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编写:李冬梅 审核:

认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 【课前预习】

一.知识回顾

1.基本公式和推论:

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2. 如图2-4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F 、G 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s.

(1)在计时器打出点

B 、

C 、

D 、

E 、

F 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1= cm/s ,v 2= cm/s ,v 3= cm/s ,v 4= cm/s ,v 5= cm/s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3)小车做 运动,加速度a=

一. 自主学习(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夯实基础)

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你认为质量不同的物体从手中释放,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图2-3

4

8

0 图2-4

(一)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问题:在有空气的空间内,物体的下落能否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3. 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 实验表明:在,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同常用表示。

2. 自由落体加速度方向:,精确的实验发现,在地球上不同地方,

是不同的,从赤道到两极逐渐。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加速度a=

⑴初速度V

⑵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⑷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二. 预习自测(给自己设定具体时间自我检测,了解自我)

1. 以下对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0,加速度也为0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D.物体下落过程中,重的物体下落快

2. 甲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地方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比乙先着地

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 甲乙同时着地

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3. 关于重力加速度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大

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 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4. 一个物体从45m的地方自由落下,在下落的最后1s内其位移是多大?(g取10m/s2)

预习自测答案:1. B 2. C 3. AD 4. x=25m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学案)

【学习目标】(只有定向才不会迷失方向)编写:李冬梅审核: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理解重力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会解决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重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推理影响质量大小的因素,体会如何排除干扰因素,从而抓住事物本质。

【课堂学习】(用心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一. 体验分析

⑴体验1:直尺与白纸的下落(轻重不同)

现象1:下落快

结论1:的物体下落快(填“轻”或“重”)

⑵体验2:课本与纸团的下落(轻重不同)

现象2:下落快

结论2:的物体下落快(填“轻”或“重”)

思考:仔细分析两次实验,寻找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猜测:若无这些因素存在,则物体下落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⑶演示:真空状态下牛顿管内物体的运动(内有小金属片、小羽毛、小木片等)

现象:

结论:

二. 典型例题

例题1.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其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D. 两块石块在下落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例题2.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g值大

B. 在同一地点,轻的物体g值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赤道处g值大于北极处的g值

例题3.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0s。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悬崖有多高?实际上是有空气阻力的,因此实际高度比计算值大些还是小些?为什么?

例题4. 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5S后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

⑴请估算一下井口到水面的大约深度。

⑵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三. 合作探究

频闪摄影师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

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

片上记录上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球自由落体是的频闪照片,

频闪仪每隔0.04秒闪光一次。如果要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可以采

用哪几种方法?试一试。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距起落点的距离。(单位:cm)

四. 总结归纳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训练学案)

编写:李冬梅审核:

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 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2. A物体重量是B物体的两倍,A从H,B从2H高度同时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AB下落时间均大于1s),则

A.落地前同一时刻B比A的速度大

B.1s末A、B速度相等

C.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等

D.两物体落地时间相等

3. 1991年5月11日《北京日报》报导了一位青年奋勇接住从15层高楼窗口跌出的孩子的英勇事迹,如果每层楼高3.0m,该青年从他所在位置冲到事发冲口楼下大约需要1.5s,请你估算一下他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有多长的反映时间?他接住孩子时孩子的速度多大?( g取10m/s2 )

4. 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求:

⑴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⑵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高中2-5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6.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7.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8.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10.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1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1、先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理成章地研究落体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从而猜想若没有空气阻力会怎样; 3、用牛顿管实验验证猜想,引入了新的理想运动模型:自由落体运动。讲述1971 年宇航员做的实验,加深印象; 4、了解地球表面物体下落运动近似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5、着手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 6、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及重力加速度; 7、应用训练 一、引入: 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 游戏 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生:测量物体长度的! 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找几名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可通过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尺子测时间的原理就是利用尺子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制成的。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 师:像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挂在线上的重物,如果把线剪断,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师: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一样呢?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哪些量决定?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生: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应该是不一样的,下落快慢应该是由质量决定,质量大的下落快,质量小的下落快慢。

