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粘结理论与机理

粘结理论与机理

粘结理论与机理
粘结理论与机理

一、粘结理论与机理

牢固的粘结力是制备优良粘结接头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粘结力十分复杂,不像人们对螺接或焊接那样容易被理解,粘结的形成及其本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都影响着粘结技术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后提出了各种粘结机理,其中,主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1、1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是以分子间作用力,及范德华力为基础,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建立的。

吸附理论认为:粘结力的主要来源是粘结体系的分子间作用力,是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结物分子在界面上相互吸附所产生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理吸附则是产生粘结作用的普遍性原因。同时吸附理论也认为:粘结剂对被粘物表面的吸附作用来自于固体表面对粘结剂分子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可以是分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很显然,如果能在被粘物表面与粘结剂之间形成化学键,就更有利于物体的粘结。

缺点:对于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粘结力大于胶黏剂本身的强度去无法用吸附理论圆满解释;无法解释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粘结强度反而降低的现象。

1.2 扩散理论

扩散理论是Boroznlui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当A\B两种材料紧密结合,如果能够互溶,就能形成溶液。但扩散粘结难以得到真实的界面,而是一个中间相,在这个中间相中两种材料逐渐相互拥有对方的特性,扩散理论认为高聚物的自粘附和相互间粘结是由于界面上高聚物分子相互扩散所致,他们在实验上发现粘结点的强度与两种分子相接触时间、高聚物分子量等参数有关,并从扩散理论出发计算得到与实验十分相符的结果。

扩散理论能很好的解释发生在塑料制品间的粘结现象,许多塑料的粘结都是采用溶剂焊接,就是在两种被粘物间施加溶剂,然后使其粘结在一起。当溶剂存在时,塑料部件中的聚合物分子会相互扩散,随着溶剂的蒸发,相互扩散的塑料部件分子就被固定下来了,使得部件粘结在一起。

扩散理论在解释聚合物的自粘作用方面已得到公认,但对不同聚合物之间的粘结、是否存在穿越界面的扩散过程,目前尚在争议阶段。

1.3 电子理论

由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可知,所有的原子都有一种电负性,原子和分子的结合也有电负性,,固体表面也能表现出电负性或电正性,它是原子和电子间吸引力强度的量度,根据最近的粘结科学文献,可以这样认为:电正性表面为碱性,电负性表面为酸性。Skinner,savage和Rutzler 在1953年提出以双电层为理论基础的静电理论。该理论认为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密切接触时,由于金属对电子的亲和力低,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对电子的亲和力高,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电子可以从金属移向非金属,这样就在界面产生接触电势,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电荷的性质相反,产生静电引力。一切具有电子供给体和接受体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界面静电引力作用。

缺点:静电理论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其他各种因素对剥离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理论上,只有当电荷密度达到1021个电子/cm3时静电引力才会发生显著作用,但是实验测得的电荷密度只有109-1019个电子/cm3,因此,即使界面中存在静电作用,其对粘结强度的贡献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1.4 机械互锁理论

机械互锁理论认为粘结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粘结剂在不平的被粘物表面形成机械互锁力。例如在纸、木材和泡沫等多孔性材料的粘结时,粘结剂渗透到这些材料的孔隙之中,固化后粘结剂与被粘物就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因为,任何即使用肉眼看来表面非常光滑的物体在微观

状态下还是十分粗糙、遍布沟壑的,粘结剂可以轻易地渗透到这些凹凸不平的孔隙中,并部分的置换出这些孔隙中的空气,固化之后的粘结剂与被粘物之间形成倒钩,这样,粘结剂在与被粘物体分离时会受到被粘物的阻碍,表现出“锁-匙”效应。

缺点:不能用于解释非多孔性的平滑表面的粘结。

1.5 化学键理论

又称主价键力,存在于原子(或离子)之间,化学键理论由Hofricher在1948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粘结剂与被粘物表面产生化学反应而在界面上形成化学键结合而把两者牢固的连结起来。化学键理论粘结剂分子和粘合表面的电子、质子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所有已知的光谱研究结果均表明这些相互作用都是特定的,他们可以通过粘结表面化学键的分子轨道的量子力学理论来描述。由于化学键力要比分子间作用力高出1-2个数量级,如能在粘结表面产生化学键结合,则是较理想的粘结方式之一。化学键力包括离子键力、共价键力、配位键力。离子键力有时候可能存在于无机粘结剂与无机材料表面之间的界面区内;共价键力可能存在于带有化学活性基团的粘结剂分子与带有活性基团被粘物分子之间,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通过共价键所组成的。现代测试技术已经证明,酚醛树脂与木材纤维之间就存在着化学键;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粘结剂与金属铝表面也有化学键结合。

