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籍测量复习题

地籍测量复习题

地籍测量复习题
地籍测量复习题

地籍测量复习题

————————————————————————————————作者:————————————————————————————————日期:

、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

:记载有关土地状况的薄册(含图件),也可形象地将地籍喻之为土地的户籍,是土地诸要素的隶属关系综合成统一体的总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

4.坐标转换:是指某点位置由一坐标系的坐标(1分)转换成另一坐标系的坐标的换算工作,也称为换带计算。

与宗地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在地面上确定一个地块实体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同类属性”义。

1.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不仅是税收和产权地籍,还有为土地管理和社会发展服务等功能。

有权的权利: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具体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

查的指界:是指确认被调查宗地的界址范围及其界址点、线的具体位置,现场指界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界。

4.成套住宅: 指由若干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或客厅等组成的供一户使用的房屋。

分等定级:主要是对城镇土地利用的适宜性的评定(1分),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主要是对农用土地的、质量(生产力大小)的评1分)。

1.初始地籍:是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管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后,(1分)最初建立的地籍图册。(1分)

2.宗地或丘:如地块具有权利上的同一性,则称为权利地块,实质上就是宗地或丘。

用变更调查:是指在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初始调查之后,(1分)为满足日常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土地权属、位置、的变更调查。(1分)

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1分)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1分)

综合评定法:是通过对城市土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土地的使用价值或价值及其在空布的差异性,并以此划分土地级别的方法。

:是指有争议的地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地块。

2.公路用地: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地。

3.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绘制的,是处理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也是土地证书附图的基本图件。

4.界址:包括各级行政界址和土地权属界址。

5. 气屋:利用房屋的人字屋架下面的空间建成并设有老虎窗的叫做气屋。

二、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地籍调查的分类。(6分)

①按地籍调查的时间和任务划分(1分):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1分)和变更地籍调(1分)查;

②按地籍调查区域的不同划(1分)分:可分为农村地籍调查(1分)和城镇地籍调查。(1分)

2.土地的权属状况。(6分)

包括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土地使用期限等。(每个1分)

3.地块的特征是什么:(5分)

(1)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1分)

(2)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2分)

类属性”既可以是某一种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即可以采用土地的权利、质量、利用类别等中的一个属性或几属性的组合作为“同类属性”来标识一个地块的具体空间位置。(2分)

4.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其调查内容:(10分)

(1)查清村和居民点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2分)

(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2分)

(3)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2分)

(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2分)

(5)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2分)

5.应分摊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3分)

(1)按文件或协议分摊。(1分)

(2)按比例分摊。(1分)

(3)按功能分摊。(1分)

1.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 (5分)

(1)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1分)

(2)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1分)

(3)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1分)

(4)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质量;(1分)

(5)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状况。(1分)

2.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5分)

(1)土地的权属状况。(1分)

(2)土地的位置。(1分)

(3)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1分)

(4)调查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2分)

3.房屋的权属内容?(6分)

包括权利人、权属来源、产权性质、产别、墙体归属、房屋权属界线草图。

4.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异同处?(3分)

① x、y轴的位置不同;②象限排列顺序不同;③三角函数公式通用。

5.地籍要素有那些?(11分)

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及编号、土地编号、房产情况、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土地面积等;必要的地形要素包括测点、房屋、道路、水系以及与地籍有关的必要地物、地理名称等。

答对11项即可。

1.如何理解地籍测量的重要性?(5分)

律性的行政行为;(1分)⑵具有较高的能满足地籍管理的精度指标;(1分)⑶要求有配套的成果资料(1分),包括图、表、卡成套的成果(1分);⑷要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1分)。

2.对于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如何处理?(6分)

(1)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确定。(1分)

(2)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1分)

定界址线(简称确界)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1分)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十五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1分)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1分)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1分)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常见的基础测绘图件有哪几种类型?(4分)

(1)应收集最新的航片及其相关信息。(1分)

(2)地形图。(1分)

(3) 影像平面图。(1分)

(4) 其他图件。(1分)

4.房屋建筑结构如何分类(6分):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5.土壤调查内容?(5分)

主要是土壤质地(1分)、土层厚度及构造(1分)、土壤养分(1分)、土壤酸碱度(1分)和土壤侵蚀等(1分)。

6.征收土地税的依据(4分)

(1) 按土地面积征税。(1分)

(2) 按土地每年的总收获量征收。(1分)

(3)按土地每年的纯收益征收。(1分)

(4)按地价征收。(1分)

1.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3分)

保护为目的的产权地籍,除了为税收服务之外,还要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和监督提供明材料。因此,产权地籍调查是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内容(1分),同时调查土地利用状况(1分)和其他要素(1分)。

2.城镇地区土地划分的方法?(10分)

各级行政区划的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土地,(1分)城镇可划分区和街道两级(1分),在街道内划分宗地(地块)(1分)。当街道范大时,(1分)可在街道的区域内,根据线状地物,如街道、马路、沟渠或河道等为界,(1分)划分若干街坊(1分),在街坊内划地(地块)(1分);当城镇比较小,无街道建制时,(1分)也可在区或镇的管辖范围内,划分若干街坊,在街坊内划分宗地(地(1分)。对城镇,完整的土地划分就是:××省××市××区××街道××街坊××宗地(地块)(1分)。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常见的基础测绘图件有哪几种类型(4分):

(1)应收集最新的航片及其相关信息。

(2)地形图。

(3) 影像平面图。

(4)其他图件。

4.地籍控制点埋石的密度(3分):

为满足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城镇地区,应对一、二级地籍控制点全部埋石。(1分)在通常情况下,地籍控制网点的密度为:

(1) 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1分)

(2) 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1分)

(3) 城镇郊区:400~500m布设一级地籍控制。(1分)

5.地籍图测绘方法(10分)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内容一部分可通过实地调查得到(1分),如地类编号、土地等级、土地质量(1分)、编号(1分)、街道名称、单位名称、门牌号(1分)、河流、湖泊名称等(1分);而另一部分内容则要通过测量得到(1分),级行政界线、界地点位置(1分)、必要的建筑物、构筑物(1分)及其他地籍、地形要素的位置等(1分)。

地籍图一般可通过野外实测成图,也可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或绘编法成图,这些都是一些常规成图方法。(1分)

三、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根据调查时间及任务的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2.多用途地籍,亦称(现代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一步发展。

