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绿色矿山完整版

建设绿色矿山完整版

建设绿色矿山完整版
建设绿色矿山完整版

建设绿色矿山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建设绿色矿山,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摘要:绿色矿山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是促进矿业经济进步的必由之路,节能、低耗、环保和可循环是绿色矿山的基本内涵,而创新是搞好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保证。为了实现矿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关键词:矿业经济;绿色矿山;生态;可持续发展

1前言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矿产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发展。建设绿色矿山、走绿色矿业之路,

是保障矿产资源的有效和长期供给的首要问题。

绿色矿山,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追求可循环经济为目标,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体现了对自然原生态的尊重、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对景观生态的保护与重建。因此,绿色矿山由于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整治的因素,最终使以消耗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结果的传统意义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真正成为有质量、有效益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以预料绿色矿山的建设实施,必将促进我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业经济。

2传统矿山资源开发模式

传统的矿产资源“先开发后治理”模式,虽然较快速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但由此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突出表现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植被生态破坏,水土流失;采、选、冶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环境污染;缺少资金投入进行闭矿后生态环境恢复。如何解决矿产资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是矿业在发展

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3绿色矿山的内涵

绿色矿山必须依法设置和组织生产,也就是说矿山建设必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矿产资源法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依法取得采矿权,依法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和组织生产,依法交纳各项税金和治理准备金,确保安全生产。绿色矿山必须按科学、低耗和高效的原则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谓科学就是在资源开采中,对具有利用价值的共生、伴生矿必须综合开采,提出合理的利用方案。综合利用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所谓低耗就是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尽量减少对资源储量的消耗;所谓高效就是降低开采成本,综合利用各类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绿色矿山必须满足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矿山企业应当将环境保护纳入经营理念之中,坚持以保护为方针,建立无污染、无废物、废气的生产系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及时恢复生态环境。在设计、开采、运输等过程推行全面“绿化”,使矿山生产不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绿色矿山必须以资源的可持续和经济的可循环为发展方向,不断的降低矿石品位扩大储量和勘查新的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及早进行新的产业更替和更新,使矿山得到新生;对矿山闭坑后矿山建设用地的生态恢复与复垦技术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措施。

从绿色矿山的概念和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出发,可以看出要搞好绿色矿山建设就是要营造一个资源开采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开发环境,使矿山建设从规划、立项、建矿到生产的全过程都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因此,绿色矿山建设主要有四个环节。其一是矿产资源评价环节,地质勘查工作是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二是环境影响评价环节,通过区域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评价及矿山环境扰动量评价,建立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制定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其三是优化生产工艺环节,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采、选、冶过程的小扰动、无毒害和少污染;其四是生态恢复环节,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实现开发前后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恢复最优化。

4建设绿色矿山的关键环节

建设绿色矿山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因此搞好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1)建立和完善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生态环境重建与环境保护标准,建立和完善生

态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体系及技术指标。

(2)加强地质环境容量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确定区域地球化学基线,研制矿床地质环境模型,制定区域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开发研制急缺矿种绿色选冶工艺和设备,选择典型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新方法的试验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绿色矿山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等,提高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科技水平。(4)设立专项投入环境治理资金。通过提高矿产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利润留成率、征收矿业开发环境恢复费、提高矿产资源土地补偿费等方法筹措资金,保障生态环境的防护和恢复。

(5)加强对矿山替代资源和替代产业与预设矿地应用方向的研究,为资源危急矿山和闭坑矿山探寻可持续发展之

路。

(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关政策法律的宣传,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抓好矿山企业管理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训,树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并重的新观念。

(7)实施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手段。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许可证》时,必须与国土资源部门签订矿山自然生态治理责任书,同时缴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治理备用金应不低于治理费用,备用金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管理,所有权属采矿权人。采矿权人在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自觉组织实施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要依法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严把准入关。在矿山生产阶段要规范开采活动,及时实施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按方案组织验收组,实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程序。验收合格的,治理备用金及其利息应当及时

