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手段和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介绍,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导读提纲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引文及小字部分生动的描述,从理论方面一般性地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理解这次危机的特点,进而认识到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尖锐化。同时,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不惜大量销毁产品,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引导学生会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3.通过讲述罗斯福的故事,感知挫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磨砺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繁荣局面。然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却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面对这场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对策或措施?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从繁荣到危机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展示插图,辅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综合)

A.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C.灾难: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二)罗斯福新政

1.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你觉得罗斯福是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2.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A.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B.实际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

A.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B.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三、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答:对新政的评价,可从两个方面进行:①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包括罗斯福新政在内的任何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罗斯福新政由于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经济上看,避免了经济的崩溃,走出了经济的死胡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从政治上看,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从影响上看,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在20年代的繁荣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危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实施新政,恢复了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板书设计】

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二)罗斯福新政

A.手段:国家干预经济。

B.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图解原因】 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 材料一: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胡佛总统依旧坚持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28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要求:历史课程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理论依据: 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历史学科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按照发展核心素养的这一基本观念来说,其实就是要聚焦在培养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从整个教育过程来说,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这就是要培养具有高水平核心素养的人才。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是部编版世界历史9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课。《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单元内容分析: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美国与德、意、日等国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美国实行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政”;德、意、日等国却力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寻求出路,并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本单元的线索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危机、应对与结果。 从本课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两个子目交代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应对危机的“新政”、“新政”的影响三部分内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固有矛盾,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的结果。经济危机来势猛、破坏大、范围广、时间长,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为应对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主要从生产、消费两个角度干预经济,帮助美国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美国国家制度,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先例。 根据对课标的理解及对教材的整合,本课课题确定为“走向新政——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引导学生以人物罗斯福为线索解决美国“为何走向新政?”“如何实行新政?”“新政带来什么?”三个问题,理清危机与新政之间的内在联系、新政模式的创新及影响,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情况: 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美国经济史的了解程度少,不理解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走向新政——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是否属于 跨学科主题教学 否 学科 历史 学段: 初中 年级 九年级 相关 领域 美国史 经济史 教材 书名:义务教科书 世界历史 9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一、从繁荣到危机 【危机原因】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材料二:通过分 期付款的方式,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任意款式福特汽车 1.根据材料一,想一想:美国繁荣表象下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生:研读史料,解答问题。 (1)贫富差距大、生产过剩、 实际消费能力不足等 (2)鼓励分期付款,刺激消费 (3)加剧生产过剩与实际消费 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3.20世纪20年代,许多美国人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生活用品。想一 想:分期付款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展 示 提高 【表现特 点】 1?阅读课本59页文字,概括经济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 概 括危机具体表现 2.填充表格,分析危机特点是什么? 生:分析表格,结合经济危机的 表现,总结经济危机特点:持续 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程度 大。 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研读 史料,分析解答问题,认识经 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2.以福特为代表的资本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1)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罗 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稳定资产阶级的统治,罗斯 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 调整。不能因为政府干预了 经济,就认为是走社会主义 道路。 (2) :罗斯福新政“新”:① 新 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 放任的传统政策。②新的特 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 新模式,实行一些有利于民 众的措施。③新的起点:资 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 发展。 二、罗斯福新政 【新政举措】 阅读课本60-61 ,列表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 简述这些措 施的作用如何? 师:指导学生概括新政措施, 结合新政目的简要分析其作 用。 生:阅读课文,填表归纳概 括,认识新政对美国和对世 界产生的重要影响。 【分组讨论】 (1)有人认为,罗斯福在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种说法你同意吗? 说出你的理由 师:出示问题指导学生分组 讨论,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 点。 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 (2)罗斯福新政措施,“新”在何处?

罗斯福新政教案

篇一:人民版《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篇二: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 院系:文理历史100班主讲人:曹扶阳联系方式:618816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效果以及影响。 2、增强学生了解历史的兴趣,提高掌握、理解、分析、反思历史的能力。 3、提高从历史中探求未来发展航程的能力。“以史为镜”。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对话,导入罗斯福新政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从而切入主题———罗斯福新政。 2、通过提问,逐步讲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通过讨论的方式,谈谈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和影响。 4、简单的回顾总结,回答课前思考题,留下课后讨论题,完成教学目标。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让我们了解国家干预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也让我们明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没有社会性质的区别,只是经济建设的手段,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教学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效果和影响【教学重难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以及影响【教学方法】 1、通过简单的对话,导入讲课主题,并留下思考题。 2、通过板书演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提问、设疑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勤于思考的习惯。 4、回答课前思考题,结束教学,并留下课后作业。【教案布局】 首先:指出本节课的课题; 其次:列出提纲,并标明重难点;再次:分别予以讲解;最后:总结 【教学媒体与工具】“人教版”高二上册教材【课时安排】 20分钟 篇三: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民版专题六第二节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吴桥中学祁秋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不仅是本专题的重点,可以说是本册书的重点,不管从考试或从其在历史上的影响来看,这一课都至关重要,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重大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没有在二战中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为美国在二战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做了铺垫。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政的内容为新政的作用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略。 【学情分析】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对于文科生来说基础较差,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结合学案提纲解决,;而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补充材料,让学生感受罗斯福新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关内容,了解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知道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据经济危机的特点,展示适当资料、图片,了解危机的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所处的严峻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目的、措施及其成效,客观地评价罗斯福新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上升了55%,而他们的平均工资却只增加了2%。越来越多的财富聚集到少数人的手中,5%的人掌握了美国1/3的财富,绝大多数家庭挣扎在温饱线上或者连温饱水平都达不到。 材料二: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任意款式……的福特汽车”。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1:根据材料一,想一想:美国繁荣表象下存在着怎样的问题?以福特为代表的资本家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提示:贫富差距大、生产过剩、大多数美国人实际消费能力不足等问题。鼓励分期付款,刺激消费。 设问2:20世纪20年代,许多美国人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生活用品。想一想:分期付款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提示:会加剧生产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设问3:材料三中农场主为什么要将牛奶和肥猪倒入河中?由此说明了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图解原因】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点图解 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

