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范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悔过书word版本 (10页)

【精编范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悔过书word版本 (10页)

【精编范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悔过书word版本 (10页)
【精编范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悔过书word版本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悔过书

篇一: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几点认识

龙源期刊网 .cn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几点认识

作者:宋振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X年第08期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概述

刑法第176条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规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

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可以说是采用了简单罪状的模式。对非法

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的认定需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主体,刑法没有特别规定,应当为一般主体,

无论是普通民众、一般的企业单位,还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有权经营吸收

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均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罪规定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

节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体即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在主观方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当是故意犯罪,明知自己吸收公众存款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而且会发生扰乱金融秩序的后果。而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观方面,尤其是在行为认定上学理和司法实践对其争议较多,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重要行为表现,201X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

存款”的认定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

众吸收资金且符合非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和诱惑性的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1.非法性

即未经金融监管机构批准或借用合法经营形式。我国对市场主体从事金融活动

采取严格的审批制,与此相适应,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规定了从事各项金融活

动需要经过审批,以及未经审批不得进行此种金融活动。如《商业银行法》第

11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未经中国人民银

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同时,多

年来的司法实践反映,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落脚在“未经批准”上,存

在诸多局限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新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活动的打击需要。比如,“未经批准”仅适用于法律明确规定应当审批而未经

审批的吸收资金行为;对于法律已有明确禁止性规定的行为,没有必要考虑是

否批准的问题;对于以生产经营、商品销售等形式进行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是否批准不具有直接判断意义,等等。所以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规定为未经金

融监管机构批准或借用合法经营形式更加全面,既包括事先没有经过监管机构

的批准或者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予以批准,以及有关部门超越权限批准的吸收

资金行为,也包括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逃避有关部门审批和监管的情形。

篇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案例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案例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

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

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一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

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

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三是从造成的经济损失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X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

纪要》(法[201X]8号)文件规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

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500 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数额巨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

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情形】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至100万元,单位非法吸收或

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至500万元;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

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10万元以上的,单

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5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情形】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500万元以上,或者因本罪行为受过两次处罚,两年内又犯的;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次数多,范围较广的;因不能归还造成他人严重经济损失的,或者引起自杀、精神失常等后果,或者采取胁迫、欺诈等手段吸收的;

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引起严重危及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量刑】

1、个人吸收存款额不满20万元或变相吸收存款不满3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

10万元损失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损失每增加3.5万元或每增加2户,刑

期增加一个月;宣判前全部退还存款人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2、个人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2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30

户,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损失每增加3万元或增加2户,刑期增加一个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

个人吸收存款10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8万元,刑期增加

一个月。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量刑】

1、单位吸收存款额不满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不足15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损失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损失每增加7万元或每增加3户,刑期增加一个月;适用拘役刑不足以体现刑

罚价值的,以有期徒刑六个月为起点;宣判前退还全部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2、单位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150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4万元或每增

加3户,刑期增加一个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