返还采矿权人。

5结束语

绿色矿山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经济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矿产资源管理理念的一个飞跃。也表明矿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智、更加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崭新阶段。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评分表)

附件1 集团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评分表) 序号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得分扣分备注1.营业执照合法有效,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与实际相符,并定期年检(分值 1 分); 2.《采矿证》合法,在有效期内,未存在超层越界、超规模采矿现象(分值3 分);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评审备案(分值1 分);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方案》经评审备案(分值 1 分); 5.及时缴纳矿产资源税费(分值 1 分); 一依法依规 6.建设项目临时、永久用地手续合法,及时缴纳占用土地各项费用(分值1 分); 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经行政审批,并经合规验收,涉及变更的已完善相应手续(分值 1 分); 8.《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与采矿证一致(分值3 分); 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经行政审批,并经合规验收,涉及变更的已完善相应手续(分值2 分); 10.有相应《排污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所排污染物与排污许可证要求一致(分值1 分); 1

附件1 集团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评分表) 序号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得分扣分备注 11.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设施设计经行政审批,并经合规验收,变更的已完善相应手续(分值 1 分); 12.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经行政审批,并经合规验收,涉及变更的已完善相应手续(分值 1 分); 13. 建设项目使用临时、永久林地手续合法,均取得《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分值 2 分); 一依法依规 14.有《取水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取水源、取水量与证要求相符(分值 1 分); 15.三年内没有发生因生产经营而导致本单位刑事犯罪(分值3 分); 16.三年内没有受到州(市)级以上的行政处罚(分值1 分); 17.三年内受县级行政处罚在 2 次(含)以下(分值1 分)。 1. 积极加入并自觉遵守《绿色矿业公约》(分值1 分); 二规范管理 2. 制订有切实可行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责任到位,成效显著)(分值 2 分); 3.推行健康、安全、环保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取得相应证书(分值2 分);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石行业绿色矿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体有采矿权资质并生产机制砂石的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306标牌 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452破碎设备安全要求 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 GB51186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 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JC/T2299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矿山green mine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3.2 矿区绿化覆盖率green cover age rate of the mining area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矿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 3.3 研发及技改投入inpu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技改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改造和推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3.4 机制砂石manufactured aggregate 机制砂石是由原生矿产资源经杋械破碎、筛分、整形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砂石颗粒。其中粒径大于4.75mm称为机制石,也称粗骨料;粒径小于4.75m的称为机制砂,也称细骨料。 3.5 绿色生产green production 指以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其特点是采用高效、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效率髙;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使生产中粉尘、废水、噪音的排放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实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产品质量好。 3.6 绿色运输green transportation

【9A文】石梯子西沟煤矿2018年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法人:鱼笑 矿长:郭万宁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七日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开展2018年州级绿色矿山(煤矿)建设工作的通知》(昌州煤字{2018}55号)和《昌吉州绿色矿山(煤矿)评估标准》(昌州煤字{2016}134号)文件要求和我矿实际情况特编制此方案,促进我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工作。 一、工作目标 2018年内实现州级绿色矿山。做到安全生产有保障,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矿区绿化率超过30%以上,实现煤矿和县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成效,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鱼笑 副组长:郭万宁、鲁鹏智、贺恩桥 成员:王新强、李冠齐、陈雄山、周学文、黄德贵、高斌、黄绍志、常惠宁、胥维义、唐磊、童玉鹏、徐勇、陈泳、陈显明、田利新、史磊、杨顺斌、钱合平、张陆德、刘小奎、王琳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考核办,贺恩桥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实施的协调工作。 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绿色矿山建设,保证资金人员的投入到位,协调煤矿与地方的关系,做好依法办矿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做好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规范管理、企业文化等工作。 贺恩桥:具体负责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 鲁鹏智:具体负责依法办矿、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工作。 郭万宁:具体负责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综合利用、规范管理等工作。 成员:在分管范围内做好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落实工作。 三、绿色矿山建设内容和标准 1、依法办矿:煤矿证照资料齐全,依法纳税、缴费。一年内未受州级以上行政处罚,无严重违法事件发生。 2、综合利用:煤矿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利用率高,废弃资源回收率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国家要求,“三量”平衡,没有因不当的开采方式造成煤炭资源浪费。 3、技术创新:煤矿的机械程度高,装备现代化、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提高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资金投入。 4、节能减排:储煤场有防风抑尘及喷水降尘设施、对运输车辆进行喷雾降尘和封闭式管理。建设有满足需要的矿井水处理设施,将

