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上科研的道路

走上科研的道路

走上科研的道路
走上科研的道路

走上科研的道路, 一般比较多的是两条路,一个是学术界,一个是工业界,也就是在大药厂或生物高科技公司做药物的研究开发。大家对在学校在研究所做研究有相当的了解,但对在医药工业界如何做研究,怎么做,却不太清楚。我自己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工作,但现在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研究开发,有很多体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学术界与企业界做科研,到底有多少差别和类似的地方。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学生对科学家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不管你今后要做什么,有一个基本点,就是怎样选择最适合你的事业。中国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即使你今天你觉得以后要做什么,但过10年、20年后再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坚持最初的选择?社会在进步,对人的要求在改变,人的兴趣也会改变。现在比较好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像过去是分配工作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做出选择。

Slide #2 为此我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From Good To Great,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对华尔街上市的2000多家公司进行分析,找出了仅有的12家所谓” 优秀到卓越”公司。它们的业绩比所有公司的平均值高三倍,而且不是高一年二年,而是连续高15年以上。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公司有些共性。其中有一个是Hedgehog concept,就是刺猬概念,认为无论是公司还是一个人,在选择要做什么的时候,要考虑兼顾三个基本要素。所谓注意集中在三个圆圈的交界处:首先你要做你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本身不感兴趣,纯粹是为了赚钱,为了谋生,那你不可能做的很好。所以你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那里,激情在那里。但是你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是你做的最好的事情。比如:你对唱歌特别有兴趣,但你天生是个破锣嗓,你能成为歌星吗?所以,第二点你要考虑的是你的长处,你要做你擅长做的事情。有些人擅长和动物打交道,有些人喜欢分析,有些人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和病人打交道。所以你必须要找到你自己特别喜欢又特别擅长的东西。这是两个基本要素。还有第三个基本要素。你自己喜欢并且也很擅长的是不一定有价值,有意义。有没有价值,能不能对人类对社会提供价值,能不能对你个人发展提供价值,这是第三条要考虑的。刺猬概念要求三条都要兼顾,缺一不可。

所以你从现在开始时时刻刻都要想,我有没有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有没有了解你自己的个性特长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做的这些事情能不能对自己对社会产生价值,这些问题是我们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Slide #3 我听过一句孔夫子说过的话“choose a job you love, and 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翻译一下,即从事你喜欢的工作,就没有一天让你觉得是在工作。因为你在enjoy。你自己会很开心。我在想,孔夫子讲过这话吗?后来去查原文,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是翻译把自己的想法套在上面了。不过也没关系,大意就是做你喜欢的事情。

Slide #4 刚才讲的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和长处。这点比较难。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科研会做的很好,以后可以得诺贝尔奖,但是不

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雪莉·蒂尔曼(Shirley Tilghman)在谈到大学教育的目标时说。第一是Discover your true passion,发现自己最喜欢、最热爱、最有兴趣的事情。其实上多少课不重要,学多少知识不重要,学多少技能也不重要。在大学四年,最后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能知道自己最最喜欢的是做什么事情,这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慢慢发掘的。第二是Understand your character,发现、了解你自己的个性、特长,素质,长处和短处。只有你自己最能认识自己是怎么样的。然后慢慢开始Develop your skills and capacities开发自己的能力。最后on the look out for emerging fields。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有很多新兴的行业出现,只有你跟上潮流的发展你的事业才会是最好的。

Slide #5 有一点我要讲的是工作不等于事业,career不等于job。最好的工作是事业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工作,每天上班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pursue your dream。就拿学术生涯例子来说,一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非常向往学术生涯。而做教授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业。自己是自己的老板,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很自由。经常讲学,周游世界,遇见一些很有趣的人。一个人经常能遇见非常有才华,有能力,经历奇特的人,是人生一大乐趣。你可以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学术生涯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一个人,叫Richard Feynman,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得过诺贝尔奖。他写了一本书,《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我强烈推荐给我的研究生。如书上所说,做科研最大的乐趣在于发现未知。假如在座的各位没有这种激情,只是为了要出名,或者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我劝你趁早改行,因为你肯定不会成功。做科研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原动力,是你可以发现新的事情。如果你没有这个激情,那么科学生涯实在是太苦了。

Slide 6 接下来我想花点时间讲一下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这个问题很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科学家不能光追求自己的兴趣,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拿生物医学来讲,就是如何研究开发新药,治疗疾病,改善健康。举个例子,神经科学突飞猛进,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加。但是神经科学领域内,每年做出的新药却在逐年下降。2008年只有6个药被美国FDA批准。每年这么多文章发表,为什么药却做不出来呢?原因有很多。除了制药本身的困难之外,科学家对成果转化的努力不够,也是一个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是个非常值得我们奉献青春的领域,因为它的空间很大。需要大批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把科学知识变成延长我们生命、治疗我们病痛的药。

