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教案三年级快乐的doremi

音乐教案三年级快乐的doremi

音乐教案三年级快乐的doremi
音乐教案三年级快乐的doremi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图文稿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 教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 童年 第一课时《摇啊摇》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快乐宝贝》教学设计

《快乐宝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可以感受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歌曲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唱法、示范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快乐宝贝》,理解并掌握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正确运用。 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分8个班,通过两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已逐渐提高,对音乐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缤纷的世界充满幻想。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由容易倒难逐渐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发展,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对特长生加以培养,争取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教师对学生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细心,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创造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

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可以用欢快、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快乐宝贝》。 教学难点:认识并掌握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1.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2.多媒体展示《快乐宝贝》视频,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小视频,请大家欣赏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的过程中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双手,打拍子。 生:略。 师: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歌曲中提到的“快乐宝贝”,你会怎样唱好这首歌呢?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快乐宝贝》。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听音乐。

小学音乐《快乐的泼水节》教案1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和对音乐的兴趣。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 2、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表演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最盛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呢? 学生自由回答: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 2、展示泼水节的图片。 教师:这就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在泼水节里,不管男女老少都加入泼水的行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快乐的泼水节》。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速度的?什么情绪的? 学生自由回答。 2、再次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提问: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几拍? 学生自由回答。 3、学唱歌曲旋律。 教师提示:请学生听旋律,数出歌曲的乐句。听出第一、二乐句旋律相似。 4、分句学唱。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演唱歌谱。教师先指导学生演唱音准,学生如果唱不准,请学生认真听琴后再开始演唱。还要指导歌曲的节奏,区分好歌曲中的节奏。练好以后练习歌曲的结

束句,指导休止符的唱法、延音线的时值。 6、歌曲处理。 教师指导:先指导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演唱时要唱得连贯。 7、观看热闹场面泼水节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泼水节的情景。 8、聆听《快乐的泼水节》伴奏,学生跟音乐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三、介绍傣族乐器 1、介绍铓锣与象脚鼓。 教师播放:铓锣是傣族、佤族、壮族等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流传于云南、广西等地区,用特制的响铜制成,锣面边低心高,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击奏,音色浑厚洪亮。 教师播放:象脚鼓因形状像象脚而得名,流传于云南的傣族。鼓身为木质,上端较粗,鼓面蒙羊皮,下端略细,像喇叭状,演奏时双手击鼓面,边舞边击。 2、随教师模仿拍击象脚鼓节奏。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拍腿模仿节奏。 3、模仿象脚鼓为歌曲伴奏。 学生随着《快乐的泼水节》动画演唱歌曲并拍腿伴奏。 四、创编表演 1、欣赏傣族舞蹈视频。 师: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色,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2、学生学会后,随音乐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五、知识拓展 师: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丰富多彩,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刀舞、蜡条舞、长指甲舞、捞鱼舞以及马鹿舞、狮子舞等。其中,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 六、课堂小结 傣族的舞蹈非常的美,泼水节非常地热闹,相信大家学了这首歌曲后会对傣族的节日有更深地了解。如果有机会,你们也可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的十天里去参加傣族盛大的泼水节,接受傣族人民的祝福。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计划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 听:《祝你快乐》《赤足走在田埂上》《春之歌》律动:《祝你快乐》 集体舞:《快乐的嚓嚓嚓》 采集与分享(校园歌曲) 奏:竖笛练习(一) 教学目标1.积极参与本单元听、唱、动、评的活动,结合自己的音乐学习积累和生活经验,感受体验校园生活春天般的快乐与美好。 2.能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快乐的嚓嚓嚓》和《校园的早晨》,较好地表现二拍子和四拍子的节奏感,唱准、唱好切分音、跳音和变化音,感受歌曲的明朗与活泼情绪。 3.欣赏管乐合奏《祝你快乐》、无伴奏合唱《赤足走在田埂上》、钢琴独奏《春之歌》,感受歌(乐)曲情绪、音色、形式和风格特点。结合作品的锻炼,尝试自己设计或与同伴合作编创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随乐律动。表达对歌(乐)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 4.结合歌(乐)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示,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常用得表情术语及“升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 5.结合本单元演唱与欣赏的作品,尝试自己设计编创符合作品风格特点的动作,随乐律动。表达对歌(乐)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能根据作品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伴合作进行《快乐的嚓嚓嚓》的集体舞。 6.能与同伴合作较熟练地吹奏竖笛作品《欢乐颂》,能将识读乐谱与演唱结合练习。