自由落体运动能力测试题(有解析人教版必修一)

自由落体运动能力测试题(有解析人教版必修一) 自由落体运动能力测试题(有解析人教版必修一)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运动,A错;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C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不过是以向上为正方向,C正确;D 做的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错。 2.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的落地声最少需要0.7s,估算一下这棵枣树的高度至少是( ) A.1.5m B.2.5m C.5m D.7m 答案:B 解析:红枣从树枝上脱落可认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t=0.7s,根据h=12gt2,h≈2.5m,所以树高至少2.5m,选项B正确。 3.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m/s2)( ) A.2m/s B.4m/s C.6m/s D.8m/s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联系实际的竖直上抛问题,要考虑到人的重心高度。因为是估算,所以可大体认为人的重心在身体的中点。身体横着越过1.8m的横杆,此时重心高度为1.8m,起跳时重心高度为0.9m,所以竖直上跳的最大高度为h=1.8m-0.9m=0.9m 所以跳起时竖直分速度v=2gh= 2×10×0.9m/s=32m/s 最接近的是4m/s,所以应选B。 4.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m/s2 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答案:BCD 解析: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9.8m/s2左右,所以A不正确,B正确。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g的值都相同,但随着高度的增大,g的值逐渐变小,所以C、D正确。 5.(河南中原名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教学课件2,3,4) 1) 动的速度公式 答:V=v 0+a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02 1at t v s += 3)变速运动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 引入:挂在细线上的羽毛和铅球谁下落的快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教学课件5,6) 1:铁片和大纸片由同高度同时下落 (铁片下落的快)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2:大纸片和小纸片,且小纸片揉成团,由同高度同时下落 as v v 2202=-

(小纸片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猜想:可能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 问题:若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 牛顿管试验演示:(教学课件7) 1)充满空气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金属片最先下落) 2)空气近似抽空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几乎同时下落?) 结论: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一.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学课件8)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理想化模型) 特点:1)只受重力 2)初速度为零 二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教学课件9) 问:自由落体运动是何运动? 学生: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问:如何验证 学生:如果加速度恒定不变就能验证 讲:实验方案一: (教学课件10) 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的方法 分析纸带,判断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以及地球上不同地点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与规律。 【教学难点】 1.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 观察法(生活与实验)、引导法 【教学用具】 ppt、纸片若干、橡皮(举例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你们仔细观察过落体运动吗? 过渡: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物体下落是否受到空阻力的影响呢?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实验 实验一:将一张白纸裁成相同的两半,另一片揉成纸团,让其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可以看到纸片比明显比纸团下落得慢。 实验二:将一张白纸裁成相同的两半,其中一半再裁成两半即原来的四分之一,将四分之一的这半揉成纸团,让其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可以看到纸片比明显比纸团下落得慢。 ●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管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鸡毛、铁片等物体在一个抽掉空气的玻璃管里下落,可以明显看到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放入空气后,再重复前面的实验,发现其中的羽毛和铁片下落的快慢不相同。 实验结论:没有空气时候,物体受到那些力呢?(重力)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到什么呢?(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下落时只受重力的作用,其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 过渡: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落体运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了。 ●自由落体运动──定义

专题07 自由落体运动(解析版)

专题07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匀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用g 表示.在地球两极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赤道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小. [注意]: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 ,不同轻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竖直上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 ). [注意]:①运动到最高点v = 0,a = -g (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max =v 0 2 /2g ,所需时间t =v 0/g . ③质点在通过同一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t =2v 0/g ).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加速度 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地球上不同的纬度、高度g 值不同。(纬度越大,g 越大;高度越高,g 越小。)其方向为竖直向下。通常的计算,g 值取9.8m/s 2,粗略计算:g=10m/s 2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四个公式来概括 知识精讲

■ 2、以下几个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成立 ①物体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为 v1:v2:v3:……:v n=1:2:3:……:n ②物体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 h1:h2:h3:……:h n=1:4:9:……:n2 ③物体在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 H1:H2:H3:……:H n =1:3:5……(2n-1) ④通过相邻的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 n=1:():():……:() 课程要求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3.初步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典例剖析 [典例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BCD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它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选项B、C、D正确,选项A不正确.

