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时 导学案。

第二课时 导学案。

第二课时 导学案。
第二课时 导学案。

Lesson 10 ARE YOU WASHING YOUR

FACE?

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本课单词。

2.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本课句型。

【导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句型并能用替换词造句和运用。

【导学过程】

一、引学(自主学习)

1.复习掌握上课的内容。

2.根据音标试读本课单词。

二、引探(合作探究)

小组之间根据已出示的图片内容互相探讨。

翻译对话小组两个人练习读对话

Tom,where are you?

汤姆,你在哪儿?

I’m here,Mom.

我在这儿呢,妈妈。

Are you washing your face?

你在洗脸吗?

Yes,Mom.Are you cooking?

是的,妈妈。你在做饭吗?

Yes,I am.

是的。

Is Dad helping you?

爸爸在帮你吗?

No,he’s cleaning his bike.

没有,他在擦他的自行车。

Let me help you,Mom.

让我来帮你吧,妈妈。

Thank you,Tom.

谢谢你,汤姆

三引练(练习巩固)

Are you washing your face?

Are you cooking?

四引展(拓展延伸)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构成:主语+(am、is、are)+ 动词ing 1.直接+ing

2.以不发音字母e结尾的单词去e+ing

3.重读闭音节单词,即辅+元+辅的单词,要双写辅音字母,再加ing

五练习写出下列动词的ing形式

Sing swim run draw rid e read play

六谈收获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组长评价:

老师评价: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2、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表现美的。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 一、复习,了解“搭石”是普通的石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齐读课题。打开书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什么是搭石? 生回答,课件出示: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请同学们齐读句子,读的时候表示搭石特点的词适当读重音,让别人一听就知道搭石是什么样子的。(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什么是“搭石”,回顾上一节的内容,也引出本课的学习。】 二、质疑: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搭石是一些天然的石头,在农村实在是太普通了。然而,作者却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生接)一道风景。” 出示句子: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 “一道风景”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 出示2幅图(一幅景物风景、一幅人物风景),这就是一道道风景,美吗?(美丽的画面就是一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山水虫鱼、风花雪月,也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让你读这句话,你会强调哪个词?(一道风景) 请学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本课的中心句,统领全文。在学生一向理解中,“风景”指风光景物,忽略了人物的风景,而这恰恰是本文的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要先打开学生的思维,为理解全文铺垫。】 读完了这句,你有疑问吗? 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重要,有疑才有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阅读,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感悟:“搭石”是一道风景。 (一)自由朗读。 师:是呀,这么普通的石头到底美在哪里呢?有疑则有进,请同学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用“”画出体现美的句子。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要舍得给时间学生进行个性阅读,从中获得感受。】 (二)分享交流。 师:搭石的美在哪?请你把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课件做好超级链接,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关段落)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导学案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时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风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小艇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用一段话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威尼斯的图片)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到了威尼斯小艇独特、轻快、灵活的特点。那么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艇与人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呢?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风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小艇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用一段话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 三、学习板块一: 1.出示研读问题。 轻声读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请划出关键词句,品一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 4. 学生就研读的问题进行展示汇报。 ⑴品读“挤”、“穿”、“急转弯”等词,理解“操纵自如”。领会文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写法。 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板块二 1.出示研读问题。 轻声读第5—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小艇和威尼斯人的关系密切的? 2.学生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 4. 学生就研读的问题进行展示汇报。(第5自然段:白天人们的活动; 第6自然段:半夜人们的活动;)教师注意倾听,及时指导、点拨、强调、补充。 ⑴第5自然段: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动态描写,展现城市白天的喧闹和活力,体会到小艇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坐着小 艇时间人物 干什么 白 天商人高声谈笑做生意青年妇女保姆伴着孩子老人带着全家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去教堂做祷告 ? ? ⑵ 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领会威尼斯的喧闹与静寂都和小艇有关。 半夜,戏院散场了……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喧闹的威尼斯)水面上渐渐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静寂的威尼斯,一闹一静的描写形成对比,小艇动,威尼斯便充满活力,小艇泊,威尼斯就渐渐入睡,更衬出了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学习板块三 1.总结写法:文章紧扣小艇,动静结合,介绍了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的生活都与小艇息息相关。这样,把人们的活动同事物、情感结合起来,给我们展示了浓浓的威尼斯风情,景、物、人相互联系,使文章充满了生气。 师结合板书概括。 板书:景-人-物—情 2.小练笔 请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景-人-物-情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教案教学设计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乡情。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同学,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是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轻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们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轻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 2、通过学习你对这篇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二、依标导学,深入探究课文 大家通过上节课的朗读对课文有了这么深的了解,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分析,大家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你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清楚什么是搭石么? 人们是怎么挑选,摆放搭石的? (理解“平整方正”“两尺左右”,体会人们的细心和爱心。)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一起来发现,感受这之外更感人的美吧! 1、请同学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朗读是安排三位学困生,这样便于掌握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请大家自己再来朗读一遍,边读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生在谈自己发现的美时,会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师提示:你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锻炼孩子们概括能力。)