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实施报告

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章前言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1996年8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5、《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1〕184号); 6、《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0〕146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0]119号); 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函[2011]574号); 9、《绿色矿山公约》; 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函[2012]423号);

第二章矿山现状 矿以保护环境、资源利用和社区和谐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核心,以绿色生态助推五沟矿发展的理念为引导,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在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和企业文化等九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建矿,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指标,2009年、2010年、2011年采区回采率分别为80.4%、82.3%和81.6%,均高于当年国土部门的核定值,并在国内同类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中处于先进水平。同时,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坚持探索,开展了含水层下矸石充填开采试验研究工作,可将主采煤层10煤层开采设计留设的60-91m的防水煤岩柱,缩短到18.5m以内,全矿井可盘活呆滞煤量3155万吨,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40年,有效减少塌陷对耕地的破坏,避免矸石对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每采出1万吨煤造成3至4亩的塌陷,沉陷有时甚至达8亩,矸石每万吨占地0.8亩,如果矿山全部采用充填开

浅谈绿色矿山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e9641641.html, 浅谈绿色矿山建设 作者:盖达妮 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11期 摘要:以晋城市长平煤矿、寺河煤矿为例,介绍了晋城市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目标设置、发展思路,探讨了实施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精煤战略、绿化工程等绿色矿山建设举措,以及实施技术保障措施等,以期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平煤矿;寺河煤矿;绿色矿山 中图分类号:X32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1001103 1引言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提出将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300个 以上的示范试点矿山,树立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和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先进典型,通过探索有效途径,引导和带动更多矿山企业开发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并确定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战略目标。 山西省晋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该城市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煤、煤气层、锰铁矿、铝铁矿、铜、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等数10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的储量十分可观,有“煤铁之乡”之称。2010年采矿业工业总产值达535.4亿元,占晋城市GDP的73.2%。但由于矿山开发工程活动引发了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如侵占土地、土壤污染、尾矿库溃坝、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矿坑突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这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目前晋城市正在大力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启动了多项矿山恢复治理项目,并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包括“三废”的防治、矿山土地复垦及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防治,许多矿山正在率先实施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为此,本文以山西省晋城市两座正向建设绿色矿山目标努力的矿山为例,探讨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有效途径及重要举措,以为推进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2长平煤矿绿色矿山建设 2.1矿山概况 长平井田是一座大型矿井,井田面积435099km2,境界位于太行山山西缘南段,沁水煤盆地之东缘,距高平市17km,隶属高平市寺庄镇管辖。地貌形态属于丹河流域侵蚀低山-丘陵区,丹河为井田及附近主要河流,属沁河支流,黄河水系。该地区交通方便,太焦铁路和207国道紧靠井田东侧通过,长晋二级公路和长晋高速公路从东侧约20km处通过。主要含煤层为上石炭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一、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运营正常,持有有效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土地和林地相关使用手续完备。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广西和当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采矿权设置及出让管理规定及国家和广西相关产业政策;诚信经营,及时填报并公示矿业权人开采信息,年内未被列入异常名录。 (三)全面履行采矿权人法定义务,依法纳税、依规缴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足额缴纳土地复垦费,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基金。 (四)编制有审查通过的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安全设施设计方案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等。 (五)至评估基准日3年内未发生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等,无因矿山企业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纠纷,无因矿山开采引发的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未受到过国土、环保、安监、林业等部门的行政处罚。 二、矿山环境 (一)基本要求 1.矿区布局合理,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治区级及以上公益林保护区等保护范围内,与居民区、高速公路、