缺点:虽然化学键的强度比范德华力高很多,但一个粘结接头中普遍而广泛存在的作用力任然为范德华力,因为化学键的形成除了要求界面分子接近要达一定距离之外,同时还必须满足一定的量子化学条件才能形成,所以总的化学键数比次价键数少。

以上是近年来提出的几种粘结理论,虽然每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又与另一些事实发生矛盾,在研究讨论粘结过程和机理时,必须分析各种力的作用及贡献。实际上,粘结界面上存在着多种现象,要注意几种粘结理论的结合。

环氧树脂粘结剂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环氧基而分子量不高的聚合物,且能形成三维交联状固体化合物的总称,简称环氧胶,是最常用的高分子粘结剂之一。

环氧树脂通常在液体状态下使用,在固化剂参与下,经过常温或高温进行固化,达到最佳的使用目的。

优异特性:粘结力大,粘结强度高,固化收缩小,耐热,耐化学,耐老化,电性能优良,工艺简单,使用温度宽,适用范围广。

缺点:脆性大,韧性差。

分类:按形态分为无溶剂型,有溶剂型,水溶性和乳液型,膏状,薄膜状等;

按固化条件可分为冷固化胶,热固化胶及光固化胶,潮湿面及水中固化胶等。

环氧树脂粘结剂的合成

合成原理

环氧树脂系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缩聚而成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作用生成醚键:

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的醚脱去氯化氢形成环氧基:

新生成的环氧基再与二酚羟基继续作用生成醚键:

再与环氧氯丙烷作用,形成线形环氧树脂。

总的反应式为:

分子链中n为聚合度,n=0-19。当n<2时,得到的是琥珀色或淡黄色低分子量液状的环氧树脂;当n>=2时,得到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

合成原料:1、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种类很多,而且有新的型号不断出现,对于不同特性要求的粘结剂应选用不同的树脂。

2、固化剂:是环氧树脂粘结剂中不可缺少的组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习惯可以分为胺类,酸酐类,聚合物,催化型,潜伏型等固化剂;按照固化温度可以分为低温,室温,中温,高温固化剂,选择不同的固化剂可以配成性能各异的环氧树脂粘结剂。

3、偶联剂分子两端含有性质不同基团的化合物,其一端能与被粘物表面反应,另一端能与粘结剂分子反应,以化学键的形式将被粘物与粘结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改变了界面性质,增大了粘结力,提高了粘结强度、耐热性、耐水性和耐老化性。用得最多的偶联剂是硅烷偶联剂。

4、稀释剂加入稀释剂的目的是降低环氧树脂体系的黏度。分为活性稀释剂和非活性稀释剂。非活性稀释剂不参与固化反应,在固化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会挥发掉,如丙酮、甲苯、乙酸乙酯等溶剂,一般很少采用。活性稀释剂是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如环氧丁基醚、环氧丙烷苯基醚等,能参与固化反应而结合到产物结构中,影响环氧树脂粘结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故其用量一般不超过环氧树脂的20%。

