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二)

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二)

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二)
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二)

七年级课外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二)

(四)

鸟巢的风味

彭晓玲

①因为山青水秀,地处湘东的老家自然多鸟巢,不过,那还是在我年少时节。

②那时候,我家门前,有几棵高大苍翠的大樟树。每望一眼郁郁葱葱的大樟树,我总有一种爬上去的欲望,只因在高高的树之顶端,有盘缠于树杈上的鸟巢,常有三三两两的喜鹊喳喳地来来往往。

③喜鹊黑亮灵巧的翅膀,如豆的眼睛流转不已,飞姿自是美妙,乃至给飞翔留下足够的温暖。在美丽的春天,鸟巢里常隐约飘来小鸟叽叽之声,过路的人便自然而然沉湎于梦一般的清纯。

④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喜鹊高高在上,还有一些鸟则干脆将巢藏得深深的,或在树叶浓密之处,或在树之尖端。总之,要么让人可望不可即,要么根本不让人看到。偶尔,常常是落叶时节,当孩子们玩得疯癫之时,一抬头,便发现不远处矮矮的树梢上,垂挂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巢。不过,当发现它时,其实已是空巢了。

⑤麻雀多得很。那褐色羽毛上布满了黑色斑点的小巧的鸟儿,一天到晚在屋檐下,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它们的巢就藏在屋檐下的某个墙洞里,洞口黑洞洞的,若将手伸进去,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可过一段时日,若是再去摸那个鸟洞,常常一无所获了。

⑥后来,我离开了乡村,远离了鸟巢,也远离了鸟。在繁华的家乡小城,自是难以见到鸟的踪影,内心空落了几许,好在,时有鸟巢淡薄苍灰的身影飘荡在我的梦里。不知为何,我执著地萌生了一种想法,真想成为一只美丽的鸟,翩飞在枯瘦的枝头上。变不了鸟的我,自是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⑦又是一个初春时节,我来到山东大平原。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多是光溜溜的树。很突然地,一棵高高瘦瘦的树傲然于眼前,那光光的树梢上,赫然苍黑一团。我张望再三,惊讶地发觉,那是一只鸟巢。谁知,从青岛至烟台,一直到济南,只只苍黑的鸟巢,竟绵绵不绝地撞击着我的视线。

⑧试想,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公路两旁,绵延着一排排光溜溜的树,隔不了多远,便有一只苍黑的鸟巢挂在树枝之上。可以说,所有的鸟巢,看上去都厚重,由一枝枝苍黑的树枝错落有致地搭成,爽朗,朴素。偶尔,自苍黑的鸟巢,也会飞出一两只黑羽毛的鸟。虽不知其为何鸟,我仍被一阵翅膀的扑棱棱拍击声所震颤。

⑨真想不到,在苍茫的平原上,鸟巢以一种全新的风味,令我无法回避无法平静,给了我异乎寻常的触动。而穿越时空的隧道,老家的鸟巢,以蒙太奇的手法,执著地闪烁。可我惊异地发现,南方老家的鸟巢,在森林茂密、山重水复的世界,莫名地迷失了飞翔的方向,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如履薄冰。北方的鸟巢,则洋溢着关东大汉的坦荡,无遮无挡地走近世人,却得以守住自我的风味。

⑩其时,一棵又一棵树,一只又一只鸟巢,自我眼前掠过,传递着鸟的声音,我有了一种行走于大地的心情。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渴望闯荡的锐气,渐渐地漫溢而来。

1、“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一句中,“狡猾”一词有何妙处? (3分)

运用拟人手法(或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的鸟筑巢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

运用细节描写,运用叠词,表现出年少时我的童真童趣(表现出年少时的我对麻雀等小鸟的喜爱之情)。

3、文中写出了鸟巢的哪些“风味”?请简要概括。(2分)

①南方老家的鸟巢:有着战战兢兢的谨慎。②北方的鸟巢:厚重、爽朗、朴素,洋溢着坦荡。

4、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3分)

①鸟巢寄托了年少时与鸟相伴的美好记忆。②离开乡村后,已难见鸟的踪影,内心空落时,鸟巢成为梦中的寄托。③鸟巢引发了我渴望闯荡的锐气。

(五)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丁立梅

①朋友去北京,给我带回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红漆木盒装着,华丽、雍容。

②揭开盒盖,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着。

③洗净了手,和家人带着虔诚的心,切了一只月饼来尝。为此,我还特地拿出宝贝样收藏着的印花水晶盘,把月饼摆成菊的模样。一家人欢欢喜喜拿了吃,鱼翅做的馅,味道怪异,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坚持吃两块,但终究,也受不了那份怪异。余下的,狠狠心,丢进垃圾筒。丢的时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

④便格外怀念起小时的月饼来。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⑤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惟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买回来了。散装的,搁在一个大缸里。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满甜蜜的味道。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

⑥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⑦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舔着吃。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

⑧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

⑨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祖母说,可怜啊。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明白了。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

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年回来,都会去看看她。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1、文中两次写丢月饼的情形有何不同?请从原因和心情两方面概括。(4分)

原因:第一次,红漆木盒装的月饼味道怪异受不了,狠心丢进垃圾筒;第二次,祖母藏的月饼太久致月饼上面已长了毛,不得不扔掉。心情:第一次是吝惜;第二次是痛惜。

2、文章以“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点出全文的写作对象/线索”或者“文章主要写了儿时的‘牛皮纸包着的月饼’;“牛皮纸包着的月饼”虽包装普通却令人垂涎、难以忘记,蕴含对童年往事及故人的怀念之情。

3、请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

(1)“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

....着。”(2分)

运用比喻,指红漆木盒装的月饼因包装精美而显得娇贵。

(2)“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

....。”(3分)

“托”一词写出“我们”接过月饼时小心郑重、格外珍惜的样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一句运用夸张(答“比喻”亦可),表达了“我们”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分享美好食物的甜美喜悦之情。

4、文章最后一段:“(祖母)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祖母把属于我们的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孤苦的孩子吃,多年后他们还记得祖母并感谢祖母。可见当年多吃一个月饼获得的只是口腹之了,而现在明白了帮助他人,使他人获得快乐,才是精神的的快乐。

(六)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哆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3分)

(1)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

(2)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

在母亲那里。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紧扣文题(或呼应标题、点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4.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的含义?(2分)

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呵护)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