单元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祝你快乐》2. 认:管乐器 3.律动《祝你快乐》4. 成长的足迹(二)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乐曲情绪、音色、形式和风格特点,感受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 2.通过对管乐器的认知,提高生对音乐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 3.能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设计不同的队形和动作,随音乐进行表演。 4.试着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难点: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和演奏的结构。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欣赏曲的主题ABC的卡片、各种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新期的常规教育。 二、新课教学 (一).认一认: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出示图片: 师:你认识其中哪种乐器?(长号、单簧管、小号、圆号、长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 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童年 第一课时《摇啊摇》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嚓嚓嚓》 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快乐的嚓嚓嚓》,使学生学会用轻巧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跳音。 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二、学习新课 1、听歌曲。认拍号 2、认识二拍子指挥图示。 (1)教师板书二拍子图示,学生跟着竖空画图示。(2)再次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划拍子 3、再次听音乐,教师在蓝色块处击掌,学生仔细听教师拍的是什 么节奏。 1、节奏练习。 2/4 X X | X X | 2/4 0 X X | 0 X X | 2/4 X X X | X X X | 2、分析三种节奏不同的地方,拍击这三种节奏。并让学生说说哪种节奏放在蓝色块处比较恰当。(第一种节奏给人比较平稳的感觉,后两种节奏很跳跃,因此下面两种节奏比较适合这首歌曲)(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次放音乐,学生在色块处击出节奏 4、学生跟琴唱一唱前四乐句。 5、认识# 教师讲解#,并且在琴上指认出#各音,并让学生唱一唱有关#的音 6、学生跟教师学唱后半段旋律。 7、完整演唱歌曲。 8、再次完整听一边音乐,感受一遍音乐,听听是否还有没学唱好的旋律。教师指导纠正。 9、再次根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10、个别演唱。 三、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四、总结,下课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 2、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学习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重点: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复习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师生评议。 2、听范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3、指导学生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个别同学进行表演唱。 二、学唱新歌《校园的早晨》 1、播放录音 2、复习四和二拍子指挥图示。 3、再次播放音乐,跟着音乐划拍子。说说打拍子时有什么不一样,指出歌曲中拍号的 变化。变化拍号的地方反复练习几遍。 4、再次播放音乐,重新跟着音乐划拍。 5、音乐知识,认识反复、结束、省略记号教师提问:歌曲中出现了怎样的新符号。说说新的反复、省略记号各自的含义 学生根据含义念一念正确演唱顺序的歌词。 6、再次播放音乐,通过再次欣赏音乐感受着几种记号。 7、学生跟琴演唱,同时指出演唱时不足之处。教师纠正指导。 8、学生再次跟琴完整演唱。 9、指名演唱。 五、总结、下课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 执教:曾瑜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 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1、“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 2、结束句休止符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 2、教具准备:电子琴“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泼水节视频,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导入课题。 学生观看云南傣族泼水节视频,了解关于泼水节的神秘传说故事,说说自己观看泼水节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 1、节奏训练(结合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句) 2、聆听歌曲录音《快乐的泼水节》,思考:这首歌的演唱速度,演唱情绪。 3、按节奏诵读歌词。 4、教唱歌谱。 5、师弹旋律,用电子琴逐句教唱学生。 6、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律动给老师伴舞。 7、学生互学、自学。 师: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学生教唱。 8、找出难点乐句,师生共同克服。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唱,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乐句。教师逐组进行

