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钢铁有限公司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XX钢铁有限公司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XX钢铁有限公司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XX钢铁有限公司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XX钢铁有限公司

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二〇一五年三月

XX钢铁有限公司

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库号:

法定代表人:XX

总工程师:XX

项目负责人:XX

专篇编写人:XX

专篇审核人:XX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影印件

参加设计专业及人员名单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性证明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 (1)

1.3国家、地方政府、行业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1)

1.3.1 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 (1)

1.3.2 规章 (2)

1.3.3 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3)

1.4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5)

2 建设项目概述 (6)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6)

2.2 建设项目性质、任务及范围 (6)

2.3.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选址 (6)

2.3.2 建设规模 (7)

2.3.3 工艺流程 (7)

2.3.4 系统设施 (8)

2.3.5 项目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12)

2.3.6 运输 (12)

2.3.7 生产作业体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 (13)

2.3.8 总投资 (13)

2.3.9 主要技术指标 (13)

2.3.10 主要设备 (14)

2.3.11施工队伍要求 (31)

3 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32)

3.1 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有害程度分析 (32)

3.2 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有害程度分析 (40)

3.2.1 火灾、爆炸 (40)

3.2.2 中毒窒息 (42)

3.2.3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43)

3.2.4 起重伤害 (44)

3.2.5 触电伤害 (44)

3.2.6 灼烫及热辐射 (44)

3.2.7 其他危险因素 (45)

3.3 公用和辅助设施危险、有害因素、有害程度分析 (45)

3.4 自然环境及周边环境安全 (45)

3.4.1 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45)

3.4.2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相互的安全影响 (47)

3.5 安全管理影响分析 (48)

4 建筑及场地布置 (50)

4.1 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分析 (50)

4.1.1 总平面布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0)

4.1.2 厂内运输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 (50)

4.1.3生产场所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50)

4.1.4 建(构)筑物承受重荷载、高温辐射等可能造成的危险性及危害程度分析 (51)

4.2 安全措施 (51)

4.2.1 场地布置与运输 (51)

4.2.1.1 总平面布置 (51)

4.2.1.2 安全距离 (52)

4.2.2 建筑与结构 (54)

4.2.2.1建筑抗震 (54)

4.2.2.2建(构)筑物防火防爆 (55)

4.2.2.4 设计采取的承受重荷载、振动与冲击等措施 (58)

5 重大危险源分析及检测监控 (61)

5.1 重大危险源辨识 (61)

5.1.1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辨识 (61)

5.1.2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辨识 (62)

5.2 重点危险场所及设备设施危险辨识 (64)

5.4 检测与监控系统 (64)

6 安全设施设计采取的防范措施 (66)

6.1 危险物料安全措施 (66)

6.2 工艺流程及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69)

6.2.1 防止火灾、爆炸及中毒窒息措施 (69)

6.2.2 防止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措施 (71)

6.2.3 防止起重伤害措施 (72)

6.2.4 防止触电伤害措施 (73)

6.2.5 防止灼烫及热辐射措施 (73)

6.2.6 其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职业危害 (73)

6.3.1 烟尘和有害气体防范措施 (73)

6.3.2 岗位噪声防范措施 (73)

6.3.3 通风、采暖、降温、采光措施 (74)

6.4 公用和辅助设施防护 (74)

6.4.1电气安全措施 (74)

6.4.2 消防 (80)

6.4.3 能源介质及动力 (83)

6.4.4 安全供水与排水 (83)

6.4.5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83)

6.4.6 电讯设施 (84)

6.4.7 仪表检测及控制 (86)

6.5厂址选择及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93)

6.5.1防雷接地措施 (93)

6.5.2防暴雨入侵措施 (93)

6.5.3防地震灾害措施 (93)

6.5.4厂区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防火间距及风向的要求 93

6.6有限空间作业防护措施 (93)

7 安全管理结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96)

7.1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96)

7.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96)

7.3 安全管理要求 (96)

8 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98)

8.1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98)

8.2 安全教育、培训设施与器材 (98)

9 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 (99)

10 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概算 (100)

10.1 安全设施总投资概算 (100)

10.2 安全设施分类投资概算 (100)

11 安全预评价报告中安全对策措施建议采纳情况说明 (102)

11.1设计的工程内容、技术方案等的一致性 (102)

11.2 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备案文书的主要结论、安全措施要求 (102)

11.3 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采纳情况 (103)

12 预期效果与建议 (119)

12.1 结论及预期效果 (119)

12.2 建议 (119)

13 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124)

13.1 重大事故类型及应急救援 (124)

13.2 应急通道、应急措施、危害物质的控制及现场处理措施 (124)

13.3 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设置、应急救援人员及装备设施 (124)

14 附件、附图与附表 (127)

14.1 安全专篇主要附件 (127)

附件1 建设项目安全专篇设计委托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 建设项目备案证 (127)

附件3 安全预评价报告同意备案文件 (127)

14.2 安全专篇主要附图 (127)

附图1 地理位置图 (127)

附图2 总平面布置图 (127)

附图3 生产工艺流程图 (127)

14.3安全专篇主要附表 (127)

1 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性证明

《XX钢铁有限公司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项目备案证》XX发改备字[2014]59号,2014年10月29日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

《XX钢铁有限公司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初步设计》XX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3国家、地方政府、行业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1.3.1 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2014年8月3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主席令第7号,2008年12月27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2013年6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13年7月18日修订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3年11月24日

7)《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1月24日

8)《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年8月17日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2月16日

10)《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2010年12月20日

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1.3.2 规章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冶金水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1]206号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