5.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自由落体运动 一. 教学内容: 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四节 自由落体运动 学习目标: 1. 理解位移和时间关系式的推导过程。 2. 掌握位移和时间关系式的基本应用。 3. 会利用图象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 4. 认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 认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6. 能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知识要点: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 公式:x =vt 。 2. 公式的位移对应着v t -图象中矩形的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 公式:x =2 012v t at +。 ①位移公式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式中的0v 是初速度,时间t 应 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时间。 ②在取初速度0v 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a 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负值;计算的结果x >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 <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③对于初速度为零(00v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为 2 1122x vt at ==。 即位移x 与时间t 的二次方成正比。 2. 利用匀变速v t -图象求位移大小 图象与横轴t 所围面积的数值,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2202v v ax -= 对于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00v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简化为:2 2v ax =。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02v v v += 。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所以它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v 就等于时间t 内的初速度0v 和末速度v 的平均值,即 02v v v += 。 注意: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A.1/2 B.1/3 C.1/4 D.(2+1):1 6.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应是图中的 () 7.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g取10m/s2)。 8.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前ns内通过的位移与前(n+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_____。 9.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达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是7m,则AC间距离是__________m(g取10m/s2)。 10.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当其下落x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由它下落的位移x=__________。 11.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 (取g=10m/s2) 12.水滴由屋檐自由下落,当它通过屋檐下高为1.4m的窗户时,用时0.2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窗台下沿距屋檐的高度。 13.如图所示,把一直杆AB自然下垂地悬挂在天花板上,放开后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直杆通过A点下方3.2m处一点C历时0.5s,求直杆的长度是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14.某同学利用打点时器测量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测得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上已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0.02s;请根据纸带记录的数据,计算该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1. B 2. B 3. C 4. C 5. D 6. B 7.5, 20, 15 8. n2/(n+1)2 9. 16 10. H/4 11. 20m/s,2s 12. 3.2m 13. 2.75m 14. 9.72~9.78m/s2

5自由落体(教案)

5自由落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教学难点 从实验中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运动性质。 教学方式 讲解、演示、师生互动、对比归纳。 教学仪器 金属片,纸片;牛顿管,抽气机;重物,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它的运动规律。下面我们一齐来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问题一: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1:3:5… 问题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如何表示? 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 游戏 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生:测量物体长度的! 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找几名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可通过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尺子测时间的原理就是利用尺子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制成的。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 师:像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挂在线上的重物,如果把线剪断,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师: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一样呢?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哪些量决定?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经典例题及答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知识讲解】 自由落体运动 一、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在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的快慢跟物体的重力无关。 1971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月球上让一把锤子和一根羽毛同时下落,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此实验说明:①在月球上无大气层。②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自由落体运动在地球大气层里是一种理想运动,但掌握了这种理想运动的规律,也就为研究实际运动打下了基础。当空气阻力不太大,与重力相比较可以忽略时,实际的落体运动可以近似地当作自由落体运动。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再研究: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伟大贡献,1993年4月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学家,用精密自动投卸仪把不同材料制成的木球、铝球、塑料球等许多小球从比萨斜塔上44米高处同时投下,用精密电子仪器和摄像机记录,结果发现所有小球同时以同一速度落地。 所以,一般情况下,物体在空气中下落,可以忽略空气的影响,近似地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从静止开始下落,初速为零。 2、只受重力,或其它力可忽略不计。(这是一种近似,忽略了次要因素,抓住了主要因素,这是一种理想化研究方法)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伽利略不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内部矛盾,还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做了许多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伽利略所处的年代还没有钟表,计时仪器也较差,自由落体运动又很快,伽利略为了研究落体运动,利用当时的实验条件做了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直线运动(目的是为了“冲淡重力),证明了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逻辑推理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情况,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他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多么巧妙啊! 正确与否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如图是处理课本中的自由落体纸带运动轨迹。 猜想:自由落体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商南县高级中学蒋宏忠 72630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以及地球上不同地点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规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实验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事物规律迁移及应用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渗透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2.加强对控制变量思想的认识。 【教学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与规律。 【教学难点】 1.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g=9.8m/s2。 【教学方法】 1.观察法(生活与实验) 2.实验法

