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位于50°N和70°N之间,;领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北部有一小部分处在寒带。经度位置:介于20°E和180°之间,东西跨经度160°,东西长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兰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国土

国土面积为1 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地跨欧亚两大洲、东西半球的欧

洲国家。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

(3)地形和地势

①地形——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a.地形分布:

从西到东的顺序为:平原——高原——山脉,即: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b.地形之间的界线:

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

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

俄罗斯的河流大多是地形的分界线

②地势

地势特点: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4)河流与湖泊

①河流

a.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全长3 600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有“俄罗斯的母亲河”之称,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自北向南最终注入里海,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b.亚洲西伯利亚地区有三条大河:

自西向东依次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但封冻期长,它们都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C.中俄边境上的阿穆尔河(我国称黑龙江),向东注入太平洋。

②湖泊

贝加尔湖:被誉为“西伯利亚的珍珠”,是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总蓄水量为23 600立方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

(5)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的南北和东西差异明显。北部有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

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稀少。

原因:a.位于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接受关照和热量少,所以气温低。b.地处亚洲大陆北部,加上西北低东南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地区受北冰洋影响大,造成冬季严寒的气候。c.东部、南部地势高,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冬季寒冷的程度。

气候从西到东的变化趋势是: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大,降水量越来越小,受大西洋的影响逐渐减弱,气候的海洋性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知道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受海洋影响,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是:气温越来越低,降水量越来越少,北冰洋沿岸形成终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2位,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淡水蓄水量最多的湖泊。河流多且流经山区,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2)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l/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在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和东欧平原北部。

(3)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黄金产量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2位。乌拉尔山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此外还有库兹巴斯煤田、库尔斯克铁矿等。铁矿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区,库兹巴斯煤矿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地区。

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

俄罗斯的人文环境;

(1)人口和居民

俄罗斯人口约有1.5亿,境内有100多个民族,人种属白种人,使用俄语,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2)工业

①工业特征:以重工业为主(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等,特别是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尤为突出),轻工业发展缓慢。

②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a.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俄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b.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发达,也是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C.乌拉尔工业区:主要生产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产品。

③比较俄罗斯与日本的工业分布的差别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接近原料、燃料地区,属“资源型”分布;而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属“临海型”分布。产生工业分布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俄罗斯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料、燃料建立了强大的钢铁、能源、机械、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部门,所以工业多分布在资源分布地区;而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原料、燃料和消费市场严重依赖国外,利用其优越的海运条件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及产品的出口,采用了“临海型”的工业分布格局。

(3)不稳定的农业

耕地面积广大,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

①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北部广大地区气温低,不利于发展农

业)。

②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

③不稳定的原因: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降水量少,且极不稳定(年际变化大),其周期性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是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的直接原因之一。

(4)交通发达

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都很发达。

①铁路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稀疏,有横贯西伯利亚的亚欧大陆桥(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即西伯利亚大铁路。

②河流封冰期长,通航期短,以伏尔加河为主要的内河航道。并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相通,实现了“五海通航”。

③管道运输发达,通过管道,将秋明油田丰富的油气资源输往圣彼得堡、莫斯科和西伯利亚等工业区。

(5)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政治、文化中心。

②铁路枢纽:伊尔库茨克是贝加尔湖畔的铁路枢纽。

③港口

a.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港口,第二大城市。

b.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港口。

c.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瑗流的影响)。

初一地理《俄罗斯》教案

初一地理《俄罗斯》教案 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况 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7376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些国家再看面积最 大的是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1、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 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 有热带气候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陆上 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师: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大家还记得这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亚欧分界线)