3)《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

4)《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7号令

7)《关于冶金起重机械整治工作有关意见的通知》质检办特[2007]375号文

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

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7]88号

11)《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48号

12)《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

13)《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2005]第38号

14)《XX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18号

15)《XX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2012〕15号

16)《XX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2012〕第15号

1.3.3 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3)《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414-200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

6)《煤气隔断装置安全技术规范》AQ 2048-2012

7)《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603-2010

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9)《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

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1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1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

1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

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20)《压力容器》GB 150.1~150.4-2011

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 0004-2009

2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23)《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GB/T 20801.6-2006

24)《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GB 50316-2000

2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2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2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

29)《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007

30)《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31)《安全色》GB 2893-2008

3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3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35)《冶金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YB/T 4125-2005

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GBZ/T

231-2010

37)《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

38)《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

3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

40)《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

41)《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2006

1.4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XX钢铁有限公司2×20万吨转底炉固废处理环保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2 建设项目概述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注册资金20亿元,坐落在XX省XX市XX火车站西侧,XX南岸,XX铁路从公司门前通过,公司铁路专用线与其相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2014年生产生铁1000万t、粗钢1000万t。

XX厂区分为北区和新区。本工程位于XX新区的西北角,新区已建设投产的项目主要包括:2×14m2竖炉、16m2竖炉、3×300m2烧结机(配套25MW烧结余热发电)、2×1080m3高炉(配套2×6MW背压发电机组、2×6MW TRT发电机组)、2×2560m3高炉、4×180t转炉、4×600TPD套筒窑、1780mm热轧带钢,2座110t/h锅炉,4座220t/h 锅炉,2×50MW余热发电,80000m3转炉煤气柜、120000m3转炉煤气柜各1座。

2.2 建设项目性质、任务及范围

性质:新建。

2×20万t转底炉固废处理项目共有2条固废处理生产线,分两期建设。本工程为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条20万t转底炉固废处理生产线及与二期共用的部分设施。主要包括:原料前处理(配料、混料、成型、干燥),转底炉处理(上料、加料),废气处理,成品储存加工(粉料压球)的工艺和设备,以及相应的贮运、土建、燃气、热力、给排水、通风、三电、计算机等设施。

2.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3.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选址

XX坐落在XX省XX市XX火车站西侧,XX南岸,XX铁路从公司门前通过,公司铁路专用线与其相连。南距XX高速公路5km,东距XX大线1.5km,西距XX公路5km,北距XX市区10km,地理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本工程的建设场地确定在XX公司新区的西北角,建设场地的南侧为规划的焦化场地,西北侧为XX铁路线,东侧与竖炉、烧结单元隔路相望,总占地面积约5.81万m2。

2.3.2 建设规模

2×20万t转底炉固废处理项目含2条转底炉生产线,年锌粉尘处理能力2×200000t/a(干基),产品为金属化球团和氧化锌粉,年产金属化球团约28万t,氧化锌粉0.75万t。

工程分两期建设,本项目为一期工程,建设1条转底炉生产线,年产金属化球团约14万t,氧化锌粉0.375万t。

2.3.3 工艺流程

1)原料预处理

高炉重力除尘灰、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灰因含氯较高,为了减少对工艺设备的腐蚀,对含氯较高的除尘灰设置水洗系统,去掉氯离子后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参与原料配料。

2)配料、造球、烘干

除尘灰、粘结剂通过汽车送至本项目的地下接收仓,按比例配料,经加湿、混合,进入造球缓冲仓,通过定量给料机经造球、筛分、烘干,经皮带送转底炉布料器,生球筛分返料、烘干返料和布料机返料经返料皮带输送至返料槽,返料通过皮带秤定量给料至混合。

3)转底炉冶炼及成品

烘干后合格生球经转底炉的振动布料器,将物料均匀的布置在炉床上,随炉床的转动,在约1250℃的炉温下进行还原焙烧,物料中的锌氧化物被还原,在高温下转化成为气态进入烟气中,在烟气冷却过程中氧化成氧化锌粉末,通过布袋除尘器将在烟气中的氧化锌粉末捕集回收,生球中的铁氧化物被还原为单质铁,随设置于炉体上的螺旋

出料装置排入回转冷却装置,在保护气体的状态下进行冷却,降温至300℃以下,经链式输送机送至成品仓,入仓前进行筛分,合格产品入仓供后续使用,筛下物进入粉仓,设置压球机,进行压球后供后续使用。

转底炉排出的1100℃烟气经过烟道经沉降室、余热锅炉、布袋除尘器,通过排烟风机排出。

在转底炉炉内1250℃温度中,生球中的锌氧化物被还原,单质锌被气化进入烟气中形成锌氧化粉末。在余热锅炉及布袋除尘器下方均设置锌粉回收装置,定期收集装袋。

工艺流程见图2.3-1。

图2.3-1 转底炉工艺流程框图

2.3.4 系统设施

本工程工艺系统设备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贮运设施、工业炉设施、成品冷却系统、转底炉余热锅炉装置,公辅设施主要包括工程范围内的燃气设施、热力设施、给排水设施、通风除尘设施、高低压供配电及控制系统、综合管线、电讯系统和检化验等。

2.3.4.1 贮运设施

贮运设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原料处理系统,即从原料接收至转底炉前筛分布料机之间的原料输送和处理设施,包括原料受料与贮存、水洗原料烘干(预留)、配料、混合、造球、生球筛分、生球干燥、返料设施等;另一部分为成品贮存系统,即从成品圆筒冷却机输出溜槽至成品仓之间的设施,另包含筛分后的粉料压球部分。