3.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土地使用权)、(集体所有制单位土地的使用权)和(个人土地的使用权)。

4.对城镇,完整的土地划分就是:××(省)××(市)××(区)××(街道)××(街坊)××(宗地)。

年以后采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标准,新分类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作了明确规定,全国统一定为(3)个一级地类,个二级地类,(71)个三级类。

准使用的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它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高程起算面,起算点高程为H0=(72.289m)。1956年黄海高程系H00m)。

7.界址点测量方法一般有(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

8.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9. 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面积)三部分组成。

10.地形地貌调查主要查清地面的(地貌类型)、(坡度)、坡向、(高程)、相对高度等。

1.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2.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4.土地权属界址(简称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

5.一般情况下,地籍编号统一(自西向东)、从(北到南)从(“001”)开始顺序编号。

查前,要向(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发出通知书,同时对其(四至)发出指界通知。按照工作计划,分区分片通知,并要求土者或使用者(法人或法人委托的指界人)及其(四至)的合法指界人,按时到达现场。

7.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为(按文件或协议分摊 ) 、(按比例分摊)和( 按功能分摊) 。

8.界址点测量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野外踏勘)、(资料整理)和误差表准备。

9. 计曲线从高程0m起算每隔(四)根等高线需加粗一根, 称为(加粗)等高线。

10.平房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勒脚)以上的墙身外围的水平面积。

11.所谓土地纯收益,即从土地总收益中减去(生产成本)及他项负担后的余额,亦称(经济地租)。

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用状况等。

所有者除有对土地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上述权利外,同时有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改良、(保护),(防止土污染)和(荒芜)的义务。

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地形图上最小图斑面积居民地是(4 )mm2,耕地是(6)mm2,其他地类是(15 )mm2。因长度变形而引起的误差,一般采用如下方法:若因测区地面平均高程引起的变形大于(2.5cm/km)时,则采用测区平均高作为归算面以减少变形。

5.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6. 当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宗地变更面积超过(1/2)时,应对该图幅或街坊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勘丈。

7.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是(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要求)和(测量方法 )。

地区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表示地貌的实际状态时,可用二分之一等高距的等高线,称为半距等高线或(间曲线),用(长虚线)分之一等高距的等高线称为(辅助)等高线或(助曲线),用(短虚线)表示。

分摊的共有面积,如果多个权利人拥有一栋房屋,则要求(分户)分摊;如果一个权利人拥有一栋房屋,则要求(分层)分摊,即使按层计算,房屋的共有面积按层分摊。

10房屋权属界线示意图是以(房屋权属)单元为单位绘制的略图,表示房屋的相关位置。

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审核后,报(国家税务局)批准。土地使用税由(土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土地管理机关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向关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资料。

籍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地籍调查),即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信息,在实地确认土地及其附着权属界址)和(利用状况),并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精确定位、面积测算等地籍测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权属的确认方式为(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设计了(5)种界标。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规定为:住宅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为(50)年。

的土地权属界线,短期内确实难以解决的,调查人员填写(《土地争议原由书》)一式(5)份,权属双方各执1份,市、县(区)、、街道)各1份。

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因而促使地籍不但要用于税收,还要用保护。

绘的内容包括:(界桩的埋设与测定),(边界线的标绘),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绘制,边(界线走向)和(界桩)位置说明的编写。

8.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的地籍图每幅图内至少应有埋石点数分别为(3)个、(6)个、(9)个。

9.每条等高线必为(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幅图)内闭合,也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

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其使用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摊,即:.各单元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分摊系数K)×(各单元套内建筑面

四、选择题10分(共10题,每题1分,在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

在空白处)

1.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之一。( B. )

A..继承 B..拍卖 C..赠与。 D. .出租

2.1弧度等于(D) 。A、262065″B、206600″C、206562 D、206265″

3.我国的高斯平面坐标系的x的自然坐标值 ( C)

A.有正有负 B.均为负值 C.均为正值D.与投影带有关系

4.土GPS网获得的坐标是(A)

A.GS-84坐标系B.北京54坐标系C.西安80坐标系D.自由坐标系

5.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C)。 A.0.1mB.0.5m C.1m D.2m

6.分幅图上可以不表示的地物是( A ) A.阳台B.装饰柱 C.围墙 D.门墩

7.从比例尺为1:10000的图上量取某线段长为50mm,则该线段所对应的实地水平距离是:(D)

A.500000米B.5000米 C.50000米 D.500米

8.不计算建筑面积的是:( D )。A.电梯井。B.提物井。C.垃圾道。D.悬挑窗台。

9.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城区分幅图应采用( B)的比例尺 A.1:200 B.1:500 C.1:1000 D.1:2000

10.《禹贡篇》记载将九州土地的自然肥力估计为共(D)。A.三级B.六级 C. 八级D. 九级

1.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C )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2.国家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其地下资源和埋藏物(A.仍属国家所有 ) 。

A.仍属国家所有

B.属受让方所有C.属当地政府所有D.属地矿部门所有。

3.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C )。

A.座落 B.四至 C.座落和四至 D.土地地段的优劣

4.由一特定方向北端起始,按顺时针方向量到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C)。

A.右折角B.象限角C.方位角D.左折角

5.已知某导线的一条导线边边长S=1000米,该导线边的测量中误差是±500毫米,则该导线边的相对中误差为(C) 。

A、1/1000

B、1/5000 C、1/2000D、1/500

6.线状地物重叠时,首要表示的地物是( A.) A. 界线 B.房屋轮廓线 C.围墙D.栅栏

7.农村地区可以选择地籍图的比例尺为(B)A. 1500 B. 1:1万C.1:10万D. 1:50万8.下列哪个不是标准的房屋产别(D)A.代管产B.托管产C.军产。 D.港产。

9.房产测量的核心是(A)A.权属界址 B.产权面积C.权属来源 D.测绘精度

10.坡度大小对不直接相关的是(D) A. 土壤厚度 B. 质地 C. 土壤水分D.坡向

1.土地登记的具体工作由(B)以上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A.乡。B.县。 C.市。

2.全民所有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争议,由(A) 处理。 A.县级以上B.乡级以上 C.省级 D.县级

3.同一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B)。A.270°B.180° C.100°D.90°

4.以下不属于GPS系统特点的是(C)受天气影响。

A.可提供三维坐标B.操作简便 C.受天气影响D.定位精度高

5.对于长度测量来说,一般用(B)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

A.中误差B.相对中误差C.权D.真误差

6.每幅1:10万地形图按经纬度等分为(D)幅1:1万地形图。 A.4 B.16 C.36 D.64

7.地籍图的图幅编号为689—593 是(B)比例尺A. 1︰500B.1:2000C. 1︰10万D. 1:50万

8.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有:(C )

A.封闭式阳台 B.有柱阳台C.挑廊D.卫生间

9.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应该( B) 建筑面积。 A.等于 B.小于C.大于 D.小于或等于.