Slide #7 2007年FDA一共批准了57个药,其中在神经科学领域有5个药,有4个不是完全新的药,真正的新药只有一个。2008年情况好不了多少,2009年就一个都没了。这是现在的情况。我再举一个老年痴呆的例子,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最近好几个药在临床二期三期失败了。这对整个领域打击很大。其中有一件事情可能你们不能体会。很多药不是因为它没有效果,而是因为它有毒,有副作用,过不了安全性这一关。50%的药不是因为它没有效,而是到了一

定的关口发现它不安全,就宣告失败。一般来说,一个新药大概要10年,多至10亿美金来开发。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 每年的投资也不过是300亿美金。而GSK,我所在的英国医药公司,每年做研发的钱是90亿美金。一个药厂投资的钱就是NIH的三分之一。可见做药有多贵多难。但是做药也是一个非常获利的行当,一个好的药一年平均就有10个亿的收益。生物医药业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支柱产业之一。

Slide #8 那么一个新药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般有这么几步:target validation即靶点证实。做药往往要有一个细胞靶点,这个靶点呢可能是一个酶或受体,离子通道,等等。我们做基础研究,除了发现一些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外,对新药开发的贡献就是新的靶点的发现,证实。很多论文在研究一些分子的功能。这些分子如果与疾病有关的话,就有可能是一个药物的靶点。很多人都在做,但真正能做出好的新药的靶点,就很少了。有了靶点后就需要找一个与之结合的分子即药物候选者。药物有大分子,小分子,有抗体,有蛋白,它们要与靶点结合。药物与靶点的结合,要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异性,还要能被人体吸收,转运,并在体内有一定时间的存活,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要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筛选,往往是从近百万的分子库中筛选出几百到上千个hits。这些hits 再经过很多轮的二级三级筛选,选出一小部分叫做lead,将其做化学优化。称为Lead optimization。再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学,药代动力学,以及在体动物试验,最后找到一个药物特性好功能也好的分子,即candidate selection。拿到candidate 候选者药之后,还要做preclinic development即动物安全实验。严格的实验证明该药物对动物没有毒性或副作用,你就可以向药检局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被批准后才能开始在人身上试验了。

一般生物医药公司都要有一个具有不同时期药物研发链,即pipeline。因为做药是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做研发,推出新的候选者药。否则药物的专利一过期,药厂就不能维持生存了。Pipeline中的东西有一部分是靠自己从头研发的,一部分是从本公司其他部门转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和学术界合作,或者是从其他药厂,小的医药公司,生物高科技公司买来的。这就是所谓BD (business development)。这里讲的是制药的一个过程。很多研究论文发现了新的药物靶点target。经过大量的研发工作,我们把它变成candidate。大概100个validated target可以出10个candidate,10个candidate可能最后会做出1个药。如前所述,一个药物candidate申请到IND后,可以上人体临床实验。临床有一期,二期,三期。一期是安全实验,主要考虑药物安全,药代动力学等问题。大概是50人左右,不一定是病人,正常人也行,大概要六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二期叫Proof of Concept (PoC),规模也比较小,有一部分是看安全性,还有部分是看它有没有效果。尤其是二期临床的后面,着重看药效。大概是1.年半到2

年的时间。药无非就是这两件事情,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有没有效。最后是三期,是大规模药效检测。可以有很多人,可以到几千个人,要花2年3年甚至5年的

时间才可以出来。所以做药要这么多钱。等到做出来全部都是成功的,安全又有效的话,可以向FDA申请NDA(New Drug Application)。经FDA批准后,医生就可以开给病人用了。这就是药物研发的全过程。

Slide #9药物研发,失败率是非常大的。第一个失败的地方是target attrition。很多target你在做研究的时候觉得很好,做到一定程度后,发现它不能做药。或者因为它在细胞内不太可及地方,或在细胞内浓度太高不易阻断,或在体内有其他功能,会有靶点本身带来的毒性。第二个失败的地方是molecule attrition,有些target是不错,但找不到分子去激活它或抑制它。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很多分子,但就是找不到特定的分子构架,可以与该靶点结合。或者找到了结合分子但是它有毒性。第三个失败的地方clinic attrition,药物在动物身上的效果非常好,但是用到人身上效果就不行了。动物和人不一样,在动物身上有效,但在人身上没效,或者在人身上有某种特殊的毒性,不能吃了。所以我们花很大的力气去把失败率降低。我们选target的时候,就要考虑减低失败率,选molecular、做clinic的时候也是一样。

