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对许多到访的外国游客来说,上海和香港都是必游的目的地,但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生活方式。在他们短时间走马观花的旅行中,除了表面的城市形态外,恐怕很难对两市做出有意义的比较。而对于许多内地的访港游客,或许香港曾是他们津津乐道的繁华世界,而如今落伍了,还不如上海。上海近20年的变化的确令人瞠目结舌,正在恢复其应有的国际地位。而在香港民间,却很少有人会把香港跟上海进行对比,对他们来说就好比苹果对橘子,完全取决于各自的口味。

究竟如何评价两地的差异和优劣,这要看评估人的角度。两者都是笔者较为熟悉的城市,都有过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力图从硬体和软体两方面进行比较。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突出代表,迅速膨胀崛起,不断日新月异,令人叹为观止,但仍不难看出借鉴了香港的某些发展模式:政府通过操控开发用地供给,推高需求,从而获取最高土地价值;这就意味着高楼层、高房价和高容积率。香港的平均楼高冠以全球,在土地的有效利用上,香港商业中心的地价更是寸土寸金,成为全球最昂贵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竞争力,特别是在跟上海和新加坡的竞争上有所失分。上海会不会步香港之后尘,挤压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尚不可知,快速发展中的城市不容易找到归结点。

给我的印象是,上海的发展基本上是把穷人逐出市中心,成片改造旧城区,局部保留作为保护性开发。上海贫富界线大体上是以有无私房加上居住区域来划分的,有房并且居住在邻近市中心的高档社区或近郊别墅区,属于富有阶层;无房且居住在城乡结合部附近及市内狭缝间或待拆建出租屋内地居民属贫困阶层;其它地域则大多由各类中产阶级占据,他们大多数也拥有房产。目前大多数贫困户看似外来人口和老弱病患者,本地低收入居民大都因拆迁而被安置到城市外围新区。这种市场化和强制手段的双重安排,致使上海成为结构性鲜明的等级化城市。

香港看上去没有那么残酷,富人主动逃离噪杂的市中心,居住到山顶、远郊,甚至离岛,去享受新鲜空气、森林、沙滩和更宽敞的空间。穷人居住在交通便利、商居混杂、拥挤破旧的市中心附近,或者由政府经营的公屋内。中产阶级则居住在条件较好的楼房或社区中。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区别不在于居住地段,而在于居住密度。香港只有半数的居民拥有私人住宅,4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内,属于低收入或贫困家庭,享受着社会福利。由于房价高企,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买不起房子,高昂的房租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平均租金更是公屋的4倍以上。对于许多中下产阶级家庭来说,或许他们宁愿收入再低一点,以便申请到公屋和其它补贴,因此对这部分人来说,主观进取的意愿不是很高。

香港虽说是个中产阶级社会,但亿万富豪占人口的比例冠以全球,而20%的人口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富悬殊令香港深陷窘境,也影响到香港的国际形象。尽管如此庞大的低收入和贫困人口,香港依然维持了一个稳定、健康和繁华的城市形象。三个老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接受政府的低保资助;五个儿童就有一个来自贫困家庭,另一个来自低收入家庭,他们只能进入政府提供的公立学校接受基础教育,无法参与任何课外补习,很少能够进入名牌大学,也无法出洋留学,最后固守在社会底层。有钱人上私立学校和海内外名牌大学,最后又找到尚好的工作或继承家庭的企业。

与香港相比,上海更具动能,贫富差异只是近20年的表像,远未定型,似乎人人都觉得自己还有机会,中产阶级与低收入阶层并没有明显的界线,低收入者与贫困阶层也在随时发生更替,而大量的外来谋生者或半流动的人口作为垫底,常被排除在城市(统计)人口之外,但却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压力。高昂的房价迫使大批中产阶级降低生活水准,除了交付房租或按揭费用外,还要为家庭的医疗和子女的教育筹备资金。他们没有香港那样的免费医疗制度。

香港的公共交通被认为是全球最便捷的城市交通服务系统,无论是地铁,还是公共汽车,人们都习惯排列成一条长队,先下后上,与上海争先恐后上车抢座位的现象反差明显。上海人在公交上有主动让座给老弱幼者的习惯和压力,香港则没有,他们死板地遵守法律,只要法律没要求他们让座的,他们就不会主动让,除非明确标明“需要者优先”的标记或由需要者私下提出请求。香港的公交上是不允许吃东西的,也不能高声说话或使用手机,不能携带大件行李,而这些在上海都不是问题。

两地的卫生习惯更是差别显著。尽管香港也有破旧拥挤的地方,包括那些看似破烂不堪的城中村,总的卫生条件良好,见不到固定的垃圾和污水,很难找到裸露的泥土或污秽的公共设施,人们能自觉遵守卫生公德。上海比较注重面子,主要公共场所和设施维持得异常清洁,但在次要的场所或一般的路段,随处可见污物,人们随手抛扔垃圾,店主朝路边泼倒污水,地面处处痰迹斑斑、厚厚的秽泥。笔者最近的一次上海之行,晚饭后从城隍庙步行到外滩,不到20分钟的路途,无意中目睹了四处在公共场所小便的事件:除了在城隍庙街道内的儿童在母亲帮助下对着下水道撒尿外,其他三人均为成年男子,一个钻进花丛,一个对着树干,还有一个对着墙根,女友在旁帮他挡着。其实附近就有厕所。在内地如此平常的事情,对许多香港人来说这是文明社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才会引发年初那场因访港内地客幼童大街尿尿事件的口水战。