10.土地自然属性调查的内容不是的为(D)A.相对高差B.坡度 C. 绝对高度(高程)D. 气候

1.土地使用权发生争议,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A)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十五日。 B.三十日。 C.一个月。 D.六十日。

2.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C) 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A.可以。 B.不可以。 C.不得。

记发证必须达到三条标准即(C) A.合法、合理、合情。 B..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C.

进行了权属调查和面积丈量且四邻签字认可D.权属合法、等级价格适当、面积合规定。

n次观测,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观测值的中误差的(A)倍。

A.1/√n

B.1/n C.n D.1/2

导线测定界址点坐标的,导线边最多可以是(A) A.三条 B.四条 C.两条 D.四条

积小于( A )平方公里的可以不经投影改正 A. 25 B. 12 C. 8 D.20

于数据采集方法的为(A)。 A.航片量测法 B.水准测量C.导线测量 D.访问法

是地籍图的必须内容(D)比例尺 A. 界址点、线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 B.行政区域和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界C.建筑物和永久性的构筑物;调查房屋结构与层数:D.磁北方向线.

9.cass查询坐标要使用的工具是为:(A)。A.地物绘制菜单B.文件C.编辑D.帮助

10.不计算建筑面积,但计算占地面积的是(A)A.天井B.阁楼C.连楼D.采光窗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个人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

2.在城镇,土地的价值是通过附着在地面上的建筑物内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来实现的。(√)

3.地籍控制测量是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及碎部点。(x)

4.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5.线状地物通常规定北方小于2m宽、南方小于1m的线状地物,要实地丈量宽度。(x )

6.水准仪的精确整平实际是视准轴处于水平位置。(√ )

7.等外水准测量的黑红面读数差的限差为4㎜。(X)

8.室内使用面积应该包括内墙面的装修厚度。(X)

9.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是通过产值确定土地级别的方法。(X)

10.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按规定交土地使用税。(x )

1.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工作,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地产权和合理利用土地。(√)

2.地所有者同时有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改良、保护,防止土地污染和荒芜的义务。(√)

3.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

4.共有建筑面积有应分摊的建筑面积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

5.丘在实地一定有固定的自然边界。(√ )

6.根据界址点的编号可以判别界址点的坐标。(X)

7.墙体的增厚部位不能计算建筑面积。(X)

8.分丘图是分幅图的局部图,是房产证附图的基本图。(√ )

9.定级因素权重的确定。权重值与因素对土地质量影响的大小成正比,其数值在0~10。X

10.土地等级是反映土地质量与价值的重要标志。(√ )

1.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一样。(x)

2.地块具有权利上的同一性,则称为权利地块,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宗地或丘。(√)

3.线状地物通常规定北方小于2m宽、南方小于1m的线状地物,要实地丈量宽度。(x )

4.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总和趋于零。(√ )

5.等级控制点必须绘制点之记。(√ )

6.在cass进行查询指定点高程,或者工具栏的坐标工具。事先必须建立数据文件。(√)

7.等高距越小,显示地貌就越详细。(√ )

8.房屋用地的边界原则上应与土地管理部门地籍相一致。(√ )

9.土地税收与地租没有区别。(X)

10.我国现行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不是以土地面积大小和土地质量优劣来确定税额的。(x)

1.地籍最古老的目的就是用于土地利用。(x )

2.普通边界是指主要依靠自然的或人造的边界要素,有精确的边界数据和法律手续。(x )

3.各(市)每年都要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动态监测。(√ )

4.GPS网进行约束平差必须联测3个大地点。(√)

5. 互不通视的两点无法进行直线定线。(X)

6.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0。(x )

7.在cass进行体积测算不同方法结果都一样。( x )

8.独立使用的地下室不参与建筑面积的分摊。(√)

9.土地税收与土地制度不相关的。( x )

10.土地范围规整程度可用规整系数、紧凑系数或伸长系数来衡量。(√)

六、计算分析题(共25分)

1 1.根据下图绘制地形断面图(15分)

28个等高线缺一个扣0.5分,高程错误扣1分。

2.如果已知多边形ABCDE的A、B、C、D、E点的坐标分别为XA=65.474米,YA=100.946米;XB=94.598米,YB=140.3

70米; XC=67.384米YC=200.343米; XD=22.742米,YD=175.733;XE=16.536

米,YE=114.326米,请画出示意图,并求多边形ABCDE面积和周长分别是(10分):

1.示意图对2分

周长5个线段DAB=

2

2)

(

)

(

A

B

A

B

-

+

-Y

Y

X

X

=268米。(4分)如果公式对,结果错,扣2分,公式不对,结果

对,扣2分。

2. 面积(4分)SABCDE=SA0ABB0+SB0BCC0-(SCC0D0D+SDD0E0E +SEE0A0A)

=1/2(XA+XB)(YB-YA)+1/2(XB+XC)(YC-YB) +1/2(XC+XD)(YD-YC)+1/2(XD+XE)(YE-YD) +1/2(XE+XA)(YA-YE)=4149米如果公式对,结果错,扣2分,公式不对,结果对,扣2分。

D ,AB的方位角为,Αab=2

1.已知A点坐标为:Xa=245.457米 Ya=302.993米,AB边长为104.18m

AB

06°37′42″,请画出示意图,并求B点的坐标。(8分)

xb=xa+DAB*conαAB=206.403,(4分)yb=ya+DAB*SINαAB=145.334(4分)

注:公式对给2分

2.计算下组观值的平均值和中误差(8分)

9.9510.0510.029.98 9.91 10.00 10.07 10.029.9910.01:平

均值=∑x/n=10 (4分)中误差 m=±√(Δ2)/n=0.4(4分) 注:公式对给2分

3.给下面的地籍图挑错(9分)

1.图幅结合表(四邻图号)不全;