比较德国与法国,德国与俄罗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比较德国与法国,德国与俄罗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德国与俄罗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情况 答:(一)○1俄罗斯联邦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石油、天然气、泥炭、铁、锰、铜、铅、锌、镍、钴、钒、钛、铬的储量均名列世界前茅。 只有锡、钨、汞等金属资源储量较少,不能自给。主要资源分布集中,有些大型 能源资源、矿物原料的分布相互接近,但是,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大部分 集中在国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而急需燃料、原料的西部(欧洲部分)地区却 感到资源不足、品种欠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也较齐全的乌拉尔地区,由于长 期开采已造成资源不足,开采难度愈来愈大。上述情况势必造成远距离运输, 给交通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每年由东部地区运往西部地区的燃料都达几亿标 准吨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合理分布。 俄罗斯自然资源的丰富还表现在:它拥有原苏联90%以上的森林面积和水能资 惊,70%的煤炭,80%的天然气,100%的磷灰石,60%的钾盐和大部分铁矿 石。西伯利亚和远东是全世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森林面积达5.03 亿公顷,木材积蓄量达600多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各种金属矿藏,如铁、铜、 镍、锌、锡、铝、霞石、金刚石、水银、镁、云母、铝、钨、金、银等。西伯 利亚拥有大量的各种珍贵皮毛动物和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远东海域生物资源丰 富,总量为2850万吨,其中鱼类资源2300万吨。 ○2德国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矿物原料(钢、铝土矿、锰、磷酸、钨和锡)对外国的依赖特别大。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由国内满足,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

俄罗斯著名人物(普京)

俄罗斯著名人物 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王统帅有苏沃洛夫作家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 艺术家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 .列维坦列宾 苏联领导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领导人普京梅德韦杰夫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热点新闻 01:01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反对派集会和平结束 00:56圣彼得堡800人举行未获准集会警方逮捕70人 00:41普罗霍罗夫在反对派集会上称欠选民的人情 00:05莫斯科警方:超1.4万人参加普希金广场举行的集会 00:01俄警方在莫斯科市中心抓获利莫诺夫及其约50名支持者 23:56莫斯科警方在市中心抓捕参与非法集会的反对派人士 23:45俄中选委统计100%选票普京得票率63.6% 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市。 1975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分配到国家安全机关工作。 1985年至1990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作。 自1990年起--任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国际问题助理,然后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顾问。1991年6月--圣彼得堡市政府外事委员会主席,自1994年同时兼任圣彼得堡市政府第一副主席。1996年8月--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局副局长。 1997年3月--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监察总局局长。 1998年7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自1999年3月起同时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1999年8月--俄罗斯联邦政府主席(总理)。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联邦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2000年5 月7日就职。 2004年3月14日,再次当选。

在两届总统任期结束后,按照俄罗斯宪法规定于5月7日辞去总统职务。 2008年5月7日起--“统一俄罗斯党”主席。 2008年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普京担任政府总理的提名。 弗拉基米尔·普京拥有经济学副博士学位,精通德语和英语。 已婚,妻子是柳德米拉·亚历山大罗芙娜·普京娜,育有两个女儿:玛丽亚(生于1985年)和卡捷琳娜(生于1986年)。 普京的经典语录 热点新闻 01:01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反对派集会和平结束 00:56圣彼得堡800人举行未获准集会警方逮捕70人 00:41普罗霍罗夫在反对派集会上称欠选民的人情 00:05莫斯科警方:超1.4万人参加普希金广场举行的集会 00:01俄警方在莫斯科市中心抓获利莫诺夫及其约50名支持者 23:56莫斯科警方在市中心抓捕参与非法集会的反对派人士 23:45俄中选委统计100%选票普京得票率63.6% 俄罗斯第二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5月7日已经离任。在他领导国家的八年时间里,他的许多经典言论已经进入现代俄罗斯口语,成为俄罗斯媒体和社会大众的流行语。而通晓多门外语、口才出众的普京,也经常引用成语和俄罗斯民间谚语。 "拉到茅房里毙了" --"俄罗斯战斗机现在和将来就是要专门打击车臣恐怖分子营地,不管恐怖分子跑到哪里,都要继续下去......我们要到处跟着恐怖分子,在机场,那就在机场。那么,很对不起,要是在厕所里抓到,那就拉到茅房里毙了,说到底是吧。就这样了,这个问题就这么定了。"(1999年9月份,普京视察车臣前线,当时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沉了" --2000年9月,当美国CNN电视台记者向普京提问,询问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出什么事了,普京做出了简短的回答:"它沉了"。 "会下雪的" --"在岸上你们可以享受明媚春光,这时候在山上还是冬天呢。六个星期还是七个星期以前,我在那儿滑过雪,而且我知道,真正的降雪是有保障的。"(2007年7月,普京在危地马拉游说国际奥委会投票支持索契举办2014年冬奥会时的讲话) "木帆船上的划桨奴隶"