交流,了解学生的难点演唱乐句,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强化练习。你们还觉得哪句最难? 9、随琴试唱歌曲第一段。 师: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你们尽量声音小一点,注意听老师的伴奏琴声。根据学生的演唱做适当点评和纠正。 10、随琴试唱歌曲第二段,重点对结束句进行练习和指导。 11、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三、拓展与延伸。 1、教学生几傣族舞蹈动作。 2、伴随《快乐的泼水节》师生一起跳舞。 3、请几个学生到台前跳舞,其余学生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4、欣赏葫芦丝表演:《月光下的凤尾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实录.doc

歌曲《摇啊摇》 教学目标 : 1、学会用优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教学重点: 1、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喜爱与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 学生起立 12| 34| 5-| 同学们好 54|32| 1 -| 老师您好! 下行音阶i7654321 学生坐下 二、导入 :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1、播放音乐《小白船》 师: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问题(二拍子、三拍子)

2、复听音乐 师生: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 动作), 生:三拍子 3、再听音乐 师: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激起学生求知欲。 生:响板:重拍 生:串铃:弱拍 4、听音乐 老师与部分学生舞蹈跟随音乐感受6/8拍的节奏,在师生合作中快 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和理解(此处插入《微视频》)师:大家好,我是音乐要素中一员大将,在每一首歌曲中你们都会见 到我,谁来猜猜我是哪一员大将?通过下面的学习活动你们就一定能 猜出来了,注意力要集中奥。 师:请看这是什么? 2/4、3/4 拍的指挥图示,通过这个图示你能试着把它拍出来吗? 师:这就是每首歌曲中都会见到的拍号,2/4 拍、 3/4 拍, 2/4 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2 拍, 3/4 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3 拍。 师:2/4 的强弱关系是:强、弱;3/4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师:那同学们,同理可以推出:6/8 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6 拍; 6/8 拍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感受这节拍的强弱吧,请同学们一边跳 心里一边数着咚恰的强弱点(播放音乐)

三年级音乐快乐宝贝教案1

快乐宝贝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宝贝》。 2.认识并打准符点音符,并了解连音线的作用。 3.通过编创和表演《快乐宝贝》,开发同学们的聪明才智。 4.了解有关足球宝贝、篮球宝贝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的部分知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陶冶学生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并打准符点音符,并了解连音线的作用。 2.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宝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歌唱、表演和创编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同学们踏着节奏进入音乐教室,边唱边拍手,师弹奏钢琴,师生相互问候)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小站!大家高兴吗? 2. 师:请看电视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生:笑脸, 师:当你露出笑脸的时候,你是一般是什么感受? 生:高兴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听起来令我们比较开心的歌曲。 3.初听歌曲,谈感受。 师:请听录音,回答我的问题:1)你有什么感受?2)、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

生:听起来比较得开心,很快乐。像跳舞的感觉。这首歌曲不仅有唱的地方,而且还有说的地方,还像是一唱一和。 师:同学们回答得太精彩了! 4.为歌曲起名字,揭示课题。 师:谁能给这首歌曲取个好听的名字呢? 生:快乐的孩子们等 师:大家觉得那个名字更好呢?请翻开书第四页,这首歌的名字是《快乐宝贝》 二、表演歌曲: 师:大家刚才已经说了,这首歌曲是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跟着乐曲的节奏,用身体打出节拍或者为歌曲编上点动作。(同学们表演)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老师也编了一个律动,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吧!(师生表演) 三、学习歌曲及相关乐理知识 1.学习歌词。 1)整体读歌词。 师:大家能听着音乐按照节奏读歌词吗? 生:能! 师:让我们试一下吧! (一边放音乐,一边让学生自己按照节奏读歌词,读完后) 2)学生找难点。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有困难? 生:噜啦噜啦啦 3)师生处理难点,并学习节奏型。 师:好的,看来我们的问题比较的集中,请看电视屏幕:你知道这些节奏型吗? 1.x. x xx xo x.x | 2.x x. x | 3.x.x xx xo x.x | x x. x |