2.3.4.2 工业炉设施

工业炉设施包括转底炉本体、转底炉机械设备、生球烘干热风炉。

转底炉炉体钢结构由钢板和型钢组成框架结构,主要包括炉顶钢结构、侧墙钢结构、平台和走梯等。燃烧系统主要由燃烧烧嘴、供风烧嘴、助燃空气系统、供风系统、煤气系统、吹扫放散系统等组成。

转底炉所用燃料为转炉煤气,煤气热值为5225kJ/m3。煤气接点压力要求为:8kPa~10kPa,单座转底炉接点流量最大值为19000m3/h,两座转底炉总流量为38000 m3/h。

生球干燥用热风炉是采用燃烧高炉煤气来产生约720℃的烟气,用于转底炉用空气和煤气预热以及生球干燥。热风炉本体由钢结构和耐材组成,配置2台燃烧烧嘴。

2.3.4.3 成品冷却系统

冷却过程中,高温还原球团在冷却筒筒体内随冷却筒旋转而翻动,高温还原球团将热量传递给回转冷却筒,冷却水雾化直接喷射到旋转的冷却筒外壁,雾化水遇到高温的筒体外壁即汽化,带走大量热量,没有汽化的水也带走部分热量并流入冷却筒下面的水槽内,从而实现对高温球团进行间接冷却。冷却进料端与螺旋出料机水冷溜槽相连接。冷却后的成品出料端采用双层N2密封;冷却机回转筒体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采用N2密封;冷却机入料口采用耐磨耐火浇注料,冷却段采用耐磨衬板,冷却筒通过传动装置和开式齿轮驱动,整个回转筒体支

撑在两端的支承辊上。

2.3.4.4 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组成:循环水系统、给水除氧及软水补充系统、加药系统、排污系统、取样系统、蒸汽系统(外送蒸汽、除氧蒸汽、排汽)。

转底炉排出约1050℃高温含锌废气经过沉降室处理后被送入余热锅炉,利用高温废气的热能生产蒸气,同时烟气温度从1050℃降低到200℃。

2.3.4.5 公辅设施

1)燃气

燃气设施主要为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及氮气,转底炉以转炉煤气为燃料,干燥热风炉以高炉煤气为燃料;焦炉煤气作为转底炉与各热风炉点火用;圆筒冷却机、各除尘器以及煤气设备和管道吹扫等使用氮气。

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氮气管道均从红线外1m的外部管网引入,接口管径分别为DN1000、DN1200、DN150和DN125。燃气管网一次建成,为预留的2号转底炉、2号生球干燥热风炉及湿料干燥热风炉(预留)留出接口。

2)给排水

给排水设施主要包括净环水系统、圆筒冷却机喷淋水系统、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除盐水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净环水泵站及水池一次建好,预留二期设备。

3)热力

转底炉区域压缩空气平均耗量为约59.4Nm3/min,区域压缩空气全部由新建的空压站提供。空压站内设置流量30Nm3/min,出口压力0.80MPa的螺杆空压机3台,2用1备。另设有3套容积为3m3的储气罐。

转底炉区域内热力管道包括:余热锅炉系统管道、并网蒸汽管道、压缩空气管道以及供暖蒸汽管道。热力管线中的压缩空气管道、蒸汽管道大部分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局部管道可埋地敷设并作加强级防腐处理。

4)通风除尘

为有效捕集转底炉工艺生产过程中散发出的烟尘和高温含尘烟气,确保车间内外的环境卫生、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分别设置原料除尘系统、造球及返料除尘系统、生球干燥机除尘系统、成品储存及压球除尘系统。含尘气体经吸风罩、抽风管道,进入除尘器作净化处理,然后通过风机送入消声器作消声处理,再经排气烟囱排入大气。排放气体的含尘浓度≤20mg/m3(标态)。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经除尘器本体配套输灰设施均就近送入物料输送系统,重新返回系统。

5)供电与控制系统

转底炉中控室10kV电源来自上级变电所。10kV电源电缆交接点在转底炉中控室受电开关的进线端,电缆沟(或桥架)交接点在转底炉红线范围外1m。中控室内设置1套10kV高压配电装置。

低压负荷中心用于向AC380/220V设备供电,由10/0.4kV动力变压器和低压负荷中心组成。低压负荷中心由1组低压开关柜组成,提供生产线所需动力电源,负荷中心留有约10%的备用回路,至少1个备用回路,开关柜采用固定式柜型。

本项目设置一个中控楼(含电气室),电气室占2层,第1层布置变压器室和高压配电室、高压变频器室、部分低压配电室和PLC室,第2层布置低压配电室、中控室、办公室和会议室。

6) 检化验设施

本工程设置转底炉试验室,承担进车间原料质量检验、转底炉球团产品质量检验、余热锅炉水质分析和收粉系统粗锌粉尘的检验。

固废处置环保标语

固废处置环保标语 篇一:垃圾分类概念术语及标识标语 概念术语 一、垃圾减量分类的定义 垃圾减量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采用合理措施减少固体废物量,如避免过度包装、净菜进城、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垃圾分类是指按垃圾的不同成份、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处置方式,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二、垃圾分类类别 居民小区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酒楼、宾馆、饭堂等餐饮场所的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三类;机场、码头、火车站(地铁)站、公交场站(候车亭)、公园、旅游景区、加油站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