主要航道两侧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目标保持合理距离。 2.矿区专用道路用地及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批准的建设用地及矿区范围内;新建矿山的道路开挖路基及取弃土工程,均能根据道路施工进度有计划地进行表土剥离并保存,必要时设置排水沟、挡土墙等相应保护措施。 3.具有健全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 4.矿区开发规划和功能区布局合理,全面实现矿区绿化、美化和主干道硬化,整体环境整洁美观,矿山生产、运输、贮存等管理规范有序。 5.矿山设置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制定林地恢复方案;应不占或者少占林地,不得在临时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 (二)矿区容貌 1.矿区地面配套设施齐全,标识、标牌规范、清晰,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符合GB/T 14161-2008要求。 2.矿区主要运输道路要经常洒水,保持湿润;运输尾矿、废渣、废石、矿石等采取防扬尘、防雨、防漏等措施,其中有毒废渣装卸、转运作业场所的粉尘及空气中有害物浓度满足GBZ 2.1-2007 的要求。 3.矿山开采采用消声、减振、隔振等技术措施对破碎、空压等设备进行噪声处理。 (三)矿区绿化 1.因地制宜修复改善矿区环境,新建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100%,已投入生产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80%及以上,绿化树草布局科学、搭配合理、长势良好,实施“园林式”绿化,建设“花园式”矿山。矿区范围入口、临近公路等可视范围区域应进行景观美化。 2.露天开采矿山矿区范围边界、主运输干道两侧应植树种草、形成绿化隔离带,开采形成的最终台阶、终了边坡按规定消除安全隐患,并复垦复绿。

2018年关于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关于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为现固提升矿山企业综合整治成果,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平,进一步改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依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7]111号),7月23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大力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到2020年,全市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建设基本要求,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与地方关系和谐发展,矿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全市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2018年底,新建矿山要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生产矿山要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快改造升级,限期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积极争取构建自治区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启动创建一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2020年前,完成7个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综合利用率,各类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山新格局。到2025年全部达到国家或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示范带动,促成绿色矿山新格局。将清水河县天赐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矿山建成我市首批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引领带动全市绿色矿山建设。至“十三五”期末,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企业和主要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煤炭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企业建设要求,其他小型矿山和小矿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 二是科技引领,建成高效绿色矿山。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提高矿业领城的集中度和科技水平,促使矿山企业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和引进采、选、冶、加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持续降低矿山生产成本,提高可山生产效率。同时谋划初级矿产品的深加工,增强矿产品的附加值,促使矿山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实现绿色矿山的转型升级。 三是落实责任,推进生产矿山达标建设。2018年8月底前,各旗县区要完成矿山环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 范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石行业绿色矿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体有采矿权资质并生产机制砂石的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306标牌 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452破碎设备安全要求 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 GB51186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 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JC/T2299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矿山 green mine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矿区绿化覆盖率 green cover age rate of the mining area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矿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 研发及技改投入 inpu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技改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改造和推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最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资料

附件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 一、矿区环境优美 (一)矿区布局合理,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二)煤炭的生产、运输、储存、地面实行全封闭管理,做到“采煤不见煤”。 (三)实行雨污分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废水、噪音、粉尘得到有效处置,达标排放。 (四)充分利用矿区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二、采用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 (五)煤炭资源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

护相协调,因地制宜,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采方式,应积极使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和煤与瓦斯协调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 (六)中东部地区原则上应采取条带式和充填式开采等绿色开采方式,合理控制地面塌陷,鼓励矸石不出井,逐步消灭已有的矸石山,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污染。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采方式应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 (七)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八)涉及多种资源重叠共生的应坚持先上后下,逐层开采,煤炭开发不得对其他资源造成破坏和浪费。 (九)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十)采煤废弃物应有专用堆积场所,并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采取防扬散、防渗漏或其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不得流泻到堆场外,造成环境污染。 三、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煤炭及共伴生资源