最新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快乐的泼水节》

最新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用中等速度、欢快的情绪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了解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向学生渗透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3、欣赏傣族的歌舞,初步熟悉傣族风情的音乐和舞蹈。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时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和结束句中的弱起(后半拍起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节日的.画面,请大家边看边欣赏,还要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傣族,傣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盛景。到了那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泼水节。认识傣族乐器铓锣和象脚鼓。(字幕播放)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电子课本音乐) (1)播放歌曲范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和速度。 师:这首歌表现的音乐情绪怎样?速度如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有表情地范唱,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3)解决难点:节奏练习,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乐句的曲谱,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后半句的音调不相同。)(5)运用听唱法或视唱法,学唱第一、二乐句(前八小节)的歌谱。 (6)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7)学生随琴声用“啦”模唱歌曲的主旋律。用跳音唱法,声音要有弹性,中等速度。

快乐的擦擦擦

教学内容: 1.唱:《快乐的嚓嚓嚓》 2.听:《微笑波尔卡》 3.动:露一手(1) 4.认: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微笑波尔卡》,感受手风琴的音色,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了解波尔卡的含义。 2.用活泼、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嚓嚓嚓》。 3.结合歌曲的演唱,感受“升记号、跳音记号”在音乐中的运用;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并初步学会为歌曲划拍。 教学重点: 1.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2.用轻巧、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 3.音乐符号、二拍子指挥图式的把握 教学难点: 1.二拍子指挥图式 2.各音乐符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钢琴、电脑、音响资料 上课时间: 课前问课: 歌曲《快乐的嚓嚓嚓》节奏感很强,具有舞蹈性。曲中有一些临时变化音,如sol-#fa、la-#sol 的小二度进行,还有#fa-mi的大二度进行。学唱时不需要和学生说明这里的音程关系,而应让学生多听琴分辨模唱。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跟音乐律动,熟悉歌曲旋律后再学唱。 《微笑波尔卡》又称《少女波尔卡》,全曲采用“快板”速度。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结合乐曲的欣赏,可让学生随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另外,为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积累,可让他们了解有关“波尔卡”的知识,赏听更多的“波尔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发声练习。 三、欣赏《微笑波尔卡》。 1.静心聆听音乐。 思考:你能听出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的速度如何?有什么变化? 2.感受音乐旋律:哼唱主题 主题1:轻快、跳跃(用“ba”哼唱) 主题2:流畅、舒展(唱唱歌谱) 3.揭题:这样富有激情和动感的音乐叫波尔卡。 波尔卡: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以男女对舞为主的民间舞蹈。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19世纪中叶风行全欧洲。 4.波尔卡的舞步:1 2 跳— 律动:随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5.拓展:

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快乐的泼水节

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快乐的泼水节》 (利用旧知,在已熟练了的交际语境中学习新单词,同时配以相应的图片,加深了对单词的理解,也降低了难度。并即使由师生操练转向生生操练,由模仿提高到运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说课标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 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说教法 1. 激趣导入法 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 2. 情景再现法 ②听一听,唱一唱本单元C部分的英语歌曲“Row,row, row your boat.”这一首优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边边唱边表演,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对傣族相关文化的介绍配以图片进行展示,使情景再现,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与已有知识进行链接,进而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丰富其内容。 3. 手势指导 通过手势引导,使学生正确把握音值,感受休止节奏,唱准节拍。 4. 活动参与 通过音乐律动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整个身体的感觉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能力。 每张卡片上写一个步骤,每个小组一份。各组的学生将这些单词的卡片进行任意排序,然后根据排好的顺序,写出

小学音乐课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陈南南 今天郝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快乐的泼水节》。因为是第一次见面为避免学生尴尬陌生,郝老师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简单轻松的律动,使得孩子们不再紧张,为之后的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在导入环节使学生先了解了傣族的文化和泼水节的传说,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歌曲教学环节郝老师没有用老一套的教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而是让他们多听多感受,在听的过程中慢慢熟悉音乐,这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培养乐感有很大的好处。在之后的环节中加入了音乐知识的讲解,这也是新课标中要求的,使学生在会唱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最后拓展环节,利用合唱凳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也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整堂课的亮点就是最后郝老师自己自导自演的傣族舞蹈,制作的微视频,学生的兴趣又一下子提升了起来,音乐与审美完美的融合,也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傣族的音乐文化和民族舞蹈特征。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要到傣族村寨去参加泼水节必须通过三道关“节奏练习、按节奏节奏读歌词、唱会歌曲”先后顺序贯穿始终。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电子白板的有效应用,体现了新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 另外,教学中不足的地方: 1、在歌词节奏教学环节,对八分附点节奏的讲解过于繁琐,占用了太久时间,有些拖堂。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如:教学歌曲的唱法还可以再形式多样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 快乐的嚓嚓嚓1西师大版