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区域、学校等场所的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三类。可回收物可进一步细分为纸张类、饮料瓶罐类、其他塑料类。市民可在分成上述四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分。 1.可回收物: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电子废弃物类等。 纸类:报纸、纸箱、图书、杂志、药盒、广告纸、办公用纸、洗净的牛奶盒等利乐包装、洗净的饮料盒、纸杯等。 塑料类:塑料饮料瓶、塑料油桶、塑料盒、塑料餐盒、泡沫塑 料、洗净的酸奶瓶、牙刷、塑料拖鞋、塑料玩具等。 金属类:易拉罐、罐头盒、金属厨具、金属餐具。 玻璃类:玻璃瓶罐、平板玻璃、镜子等。 织物类:布娃娃、书包、桌布、衣

服、窗帘等。 电子废弃物类:电视机、电脑、空调、电风扇、洗衣机、冰箱、DVD机等。 2.餐厨垃圾: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剩饭剩菜、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等易腐的垃圾。居民家庭产生的为厨余垃圾,酒楼、宾馆、饭堂等餐饮场所产生的为餐厨垃圾。 3.有害垃圾:指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害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药品等。 4.其他垃圾:除上述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主要包括废弃食品袋(盒)、废弃保鲜膜、废弃纸巾、废弃瓶罐、灰土、烟头、宠物粪便等。 标识标语 一、垃圾容器设施宜使用的颜色 1.可回收物类垃圾容器为蓝色,色标为PANTONG 647C或RGB三基色为(32,

初设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1 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1.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3 其他设计依据,如地质勘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2. 工程概述 2.1 建设工程基本概况 简明叙述矿山地理位置、设计范围、开采方式、设计规模、采选工艺,开拓、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系统、矿区总平面布置、工程概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新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2.4 对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价。 2.5 存在问题和建议。 3. 地质安全影响因素 3.1 简述区域地质特点,主要构造带(断层、破碎带)的分布,矿区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2 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喀斯特地貌(溶洞)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3.3 高硫矿床和其它有自燃、自爆倾向的矿床对矿山安全的影响。 3.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4.1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岩层破碎、水害严重的矿床。 3.4.2开采深度大,有岩爆发生的矿床。 3.4.3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矿床(如氡气等)。 3.4.4有放射性元素的矿床。 3.4.5矿区老硐、采空区、塌陷区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5 特殊灾害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5.1地震。 3.5.2雷电。 3.5.3海啸。 3.5.4台风。 3.5.5暴风雪(雨)。 4. 矿床开采安全评述 4.1 选用的采矿方法安全可靠性分析 矿块构成要素,采场整体稳定性,顶板管理,充填及采空区处理等。 4.2 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工作帮坡角选择、防止边坡坍塌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4.3 坑内通风系统设计特点,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原则,矿井风流和风量的控制方法,风门、风墙、风桥等通风建筑物配置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矿井防尘措施:入风质量、凿岩防尘、爆破防尘、装卸矿时防尘、井下破碎防尘、水帘降尘、风量和风速排尘等安全可靠性分析;深凹露天矿爆破通风及防尘措施的可靠性分析。 4.4 露天矿和坑内矿排水系统特点、水泵排水能力、防水闸门设置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目的: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事业的发展。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1、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任主任,各部门主管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 (1)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 (2)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的贯切执行情况执行监督检查。 (3)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并监督执行。 (4)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制定本公司的劳动保护用品、保健食品发放标准,并监督执行。 (5)监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生安全事故隐患。 (6)遇有特别紧急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生产,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报告上级研究处理。 (7)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 (8)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大修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工程验收和试运转工作。 (9)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监督其按时实施,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10)对公司外部的信息和基层情况上传下达,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2、司各部门必须成立安全小组成,负责: (1)对本部门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2)制定安全生产实施则和操作规程。 (3)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4)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办公室的各项安全指令,确保生产安全。 3、全生产责任人:厂长是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主管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公司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详见机构表) 4、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各部门、分厂的主管人员担任,并配备安全生产兼职管理员,以及三名以上不脱产的安全员。 5、各级工程师和技术员在审核、批准技术计划、方案、图纸和其它各种技术文件时,必须保证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技术运用的准确性。 6、各部门必须在本职业务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7、各部门安全管理员要协助本部门主管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处理本部门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 8、各车间生产安全员要经常检查、督促车间班组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工具等安全检查、保养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本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好安全生产日报表的填写工作。 9、员工在生产、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发现不安全情况,及

固废处理产业链

固废处理产业链 工业固废、危险品处理及城市固废处理三类子行业中,城市固废处理的市场化前景最佳(目前国内城市垃圾产出量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随着收费机制与行业盈利模式的逐步确立,行业有望复制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特征,成为快速发展的低碳新兴产业之一。 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是指提供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来测量、防止、限制和减弱因固体废物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行业,是环保产业的主要子行业之一。固废处理行业可细分为为城市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3类。危险废物具有污染性强、处理难度大且处理成本高等特点;工业固废一般由各行业专业公司进行处理,较难形成大规模经营的模式,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的主要领域。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链包括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和处理处置等主要环节,其中垃圾的收集一般由政府的环卫部门运营,中转运输和处理处置环节则可以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包括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等。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前景十分广阔。2010年,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规模大约为2500亿元人民币。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生活垃圾处理既要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鼓励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又必须通盘考虑、设计城市垃圾处理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加工、交易、废品回收市场建设、检查与监控等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垃圾围城,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以前我国都是由政府投入资金和人员完成收集、处理垃圾的工作。而从目前的现状看,城市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每一种都由一个部门管理,每个部门要成立自己的收集和处理系统,从分工来看各有道理,但从效率来看,则是极大的浪费。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垃圾固废处理的产业链: 固废行业产业链由5部分组成。从产业链可以看出,项目投资是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在投资主体中,以国家投资为主,民营资本外资资本为辅,环保产业基金(包括VC/PE)也竞相成为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固废工程建设包括从设计咨询到系统集成领域,是价值链增值性与盈利水平最高的环节,涉足该领域的公司将享受到高成长。只要固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社会投资,持续大量的垃圾处理项目上马是直接而确定的。类比国家基建投资推动设计施工和工程机械行业的逻辑,固废基础设施投资必然造就固废设计施工和专用设备的高景气。和环保营运的公益性所决定的行业盈利存在天花板(不超过8%)相比,设计施工和专用设备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完全的市场机制可以保证龙头企业的设计施工和设备企业获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最大限度地分享行业高成长带来的投资回报。 项目运营预期会参考污水处理模式,由政府委托经营,按净资产回报率8%-10%签署30年左右的运营合同。常见的运营模式有BOT/TOT。由于目前垃圾处理收费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前,对社会资本介入该领域的吸引力尚显不足。