《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2张图片,猜在哪里?外滩。这就是我们咸宁市的照片,有着高楼大厦,有着繁华的夜市,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超市,还有着便捷的交通。 生活在城市里方便吗?方便。 2.但有一个人,就是文章的作者刘章爷爷,他去了大城市之后,反而更喜欢他落后、不方便的农村了,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 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明白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 二、精读课文: 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可在作者的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这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体会这风景中所蕴含着的美吧! 2.请大家自由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你认为美的“风景”,圈出你读来最有感觉的动词,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美。 (生默读时,师板书: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就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以后在阅读中要多运用。】3.生默读第2自然段后反馈: 先读一读你划的内容,再说说你圈出的动词,说说为什么圈这个动词,最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美。 (1)预设第2句: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①生反馈。说出“谴责”。 “谴责”是什么意思?严正申斥、严厉斥责。 ②乡亲们为什么会去严厉地斥责那些没摆搭石的人?【贴纸条:为什么】 因为他们怕别人踩凉水。 ③他们这样的行为说明了什么?【贴纸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们有爱心、关心别人、无私、助人为乐、有正义感、为他人着想……【贴纸条:爱心、关心、无私、助人为乐、有正义感、为他人着想……】 ④这里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句的?我们来归纳一下方法。 【贴纸条:划“风景”、圈动词、体会美】 理解动词或其它字词哪些方法?(释义、想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还有哪些方法?【贴纸条:表演、想象、联系实际】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_教案教学设计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本文是关于《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六册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捧读《搭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翻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城市的孩子几乎无人知晓什么是搭石,读悟、探究的兴趣应该更浓厚。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应注意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促动。同时,四年级学生已会运用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一分钟》第二课时导学案

7.一分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7.一分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认识时间的宝贵。 2.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认识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 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认识时间的宝贵。 2.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活动一: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思考:元元只多睡了1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他后悔什么,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的? 3.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4.看来1分钟真的很重要,交流交流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时间的名言。 5.小组交流并展示。 6.评价。 活动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分钟重要吗? 2.通过上节课课间的实践活动,你一分钟都能做哪些事情?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听写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一分钟》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板书课题,继续学习课文《一分钟》。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分自然段朗读,想一想,从以下句子或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该怎样朗读这些词和句子呢? (1)第2自然段:“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个别读、齐读)(2)第3自然段:“好一会儿”“才”“跑”“眼看”“车子开了”,“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读出焦急、后悔、自责的语气)(小组读) (3)第4自然段:“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只好决定走到学校去。”(读出十分焦急、后悔的语气)(比赛读) 2.①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从元元的神情、动作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元元为自己一时的放松感到十分后悔。) 他可能会想:时间不等人,我真不该多睡那一分钟,以后我一定要珍惜时间。 ②他可能还会想:今天我终于知道1分钟是多么的重要了,我再也不贪睡了,我要做个勤快的孩子。 我想对他说:“······”(引导孩子们从珍惜时间的角度