三位鲜为人知的苏联过渡领袖

三位鲜为人知的苏联过渡领袖 提及苏联,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曾经叱诧风云的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以及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在两极世界对峙的“冷战”时代,作为超级大国——苏联的国家领导人,这些人的名字曾经响彻世界。其实,他们而外,还有几位苏联最高领导,因执政时间短暂而为人们淡忘。 斯大林的正宗接班人马林科夫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1902—1988年),诞生于沙俄乌拉尔河西岸契卡洛夫城的一个职员家庭,青少年时代参加苏俄红军,在军队中从事政治宣传工作。1920年加入共产党,曾经就读于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在联共(布)中央工作,担任斯大林的秘书。在这以后,虽然在行政职务上,马林科夫不是中央领导人,但作为最高领袖的秘书,他实际上取得了接触高层政要的难得机会。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清洗运动。这是一场空前的政治大破坏,犹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上百万人死于此次劫难,许多优秀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军队将领甚至无辜百姓都受到牵连与迫害。这一时期,从西班牙大使一职卸任后,马林科夫长期担任联共(布)中央党委机关部部长,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当权派中,他起了助纣为虐的消极作用。这是斯大林与马林科夫的共同政治污点。此后马林科夫在苏联政坛逐步崛起,到“二战”时期,他已经挤进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为表彰马林科夫在督促工业生产方面的业绩,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曾授予他“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荣誉称号和一枚“列宁勋章”。1946年,马林科夫当选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和部长