排土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排土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第一章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采矿许可证; 2、企业营业执照。 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4、《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 6、《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7、《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 2、《机械防护安全规程》(GB12265-90); 3、《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70); 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GBJ16-87);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1年修订版,GB50057-94); 9、《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0、《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L52-83); 11、《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3、《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1.4 其他设计依据 1、南矿排土场设计任务书; 2、《南矿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矿山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 建设工程基本概况 2.2排土场附近的气象及自然条件 区内属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势较高,表现为雾多、霜季较长,冬季较寒冷、夏季较凉爽。据冷水江市气象局1949~2002年气象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81.6mm,最大年降水量2125mm(1996年)、最小降水量为1047.3mm(1978年),月最大降水量425.8 mm(1990.6),日最大降水量156.8 mm(1974.7.12)短时间最大降雨量65.3 mm(1986.6.26),一次过程降雨量最大值327.4 mm,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年蒸发量1136.9~1687.6 mm,多年平均

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09版】 编 制: **部 审 核:安全环保工作领导小组 批 准: 日 期: 年 月 日 受控状态: 受 控 发 放 号:

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关系到广大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公司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原则,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是公司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公司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为了公司更好地开展各项安全、环保工作,以原有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我们修订了《**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汇编》。本《汇编》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安全管理工作附件两部分。各实体、部门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汇编》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并完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公司安全、健康、快速发展。 本制度将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不断修订,逐步完善。人员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有限责任公司 200*年3月

序号 文 件 页 码 1 安全环保管理责任制 2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3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4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5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6 因工伤亡事故报告规定 7 “三同时”管理制度 8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9 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10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制度 11 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发放管理规定 12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13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4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5 安全操作规程 15 安全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6 女工劳动保护规定

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山东某某某某有限公司 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1 总则 1.1 为规范固体废物管理,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制定本规定。 1.2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公司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主要有:废矿物油,废乳化液,电炉灰,废油漆、废涂料,废离子交换树脂,废弃的日光灯管、温度计,石棉废物,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器设备及铅酸电池、镉镍电池等,废弃危险化学品,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清洗杂物等。 1.3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采用低废、少废、无废工艺,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1.4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首先立足于内部循环、内部利用、内部消化。对不能利用的危险废物,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规范化管理”的管理方针,实行“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

1.5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厂、各部室。 2 管理职责 2.1 安全环保部是公司固体废物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 (1)制订和完善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2)制定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协助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 (3)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有关固体废物的各项要求,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验收等工作。 (4)对各单位的固体废物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5)组织研究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技术。 (6)制订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方案,以及内部回收利用技术标准、资源利用途径和月度计划、考核办法,并监督执行。 2.2 设备部负责: (1)采购能够产生危险废物的商品时,如供应商有相应回收处置资质,应签订回收协议。 (2)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危险废物,按照相关要求申请和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 2.3 供应部负责: (1)采购能够产生危险废物的商品时,如供应商有相应回收处置资质,应签订回收协议。 (2)含铁固体废物资源的调拨及产品回购。 2.4 技术中心负责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工艺过程控制,减