接下来我要比较一下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异。

Slide #10先讲产出Output。大家都知道,你们做科研工作,就是发表paper。一个好的科研工作,一篇好的文章,基本上要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条:你必须要做一个科学上重要的(significant)课题。你的课题不是那么重要的话,你根本就做不了好文章,上不了好杂志。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但是很多情况下,大家是知道什么事情是重要的。所以第二条原则是创新。你做的东西有没有独特性,有没有创新思维,是不是creative,是不是novel,世界上有没有人想到这个课题想到同样的题目。所以做课题你在方法思路观点等方面,一定要有创新。最后一个原则是扎实可靠。你做课题一定要是非常solid and rigorous。做一个问题要反复的从不同角度去做实验,要经得起推敲。这三条缺一不可,有了这三条后就基本有可能做好课题,写好文章了。这是学术界的要求。它的产出是paper,paper 一定要有新意,语不惊人誓不休。在制药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产出是药。做什么事情都围绕一件事情,就是药。它考虑的是安不安全,有没有效,有没有市场。假如说有个药非常安全,但效果不佳,或者有很强的副作用,病人是不会愿意吃的,医生也不会开。假如一个要很有效也安全,但保险公司不给报销或者市场很小也卖不了高价,那也是白搭。

Slide #11 再从研究风格style上来看。在学术界你首先想到的是假说hypothesis driven,你先设一个假说,然后去证明或否定它。项目评审是教授要申请一个基金,先提交一份提案,送到基金会由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拿到钱,这个叫“开初评审”beginning review。freedom是做学术研究的精髓,你有比较大的自由度,想做什么,怎么做,都由你自己决定。做学术还非常强调第一first,你要争做第一个发现者,第二就没意思了。总之,学术生涯的一个基本点就是independence,强调的是独立性。工业界就不一样了,你首先想到的是任务,是

mission oriented,有一个任务目的,我是根据目的来决定我的行为的。评审也和学术界不一样,工业界是“最后评审”的end review。先给你点小钱让你先做出来,做出来之后再给你更多的钱,往往是在最后才做评审的。工作作风方面强调严格的纪律discipline。能做第一也不错,但不是那么强调。更为重要的是合作,因为做药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组就能做出来的。需要很多很多人,需要合作。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强调不是独立性,而是团队精神team work。

Slide #12 另外一个是关注点。学术界关心的是好奇心驱动的发现curiosity to discover。而工业界感兴趣的是怎样将一个想法实现materialize ideas。学术界强调的是机制mechanism而工业界强调的是effect即有什么作用。在学术界强调的是创新creativity,你的东西要和别人不一样。而工业界强调的是严密,精确,可靠rigor。在学术界,你发表一篇文章,一共只有几个评审专家通过即可。很多文章结论是错的。即使结果是错的,也不会马上有恶果。但做药不一样,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假,每一个结果都必须是非常非常可靠。整个团队都依靠你这个结果继续往下做。如果前面结果有一点点不可靠,下面花再大的努力都做不出来的。而且越往下做,花钱越大。总之,学术研究,你必须要有一个故事tell a story。但到底有多少东西会被历史承认呢?比如《NATURE》上的很多东西,过几年就被证明是错误的了。不是说是在做假,是认识有限,实验技术有限。而工业界强调做决定to make go-no go decision,做实验为的是帮助我们作出判断,是继续往前走还是不走。

Slide #13 再来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学术界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关系。教授带领一个团队,下面有instructors,postdocs,students。教授往哪里走,大家都往哪里走。教授的限制也比较少,想往哪走就往哪走。这个团队里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上向经营,对上负责manage up。你要正确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要深刻理解体会导师的意途,课题设计思想,理解你的责任。你不太需要担心和师兄师弟之间的关系。在工业界就不一样,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网络关系,矩阵关系Matrix。每个人做事都是互相关联的,你做的每一件事,任何一个决定,都要影响到人家,或靠人家帮忙。所以人际关系是dynamic and interactive,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都要想办法说服别人往哪个方向走,或者被人家说服。这就是一个互动的模式。Matrix本身就是一个change。经常会有change。这就是公司的模式。

Slide #14 做药经常会做些似乎令人厌烦boring的事情,要注意非常细节的事情。比如,药物研发很注重计量关系dose response。在学校做科研你不会关心一个药在什么浓度什么时候发挥作用。又如,找到一个基因,要看它在那儿表达,什么时候表达,表达量多少,等等。Pharmacokinetics(PK),就是药吃进去后多少时间被吸收,多少被代谢掉,这都叫PK。还有我们要看药物有没有和靶点作用target engagement,而我们做学术只看效果就行了。中枢神经系统药,一定要能穿过血脑屏障Brain penetrate。还有就是toxicity,如果有毒就算它有

