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财政建设情况及措施

公共财政建设情况及措施

公共财政建设情况及措施
公共财政建设情况及措施

公共财政建设情况及措施

1准确领会公共财政的深刻内涵

公共财政概念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收支活动实现对一部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如何准确理解公共财政概念?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首先,弄清公共财政究竟为了谁。大家知道,所谓财政就是政府的一种资金收支活动,而这种收支活动总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或为政府行使职能服务的。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公共财政成为政府实现满足公共需要职能的一种资金收支活动。在这里还需要进一步搞清两个问题:什么是公共需要?为什么说满足公共需要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1)所谓公共需要,具体说很复杂,概括说就两大类。第一类是纯公共需要:保证国民基本素质和生存安全的需要,如国防、军事、外交、国家安全、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第二类是准公共需要:介于纯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之间,从性质上不能截然划分清楚的一些需要,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甚至包括某些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如水、电、气、煤、油、运等。两类公共需要的区别在于,对于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产品进行消费通常都是免费的,而对于满足准公共需要的产品进行消费则不是免费的,但是所产生的费用既不能由消费者全部承担,也不能让政府全部埋单,而是由政府和消费者按一定的比例分担。一般来说,政府承担的越多,表明国民的公共福利越高。2)为什么说满足公共需要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果让生产提供公共产品,一方面对那些规模巨大,资金需要多的纯公共产品项目,任何一个实体都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公共产品消费使用过程中的不收费和低收费,也使得即便有能力也无动力,原因是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相违背。所以,在满足公共需要方面,市场是无效的或是失灵的。但是,公共需要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为此需要政府出面。首先通过一定的手段(如税收等),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形成财政收入,然后再以财政支出的形式,向公共领域投放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从而满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公共需要。因此,满足公共需要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能和责任。而为了满足公共需要,政府通过组织收入、安排支

出或购买公共服务,形成的收支活动就是公共财政。其次,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财政模式。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不要干预,凡是市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政府必须介入。也就是说,政府要有所不为有所为,而政府有所为的正是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范围内,为了满足公共需要,政府进行收支活动,所形成的财政模式只能是公共财政。我国传统的财政模式是“生产建设财政”。它是一种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财政模式,因为在计划经济下,政府是无限的、全能的,掌握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除了公共领域,政府还把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到了生产建设领域,最多的时候我国生产建设资金占到整个财政资金的70%左右,所以我国传统的财政模式被称为“生产建设财政”。实行了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无限的、全能的政府转为悠闲的、服务型政府,那么与政府职能相对应、为政府行使职能服务的财政也必须转型,也就是必须由传统的生产建设财政转为现代的公共财政。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只有20年,因此实施公共财政的时间并不长。我国于1999年正式实施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基本特性作为一种现代财政模式,实行公共财政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性:公共性、公平性、公开性。1)公共性:即公益性。财政资金的投放,必须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追求社会公益为宗旨,不能以赢利为目标。这是实行公共财政的最基本特性。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决定了政府进行财政收支活动,只能局限在公共领域范围内。但我国实行公共财政的头几年,由于对公共财政本质内涵缺少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加之受传统财政模式思维的惯性影响,大量的财政资金依然被投向了生产竞争性领域。这一方面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另方面也导致了对公共领域资金投放的不足。另外,改革开放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由于对公共领域的一些部门(如教育、卫生等)进行了不恰当的市场化改革,结果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对公共领域的投入却没有增反而减少,于是引发了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住房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反思:表面上看是学校、医院出问题了,实质上是我们的体制有问题,是政府的职能出现了错位(即政府失灵)。因此在党的16届3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内容一是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让政府的财政资金逐步直至全部退出生产竞争性领域;二是必须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向公共领域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公共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在20XX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自此以来的这些年,政府不断地增加向民生领域的资金投放。所以,我国的财政正在逐步回归公共性的本位。2)公平性:公共财政政策要一视同仁。财政分配制度对不同的阶层、个人以及不同的经济成分,必须公平公正。财政具体