固废处理行业简析

目录 一、行业概况 (3) (一)国家投入 (3) (二)现状及趋势 (4) (三)行业竞争状况 (6) (四)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6) (五)政策法规分析 (7) 二、技术发展趋势 (11) (一)固废处理方法分类 (11) (二)国际技术路线 (13) (三)国内技术路线 (14) 三、固废处理行业产业链状况 (16) (一)上游企业分析 (16) (二)下游企业分析 (17) (三)下游运营企业商业模式 (21) 四、固废处理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22) (一)投资机会 (22) (二)风险 (24)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制定了新兴产业增量2015年GDP占比8%,2020年占比15%的阶段性目标,并给出了如何引导和扶持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决定》的出台,在引领我国经济调结构,转模式的同时,也为我们寻找高成长性的投资标的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统计,我国单位GDP能耗,2007 年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倍,为美国的3.3倍,为日本的4.9 倍,即使我国单位能耗在“十二五”和“十三五”各降低20%,到2020 年仍然是2007 年世界平均水平的1.6 倍,是美国的1.9倍,日本的2.7 倍。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在33%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左右。可见我国在单位能耗,能耗总量和利用效率上都存在着巨大的改进空间。我国正步入后工业化时期,环保投资正进入高峰期。环保产业在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体现出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同时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预测,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产值就将超过1万亿,到2020年更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9-2010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其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就业人数达1800万人。专家预计,到201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5.3万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0%左右,年均增长率可达到20%。 正是由于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节能环保产业在10月18日下午横空出世的《决定》中,不仅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领舞者的身份翩翩出场,并被定义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将在财税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环保细分行业固废处理行业也面临着空前发展机遇。截止2009年底,我国共发布固废处理相关法规35部;与此同时,垃圾处理费的全面开征与上调将成趋势。虽然目前我国的固废处理行业尚处初期阶段,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还非常低。但是,在政策驱动下,产业发展正在进入高速增长的拐点,预计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有望持续10 年以上。预计2020 年固废处理行业将拥有6814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 1.2 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 (1)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1) 1.4 其他设计依据 (1) 2 工程概述 (1) 2.1 矿山概况 (1) 2.2 设计概况 (1)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 2.4 初步设计对安全预评价提出主要意见的落实情况 (2)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2) 3.1 矿区地质特征 (2) 3.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2) 3.3 岩土工程特征 (2) 3.4 矿区地质灾害 (2)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2) 4.1 矿山开拓系统 (2) 4.2 选用的采矿方法 (2) 4.3 通风与防尘系统 (3) 4.4 井下排水及排泥系统 (3) 4.5 矿山运输系统 (3) 4.6 矿山充填系统 (3) 4.7 爆破作业 (4) 4.8 井下爆破器材分库 (4) 4.9 联合开采矿山安全对策措施 (4) 4.10 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对策措施 (4) 5 矿山安全避险系统 (4) 5.1 矿山监测监控系统 (4) 5.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4) 5.3 紧急避险系统 (5)

5.4 压风自救系统 (5) 5.5 供水施救系统 (5) 5.6 通信联络系统 (5) 6 总平面布置安全可靠性分析 (5) 6.1 矿床开采错动范围圈定 (5) 6.2 工业场地选址及布置 (5) 6.3 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5) 6.4 排土场 (5) 7 矿山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 (6) 7.1 提升系统 (6) 7.2 带式运输机 (6) 7.3 其它设备 (6) 8 矿山供配电安全可靠性分析 (7) 8.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7) 8.2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 (7) 8.3 提升机控制系统 (7) 9 矿山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7) 9.1 井下及地表供水系统 (7) 9.2 地表防排水系统 (7) 10 矿山安全管理 (8) 10.1 矿山安全机构及安全教育培训 (8) 10.2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8) 10.3 矿山保健辅助设施 (8) 10.4 矿山救护 (8) 10.5 矿山安全设施投资 (8) 11 存在问题和建议 (8) 12 附图 (8)

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31 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制度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目的与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xxxx开关电器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的要求及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掌握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事故隐患的技能,确保企业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xxxx开关电器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的管理。 2 管理职责 2.1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环保教育的领导工作。 2.2管理部负责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的实施及宣传工作,并对各部门安全、环保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2.3设备安全课负责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4管理部负责新进厂员工的安全、环保教育组织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冶金企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冶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设计依据 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性证明。 1.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等。 1.3国家、地方政府、行业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1.4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备案文书。 1.5其他设计依据及有关说明文件等。 2.建设项目概述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2建设项目性质、任务及范围 建设项目性质,是指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 2.3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建设项目的产品方案和设计规模,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特种设备及主要安全附件; (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选址,项目用地,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 (3)建设项目主要原料、辅助料的数量与来源,主要产品、副产品数量; (4)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如土建、供排水、污水处理、供配电、供汽、供气、供冷、消防、防雷、采暖通风、仓

库、堆场、厂内运输等工程,特别是涉及到项目安全保障的工程)的能力及来源; (5)建设项目厂内外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6)建设项目总投资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施工队伍要求等。 (7)建设项目其他特殊要求。 2.4改、扩建项目利用原有设施的情况 (1)简述原有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与流程、总平面布置、运输等情况; (2)简要说明利用原有场地、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的情况,并对其是否满足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3.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安全预评价的结果,对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进行分析。 3.1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有害程度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的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副产品的种类、数量、贮存、输送、使用情况,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有害程度,如高温液态金属、燃气、酸碱、放射源等易燃、易爆、腐蚀性、毒害性、放射性等。 3.2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对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包括正常操作、控制,以及故障、检修等情况