《快乐的嚓嚓嚓》 教学目标: 1、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来源:学|科|网] 2、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 3、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难点:[来源:] 唱准半音的音高。[来源:ZXXK][来源:]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来源:ZXXK]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2、一起唱一唱。 如:sol—--#fa、la—#sol、#fa—mi。 3、师讲解升记号,“#”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4、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5、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6、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

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7、跟师唱后半部分。(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8、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9、让学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紧扣《快乐的泼水节》中的“快乐”二字,通过听、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在感知体验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聆听、想像、模唱、节奏练习等多种活动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展现泼水节的热烈气氛。 一、以课件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的美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

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1、在导入本课教学活动之前,用图片导入,并配以《快乐的泼水节》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以聆听本歌。 2、在介绍泼水节的来历时,请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查。 3、每次播放歌曲的同时,都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总是听音乐,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 4、知识技能的学习贯穿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觉得枯燥,不知不觉中知道了傣族音乐的特点及“同首异尾”的创作方法。 5、最后欣赏木叶演奏的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能够听出是由叶子演奏,并能说出生活中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物体,让我很感动,学生能够发现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我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不足: 1、对学生估计不足,我本以为这样一首简单作品,大家应该容易学会,所以在教歌这一环节简略了一些,学生对歌曲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最后的节奏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乐理知识。 2、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跟着音乐伴奏一起合唱,不能准确地听前奏进入歌曲,但在老师的指挥下,还是能够基本准确的进入。 通过反思,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

快乐的嚓嚓嚓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的嚓嚓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唱:《快乐的嚓嚓嚓》 2、认: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目标1、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重、难点 唱准半音的音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欣赏《快乐的嚓嚓嚓》 1、师播放《快乐的嚓嚓嚓》手风琴曲 师: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快乐的嚓嚓嚓》,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快乐的嚓嚓嚓》(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集体舞的有关知识 师: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的对舞。 (师教学生简单的集体舞舞步)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分辨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生讨论。师总结: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4、师生共同讨论,说说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集体舞乐曲,师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3、一起唱一唱 如:sol—--#fa、la—#sol、#fa—mi 4、师讲解升记号,“#”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5、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6、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7、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8、跟师唱后半部分。(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 10、让学生一半唱歌一半起舞。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3、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

小学音乐_《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各类打击乐器、贴纸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 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了解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傣族泼水节的热烈气氛。 教学难点: 1.歌曲中附点节奏及结束句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生音乐问好。

2、播放乐曲《金孔雀轻轻跳》,模仿教师动作,师生律动,伴奏第 二段音乐时教师吹奏葫芦丝表演。 3、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葫芦丝) 这种乐器主要流行于哪个民族呢?(傣族) 这个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了解傣族泼水节。(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景图片) (教师随音乐介绍) 教师: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也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每年清明节后的十天左右举行,一般持续三至七天,周总理也曾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人民共同泼水祝福。在泼水节里,人们在铓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气氛十分热烈。“感觉怎么样,是不是也想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听,傣族的娃娃们已经唱着歌来了。 2、初听歌曲 播放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速度,情绪. (要求:安静的听)。 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听了之后心情怎么样呢?速度?”