效也必须放弃。这些问题在学术界可能看不起,至少不会很重视,但做药的时候却特别重要。

Slide #15 下面我讲两个在工业界工作最重要的能力。一个是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skills。需要团队合作,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你需要和别人一起工作。还要能说服别人。如果大家意见一致当然最好,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一直一致的,所以你要具备说服别人的技能。更难一点的是conflict resolution,很多时候存在冲突,会有争论,你得不到你想要要的。要学会give-take 也就是给一点拿一点,这就是协商,谈判negotiation。有时还需要有一个mediation 就是说双方争执不下时需要第三方介入调解。Conflict在公司是非常常见的,所有你需要有协商的能力,要Open-minded,相互让步达到妥协。还有就是people management,如果你领导一共团队一起工作。你不能今天拿鞭子(惩罚),明天拿奖金(奖励)。惩罚和奖励是可以用的,但都不是很好用,到一定程度就不管用了。你要找到这个人的动机在哪里,然后发掘他的动力。还需有一个反馈feedback,你要经常反馈给别人哪些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别人也要及时反映你哪些方面表现不错,那里需要改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求接受反馈,是一个优秀领导人所必须的。还有是危机应变能力Crisis management,经常会有突发事件。比如突然有人辞职,药物出现毒性,等等。那如何处理就需要应急应变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骤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能做到这点就有大将风范了。

Slide #16 第二个是语言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这个太重要了。interpersonal skill和communication skill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今后能走多远。主要是说与写的能力。你做实验,想问题解决问题是一方面,但最后还要看你说与写的能力,能否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写不接线员写paper,在公司里每个月每年每个阶段都得写报告,开完会也要有个总结报告,和别人交流也有一个e-maill communication。那怎么写好,写的流畅,逻辑清楚、有说服力、印象深刻都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Presentation skill,也就是你怎样做好一个演讲,可以是很小的报告会,也可以是大的演讲。你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占80%。在面试时往往在第一次演讲后,就决定了你能否录取。Think of it as a performance,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想做一下歌星,要把每次演讲当成一种表演,要做好演出的准备,要有这种态度。很重要的一条是demonstrate your confidence你的自信要在你的演讲中流露出来。演讲结束后要让听者知道你讲要点是什么,走后要能记住这些基本点,所谓take home message。一对一的交流也很重要,你要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信息,要能表达出来。还要,在小组会里,经常会有讨论甚至争论,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多数支持,说服少数反对者,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Slide #17 再讲两个工业界很关心,而学术界不关心的问题。第一是“关键步骤”Critical Path。你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有hypothesis,然后你会制定一个计划,根据计划来做一些实验,有些实验是必须的,其他实验可以是画蛇添足或是锦上

添花的。最后把所有的实验结果放在一起,写成一篇文章,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做药不是这样的。一般会反复讨论,制定出一个critic path,这其中每一步都是必要充分的,即每一个实验都是必不可少的,又没有多余的,可有可无的。一旦写进critical path,就一定要通过的。一个分子在任何一步通不过,就要被淘汰。例如,我们要筛选一个受体的激动剂,首先是做in vitro receptor binding assay看看能否与受体结合,第二步是cell-based signaling assay看看能否激活蛋白激酶PKA,第三步是cell-based functional assay 看看能否增加细胞的存活率。以上几步成功后就要分析在大鼠上的药代PK,看看老鼠体内这种药物的作用时间是否足够长,药物能否达到足够的浓度,胃肠是否吸收等问题。接下来进入在体动物模型实验,看看在动物身上到底有没有用,一般做两个动物的模型。最后是安全评估,评估完后就达到了candidate。我要强调的是这些过程中,只要有一步不通过就宣告失败了。所以说critical path是研发的指南针,非常重要。

Slide #18 第二是“时间表”timeline。工业界尤其是制药界非常强调timeline。首先,每个药都有专利期,早一天完成早一天上市,就多一份盈利。其次,做药往往是多个团队协同作战,一环扣一环的。你团队做的工作如果花时间太长,就不能与别的部门配合协调前进,就可能拖后腿使整个进度慢下来。举例来说,第一个assay是在4月份做完,第二个assay是在5份做完,第三个在6月,同时对已筛选出来的分子的质量检测QC也要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动物模型则必须在7月内完成。

Slide #19为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企业非常强调所谓的”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每个课题或项目,都有一位项目管理经理,他的工作是保证项目按时间表推进。每次项目讨论会末,他都要列一个行动计划plan,执行任务action items,时间表timelines,及可交付项目deliverables。然后要按时检查进度。项目管理经理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部门的工作coordinate multiple departments。而他最重要的管理方法是,抓住各项任务的指定负责人accountability。分配到各部门的工作。就得在规定时间完成。否则指定人就得承担责任。这样的管理体制非常有效。我觉得如果大学,学术单位也用这种管理制度,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当然项目管理人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ability to adapt to changes,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计划。

Slide #20 最后我总结一下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别。

产出:学术界是论文,而工业界是产品;

人际关系:学术界是金字塔型的关系,工业界是网络关系,矩阵关系;

工作风格:学术界强调独立性,是假说导向的,特点是开初评审,强调自由,竞争求第一;而工业界强调团队性,是任务导向的,特点是最后评审,强调纪律,合作。

关注点:学术界希望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强调好奇心,发现,机制,创新性。而工业界则注重怎样做出向前-终止决定,强调将想法变成现时,开发,效果,可靠性。