会议副主席,正式进入国家的核心决策层。两年以后,当斯大林属意的接班人安德烈·日丹诺夫病逝后,马林科夫更为斯大林所倚重。在斯大林的有意栽培下,他渐成为仅次于斯大林的二号人物。1952年10月苏共“十九大”上,马林科夫作政治报告,其继承人的身份更加凸显。 斯大林晚期,苏联的政治运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家权力渐渐转移到以斯大林为主席的部长会议,而以斯大林为总书记的联共(布)党中央,权力却相对缩小。在“十九大”上,斯大林索性取消了“总书记”职务,自己甘愿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但他仍然以部长会议主席的身份管理国家。这个时候,不论是在党中央,还是部长会议,马林科夫的排名都是仅次于斯大林,位居第二。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马林科夫几乎毫无悬念地晋升为部长会议主席,成为苏联历史上的第三位最高领袖。 鉴于斯大林的崇高威望,他去世以后,任何一位国家领导人都没有资格成为下一任集权式领袖,苏联决定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具体表现为马林科夫主管政府即部长会议,赫鲁晓夫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主管党务,贝利亚主管内务部。由于贝利亚一直藏有篡权夺位的念头,并有反常举动暴露,马林科夫先行一步,不久将贝利亚解职,并于同年将其处决。“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是一个新设立的职务,实际上为苏联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1953年9月当赫鲁晓夫获得这个职务以后,在“党管一切”的体制下,他在实际上就成了整个苏联的真正首脑;而作为部长会议主席的马林科夫,在短短的6个月后,虽然职务没有发生变化,却因“第一书记”的横空出世而又滑至副手的位置。马林科夫担任苏联政府首脑直到1955年辞职,在这两年时间内,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着手对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 政治上,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个人崇拜”和独断专行的领导方式,强调集体领导;平反冤假错案,为斯大林时期受到错误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的各级领导及群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改组由贝利亚掌控的凌驾于党和国家机构之上的内务部,健全国家司法机构。经济上,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2001年1月第28卷 第1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Jan.,2001 V ol.28.N o.1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宋瑞芝,宋佳红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特殊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及精神的二律背反:美德与缺点;奴性与集体主义精神;极端与包容;肃穆与感伤。 [关键词]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K 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1-0082-04 [收稿日期]1999-12-17 [作者简介]宋瑞芝(1942—  ),女,北京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研究。 世界各个民族的性格,都是由其地理环境与 其长期社会历史的原因铸就的。俄罗斯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殊性格。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既不同于东方民族,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可以说它包容着东、西方民族性格的某些特征,即有着民族性格上的二重性:既是世界上最无国家组织的民族,也是最崇尚专制国家的民族;既是最富有自由、漫游本性的民族,也是最富集体主义的民族;既是勤奋坚强的民族,也是最有依赖性和惰性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上的矛盾性、二律背反,除了社会历史的诸种原因外,地理环境也对它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空间的广延性:利弊双刃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来自喀尔巴阡山以北、维斯杜拉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沼泽地。公元6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上游及德维纳河和伊尔缅湖的广阔土地上,直到16世纪中叶,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仍以伏尔加河以西为其主要的活动舞台。沙皇伊凡四世时期,开始向东征服西伯利亚,到17世纪中叶,不到一个世纪,俄罗斯的疆域迅速扩大到了亚洲的东部。19世纪时,俄罗斯的疆域已北达北冰洋沿岸,西至波罗的海,南到高加索、黑海、里海、中亚,东临太平洋西岸,形成一个东西跨度达15000公里,南北跨度达5000公里的 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大国。 辽阔的国土,给了俄罗斯民族一无际涯的空间。这种土地的无界性,给了俄罗斯民族一切美德,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许多缺点。俄罗斯民族胸怀的宽广性,就来自于这巨大的空间。凡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看到俄罗斯人无论男女,均给人以高大粗壮的感觉,他们的建筑和日用品也像人一样,给人以厚重、宏大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温顺与牺牲精神,也是无边的空间造就的。辽阔的大地给俄罗斯人一种安全感。他们身处俄罗斯的中心,周围都是自己的国土,相信俄罗斯大地母亲会帮助他、保护他,不会感到任何的恐惧。他们在俄罗斯妈妈面前,是那么地依赖、那么地温顺,他们像对待圣母那样地对待大地母亲,为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也正是这个巨大的空间,却又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如满不在乎、责任心不强。俄罗斯人生活在这块广袤无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们无需积极进取、努力创造财富,也无需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辽阔的田地,却需要有序机构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集权国家,这无疑对具有天然自由习性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压抑,从而又造成了俄罗斯人性格上的极其浮躁,个人的、集团的、阶级的首创精神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俄罗斯大地母亲有无限宽广的胸怀,有流淌不尽的乳汁,可以养育和拯救所有的俄罗斯人,因 ? 28?