还有一个差别就是服务行业风格的差异。餐饮及零售行业的香港人,一般比较专业化,不会异常热情,也不会过于冷落顾客,一般都会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在许多老社区里,仍可以看到传统的商店和餐饮习惯,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一些内地人或许会把它看做是香港落后的象征,实际上这是香港保留的重要文化遗产。而上海的服务似乎展现两个极端,要不特别热情,要不很不耐烦或不屑一顾;高速发展的上海似乎也保留了一些上世纪80、90年代的商业和生活习惯,如服务员上班时聊天、啃瓜子,甚至打情卖俏,再早期的就难以见到了。在浦东和其它新的高档社区,处处可见21世纪发达国家先进的服务模式,这些似乎也跟各种人群的分布相匹配,服务与价格都跟香港相差无几。

再说治安,香港的总体治安比上海要好,在公共场所和街面上很少发生打斗、抢劫和暴力事件;尽管拥挤,人们可以放心带着孩子、拎着包,在街上行走或乘坐公交。在上海,虽然治安也很好,但对行人的举止会产生一种本能的警惕和不安,除了对异常眼睛的警觉,还要躲避各类乞讨和皮条式的商业骚扰。在上海逛街要承受额外的精神压力。

在精神层面,两市的差异更大。大多数的上海人是无神论者或泛神论者,除了党纪国法,没有直接可以影响人们行为的准则,这给上海的发展和走向带来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变数。上海的宗教设施、庙堂等主要都在老城区,活着保留下来的并不多,多半都已改造成旅游场所,比如城隍庙。相对而言,香港人不仅保留了大部分传统庙宇、祠堂和宗教设施,还在不断新建宗教和纪念场馆,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或商业大楼内,仍有许多教堂、寺庙和纪念场所,大多数人都崇

尚某种信仰,并参与宗教和祭典活动。宗教不仅仅强化了社区的安定和健康繁荣,还给市民提供了良性的互助和信息交流平台。人们坚信“人在做,天在看”,在规范社会行为和良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香港人来说,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就像天方夜谭的故事。

总的感觉是,香港人的平均幸福感和安全感高于上海人,人均寿命亚洲第一。香港人的幸福感来自不与他人比较。而上海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很大程度上在于与外地人的比较之上,人均寿命内地第一。从另一个方面看,香港像个逐渐成熟的公民社会,而上海依然是官方主导的商业社会。

上海与香港投资环境评估

上海与香港投资环境评估 上海和香港作为中国经济的金融中心,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吸引国外投资方面也首屈一指。 首先,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国际投资者所面临的东道国环境的总称,由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自然和社会等各个因素共同决定。两地也因此,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国际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有多种多样:等级尺度法、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投资障碍发等。 我运用冷热分析比较法,对比上海和香港在投资环境上的异同。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多种投资环境要素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据此对目标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上海】 一.政治稳定性 上海拥有一个高效务实的政府,全力以赴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二.市场机会 1.优良便利的基础设施:上海港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和贸易联系。上海是中国唯一一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上海还拥有中国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列车交通线,城市水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2.综合配套的产业体系:上海拥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3.良好可靠的服务环境: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外商在上海可以得到各类商务便利,各大投资性公司、基金公司、外资银行纷纷入驻上海,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融资便利。三.经济发展与成就 上海是一个金融发达的城市。早在三、四十年代,上海曾是远东的金融中心。这几年来,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中外金融机构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在上海形成。随着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不断加快,上海将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快速、城市环境优美、各项服务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大都市。 四.文化一元化程度 上海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开放性大都市,各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上海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日益繁荣。上海对外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在上海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在上海不仅可以领略中华民族之文化,而且还可以欣赏各种海派文化。 上海市科技教育发达,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众多从人才优势看,上海人才聚集度仅次于北京,从事贸易、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的经营管理人才最为集中,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五.法令阻碍 上海的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仍未转向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众多与市场经济相悖的条款,政策的变化幅度大,透明度低,统一性差,对外商投资仍以审批等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给外商投资进入造成了困难。 六.实质阻碍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作为龙头的上海以发达的公路、铁路和天然的长江航道为关联硬件,推动着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在加快,增强了上海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七.地理及文化差距

重大发现!竟有40万港人属于英国海外居民!多是港独分子!英国应召回,中国要清理

重大发现!竟有40万港人属于英国海外居民(BNO)!多是港独分子!英国应召回,中国要清理! 读前评:1. 此文好的很!揭示了这些反中乱港的『狼胎』! 2. 原被泛民派拖延『科技园顾问』的任命议案,今天报导了梁特首的任命并即时生效!特首行使了如同港英的港督的权力,泛民派在立法局再玩拉布(拖延) 不可能了!这是中央给了特首有力的“底气”! 3. 此文也提示了:凡持有“英国海外居民(BNO)” 身份者一律没有选举权和被被选举权,更不能在特区政府任职,当议员也不能! (曾有过议员任职宣誓时,泛民派就拒对『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宣读,而後妥协成『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当时中央不知谁批准的。).....................................................................原标题:香港还有多少内地人不知道的隐私 香港回归17年后发生了占中非法事件,其诉求其口号让人震惊。什么中国人滚出香港的叫嚣,试图港独的痴心妄想,都在挑战人类基本的道德底线与国家认知。 人只要来到世界上就有国籍,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生中国人,美国人生美国人。假如有人愿意做美国人,那就必须放弃中国国籍,然后效忠美国成为与中国毫无关系的美籍华人,双重国籍是非法的。