2.比例尺与图号不对; 3.国道宽度不一; 4.国道注记不对; 5.河流注记不对;6没有土地类型;7.沙地界线不是实线;8.没有制图人员;9.没有制图时间;10.没有制图方法;11.没有居民点名称;12.没有

界址点、线等;13.没有指北针

1.对某高差等精度观测了4次,观测值分别为-

2.148m,-2.147m,-2.146m,-2.143m,求该高差的算术平均值

及其中误差。(8分)

:平均值=∑x/n=-2.146 (4分) 中误差m=±√(Δ2)/n=0.0016(4分)?注:公式对给2分

2. 如果对下图编绘地籍图,需要添加那些要素,标出位置

图号

图幅编号

注:辅助要素每个1分,

图内要素每个1分,累

计17分即可。

.现有下图的区域,测

绘1:500的地形图:

你如何进行地籍测量。

(12分) 2.如果从A到G 通过98.7点修一条公路,坡度如何变化。(6分) 3.通过I 点的闭合等高线面积为19067平方米,通过N 点的闭合等高线面积2006平方米,如果以I 点的闭合等高线为基准面开挖山体,其体积约为多少立方米(7分)

1.首先按照下面方法进行控制点密度选择

(1)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地籍控制;(1分)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m布设地籍控制;(1分)城镇郊区:400~500m 布设地籍控制。(1分)

其次,建立和求解控制点坐标,方法如下

图幅结合内外

制图制图

制图方制图人 指比例尺

行政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及编号、土地编号、房产情况、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土地面积等;必要的地形要素包括测量控制图时

(1)先对该测区进行踏勘,选好控制点,并做好标志(1分)如山区选125.5和127.5高地,(1分),居民点选A、K、R、S、T、L、M点,(1分)要注意点与点之间的通视。(1分)

(2)选择测区内54或80坐标系的2-3个已知高等级控制点,(1分)进行GPS静态联测,解算未知控制点坐标。(1分)

第三,利用全站仪或动态RTK对每个控制点对其周边的碎步点进行测量(1分),根据比例尺精度,0.5m 以上的地形和地物及界址点变化都应体现出来。(1分)按照地籍测量规范记录好数据。(1分)

第四,回到室内进行数据下传,并用CASS成图软件进行成图。(1分)

2.A到98.7点的距离为123米,(1分)高差18.7米,(1分)坡度18.7/206=1/16,或10%,或0.1 (1分)。98.7到G点的距离为167米(1分),落差18.7,(1分),坡度=18.7/163=1/9,或11%,或0.11(1分) 。。

注:由于学生是在图上量算距离,可能有偏差,数据可放宽考虑。

3.通过I点的闭合等高线高程为100米(1分),山体高程差27.5,(1分,)面积为18067平方米;通过N点的闭合等高线高程为125米,(1分),山体高程差2.5(1分)。面积1006平方米,体积=1/3(19067*27.5(1分)-2006*2.5)(1分)=19109立方米(1分)

(完整版)摄影测量知识点整理(完整精华版)

摄影测量学 第一章 绪论 1、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2、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4、摄影测量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章 单幅影像解析基础 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摄影方向)与像平面的交点,称为像片主点。 像主距: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也叫像片主距(f )。 2、航空摄影: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在空中以预定的飞行高度度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航线飞行,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曝光摄影,获取整个测区的航摄像片。 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 H f L l m ==1 (m —像片比例尺分母,f —摄影机主距,H —平均高程面的摄影高度 H=m ·f ) 3、相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摄影航高。 绝对航高是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通过相对航高H 与摄影地区地面平均高度H 地计算得到:H 绝=H+H 地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重叠度要求在30%左右。 6、中心投影:当投影会聚于一点时,称为中心投影; 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 中心投影:投影射线会聚于一点(投影射线的会聚点称投影中心) 投影 斜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斜交 平行投影 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

7、透视变换中的重要的点线面: ① 由投影中心作像片平面的垂线,交像面于o ,称为像主点;像主点在地面上的对应点以O 表示,称为地主点。 ② 由摄影中心作铅垂线交像片平面于点n ,称为像底点;此铅垂线交地面于点N ,称为地底点。 ③ 过铅垂线SnN 和摄影方向SoO 的铅垂面称为主垂面(W ),主垂面即垂直于像平面P ,又垂直于地平面E ,也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透视轴TT 。 ④ 合线h i h i 与主纵线vv 的交点i 称为主合点。 8、等角点的特性:在倾斜的航摄像片上和水平地面上,由等角点c 和C 所引出的一对透视对应线无方向偏差,保持着方向角相等。 9、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o-xy 、像空间坐标系S-xyz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XYZ 、摄影测量坐标系A-XpYpZp 、物空间坐标系O-XtYtZt 10、内方位元素(框标坐标系 → 像空间坐标系) 确定摄影机的镜头中心相对于影像位置关系的参数。内方位元素包括3个参数:像主点相对于影像中心的位置x 0,y 0及镜头中心到影像面的垂距f ; 外方位元素(像空间坐标系 → 摄影测量坐标系) 确定影像或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外方位元素包括3个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S 相对于物方空间坐标系的位置Xs 、Ys 、Zs ;3个角元素,用于描述影像面在摄影瞬间的空中姿态。 11、旋转变换: (1)含义:是指像空间坐标与像空间辅助坐标之间的变换。 (2)方程:设像点a 在像空间坐标系为(x,y,-f ),而在像空辅坐标系中为(X,Y ,Z ),则二者的正交变换为: ???? ? ?????-??????????=??????????-=??????????f y x c c c b b b a a a f y x R Z Y X 32 1 321321 12、共线方程:在摄影成像过程中,摄影中心S 、像点a 及其对应的地面点A 三点位于同一 条直线上。常见共线方程如下: ?????? ? -+-+--+-+--=--+-+--+-+--=-)()()()()()()()()() ()()(33322233311100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y y 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上式中,(x,y )为像点a在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X A ,Y A ,Z A )为像点对应物点A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Xs,Ys,Zs)为投影中心S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ai 、bi 、ci 9个方向余弦,其中含有三个外方位元素。 13、共线方程的应用: ①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多像空间前方交会 ②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平查中的基本数学模型 ③ 构成数字投影的基础 ④ 计算模拟影像数据(已知影像内外方位元素和物点坐标求像点坐标) ⑤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 )与共线方程制作数字正射影像