5、填料及其他加入填料可降低热膨胀系数和固话收缩率,提高耐热性、粘结强度、硬度和耐磨性,降低粘结剂的成本。常用的粘结剂有石英粉、石墨、玻璃纤维等。

此外,还可加入促进剂,加速环氧树脂固化反应,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固化时间;加入增韧剂可改善脆性、提高剥离强度等。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剖析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1.湿固化机理: 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活泼的NCO基团,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能与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子发生反应;粘接时,它能与基材表面吸附的水以及表面存在羟基大呢感活性氢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脲键结构。因此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后的胶层组成是聚氨酯胶粘剂—聚脲结构。 2.软木用聚氨酯胶: 将以NCO为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应用于软木碎屑的粘接,由林产化工厂于软木碎屑中加入胶粘剂,混合均匀,加热压制成型,制成软木板材、片材等制品,用作保温、隔音等材料,其特点是耐水、防腐蚀。该胶粘剂是聚氨酯湿固化胶粘剂和密封剂的基础粘料,若对配方稍加调整,亦即加入一定比例的三官团的聚氧化丙烯三醇(如N-330),制成的NCO端基的预聚体胶粘剂即可作为下列材料的粘料(基料): (1)聚氨酯浇注型橡胶的基料; (2)建筑用聚氨酯防水材料的粘料; (3)田径运动场地用聚氨酯橡胶跑道(塑胶跑道)胶面层的粘料; (4)聚氨酯密封胶粘剂的粘料。 该胶粘剂还可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等的粘接,使用方便,无公害,受到用户欢迎。 3.配方 3.1配方1: 聚氧化丙烯多元醇(M=3000) 51份 MDI 26份 TDI(80/20) 8.7份 1,4-丁二醇 4.1份 将上述四组分原料混合,在80℃反应3h后,降温,用10份二甲苯稀释,制得NCO含量约7.3%的预聚体。该预聚体可作为弹性基材的胶粘剂。具有耐水、柔韧性好、强度高等优点。胶膜的拉伸强度可达43.1MPa,伸长率360%,在80℃热水中浸泡7天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强度。 3.2配方2: 聚氧化丙烯三醇(M=6000) 400份 聚氧化丙烯二醇(4/=2000) 1000份 MDI 315份 氢化萜烯酚醛树脂 180份 按以上配方原料制成预聚体,再加人气相法二氧化硅、滑石粉等填料以及增塑剂、叔胺和有机锡类催化剂,制成含填料的预聚体。 按HDI缩二脲1610份、r-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0份、二甲基硅烷427份、二甲基哌嗪1.3份制成硅烷化合物。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按预聚体:硅烷化合物:萜烯增粘剂=271:6:70(质量份数)混合配制。用于玻璃-帆布、铝-铝、冷轧钢-冷轧钢的粘接。

常见的胶黏剂及其粘结机理

一、胶黏剂的定义: 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 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 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又叫黏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简而言之,胶黏剂就是通过黏合作用,能使被黏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二、胶黏剂的分类: 胶黏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按形态可分为水溶型、水乳型、 溶剂型以及各种固态型等;从胶黏剂的应用领域来分,则胶黏剂主要分为土木建筑、纸张与植物、汽车、飞机和船舶、电子和电气以及医疗卫生用胶黏剂等种类。所以用途不同的胶黏剂的作用机理也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各种材料:木材、玻璃、金属、纸张和塑料的粘结机理做以简单的介绍。 三、六大胶粘理论 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非金属或金属之间,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胶接等都存在聚合物基料与不同材料之间界面胶接问题。粘接是不同材料界面间接触后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界面层的作用是胶粘科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诸如被粘物与粘料的界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官能基团性质、界面间反应等都影响胶接。胶接是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有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所以至今全面唯一的理论是没有的。

1、吸附理论: 人们把固体对胶黏剂的吸附看成是胶接主要原因的理论,称为胶接的吸附理论。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即范德化引力和氢键力。胶粘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力与吸附力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的作用过程有两个过程: 第一阶段是液体胶黏剂分子借助于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界面的极性基团或链节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升温、施加接触压力和降低胶黏剂粘度等都有利 于布朗运动的加强。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当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达到10-5Å时,界面分子之间便产生相互吸引力,使分子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到处于最大稳定状态。胶黏剂的极性太高,有时候会严重妨碍湿润过程的进行而降低粘接力。分子间作用力是提供粘接力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他因素也能起主导作用。 2、化学键形成理论: 化学键理论认为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之间除相互作用力外,有时还有化学键产生,例如硫化橡胶与镀铜金属的胶接界面、偶联剂对胶接的作用、异氰酸酯对金属与橡胶的胶接界面等的研究,均证明有化学键的生成。化学键的强度比范德化作用力高得多;化学键形成不仅可以提高粘附强度,还可以克服脱附使胶接接头破坏的弊病。但化学键的形成并不普通,要形成化学键必须满足一定的量子化`件,所以不可能做到使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接触点都形成化学键。况且,单位粘附界面上化学键数要比分子间作用的数目少得多,因此粘附强度来自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不可忽视的。 3、弱界层理论:

粘合剂介绍

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 定义: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bonding agent, adhesive),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 历史:考古学证据显示粘合剂的应用历史已经超过60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物体在经 过3000多年后依然由粘合剂固定在一起。进入20世纪,人类发明了应用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制造的“合成粘结剂”,其种类繁多,粘结力强。产量也有了飞跃发展。 胶粘剂的应用和分类 应用:电子,汽车,工业,化工,建筑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用到胶粘剂。 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类型分类 无机胶粘剂(sauereisen的高温水泥) 有机胶粘剂:分为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 合成胶粘剂按化学成分主要分为:Epoxy, PU, Silicone, Acrylic, etc. 2 按物理形态分类 水基型:基料分散于水中形成水溶液或乳液,水挥发而固化。 溶液型: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一定黏度的溶液,靠溶剂挥发而固化。 膏状和糊状: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高黏度的胶粘剂,用于密封和嵌缝。 固体型:把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粒状或块状,加热熔融,冷却时固化。 膜状:将胶粘剂涂于基材上,呈薄膜状胶带 3 按固化方式分类 热固化: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产品有很大区别。 湿气固化: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UV固化:光引发剂紫外光照射下,形成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粘合剂的聚合反应而固化。 厌氧固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空气存在会阻碍聚合反应。 催化固化: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4 按工艺分类 粘合剂(Adhesive):特殊有导电胶,导热胶,芯片的粘结。 密封剂(Sealant) 灌封胶(Potting & Encapsulation) 敷形涂敷(Conformal Coating) 底部填充胶(Underfill) 顶部包封(Glob Top) 5 按受力情况 (1)结构胶(2)非结构胶 常见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1 环氧树脂(Epoxy)

常见胶粘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粘剂 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胶接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并对高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类胶粘剂十分重要。 胶粘剂的分类 胶粘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接形态可分为水溶型、水乳型、溶剂型以及各种固态型等。合成化学工作者常喜欢将胶粘剂按粘料的化学成分来分类 热塑性纤维素酯、烯类聚合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过氯乙烯、聚异丁烯等)、聚酯、聚醚、聚酰胺、聚丙烯酸酯、a-氰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类 热固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甲醛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聚酰胺、酚醛-环氧树脂、环氧-聚酰胺等类 合成橡胶型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丁钠橡胶、异戊橡胶、聚硫橡胶、聚氨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弹性体、硅橡胶等类 橡胶树脂剂酚醛-丁腈胶、酚醛-氯丁胶、酚醛-聚氨酯胶、环氧-丁腈胶、环氧-聚硫胶等类 胶粘理论 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非金属或金属之间,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胶接等都存在聚合物基料与不同材料之间界面胶接问题。粘接是不同材料界面间接触后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界面层的作用是胶粘科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诸如被粘物与粘料的界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官能基团性质、界面间反应等都影响胶接。胶接是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有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所以至今全面唯一的理论是没有的。 吸附理论 人们把固体对胶粘剂的吸附看成是胶接主要原因的理论,称为胶接的吸附理论。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即范德化引力和氢键力。胶粘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力与吸附力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胶粘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的作用过程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液体胶粘剂分子借助于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界面的极性基团或链节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升温、施加接触压力和降低胶粘剂粘度等都有利于布朗运动的加强。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当胶粘剂与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达到10-5Å时,界

胶粘剂粘接原理

粘接原理 1、机械理论认为,胶粘剂必须渗入被粘物表面的空隙内,并排除其界面上吸附的空气,才能产生粘接作用。在粘接如泡沫塑料的多孔被粘物时,机械嵌定是重要因素。胶粘剂粘接经表面打磨的致密材料效果要比表面光滑的致密材料好,这是因为 (1)机械镶嵌; (2)形成清洁表面; (3)生成反应性表面; (4)表面积增加。由于打磨确使表面变得比较粗糙,可以认为表面层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高了粘接强度。 2、吸附理论认为,粘接是由两材料间分子接触和界面力产生所引起的。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力和范德华力。胶粘剂与被粘物连续接触的过程叫润湿,要使胶粘剂润湿固体表面,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应小于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胶粘剂浸入固体表面的凹陷与空隙就形成良好润湿(γ SV=γ SL+γ LVcosθ。γ SV,γ SL,γ LV各代表了固气接触,固液接触和液气接触。θ为0o表示完全浸润)。如果胶粘剂在表面的凹处被架空,便减少了胶粘剂与被粘物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接头的粘接强度。 许多合成胶粘剂都容易润湿金属被粘物,而多数固体被粘物的表面张力都小于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实际上获得良好润湿的条件是胶粘剂比被粘物的表面张力低(即γ氟塑料很难粘接。