对人才的要求:学术界强调的是科学洞察力,技术天赋;工业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语言沟通能力。

项目选择:学术界强调的是想象力和逻辑分析力;工业界强调的是关键步骤critical path和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影响力:学术界主要影响智识生活;工业界影响物质生活。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什么是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性质和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经验、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教育科研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科研创造才能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具有内隐外显的特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意义 1.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题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 作为学校,教学是中心,但科研是关键。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案例实录、调查报告等教育科研活动,这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的中心搞好。而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以研究型教师是不会有倦怠的,他们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由衷地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开展教育科研有何作用?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理念不断地更新。教育要做好“三个服务”,教材要为学生服务,(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再创造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该是课堂中学生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倡导者,激励者);教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教学过程不但重视结果,而更加重视过程,教学的目标从单一的一维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 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一个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教育科研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但改变了教

创新城市道路保洁

创新城市道路保洁,实施分类管理考核 一、实施道路保洁分类管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对环境品质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也非常高,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化“清洁平度”内涵将会成为市委市政府长期的重要目标。核心内容是要着力解决“清洁保洁难”的问题,道路清洁度是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道路清洁可以带动社区的清洁,道路是否清洁可以直观地反映一座城市整体的清洁程度。其次,定量考核是科学评价的重要内容,道路保洁管理应规定不同类别道路的保洁时间、人均保洁定额、洒水频次、机扫频次、清洗频次和保洁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实行定时、定人、定机、定额作业和定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保洁经费挂钩,这样的评价体系才比较科学。再次,动态管理是落实长效的根本途径。保洁管理的动态性很强,需要日复一日地常抓不懈,只有通过扎实细致的日常检查考核,才能督促管理和保洁单位建立长效机制,实行“管理定额化、定额考核化、考核日常化”管理模式。 二、道路保洁分类管理考核的基本方法 实施城市道路保洁分类管理主要内容就是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确定城市道路日常保洁管理指标和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日常保洁管理,制订出一套科学的检查考核程序和办法,对保洁质量及管理措施进行日常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核拨保洁经费,奖优罚劣,督促各城区努力提高道路保洁质量。

(一)统一作业及考核标准。统一作业标准,主要是根据《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要求做到“五无五净”,即道路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泥、无积水、无污迹;路面干净,绿地和树圈干净,边角侧石干净,雨水井沟眼畅通干净,果壳箱等环卫设施干净。统一考核标准就是用统一的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标准与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检查考核。 (二)分类保洁和管理。根据道路所在区域的重要程度、车流量和人流量等情况的不同,将主城区道路和街巷分别划分为一、二、三类三个保洁和管理类别。 1.分类保洁。根据不同类别确定对应的道路保洁时间、人均保洁面积、洒水频次、机扫频次、清洗频次等指标要求,体现差异性。 2.分类定费。根据不同类别道路保洁管理指标,计算作业经费定额,实行定人、定时、定量、定机保洁。首先是对各城区各类道路及街巷面积进行核定,然后按照“国卫”标准和各类道路(街巷)保洁指标,结合我市实际用工报酬,采用劳动定额通用计算方法,确定各类道路(街巷)保洁经费定额。 3.分类考核。为体现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的公平和公正,保证对各区的检查考核不受因道路(街巷)条数不同、面积不同、类别不同的影响,采取对各类道路(街巷)按比例、全覆盖、全路段检查考核,分类计分。按各类道(街巷)得分情况计算各街道实得保洁经费,再用统一的清洁度得分进行评价。 (三)按保洁质量核拨保洁(奖励)经费。一是控制保洁(奖励)经费核拨比例。预留20%在最后一个季度根据考核结果拨付;二是将

如何理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如何理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现在,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亿万中国人民,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辉煌。 怎样看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 谁曾想,29年前,数亿中国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如今13亿多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谁曾想,29年前,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曾是许多人的追求,如今新“三大件”已几经升级,电脑、汽车、商品房等对越来越多的百姓来说早已梦想成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根到底,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9年,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并不长,但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这29年,在中国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恢弘乐章。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20万亿元的大台阶,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13.3倍,财政收入接近4万亿元,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我们办成了许多以前

我们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是怎么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改造) 1953-1956,在新中国政府的主持下,对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通常所称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前的准备 1,政治上的准备:对内:党内:随着国内经济秩序的恢复,许多不法资本家利用同国营经济的关系,为谋取自身利 益,对国家干部进行腐化,暗中进贪污,浪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 报,即五毒。同时,夺取政权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 关内部,部分意志不坚定者,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迅速堕落腐化,从而出现了严重的贪污,浪费,官僚主 义现象,即三害。为巩固人民政权和社会经济稳定,1951 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 了三反运动。 1951年2月,为适应建国后党的地位的转变,以及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全党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随即开展了三年的建国后的第一次整党。党外:建国之初,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活动十分猖獗。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