表现为一种资金的收支活动,其属于分配范畴。政府将钱收上来再用出去,实际上就是在进行国民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这就要求政府在取得收入时,必须明确向谁收、收多少;然后再支出使用时,明确用多少、怎么用。都要相应地制定一个公平合理取得收入、安排支出的制度,即财政分配制度。所以,财政属于分配范畴。财政分配作为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这些年来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降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连续多年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等等,目的是为了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但毕竟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比较大,贫富悬殊问题依然比较严峻。还有国民财富蛋糕做大之后,如何在政府、、居民之间合理分配,依然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财政分配制度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3)公开性:政府的财政收支预算要公开透明,对财政收入的方式、数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规模等公众要有知情权。这是公共财政与传统财政模式相比所具有的最典型特性。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是在为民理财。既然如此,那么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又用到了哪里去,以及怎么用的,作为公众都有权知情。由于受计划经济理财观念的影响,我们长期以来都把政府的财政信息当做“国家机密”不可告人。所以实行公共财政很多年来,我国在财政预算民主化建设方面工作滞后。其实公开政府财政信息,不仅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从根源上防止腐败的突破口。20XX年国务院颁布了《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政府政务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信息向社会公开政府责无旁贷。最近这几年,我国加快了财政信息公开方面的进程,但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为此,要继续加大财政信息公开的力度,让老百姓对政府公开的“账本”不仅看得到,还要看得懂。更重要是通过公开财政信息,遏制政府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使纳税人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2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财政资金公共性的现状分析从当前来看,分析我国财政资金公共性,关键就是考察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放情况。理由有二:一是民生领域构成我国公共领域的核心和重点部分;二是政府对民生领域资金投放的历史欠账太大。1)对民生概念的基本界定。纯民生———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五个方面;泛民生———在纯民生基础上加计农林水、环保、交通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

2)民生资金的投放现状(本文基于对“纯民生”的分析):增幅很大但占比仍低。从增幅看,20XX年以来的这些年,政府不断增加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放,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幅,明显超过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20XX年全国财政用

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累计达到38108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国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所以,这些年的民生支出增幅很大。从占比看,20XX年全国财政用于“纯民生”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与20XX年的%相比,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由于我国政府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太多,所以民生资金的基数依然比较少,绝对数依然比较小,与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比较低,另外与老百姓日益增加的民生诉求相比,也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政府仍需继续加大对民生资金的投放力度。

财政分配的公平性现状分析财政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从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对收入分配格局发挥重大调节作用。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财政分配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1)财政增收太快。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使得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当国民财富(GDP)一定的情况下,政府收入占比过高,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本应属于居民的财富。特别是在当前劳动者工资普遍较低,国民幸福指数普遍不高的背景下,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容易引发“国富民穷”的忧患。我国财政收入是由税收和非税收入构成,其中90%左右来自税收,所以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源自税收的快速增长。21世纪的十多年来,我国的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基本形成了这样两个规律: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两番;年均增速超过20%。具体分析税收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经济发展了,效益提高了,必然带来税源的增加。二是税务部门加强征收管理。由于通过先进的信息化征管手段,使税务部门征管水平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税款流失,确保了税款应收尽收。三是从当前来看,通胀也会导致税收增长。因为通胀的主要表现是物价上涨,那么以商品价格作为计税依据的流转税款,必然会随商品价格提高、税基扩大而增加,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胀会带来流转税增加。流转税又称间接税,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它们的共同特性是隐含在商品或劳务的价格里。只要发生销售行为并取得收入,无论盈亏一律依据销售收入纳税,然后把税款打入成本、计入价格,随着商品的流通转让通过价格将税款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不论承受能力大小,只要有消费,在接受价格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含在价格里的税款。所以间接税具有很强的诡秘性,它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每个消费者只要有消费就在贡献税收。如果说是流转税的法定纳税人,那么通过价格转嫁税负,消费者就成为流转税的最终负税人或者实际纳税人。四是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恰恰是以流转税为主

,占比高达70%左右。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在通胀时期一定表现为税收增加,而且是流转税的增加。流转税太多,首先,不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因为流转税越多成本越高,尽管可以通过价格进行转嫁,但毕竟增加了成本,尤其是在通胀的环境下,会使得因成本的上涨,大幅度压缩利润空间。所以过多的流转税会影响生产积极性。其次,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承受着过多的流转税,增加了消费成本、削弱了消费能力,不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其实国外也有间接税,但与我国税制不同的是,大多数国家的间接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大致30%~35%,远远低于我国的间接税占比,间接税占比越低,转嫁给消费者的税收就越少,消费者负担也就越轻,这才能真正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而且消费者每发生一项销售行为,获取的发票上都会注明税款,因此国外的税制既公平又透明。通过上述分析,对我国当前的财政收入格局做以下结论:财政收入中90%是税收,税收收入中70%是流转税,而在通胀时期由于物价上涨,使得流转税增加,既影响了的生产积极性,又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因此,我国现行税制面临着优化结构、减税让利的改革。2)支出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20XX年中央财政收入用于行政经费的支出18%,相当于日本的6倍,法国的3倍。这表明当前我国财政支出中,政府行政经费过多,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政府的行政体制过于庞杂,机构臃肿,吃财政饭的人太多;二是政府的运行成本太高,尤其是在公务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即“三公”消费)方面浪费严重,这说明政府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太多。如何让纳税人的钱更多地为纳税人服务,就要求政府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压缩行政经费。