通过润湿使胶粘剂与被粘物紧密接触,主要是靠分子间作用力产生永久的粘接。在粘附力和内聚力中所包含的化学键有四种类型: 1)离子键 2)共价键 3)金属键 4)xx力 3、扩散理论认为,粘接是通过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分子扩散产生的。当胶粘剂和被粘物都是具有能够运动的长链大分子聚合物时,扩散理论基本是适用的。热塑性塑料的溶剂粘接和热焊接可以认为是分子扩散的结果。 4、静电理论由于在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形成双电层而产生了静电引力,即相互分离的阻力。当胶粘剂从被粘物上剥离时有明显的电荷存在,则是对该理论有力的证实。 5、弱边界层理论认为,当粘接破坏被认为是界面破坏时,实际上往往是内聚破坏或弱边界层破坏。弱边界层来自胶粘剂、被粘物、环境,或三者之间任意组合。如果杂质集中在粘接界面附近,并与被粘物结合不牢,在胶粘剂和被粘物内部都可出现弱边界层。 当发生破坏时,尽管多数发生在胶粘剂和被粘物界面,但实际上是弱边界层的破坏。,这就SV要大)是环氧树脂胶粘剂对金属粘接极好的原因,而对于未经处理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与金属氧化物的粘接便是弱边界层效应的实例,聚乙烯含有强度低的含氧杂质或低分子物,使其界面存在弱边界层所承受的破坏应力很少。如果采用表面处理方法除去低分子物或含氧杂质,则粘接强度获得很大的提高,事实业已证明,界面上确存在弱边界层,,致使粘接强度降低。 粘接原理 目前已提出的粘接理论主要有:

粘接的基本原理

概述 1. 胶粘剂的发展 2. 胶粘剂的优缺点 3. 粘接力的产生范德华力 A. 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B. 化学键力浸润和扩展 C. 界面静电引力吸附作用与吸附理论 D. 粘接的三大理论静电作用和静力理论 扩散作用和扩散理论 4. 影响粘接强度的因素 A. 物理因素 B. 化学因素 5. 表面处理对铝合金粘接性的影响

概述 一、概述 1. 古时代,人类就知道利用粘液为自己造福,如糯米糊加上填料造建宝塔和密封棺椁。到秦朝修建万里长城就是以糯米糊为基料的胶粘剂将砖叠而成,再如骨胶就动物骨经石灰处理和水浸后得到了骨胶,用作填缝隙及木器,弓箭和铠甲的胶粘剂,还在骨胶里加木烟灰制成墨。中国人很早就用血朊、松香、树汁制成各种胶粘剂。 善于航海的腓尼基人得力于胶粘剂才造出经受风暴的航海船只,古埃及的金字塔,法老墓和木乃伊,如果没胶粘剂是不可能将这些文物保存不到今天的。 到17世纪,人们才开始建立工厂,专门生产胶粘剂,这些胶粘剂主要是采用骨胶,酪元,血朊,淀粉糊和大豆蛋白来制造,这些胶粘剂主要用于木制品,印刷,裱糊装潢。而且也用于早期的航空工业,布和胶制机翼这些胶粘剂都是亲水的,就出现了耐水性,耐霉菌性差,不宜在湿热条件下使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寻找耐水,耐霉菌的胶粘剂,化学合成的酚酪树脂成功地替代酪朊,成为航空工业的主要胶粘剂。18世纪至20世纪的100年间又相继出现了天然乳胶胶粘剂,烟片配制的胶粘剂,20世纪30年代又出现了现代橡胶,纤维素类和醇酸树脂类胶粘剂。 受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酚醛树脂胶粘剂很快就发展了许多改性品种,如缩醛-酚醛、氯丁-酚醛、丁腈-酚醛、间苯二酚中醛树脂,糠醇树脂。其中缩醛-酚醛树脂的牌号Redux 粘剂用于占斗机主翼,在飞行中被粘金属因疲劳易断裂时粘接部位仍完好。1944年英国大黄锋型歼击机使用合成胶粘剂。60年代中期包括鬼怪式、三叉、海盗B58。这说明粘接结构件能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个时期内出现许多新胶粘剂,如环氧树脂、多异氰酸酯、聚醋酸乙烯、三聚氰胺、甲醛和氯化橡胶等为基料的胶粘剂,特别是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类胶粘剂,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胶粘剂有更大的发展,战后40年间,聚氨酯,丙烯酸酯类,聚烯烃弹性体,含硅、氟、钛其他元素的胶粘剂,聚苯醚、聚苯硫醚都有很大的发展。现代生活中,胶粘剂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医学上,人体骨骼,牙齿修补;以如在服装行业中衣服和粘接和衣服防护;还在食品,建筑行业,地铁的防震和防水,地面各车轫的密封等。我们可设想世上如果没有胶粘剂,现代的飞机,飞船和人造卫星不知要推迟多久才能升空。 所以人类的现代文明是离不开胶粘剂和粘接。