一个国家的主权只有本国的公民有扞卫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主权国家的公民才依法享有国家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力和自由。主权衍生治权。 一国公民去另一国必须遵守住在国的法律,无论你多富有,不管你的国家多么强大,你只能是一个过客,住在国的治权与他没有丝毫关系。 假如认为自己住的久了,就衍生出什么权利,开始对住在国指手画脚起来,下场只有一个,被驱逐。甚至因为违反了住在国的法律而深陷囹圄,除非住在国是你的殖民地才有非法的特权。 那么香港人是哪国人?荒漠草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香港回归之后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人。 可事实并非如此呢,美国雅虎爆料,97年香港回归之前,为纾解民众对于重回中国治下的担忧,英国曾给予香港人一个特殊身份——“英国海外居民(BNO)”。 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可免签入境英国,在英国国外可享用英国的领事协助,但不具备在英居留权。 约40万香港居民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香港总共就600余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15个香港居民之中就有一个人是英国海外居民。它们效忠的是英国而不是中国。 因为英国曾经殖民香港百年以上,对这样效忠的公民格外关照,必然安插在香港的各个要害部分比方说律师

[中英对照] 香港新特首梁振英就职演说全文

[中英对照] 香港新特首梁振英就职演说全文 Full text: Inaugural speech by HK Chief Executive Leung Chun-ying 尊敬的胡主席、各位嘉宾、各位亲爱的香港市民: Honourable President Hu, fellow people of Hong Kong, ladies and gentlemen, 今天,我怀着谦卑的心,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我任内,我会以施政成效答谢中央政府和香港市民对我的信任。 Today, I humbly take office as the fourth-term Chief Executive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my tenure, I will fulfill the trust placed in me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with policy achievements. 我会全力以赴,实践我的竞选承诺,带领香港“稳中求变”,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建立更繁荣、更进步、更公义的社会。 I will spare no effort to carry out my election platform and lead Hong Kong in "seeking change while preserving stability". My goal is to develop the economy,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promote democracy and build a more prosperous, progressive and righteous society. 回归以来,国家一直大力支持香港,庞大的机遇引导和推动着香港的发展;同时让香港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作出贡献。未来,我们要继续为国家和香港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努力不懈。 Our country has given us staunch support since Hong Kong'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 Ample opportunities have emerged. Not only have these guided and spurred our city's development, they have also enabled us to contribute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our nation. We will continue working tirelessly towards the betterment and prosperity of both our country and Hong Kong. 回归十五年,香港得以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实在有赖全社会的努力。 With the efforts of our entire community, we hav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the concep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nd the principle of "Hong Kong people administering Hong Kong" with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over the past 15 years. 在此我衷心感谢两位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和曾荫权先生,他们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 wish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predecessors, the Honourable Tung Chee-hwa and the Honourable Donald Tsang. Their relentless efforts have laid down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Hong Kong. 我也要感谢本届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和全体香港市民,他们的参与,为这场选举带来实质意义,我衷心希望全社会齐心一意,共建香港的未来。

一位深中老师眼中的深圳中学

一位深中老师眼中的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建设“学术性高中”的解读与分析 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 ——耶鲁大学校长 理查德-莱文中国学生往往不太愿意去挑战学术权威、发表不同的看法,不太愿意自主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牛津大学校长 安德鲁-汉密尔顿一、“学术性高中”的通俗解读2010年3月,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深圳中学提出了“建设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的学术性高中,提升学生‘学术素养’、‘专业精神’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学术性高中”这个新名词刚一出现,就在校内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大家莫衷一是,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许多大学都搞不出什么像样的学术成就,一所中学居然敢称“学术性高中”,是否自不量力? 我个人认为:仅从字面上来解释“学术性高中”是有失偏颇的。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先生在2010年2月撰写的《江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面对普通高中‘同质化’的趋势,需要进行制度和政策上的重新建构。首先,需要从制度上重新确立普通高中的类型。要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以引导其科学发展,防止不顾客观条件‘一窝蜂’地盲目追求所谓‘省内外一流’甚至‘国内外一流’。一种可参考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将现有高中学校划分为四类:一是以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学校,学生以进入名牌大学为主,可称之为‘学术性高中’;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学校,学生以进入一本、二本为主,可称之为‘一般高中’;三是以培养特殊人才为主的学校,如美术、音乐、体育等,可称之为‘特色高中’;四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主的学校,学生以进入三本、高职为主,可称之为综合高中。” 彭钢文中所称的普通高中的“同质化”,指的是: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普通高中地缘性、文化性、个性化的差异已经在消解,出现了越来越雷同化的普通高中的“相似面孔”。每一所高中都希望成为省内或国内一流高中,把所有学生都作为“精英”而不是大众来教育,希望他们的学生都能升入一流名牌大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根据彭钢的分类,并参考国外“学术性高中”的办学经验,我个人把“学术性高中”理解为:它是为国内外一流大学大批量输送优质生源(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学术性高中”的学生,不仅要求训练有素,学业成绩优秀,为大学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较高的审美情趣,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学术性高中”不是“县一中模式”的翻版。 二、审视美国的“学术性高中” 两年前,在一篇网络博客文章中,我第一次看到“学术性高中”这个名词,文章记述的是我国东北沈阳育才中学一个叫吴钩的初中男孩,被美国ChoateRosemaryHall高级中学录取的故事,该校还为吴钩提供每年高达4万多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我当时很感叹美国竟然有这样慷慨的中学。后来又读到另一个博客:《睿睿的成长足迹》,作者的孩子殷钟睿,在北京某学校上初三时被美国著名高中PhillipsAcademyAndover中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该生2008年从这所学校毕业,又被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殷钟睿的成长足迹清晰可辨,耐人寻味。网上搜索ChoateRosemaryHall和PhillipsAcademyAndover的有关资料,给人的感觉是:学校令人向往,学生个个优秀。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沈阳、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越来越多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直接寻求去美国顶级高中留学的机会,从这些中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一般都会被美国排名前10的大学录取,网络上报道的此类个案,至少在10例以上。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一、资源优势比较 1. 地理区位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 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 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 1 100 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 包括235个离岛, 组成, 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香港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 从地理区位优势来看, 位于长江口南案, 长三角的东段, 面向太平洋的上海与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珠三角的南端,面向南中国海的香港不分伯仲, 自身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 土地资源与水资源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 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平均海拔高度为 4 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2002年,上海全市面积6340.5 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 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区域面积5299.29 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 平方公里。2002年香港岛的面积是80.40 平方公里。2002 年九龙的面积 是46.89 平方公里。2002年新界及离岛的面积是973.74 平方公里。2002年香港总面积是 1 101.03 平方公里。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香港水资源欠缺, 需内地供给补助。