最新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2008-20009地籍测量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3、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5、共有面积------共有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即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和不应分摊的共有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历史上的第一本地籍簿册就是初始地籍。(×) 2.一栋楼房每层分别为不同的单位使用,可划为独立宗地。(×)3.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大楼土地利用分类号属于242。(√)4.我国目前土地及其房产权属均有3种形式,即全民、集体、私有。 (×) 5.经国家国土部门批准征用的土地叫划拨用地,一般无偿使用。 (×) 6.某公司商用写字楼获取的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70年。 (×) 7.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 关。(√) 8.目前,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均为参心坐标系。 (×) 9.在天河城地段测量地籍图时应该选择小比例尺测 图。(×) 10.商品房的阳台都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 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现代)地籍测量有哪些工作内容? 答:(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及其界址点坐标 (3)测绘各种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成果检查验收 (5)地籍成果汇编 2、什么是土地权属?请说明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答:土地权属指按土地法所规定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 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土地享有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城镇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

民权县1:500比例尺城镇地籍 测量技术设计书 1.概况 民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31′-34°52′,东经114°49′-115°28′,豫东平原东北部,县域东西长57.8公里、南北宽36.9公里,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县境西南连杞县,西接兰考,东北临山东曹县,南接睢县,东接宁陵。县城西距省会郑州151公里,东望商丘市区55公里,南抵睢县县城25公里,北达菏泽市87公里。2010年年底,民权县辖1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9个乡。地处黄河中下游,以黄河故堤为界,南北形成两个不同的地理地貌,堤北高滩地,堤南靑沙、沙碱为主,废黄河境内达32公里,通惠渠境内长32公里。 民权县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从东南至西北斜贯县境,境内有民权、内黄集两个火车站;郑徐高铁开工在即,并新设民权北站(高铁站),更拉近了沿海与内地的时空距离。连霍高速公路(G30)在民权东西横亘36公里并设有出入口和服务区;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于2012年建成通车。国道连云港至天水公路(G310线)于省道菏(泽)太(康)公路(S211线)、省道民(权)永(城)公路相交于县城,另有省道曹(县)沈(丘)公路(S210线)穿境而过。 2.调查原则 2.1调查区划分 为满足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对调查区地块所属地域上的空间层次确定,划分的空间层次应与行政管理系统相一致。 1、城镇地区土地划分

首先按各级行政区划的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土地,城镇可划分区和街道两级,在街道内划分宗地(地块)。当街道范围太大时,可在街道的区域内,根据线状地物,如街道、马路、沟渠或河道等为界,划分若干街坊,在街坊内划分宗地(地块);若城镇比较小,无街道建制时,也可在区或镇的管辖范围内,划分若干街坊,在街坊内划分宗地(地块)。对城镇,完整的土地划分就是××省××市××区××街道××街坊××宗地(地块)。 2、农村地区土地划分 按目前农村行政管辖系统,未级行政区是乡(镇),按城镇模式,完整的土地划分应是××省××县(县级市)××乡(镇)××行政村××宗地(地块)××图斑。 2.2地籍编号 地籍街坊原则上以主要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中心线围成的地籍管理单元划分, 街坊大小以不超过100个宗地为宜;街坊编号是以街道为单位,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2.3宗地划分 宗地划分按照如下原则进行: 1、独立使用权宗地。 2、有使用权宗地。共用宗地内的土地面积可按如下方法分摊: 有分摊协议书的按协议分摊; 按建筑物占地面积分摊; 按建筑面积分摊; 先确定每个使用者独自使用的面积,再按建筑面积或建筑占地面积分摊公用面积。 3、特大宗地根据以下情况划分处理:

地籍测量学习题

地籍测量学习题 第一章 1、现代地籍的含义是什么 答: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5、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答:地籍调查的目的: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 — 地籍调查的内容: 1.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土地权属状况和计算赋税的依据 2.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内容,同时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和其他 要素 3.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 1.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包括权利人状况,权源,权利性质,权利限制等。 2.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包括地理位置,权属界址等。 3.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包括土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等。 4.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质量,包括土地等级,基准地价,建筑物的结构和层次, 各种房地产价格等。 5.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型,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间距, 各类别面积比例。 地籍调查的原则: 1.| 2.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3.实事求是的原则。 4.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 5.符合多用途的原则: 1.以地块为单位进行地籍调查。 2.调查前应收集有关测绘,地政,房地产产权产籍,规划,建筑物报建等资料。 3.应采用空间上全覆盖的调查方法,调查区域的每一块土地,每一个宗地的情 况都要调查清楚,包括道路,桥梁,河流,水面,山地,农田等。 4.地籍调查结果要做到图形,数据,簿册之间具有清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 ^ 答: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具体内容有: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地籍测量考试复习题+答案

地籍与房产测绘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凡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__B__。P16 A.单位 B.宗地 C.街坊 D.街道 2. 地籍调查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和_ C__两部分工作。P5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土地条件调查 C.地籍测量 D. 土地登记 3. 下列哪一项,不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__C_。P56 A.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B.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C. 为颁发房产证服务 D. 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4. 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件是__B___。P173 A、地形图 B、房产分幅图 C、房产分丘图 D、房产分户图 5. 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__A___。 A.区县编号 B.街道号 C.街坊号 D.宗地号 6.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下列_C___方法在测定界址点中不太采用。 A. 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支导线法 D.GPS法 7. 关于宗地号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___C__。网上查得 A. 若18号宗地分割成2块宗地,分割后的编号分别为18-1和18-2.

B. 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除行政区划变化引起宗地档案的变更外,所有地籍号不变更。 C. 在地籍管理中,一个宗地可以有多个宗地号。 D. 宗地合并、分割时,宗地形状会改变,这时宗地必须赋予新号,旧宗地号将作为历史,不复再用。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集体土地__C ___。 A. 乡镇企事业单位依法占用的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B. 农村宅基地 C. 铁路、公路、风景名胜区 D. 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 9. 房屋面积测量误差中二级精度限差的计算公式为___S S 002.004.0 ___。 10. 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__C ___字样的印章。 A .“作废” B .“变化” C .“变更” D .“初始” 11. 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__C __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A. 地籍图片 B .地籍卡 C .地籍资料 D .地籍表册 12.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_D _。P16 A. 地块 B. 县 C. 村和街道 D. 宗地 13. 幢号应该注记在房屋的轮廓线的__B ___。 A 、中心 B 、左下角 C 、右上角 D 、右下角 14. 关于地籍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__B __。 A. 地籍是国家建立和监管的 B. 地籍是以地类图斑为基础建立的 C. 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地籍测量设计书