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前言 绿水洞井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绿水洞煤矿矿部设在华蓥市天池镇。井田位于华蓥山背脊脊部地带,南北长9.7~6.6km,东西宽3.2~2.2km,面积23.5km2。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井田范围内还有剩余地质资源量57.086Mt,可采储量39.96Mt。 绿水洞矿井划分为+790m、+6 60m、+528m、+350m等水平,开采标高为+999~±0m,自1981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初期投产的+790m生产水平现已开采结束,+660m水平仅剩643、615两个采区。+528m水平打锣湾背斜区域的工作面亦只能采5年左右,目前已延深部分工作面到+528m水平以下开采,+528m西翼南已经采完,西翼北急倾斜采区受开采技术限制暂未布置采区,+528m东翼南北适合综采,已布置两个采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Mt/a,现有两个综采工作面,一个炮采工作面,两个综采工作面均采大倾角煤层,炮采工作面为残采,根据矿井生产安排,预计5~6年后,+528m水平适合进行综采的区域将全部采完,+528m水平只能作为辅助生产水平,矿井急需进行+350m水平延深工作。受业主委托,我院编制了矿井+350m水平延深工程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监—字[2002]65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3年7月4日第6号令《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9、《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0号); 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14号文《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1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12、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结合我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及环保工作的考核奖惩管理。 第三章管理规定 第三条公司总经理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环保工作实施、监督及考核,考核依据如下: (一) 逐级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 (二) 公司《安全环保及环境卫生巡查监督制度》进行相关考核。 第四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划分事故责任,以教育引导为主,处罚为辅的事故处理原则。 第五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贯彻执行总经理负责制,各级职能部门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 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六条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应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贯彻执行总经理负责制,各级职能部门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实现清 洁生产。 第七条对认真执行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环保生产责任者;对在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环境保护和职业病危害中做出显着成绩者;对在事故抢险与救援等事件中表现突出 者,对在安全环保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人要给予奖励。 第八条对教育培训不到位、措施不力、生产过程中的严重违规者、管理失职、渎职者、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对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者等,要遵照公司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执行“问责制”的规定,给予严 肃处理(包括经济制裁和行政处分),触及法律的交由司法机关查处。 第九条各部门按照考核情况推荐,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照奖惩细则审核,提出奖励建议,报总经理批准,给予奖励;安全生产有特殊贡献者,由部门推荐,安全生产委员会审议,总经理批 准给予奖励。 第十条违规、违纪、安全事故及环保事件,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调查,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事故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及处罚。第十一条安全生产奖励和处罚实行分级管理、权责对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奖惩必须有事实依据,并接受全员监督。 第四章事故分类 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责,视同“三违”和习惯性违章: (一) 未经过安全培训或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不合格就安排新员工上岗的管理人员; (二) 未按操作规程进行巡检(操作)设备者、特种作业未按要求执行者、不遵守现场安全 制度,进入作业场所不按要求配戴劳动防护用品者;

环保局固废辐射管理中心工作安排

2018年环保局固废辐射管理中心工作安排 一、固废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完善对产废单位的监督管理,拓宽管理范围,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1、针对18年开展的固废、危废申报工作,深入企业进一步核实固废、危废的产生数量、种类及产生贮存、处置情况。 措施:实行动态申报制度,对产废大户实行变更申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使企业主动申报与监督管理相统一。 2、对产废单位实行规范化管理。 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行网上申请联单制度,从日常监督和转移联单入手,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管;要求各产废单位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对重点产危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产废单位提出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计划。 3、在继续确保医疗废物100%处置率的前提下,采用医疗废物专用联单收集运输危险废物。以实验室废液、感光材料废物为重点,在全市大专院校、各相关企事业单位全力推进感光材料废物综合利用、实验室废液的无害化集中处置工作。 措施:加强对产废和处置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的监督工作,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处置,严格转移联单制度。 4、在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工作。

措施:帮助企业拓宽固废利用渠道,建立固废综合利用信息交换平台,推进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二)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及处置单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处置行为,对小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实行集中规范化管理。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措施:强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落实,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的现场监督,实行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处置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对处置企业进行合理布局,控制处置企业数量,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处置企业合理竞争,长远发展。同时,在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建成后,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小型企业实行园区化统一集中管理。对收集、运输、处置危险废物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 2、贯彻落实《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加大查处力度。措施:对存有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实行限期处置和强制处置相结合,对本市能够处置的就地处置,无法处置的转移到外地处置。(三)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初审、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进口废物初审工。 措施:对办理许可证、进口废物的单位实行现场踏查,深入企业了解,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固废处理前十名企业

2009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点评 - [ 作者: | 转贴自: | 点击数:1111 | 更新时间:2010-02-05 | 文章录入:admin ] 编者按:2月4日,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由中国固废网主办的“2009 中国固废年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其中“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作为中国固废网首次评选活动,亦在万众瞩目下新鲜出炉。获此殊荣的十佳企业分别为: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金州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合加资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丰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德环保)、百玛士环保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固废网主编钟为鸣对这十家企业做了精彩点评。 1、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环保集团公司之一威立雅环境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早在1992年就涉足中国区市场,是全球唯一能够对各类废弃物提供全方位管理的公司,所处理的废弃物种类包括固体、液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及一般废弃物,处理手段跨越从收集到处置和回收利用的各个阶段,服务对象涵盖市政部门及私营企业。尤其在垃圾焚烧发电及危险废弃物处理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在2009年,威立雅环境服务成功使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由原设计总填埋量为2000万吨可以用20年,变为可使用50年库容量为8000万吨,库容翻番,土地利用率大幅增加。截至2009年,在全中国共有10座填埋气体发电站。 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综合实力位列中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之首,实至名归。 2、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环境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12.8亿元,总资产40多亿元人民币,也是中国环境产业资产规模最大的专业公司之一。营业范围涵盖城市生活垃圾清运、中转运输和末端处理、处置,以及环境项目投资、运营、设计、咨询等各个方面,其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卫生填埋及焚烧发电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国有控股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典范,其经营的垃圾处理项目大多采用BOT (投资建设—运营—移交)模式经营。集团拥有上海市区70%以上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市场份额,其BOT 项目分布在上海、南京、青岛、成都、威海、奉化、淮安、宁波等多个国内大中型城市。 2009年8月,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著名废物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INC.(WMI)全资下属WHEELABRATOR CHINA HOLDINGS, LIMITED(WCH))签订转让环境集团40%股权的相关合同,交易价格为9.7亿元。此举不仅使上海环境集团公司迈开国际化步伐,而且势必将引进先进技术和运营经验,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巩固其行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效益。 3、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