南美洲历届领导人资料

委内瑞拉: 1999.2.2-2002.4.12 乌戈·拉斐尔·查韦斯·弗里亚斯(Hugo Rafael Chávez Fr ías 直选,军人):曾因发动“二·四”军人政变入狱,出狱后查韦斯创立了左翼的第五共和运动以对抗民选的委内瑞拉总统。他以拯救委内瑞拉的大量贫穷人口为号召,在1998年当选总统,2007年宣誓连任。2011年被查出身体内有恶性肿瘤而接受手术,2012年公开宣布痊愈并竞选总统,10月赢得大选获得连任。当地时间2013年3月5日下午4点25分查韦斯去世,享年58岁。 2002.4.12-2002.4.13 佩德罗·卡尔莫纳·埃斯坦加(Pedro Carmona Estanga 政变上台,政治家)埃斯坦加于2002年4月12日-2002年4月13日担任委内瑞拉政变临时总统。 迪奥斯达多·卡贝略(Diosdado Cabello 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 2002.4.14- 2013.3.5乌戈·拉斐尔·查韦斯·弗里亚斯(Hugo Rafael Chávez Frías) 尼古拉斯·马杜罗·莫罗斯:代总统。青年时期为学生运动领袖,曾担任加拉加斯地铁工会领导。历任“玻利瓦尔革命运动200”全国领导人、“玻利瓦尔劳动者力量党”协调员和“第五共和国运动”动员部主任。2008年参与创建执政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现为统社党副主席。1998年当选众议员,2005至2006年担任全国代表大会主席。2006年8 月被任命为外长。2012年10月,被任命为副总统兼外长。2013年4月15日当选为委内瑞拉总统。 洪都拉斯 波尔菲里奥·洛沃,洪都拉斯政治人物。2002年至2006年,洛沃任洪都拉斯国民议会议长。2009年11月29日当选洪都拉斯新总统。 哥斯达黎加 路易斯·吉列尔莫·索利斯,绰号“政治科学家”,曾经是一名历史学家和外交官。索利斯主张重塑哥斯达黎加的国内经济,减少财政赤字和社会不公平,推动教育发展,为小型企业创造更多的贷款机会。新华网圣何塞2014年5月5日电:哥斯达黎加新总统路易斯·吉列尔莫·索利斯8日正式宣誓就职,任期四年。现年56岁的索利斯是一名历史学家。作为反对党公民行动党总统候选人,他在4月6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77.9%的得票率胜出。这是公民行动党在成立14年后首次成为执政党。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哥斯达黎加政治家,1986-1990和2006-2010两次当选总统, 对内扩大就业,对外主张和平,因成功的推动签署1896年中美洲五国和平协议而获得诺贝 尔和平奖(阿里亚斯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对促进中美洲和平进程贡献很大,同时他任上 率先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也值得历史铭记,目前仍跃跃欲试要促进中国和其他中美洲国家 的关系发展。) 哥斯达黎加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宣誓就职。哥斯达黎加新当选总统劳拉·钦奇利亚2010年5月8日在圣何塞萨瓦纳公园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哥斯达黎加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俄罗斯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俄罗斯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Tuesday, February 7, 12 俄罗斯有辽阔的平原,占国土的70%。主要有两个:东欧平原有400万平方公里,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俄罗斯有众多的大河,淡水资源十分丰富。贝加尔湖深约1620多米,面积3.15万平方公里,湖水容量近2.3万立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1/5!森林也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总面积约为8.6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0.5%。俄罗斯还是世界上能源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天然气占世界36.1%,石油占14.3%,煤占16.2%。俄罗斯的农用地占国土面积的12.9%,约2.2亿公顷,并且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带。俄罗斯的耕地面积约有1.2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84公顷。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840万人,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15.7公顷。另外,俄罗斯有7260万公顷草地牧场。俄罗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气候条件。 以下自东向西介绍一下几个主要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以及该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 1.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全年≥10°C积温约为1500~2500°C,气候属于强大陆性,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半降于夏季,土壤以草甸土和灰色森林为主。北部为森林草原类型,南部属干草原类型。主要作物为春小麦,黑麦和燕麦也占一定的比重,甜菜与亚麻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作物,畜牧业居于次要地位,以乳肉兼用