连云港市市区 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地籍建设工程 技术设计书

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 二 00 四年(最终定稿) 为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地籍基础业务建设,全面提升连云港市地籍管理工作水平,切实保证“对内以图管地,对外以证管地”的实施,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开展“连云港市市区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工程” 。本项工程是连云港市“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连云港”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为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连云港市市区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作业队伍和工程监理单位。本次作业将在工程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按照“立足现状,寻求创新,注重实用,兼顾发展”的指导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组织,试点研究,整体实施。 工程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了“连云港市市区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工程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总纲、控制测量、城镇地籍更新调查、1:2000 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工程建设及附件。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要始终按照本设计书的规定执行,确保为本项工程的 创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 第一篇总纲??????????2 第二篇控制测量????????..20 第三篇城区、建制镇地籍调查??..24 第四篇1:2000 农村地籍调查???..44 第五篇数据库工程建设?????..53 附件一 附件二

一、测区概况 二、工作任务 三、已有资料 四、技术依据 五、主要技术规格及精度指标 六、数据库建设软硬件配置 七、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组织实施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提交资料

一、测区概况 1.1 测区范围 测区位于北纬34°25′49″—34°48′18″,东经119°04′18″—119°40′01″。 测区范围为连云港市市区,辖新浦、海州、连云三个行政辖区,总辖面积约890 平方公里。 1.2 地理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于黄海之滨、陇海铁路东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地、最早的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和重要海港之一,在经济与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 测区内地形有平原、山区、海域。山区主要位于新浦与连云之间,有前云台山(625 米)、后云台山(605 米)、东阝取山、锦屏山、白虎山、孔望山等,其中前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山区总面积约为180平方公里;平原地区平坦而低洼,高程一般在3-4 米,总面积约710平方公里,其中盐田约230平方公里,农业区约480 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鸽岛、竹岛、前三岛、东西连岛等岛屿。 测区居民地除城区外多为沿山坡而建的集居式居民地,平原地区居民地亦多为集团式。 气候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一月最冷,平均温度为-0.4 °C,7 月最热,平均温度为27°C;雨量适中,年均降水量为926 毫米,夏季多雨;年均无霜期为218 天。 测区交通条件优越,连云港是不冻的天然良港,水深港阔,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海港。陆运交通十分发达,陇海铁路横穿我国东西,经新疆同欧州铁路接轨。公路四通八达,主要有310、204 国道,还有宁连、连徐等高等级公路。水运也很发达,主要有盐河等。 花果山为著名的风景区,名胜古迹有海清寺阿育王塔,孔望山的摩崖画像、石刻,还有云台山郁林观石刻,海州东门外古墓葬群。 1.3 任务简述连云港市市区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数据库建设是连云港市市区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核心,是连云港市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字连云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连云港市经济发展对大尺度、一体化地籍基础数据的需要,推动连云港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和“数字连云港”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对内以图管地,对外以证管地” 现代地籍管理模式,按照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要求,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在市区范围内开展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1)应用GPS技术建立市区GPS控制网; 2)基于现有的城区地籍调查数据和资料,进行城区更新、补充和变更等权属调查,采用野外全解析法完成城区地籍要素的变更、更新和修补测,并对新建成区进行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建立1:500 的覆盖城区的数字化地籍图;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测绘教材

《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10******* 课程名称:地籍与房产测量 学时范围:30-40 实验学时:8-10 总学分: 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选课 先行课程: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测量平差 适用专业(方向):测绘工程 责任单位:勘测学院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该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地籍与房产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并进行各种地籍图测量的初步能力,并了解地籍与房产测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共分为11部分,即:绪论、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概述、房产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量算、数字地籍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第一部分:绪论 (1)主要教学内容: 1)地籍;2)地籍调查;3)地籍测量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地籍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2)能力点:地籍调查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籍调查 教学难点:地籍调查原则 第二部分:土地权属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权属;2)土地的划分与编号;3)土地所有权调查;4)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权属;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2)能力点:掌握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土地所有权调查 教学难点:土地的划分与编号 第三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检查验收;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2)能力点:学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外业工作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 教学难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业工作 第四部分:土地等级调查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 1)土地性状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税收调查;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土地性状概念、分级概念、 2)能力点:掌握土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调查、土地的分等与定级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的地貌、植被和土壤调查;土地分级标准 教学难点:土地分级标准

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1)

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1)

1.地籍:记载每宗地的位置、四至、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利用现状或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简言之,地籍就是土地的户籍。 2.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3.地籍测量: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 4.地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5.土地所有权: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所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物的占有、支配、使用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7.土地登记:土地权属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是国家对土地权属的一项法律措施,土地一经登记就受法律保护。它还是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 8.土地统计:利用数字和图纸资料,系统地记载、整理、研究、分析和反映土地的占有、使用现状和规律的一项土地管理制度。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其重点是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 10.数字地籍测量:是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各种地籍与房产信息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在利用相应的应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加以处理,最后输出并绘制各种所需的地籍图件和表册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和方法。 2、图斑凡被境界、土地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 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 5、丘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相当于地基调 查时的宗地。 1、土地权属土地的所有权和和使用权简称为土地权属 3、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3、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5、共有面积-共有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即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和不应分摊的共有积。 1、权属主的确认方式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仲裁确认 2、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法 (1)单位用地红线图(2)地产使用证(3)土地使用合同 书和协议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 (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6)城市住宅地产的确权3、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 综合分析的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差异原则,级差收益原则,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地籍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地籍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实习,让我发现我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熟练、精准程度(比如能够迅速对中整平)。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有利于培养我做事严谨、认真、不畏艰难困苦的作风。不论是对中整平时的重复精确瞄准还是在放样计算时反复检验计算数据(以确保放样时的原数据正确),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到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使误差尽可能的减小,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检查;不论外界的环境的恶劣,克服一下就算不了什么;正确面对困难,学会静下来耐心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够独立借助书本找出解决途径。做事要又负责的态度,若因为自己而造成了错误要主动承担并积极补救。 第三,通过实习对培养我们团队协作精神有促进作用。它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帮互补,分工合作,共同面对、解决困难,共同寻求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的方法,提高小组工作效率,确保进度的完成。再有,我发现我们实习经验还较欠缺,在发现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比如在做四等水准测量时,记录数据中突然出现两个“红 k-黑”