3、再听歌曲范唱,敲节奏,找出相似乐句. 师:“好,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听一遍,注意这回边打节奏,边找出歌谱相似的乐句能做到吗?” “谁能说一说歌曲中有哪几句特别象?”哪儿像”(加以提示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摇啊摇(精品)人音版

摇啊摇 1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歌曲学唱活动,愿意尝试用歌声与律动表现歌曲意境和情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热爱。 2.在游戏活动中熟悉歌曲旋律、节拍特点、乐句特征,通过想象、对比、律动、模拟,唱会唱好歌曲。 3.唱准歌曲中的五度、七度大跳音程,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尝试用固定音型“3 1 3· ”伴唱,渗透二声部合唱教学。 2学情分析 音乐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感受音乐要素、主动表现作品的过程,是自主探究、发现、合作表现音乐意境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乐句、旋律的走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合唱的能力稍弱。本节课以“回忆童年”为主题,设计了童年游戏-念童谣-唱儿歌等环节,在声势律动中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在游戏中渗透有固定音型伴唱的合唱教学,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隐藏在游戏活动背后,先体验后感知,最终达到“情知互促”的审美体验。 3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摇啊摇》,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曲调、节拍特点。 唱准几处大跳的音程,尝试用固定音型“3 1 3· ”伴唱。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聆听?交流?导课 学生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中走进教室。师生交流:关于“童年”你想到了什么?师:是啊,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童谣,更是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好玩的游戏,同学们一起玩一玩。 活动2【讲授】二、游戏?律动?铺垫 声势律动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 教师做拍腿、拍手背的三拍子声势律动,学生看会后加入。在音乐中律动。 教师的声势律动发生变化,只拍强拍,学生观察什么不同。 师:我的动作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我把刚才的动作简化了,只拍了强拍,把第

二拍第三拍藏在了心里。没有拍出来,但它的时值仍然在,我们在心里默数。(2)师生一起在第一拍拍腿,内心感受三拍子的恒拍。节拍比较稳定后,教师用三角铁伴奏。 (3)在《摇啊摇》伴奏音乐中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 学生:X - - X - - ︱X - - X - - ︱ 教师:X - - - - - ︱X - - - - - ︱ (设计意图:在声势律动中比较六八拍和三拍子的不同,初步感知六八拍的节拍特点) 2. 固定音型伴唱 师:同样的游戏,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1)游戏规则:两两面对面,跨坐凳子手拉手,在《摇啊摇》伴奏音乐中做一拉一扯的摇船动作。 (2)在第二段伴奏音乐时,教师加入固定音型“3 1 3· ”伴唱 师:老师在游戏时唱了什么?出示固定音型 3 1 3·︱3 1 3·︱3 1 3·︱3 1 3·︱ 摇啊摇,摇啊摇,摇啊摇,摇啊摇, (3)学生唱固定音型,教师念童谣《摇啊摇》 (4)一部分同学唱固定音型,一部分同学有节奏地念童谣 (设计意图:从节拍到节奏再到固定音型伴唱,层层递进,为最后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3【活动】三、聆听?图谱?唱曲 图形谱表示歌曲旋律特点 讨论游戏动作的线条 师:我们刚才玩的游戏动作老师用线把它表现出来。 → → → → ← ← ← ← 欣赏歌曲《摇啊摇》 师:这段音乐又应该用怎样的线条?请生在黑板上画一画 讨论小结:可以用弧线来表示小船在水中左右摇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 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智慧节奏卡 2.教具准备:钢琴小桶水“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节奏训练8’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看“泼水节”的影音资料.说“眼中泼水节”的感受. 4.游戏“节奏桶”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可以获得一个小桶,但是小桶里都有张节奏卡,只有通过小组成员都拍对才可以获得哦!小组长过来领一下,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讨论,合作一起留下小水桶.讨论好的请立即坐正.” 师来回指导巡视 “怎么样,有信心吗?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一定有你们小组的节奏卡吧,好现在听老师和谁在一起?” 师拍节奏,生抢答,组长贴节奏卡.前面3组抢答,最后一组自答 二、学习歌曲:20’ 1.听着乐句,摆造型.说感受 2.找“相同的节奏型”把它读出来,比一比谁找的最快 3.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师伴奏 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创新伴奏方法 5.学生互学,自学 “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 “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 “你还觉得哪句最难?谁能帮助他?” 6.随琴试唱第一段 “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 7.感情处理 8.跟伴奏自学第二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