财政信息公开透明的现状分析1)财政信息公开进程比较快。20XX年5月1日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XX年提出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时间表:20XX—20XX年所有中央部门的预算向社会公开;20XX年75家中央部门(共计98个部门)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收支信息,20XX年增加到95个中央部门;20XX 年3月和5月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在公布总预决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三公”经费的预决算,但对中央和地方公开的要求有所区别,其中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必须公开,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可比照中央公开。公开“三公”经费,表明我国财政信息的公开工作又往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2)“三公”经费公开的效果不理想。按我国预算编制的规定,“三公”经费并非独立科目,而是分别反映在相关经费里,比如公务出国,若是进行项目考察就反映在项目经费中,若是参加培训就反映在培训经费中。为了向社会公布“三公”经费,必须将分散在相关经费里的费用进行归纳综合。20XX年是中央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第一年,由于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因此“三公”经费公开的效果不

理想。一是“三公”数据项目不够细化:大多“粗线条”,只公布三个数据,而没有更细化的项目和必要的解释说明。二是“三公”数据标准不统一:已公布的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也无具体科学的要求,缺乏真实性、可比性。三是地方政府大多没有比照中央跟进公开:已公布“三公经费”的地方只有北京、上海(预算)、陕西(决算)。

3推进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继续加大对民生领域资金投放的力度1)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为了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确保20XX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在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优化教育资金的支出结构,突出保障重点,着力支持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缓解当前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2)医疗卫生。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初步形成13亿城乡居民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提高医保的补助标准,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之前为20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3)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之前的覆盖面为60%),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其他方面社会保障的水平。4)保障性住房。做好目前在建项目的建设,基本建成500万套,同时还要新开工700万套以上保障性住房,包括棚户区的改造,进一步缓解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的职工以及农民工住房困难的问题。5)文化。大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保证公共财政用于文化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双向发力,完善财政分配制度1)通过减税适度降低税收增幅,这样既可以减轻纳税人负担,又符合国家“减税让利”的政策选择。每次提及减税,很多人都会想到个人所得税。因为它是直接税,给人的感觉很直观,容易被引起关注。其实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总额中占比并不高,20XX年不足7%。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应该是对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要进一步下调,而对收入来源多收入水平高的人,应使用先进的信息化征管手段,加大征收力度,减少税款流失。所以通过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应该真正实现收入多的人多交税、收入少的人少交税或不交税,从而有效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进一步改革,美国做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当前来看,我国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减税。关于结构性减税,我国理论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但实际实施的力度不够大,税收增幅依然居高不下。直至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我国要进行结构性减税,重点减税领域应该是流转税,主要