差值达100多,当时不知是怎么回事。之后明白是前后尺拿调换了。这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实地的测量实习工作的开展,让我们更直观接触到了土木工程测量这个学科,也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更快地使用仪器、控制测量发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明白了水建工程专业的实际操作性强的特点,触发我们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实习在大学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后我会珍惜每次的实习机会,多去挖掘课堂上无法获及的东西,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时两周的测量实习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

地籍测量学试卷答案

变更地籍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工作程序:(1)申请变更登记 (2)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3)实地调查并测量权属宗地(4)修测地籍图 (5)用解析法计算或从图上量算权属变更面积 (6)申报批注 (7)填写土地证 初始地籍:是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管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地籍图册。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法(1)单位用地红线图 (2)地产使用证 (3)土地使用合同书和协议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 (6)城市住宅地产的确权 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土地登记申请,审查,地籍调查,审核批准,注册登记、颁发证书 参考椭球:通常我们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体,又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体 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产权地籍:地籍不但为征税服务,还承担了产权保护的功能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地心坐标系: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由于潮汐作用,海水面时高时低,取平均海水面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我们把平均海水面称作大地水准面 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在球面上,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地物------ 地面上固定性的物体称为地物,分为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两类。 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地籍:记载有关土地状况的薄册(含图件),也可形象地将地籍喻之为土地的户籍,是土地诸要素的隶属关系综合成统一体的总称。 地籍区:行政辖区内,以乡、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地籍总调查: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地籍调查。日常地籍调查因宗地设立、灭失、界址调整及其他地籍信息的变更而开展的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照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地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地籍图—按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采用专用符号,突出表现地籍要素的地图。

地籍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土地所有权: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所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 物的占有、支配、使用的权利。 3、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4、宗地: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5、地块: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6、图斑: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 7、丘: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相当于地基调查时的宗地。 8、土地权属:土地的所有权和和使用权简称为土地权属。 9、界址点: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10、房屋使用面积:指房屋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二、填空题: 1、不管是初始的还是日常的地籍调查工作的内容都是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和房产调查调查等。 2、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形式有国家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个人土地使用权。 3、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为: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 4、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5、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的两种属性即土地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属性。 6、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原则是繁华程度、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7、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对土地的权属调查的管理。 8、国家建设所征用的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 9、国家法律规定在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规定为:住宅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商业用地40年 10、房产图可分为:分幅平面图、分宗房产、和分户房产平面图。 11、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三部分组成。 12、我国现阶段运用较多的地籍分类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即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13、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加以选择。 14、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图最小图斑面积,居民点为4mm2;耕地、原田地为6mm2、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为 15mm2。 15、实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和内外分点法。 16、地籍调查按调查的时间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17、地籍的管理中心是加强对土地的权属管理。 18、变更地籍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变更前的地籍测量精度。 19、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由政府领导,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20、房产所有制的类型分为国有房产、集体所有制、私有房产以及涉外房产。 2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目前为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级差收益测定法低价分区定级 22、土地分类的基本单元为地块。 23、评介地籍调查资料质量的主要标准有完整性、真实性、现势行性、精度 24、地籍图按符号与比例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依比例尺号、半依比例尺、不依比例尺和说明注记。 25、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相比较,不需要测量的是等高线。 三、单项选择题 1、土地权属的法律凭证是( A ) A、土地证书 B、宗地图 C、土地合同 D、宗地草图 2、不属于土地权属变更的是( D ) A、土地使用权出让 B、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转让 D、土地使用权出租 3、按土地的地貌特征分类可将土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地,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土地分类系统( A ) A、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B、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C、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D、土地使用分类系统 4、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 A )A、街道B、地块C、宗地D、图斑 5、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A ) A、区县编号 B、街道号 C、街坊号 D、宗地号 6、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幅( C )坐标数编号。 A、东北角 B、东南角 C、西南角 D、西北角 7、变更地籍测量的精度应( C )变更前的地籍测量精度。 A、低于 B、等于 C、不低于 D、不高于 8、地籍测量是指在( D )的基础上,测定宗地的界址点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与宗地图。 A、土地登记申请 B、土地登记发证 C、土地权属审批 D、土地权属调查 9、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 A )宗地草图。 A、在实地丈量 B、依据地籍图修改 C、在室内修改 D、依据宗地图修改

郸城县地籍测量方案设计说明书

郸城县地籍测量方案设计说明书 1、作业区概况 郸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置的新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北依鹿邑县,西连淮阳县,南接沈丘县,东南和东部与安徽省界首县、太和县和亳州市为邻。县境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郸城县辖9个镇、11个乡:城关镇、吴台镇、南丰镇、白马镇、宁平镇、宜路镇、钱店镇、汲冢镇、石槽镇、城郊乡、虎头岗乡、汲水乡、张完集乡、丁村乡、双楼乡、秋渠乡、东风乡、巴集乡、李楼乡、胡集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郸城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属豫东平原。占地1471平方公里,人口130万,辖19个乡镇、3个办事处,518个行政村郸城县县境属黄淮平原,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海拔在35.6米至43.8米之间由西北向东南稍呈倾斜,坡降为七千分之一,地势平坦,土质粘重,适宜多种农作物及林木生长。2、调查原则 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登记条例》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在原《河南省地籍调查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经修订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包括地籍调查的技术指标、工作程序、质量控制和成果要求。 3、主要作业依据 4、技术路线和方法 地籍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土地登记法律行为的重要程序。地籍调查成果经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是调处土地权属纠纷,查处违法占地,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 1)严格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程所确定的技术路线和要求,开展郸城县地籍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并建立郸城县地籍信息系统。

