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

吉林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

吉林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
吉林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

吉大《医学微生物学》(四)

一、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除部位,采取不同标本。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取脑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伤寒病人在不同时期取不同材料;

3、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否则这种标本在分离培养时需要加药物拮抗剂。如使用青霉素的要加青霉素酶;使用磺胺类药物的加对氨苯甲酸。在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

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送检过程中,除不耐冷的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要保温外,多数菌可冷藏运送;

粪便标本中含杂菌多,常置于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液中。

二、简述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1、直接涂片法:凡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致病菌,可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

2、分离培养

3、生化试验

4、血清学试验

5、动物试验

6、药物敏感试验

三、简述生物制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预防接种的对象:根据发病的年龄、职业、流行地区等确立接种对象。

2、生物制剂接种的途径不同

接种途径可直接影响免疫效果。死疫苗和类毒素接种量大,常用皮下接种:活疫苗接种量小,常采用皮肤划痕、皮内注射、口服及喷雾等;丙种球蛋白、动物免疫血清和抗毒素则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3、接种剂量、次数及间隔时间

剂量过大或不足都能影响免疫效果。死疫苗接种量大分2-3次接种,每次接种间隔时间根据免疫力形成的快慢而定。伤寒菌苗产生免疫力较快,间隔7-10天;类毒素吸收较慢,间隔3-4周。一般需要1-2年后再接种1次。

4、接种后反应及注意事项

(1)一般反应:接种后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附近淋巴结肿大;24h内还可引起发烧、头痛、乏力、恶心、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这些多数由于疫苗中的蛋白质抗原、微生物本身的毒性或防腐剂和佐剂的刺激作用所致。一般不需要治疗,1-2天可恢复正常。

(2)异常反应:利用生物制剂治疗和预防疾病时,在个别人身上可发生较严重的异常反应。引起超敏反应或超敏反应性疾病;接种麻疹疫苗偶尔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脑炎;接种卡介苗引起粟粒性结核(免疫缺陷者)

(3)应用生物制品的禁忌症

1)凡有高热、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肝炎、肾炎、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免疫缺陷或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均不宜预防接种;

2)孕妇不宜接种,以防流产或早产;

3)妇女月经期要暂缓接种;

4)湿疹和皮肤病患者不宜划痕接种。

四、葡萄球菌属的抗原结构有哪些?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

存在于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SPA是一种单链多肽,与细胞壁肽聚糖呈共价结合,但有1/3分泌于胞外。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SPA,所有人源菌株均有,但不同菌株间相差悬殊。SPA是完全抗原,具有属特异性。

2、荚膜:

宿主体内的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存在着荚膜多糖,有利于细菌粘附到细胞或生物合成材料表面,如生物性瓣膜、导管、人工关节等。

3、多糖抗原:

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A群多糖抗原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出,化学组成为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核糖醇残基。B群多糖抗原分离自表皮葡萄球菌,化学组成是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甘油残基。

4、抵抗力

葡萄球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它无芽胞菌,干燥浓汁、痰液中存活2-3个月;加热60℃1h或80℃30分钟才杀死;2%石炭酸中15分钟或1%升贡中10分钟死亡;耐盐性强,在含

10-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同其他G+菌一样对碱性染料敏感。如1:100000-200000的龙胆紫溶液可抑制其生长。

五、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

1、酶:凝固酶、纤维蛋白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酯酶等。

2、毒素:细胞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等;

3、其他: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等。

六、链球菌属的抗原结构有哪些?

1、蛋白质抗原或称为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位于C抗原外层。A群链球菌有M、 T 、R和S不同性质的蛋白质,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

2、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原,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可用稀盐酸等提取。

3、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相同,并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七、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

1、链球菌溶素

2、致热外毒素

3、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

4、M蛋白

5、链激酶(streptokinase;SK):也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6、链道酶(streptodornase,SD):也称链球菌DNA酶。

7、F蛋白

八、简述链球菌制热外毒素的作用:

1、对家兔有致热性和致死作用;

2、能使动物对内毒素休克的敏感性增加10万倍左右;

3、对培养的脾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毒性;

4、能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而引起发热反应等。

5、链球菌致热外毒素有时也会导致毒性休克综合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