税种是增值税和营业税。从今年以来实施的减税举措看,一是对小微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进一步提高(由原来的月收入5000元提高到20XX0元);二是对重复征税严重的服务业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笔者认为,增值税作为我国流转税的重大税种,涉及生产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征税范围及其广泛,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涉及民生的基本消费品的增值税税率。另外,为了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纳税意识,提高税收透明度,建议消费环节在发票上注明税款。总之,通过大力减少流转税,既可以减轻负担,降低税收增幅,又有助于优化税制结构,扩大国内消费,实现税负公平公正。结构性减税并非只是一味地减税,针对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情况,不但不能减税,反而还要增税。比如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构建两型社会,应进一步提高资源税、开征环境税,以倒逼转变增长方式。还有对房产持有环节征收房产持有税,也是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在优化税制结构的过程中,结构性增税不可避免。需要说明的是,结构性减税虽然不排除结构性增税,但执行的结果一定是减税的力度和幅度大于增税,最终使整体税负有明显下降。总之通过税收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使税制结构更加优化,从而构建起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2)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压缩行政性经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减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进一步提高“三公”经费公开透明的效果1)公开的项目要全面细化,数字要真实具体,并进行必要的文字说明,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由于财政收支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要求编制的部门尽可能做到项目细化、语言通俗,这样才能让公众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2)公开的口径和标准要统一,进而使“晒三公”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可比性。公开“三公”经费既然是中央部门的统一行为,就应有统一的标准。只有标准统一,才具有可比性。为了防止部门“自说自话”,有选择性地公开,甚至弄虚作假,建议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并由监察、审计等部门参与监督,统一对外公布。3)在中央机关公开“三公”的榜样力推下,地方“三公”公开才是重点,百姓更希望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完整“三公”数字。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的预算、决算、绩效考评情况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念: 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制定得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 二者得相互联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上相同,都就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2)实施过程得环节相同,都要经过确认问题、制定方案、计划实施到结果评估得程序。 (3)公共管理要在公共政策得指导下进行。 (4)在实现目标上,公共政策得目标要通过公共管理来实现。 (1)两者得范围不完全一致。 公共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得职能 公共政策主要体现在解决公共问题上。 (2)两者得实施方式不完全一样, 公共管理则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来改善大众得生活质量 公共政策通过规范人们得行为来对利益关系进行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得本质 ①公共政策得本质就是解决社会公共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得增进与分配问题。 ②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过程就是动态过程4个环节。 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③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服从于政府整体目标需要,即服从于政府对利益得追求。 ④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与增进过程,就是有时间与空间限制得。 公共政策得基本特征: 1、阶级性:政策得指导思想就是统治阶级思想得集中体现,其理论基础就是统治阶级倡导并支持得理论等、 2、整体性:政策得内容与形式具有完整性;政策得过程具有完整性等、 3、超前性:政策就是对未来得一种安排与指南,所以必须具有一定得超前性、 4、层次性:不同得主体制定得不同政策就是有主次之分得、 5、多样性:由于政府职能管理内容得扩大,而引发得政策问题页涉及到诸多领域,从而变得多元化与复杂化 6、合法性:政策体现着政府得行为,在法治国家,政府得行为必须依法而行、 元政策:元政策(即总路线、总方针),就是关于政策得政策。 就是政策体系中管总得或具有统摄性得政策,对其她各项政策起指导与规范作用,就是其她各项政策得出发点与基本依据,就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得高度原则行得指针。 基本政策:就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得、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得政策。又被称作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等。 具体政策:又称部门政策或方面政策,就是为在某一个特定得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得具体行动方案与行为准则。就是针对特定而具体得政策问题作出得政策规定。 (1)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A、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得研究。 B、政策分析分为规范性分析与描述性分析。 C、政策内容政策过程与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相互交叉,构成四种不同类型得政策分析。 2)沃尔夫得分析模式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制定公共政策,侧重于实施前得政策方案确定过程 (3)邓恩得分析模式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培训课件(doc 55页)

《公共财政与预算》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 1.恩格斯曾指出:(A)在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 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 A. 斯密 B. 配第 C. 马克思 D. 瓦格纳 ★考核知识点: 财政学的起源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恩格斯曾指出: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发表了自己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而创立了财政学”。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支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政府只要像“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侵略和维持国内治安就行了。他提出了税收的“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原则,支出方面的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也一同产生,“廉价政府”则成为财政所应追求的目标。这就是斯密勾勒的财政学的基本框架。 2.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 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和财政问题,这一学派被称为(D)。

A. 凯恩斯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公共选择学派 ★考核知识点: 公共选择理论 参见参考书章节:导论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通过投票论、政治联盟论、官僚主义论和制度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政治制度的运行,其中,财政问题始终居于研究的中心。这一学派被称为“公共选择学派”。 3.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 公共性 B.强制性 C.非直接偿还性 D.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考核知识点: 财政的基本特征 参见参考书章节:1-1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4.下面的(B)不属于市场经济下的三大财政职 能。 A. 资源配置 B.公共安全 C.收入分配 D.经济稳定。 ★考核知识点: 财政职能

(岗位职责)浅谈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岗位职责)浅谈我国公共 财政的职能

浅谈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内容摘要:公共财政的职能是财政基础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从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的形式、特点、公共财政的职能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正确把握公共财政的职能,分析存于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共财政财政职能 壹、公共财政的概念 是指国家(政府)集中壹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且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于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特点是:(1)公共财政是壹种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体制,作为建立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且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模式,它是壹种缺陷财政,政府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时,首先必须满足“市场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壹基本条件,否则就会出现“越位”和“缺位”;(2)公共财政是壹种服务财政,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社会集中代表的国家,其活动和存于的根据就于于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公共财政是壹种民主财政,是按社会公意公益来进行的壹种社会集中性分配。他要求最大限度实行民主政策。于市场经济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不通过公民的买卖来作出决定,而必须通过壹定的政治程序即所谓的“政治投票”

作出决策。公共选择主要体现为通过代表民意的权力机关审批政府预算和决算。;(4)公共财政是壹种法制财政,市场经济是壹个法治经济,对于政府来说,其活动和行为也应当置于法律的根本约束规范之下。财政作为政府直接进行的活动,于市场经济下无疑必须受到法律约束和规范,从而具有明显的法治性特征。 其表当下公共财政收入方面,无论是开征税收、设立规费项目,仍是发行国债,均必须按照壹定的法律程序办事,由财政税务部门依法组织征收的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政府预算。表当下公共财政支出方面,各项公共财政支出均要严格按照国家预算法及其他财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科学安排,预算审批必须公开透明,依法来进行。;(5)充分接受明主监督,公共财政是壹种受制财政。 公共财政的形式,亦即公共财政的收入来源,绝大部分取决于税收收入。当然仍有壹部分来自其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政府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形式。常见的其他收入形式有罚没收入和通货膨胀税等。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 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这也是学者们普遍认可的四个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将壹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于市场经济中,财