3.阅读法 【教学用具】 CAI课件、纸片若干、牛顿管、粉笔(举例用)、书签、直尺(实验用)。 【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与特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 ·自由落体加速度与基本公式。 ●引入(时间约2分钟) 1.文学家们在形容秋天的落叶的时候,常常说:飘零的落叶,却从没有人说飘零的苹果或者飘零的铅球呢? (学生回答:因为苹果下落得比树叶要快) 2.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比落叶下落得快呢? (学生答回:A.因为苹果的质量比树叶的质量大;B.因为苹果和落叶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3.介绍历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过大量的观察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幻灯片1) 4.过渡: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物体下落是否受到空阻力的影响呢?请同学位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解决这个两问题。(幻灯片2)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实验(时间约3分钟)

高中2-5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 张成进江苏徐州睢宁魏集中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6.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7.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8.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10.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1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1、先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理成章地研究落体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从而猜想若没有空气阻力会怎样; 3、用牛顿管实验验证猜想,引入了新的理想运动模型:自由落体运动。讲述1971 年宇航员做的实验,加深印象; 4、了解地球表面物体下落运动近似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5、着手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 6、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及重力加速度; 7、应用训练 一、引入: 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 游戏 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生:测量物体长度的! 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 找几名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可通过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尺子测时间的原理就是利用尺子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制成的。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 师:像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挂在线上的重物,如果把线剪断,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力的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设向上为正方向)( )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gt,其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因取向上为正方向,故只有C对. 答案:C 2.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应该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它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速度的均匀变化意味着( ) A.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D.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解析:伽利略认为速度的均匀增加意味着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又从数学上推导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答案:AD 3.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在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2∶1 C.2∶1D.4∶1 解析:由v2=2gh知v=2gh,所以v1∶v2=2∶1. 答案:B 4.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D.控制变量 【解题流程】 合理外推 ▏ 斜面实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想实验,C项正确 答案:C 5.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 m/s2 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 解析: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 m/s2左右,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g的值都相同,但随着高度的增大,g的值逐渐变小. 答案:A 6.一石块从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 答案:B 7.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gt2B.3gt2/8 C.3gt2/4 D.gt2/4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参赛版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28.9s m g =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 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和所受重力无关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基础知识回顾】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特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3.初速度为0时公式的形式 4.如何利用2 aT x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新课引入】 实验一:铁架台上悬挂一静止的小球,剪断细线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现象: 实验二:将硬币与纸板(形状相同)在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现象: 实验三:两张完全相同的纸,其中一张团成纸团,让他们丛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现象: 实验四:硬币与纸团同时丛同一高度下落