养牛业为主。 2.南西伯利亚地区。大致介于北纬50~60度之间,包括伏尔加河流域区的东北部、乌拉尔区的南部、西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处草原带,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全年≥10°C积温1800~2600°C,年降水量由北部的450毫米减至南部的250毫米,无霜期则相应地由110天增至130天。土壤为肥力较高的黑钙土和栗钙土。不利的气候因素是旱灾频繁,风蚀严重,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1950年代,苏联在此大规模垦荒,共开垦荒地4184万公顷(包括哈萨克北部的2548万公顷)。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商品率很高。畜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是俄罗斯主要的畜牧基地之一。 3.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位于外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地区,为俄罗斯境内仅有的湿润亚热带地区,≥10°C积温均在4000°C以上,无霜期长达240~250天,一月平均温度3~8°C,热量条件充足。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适于亚热带作物的生长。茶树、柑桔类(柠檬、桔、甜橙)和油桐树等亚热带作物是本区农业的最主要部门,并种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烟草。本地区农业专门化程度较高,对劳动力需求较多,商品率也较高,粮食需靠区外供应。 4.西北部地区。大部分属于非黑土地带,是俄罗斯谷物、奶牛、亚麻、马铃薯的重要产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部分,工业中心较多,城市人口比重高。两个特大城市——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均位于此,农业紧密为工业和城市服务。冬季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气温高,≥10°C积温在1600~2200°C之间;降水

俄罗斯自然地理

俄罗斯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是原苏联总面积的76.3%。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北纬41到北纬8149之间,横跨11个时区。领土略呈长方形,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从最东端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到最西端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海海岸,长约1万公里。俄罗斯北部领土36%在北极圈内。 俄罗斯拥有漫长的疆界线, 边界的东、北部是海疆,西、南部主要是陆界。总长度超过6万公里,其中海疆占2/3,海岸线长4.3万公里,共与12个海相邻:北临北冰洋的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东濒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西滨大西洋的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俄罗斯的陆路边界占其疆界的1/3,共与14个国家接壤: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外蒙古、中国和朝鲜。此外,在东部还同日本和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俄罗斯联邦边界线总长度为60932.8公里,其中海界38807.5公里, 陆界14509.3公里,江河界7141公里,湖泊界475公里。中俄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其中东部边界4280公里,西部边界54公里。

二地形特点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 各种地形地貌均有。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其中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60%,高原和山脉各占20%。俄罗斯境内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多为辽阔的平原。叶尼塞河以东大多是高原、山脉,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大约分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东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远东山地。东欧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著名平原, 绝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中西伯利亚高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海拔500~1500米,为世界最大高原之一。俄罗斯欧洲领土大部分为东欧平原,乌拉尔以东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是阿尔泰山脉。俄罗斯山脉大部分布在边缘地区,可分为高加索山带、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峰高达5642米,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西伯利亚南部和东部及远东山地海拔1000~2000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有俄罗斯著名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为北西伯利亚低地。东部山带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欧亚大陆最高的火山。山体不高的斜交山脉斜着纵贯俄罗斯东半部。 俄罗斯联邦境内自北向南为北极荒漠、冷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冻土地带、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和半荒漠地带,而整个地势如梯形排列,从西往东逐渐升高。俄罗斯联邦