第九章财政政策其效果练习题

第九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现代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推行不同财政政策的基本意图在于:为了实现国家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或者为了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协调政府的有关财政经济活动以充分发挥现代财政的那些重要职能。() 2、财政政策与财政活动不同,前者是政府从事经济性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后者则是政府对其经济性活动实行有效管理的集中体现。财政政策通常可以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控制作用。() 3、政府变动其开支水平(G)就可以取得改变IS曲线位置的效果:扩大G,使IS曲线向左移动,减少G,使IS曲线向右移动。另外,只要特定财政政策能够直接地、间接地影响私人消费与私人投资,也同样可以取得改变IS曲线位置的效果。() 4、政府变动名义货币供给数量(M s )就可以取得改变LM曲线的位置:扩大 M s ,使LM曲线向右移动,而减少M s ,使LM曲线向左移动。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 如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以及窗口指导等,取得改变LM曲线位置的效果,是政府货币政策独自发挥,或其配合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宏观经济稳定职能的重要保证。() 5、利用IS-LM模型,不仅可以解释宏观经济均衡(收入均衡与利率均衡)是如何被决定的经济原理,而且也可以解释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均衡如何产生影响作用的经济原理。() 6、在其他不变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至少发生三种主要作用,即降低利率、提高物价,和增加产出,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产生提高利率、降

低物价,和减少产出的作用。() 7、在经济社会中,资本投资规模,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以及技术进步速度等是改变AS曲线的重要因素。() 8、汇率(e)变动可以引起BP曲线的位置变动,一般情况下,e下降,会使BP曲线向左移,表示贸易盈余扩大;而e上升,会使BP曲线向右移,表示贸易盈余减少。() 9、财政政策时机的选择,并不会影响政策的实际效果。() 10、由于货币政策调整通常不须经过复杂的决策程序,所以货币政策时滞相对比较短。()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当今时代,大多数国家政府都要对市场实行广泛的经济干预,即借助财政政策执行其宏观调控职能。财政政策之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十分明确的:()。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 D、收入分配合理化 E、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作为经济危机的先兆,经济衰退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连续数月下降,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劳动失业剧增,进出口发生萎缩等等。针对这类经济衰退,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采用以()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分析

我国公共财政及其职能问题的研究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众所周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给公共财政下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公债,与现代公共财政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就公共财政的范围或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限于“夜警国家”较窄的活动领域,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他认为“财政是关于公共权力机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使其相适应的事务”。其基本主张仍是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产生至今。公共财政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维持费用”,而是扩大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以及扩大到直接介入市场领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部门。例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学,不仅包括其理财活动,而且包括其与资源利用水平、配置以及在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全部关系”。可见,公共财政的定义及其范围是随着市场化国家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从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深入分析,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是由“公共产品”理论决定的。其本质特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干的,政府就不应去干;而市场不能干的,政府就应当去干。这对于市场经济下财政来说,也是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具体来看,什么是市场不能干的呢?就是社会公共需要领域,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这类政府活动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提供的。 反过来,由于政府活动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因而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直接弥补着“市场失灵”领域。在现实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极为广泛的,需要借助政府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进行弥补。因此,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又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当去干”。实际上这也是区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与私人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 2.非盈利性。盈利性是人们参与市场活动的唯一动力,但作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就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盈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作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活动,这就使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特征。 尽管企业和个人活动于市场有效领域内,而政府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内,这是划分两者活动范围的基本准则。然而,现实的经济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是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介入和承担的。为此,非赢利性就提供了一个具体标准,来界定

促进公共财政建设的难题浅析

促进公共财政建设的难题浅析作者:罗红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一、实施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究竟什么是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就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收支活动实现对一部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公共需要具体来说很复杂,概括来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纯公共需要,如国防、军事、外交、国家安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准公共需要,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的公共事业包括水、电、气、煤、油、运等,还有些基础公共设施等等。属于纯公共需要由政府完全承担,属于准公共需要则由政府和个人按比例分担。因此,在公共财政模式下,政府从事收支活动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我国1998年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1999年正式实施。当时由于对公共财政的本质内涵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所以实际操作中很多做法还是传统的老一套,大量的政府资金用于生产建设,而非投向公共领域,满足公共需要,尤其是与民生有关的资金投放严重不足,结果导致百姓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16届3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战略部署,并于2005年首次提出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十七大以来进一步提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随着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以及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我国的财政正朝着公共财政的本位逐步回归。 (二)基本要求