右倾偏向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于1953年春胜利结束。 建国之初,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地普遍开展了禁止贩毒吸毒,取缔卖淫嫖娼和聚众赌博等社会旧习的斗争。短短几年之后,几乎摧毁了所有不良现象,肃清了社会风气。对外:1950年10月19日,人民志愿军开入朝鲜,开始了历时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保证了国内社会经济建设的顺利进展。同时,在国际上树立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1950年2月14日,于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苏联为中国发展提供经济,技术,人才的支持。 2.经济上的准备 建国以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新中国成立之初,看占了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的斗争。19 50年5月后,物价趋于稳定。同时对全国经济进行整顿和恢复。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土地革命,1953年春基本完成,彻底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后,开始开展农村互助合作社运动。 1952年1月26日,在三反运动进入高潮后,中共中央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工商业中又发动了五反运动,至10月结束,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最新资料推荐------------------------------------------------------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与途径苏欣湉 13 音乐与舞蹈学摘要作为当代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身份使得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加强个人的科研能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必须以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为根本。 以更好地完成今后的科研任务。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需要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广泛积累学科内外知识和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科学研究科学精神创新逻辑思维学术交流引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然而作为衡量研究生培养水平重要指标的学位论文的质量不尽人意。 研究生学位论文目标不明、内容空泛、层次不清、推理不严,以及答辩准备不充分的现象十分普遍。 因而可以看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亟需提高。 内力是决定问题的最本质因素。 作为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研究生们,应认识到提高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寻找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切实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一、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研究作为一项持久、艰巨、精 1 / 9

准、繁重的工作,完成它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同时,科研能力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因而可以说科研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只有树立正确积极的科研态度,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始终,科研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总的来说,正确积极的科研态度即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又可以从怀疑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等几个维度进行阐释。 1、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研究者的行为,是科学研究者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作为当代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更应树立科学精神,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2、善于怀疑首先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精神。 科学的态度首先就是怀疑,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打破沙锅问到底,而决不轻易相信。 科学史上传闻,牛顿看见苹果坠地这件很平常的事,却引起他的疑问: 苹果为什么会坠地呢?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终于导致万有引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3日和25日两天,我参加了在相城区蠡口中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听取了王一军、英配昌、王九红等3位专家带来的报告。 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目前许多一线教师在对待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困惑,而我,愈发感觉作为一线教师的自己,在教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之余,虽然内心有一些想法,却很少敢贸然动笔,又或者虽然想动笔,却发觉自己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过于肤浅,不知该如何下笔!经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教科研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其中,省教科院基教所王一军副所长的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23号上午开班仪式后,王所长作了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最后,他指出,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研究,目标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方法是事件反思、学术引领、专业提升。 听过了王所长的报告,我感觉自己今后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丝感悟和方向。 一、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是光嘴上说说或者心里想想就能够做到的,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要注重积累,要多加强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要多听、多读、多思,要勇于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进行实践性研究。 二、要做一名幸福的研究者。做教育科研的目的,绝不能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

而被动的去研究,而是要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或者完成一些心得感悟方法总结而去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 三、转变观念,拒绝惰性。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不能有一时兴起的观念。暂时的研究,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难就难在坚持。平时要能坚持不断的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坚持以谦虚的态度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们请教经验和方法;坚持多上教育方面的网站,给自己带来教育教学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坚持以研究的眼光组织自己的备课和教学;坚持不断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用最真实的语句记录下来。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标创新

一、编制说明和依据 1编制说明 根据《施工图》、《补遗书》及《答疑书》的要求,严格遵守合同条款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综合考虑了劳动组织、施工技术、质量、进度、机械配臵、材料供应等环节,依据上述资料以及我公司多年从事市政道路、软地基处理等工程建设的经验,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总的编制原则是“方案可行、设备先进、措施有力、管理科学”及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四个原则“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经济性”。 2编制依据 《二标段道路施工设计图》;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 国家其它现行相关规范。 二、工程概况 2主要技术标准 2.1道路等级:主干路 2.2交通等级:重交通 2.3道路设计使用年限:15年 2.4道路规划横断面:5.0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1.5m(侧分带)+11.5m(车行道)+4.0m(绿化带)+11.5m(车行道)+1.5m (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40m 2.5地震参数: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 2.6道路处理范围内处理完成后地基承载力:≥150KPa 2.7道路处理范围内处理完成后地基回弹模量:≥30MPa

