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这10种故事不该讲给孩子,这5种绘本不该浪费钱买

这10种故事不该讲给孩子,这5种绘本不该浪费钱买

这10种故事不该讲给孩子,这5种绘本不该浪费钱买
这10种故事不该讲给孩子,这5种绘本不该浪费钱买

这10种故事不该讲给孩子,这5种绘本不该浪费钱买

彩色斑马有话说:

现在,市场上绘本无数,讲故事的平台也很多。

哪些故事值得听?哪些绘本应该买?哪些不但浪费钱和时间,还对孩子有害?流行的一定好吗?哪些老故事过时了?怎么甄别新故事的优劣?

这些家长普遍困惑的问题,看过本文就能豁然开朗。

110种坏故事不该讲给孩子听

英国教育家Marie L. Shedlock(1854-1935)是史上最著名的儿童故事大王之一,她年轻时做老师,中年以后开始专职讲故事,并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她曾两次去美国巡讲,前后持续了12年时间,影响了很多孩子。纽伯瑞童书奖得主Ruth Sawyer就是因为听了她的故事,才决定写故事的。Marie L. Shedlock总结了近60年讲课、讲故事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The Art of the Story-Teller》(《讲故事的艺术》),书中总结了十种不该讲给孩子的故事。▲ 《The Art of the Story-Teller》

第一种:多愁善感的故事。多愁善感的故事空虚、脆弱,很多成年人甚至很难区分多愁善感和真情实感的差别,但纯真热烈、元气满满的小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英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吉尔博特·起司·切斯特顿(Gilbert Keith

Chesterton)曾说,多愁善感就是“堆砌大量华丽辞藻、平淡乏味、不传神、不恰当地描述特定的事”。简单地说,就是陈词滥调、无病呻吟。

很多感伤的成人童话就属于这种,可能也很优美,但缺乏精神上的能量和营养,可供自怜自艾,却不适合讲给孩子。第二种:包含了惊悚、暴力、恐怖情节的故事。这类故事危害最大。它们让孩子害怕、兴奋,甚至让有些孩子以为自己想听、爱听。这种故事于音乐是广场舞的伴奏带,于戏剧是神剧雷剧,像又咸又辣的菜一样,会刺激、败坏孩子的口味,让孩子对“清淡营养”的故事失去兴趣。某些国产动画片、网上一些七拼八凑的儿童故事都有这个问题,家长应该仔细甄别。第三种:超出孩子兴趣范围和理解能力的故事(除非包着神奇的外衣)。如果故事里有太多孩子完全不知道的事,比如,需要背景知识才能理解的玩笑、隐喻,那这个故事就不适合讲给孩子听,可以等孩子长大些、有一定了解了再讲。第四种:会引起反叛情绪的故事。这里包含了两种情况:1、直接鼓励孩子和家长、老师作对的故事;

2、“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前者的危害显而易见,后者则相对隐蔽。在第二类故事里,会塑造出一个完全符合家长意愿的、理想的完美孩子,也就是所谓的“好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这当然是一种说教,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第五种:粗鄙的故事。真正的幽默感是想象力的产物,low而拙劣的

搞笑内容只会导致言行放纵。

一开始,插科打诨、哗众取宠会破坏敬畏感;随后,就会沦为粗俗;最终,它们会赶走诗意和美好、想象力和同理心,培养出孩子的恶趣味。第六种:有过多讽刺和挖苦的故事。小朋友对讽刺和挖苦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滥用讽刺只会吞噬信任,而这种信任正是孩子们安全感的来源。一旦沉湎于讽刺,孩子们心中的仁慈就会不知不觉地泯灭,他们的同情心、同理心都会变得淡漠。讽刺和挖苦会通过牺牲心灵发育头脑,家长应该保护孩子不受这种危险风格的影响。第七种:讲述未成年人孝行和人临终时情形的故事。

不论东方、西方,讲孝道的故事以前都很流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鼓励未成年人顺从、承担成年人责任的故事显然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及育儿理念。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讲死亡、失去亲人的绘本和故事,如果孩子周围确有发生,是可以用故事疏导情绪的,但如果孩子周围压根没有这样的事,那么,类似的故事就不必讲。因为,对孩子来说,最要紧的事不是思考死亡,而是学会生活。

第八种:兼有神话传说和科学知识的故事。神话传说就是神话传说,科学知识就是科学知识,如果试图把这两者嫁接起来,那么,神话传说会失去天马行空的美感,科学知识会失去一丝不苟的严谨。真正的神话传说不会受任何现实可能性的阻碍,科学的发展则不需要神力的帮助。这两者用各

自不同的方式启迪着孩子的想象力,混为一谈只会不伦不类。“仙女帮科学家发明机器人”,这种故事想想都不寒而栗。

第九种:说教明显的故事。教育不是直截了当地说教,同样,用于说教的故事也不可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故事应

该刻画、创造,而不是告诫、恐吓。伟大的艺术家会立足于普适的价值观,对生活进行含蓄的评判,但不会明确、直白地说教。第十种:能唤起情感,但这种情感却没法转化成

行动的故事。这类故事会浪费孩子的精力,而这些精力本

该有更好的用途。除了上面十种故事,还有一些小细节、

小场景也是不该出现在童话故事里的,比如“彩色斑马”讲的300多个各类故事里,从来没有一个场景提到可乐、薯条之类的快餐食品,所有人物喝的饮料不是果汁就是牛奶,当然也没有任何人物吸烟。小朋友如果喜欢一个故事,会不自