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机理

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机理 聚氨酯胶粘剂是目前正在迅猛发展的聚氨酯树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八大合成胶粘剂中的重要品种之一,适用于各种结构性粘合领域。 大家可能会好奇,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力度这么强,粘结材料的种类又是这么广泛,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将各种材料粘结在一起的呢?下面,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就聚氨酯胶粘剂粘结材料种类的不同将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机理概括为了以下几类: 一、金属、玻璃、陶瓷等的粘接 金属、玻璃等物质表面张力很高,属于高能表面,在聚氨酯胶粘剂固化物中含有内聚能较高的氨酯键和脲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粘接面上聚集,形成高表面张力胶粘层。一般来说,胶粘剂中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百分含量越高,胶粘层的表面张力越大,胶越坚韧,能与金属等基材很好地匹配,粘接强度一般较高。 1、含-NCO基团的胶粘剂对金属的粘接机理如下: 金属表面一般存在着吸附水(即使经过打磨处理的金属表面也存在微量的吸附水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NCO与水反应生成的脲键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由于氢键而螯合形成酰脲—金属氧化物络合物,-NCO基团还能与金属水合物形成共价键等。 2、在无-NCO场合,金属表面水合物及金属原子与氨酯键及脲键之间产生范德华力和氢键,并且以TDI、MDI为基础的聚氨酯胶粘剂含苯环,具有冗电子体系,能与金属形成配价键。金属表面成分较为复杂,与聚氨酯胶之间形成的各种化学键或次价键(如氢键)的类型也很复杂。 3、玻璃石板陶瓷等无机材料一般由SO2、CaO和Na2O等成分构成,表面也含吸附水羟基,粘接机理大致与金属相同。 二、塑料橡胶的粘接 橡胶的粘接一般选用多异氰酸酯胶粘剂或橡胶类胶粘剂改性的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胶粘剂中所含的有机溶剂能使橡胶表面溶胀,多异氰酸酯胶粘剂的分子量较小,可渗入橡胶表层内部,与橡胶中存在的活性氢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此外,多异氰酸酯还会与潮气反应生成脲基或缩二脲,并且在加热固化时异氰酸

粘合剂粘合原理

粘合剂粘合原理 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非金属或金属之间,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胶接等都存在聚合物基料与不同材料之间界面胶接问题。粘接是不同材料界面间接触后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界面层的作用是胶粘科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诸如被粘物与粘料的界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官能基团性质、界面间反应等都影响胶接。胶接是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有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所以至今全面唯一的理论是没有的。 吸附理论 人们把固体对胶黏剂的吸附看成是胶接主要原因的理论,称为胶接的吸附理论。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即范德化引力和氢键力。胶粘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力与吸附力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的作用过程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液体胶黏剂分子借助于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界面的极性基团或链节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升温、施加接触压力和降低胶黏剂粘度等都有利于布朗运动的加强。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当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达到10-5Å时,界面分子之间便产生相互吸引力,使分子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到处于最大稳定状态。 根据计算,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当两个理想的平面相距为10Å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强度可达10-1000MPa;当距离为3-4Å时,可达100-1000MPa。这个数值远远超过现代最好的结构胶黏剂所能达到的强度。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当两个物体接触很好时,即胶黏剂对粘接界面充分润湿,达到理想状态的情况下,仅色散力的作用,就足以产生很高的胶接强度。可是实际胶接强度与理论计算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固体的力学强度是一种力学性质,而不是分子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每一个局部性质,而不等于分子作用力的总和。计算值是假定两个理想平面紧密接触,并保证界面层上各对分子间的作用同时遭到破坏时,也就不可能有保证各对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同时发生。