我眼中的上海人

我眼中的上海人 据说上海人向来看不起外地人,对外地人中的河南人、安徽人尤其不屑。可是,传闻终究只是传闻,我在上海期间与上海人接触时,他们非但没有流露轻蔑之意,反而一听说我是安徽人,立即与我热烈地攀谈起来,有的甚至向我打听在合肥居住的亲朋好友,大有“远亲不如近邻之感。出乎意料的,谈到上海,他们并不如传闻所说的那样在外地人面前显示优越感,反而,许多人抱怨、批评上海,并且,他们对象我这样的外省人对上海的某些看法常常也能引起共鸣。 上海是一个神话,在现当代中国的不同语境里常常被描述成不同的形象:殖民地的、洋化的上海;“冒险家的乐园“、黄金荣、杜月笙们的上海;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四人帮”的上海;以浦东为标志的改革腾飞的上海……而在当下的大众文化传媒中,上海和上海人的生活则是一个消费和享乐的神话。上海人的生活被描述为:走出摩天大楼的写字间,开着私家车,来到具有30年代风格的酒吧,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怀旧;或是在百乐门之类的歌厅里,一边听着爵士乐,一边玩味着上海的风花雪月……也许这的确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上海人和被称作“白领”“上海宝贝”的上海人的生活写照吧,但据我这个外省人看来,上海大多数人与其他城市人的生活并无多少不同之处,同样是提着篮子到菜市场买菜或在马路边晨练,同样是匆匆上班又匆匆下班,同样是晚饭后全家窝在一起看电视……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上海人过日子更讲究实际,更注重计算,菜做得更细,衣着更随意,经济往来更“拎得清”,一句话,如王安忆在《长恨歌》中所言:“上海的市民,都是把人生往小处做的。”这才是真实的上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上海。 当然,上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品齐全、市场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秩序良好,这是每一个来上海的外地人都有目共睹的,也是与自己生活的地区相比后感到自惭形秽的。谁都得承认,居住在这样的城市,人的生活质量当然比较高。但是,所谓“生活质量”,又是因人而异和多方面的。以生活在合肥这样一个城市不大、环境幽雅、人口不多的外省人的眼光看来,我觉得上海人的生活质量实在算不上高:一是节奏快,许多上班族清晨要转乘几路车才能到达上班地点;晚上有时很晚才能到家,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很少有象合肥人那样,捧着茶杯悠闲地步行去上班,中午在家美美地睡一觉的。二是人太多,人多构成了上海的“繁华”,可是挤车的滋味实在不好受,而且在那些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的公共场所,如公园等,你也很难觅到宁静,难怪一位上海人对合肥黑水坝公园环境如此优美而又不拥挤表示非常羡慕。三是路太远,在上海到某部门办事或或去某家拜访,乘车一小时是家常便饭,所以同居住在上海,亲戚、朋友、同学难得一聚。一方面是人挤人,另一方面人与人又相隔很远,人情味又很淡!一位上海人听我说到在合肥到了中午要吃饭时,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同学在某某饭店聚会,搭车五分钟便可赶到的事后,表示十分羡慕。总之,上海“大有大的难处”,上海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惬意”,反之,他们倒经常流露出对居住在合肥这类中等城市生活的向往。但是他们是决不会离开上海的,这就是上海人。 也许是上述的客观情形也许是我眼中的上海不同于他人眼中的上海,总之,我这个外省人对上海是不适应的。走在繁华喧嚣的南京路上,女儿问我感觉如何时,我想起了韩少功《马桥词典》里的一个:“晕街”。当然,作为匆匆过客,上海于我是无所谓的,但有时我想:假如有一天我真的居住在上海,我能融入这个城市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我礼赞上海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但我更愿意过着一个合肥人的也许不那么合时宜的悠闲、宁静的生活。因为,如美国作家布莱特·乔丹所言:“我要的是真谛,是生活,不是生活方式。”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98年港府拼死护盘揭秘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98年港府拼死护盘揭秘 金融不应该只是枯燥乏味不应该充斥着公式和数字从 公元前2070年,用海贝交易的夏王朝到20世纪,瞬息万变的华尔街5000年间有豪杰辈出,群雄逐鹿也有阴险狡诈,儿女情长在下,窃以手中纤弱之笔为诸君勾勒这其中波澜壮阔的每一页是为 咳咳,作为金融演义开篇第一回的主题,其实直到这两天才定下来。一周下来,摧枯拉朽的股市已经成为所有人,不管懂不懂金融,都在谈论的话题。明天又是交易日了,昨天又一大堆政策和小道消息出来,何去何从的这个点上,我想说点让大伙有信心的事。于是,就有了这期,特区政府大战索罗斯军团。话不多说,开“演”。 120世纪90年代索罗斯崛起乔治·索罗斯的大名,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应该是如雷贯耳。犹太人出身,货币投机家,资本大鳄,其身家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狙击各国货币,所到国家对他都恨之入骨。说是在当时,如果一个外汇交易员听到消息说日本央行干预市场,大家会哈哈一笑,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一听说“Soros in!!',所有交易员会立刻跳起来,可见当时索罗斯的威名和实力。