优秀教案-吕文凌《搭石》教案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新村同创国际小学吕文凌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著名乡土诗人刘章所作的一篇散文。走进这篇散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副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秋凉以后,乡亲们不约而同摆搭石,忧人之忧调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同到溪边让搭石。几幅画面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 教学目标: 1、弄清什么是搭石,感悟作者家乡搭石的美; 2、通过对重点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理解,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情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围绕一道风景,层层深入地研读乡亲们走搭石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搭石。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乐)上节课,孩子们初步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知道了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很美。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以作者每

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 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它的平凡和美丽。(看板书——21 搭石,齐读) 2、孩子们,上节课学习的生词都记住了吗?我们有节奏的读,(两 个字的词)变换节奏(四字个词)真棒,读出了词语的节奏美。回忆一下,你都记住了哪些四字词语(生:我记住了….师:写下来,我也说一个, 说意思,根据这个意思应该写出哪个词语?写下来)(只出示听写的词语,自行改正)全对的举手,祝贺你们,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错误的马 上改正。 (设计意图: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在复习生字新 词时让学生读出词语的节奏美,在听写本文体现美的词语时,让美在 无意中进入孩子们的大脑,同时巧妙地将根据意思写词语的方法在课堂 上渗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搭石 1、打开书103页,浏览一下,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浏览)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主要内容)(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2、孩子们,主要内容你们知道的很清楚,还记得上节课的疑问吗?(生:什么是搭石?师打问号,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打问号) (设计意图:思考从疑问开始,回忆上节课内容,以疑促思。) 3、要想解决这两个疑问,我们必须再次走进课文,静心阅读,认真 思考。首先解决第一个疑问(课件出示一自然段)来,一起读。(齐读) 什么是搭石?(生)真聪明,知道用书中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什么是搭

搭石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二)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写法,并尝试写一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课文的第3、4自然段,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句子的深刻含义。 (2)理解题目“搭石”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课件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PPT课件及相关资料。 (二)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熟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开火车带读词语) 2.词语送回课文,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这篇课文围绕着搭石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 1.出示图画。这就是搭石。这一排排用石头铺成的小路就是搭石。但是在文章中搭石还是什么? 2.结合图片,形象感知,朗读。 3.孩子们,什么是风景?你能说出你心中最美的风景吗? (风景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 在我心中,古老的万里长城就是最美的风景。因为它是中国的骄傲。在我心中,什么是风景?因为什么? 4.是啊,在刘章爷爷的眼中,搭石是一道风景。 (三)品读课文,深入悟“美”。

1.文章中,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一道风景呢,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2.【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2—4段,想象画面,回答问题。 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的感受用词语或句子批注在旁边。 3.读后反馈,随机指导。 ★“摆搭石”重点语句。 (1)指名朗读,抓词语谈感受。 (2)师小结:在理解文章的时候,也要关注到关联词语。 (3)真正美的风景是什么?心灵美,还有哪里也写到了心灵美?4自然段 ★“走搭石”重点语句。 (1)过渡:那人们走搭石又是一番怎样的风景呢?自己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2)在刚刚朗读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3)配乐朗读,感受人们走搭石的声音美、动作美、形态美。 看来,大家都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从一行人走搭石的句子中感受到了声音美,动作美和形态美。的确,协调有序奏出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映出绰绰人影,如诗如画……我们想象着画面一起走进这美景当中。(全班齐读)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21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21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搭石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板书:搭石)谁来说说? (生1。2。3分别从什么是搭石、怎样摆搭石、搭石的作用三方面回答对搭石的了解。)师:大家都说得挺好的,可见上节课,你们学得挺认真的。 师:(指板画)瞧,这就是搭石,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石头组成。(板 书:平凡)但是作者却说它构成了——(生接: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请齐读这句话:“搭石,构成了……”(生齐读,师板书:风景)。 师:普通的石头而已,作者为什么说它构成了家乡的风景呢? (指名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些道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和作者 一起,走进小村庄,走近搭石去看看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把你觉得美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在旁边简要地写上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二、自读,寻找“美”。 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最能体现搭石美丽,是一道风景的句子或段落。 三、品读,欣赏“美”。 师:相信,一幅幅画面已在大家的脑海中呈现。为什么说“搭石,构 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搭石的美?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 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嗯,你找得好,读得也流利。说说看,这个语段中,哪些描写让 你感受到美?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点击课件,两个词下出现着重号)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请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 么样子?谁能用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们? 生2:小溪潺潺地流着,人的影子在摇晃。 生3:清澈的溪水在荡漾,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动,看不大清楚。 师: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3读得不是很好) 师:谁能读得让溪水动起来,让心中有清波在荡漾,有人影在晃动?(师比手势) (生4声情并茂地朗读) 生5:我还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感受到美。(点击课件,两个短语下出现着重号) 师:能通过朗读把这美妙的声音送给大家吗? (生5很认真地读) 师:谁能读得更轻快些? (一女生读得好) 师:踏踏,多么清脆。这踏踏的脚步声,是一串在搭石上跳跃的音符。 师:多美的画面啊!(课件出示配文画,文段打成诗的形式。)哪位