现象: 思考:下落快慢与质量是否有关 问题:牛顿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授课】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 2.条件: 、 注:如果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 二.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阅读课本44页,完成实验,填写表格并绘制v-t 图像 加速度 a 结论:图像的形状 ,所以自由落体运动为 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 三.重力加速度 1.方向 、大小 2.特点: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随着纬度的增加而 、不同地区的值 【小结】 【作业】 请同学们估算丛三楼阳台上下落的花盆,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速度有多大?(每层楼高约3m 左右) t/s v/ms -1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设向上为正方向)( )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 =gt ,其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因取向上为正方向,故只有C 对. 答案: C 2.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应该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它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速度的均匀变化意味着( ) 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D .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解析: 伽利略认为速度的均匀增加意味着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又从数学上推导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答案: AD 3.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在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 ∶2 ∶1 C .2∶1 D .4∶1 解析: 由v 2=2gh 知v =2gh ,所以v 1∶v 2=2∶1. 答案: B 4.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着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 .等效替代 B .实验归纳 C .理想实验 D .控制变量 【解题流程】 ▏ 斜面实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想实验,C 项正确 答案: C 5.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 取 m/s 2 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 越小 解析: 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方,g 值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 m/s 2左右,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g 的值都相同,但随着高度的增大,g 的值逐渐变小. 答案: A 6.一石块从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 答案: B 7.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 .gt 2 B .3gt 2/8 C .3gt 2/4 D .gt 2/4 解析: 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第一个物体已下落t 2时间,此时离地高度h 1=12gt 2-12g ??? ?t 22;第二个物体下落时的高度h 2=12g ??? ?t 22,则待求距离Δh =h 1-h 2 =12gt 2-2×12g ????t 22=gt 24 . 答案: D

高中物理第二章5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二章5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5 自由落体运动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是矢量 B.地球上各处的重力加速度g值都相同 C.济南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说明在济南做下落运动的物体,每经过1 s速度增加9.8 m/s D.黑龙江和广州的重力加速度都竖直向下,两者的方向相同 答案:A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相等 B.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平均速度相等 C.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量Δv=gΔt,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选项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t1∶t2∶t3∶ (1) ,选项A错误;自由落体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不同,故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平均速度不相等,选项B错误;自由落体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x1∶x2∶x3∶…=1∶3∶5∶…,故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不相等,选项D错误。 答案:C 3(多选)小鹏摇动苹果树,从同一高度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下落,发现苹果先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和树叶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C.苹果的运动可以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则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会同时落地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当阻力远远小于重力时,阻力对运动影响可以忽略,这样的运动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否则不可以。 答案:CD 4唐代诗人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壮美。 (1)不计空气阻力,以三尺为1 m,可估算出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 A.100 m/s B.141 m/s C.200 m/s D.1 000 m/s (2)不计空气阻力,下落一千尺和三千尺时的速度之比为 () A.1∶1 B.1 C.1∶3 D.1∶9 解析:(1)把瀑布的下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三千尺换算成1000m,g取10m/s2,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得 v m/s≈141m/s。 (2)下落一千尺和三千尺的速度之比为 答案:(1)B (2)B 5(多选)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 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自由落体运动资料

自由落体运动 编稿:周军审稿:隋伟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点掌握其运动规律. 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差异. 3.理解用频闪摄影研究运动的基本原理,会根据照片分析自由落体运动. 4. 熟练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5. 理解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蕴含的思想方法.领会“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检验和合理外推”的科学研究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自由落体运动 要点诠释: 【高清课程: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00:02:58】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①初速度为零; ②只受重力。 3、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符号“g”来表示。g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随不同地点而略有变化。 尽管在不同地点加速度g值略有不同,但通常的计算中一般都取g=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取g=10m/s2。■ 要点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要点诠释: 【高清课程: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00:04:30】 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四个公式来概括 ■ 2、以下几个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成立 ①物体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为 v1:v2:v3:……:v n=1:2:3:……:n ②物体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 h1:h2:h3:……:h n=1:4:9:……:n2 ③物体在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 H1:H2:H3:……:H n =1:3:5……(2n-1) ④通过相邻的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 n=1:():():……:() 要点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 [要点对点练] 要点一:对公式v t 2=v =v 0+v 2和v x 2 = v 20+v 2 2 的理解 1.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 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 s 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 .1∶1 B .1∶2 C .1∶3 D .3∶1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为零这个隐含条件,进而得出物体在斜面上和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都为v 2这个结论.设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为v ,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v 1=v 2,在斜面上的位移x 1=v 1t 1=v 2t 1,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 速度v 2=v 2,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x 2=v 2t 2=v 2 t 2,所以x 1∶x 2=t 1∶t 2=1∶3,故选C. [答案] C 2.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 ,以质点初始时刻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2.45m/s 2 B .-2.45m/s 2 C .4.90m/s 2 D .-4.90m/s 2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v = v 0+v 2 =v t /2的含义.设质点在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 度为v 1,即在t 1=0.25 s 时的速度为v 1;在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2,即在t 2=0.75 s 时速度为v 2.由题意得:v 1-v 2=2.45m/s ,故a = v 2-v 1t 2-t 1=-2.45 0.75-0.25 m/s 2=-4.90m/s 2,D 正确. [答案] D 3.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 ,则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14 v B.1 3 v