绿色矿山内容及标准

绿色矿山内容及标准 “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既要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对于必须破坏扰动的部分,应当通过科学设计、先进合理的有效措施,确保矿山的存在、发展直至终结,始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融合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轨道中的一种崭新的矿业形象。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业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它着力于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矿山资源的过程中,对其必然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最大限度的予以恢复治理或转化创新。 1、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1)矿山应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产业政策,依法办矿。 (2)矿山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因矿制宜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企业文化和企业和谐等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 (3)矿山应以人为本,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4)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根据本标准建设;生产矿山应根据本

标准进行升级改造。绿色矿山建设应贯穿设计、建设、生产、毕坑全过程。 “国家级绿色矿山”的要求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九大方面。这些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矿山企业的技术力为主导的,包括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另一类是以矿山企业的责任心为主导的,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 “绿色矿山”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有着“严苛”的要求,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在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指标,技术经济水平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行列;资源利用率达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矿山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利用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2)在技术创新方面,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矿山企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矿山企业总产值的1%;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重视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矿山企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报批稿).pdf

ICS73.080 D 53 B 10 101 1011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XXXXX—XXXX 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of Cement Limestone Industry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矿区环境 (2) 5.1 基本要求 (2) 5.2 矿容矿貌 (2) 5.3 矿区绿化 (2) 6 资源开发方式 (3) 6.1 基本要求 (3) 6.2 绿色开采 (3) 6.3 采矿工艺与装备 (3) 6.4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4) 7 资源综合利用 (4) 7.1 基本要求 (4) 7.2 合规开采 (4) 7.3 合理开发 (4) 7.4 综合利用 (5) 8 节能减排 (5) 8.1 基本要求 (5) 8.2 节能降耗 (5) 8.3 污水排放 (5) 8.4 固体废弃物排放 (5) 9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 (5) 9.1 基本要求 (5) 9.2 科技创新 (5) 9.3 数字化矿山 (5) 10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6) 10.1 基本要求 (6) 10.2 企业文化 (6) 10.3 企业管理 (6) 10.4 企业诚信 (6)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功能区管理制度

XXX 公司绿色矿山建设功能区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生产区管理制度 第一章作业现场材料码放管理 一、通道要求 (1)通道要用黄色线明显标识;通道宽度、高度要严格按国家规定办理。 (2)安全通道上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3)通道应平整,不得凹凸不平;无积水、无油污。 (4 )导线、管道不得横穿通道,防止磕碰。 二、作业场所地面的要求 (1)作业场所地面不应存放不用的物品。 (2)导线、管道不得影响作业员的生产活动,走线按国家或行业标准办理。 (3)各种用品根据定置管理要求存放在指定地点。 (4)严格按照整理整顿要求办理。要特别注意货架上、车间角落、柱子四周、操作台下面、垃圾箱四周等盲区。 三、材料码放要求达到的目标

(1 )合理地分类存放、减少和缩短运输和搬运操作、减少和更有实效地进行起重作业。 (2 )存放过多是一种浪费,应限量定置码放。 (3)材料堆放在生产区周围会减少生产作业空间。在生产区尽量不堆放任何材料。 (4)采用多层货架以节省空间。 (5)避免在地面摆放材料。 四、易燃易爆物品的现场存放要求 (1 )存放在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实施定置管理,并分类存放。 (2 )有机溶剂必须盖上瓶盖,以防止蒸发和泄漏;保管地点要定期点检,配备消火栓,并有“严禁烟火”安全标识;使用场所通风、局部排风系统正常运转。 (3)废旧油棉纱存放在带盖的不燃容器内,油污不得洒落在地面,一旦洒落立即擦掉。 (4)油类周围严禁烟火。不能在周围进行带火作业。第二章物料,设备,工、器具的现场管理 (一)作业现场定置管理 1、定置管理的内涵、目的和原则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进行科学分析研究,通过“ 5S ”活动,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科学管理方法。定置管理

湖南省某矿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提纲

湖南省XXX矿绿色矿山建设方案 (提纲,供参考) 第一章前言 1.1建设方案编制的背景和定位 1.2建设方案编制的依据 1.3建设方案实施期限 第二章矿山基本情况 2.1 矿山概况 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情况。 矿业权设置情况,包括采矿许可证拐点坐标、面积、发证机关及有效期。 矿山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各证照信息。相关责任事故及行政处罚情况,各类税费缴纳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提计、使用和管理等情况。 2.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矿区地质简介:矿区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及加工技术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介绍矿业开采历史,矿业权变更、整合:矿山开采历史.