苏联领导人一些故事

苏共二十大于1956年2月14日在莫斯科召开。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主持了大会,并向大会作了总结性报告。在报告中,他批判了“个人崇拜”,强调恢复和加强集体领导的重要。 2月24日深夜11时,二十大的代表们又来到会议厅,听取赫鲁晓夫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赫鲁晓夫在报告中激烈地批判了斯大林及其个人崇拜。 赫鲁晓夫的报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禁区,斯大林模式不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道路而存在。 可以说,赫鲁晓夫是反对个人崇拜和发动改革的先驱。但是由于各种局限,他的改革是不完备的。在他执政期间,苏联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于集中的倾向十分严重,干部任用上也存在着事实上的终身制。 到赫鲁晓夫执政后期,这些现象表现得愈发严重。1960年,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代表团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美国示威者大呼反苏,使赫鲁晓夫很愤怒。 在联合国大会上,赫鲁晓夫建议把联合国总部搬出美国去,但他的这个提议被联合国大会否决了。在这个结果宣布后,赫鲁晓夫率领的苏联政府代表团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成员边高声喊叫,边不停地跺脚,以示对这个结果的不满,同时用这种吵闹的声音去干扰其他国家代表的发言。 当英国代表麦克米伦讲到最尖锐的内容时,赫鲁晓夫认为高声喊叫的反击力和轰击力仍不够强,便脱掉一只皮鞋,用右手拿着,在自己席前的桌子上砰砰地敲打起来,赫鲁晓夫这个异常的举动令与会者目瞪口呆。 赫鲁晓夫出身卑微,酗酒,讲话文法混乱,穿着过时而风度不雅,态度生硬而举止粗鲁,而且常常发表轻率失当的声明,讲起话来无所顾忌,言过其实,因此在许多西方观察家眼里,他连给斯大林擦靴子都不配。在1960年10月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当菲律宾代表发言抨击苏联在东欧干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殖民主义时,赫鲁晓夫脱下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成为著名的外交事件。然而,后来经过对现场照片的分析,发现实际的情况是:赫鲁晓夫在手拿皮鞋敲打的同时,他的两只脚上其实都穿着皮鞋。也就是说,赫鲁晓夫提前就预备了一只额外的皮鞋。他并不是一时兴起脱下皮鞋抗议,这个举动是精心安排过的,典型的苏联恐吓式外交手段。他关注农业,认为美国人大量种植玉米,苏联人也不该落后,继而在全国推广玉米运动。赫鲁晓夫直至下野后登记户口时,警察才发现他与夫人尼娜·彼得罗夫娜没有做过正式的婚姻登记。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案版)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滚动训练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濒临波斯湾,城市化水平高达98.3%;人口396.5万(2013年),其中科威特籍人口只占总人数的38%,外籍人口中以印度人最多,其次是埃及。该国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近年来,该国重视发展多种经济,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下图示意科威特位置和范围。 (1)简述科威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 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材料三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上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一带”建设局部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描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4.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该树种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现我国福建与广东都有栽植,下图所示纺锤树由珠海农科所从国外引进。下面为哥伦比亚示意图与纺锤树景观图。 (3)据材料说明纺锤树适应哥伦比亚自然环境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俄罗斯简史

俄罗斯简史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

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透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政治: 1993年12月12日通过的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它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议会称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每届任期4年。联邦委员会由每个联邦主体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各一名代表组成,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国家杜马中的一半按简单多数原则由全国225个大选区选出,另一半按比例制原则从各党派中选举产生,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联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一:亚洲之旅 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教师: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学生: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活动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七年级地理下册7.4俄罗斯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俄罗斯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地跨东西半球。西临A1—波罗的海,北临A2—北冰洋,东临A3—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特点),各地差异较大。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俄罗斯主要地形区:B1—东欧平原、B2—西西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分界线: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C3—勒拿河。 4.河流与湖泊: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喻为“母亲河”,注入里海,属内流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C4—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 6.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 7.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主要工业区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8.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铁路网比较稀疏,有一条横跨亚欧的铁路称为“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这部分称西伯利亚大铁路。 ●两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铁路;俄罗斯的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为主;(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地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摩尔曼斯克(北极圈以北的不冻港),圣彼得堡(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临波罗的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参威,亚欧大陆桥的起点,临太平洋) 9.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

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的研究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地势东高西低,70%的土地是平坦辽阔的平原。西部多为辽阔的平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大约分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两部分。东部多高原和山地,主要有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远东山地。东欧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著名平原。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中西伯利亚高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500米,为世界最大高原之一。乌拉尔山南北蜿蜒2000多千米,是欧亚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力,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的原料和燃料价格比较便宜,这无疑是其出口贸易的一大优势。

