 6.solution/deploying/management Unit 5 part one For Big Bruno, a Man We Can Look Up to Ⅰ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1.B 2.D 3.B 4.C 5.A 6.C Ⅲ Summary 1.hard work/pay off 2.Big Bruno/strong in stature/a gentle spirit 3.most patient/slow to get angry/a heart of gold

致用英语综合教程unit 2

Unit 2 Knowing our body Teaching objectives 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Ss will learn how to ?Describe the body parts ?Talk about the func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e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Use the body language Teaching focus Grammar: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V ocabulary building: Name of body parts; base adjectives and strong adjectives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attempt, wonder, sight, blind, stump,quest,couple, smart, hurt, shock, confusion, lesson, reply, selfish, sympathetic Teaching difficulties 1.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main idea of the text. 2. Grammar: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Teaching Procedures I. Warming-up questions: What knowledge of human body do you get from the documentary film? Which parts of human body does the documentary mention? (You can skim through new words before listening.) II.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 period) a.This is a lead-in to the listening part. Before playing the recor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questions. Then play the recording and encounrage students to take notes while listening. https://www.doczj.com/doc/8f17993217.html,anize a speaking activity based on the listening material. First ask Ss to form groups and have a discusssion about which is the mose imortant bosy part. Then ask Ss to role-paly the dialogue in the listening part. Remind them they may use their own language. III. Reading 4 periods 1.Pre-reading tasks :Before you read,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 a. Has any part of your body ever been injured? If yes, what inconveniences did it cause? Work in groups and share your experiences. b. Have you ever read or heard stories about body parts? 2.Reading comprehension a.Ask Ss to read the text first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Comprehension Check. b.In this sextion,you may organize a class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article students have just studied. This discussion activity is necessary for language learners. They should be able to and present their own experiences after they have received the input information. 3.Detailed learning of the text ◆Language points ※attempt n. an act of trying to do something, especially something difficult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散文阅读专题

散文阅读专题 徐州中考模拟预测语文密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7分)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天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 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热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 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 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微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中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一、 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诗()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 (2) (3)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时而 ,时而。 7、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二、 ①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②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 这两个段落出自课文 2. 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老人的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的老人。 3. 用“﹏﹏”画出第二段中描写老人给海鸥喂食的语句,并写一写从中体会到什么?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5、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修辞方法,从中体会到 (二)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1、给原文加上标点符号。 2、“听到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指什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提升练习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提升练习及答案 一、类文阅读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1.(找中心句)短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将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制成______→按稿______→排列______→涂墨______→印完______→留待 ______ 3.(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 “诞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元代王祯成功创制 ..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创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后半句用______和______的方法对前半句进行______说明,说明毕昇是当之无愧的_______________。

(完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学弈》阅读练习 一、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鸿鹄)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他,指前一个人) 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答: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或者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三、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 一、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2、问其故。(那)及其日中如探汤。(它) 二、古今异义。 1、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一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2、这则故事可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孔子不能决也)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匆匆》阅读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比喻) 2、太阳他有肢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 二、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三、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解释说明)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列举)

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答案 第1册

to Exercises Key to Exercises Lesson1 https://www.doczj.com/doc/8f17993217.html,prehension Check 1.C 2.B 5.A 6.C7.B8.B 3.(1)shield(2)playing(3)shield(4)personal(5)social (6)political(7)family(8)colleagues(9)stimulate 4.(1)blackboard(2)unconscious(3)time (4)ancestors(5)parents(6)reinvent B.Reading Strategies 1.C 2.A 3.B 4.A 5.B 6.A 7.C 8.A 9.B10.A Lesson2 https://www.doczj.com/doc/8f17993217.html,prehension Check 1.A 3.C 4.B 5.A7.C8.B 2.(1)defines(2)failures(3)successful(4)beliefs 6.(1)picture(2)performing(3)replace(4)self-image (5)line(6)potential(7)short-change(8)better B.Reading Strategies 1.B 2.A 3.B 4.C 5.B 6.A 7.A 8.B 9.C10.A Lesson3 https://www.doczj.com/doc/8f17993217.html,prehension Check 1.C 2.A 3.B 5.A 6.B7.B8.A 4.(1)cultivate(2)granted(3)investigate(4)explore (5)major(6)exploration B.Reading Strategies 1.normalized 2.membership 3.threatening 4.publication 5.novelists 6.persuasion 7.personality 8.pressure 9.reluctance10.justify Lesson4 https://www.doczj.com/doc/8f17993217.html,prehension Check 2.C 3.A 4.C 5.B 6.A 7.B 8.A 1.(1)crush(2)Brazil(3)intelligent(4)knockout B.Reading Strategies 1.distinguishable 2.psychological 3.effective 4.insistent 5.various 6.skinny 7.delightful 8.gloriously 9.financial10.amazing