资本大鳄索罗斯,是东南亚领导人最痛恨的人1992 索罗斯首次出手狙击英镑,击垮英格兰银行,拿下第一滴血。旗下量子基金名声大振,索罗斯净赚10亿美元。 1994 成功狙击墨西哥比索,使整个墨西哥金融体系倒退5年。 1997 量子基金最风光的一年,在东南亚各国沉浸在资本盛宴中时,索罗斯在瞬息之间攻陷泰国,仅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暴挫逾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也随之陷入混乱。随后索罗斯转头攻击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与泰国经济连带较深的国家,同样屡战屡胜。外界推测这一战,索罗斯净赚一百多亿美元。而到了1998年,在一波带走亚洲四小虎之后,实力空前强大的索罗斯将最后的目光,落在了亚洲金融中心,刚刚回归中国不久的香港,企图做空港币。随后,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集团和以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这一经典战役,也成为现代金融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波澜壮阔的一页。刚回归之后的香港,迎来空前考验 2立体狙击理论索罗斯的秘技在描述这场大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索罗斯的立体狙击理论。以泰国之战为例,因为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所以给索罗斯抓到了空子。 索罗斯的玩法就是,假设泰铢换美元是1:25,索罗斯首先就以抵押的方式向泰国银行借入泰铢250亿,然后索罗斯将

一个上海人眼中的深圳

一个上海人眼中的深圳 孙不熟按:这是一位上海人对沪深两城的比较文章,作者是谁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查询到文章的来源是“西祠胡同”。文章站在上海人的角度,批评了上海在这一轮经济转型的节奏上慢了一拍,并由衷地表示向往南方的深圳,欣赏深圳在科创产业上的出众表现。 不过,时事易转,上海并没有给予批评家更多的素材,它很快就表现出对时代超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近段时间,上海凭借其专车新政以及对Uber的力挺,频频占据科技媒体的头条。有观察者不吝赞美称,大上海似乎摒弃了过去老成持重、顾盼自雄的直辖市姿态,反而体现出一个新兴城市才会有的改革锐气和超强行政效率。 反而是南方的深圳,在对待专车这个新生事物上似乎没有出色表现。要知道,无论是创投资本,还是互联网环境,深圳比之上海都更活跃,尤其是,滴滴快的的大金主还是腾讯。深圳没有抢到这个头啖汤,委实不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深圳与上海是中央政府最为倚重的两个经济城市,也是代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颗明珠,但二者发展模式不同,城市气质迥异,关于二者的比较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谈不上高大深刻,但其中透露出的城市情怀仍值得一读。

过去深圳羡慕上海有宝钢、上汽以及各种五百强中国区分店,现在上海可能会羡慕深圳有华为、腾讯和比亚迪。沪深两城的长跑赛,还远远没有结束。 文|佚名身处上海,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今天为何写这篇文章,是希望上海可以发展得更好,可以有更多的优质民企以及创业创新环境。因为近期很多人在讨论上海为何出不了BAT(百度、阿里、腾讯),上海为何出不了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公司。此文通过与深圳的一个简单对比来初步分析这一原因。当然,城市各有千秋,并非是要比较孰优孰劣,而是希望能博采众长。前天,和一位地产商聊天。他说想明白了一件事,做资源的事情找国企、做市场的事情找民企。咋一想这话靠谱,国企做不好市场,民企得不到资源。这让我想起了两座城市,深圳与上海,这两座中国最傲娇的国际化城市。我虽身在上海,却十分向往深圳。听说上海一些官员很羡慕深圳,我想这是合乎情理的。前几年在浦东发展、苏州模式顺风顺水之时,南方的深圳一位名叫“我为伊狂”的网友,在强国网上抛出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中,指出曾经的第一个特区,风头逐渐被替代,文章引起渲染大波,时任深圳市长,亦是后来起起落落的大才子于幼军,与其见面,并评价这是一次平等、坦诚、民主的对话。在深圳发展与于幼军的政史上落下浓墨一笔,为人称颂。“我为伊狂”从深圳的五大公司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兴通讯、华为科