觉地效仿故事里的人物,讲故事的人有义务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帮助家长养育健康的宝宝。210种好故事养出有精神能量的孩子

在《The Art of the Story-Teller》中,Marie L. Shedlock还列出了十种应该讲给孩子的故事。第一种:包含孩子熟悉

情境的故事。孩子阅历有限,想唤起他们的想象力,就得

借力他们熟悉的情境。好的故事善于带领孩子穿过熟悉的生活场景,进入前所未见、不同寻常、虚构想象的奇幻场景。很多经典故事都是发生在日常环境中的反常事件,比如《玩

具总动员》、《纳尼亚传奇》都是从最普通的玩具、家具切入的。

第二种:与众不同、异想天开的故事。好故事可以帮助孩

子超越狭隘的日常生活的局限,进入无限自由的幻想王国,促进智力发展,启迪想象力。第三种:能引发孩子爱美之

心的故事。好的故事兼具语言及形式之美,不但内容有趣,遣词造句还有创意、有韵律。有些翻译的故事、绘本缺乏与原著对应的、汉语的韵律美,家长应该特别留意。第四种:能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故事。幽默能教会人们面对生活的苦难,唤起爱和怜悯。所以,真正的幽默不是粗俗的玩笑,也非简单的滑稽,它精妙、有感染力。

但幽默感需要慢慢发展,一开始,单纯的趣事、浅显的笑话都能让孩子高兴,但父母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地培养。《爱丽

斯漫游仙境》中展现的幽默感堪称童话故事的典范。第五种:各民族的远古历史、神话传说。仙女、精灵、巨人、

矮人、怪兽……这些存在于不同民族远古传说中的神奇生灵,能让人产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获得滋养。

第六种:描述智慧的重要性的故事。最小的孩子取得了最

了不起的成就,听这样的故事,孩子很容易带入,从而产生勇气和信心。第七种:宣扬勇敢、善良等优秀品质的故事。这些古老的优秀品质永远不会过时。第八种:避免说教,

具有神奇性、趣味性的故事。故事当然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但直白严肃的说教或者毫无用处,或者适得其反。“从前有个小朋友很懒,后来他死了。”麦兜妈妈讲的这个故事真是再失败不过了。而神奇有趣、异想天开的故事反而会因为穿着娱乐友善的外衣,很容易就被孩子们接受。第九种:鼓励孩子和大自然、小动物建立亲密关系的故事。小朋友有感同身受的想象力,能跟周围产生共鸣。好的童话能让孩子仿佛置身于一个与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是朋友的和睦世界,树木、花草、动物、星星都可亲友善,孩子当然也更有安全感。第十种:适当谈论死亡的故事。很多故事都有死亡情节,《小红帽》、《狼和七只小羊》等等,还有一些神话传说里有英雄死亡的情节。如果孩子害怕,可以暂时放下这个故事,日后再讲。而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听类似故事时,是不会把它和疼痛联系起来的。如果孩子因此问到死亡,可以告诉他们,死亡不是悲剧、不幸,而是一件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正常的事。3这5种绘本可以不买孩子的时间和心灵比钱更宝贵

第一不买:不适合孩子的绘本。绘本是买来给孩子读的,孩子不是生来读绘本的。所以,挑选绘本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喜好、理解能力、语言程度。哪怕一个绘本评价很高、很流行,但只要它有让你不舒服的字眼、不优美不得体的用词、会导致负面情绪的内容、孩子还理解不了的情节、你的家庭不打算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那这本书就应该放弃。第二

不买:图画不连贯的绘本。绘本是用图画讲故事的书。所以,好的绘本会用画面讲故事,插图的信息量和作用会很大,不但能帮助孩子理解语言、情节,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并值得反复欣赏。所以,家长挑绘本的时候,可以试着把自己当孩子,不看文字,只看图画。然后,合上书想一想:你是否体会到了一种发展变化的节奏?这个绘本是否给了你一种如电影镜头般的推进感?或者像一幕幕舞

台剧一样的层次感?好的绘本,图画如流动的音乐,连续而有节奏,画风统一,有伏笔、有呼应,能抓着你的眼睛走。而且,好绘本的画面都非常有艺术性,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多接触不同的画风,就相当于逛画廊一样,非常有益。第三不买:文字不恰当、缺乏新意的绘本。好的文字恰当、精准而有新意,会随着图画流淌而出,不多、不少,如诗词般朗朗上口。家长要留意孩子词汇量的积累和增长情况,适合孩子的绘本,文字里的新词数量,应该比孩子现有的多那么一点点,有一点难度才能不断激励孩子去理解和学习新的词汇。第四不买:带来不适感的绘本。好绘本的结尾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问题得到了解答,也可以是一个使命得以成功,还可以幽默诙谐地出乎意料、吓人一跳。但好绘本读过之后,会留下美好、快乐、幸福的感觉。孩子会觉得“很棒”,而且这种很棒的感觉是有余味、能回味的。第五不买:直白说教的绘本。好绘本的教育功能是隐性的,会让

孩子“如临其境”,把自己代入故事,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

受到启发。它不会生硬地去强调什么,更不会直白地说教,哪怕批评教育都是温柔的,会让糟糕的行为在谅解中被教育、被改正,会充满爱和接纳地纠正主人公的坏习惯,给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间,帮他们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以上据7月26日“彩色斑马”在荔枝FM的直播内容改写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