1.公共性:即公益性。财政资金的投放,必须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追求社会公益为宗旨,不能以赢利为目标。 2.公平性:公共财政政策要一视同仁。财政分配制度对不同的阶层、个人以及不同的经济成分,必须公平公正。 3.公开性:政府的财政收支预算要公开透明,对财政收入的方式、数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规模等公众要有知情权。围绕着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对如何推进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二、财政资金投放的公共性 为实现财政资金投放的公共、公益性,当前迫切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民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总体来看仍有不足。 (一)民生领域的资金投放现状 1.民生概念的界定纯民生——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五个方面;泛民生——在纯民生基础上加计农林水环保、交通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 2.增幅很大但占比仍低(1)从增幅看: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其中教育支出1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医疗卫生支出4745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81亿元,增长19.4%;住房保障支出2358亿元,增长30.7%;农林水事务支出8052亿元,增长19.8%。环境保护支出2426亿元,增长25.4%。可见,政府加大了向民生领域投放资金的力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 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 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 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 A、文艺复兴 B、民权运动 C、产业革命 D、二次大战 1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B)。 A、遗产基金会 B、布鲁金斯学会 C、商业圆桌委员会 D、三边关系委员会 15、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D)。 A、道格拉斯?诺思 B、戴维?韦默 C、艾丹?维宁 D、拉斯维尔 16、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A)。 A、合理性、科学性 B、计划性、操作性 C、经济性、全面性 D、综合性、权威性 17、P=f(G,E)表达的关系是(B)。 A、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B、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C、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D、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18、公共政策的主体(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捅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问题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中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也是达到财政部长金人庆同志所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全国13亿人民”这一公共财政目标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中。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财政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 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人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内容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eksell)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

财政政策公共支出

财政政策公共支出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 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 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一个国家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 行态势,相机抉择。宏观经济运行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讲,也就是 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总水平下降。应对通货紧缩局面,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 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第二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 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第三种类型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 本平衡,但在结构上有矛盾,冷热并存,发展不均衡。此时应采取稳 健财政政策,即在总量上不做太大的动作,但在结构上有保有压,增 强薄弱环节,压缩过热行业的投资。 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质就是一种扩张性财 政政策。2005年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现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综 述如下。 一、积极财政政策 1、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 求萎缩,进而演变为世界经济衰退.造成世界经济普遍性的生产过剩 和通货紧缩。作为亚洲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亚洲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 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冲击。从当时国内经济情况看,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出现不足,居民收入增长放慢、失业压力增大;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了我国出口不

2016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公共选择与行政成本

公共选择与行政成本 摘要:行政成本具有提高行政效能,降低社会负荷以及防止权力腐败的作用,有效控制合理行政成本成为行政改革诉求的重要目标。然而,现阶段控制行政成本已成为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共有难题。在寻求破解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对策时,可以借鉴公共选择学派关于行政成本增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与探讨行政成本不断攀升的缘由,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与途径。 标签:公共选择;行政成本;制度分析 一、探源:公共选择与行政成本的关联 行政成本是政府在为组织与管理社会而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以及由其所引发出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性负担。行政成本是政治与行政学的基本命题,也是当代世界公共管理面临的共有现实难题。牢固树立政府的成本意识,已经成为当代政府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改革,但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境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行政成本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不断攀升,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吃饭财政”范围越来越大,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连日常运行都难以维持。在众多的理论体系中,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 Theory)提供了当代政府行政成本及其增长的充分解释。正如丹尼斯·C·缪勒所说:“作为政治体制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似乎天生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个工具。”公共选择理论关于行政成本增长的阐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官僚与官僚体制 近代社会所选择的政府模式是一个官僚制组织结构模式,它的构成来自于职位、工资、权力、威望、官职的恩赐等要素,它的运行和价值的体现一般均通过机构、人员的增加来实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制事实上造就了一个特定的利益集团,通常会把个人利益和官僚机构的利益摆在首位,而将公共利益放在次要的地位,其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因此,具有天然的拒斥改革的惰性。当社会要求政府承担新职能时,利益集团往往乐意承担新职能,同时却不愿意放弃失去存在合理性的政府职能,造成政府机构臃肿、冗员充斥、慵懒散闲、推诿扯皮以及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问题。正如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那样,政治家一感到忙不过来的时候首先想到仍旧是增人,而且是成倍地增加。当冗员过多无所事事的时候,他们又会人为地制造出许多事来,使他们人人有事干,整天忙忙碌碌。可见,在官僚体制中,机构具有高度分化和专业化趋势,人员缺乏竞争,鼓励浪费与低效,使得机构愈发庞大,组织内个人和分支部门协调难度增大,导致官僚机构的交易成本提高。 (二)政府部门的财政扩张 官僚机构往往是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表,是预算分配过程中的代言人。行政过