【广东人必看】详细讲解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以及广东人的组成与由来

【广东人必看】详细讲解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以及广东人的 组成与由来 2014-07-28 阅读 (530) 魅力增城 详细讲解香港粤语与广州粤语的区别 以及广东人的组成与由来 https://www.doczj.com/doc/8e948487.html,/r6BFbu Btonline(Xcar网友,广东佛山) 2014/7/2 之前看到有卡友发贴讨论说香港电视台的粤语与“广东电视台”上讲的粤语有不同,当时睇到大家的讨论都比较热烈,但并无人能够指出此粤文化差异的关键。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且比较了解广东文化的历史与现在的人,趁这几日得闲详细写了下文,等大家能够全面认识粤文化! 下文较长,先贴出一个最权威的粤语发音网站:香港语言学会自2003年起制作的粤语音网站,里面包括了目前的主流粤语发音、及香港“粤语正音运动”之后推出的“复古粤语音”这两大流派的标准发音。例如“构”字,只需要在该网站上输入其繁体字“構”,就可以查出其分别读为“KOU3(“扣”字音)”(主流粤语)、“GOU3(“救”字音)”(复古粤语) https://www.doczj.com/doc/8e948487.html,.hk/Lexis/lexi-can/ 一、广东的历史 外省的人大多数不了解广东人的组成及来源,也不知道为何叫做“广东”,更会有些外省人会奇怪,为何秦汉时期的“百越之地”、少数民族众多的广东,现在除了在粤北的深山上有一个“瑶族”外,其余地区全是清一色的汉人?为何韶关南雄县的“珠矶巷”及肇庆封开县这两处相距甚远的地方都被称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为何近代史上只有广东人大规模地迁徙外国,并诞生了孙中山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些都涉及到汉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众多重大事件,并且是一环扣一环地一直发展到如今!以下详细讲述!

香港历任特首

香港历任特首 第一任:董建华(1997.07-2002.07) 第二任:董建华(2002.07-2005.06) 董建华,男,汉族,1937年5月生,浙江舟山人,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大学学历。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7年随全家迁居香港 1960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获海事工程理学士学位。其后,在美国通用有限公司及家族公司任职 1969年返港参与家族集团生意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2年被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首批港事顾问,港英政府行政局议员(1992.10) 1995年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1996—200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7.07就职) 2002—200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2002.07就职) 2005—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二任继任:曾荫权(2005.06-2007.06.30) 第三任:曾荫权(2007.07.07-2012.06.30) 曾荫权,男,1944年10月生于香港。1964年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198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1967年加入港英政府,先后任多个重要职位,工作范围主要涉及财政、贸易等。1997年7月1日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位财政司司长。2001年5月任政务司司长。 2005年3月12日,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以政务司司长身份出任署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005年6月,在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补选中当选,并获国务院任命,任期至2007年6月30日。2007年3月25日,在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中当选。2007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自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曾荫权曾获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02年获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 曾荫权已婚,夫人曾鲍笑薇,育有二子。 第四任:梁振英(2012.07.01- 1954年生,是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召集人。1997年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1999年7月1日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召集人。是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_以上海人个案为例(巫达)

思想战线 2010年第3期 第36卷№13,2010Vol 136 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 ———以上海人个案为例 巫 达 3 摘 要:大都市人是由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构成的。不同时期移民及其后裔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族群特征。然而,在以大都市名称命名的大都市人 (如上海人)与其他 地方的人群相对应的情况下,其本质已经作为一个整体,具备了区域性族群意识,并通过文化表述出来。大都市人的族群性或族群意识是通过想象的共同体来实现的,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建构模式的产物。大都市人族群意识的形成,伴之以族群边界的维持,构成当代大都市人族群意识文化图景。 关键词:人类学;族群意识;都市族群;上海人 一、引 言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城镇化、都市化的进程极为引人注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境内外流动人口增加,出现了跨地区、跨城市、跨省份的大规模流动人口。在这种背景下,大都市海纳百川式地吸收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新移民。新移民融入大都市的过程,是他们逐步接受大都市社会文化认同的过程,是社会人类学意义上新的族群意识形成过程。在某些大都市,例如上海市,这个过程由于时间短、变动频繁,出现了新、老移民之间不同的区域性族群意识的差异。上海的“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之间的区别,在不同政治、经济利益面前被强调或被掩饰。 本文所讨论的“大都市”不一定仅仅指“国家中心城市”,①其他省会及区域性中心城市 (如深圳)等也可称为“大都市”。我国城乡 建设部定义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个定义可以对大都市的定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本文所讨论的“族群意识”, 不是指大都市里面某个族群、某个民族的意识,而是指以某个大都市命名 (如上海人)的人群 的意识。以“上海人”来讲,这个名称相对于其他城市、其他地区,已具备或逐渐具备区域性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族群性”,也就是英文的ethnicity 。实际上,吴燕和教授在1989年的一篇文章里,就是把英文的ethnicity 翻译成“族裔意识”或“族群意识” 的。 ②从人类学的族群理论的角度看待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时,笔者用ethnogenesis (族群形成过程)这个概念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本文主要以上海人为例,考察大都市人的主观认同、文化表述与认同建构模式。主观认同和建构模式现已成为当代社会人类学关于身份认同的主流研究范式。本文研究资料资料来自报刊杂志、参与观察、随机访谈等。 二、理论背景:想象的共同体与建构模式 从人类学族群理论的角度研究大都市人,首要研究重点是考察大都市人的身份认同的建构模式,探索其身份的文化表述方式,汇总当代大都市人身份的“多元一体”(费孝通概念)③的形 3①②③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人身份认同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子项目“虚拟网络社区与上海人身份认同建构”前期经费资助作者简介:巫 达,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上海,200444)。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义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指的是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些城市要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2010年确定的5大国家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吴燕和:《族类意识之创造与再创造:从夷夏、汉番、省籍之说发展族群关系理论》,“族群关系与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主办,1989年9月1日~2日。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36页。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对许多到访的外国游客来说,上海和香港都是必游的目的地,但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生活方式。在他们短时间走马观花的旅行中,除了表面的城市形态外,恐怕很难对两市做出有意义的比较。而对于许多内地的访港游客,或许香港曾是他们津津乐道的繁华世界,而如今落伍了,还不如上海。上海近20年的变化的确令人瞠目结舌,正在恢复其应有的国际地位。而在香港民间,却很少有人会把香港跟上海进行对比,对他们来说就好比苹果对橘子,完全取决于各自的口味。 究竟如何评价两地的差异和优劣,这要看评估人的角度。两者都是笔者较为熟悉的城市,都有过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力图从硬体和软体两方面进行比较。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突出代表,迅速膨胀崛起,不断日新月异,令人叹为观止,但仍不难看出借鉴了香港的某些发展模式:政府通过操控开发用地供给,推高需求,从而获取最高土地价值;这就意味着高楼层、高房价和高容积率。香港的平均楼高冠以全球,在土地的有效利用上,香港商业中心的地价更是寸土寸金,成为全球最昂贵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竞争力,特别是在跟上海和新加坡的竞争上有所失分。上海会不会步香港之后尘,挤压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尚不可知,快速发展中的城市不容易找到归结点。 给我的印象是,上海的发展基本上是把穷人逐出市中心,成片改造旧城区,局部保留作为保护性开发。上海贫富界线大体上是以有无私房加上居住区域来划分的,有房并且居住在邻近市中心的高档社区或近郊别墅区,属于富有阶层;无房且居住在城乡结合部附近及市内狭缝间或待拆建出租屋内地居民属贫困阶层;其它地域则大多由各类中产阶级占据,他们大多数也拥有房产。目前大多数贫困户看似外来人口和老弱病患者,本地低收入居民大都因拆迁而被安置到城市外围新区。这种市场化和强制手段的双重安排,致使上海成为结构性鲜明的等级化城市。 香港看上去没有那么残酷,富人主动逃离噪杂的市中心,居住到山顶、远郊,甚至离岛,去享受新鲜空气、森林、沙滩和更宽敞的空间。穷人居住在交通便利、商居混杂、拥挤破旧的市中心附近,或者由政府经营的公屋内。中产阶级则居住在条件较好的楼房或社区中。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区别不在于居住地段,而在于居住密度。香港只有半数的居民拥有私人住宅,4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内,属于低收入或贫困家庭,享受着社会福利。由于房价高企,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买不起房子,高昂的房租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平均租金更是公屋的4倍以上。对于许多中下产阶级家庭来说,或许他们宁愿收入再低一点,以便申请到公屋和其它补贴,因此对这部分人来说,主观进取的意愿不是很高。 香港虽说是个中产阶级社会,但亿万富豪占人口的比例冠以全球,而20%的人口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富悬殊令香港深陷窘境,也影响到香港的国际形象。尽管如此庞大的低收入和贫困人口,香港依然维持了一个稳定、健康和繁华的城市形象。三个老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接受政府的低保资助;五个儿童就有一个来自贫困家庭,另一个来自低收入家庭,他们只能进入政府提供的公立学校接受基础教育,无法参与任何课外补习,很少能够进入名牌大学,也无法出洋留学,最后固守在社会底层。有钱人上私立学校和海内外名牌大学,最后又找到尚好的工作或继承家庭的企业。