工业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二课时) 【自主预习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并掌握中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 自主学习 1、我国第一大能源是,省的产量最多,有“中国煤海”之称,该省著名的煤矿是 和阳泉。 2、我国第二大能源是石油,黑龙江的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该省著名的煤矿是鸡西和。山东的、河南与山东交接处的、河北的、新疆的等,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3、水力是我国重要能源,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游,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 4、我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和等,在长江沿岸的有、、、等,在黄河流域的有、等任务二:合作探究 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5、连线题 A. 开滦煤矿①黑龙江 B. 胜利油田②新疆 C. 鹤岗煤矿③山东 D. 克拉玛依油田④陕西、内蒙古交界处 E. 神府—鄂尔多斯煤田⑤河北 自主测试(时间15分钟,共50分,“拾级而止,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能源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以水电为主,南方以火电为主 B、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江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大 C、黑龙江省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D、安徽省的淮南煤矿位于北方地区 2、位于河南、山东交界处的油田是() A、华北油田 B、中原油田 C、大庆油田 D、胜利油田 3、未来10年,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新宠”的地区是() A、新疆 B、黑龙江 C、四川 D、内蒙石 4、上海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最主要条件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 C、农业发达 D、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5、我国的矿产能源工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A、西北和东南 B、西南和东南 C、华北和东北 D、华北和西南 6、某公司采购员需大量采购大宗煤和石油,他应去哪省() A、山西 B、内蒙古 C、江苏 D、黑龙江 7.下列钢铁工业基地所需铁矿石主要依靠进口的是() A.上海 B.攀枝花 C.包头 D.鞍山

《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河镇磨盘小学雷亚教学目标: 1、理解“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作者的家乡,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尤其让作者难忘的,是小溪里那一排排,一块块的搭石。 3、前面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生词。现在来回顾一下,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是如何出行的? 二、研读课文,品读词句 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可在作者的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这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体会这风景中所蕴含着的美吧! 2、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人们摆搭石、写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交流。先说说第二自然段你划出来的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上了点年岁的人,这么急着赶路,肯定有什么急事,大家想想可能会是什么急事呢? (2)尽管事情紧急,但是,一旦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3)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 4、精读第三自然段。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想想一下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4)现在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来场接力读,老师读前面的,你们马上接上后面。老师读得快,你们也快;老师读得慢,你们也慢。 朗读指导:体会“协调有序”: 师生配合读:(节奏有快有慢)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5)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是不是有人指挥啊?对,其实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这段里,你能找到描写家乡自然风景的词语吗?(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看着这两个词,你仿佛想到了什么? (7)解释“绰”的意思。 (8)看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板书:画面美)