等情况,矿山剩余资源及储量等。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山现状,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采区布置、矿石加工、年生产能力、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第三章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综述矿山开采对象、开采方式、采区布置、矿石加工、产品、年生产能力,剩余资源及储量,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已建设完成的绿色矿山相关工程设施投入、运行情况等。 3.1 矿容矿貌 功能区布局:矿山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各功能区的管理及规划布局。 标示标牌:矿山操作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等标牌及陡坡、井口、矿坑、生产车间等区域标示设置情况。 矿区绿化:矿区可绿化区的绿化情况及绿化覆盖率。 矿区道路:矿区道路硬化情况,尘土治理情况。 防尘降噪:矿山粉尘、噪音污染现状及相关防治设施设备的使用运行情况。 其他:包含矿山基础配套设施、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等相关内容。 对照相关绿色矿山标准,描述现状条件下矿存在问题: 山在矿容矿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宜具体化细化。

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湾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提交单位: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湾煤矿 矿长:冯会杰 总工程师:程健 提交时间:2019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矿山基本情况 (7) 第一节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7) 第二节绿色矿山现状及存在问题 (18) 第三章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及建设方案 (68) 第一节绿色矿山建设主要任务 (68) 第二节绿色矿山建设设计工作量 (75) 第三节工作部署 (77) 第四章效益分析 (79) 第五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81)

第一章前言 一、目的任务 绿色矿山(Green Mine/Bio-friendly Mine)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理念和模式,它将整体高效开发、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和循环经济等工作贯穿于矿山勘探、规划与设计、开发直至闭坑全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产效率、生态效率和减少环境的风险,实现生产过程的废物零排放、少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以及环境友好,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促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强调“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及十三五规划纲要,切实推进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加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要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力争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 贵州省委、省政府,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优先战略,六盘水市是贵州省建设绿色矿山的重点区域。为全面落实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黔国土资发[2018]9号)。六盘水市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公司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XXXX公司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2019年-2021年) XXXX公司 二0一九年七月

XXXX公司绿色 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桂发[2018]11号)指示精神,结合XX公司实际情况,编制《XXXX公司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本《工作方案》是规划期内XX公司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指导纲领,是遵循绿色矿业的发展理念及顺利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保证。 第一章矿山概况及绿色矿山建设规划 一、矿山概况 XX现有10对生产矿井,分别为XX矿、XX矿、XX煤矿、XX 煤矿、XX矿、XX矿、XX矿、XX矿、XX矿、XX矿,其中XX煤矿、XX矿已分别于2014年、2015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验收,其他矿均尚未通过国家、自治区或市级绿色矿山验收。 二、绿色矿山建设规划 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责任人为矿井的矿长、矿总工程师(矿技术负责人),煤业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做好绿色矿山建设督促指导,集团公司生产部、安环部负责督察考核。

(一)XX矿,绿色矿山建设时间从2019年1月至10月,力争在2019年11月通过自治区级绿色矿山验收; (二)XX矿、XX矿、XX矿、XX矿,绿色矿山建设时间从2019年1月至10月,力争在2019年11月通过市级绿色矿山验收; (三)XX煤矿、XX煤矿,绿色矿山建设时间从2020年1月至10月,力争在2020年11月通过市级绿色矿山验收。 第二章绿色矿山创建的优势、问题和解决途径 一、创建优势 XX下属各矿山安全管理机构制度健全、开采方式规范,有着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机械化程度高、废弃物排放率低等特色,为创建绿色矿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法办矿 矿山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等原则,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办矿与合法经营的理念。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地方有关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标准,依法经营。采矿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齐全、有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等技术方案开展生产,做到了依法办矿,合法经营。 (二)规范管理 各矿井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秉承着向管理要