3工程范围内现状大部分为盐田及虾池,根据地勘资料,道路下方分布有厚度较大的淤泥质土层,经计算分析,该层是主要的软弱土层,必须采取有效的软基处理措施,方能满足道路、管线的使用要求。根据前期研究结论,本段道路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联合强夯法处理,道路软基处理宽度为52m。 三、施工进度计划 1工期目标 本工程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工期,计划2014年5月30日开工,2015年12月31日之前全部完工。我项目经理部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业主、监理密切配合,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2分项工程工期安排 2.1本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本工程总工期为580天。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计划安排20天。主要完成施工便道、水电接通、施工现场标牌、交接桩位、复核技术资料以及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等工作。第二阶段为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计划安排540天。主要完成道路、雨水、污水及附属工程等工程。第三阶段为收尾阶段,计划安排20天。主要完成缺陷修复、设备和人员退场、场地恢复、竣工资料编制及验收等工作。 2.2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一:施工进度总计划表。 四、施工平面图布臵 1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计划、高峰期施工人数,结合现场实际,在现场红线用地范围外布臵生产临时设施、生活临时设施、临时道路以及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管线。 2施工大临设施设于甲方指定的空臵位臵上。生活区面积为600m2。具体详见附表:施工现场平面布臵图。 五、施工部署 1施工准备 为了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合同

提高科研水平 提升履职能力

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履职能力 为了扎实推进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达标,加快建设科技质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局结合全市实际,依据《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国质检科函【2010】422号),组织专家对全市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采取核查、巡视、座谈、质询、跟踪检验过程,抽查记录和报告等方式,按照验收评分办法从机构管理、仪器设备、环境设施、专业技术和科研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专家组一致认为,近年来全市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配备和实验室环境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技术服务和产品质量保障。但还存在检测机构的科研能力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 技术机构的科研工作不仅事关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还是其单位公益性的重要体现。只有大力加强其科研工作,才能有效履行好职责;只有把其科研活动整合到整个质量技术监督事业中去,整合到全国技术创新体系中去,融合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战场上去,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也只有努力将技术机构发展成为一个集科学研究、量传检测、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为一体的现代科研院所,才能真正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全面履行好职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那么如何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呢? (1)技术机构的科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系统改革和发展中的难点或热点问题,以及中心工作来开展。要投入科研骨干力量,下达科研任务指标,保障科研经费,制定奖励、激励措施,推广科研成果。从而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履行好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遏制假冒伪劣现象,提供强有力的宏观管理对策和举措。 (2)技术机构要针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主动研究质量技术监督的新情况,解决遇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有效管理经济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以不断提高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解决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 (3)技术机构的科研工作服务打假治劣,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供科学的技术手段。我们是要靠先进的检测技术来保证质量监督行政执法的科学、公正和权威的。这只是因为目前大多数假冒伪劣产品仅凭外观已很难鉴别了,只能靠准确的检测器具和科学的检测方法。一般来说,检测手段的科学含量越高则鉴别准确性越好。如果打假治劣的技术保障水平不行,将会直接影响到执法部门的办案质量。这不仅会产生很坏的社会影响,而且极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提高科学鉴别手段的水平,我们要引进相关技术的同时,必需加强相应的科研工作。 (4)为社会的科技颈部提供可靠地检测技术保证。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

2021版论创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方式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版论创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方式

2021版论创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方式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现在,我国每年发生的大小交通事故上千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近10万,受伤近100万。87%的原因是驾驶人、乘车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不按规定驾车、坐车、走路造成的。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可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在交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只有让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交通事故才能减少,交通秩序才文明畅通。 一、什么是创新宣传? 辞海解释创新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 百度解释为: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百度进一步从社会学概念、经济学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概念等等不同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共有8000多字。 笔者理解的创新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方式方法,或改进已使用过