《搭石》第二课时

21《搭石》导学操作卡 科目:语文年级:四姓名:主备教师:王玉叶 第二课时时间: 学习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学习重点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心灵之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学习任务: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搭石有所了解了,谁来介绍一下搭石? 二、精读课文,感悟“美”。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我们找出来,画一画,如果能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那就更棒了。相信你一定行! 读2—4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 (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 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 2.理解“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3.结合画面,理解“轻波漾漾,人影绰绰”。 4.朗读感受画面美。 (二)体会人物美的句子 1.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稳,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 (3)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导朗读。 (4)你们还从哪些词感受到为他人着想这种美? 2.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 (2)好一个谦让,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互相谦让)的风景。 3. 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

4.1 成比例线段 第二课时 导学案

丹东市第二十四中学 4.1 成比例线段 第二课时 主备:李春贺 副备:曹玉辉 孙芬 审核: 2014年9月2日 一、 学习准备: 1.已知a:b=3:2,且a-b=10,则a+b = . 2.若 =y x 3,则=x y ; =y x 2 ;=-y y x 2 3.已知 345c b a ==,则=+--+c b a c b a 32 . 二、学习目标: 1.、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进行证明和运用. 2、知道合分比性质,能进行证明。. 3、知道等比性质,能进行证明。 4、能简单运用比例的三个性质解决问题。 三、自学提示: (一)合作探究: 1.通过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完成目标一。 (1)思考 :1:若a,b,c,d 四个数满足d c b a =, 那么ad =b c 吗?与同伴交流.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以( ),得ad=bc, (2)思考 2:若ad =bc (a,b,c,d 都不为0),那么d c b a =吗?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除以( ),得 d c b a =. 比例的基本性质: 【练一练】1、若3a=5b,那么a ∶b=_________. 2、a ∶b=4:7,那么_________.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出合比性质,完成目标二。 (1)如图,已知d c b a ==3,则 b b a +=d d c +吗? (2)如果d c b a ==k (k 为常数) ,那么d d 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 (3)如果d c b a =,那么 d d c b b a -= -成立吗?为什么? 归纳:如果 d c b a =,那么 . 这是比例的合分比性质 练习:已知b a =23,则=+b b a ,b b a -= .

最新《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锦湖第三小学黄文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磁铁 教学课时:共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2张图片,猜在哪里?外滩。这就是我们瑞安市区的照片,是城市的风光。 出示一些城市图片。城市里有着高楼大厦,有着繁华的夜市,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超市,还有着便捷的交通。 生活在城市里方便吗?方便。 2.但有一个人,就是文章的作者刘章爷爷,他去了大城市之后,反而更喜欢他落后、不方便的农村了,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 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明白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 二、精读课文: 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可在作者的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这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体会这风景中所蕴含着的美吧! 2.请大家自由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你认为美的“风景”,圈出你读来最有感觉的动词,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美。 (生默读时,师板书: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就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以后在阅读中要多运用。】3.生默读第2自然段后反馈: 先读一读你划的内容,再说说你圈出的动词,说说为什么圈这个动词,最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美。 (1)预设第2句: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①生反馈。说出“谴责”。 “谴责”是什么意思?严正申斥、严厉斥责。 【贴纸条:是什么(释义)】 ②乡亲们为什么会去严厉地斥责那些没摆搭石的人?【贴纸条:为什么】

21.《搭石》导学案

21 搭石 学习目标: 1.能认识“谴、惰”等7个生字,会写“暴、猛”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间隔、懒惰、平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谦让、尊老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 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学习难点: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资料链接: 搭石:大雨过后,路面上会有一些水洼,影响了路人行走。于是,总会有人默默地在水洼里添上一些砖和石块,方便人们行走;乡间的小溪流间,也有一些石块,方便人们过到对岸,这就是搭石。 学习方案: 预习过关 1.根据拼音正确、漂亮地写出词语。 kù zi píng héng yǒu xù měng zhǎng ()()()() shān hóng bào fā sú yǔ ()() 2.读一读,连一连。 相对人工 勤劳绝对 收工出工 天然失衡 平衡懒惰 3.句子加工厂。