煤矿2019年2020年绿色矿山建设方案

煤矿2019年2020年绿色矿山建设方案认真贯彻 ___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集团工作要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核心,主动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主体责任。 1、对移除后的矸石山场地及周边部分土地和回填区进行复垦、绿化; 2、合理利用矿井水处理站对工业广场及周边绿植区进行灌溉。 XXX煤矿矸石山治理方案与环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等待评审,预计XX年12月31前可完成招标。矸石山移除后,矸石山场地绿化面积为XXXXXm2,其中矸石山占地面积XXXXX㎡,复垦工程措施为矸石山清理后对原矸石山皮带道边坡进行表土覆盖0.5m、种草;对移除矸石山后的场地进行植树;对矸石排放区域进行表土覆盖0.3m、种草。计划总工程量:覆土土方量XXXXXm3、覆土面积XXXXXhm2;植树XXXXX株、植树面积XXXXXhm3;喷播植草(灌木)籽XXXXXhm2。 XXX煤矿矿井水处理站预计在XX年10月31日完工,为合理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水,XXX煤矿计划在工业广场及周边铺设输水管路XXXXX米,作为工业广场及周边土地复垦、绿化用水管路。

1、矸石山场地及周边部分土地和回填区进行复垦、绿化完成时限:2020年7月10日;责任人:XXX、XXX。 2、矿井水处理站对工业广场及周边绿植区灌溉专用管路铺设完成时限:XX年10月31日;责任人:XXX。工业广场及周边绿植区灌溉绿化完成时限:长期;责任人:XXX。 年末根据各项绿色矿山工作完成情况,详细制定下一年度绿色矿山,切实细化、量化,切实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尽快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基础设施,为XXX煤矿长期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附件7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 一、矿区环境规范整洁 (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厂貌整洁,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二)矿山开发科学合理,矿石、废石的生产、运输、堆存规范有序,废石、废水、噪声和粉尘达标处置。 (三)因地制宜修复改善矿区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二、合理利用资源 (四)矿山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实现资源分级利用、优质优用、综合利用。 (五)对石墨、萤石、高岭土、重晶石、长石、红柱石、蓝晶石等涉及采选加工等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开展精深加工,发

展高端产品。 (六)对滑石、硅灰石、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石英、菱镁矿、石膏、方解石、云母、蛭石等涉及开采加工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工艺与装备,发展深加工产品。 (七)对石灰岩、硅质原料、砂石骨料等露天开采矿山,开采方式应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做到资源分级利用。 (八)对石材类矿山,应根据赋存条件,鼓励采用圆盘锯、绳锯等装备开采,荒料率达到30%以上。 (九)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三、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十)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十一)应采用喷雾、洒水、湿式凿岩、加设除尘装置、全封闭皮带运输等措施处置采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遗撒,做到矿区无扬尘。对凿岩、碎磨、空压等设备,通过消声、减振、隔振等措施进行噪声处理。 (十二)应有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的废弃物处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石行业绿色矿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体有采矿权资质并生产机制砂石的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306标牌 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452破碎设备安全要求 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 GB51186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 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JC/T2299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矿山 green mine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3.2 矿区绿化覆盖率 green cover age rate of the mining area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矿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 3.3 研发及技改投入 inpu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技改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改造和推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3.4 机制砂石 manufactured aggregate