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语文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及根源。 2、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成效等有关史实。 3、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国家工业复兴法》的一些内容。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被人民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和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是谁?为什么深受人们的爱戴?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做好标记 探究一:从繁荣到危机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及“相关史事”出示问题: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表现在哪里? (2)为什么说繁荣的表象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史事《纽约证券交易所前》引导学生对股票初步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股票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的晴雨表。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抛售狂潮使经济跌入低谷,经济危机爆发,它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并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归纳:生产力不断提高,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不足,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这些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探究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2 思考后回答: (1)上表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 (生:1929年-1933年的经济状况。) (2)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什么问题?首先出现在哪一国家? (生: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 (3)表中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哪些特征? 生回答后归纳: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3.细读课文思考: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哪些表现?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手段和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介绍,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导读提纲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引文及小字部分生动的描述,从理论方面一般性地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理解这次危机的特点,进而认识到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尖锐化。同时,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不惜大量销毁产品,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引导学生会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3.通过讲述罗斯福的故事,感知挫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磨砺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手段和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介绍,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导读提纲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引文及小字部分生动的描述,从理论方面一般性地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理解这次危机的特点,进而认识到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尖锐化。同时,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不惜大量销毁产品,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引导学生会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3.通过讲述罗斯福的故事,感知挫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磨砺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春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测评卷附解析

2019年春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测评卷 一、选择题 1.反映美国历史的著作《光荣与梦想》描述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民生状况,文中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当时可能发生在普通工人身上的事情有() ①失业②饥寒交迫③流离失所④工资大幅度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经济大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 A.降价抛售 B.销毁商品 C.囤积商品 D.运销海外 3.仔细观察下图,导致图中美国最高失业率出现的原因是() 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 A.世界大战 B.国内分裂 C.自然灾害 D.经济大危机 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是() A.法西斯势力猖獗 B.经济大危机严重 C.罗斯福推行新政 D.美国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5.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A.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经济大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道路 C.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D.兴修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6.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 C.缓和了经济大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7.1934年在美国社会中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各企业在无政府状态下盲目生产、自由竞争 B.詹姆斯所在企业的资本家可以随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C.失业半年的亨利在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工地找到了工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说课讲稿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现代史,讲述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应对。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二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來。这次战争在给各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三课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了解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罗斯福新政》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1课。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持续到20业纪3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本课包括“从繁荣到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部分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这场危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拯救危机的措施,为什么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关内容,了解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知道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据经济危机的特点,展示适当资料、图片,了解危机的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所处的严峻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目的、措施及其成效,客观地评价罗斯福新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 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图解原因】 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题

” 第 13 课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 工程”(复 兴、救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 A .坚持自由放任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转向社会主义 D .国家干预经济 2.罗斯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见表 3 所示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 A .恢复工业生产 B .缓解就业压力 C .兴办公共工程 D .推广科技成果 3.下表为 1928-1932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导致这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发生变化原因 是( )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1928 1039 1929 912 1930 764 1931 585 1932 540 A .美国内战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经济大危机 D .美苏“冷战” 4.“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 取的核心措施是( ) A .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 .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C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 .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5.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 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 ) A .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 .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 C .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 .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6.“(总统)上任后推行新政帮助美国经济走向复苏。二战期间他推动美国支持并加入同盟国阵营。对塑造 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尤其明显。”材料中的“总 统”应是(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 — 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1929 — 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 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 一一富兰克林 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 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 —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 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 “妈妈,天气这么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 ,我们没有钱 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 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 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 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 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图解原因】 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特点 提示:(1)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涨、银行破产、失业增加。 ⑵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 材料一: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胡佛总统依旧坚持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而罗斯福说:“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他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最终罗斯福以472 : 59的绝对优势胜出。美国人民选择了罗斯福,意味着美国人民选择了创新。但是罗斯福总统真的能引导美国人民从危机中走出来吗?当时很多人都是心存疑虑的,说他是一个瘫痪的总统治理一个瘫痪的国家。 大获全胜的罗斯福与农民交谈 材料二: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 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 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