粘结理论与机理

一、粘结理论与机理 牢固的粘结力是制备优良粘结接头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粘结力十分复杂,不像人们对螺接或焊接那样容易被理解,粘结的形成及其本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都影响着粘结技术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后提出了各种粘结机理,其中,主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1、1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是以分子间作用力,及范德华力为基础,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建立的。 吸附理论认为:粘结力的主要来源是粘结体系的分子间作用力,是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结物分子在界面上相互吸附所产生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理吸附则是产生粘结作用的普遍性原因。同时吸附理论也认为:粘结剂对被粘物表面的吸附作用来自于固体表面对粘结剂分子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可以是分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很显然,如果能在被粘物表面与粘结剂之间形成化学键,就更有利于物体的粘结。 缺点:对于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粘结力大于胶黏剂本身的强度去无法用吸附理论圆满解释;无法解释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粘结强度反而降低的现象。 1.2 扩散理论 扩散理论是Boroznlui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当A\B两种材料紧密结合,如果能够互溶,就能形成溶液。但扩散粘结难以得到真实的界面,而是一个中间相,在这个中间相中两种材料逐渐相互拥有对方的特性,扩散理论认为高聚物的自粘附和相互间粘结是由于界面上高聚物分子相互扩散所致,他们在实验上发现粘结点的强度与两种分子相接触时间、高聚物分子量等参数有关,并从扩散理论出发计算得到与实验十分相符的结果。 扩散理论能很好的解释发生在塑料制品间的粘结现象,许多塑料的粘结都是采用溶剂焊接,就是在两种被粘物间施加溶剂,然后使其粘结在一起。当溶剂存在时,塑料部件中的聚合物分子会相互扩散,随着溶剂的蒸发,相互扩散的塑料部件分子就被固定下来了,使得部件粘结在一起。 扩散理论在解释聚合物的自粘作用方面已得到公认,但对不同聚合物之间的粘结、是否存在穿越界面的扩散过程,目前尚在争议阶段。 1.3 电子理论 由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可知,所有的原子都有一种电负性,原子和分子的结合也有电负性,,固体表面也能表现出电负性或电正性,它是原子和电子间吸引力强度的量度,根据最近的粘结科学文献,可以这样认为:电正性表面为碱性,电负性表面为酸性。Skinner,savage和Rutzler 在1953年提出以双电层为理论基础的静电理论。该理论认为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密切接触时,由于金属对电子的亲和力低,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对电子的亲和力高,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电子可以从金属移向非金属,这样就在界面产生接触电势,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电荷的性质相反,产生静电引力。一切具有电子供给体和接受体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界面静电引力作用。 缺点:静电理论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其他各种因素对剥离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理论上,只有当电荷密度达到1021个电子/cm3时静电引力才会发生显著作用,但是实验测得的电荷密度只有109-1019个电子/cm3,因此,即使界面中存在静电作用,其对粘结强度的贡献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1.4 机械互锁理论 机械互锁理论认为粘结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粘结剂在不平的被粘物表面形成机械互锁力。例如在纸、木材和泡沫等多孔性材料的粘结时,粘结剂渗透到这些材料的孔隙之中,固化后粘结剂与被粘物就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因为,任何即使用肉眼看来表面非常光滑的物体在微观

粘合剂粘合原理简述

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非金属或金属之间,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胶接等都存在聚合物基料与不同材料之间界面胶接问题。粘接是不同材料界面间接触后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界面层的作用是胶粘科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诸如被粘物与粘料的界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官能基团性质、界面间反应等都影响胶接。胶接是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有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所以至今全面唯一的理论是没有的。 吸附理论 人们把固体对胶黏剂的吸附看成是胶接主要原因的理论,称为胶接的吸附理论。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即范德化引力和氢键力。胶粘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力与吸附力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的作用过程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液体胶黏剂分子借助于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界面的极性基团或链节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升温、施加接触压力和降低胶黏剂粘度等都有利于布朗运动的加强。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当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达到10-5?时,界面分子之间便产生相互吸引力,使分子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到处于最大稳定状态。 根据计算,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当两个理想的平面相距为1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强度可达10-1000MPa;当距离为3-4?时,可达100-1000MPa。这个数值远远超过现代最好的结构胶黏剂所能达到的强度。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当两个物体接触很好时,即胶黏剂对粘接界面充分润湿,达到理想状态的情况下,仅色散力的作用,就足以产生很高的胶接强度。可是实际胶接强度与理论计算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固体的力学强度是一种力学性质,而不是分子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每一个局部性质,而不等于分子作用力的总和。计算值是假定两个理想平面紧密接触,并保证界面层上各对分子间的作用同时遭到破坏时,也就不可能有保证各对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同时发生。 胶黏剂的极性太高,有时候会严重妨碍湿润过程的进行而降低粘接力。分子间作用力是提供粘接力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他因素也能起主导作用。 化学键形成理论 化学键理论认为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之间除相互作用力外,有时还有化学键产生,例如硫化橡胶与镀铜金属的胶接界面、偶联剂对胶接的作用、异氰酸酯对金属与橡胶的胶接界面等的研究,均证明有化学键的生成。化学键的强度比范德化作用力高得多;化学键形成不仅可以提高粘附强度,还可以克服脱附使胶接接头破坏的弊病。但化学键的形成并不普通,要形成化学键必须满足一定的量子化`件,所以不可能做到使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接触点都形成化学键。况且,单位粘附界面上化学键数要比分子间作用的数目少得多,因此粘附强度来自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不可忽视的。 弱界层理论