走社会主义道路

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来源:|作者:| 上传时间:2012-04-18 09:12 我要评论(0)字号:小大 红旗杂志编辑部/人民日报编辑部 当代的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 中国向何处去?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不仅是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命运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几十年来,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在革命转变的各个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内一直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一条路线:坚持中国的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革命进行到底,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所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另一条路线:取消中国革命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实行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走资本主义道路,也就是使中国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的老路上去。这是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张国焘一直到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脉相承地推行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而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这条反动路线最集中的代表。 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决定着中国革命两种截然相反的前途和命运。中国革命,正是在这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引下,披荆斩棘,胜利前进的。 这个斗争的本质,就是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斗争的集中点,始终是一个政权问题,也就是由哪个阶级来实行专政的问题。 (一)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纲领的集中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纲领的集中点,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毛主席在他的伟大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劈头提出的问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他在这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著作中,全面地、深刻地、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历史经验,科学地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并且彻底地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他说:“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主席严厉驳斥了那种妄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谬论。他明确指出:从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如果有人梦想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只能是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依然使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变成帝国主义反动世界的一部分。毛主席痛加驳斥的,不仅是早已臭名昭著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王明,而且也是现在被揭露出来的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这个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一个老牌的机会主义分子、修正主义分子,是混入我们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早在二十年代初期,他的论调就同叛徒陈独秀的论调一模一样。他恶毒地攻击无产阶级革命派,说什么实行夺取政权,“以中国现在的情势看来,这样幼稚的无产阶级当然说不上马上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是历史作出的选择,是无产阶级的选择。这条道路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顺应历史潮流,是历史作出的选择。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独立的封建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此后,帝国主义列强接踵而至,加速了侵略的步伐。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为了救亡图存,寻找一条适合当时中国生存、发展的道路,近代的仁人志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进行了各种尝试。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追求的方法。1851年,农民出身的洪秀全掀起了一场历时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但由于小农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最后也只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1860年,洋务派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他们企图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拯救清王朝,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1895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试图在不推翻清王朝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与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仅仅持续了103天就以失败而告终。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辛亥革命最终的成果被清王朝的旧臣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人民仍然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没有改变。 正当中国的先进分子对国家的命运彷徨和思索的时候,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深受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1921年,无产阶级成立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他们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充分发动、组织、武装群众进行反抗,并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战养战,在战争中不断壮大自己。最终完成了抗日战争,并从国民党手中把政权夺取了过来。因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三大改造,由新民主主义成功过渡到社会主义,也就很自然了。 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引领了中国革命,必然将这场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还需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分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积极特性才能弄明白。 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使得中国无法向着光明的道路发展。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因为他们利用战争以及战胜后签订的条约来控制中国,搜刮中国的资源,并且实行资本主义殖民政策,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封建主义势力也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北洋军阀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自然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国民党政权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个官僚资本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对内勾结封建主义,不择手段掠夺人民财富,压榨民族资产阶级,阻碍其发展,中国也就自然走不了真正的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也决定了中国无法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因此一直不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力量,他们经济上依附帝国主义,政治上又受封建主义的制约,这就决定了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 既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不能拯救中国,那么救亡图存,

浅谈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国外发达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走向中有一个主要的表现,那就是在教育研究水平要求上,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师是在最直接的教育实践层面,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并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格、意志、情感对教育对象产生最大影响的系统因素。而以上这些因素的迅速改变乃至持续的改观都离不开教育的科学研究,所以,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加强培训,创设科研氛围 科学研究必须把握研究的新动向、新方法、新策略,必须有较强的教育理论做支撑,因此,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培训中强化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学校应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定期由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对全体教师进行科研方面的辅导,与此同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做专题讲座,就当前科研的形式、内容、方向、课题的确定、课题的申报以及课题的结题等有关事项予以讲解和指导,使全体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此外,学校还应重视校本培训,结合学校的办学和教育教学现状,定期组织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开展活动,强化科研意识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学者型教师队伍,是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学术思想更活跃,课讲得也更有特色、更生动。因此,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看,教师的科研水平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并用取得的成果去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优化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加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有目的、有选择地接受了新的教育思想,并利用科研的迁移效应,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而有些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字、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第二,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这里说的探索包括教师个体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群体的共同研究。就目前教师的研究能力来看,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的实力,因此,应提倡多开展群众性的专题研究活动,还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第三,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教育科研首先是提出问题并确立课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当前教师的科研课题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各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其次是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要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最后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从目前看,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主要是这个方式。 第四,学校领导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科研方法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的结构布局、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既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遵循科技规律,又要紧密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选择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充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意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阔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过多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上来。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对我国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应坚持以我为主,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对难以引进技术的产业领域,应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力争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技术跨越,一直是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方式,也应成为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既要看到现在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同过去相比有很大增强,又要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为需要的发展领域。实施重点跨越,就要紧紧把握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从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考虑,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

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换一个说法就是: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说,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先进,这不是完满的科学的答复。我们不能靠抽象地一般地比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的优劣。我们要从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终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了它的近代时期。在近代中国,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曾经企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促进中国的进步,摆脱贫穷落后挨打的局面。一般说来,资本主义制度是能够使一个国家富强起来的。尽管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劳动人民的制度,但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进步。可是,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 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

中国为什么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回答很简单,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这个问题,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说明和理解。 首先,从近代中国历史的演变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相对帝国主义而言)和民主进步(相对封建主义而言)。在中国,哪一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取得了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在晚清,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有可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并未成功。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以及民国初年由同盟会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有可能通过推翻清政府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清政府最后一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窃夺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人民涂炭。五四运动以后,国家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前进方向有清楚的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从十年内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并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

号召,鼓舞着广大人民。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以消灭中共为目的的内战,结果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这个结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第二,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之一是大同思想。《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老百姓的追求。大同理想比较容易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例如,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他最看重的是民生主义,使用的英文词是Socialism,这个英文同通常被翻译成社会主义,孙中山认为翻译成民生主义更好,有时候,孙中山直接用社会主义来说明他的民生主义主张。1912年,孙中山曾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并不是要反对资本和资本家,只是要反对少数人对社会财富的垄断,防止资本家垄断所产生的社会流弊。由于民生主义学说中蕴含若干与社会主义相近的设想,因此往往被评价为社会主义。实际上,孙中山所要建立的不是没有资本家的社会,而是不要大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孙中山又强调,他的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好朋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又说,“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