第五节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 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 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采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记录下运动的信息,定量的测定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探究运动规律的同时让学声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简单物理研究习惯、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4.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制定探究计划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引导学生进行 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多媒体课件、硬币、小纸片、刻度尺、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牛顿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当树叶片片飘落,雨点滴滴落下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这种运动?物体下落的过程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这种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我们来研究这样两个问题: (1)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相同吗? (2)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 [演示实验]①让一张纸与小硬币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小硬币先落地) ②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几乎同时落地)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如果把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的环境下研究它们下落的快慢,情况又是怎样的? [演示实验]“牛顿管”实验

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2章 第4节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雅安期末)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5倍,两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都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B .甲、乙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所以两球同时落地 C .甲球质量大,所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D .甲球质量大,所以甲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大 解析:选B.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都只受重力作用,故A 错误;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根据v =gt 和h =12gt 2 知,两物体具有 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落地速度也相同,故B 正确,C 、D 错误. 2.(2019·怀仁校级月考)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或者研究方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 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解析:选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A 错误;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故B 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故C 正确;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故D 错误.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g 值大 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 C .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解析:选B.g 值与物体轻重无关,A 错误,B 正确;g 值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大小不同,在

自由落体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编写人:李有阳审核人:刘晓梅 一、课程分析 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的内容是第二章第5节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 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 (3)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刚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急需一次真正的实践去更深刻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恰恰适应了学生的这一要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2.本节课从人类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历史引入,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研究过程,对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以期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全面、清楚的认识。 3.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讲课时讲出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既 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生活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初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并通过对两位科学家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结合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通过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加以训练,让学生初步接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最后,在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后,通过回扣课堂游戏,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加以巩固和提高。 四、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研究并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设计思路:在复习之前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引入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中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复习不仅能起到之前知识巩固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在新课当中更好更快的学习。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一些运动规律请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些规律。 生:到黑板前写出。 师:很好那么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课题: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二)新课研究: 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四幅图片他们分别是什么。 生:分别是苹果的掉落,露珠的滑落,雪花的飘落,还有树叶的掉落。 师:我们看到的四幅图片中都有物体的下落那么谁下落的快谁下落的慢呢? 生:苹果下落的快树叶和雪花下落的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苹果重树叶和雪花轻 师:那难道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么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一起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实验1:用重的橡皮和和轻的纸片同时下落发现重的橡皮下落的快。 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持有这一观点,在人类还处于懵懂时期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就对这一现象作出研究,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尊敬。但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 实验2:两张相同材质的纸一张大的一张小的,显然小的轻一些,让小的制片团成纸球,让他们同时下落,发现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实验3:用橡皮和轻的纸团同时释放看一看下落快慢程度,发现下落快慢差不多 介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早在400多年前就做过类似的实验,他的观点是物理下落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必然联系。 提出疑问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有时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学生回答。。。这些因素最后导致的都是空气阻力的不同。 师:如果我们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同学们猜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实验4:用牛顿管制造出真空状态让轻的羽毛和重的铁片同时下落发现下落快慢是相同的。 得出结论:在物体只受重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物体的快慢应该是相同的,而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