香港人讲粤语

你up咩啊?= what's up? 「我send畀你啦」 「你好mean啊」 「miss左上一集添」 「我fail左科math」 「听日两点半有堂lecture」 「你有无带寻日份notes」我有几张餐厅嘅Coupons(优惠卷)「做得几好喎,keep住啦」「你部手机个mon咁大嘅」 「想买部新机,budget三千」 「去食buffet啦」得闲send email俾你啦print 列印(基本讲print,不讲列印)photocopy 影印(两个都讲)唔使担心,唔使几耐佢哋两个又会friend返啦。 寻日我去搵强仔,点知佢出咗trip。波士问你有乜嘢好嘅proposal喎?哗,条女都几open 嘅喎。使唔使着得咁sexy呀?哩间酒店有几多个secu(即security)? 连哩啲嘢你都识,睇唔出你都几pro(即professional)嘅喎。waiter,唔该畀杯milk昔我!你哩个发型系喺边间salon 度set嘅?摆个你认为至chok嘅pose出嚟睇睇 香港粤语常用的英语外来语 因为香港社会高度发达的影响,香港与广东的密切接触,广东粤语不断的都受香港粤语的同化,因此为粤语带来好多新的英语词汇。 广东话是中国方言中最活泼的语言之一,思想开放勇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广东人当然也在其语言中接受外来语言的词汇。其中主要的就是英语外来语。广东自明朝起就是跟老外打交道的先头部队,清朝末年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幼童当中,广东人占了多数,其中就有“留学生之父”容闳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之后又有大批广东沿海地方的男丁“卖猪仔”到美国当“外劳”的潮流。所以,粤语里渐渐增加了许多来自英语的词汇。当了近一百年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更是在香港的通用语言广东话中增添大量的英语外来语。 所以说,广东话是生命力旺盛的、活泼灵活、生动风趣的语言。那些极力吹捧广东话为古汉语活化石(语言化石是不变化的)的同乡们,别再为了怕学普通话而找这个借口徒费口舌了。不才在此收集的粤语的英语外来语,不一定齐全,只是探讨一下该词汇来自英文那个单词,有些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了。粤语借用英语单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英语单词粤语发音(如波士boss),其次就是英语单词直接使用(如:我好happy),再次就是半英半粤(如波鞋)。为什么要借用呢,我想首先的原因就是觉得新鲜、新潮,其次就是汉语的原词发音不够响亮、或者不吉利(广东人是最讲“意头”的),举例:草莓因为莓字发音等于倒霉的霉,所以粤语中喜欢说“士多啤梨”,来自英语strawberry,此词发音又响亮又吉利(梨=利)。 一:食物篇 粤语英语普通话或解释例子 批pie 馅饼苹果批 披萨pizza 意大利薄饼 布冧plum 美国李子 车厘子cherry 樱桃 芝士cheese 奶酪 朱古力chocolate 巧克力 拨兰地brandy 白兰地酒 布甸pudding 布丁,甜品水果布甸