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著和著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 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 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改变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水平来影响总需求(AD)和经济活动的水平。 总需求计划支出的总体水平是经济(AD= C + I + G + X - M) 二.财政政策的目的: 1.刺激经济增长在一段时间的经济衰退。 2.保持低通胀(英国政府2%的目标) 3.基本上,财政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经济增长,避免经济繁荣和萧条周期。 财政政策往往是结合使用货币政策。事实上,政府往往希望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三.财政政策的简要历史 凯恩斯主张使用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大萧条时期。 财政政策尤其在50年代和60年代用来稳定经济周期。这些政策被广泛称为“凯恩斯主义” 在80年代和1970年代政府更倾向于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财政政策更加突出在2008 - 13年的大萧条 四.扩张性财政政策(或松散)

1.这包括增加总需求。 2.因此,政府将增加支出(G)和/或减税(T)降低税收将增加消费者支出,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C)。 3.这往往会恶化政府预算赤字,政府需要增加借贷。 图显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 五.通货紧缩的财政政策(或紧) 1.这涉及到减少总需求。 2.因此,政府将削减政府开支(G)和/或增加税收。高税收会减少消费 支出(C)

3.从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政府预算赤字的改善。图显示紧缩财政政策的影响 例子:UK fiscal policy

在2009年,政府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回应一个深度衰退(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6%),政府削减增值税,以提振消费者支出。这引起了大政府借贷上升(2009 - 10)。(政府借贷也上涨,因为经济衰退导致更低的税收) 当新联合政府执政2010年5月,他们认为赤字太高了,然后宣布计划减少政府借贷。这涉及到支出的限制。这个紧缩措施的一个因素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在2011年和2012年。 六.财政政策的批评 1.政府可能会贫穷的经济状况的信息,很难有最好的关于经济需要的信息。 2.时间滞后。增加政府支出需要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月政府决定滤波器通过向经济和实际影响的广告。到那时可能太晚了。 3.挤出效应。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扩张性财政政策(高政府开支)不会增加总需求,因为更高的政府支出将会挤出私人部门。这是因为政府借用私营部门将基金对私人投资较低。 4.政府支出是低效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们认为,更高的政府支出会浪费在低效的支出项目。也可以很难减少开支在未来因为利益集团政治压力维持刺激支出是永久性的。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主讲: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石丁 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提出的背景 这个背景简单地说,就是经济体制的转轨。 1978年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现在回头看,可以说这一改革始终是一个市场取向的改革。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革的目标并未最后明确,其做法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这一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推动下,在总结了我国经济改革长期探索的经验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正式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后写入宪法)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要求财政的转轨。虽然总的说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和财政模式。但这样一种财政到底是什么样子,财政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地说出来,更没有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正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所以在财政转轨的过程中,才出现了越转轨财力越困难的现象。表现在: 第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1979年为31.92%,1998年已下滑至12.6%。与此同时,由于预算外收入不断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财政负担却不断加重。 第二、财政赤字连年不断。改革20年,18年出现赤字,且赤字额不断加大,1979年为135.4亿元,1998年增至922.2亿元。国债也由1979年的35.3亿元增至1998年的3310.9亿元。 如何摆脱财政困境?造成财政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最初我们是把它作为改革的成本看待的。后来,又将其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会与财政困难相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视野的放宽,我们发现,改革举措的出台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财政困难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定位不清。由于财政定位不清,在改革和转轨中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也就不可能不陷入财政困境。因此,摆脱财政困境就必须对财政重新明确定位,即明确财政转轨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答案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很自然,学者们的眼光一致瞄向了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发现他们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这一基点上,西方的公共财政可以也应该为我国所借鉴。 厦门大学教授张馨发表在《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上的《论公共财政》,是学者以研究成果的形式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公共财政。而其前后众多学者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模式的明确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大公管院考博】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考博复试笔试参考书真题 联系导师