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第一册答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通用本)1册课后练习答案 UNIT ONE 1.Goodbye school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B 2.D 3.D 4.D 5.C 6.A II 1.fling 2.supercilious 3.zoom 4.trudge 5.hoist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Paragraph 1: 1.B 2.D Paragraph 2 1.D 2.A 2.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D 2.B 3.A 4.A 5.C 6.C II. 1. She wants him to make something of himself and have an early start to his career. 2. He was afraid of the dogs that snarled behind the doors of potential buyers. He was timid about ringing the doorbells of strangers, relieved when no one came to the door, and scared when someone did, and could not deliver an engaging sales pitch. 3. The battle to make him different from his father. 4. The well-written composition he wrote about his summer vacation. 5. Writers didn’t h ave to have any gumption at all. 3. Love Thy Neighbor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 T 2.F 3.T 4.T 5.T 6.F II. 1.在我看来,美国的邻里关系正在变得不再融洽。 2.《圣经》里的戒律“热爱你的邻居”大概是一句拙劣的译文,它的本义必定是“尊敬你的邻居。” 3.邻居开始共同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是相互接近,只有进一步发展关系,才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最好的朋友。 4.横跨在你们之间的车道,篱笆或栅栏并不真地就是一道冷漠的屏障,它们只不过是一条清晰的分界线。 5.邻里较之社区更容易使人产生怀旧情绪,但社区也许是一个更好的构成单位。

部编语文九(上)第4-5-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部编语文九(上)第4-5-6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2018年11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这一展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甲】(A.天翻地覆 B.时过境迁)的变化。40年众志成chéng【①】(A.城 B.诚),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乙】(A.壮阔 B.壮丽)史诗。展览共安排了6个展区,着.【②】(A. zh áo B. zhuó)力强化前后对比、突出横向对照,突出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的伟大成就。 (1)请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请为文中甲处、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 B.强起来、站起来到富起来 C.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人生中有成功就有失败。笑对失败,你会收获别样的人生。失败是人生的熔炉,它可以把人烤死,也可以把人变得坚强自信。面对失败时的心态尤为重要。若是你不战自败,那你就彻底陷入失败的沼泽中了。此时,你输给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雨打梨花,飘零落地,但落花不会因为你的多愁善感而重上枝头;__________________失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经受夭折的玫瑰。遭受台风的花园尽管使人无奈,但它却有无限的幽香。 (1)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请仿照画横线句子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荡漾于整部作品中的悲悯情怀。 ②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 ③《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它让读者想起浪漫、温馨、遥远。 ④在人际关系日趋疏远的当今世界中,这种情怀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⑤当翻开这本小说时,我们确实会被这样一种气息所笼罩。 ⑥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小学生活。 A.⑥②①④⑤③B.③⑤⑥②①④C.③④⑤⑥②① D.③⑥②①④⑤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图书作为最传统、最广泛、最普遍的文化载体和沟通桥梁,可以让各国读者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和认识中国。2004年,作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要政策,国家启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2004-2017年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情况一览表 【材料二】(1)第70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数据显示,优秀类型小说更容易越过文化差异的藩篱,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未来体验,金庸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等,是全球读者都热爱的阅读体验。 (2)英译版金庸小说在英国上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加印七次,成了现象级畅销书。金庸小说兼具“独特性”和“普遍性”———独特在于关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困惑和关怀,普遍在于对人性的观察和刻画。这使得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无法阻止金庸小说的传播。(摘编自《金庸小说带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3)刘慈欣先后荣获“雨果奖”、“克拉克奖”等殊荣,高水平的作品翻译功不可没。《三体》的英文版翻译者刘宇昆也是一位获奖科幻小说作家。读者评价“本书的英文读起来不可思议的好,流畅得如同我想象中的中文原著一样”。(摘编自《刘慈欣获克拉克奖,这个奖可能比任何奖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课内阅读1:《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画出 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2.既又既又

五年级阅读《让这个世界看到你》

让这个世界看到你 12岁的少年因患眼疾成了盲人。他整天闷闷不乐,到最后,他甚至用绝食来(抗议抵抗)命运对他的不公…… 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得到的却是他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还能做什么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这时,寡言少语的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自己丈夫对儿子说了什么,但她(惊异惊奇)地发现儿子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她发现儿子第一次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孩子们中间。他来到了波洛尼亚盲人学校,靠“点字乐谱”重新学起音乐。他学习非常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比萨大学法律系。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边学法律,一边勤练吹拉弹唱,并在课余到一家酒吧兼职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他30岁那年,幸运地成了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的学生。1994年,他应邀参加帕瓦罗蒂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大师同台演唱。他在获得“圣莫雷音乐节最佳新人奖”后,几乎各种世界级音乐奖都对他青睐有加,从1995年至今,几乎所有重要场合都有他出现……现在,他是卢卡博凯里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CD 《浪漫曲———民歌及咏叹调》就在全球售出了两千多万张。 这个创造奇迹的人名叫安德烈?波切利。2007年秋天,在他的49岁生日宴会上,波切利凑近父亲的耳朵,轻声说:“我要感谢您,我的父亲!你的耳语改变了我的人生———37年前是你凑在我耳边说: ’后来,我有过多少次责怨、气馁和胆怯,但只要一回想起这句话,我就有了战胜一切的勇气和信心,这句话就在我耳边回响了多少次……” 1.划去文中不正确的词语。(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勤奋()责怨()胆怯()咆哮() 3.给短文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3分)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戛然而止------ 青睐------- 5.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4分) (1)从第2自然段的“声嘶力竭”“咆哮”等词可以感受到,他的遭遇使我想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 (2)短文第3自然段写母亲发现安德烈?波切利突然间泪水戛然而止,这是因为,从中可以感受到。 6.父亲寡言少语,但他的一句话却彻底改变了安德烈?波切利,能结合课文题目想一想父亲说了怎样一句话吗?请你填在短文的横线上。(2分) 7.生活中,假如你的朋友或自己遇到挫折时,你准备用什么名言激励别人或自勉?(至少写两句。)(2分) 8.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短文题目“让这个世界看见你”的理解。(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