煤矿智慧绿色矿山建设技术研究

煤矿智慧绿色矿山建设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8T15:20:58.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郝晓雄 [导读] 摘要:随着矿山的开发和利用,矿山环境问题和因其引起的各种次生地质灾害现象已逐步显露端倪,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 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719300 摘要:随着矿山的开发和利用,矿山环境问题和因其引起的各种次生地质灾害现象已逐步显露端倪,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许多有识之士都建议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不应再走已往开发―破坏―治理―恢复的老路子,而应创新观念,建设“绿色矿山”,这无疑是矿山建设的一次革命。本文对绿色矿山的建设进行探析。 关键词:煤矿;绿色矿山 前言: 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的长足发展逐渐影响并改变了采矿业,使其从传统采矿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传统的煤矿单一追求生产、安全需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不止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煤矿企业朝着智慧绿色矿山发展,更重要的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基于当前战略形势,煤矿企业开展切合自身的智慧绿色矿山发展方向研究十分必要,为矿井转型升级、改善面貌、提高竞争力助力加油。 一、智慧矿山的定义 智慧矿山就是对生产、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和后勤保障等进行主动感知、自动分析、快速处理的无人矿山。是本质;安全矿山、高效矿山、清洁矿山,矿山的数字化、信息化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二、概述 2.1绿色矿山就是要将先进的采矿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矿业的概念融合,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是矿产资源管理理念的一个飞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追求可循环经济为目标,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矿山勘探、规划与设计、矿山开发、闭坑设计),体现了对自然原生态的尊重、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对景观生态的保护与重建,它着力于按科学、低耗和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尽量减少资源储量的消耗,降低开采成本,实现资源效能的最佳化。因此,从本质上讲,绿色矿山应成为循环经济的倡行者。 2.2绿色矿山的标准。建设绿色矿山应达到如下标准与需求: 2.2.1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应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做到不在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其附近采矿,且矿山开采不能造成对主要交通干线和旅游公路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地貌景观造成不良影响和破坏。 2.2.2矿山建设项目应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2.2.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 2.2.4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有一定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 2.2.5闭坑矿山应实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绿色矿山建设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虽然不少省市制定了各不相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但在实施之中,不仅需要有绿色矿山创建的标准,而且需要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否则,无法将标准中模糊的考核指标量化,使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三、绿色矿山建设目标与重点 根据创建绿色矿山的指导思路,围绕该矿年底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验收的总体目标,其任务及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瓦斯抽采量,提高瓦斯综合利用效果,年抽采瓦斯量要突破4亿m3,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3.2煤炭资源产出最大化。要发挥好工作面大采高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回采率,全年工作面回采率要达到98%以上,同时对煤炭运输环节进行改造,不断降低块损失率。 3.3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最大化。进一步通过加强采煤、洗选等各生产环节的工艺改造,通过加强对矿区水、电、油的日常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指标。 3.4建设文明矿区。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和谐寺河达标工程,进一步强化职工文明行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营造和谐的矿区氛围。 四、绿色矿山建设关键技术 4.1矿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矿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即通过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地下水、煤矸石、瓦斯等采用利用技术以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处理”采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4.1.1煤矿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煤矿井下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矿井生产、生活需要较多的水资源,通过建立地下水收集和地面供水循环系统,集中进行水质过滤或软化系统,可满足设备冷却用水、生活用水、防尘用水等多种用途。 4.1.2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技术。目前,国内在瓦斯利用方面已形成了瓦斯蓄热氧化利用、提纯和发电等相结合的梯级利用技术体系,针对不同浓度的瓦斯进行梯级高效利用。主要包括低(超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热能利用、瓦斯发电或提纯、高浓度煤层气直接加工利用、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及自动混配等系列化技术与装备,可提供瓦斯治理、开发、利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尤其是对多数矿井瓦斯浓度低、瓦斯利用规模小,可大力推广蓄热氧化燃煤锅炉替代技术。在我国北方,冬季还可对风筒进行加热。 4.1.3煤矸石再利用技术。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煤矸石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自燃或垮落等。煤矸石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加以利用,我国“九五”以来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有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煤矸石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充填塌陷区、解决土地复垦、制作建筑材料和发电等。不少煤矿企业通过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煤矿节能减排技术。煤矿节能减排对绿色矿山建设至关重要,应在煤矿开采设计阶段就应进行考虑,从开采方法、巷道布置、灾害防控、生产设备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不仅满足国家节能标准,应尽可能采用节能减排设备、工艺。具体做法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