胶粘剂粘接原理

粘接原理 1、机械理论机械理论认为,胶粘剂必须渗入被粘物表面的空隙内,并排除其界面上吸附的空气,才能产生粘接作用。在粘接如泡沫塑料的多孔被粘物时,机械嵌定是重要因素。胶粘剂粘接经表面打磨的致密材料效果要比表面光滑的致密材料好,这是因为(1)机械镶嵌;(2)形成清洁表面;(3)生成反应性表面;(4)表面积增加。由于打磨确使表面变得比较粗糙,可以认为表面层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高了粘接强度。 2、吸附理论吸附理论认为,粘接是由两材料间分子接触和界面力产生所引起的。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力和范德华力。胶粘剂与被粘物连续接触的过程叫润湿,要使胶粘剂润湿固体表面,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应小于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胶粘剂浸入固体 表面的凹陷与空隙就形成良好润湿(γ SV =γ SL +γ LV cosθ。γ SV ,γ SL ,γ LV 各代表了固气接触, 固液接触和液气接触。θ为0o表示完全浸润)。如果胶粘剂在表面的凹处被架空,便减少了胶粘剂与被粘物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接头的粘接强度。 许多合成胶粘剂都容易润湿金属被粘物,而多数固体被粘物的表面张力都小于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实际上获得良好润湿的条件是胶粘剂比被粘物的表面张力低(即γSV要大),这就是环氧树脂胶粘剂对金属粘接极好的原因,而对于未经处理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和氟塑料很难粘接。 通过润湿使胶粘剂与被粘物紧密接触,主要是靠分子间作用力产生永久的粘接。在粘附力和内聚力中所包含的化学键有四种类型: 1)离子键 2)共价键 3)金属键 4)范德华力 3、扩散理论扩散理论认为,粘接是通过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分子扩散产生的。当胶粘剂和被粘物都是具有能够运动的长链大分子聚合物时,扩散理论基本是适用的。热塑性塑料的溶剂粘接和热焊接可以认为是分子扩散的结果。 4、静电理论由于在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形成双电层而产生了静电引力,即相互分离的阻力。当胶粘剂从被粘物上剥离时有明显的电荷存在,则是对该理论有力的证实。 5、弱边界层理论弱边界层理论认为,当粘接破坏被认为是界面破坏时,实际上往往是内聚破坏或弱边界层破坏。弱边界层来自胶粘剂、被粘物、环境,或三者之间任意组合。如果杂质集中在粘接界面附近,并与被粘物结合不牢,在胶粘剂和被粘物内部都可出现弱边界层。当发生破坏时,尽管多数发生在胶粘剂和被粘物界面,但实际上是弱边界层的破坏。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湿固化型聚氨酯胶 1.湿固化机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活泼的NCO基团,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能与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子发生反应;粘接时,它能与基材表面吸附的水以及表面存在羟基大呢感活性氢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脲键结构。因此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后的胶层组成是聚氨酯胶粘剂—聚脲结构。 2.软木用聚氨酯胶:将以NCO为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应用于软木碎屑的粘接,由林产化工厂于软木碎屑中加入胶粘剂,混合均匀,加热压制成型,制成软木板材、片材等制品,用作保温、隔音等材料,其特点是耐水、防腐蚀。该胶粘剂是聚氨酯湿固化胶粘剂和密封剂的基础粘料,若对配方稍加调整,亦即加入一定比例的三官团的聚氧化丙烯三醇(如N-330),制成的NCO端基的预聚体胶粘剂即可作为下列材料的粘料(基料): (1)聚氨酯浇注型橡胶的基料; (2)建筑用聚氨酯防水材料的粘料; (3)田径运动场地用聚氨酯橡胶跑道(塑胶跑道)胶面层的粘料; (4)聚氨酯密封胶粘剂的粘料。 该胶粘剂还可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等的粘接,使用方便,无公害,受到用户欢迎。 3.配方1:聚氧化丙烯多元醇(M=3000) 51份 MDI 26份 TDI(80/20) 8.7份 1,4-丁二醇 4.1份 将上述四组分原料混合,在80℃反应3h后,降温,用10份二甲苯稀释,制得NCO含量约7.3%的预聚体。该预聚体可作为弹性基材的胶粘剂。具有耐水、柔韧性好、强度高等优点。胶膜的拉伸强度可达43.1MPa,伸长率360%,在80℃热水中浸泡7天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强度。 配方2:聚氧化丙烯三醇(M=6000) 400份 聚氧化丙烯二醇(4/=2000) 1000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