我眼中的上海

我眼中的上海 一提到“上海”这个词,或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的上海是现代化的上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清洁的条条大道,高架凌空而起,隧道四通八达,轻轨风驰电掣,F1呼啸而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杨浦大桥、上海国际赛车场……,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构筑起了现代化的上海城市框架。是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化。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看到操一口流利的外语与外国朋友交流的普通上海市民。 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上海,一个我从小生活的老上海,一个我眼中的上海。 从小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由爷爷和奶奶把我一手带大,和他们一起生活在一个没有那么多繁华的商圈,也没有那么多汽车的鸣笛声的上海弄堂里。和如今的上海比,似乎又有一些格格不入,但是又必不可少。在弄堂里除了有叫卖零食点心之外,还有叫卖青菜、豆腐、瓜果、鸡蛋的,时而还有活鸡活鸭;每隔几天还有把服务送上门的修理棕棚、补皮鞋与弹棉花胎之类。他们各行业有各自的呼唤声调,使人一听便知道是什么行业的人来了。由于弄堂房子家家户户紧挨着,共同分享屋前屋后的弄堂,在弄堂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似乎都互相认识,每天碰面就会互相打招呼,时不时还会闲聊几句。邻居相互帮助,亲如一家。 弄堂是上海的特产,是属于上海人的它记载了上海的故事。反映了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心态。上海有各式弄堂房子,每种是上海作为一个整体的一个部分。现在,随着上海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量市区居民的迁移和大量弄堂正在消失,曾经陪伴了上海人一个多世纪弄堂即将消逝,那上海特有的旧时街景、生活方式、传统习惯以及海味文化也将随着城市改造中弄堂的消失而消失,那上海弄堂的生活也只有在影视中去回味了。虽然上海人的弄堂逐渐消失,但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比起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上海,我更喜欢老上海,因为它是我快乐的回忆。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大量的香港电影在演绎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题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上海之夜》《花样年华》《倾城之恋》《长恨歌》《阮玲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海假期》《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新上海滩》等。为什么近年来老上海频频出现在香港电影中呢?香港电影和上海电影是否有什么特别渊源?上海和香港是否有相似的文化因素存在?本文拟在研究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方面作些叙述与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香港和上海电影发展的沿承性 回眸上海电影和香港电影发展史,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相似,上海和香港,是中国最早出现电影的城市,也是中国被最早摄入电影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可谓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颇为相似的姊妹城市。 香港电影的发展与上海早期电影人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批进步的电影人撤退到香港,他们把上海电影创作传统带到了香港,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新气象。1941年初皖南事变中,大量上海电影人再次到香港,给香港文化注入了城市精英气质。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南迁推动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一是电影人才的流入。他们或者为了生活,或者只是作为临时避难。有著名的上海电影制片人罗明佑,导演蔡楚生、汤晓丹、司徒慧敏、孟岩,编剧古龙耕,演员胡蝶、金焰、黎莉莉、蓝马、姚萍,评论家彭砚农等。上海电影人常在这两个城市往返来回,使香港电影蓬勃发展起来。二是电影技术的引进。上海电影人不仅带来了更先进的电影设备,也带来了先进的电影拍摄技术和拍摄理念。三是电影风气的转变。更注重关注现实,对香港电影业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电影人再次大批南迁香港。此期分为两种情况:有些上海影人在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压力下避走香港和抗战后上海有些有附逆罪名的电影人受排挤流亡香港。此期分为两个时间段:解放战争爆发后和解放战争胜利前后。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的南迁逐渐改变了香港电影落后状况。首先,电影人才更多元化。有电影制片人张善馄,导演朱石麟、费穆、史东山、岳枫、欧阳予倩、卜万苍、马徐维邦、陶秦、李倩萍、屠光启,演员周漩、李丽华、白光,严俊、白杨等。其次,两地交流更加频繁。从上海到香港的许多电影人,一段时间又回到上海,但囿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再回到香港扎下根来,留居香港。再次,大量资金注入香港电影业。内战使局势很不稳定,很多大陆,尤其是上海的资本家和资金涌向香港,从而推动了香港电影业的快速发展。 上海电影人几次南迁香港,继续了自己的电影事业和电影理想,香港电影业吸收了丰富的上海电影技术、电影经验,上海影人把成熟多元的电影艺术成果带到了香港。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电影大亨在香港重新运行他们的公司,像邵氏与国泰等,一时间上海吴侬软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香港电影片场。因此,香港电影在1950年后蓬勃发展,和上海电影资金、电影技术不无关系。南来的上海电影精英,和香港本地的电影人合作,使中国电影中心从上海转移到香港。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上海,香港电影经过许多次交流,碰撞,融合,从上海影都到香港电影王国,形成了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延续性。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成为许多香港影片中高频率出现的一个城市。有些香港导演,亲身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上海对香港文化的影响,有些自身从上海文化中受益,很自然抓住老上海题材大放异彩。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中出现的老上海怀旧热潮也不足奇。无论是导演许鞍华,关锦鹏或王家卫,他们拍摄上海题材总是那样的执著,他们延续着大上海的情怀,幻想着昔日的上海梦。无论是喜剧片、文艺片、警匪片,香港电影在其发展的道路上继承了20世纪前半期上海电影的文脉。 二、上海和香港文化特质的融合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