(1)那次春游,同学们高兴快乐地玩了一整天。(修改病句) (2)妈妈经常给我们买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修改病句) 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课文通过写秋凉在即,乡亲们( )、( )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作者借搭石传达了(),赞美了()。我们要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美、()美的方法,并培养留心()、用心()的习惯。 二、品读课文 1.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读读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2.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这是()之美;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是()之美;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这是(谦让)之美;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这是(尊老)之美。 3.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许多感动我们的画面,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如果遇到,________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4.从“任人走,任人踏”可以看出搭石具有()的品格。从表面看,作者是在赞美(),实际上是赞美()的人。 主题链接 推荐阅读书目: 1.《温暖》 2.《让爱留下》

七下第二节《非洲》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第六章第二节《非洲》导学案——湘教版地理七 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归纳出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并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一.自主学习 1.读图6-21非洲1月平均气温及图6-22非洲7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绝大部分地区都在______ 摄氏度以上 (2)看分布:等温线分布____________ (稀疏或密集),但7月比1月密集 (3)看走向:1月,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7月,也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_____________ 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2.气候:赤道穿过本区______ 部,北回归线穿过本区________ 部,南回归线穿过本区_________ 部,所以本区大部分位于 ______________ (温度带),有“________________ ”之称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气候,非洲气候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o 3.(1)非洲著名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等。 (2)非洲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 二.合作学习 1.读图6-21、6?22分析归纳非洲的气温分布特点。非洲为什么能被称为“热带大陆”,结合其纬度位置作答 2.读图6-23非洲年降水量 (1)看读数,小?于200 mm,到大于2000俪的地区都有分布,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 水________ ,北回归线附近的____________ 地区,降水_________ 。南回归线附近大陆___________ 岸,降水少。 (2)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分布__________ ,差异显著 (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____________ 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 ________ 平行。 小结:在非洲,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便十分干旱,故非洲气候的第二个特 点是____________ O (4)气候类型呈_________ 分布,以________ 为中心________ 对称,这是非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 三.学习提升 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各组之间相互合作,最后达到共识。 四.学习检测 一.选择题

《天窗》第二课时导学案

《天窗》导学案 第二课时 芦葭九义校:宋丽艳 一、【目标导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7自然段。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通过本课4-7自然段的教学,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体会作者孩童时候对大自然奥秘向往与追求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4-7自然段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 ()叫天窗。 2、理解装天窗的原因和作用。 师:那么乡下的房子和天窗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看一组图片。 出示课件 (二)、【自主学习】 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1)请同学分别朗读第二部分中的两个事例。 (2)“慰藉”“唯一”是什么意思? (三)、【合作探究、展示反馈】 1、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呢?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1)交流汇报:明确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 (2)教师引读:我们把孩子的所看所想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老师的引读。 2、怎样才能想象得好呢?我们来看看文章中的孩子们是如何想象的? 我们先来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 (1)通过雨脚、闪电想象到雨、风、雷、电怎样猛厉的扫荡这世界? (2)他会从“一颗星”、想到“无数星”(从数量上展开想象。) (3)还从“一朵云”想象到千姿百态的云。(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4)还有从“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恶霸似的猫头鹰”(从颜色、声音、神态来展开想象。) 3、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发挥想象。 4、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象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数量、形状、颜色、声音、神态等方面来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生动形象。 5、你觉得这是一扇什么样的天窗?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1、大家要不要也像文中的孩子那样展开想象?老师也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课件出示从玻璃窗看到的雪景图,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写。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搭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的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刘章爷爷的家乡,领略了那里的风景。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作者为什么觉得家乡最美的就是这平凡而普通的搭石?搭石有什么魔力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搭石》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发现美 1、师导: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品读体验,感受美 师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1)预设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引:从哪可以看出来呢? 预设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评: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板书:善良) 师引:理由呢? 预设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引: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 师引: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预设生:第一句话更合适。 师引:为什么? 预设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师引:“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师评: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指名读) 师引: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生评:我觉得他读得一般。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把那几个关联词语读得重一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