第34课时第5章5.3地籍控制测量

第 5章 地籍测绘 5.1 地籍测绘概述 5.2 土地权属调查 5.3 地籍控制测量(本讲内容) 5.4 界址点测量 5.5 地籍图测绘 5.6 面积量算、地籍簿册建立 5.7 地籍总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 5.8 日常地籍调查 5.9 地籍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 5.3 地籍控制测量 知识点1 地籍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和精度要求 (一)地籍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与投影方法 (1)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也可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统、地方坐标系统或独立坐标系统,这些坐标系统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联测或建立转换关系; (2)对1:1万或1:5000图件或数据应选择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1:5万图件或数据应选择高斯克吕格投影统一6°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按照地图投影分带的标准方法选定; (3)对1:500、1:1000、1:2000图件或数据,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应选择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依次选择:①有抵偿高程面的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统一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②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③有抵偿高程面的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二)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本精度要求 (1)四等网或e级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 (2)四等网或e级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知识点2 地籍首级控制测量 (一)地籍首级平面控制测量 1.地籍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 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的等级分为三、四等或d、e级和一、二级。主要采用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建立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一、二级地籍平面控制网也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施测; 已有的国家二、三、四等三角点和国家b、c、d、e级gps点可直接作为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已有的三、四等城市平面控制点(含gps)和一、二级城市平面控制点(含gps)可直接作为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利用已有控制点成果前应进行检查和分析。 2.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加密 可采用静态、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方法加密二级以上的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也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等方法加密一、二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加密各等级平面控制网点时,应联测3个以上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点。 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加密观测和计算的技术要求按照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或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等标准执行。 (二)地籍首级高程控制测量 (1)首级高程控制网点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施测。原则上只测设四等或等外水准点的高程; (2)在首级高程控制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大于2cm。 知识点3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一)地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可采用gps实时动态(gps-rtk)定位方法,快速静态gps定位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点。1.gps-rtk(含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图根点测量的技术要求

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

土地调查工作项目技术设计书 (城镇地籍)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大学拟在其所辖区域范围内进行土地调查工程。 1.1 土地调查(城镇地籍部分)的主要任务 1.2 项目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城镇地籍调查面积以实际调查成果为准。 将测区分成八部分,测绘两个班分成八组,每组承担一部分。 1.3 作业内容 (1)在校区已有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完成各作业区域的基础控制测量,并布设调查区的一、二级导线网或GPS控制网,以满足地籍图根控制及日常变更的需要; (2)基于现有的地籍调查数据和资料,完成各地籍调查区域的权属调查工作及地籍测量任务。 (3)应用市国土局提供的城镇地籍管理软件,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 1.4 项目工期要求 工期要求:于2009年 4月12日前完成全部工作。 2.已有资料情况及分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基础控制资料 ****大学已完成了D级GPS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础控制网建设,这些控制网点成果可作为E级GPS和一、二级GPS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城镇地籍调查资料 ****大学之前已经开展了城镇地籍调查,这些地籍调查成果为1954北京坐标系(需对原有成果的坐标系统进行转换至1980西安坐标系),可作为本次城镇地籍调查的作业底图和参考资料。 ⑶影像图资料 校区正射影像图可作为本项目基础测绘部分的工作底图。

(1)3.作业依据 (2) 3.1 调查依据 (3)1998年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省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省土地管理条例》; (6)《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7)《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9)《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 (10)**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制定的《**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 (11)**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10月制定《**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有关的补充意见》; (12)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简称《确权规定》; (13)国土资源部2001年制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14)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土地登记规则》; (15)**省人民政府1996年制定《**省土地登记办法》; (16)**省土地管理局1993年12月发布的《**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简称《细则》); (17)**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变更调查中地类变更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71号); (18)**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2005年10月《**省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标准(土地空间数据部分)》(简称《基础数据库标准》); (19)《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20)《****大学土地调查工作方案》; (21)《****大学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22)该项目技术设计书。 (23)3.2 测绘技术依据 (24)(1)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5)(2)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26)(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7)(4)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28)(5)GB/T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29)(6)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 (30)(7)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31)(8)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2)(9)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33)3.3 测绘基准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采用3°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采用119°30′。4.作业流程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

4D产品、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 航摄准备:摄区基本情况分析、确定航摄设计用图、航摄空域申请、《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设计:摄影比例尺的确定、 航摄分区的划分(a)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 b)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得大于四分之一航高(以分区的平均高度平面为基准面的航高)。c)在地形高差许可且能够确保航线的直线性的情况下,航摄分区的跨度应尽量划大,同时分区划分还应考虑用户提出的加密方法和布点方案的要求;e)当地面高差突变,地形特征差别显着或有特殊要求时,可以破图幅划分航摄分区。)、基准面高度的确定、航线的敷设、航摄基本参数的计算、航摄季节和时间的选择、航摄仪的选择与检定、航摄胶片的选择与测定; 空中摄影:设备的检测发、航摄试片、航空摄影、填写飞行日志; 摄影处理:配置冲洗药液、胶片冲洗、像片印制; 质量检查: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摄站航高差、航摄漏洞、航线偏差、影像质量; 成果提交: 1)航摄分区略图 2)航片索引图 3)航摄底片、像片 4)航摄仪检定表 5)航摄底片压平质量检测数据表6)航摄底片密度抽样测定数据表7)航摄飞行报告 8)附属仪器记录数据9)成果质量检查报告10)技术总结 11)航摄资料移交书12)合同规定的其他资料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之一:把地面按中心投影规律获取的摄影比例尺航摄像片转换成以测图比例尺表示的正射投影地形图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案例 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指标主要指定向误差和控制点残差:框标坐标残差绝对值一般不大于,最大不超过。扫描数字化航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1/2像素),数码航摄仪获取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1/3像素。 1、资料准备:像片索引图、数字/数字化航摄影像、航摄仪检定书、飞行记录资料、 区内现有小比例尺地形图、区域网像控点刺点片、区域网像控点联测成果。 2、像控点的转刺:航摄像片上平面点和平高点的刺孔偏离误差,不得大于像片上的毫 米,高程点如选在明显目标点上,则要求相同,像控点的刺孔要小,刺孔直径最大不得超过0. 2毫米 3、像控点的选点观测:像片控制点的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 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读;目标条件与其他像片条件矛盾时应着 重考虑目标条件;b)布设的控制点应能公用;c)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应小于1cm (18cm X 18cm像幅)或1. 5cm (23cm X23cm),综合法成图的控制点距航向边缘不应小于上述规定的1/2;d控制点距像片的各类标志应大于1mm; 4、定向:定向点残余上下视差、同一航带模型连接差。 5、网平差计算:平差计算、精度检查 6、分区接边:同比例尺、同地形类别、同比例尺、不同地形类别、不同比例尺 7、检查:像控点成果使用正确性检查、航摄仪检定参数与航摄参数、各项平差计算 的精度、提交成果的完整性 8、整理与提交:起算数据文件、像点坐标原始观测值文件、平差结果文件、影像外 方位元素文件、精度评定文件、测区加密分区图、区域网略图、成果检查与技术总结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