【人大公管院考博】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考博复试笔试参考书真题联系导师 今日有话说: 对于人大的考博,目前来说分两大类,一个是申请考核制,一个是考试制,其中商学院和公管院都是申请考核,关于申请考核和考试制的区别之前的文章给大家分析了很多,在这就不多讲了。 申请考核最难的是申请这关,其中联系导师是很重要的,其次个人硬件要很强,所以大家要更多的去完善自己需要提交的材料,后面的文章会解析一下材料中的重要部分。 复试笔试面试部分,需要尽早准备,千万不要等复试通知出来再准备,也肯定来不及,很多考生会担心自己准备了这么久,万一申请没过岂不浪费!如果一直这种心态,就别考博了。那有没有两全之法呢,有!大家可以同时准备一所考试制的学校,要求:初试专业课内容和人大复试专业课内容相似度要在70%以上。 关于:招生目录 1204Z1-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 ①②③申请审核制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⑤管理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⑤管理学⑥政治理论 关于:历年招生录取人数 公共管理学院复试分数线60分【进复试人数蹭蹭涨】 2018年进入复试121人,实际录取53人(统考36,骨干计划5,硕博连读12) 2017年复试人数106人,实录取56人(少干2人) 2016年进入复试63人,实际录取52人(统考44,骨干计划1,硕博连读7); 2015年进入复试74人,实际录取55人(统考48,骨干计划2,硕博连读5);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 2016年:8人; 2015年:9人; 关于:复试考核专业课参考书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各占50%。 笔试为闭卷考核,由学院组织,总分150分,其中专业知识100分(含专业知识70分,各专业命题;研究方法30分,学院题库命题)、外语50分(学院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3.5小时,通过笔试的考生进入面试。 面试由各专业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负责,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部分(含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100分。 我们针对复试的专业课部分老师会提供参考书以及导师的论文动向、热点问题,大家需要的话可以随时联系我。 关于:考博辅导资料 注:50分的英语和30分的研究方法全院考的都是一样的哦。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摘要〕公共选择是一门介于学和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中,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政治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cksell)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使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1](P89)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从正统的财政学问题逐渐转移到了分析政治决策机构,研究宪法规则上。”[2](P161)二、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财政通常是国家利益、民众利益的最直接代表。而公共选择理论恰恰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政治问题的理论。这样,作为经济学分支的财政学就与政治学结合在一起,财政问题也就成了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例如,公民对财政问题的偏好如何正确地充分地表达出来?如何根据公民对财政问题的偏好做出正确地财政决策?何种政治投票的原则、制度有利于全民正确表达财政偏好即形成正确地财政决策?阶级、利益集团、政党、政

最新财政学论文题目推荐

2018年最新财政学论文题目 1、税收筹划视角下我国税制完善研究 2、财税体制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国有资本净收入对养老保险的最优划拨率研究 4、工业税收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比较及我国税制选择 6、公共就业支出结构与不同收入群体就业差异调节效应分析 7、经济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算--基于XXX视角 8、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分配模式研究 9、泸西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生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以XXX为例 11、“十三五”财税改革政策取向 12、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XXX为例 13、税收负担、政府管制对地区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 14、基于指数分析的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绩效测度 15、遗产税的国际经验借鉴 16、税收竞争、收入分权与中国环境污染 17、城镇化、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18、大数据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探析 19、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突破--基于XXX实践的研究 21、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 22、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浅探 23、债券置换重塑经济格局 24、土地出让相关收入央地分成政策变迁与耕地资源流失的关系 25、财政金融支持西安高新区浅议 26、基于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的海关内部审计研究 27、美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28、农业补贴四大变化受益范围更广泛 29、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 30、环保财政与经济发展 31、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32、论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中美科普相关产业税收政策比较研究 34、《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度研究指南 35、当代财经杂志社投稿须知 36、财政政策委员会: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37、预算法视野下的预算管理刍议 38、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探讨 39、公私合作制:地方财政困局的突破与超越 40、辽源市农委组织开展农机补贴专项整治行动 41、今年农业补贴有变别错过! 42、基于国家治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43、股权交易及估值调整的涉税处理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越,这也使得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两大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一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衡。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已经成为社会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完全靠市场,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主导,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实施新型的公共财政政策来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标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公共财政政策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8e9347924.html,ki.16723198.2016.21.080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 公共产品一般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它无偿服务于社会大众,并且具有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很多国内外学者从公共财政学的视角出发,他们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大体一致的概念。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健康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就业、教育等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要尽最大地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物质诉求,做到城乡、区域和个体之间的均等化。 2我国出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失衡的原因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严重失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就会出现二元化的就业、医疗保险、教育等问题,从而导致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公民所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不同,农村居民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自然少于城市地区,这无形中也就拉大了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其次在分税制改革以后,逐步导致我国很多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财力向上集中但是事权下放的弊端日益凸显,如此一来,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必然会导致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 第三,我国多层级的政府管理体系导致基层政府间事权的交叉重叠,事权责任划分不清楚容易造成政府职能缺失的情况,这对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形成极为不利。 第四,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地方财政收入微薄,政府的财力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不完善,光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