冶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

冶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 提纲 1.设计依据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性证明。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等。 国家、地方政府、行业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备案文书。 其他设计依据及有关说明文件等。 2.建设项目概述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性质、任务及范围 建设项目性质,是指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建设项目的产品方案和设计规模,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特种设备及主要安全附件; (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选址,项目用地,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 (3)建设项目主要原料、辅助料的数量与来源,主要产品、副产品数量; (4)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如土建、供排水、污水处理、供配电、供汽、供气、供冷、消防、防雷、采暖通风、仓库、堆场、厂内运输等工程,特别是涉及到项目安全保障的工程)的能力及来源; (5)建设项目厂内外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6)建设项目总投资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施工队伍要求等。 (7)建设项目其他特殊要求。 改、扩建项目利用原有设施的情况 (1)简述原有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与流程、总平面布置、运输等情况; (2)扼要说明利用原有场地、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的情况,并对其是否满足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3.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无益因素和危险、无益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安全预评价的结果,对建设项目的危险、无益因素以及危险、无益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进行分析。 主要物料危险、无益因素、无益程度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的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副产品的种类、数量、贮存、输送、使用情况,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及危险、无益程度,如高温液态金属、燃气、酸碱、放射源等易燃、易爆、腐蚀性、毒害性、放射性等。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对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存在的各类危险、无益因素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包括正常操作、控制,以及故障、检修等情况存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并列出危险、无益因素的类别及存在的部位。 (1)主体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2)辅助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公用和辅助设施 生产性公用和辅助设施是否与主体生产工艺相配套,发生异常时对安全生产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析。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模板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对固体废物进行科学地分类、收集、贮存、处理,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废物,减少废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部门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和处理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3 职责与权限 3.1安环部是固体废物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负责组织编制修订本标准,并下达各部门,负责环保指标的考核。 3.1.2负责查找厂内环保隐患,并组织相关单位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1.3负责危险废物的委托处理。 3.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在生产、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3.3办公室负责一般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 4 管理流程与要求 4.1 固体废物分类 4.1.1 危险固体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主要有蒸馏残渣、废活性炭、污泥。 4.1.2一般固体废物: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外的固体废物。4.1.2.1 不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4.1.2.2 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办公活动中产生的

可回收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产和设备维修产生金属零件、废纸箱、废木箱、玻璃瓶罐、废塑料、废纸等。 4.2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存放 4.2.1各单位应按照废物分类,设置临时放置点、废物箱,并分别设置明显标识。 4.2.2废物产生后,应按不同类别和相应要求及时放置到临时存放场所或固废场。临时的存放场所,应有明确标识并具备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或措施。 4.2.3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及存放 4.2.3.1各车间产生的危废按规定标准包装收集。 4.2.3.2各车间将产生的危废分类收集后,向安环部申请危废转移。 4.2.3.3安环部根据危废类型指定转移地点,在生产区转移需填写《危险废物产生源登记台账》,需按安环部要求存放在危废房。 4.2.3.4未经审批,各部门位不得私自将危废进行转移。 4.2.3.5接收单位未见转移单应拒绝转移作业,在未经批准准而执行转移作业后,将对转移单位进行考核。 4.2.3.6建立固废转移档案,对转移数量、类型、时间进行统计。4.2.4一般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存放 4.2.4.1公司产生的废纸箱、废瓶罐、废纸、金属边角料等放入一般可回收废物指定区域或存放箱。 4.2.4.2已经报废不能使用的设备入库后由仓库统一处理。 4.2.4.3不可回收的废物放入垃圾区域或垃圾桶内。 4.3 固体废物的处理 4.3.1 危险废物的委托处理 4.3.1.1危废暂存点达到一定量后由单位安环部上报公司副总申请固废转移,移交由资质单位处理,转移联单、过榜单等备档。

某固废处理应急预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某固废处理应急预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3847某固废处理应急预案 An emergency plan for a solid waste treatment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目的 确保从生产源头到固废处理末端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2适应范围 适应于全体员工、运输方、处理方及外来人员。 3职责 3.1对公司内意外情况,发现意外的第一线人员应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反映情况或直接反映给环保科,由环保科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3.2对公司外发生的意外情况,由造成意外的相关部门或在环保科配合下采取应急措施。 3.3对于意外情况,相关部门或环保科都要向管理者代表及环保主管副总汇报。

3.4对于意外情况较为严重时,管理者代表应为紧急处理的总协调人,由环保主管副总上报环境主管部门。 3.5环保科应将本预案告知承运单位或个人。 3.6对一般意外情况由环保科协调处理;严重情况必要时应急组织负责处理。 4应变组织 成立环境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组,应急组下成立专业应急队。 组长:生产部经理 付组长:安全科、环保科负责人,当日值班主管 组员:厂区内各部门负责人及环保、安全科技术人员 专业应急队:厂区内各部门环保员、安全员。 5应急工作程序 5.1紧急情况 5.1.1厂内固废不按规定地点贮存 5.1.2固废在厂外乱投放 5.1.3运输过程抛洒、泄漏 5.1.4接收固体废弃物的单位,不按规定处置污染环境

的 5.2应急措施 5.2.1厂内固废不按规定地点贮存 5.2.1.1这些意外由于代表潜在的污染事项,任何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发现意外的第一线人员应及时报知环保科。 5.2.1.2对乱堆乱放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指定的场所。 5.2.1.3事后由环保部门写出调查报告,上报管理者代表及技术部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2.2固废在厂外乱投放 5.2.2.1这些意外由于代表潜在的污染事项,任何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须报知环保科。 5.2..2.2对乱投放放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指定的场所。 5.2..2.3环保部门写出调查报告,上报管理者代表及技术部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