,2004年俄对外贸易总额278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1832亿美元,进口948亿美元,顺差884亿美元。 2004年俄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45.1%),其中德国(9.3%),意大利(5.9%),荷兰(6.5%),芬兰(3.2%),法国(2.9%),瑞典(1.2%);独联体国家(18.3%),其中白俄罗斯(6.8%),乌克兰(6.6%),哈萨克斯坦(3.2%);中国(5.8%),美国(3.8%)。2004年在与非独联体国家的贸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56.8%),金属及其制品(16.9%),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7.5%),化工产品(6.6%);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农产品(18.1%),化工产品(15.9%),金属及其制品(7.9%),纺织服装类商品(4.5%)。 据俄罗斯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俄罗斯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 2009年俄罗斯对荷兰、意大利、中国、德国和土耳其的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15.1%、8.5%、6.9%、4.9%和4.6%,为353.2亿美元、198.0亿美元、161.8亿美元、114.9亿美元和107.8亿美元;自中国、德国、美国、乌克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14.2%、12.3%、5.7%、5.5%和5.1%,为219.6亿美元、190.5亿美元、89.0亿美元、85.9亿美元和79.4亿美元。俄罗斯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土耳其、波兰和哈萨克斯坦,顺差分别为323.3亿美元、127.2亿美元、77.0亿美元、60.3亿美元和53.0亿美元,减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和法国等,其中对德国和中国逆差减少40.7%和59.5%,但对法国逆差增长12.9%。

苏联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按时序排列)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917年10月6日- 1922年4月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922年4月3日- 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953年9月7日-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 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2日- 1984年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 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 1991年12月2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联。苏联的缔造者列宁于1924年逝世。约瑟夫·斯大林获得政权。他通过残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对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同时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 虽然斯大林被西方国家和一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个屠杀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他成功地把苏联改成了一个工业和军事强国。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苏联军事也比以前强出好几倍。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双方结成貌合神离的同盟,同时秘密划分了双方在波兰、波罗的海国家、芬兰和罗马尼亚的势力范围。苏联采取亲德政策,敌视英国、法国和其他盟国,并努力破坏他们抵抗德国的战争。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在同盟国的大力援助下,苏联红军和盟军在1945年攻占了纳粹德国全境,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斯大林与其他社会主义盟国建立了华沙公约,同美国和北约相抗衡,冷战时期开始。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了几年的政治斗争。随后赫鲁晓夫掌握了政权。他在1956年苏共二十一大上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及其个人崇拜的严重后果,苏联的政治斗争从此向更加人道的方式转变。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从1959年开始,苏共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辩论和争吵。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获得政权。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苏关系处于低谷,只存在名义上的外交关系,并发生过诸如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的边境冲突。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两次行动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外推行扩张政策,除了东欧集团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纳入苏联阵营,或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权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他提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为了剥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将别国变成苏联的附庸国。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被视为苏联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橱窗,但是由于入侵阿富汗,却变成了有史以来抵制国家最多的一次奥运会。 1985年,共产党改革派人物戈尔巴乔夫接掌政权。他改变了许多陈腐的旧观念。戈尔巴乔夫试图改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治国方法,在国内实行改革和公开化政策,对历史错误进行清算。他试图在苏联建设“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导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产主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积累的错误发生了总爆发,共产党及其政治目标在东欧国家日益不得人心,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倒台。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3、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反馈、巩固提升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认识美食,展示我国各地美食图片:东坡肘子、水煮肉片、姜葱炒蟹、龙井虾仁、碳烤松茸、昆虫菜等,让学生认识美食,猜猜是哪些地方的特色菜。 新课: 活动二:探究美食 南方地区美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 1、出示南方地区景观图:江南水乡、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风 光、四川民居等,引导学生概括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湿热 2、自主学习:根据“成都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南方地区的“湿 热”程度(气候) (1)、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和。 (2)、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为_㎜。

(3)、以成都为例,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成都气温最高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气温最低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月,该月降水约_㎜。 (4)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和,气候特征是:_ 4、学生展示反馈,纠错 过渡: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分析) (二)位置和范围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在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中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和南海的位置,并总结南方地区的位置特点 2、展示反馈 (三)地形地势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以下内容: 1、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出南方主要地形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的位置 2、比较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结合地形图和46页阅读材料回答) 3、读图分析南方地区地势特点 4、总结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 5、巩固提升: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东却受寒潮影响 6、教师点拨总结 (四)湿热的自然环境对土壤的影响——红壤 认识红壤并分析其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活动三:创意美食(认识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